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明鏡全球招聘駐地記者敨事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正建立全球編採系統,現徵全球各國駐地記者,需懂當地語言,中文寫作能力佳,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相關事務具有興趣,能從事新聞專訪、撰寫中文長篇、深度報導。意者請將簡歷、中文作品樣本1篇寄至 news@mirrormediagroup.com

如果初選合格,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在收到申請人申請後一個月內將與申請人聯絡,商議進一步事宜。




《習近平的選擇》 (電子版)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付款。)


中共新總書記習近平到底站在哪兒?
他的政治觀點和政治主張什麼?
他將帶領中國向何處去?
他能否打破中共體制的慣性和利益集團的羈絆,
刀闊斧的實施政治改革?

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
在仍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中國,
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習近平執政後,中國到底會走什麼樣的道路?
海內外學者和大陸老百姓對此有幾種截然不同的期待、推斷和預測。
美國學者說習近平是新澤東;中國學者認為習近平將會是年輕版的鄧小平;
一些學者、民眾和網友稱習近平是胡錦濤第二,
而另一些學者、民眾和網友則盼望習近平為蔣經國。

無論哪一種選擇,將影響中國的政治走向。




《內幕》(第11期): 習近平怎麼辦?





內容簡介:

- 二個太上皇按著被兩打老傢伙架著
- 習近平怎麼辦?
- 給百姓發紅包末代兒孫黃帝?
- 有軍權 有民心 敢掀桌子?
- 不當木偶要做太子黨領軍?
- 習彭戀曲 閃電定終
- 國務院中紀委書記處
- 李克強掌經濟岐山管摘帽
- 劉雲山專跑腿
- "汪帥"藏國務院
- 李克強不狠,配當二號
- 習走遠,李就能走多遠
- 菸草業李克強族的定時炸彈


詳情請見: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66689-php-1

《內幕》電子版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7?apKey=fedd22f528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吾爾開希:國民黨搞不清楚中共真面貌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被通緝的學生領袖吾爾開希,23年來居住過法國、美國、香港,最後娶了台灣女子,定居於台灣的台中。有機會體驗三種不同民主社會的吾爾開希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民主是個不信任機制,由於有這樣的監督,民主也讓政府的運作高效化,對於台灣的民主,吾爾開希打了85以上的高分,但他也坦承,台灣政府已出現傾中的徵兆。



中國密報:您在20042008兩次總統選舉時,投都給了國民黨,但對於馬英九,您的批評也沒少過;另一方面,您對陳水扁也是褒貶都有,您自己有政黨立場嗎?

吾爾開希:沒有。我在陳水扁時代的批評比較多,因為我把自己定在公共知識分子的位置。2006年後,我的生涯規劃有些改變,往商業的道路走,所以言論相對少一些,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我就幾乎沒再批評過民進黨,即使有批判,也是恨鐵不成鋼,是仍然對它有所期待,希望民進黨能超越自己的格局。

所以基本來講,我是誰執政批評誰。陳水扁執政的幾年,不能不站出來講話,他是要重火力批判的,因為陳水扁的錯比馬英九的錯要嚴重得多,不說對不起良心。雖然我願意給馬英九一票,但他過去執政的4年,我也沒誇過他。你執政,憑什麼讓我誇你?本來就應該罵你的。但因為馬英九做得還不錯,而且很多人都在批了,所以不需要重火力批判,另一方面,也因為我自己的生涯規劃,覺得自己的個性和政治角度,在對馬英九的批判上能發揮的作用不大。


中國密報:您為什麼覺得作用不大?

吾爾開希:我基本認為馬英九走的路線是正確的,我對他的不滿,在於覺得他不是個領袖。我跟馬英九認識很多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馬英九的人格特質,我對他的評價是12個字:正直、善良、規矩;僵化、不智、傲慢。前6個字是正面的,後6個字嚴重得多。

台灣在2008年、陳水扁執政的8年後,損失最重的是社會價值觀,民粹泛濫、仇恨對立,那時台灣強烈需要一個正直、善良、規矩的領導人,來糾正台灣社會、重建價值,所以實際上,是陳水扁的不正直、不善良、不規矩,凸顯了馬英九的這幾個基本優點,否則說實話,正直、善良、規矩沒什麼了不起。

也因為馬英九的“規矩”讓我不太擔心,在我的心情處於不太擔心的情況下,總覺得政治評論這件事,像我們這種外人,私下講講就行。


中國密報: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明顯改善,您認為他的這條路線是正確的嗎?

吾爾開希:我是質疑。民進黨對馬英九的批判不太負責任,比如他們說馬英九賣台,說馬英九搞ECFA就是要當台灣特別區的區長,要出賣主權。以我對馬英九的瞭解,他真不是個想賣掉台灣主權的人,因為沒有動機。所以我也不想把自己的聲音加到民進黨這種不負責任的批判中。

但馬英九的僵化使得他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民黨,而國民黨的這些人又是我非常看不起的。每一個和共產黨接觸後回來的人,都跟我說共產黨是多麼的理性。

我有次和國民黨的一群高官吃飯,問說:國民黨在面對中國大陸這個嚴峻的對手時,應該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白臉,但為什麼國民黨好像每個人都搶著去辦白臉?這句話很羞辱人,當時的現場氣氛也很尷尬。

國民黨現在的思路,就是認為共產黨是可以談話、交流的,而僵化的馬英九,又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愚蠢、完全不知狀況的國民黨,這些人到大陸去,有個紅地毯、有個茅台酒就暈頭轉向,有些人則是恨民進黨,覺得民進黨挑動族群;陳水扁搞意識型態對立,絕對是錯的,但也不能到共產黨那找溫暖。


中國密報:會不會中共真的改變,變得能夠談話和交流,並非您原本認為的那個共產黨了?

吾爾開希:沒有,這就是我認為國民黨最搞不清楚狀況的地方。共產黨是一個僵化的統治集團,他的統治利益建立在專制上,專制和民主之間的衝突,一定是專制要求民主服從於他,而不是專制向民主妥協。

所以雙方剛開始接觸時,國民黨會被共產黨的讓利這件事搞暈,實際上共產黨已經在做花錢收買台灣選票的事,他的方式,不是直接與台灣選民打交道,而是通過台灣的兩個政黨,給你好處,讓你不再提到雙方衝突的核心點,那就是價值觀和信任。

國民黨非常願意相信共產黨,但一相情願的相信,是我認為最危險的一件事。雙方打交道時,共產黨會對國民黨說:沒問題,一切好談,我們沒有要派兵、沒有要統治台灣。

那共產黨在台灣問題上,到底想要台灣的什麼?那就是台灣不再主張獨立。共產黨要的是自己的統治利益,雖然統一不見得利於他的統治利益,但台灣獨立會非常不利於他的統治利益,在此情況下,他要台灣承諾不能獨立,它希望台灣變成乖乖牌。

所以國民黨會有一相情願的想法,以為這只是點小犧牲,用這樣的犧牲,能換取經濟上巨大的好處。但台灣要不要獨立,不是國民黨能決定的,這是老百姓的權力。國民黨從沒有一天有權以此跟共產黨討價還價。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進一步改善。(新華社)

這個黑箱鎖著大陸與台灣的密碼


《中國密報》何頻


  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根本原因並不是人們常常所說的“腐敗”,而是當時國際大形勢所致:資本主義的危機,導致共產國際勢力的崛起;兩大集團的對峙,造成中國在劫難逃:中共是乘勢而起,國民黨是錯勢而敗。

  如果沒有蘇聯紅軍,中共軍隊幾不可能在東北取勝,沒有東北基地,共軍怎麼會有橫掃全國的本錢?

  從兩黨領袖而言,蔣介石敗於毛澤東,除了蔣在政治道德上重傳統、正道,欺詐之術遠不如毛,另外關鍵因素是:蔣偏愛細節,管理過於技術,毛則不但精於研究對手,而且重戰略,擅於利用國際之力。

  正是這些差別,蔣連長江天險也失!於是,東西德、南北韓的模式沒有在中國大陸出現,沒能至少使一半國人免遭共黨踐踏。

  所以,有一位到台灣旅行的大陸人說,以前恨蔣介石,是因為共產黨的宣傳;現在更恨蔣介石,是個人在台灣的體驗,蔣介石為什麼就沒有保得住大陸,讓這麼多大陸人不能像台灣人一樣活得自由、平和、有尊嚴。

  這不是戲言。但是,未來一段時間仍可能令人失望,不只是今日之國民黨壓根就沒了逐鹿中原的雄心,而是,面對中共的政經強勢,台灣能否免於遭殃?


台灣政治在地化

  對歷史也許得有些耐心?一些台灣朋友對我說,“我們也是從獨裁社會走過來的,大陸今天的政治高壓,一如台灣當年的政治高壓;今天大陸旅遊者的素質問題,我們台灣人當年也一樣呀。”

  誠哉斯言。我並不懷疑中國的未來政治也會走上民主化,未來社會也會趨向平和,問題在於:國共這兩個革命兄弟黨,在“黨格”、施政和目標上還是有根本區別的,中國大陸的政治轉型,勢必更艱難、更壯闊,或者說其中肯定更有不可預知的曲折。台灣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具有歷史的定力?倒不是說,台灣非得在大陸民主化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但希望台灣不能扮演負面角色,至少,台灣這塊”淨土”不能在歷史轉型中被污染。

  在很大程度上,台灣國策是正確的,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結果:台灣政治在地化,提升台灣民主、社會品質,先於一切,包括先於與大陸關係——是的,西方社會尚且如此功利而不敢正面挑戰中共,台灣似沒多大必要在“反共”前線當炮灰。

  然而,台灣又不同於西方,因為中國大陸與台灣近在咫尺、一峽之隔,台灣今天和未來的命運,中國大陸具有決定性影響力。沒有中共對國際社會的威逼,台灣國際人格不至於如此被扭曲。沒有中共”解放軍”的威脅,台灣的安全環境近乎無憂。


《中國密報》創刊號


出於自欺、出於短視的鴕鳥心態

  我並沒有研讀過台灣關於大陸法令、政策的官方文本,那自是台灣民主政治牽制、互動合力的結果,沒有多少值得非議的。我所吃驚的是,台灣精英階層對”大陸問題”的漠視。相比不斷獨家、深度解剖中國大陸的西方媒體,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道、評論不僅僅很邊緣化,而且零散、膚淺、錯誤百出,比過去十幾年退化很多很多;我接觸過不少台灣普通專業人士、學者、大學生,他們很少有人對大陸問題真正有興趣,能夠涉及的大陸話題,也是比較娛樂化的。

  什麼原因造成這樣?至少有五個方面:一、民主社會的在地化,容易造成官民的短視;二、台灣民主社會的成就,使一些人外表謙和內心傲慢;三、對大陸問題的無力感、挫折感,使一些人有鴕鳥心態;四、台灣精英與權力、名利太近,政治、社會熱點過於社區化,精英們樂此不疲地沉溺於小權、小利、小事;五、“反共”、“台獨”等現實意識形態下導致的對大陸資訊總體上的非理性的疏遠、排斥和拒絕心理以及同時存在的片面的對大陸具體資訊的放大、誇張式消費的急功近利心態,這裡面既有“被圍堵心結”使然,也有“仇恨動力”作崇。

  歸結到一點,就是出於無知、出於自欺或自信、出於短視或排斥而導致對中共本質和圖謀的普遍的非理性的“鴕鳥”、“與我何干”及“老死不相往來”的心態。


當精英階層視野寬闊的時候

  無論是什麼原因,在這種環境中,我開始懷疑台灣未來的大陸政策,尤其是戰略是否錯失。雖然台灣不乏大陸問題專家、官僚機構中也應有熟知大陸者,但是,他們牽引的大陸戰略是否真正符合台灣利益呢?如果台灣的媒體缺乏足夠的資訊,民眾缺少判斷能力,情況會變成怎樣?

  這正是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決意推出《中國密報》的大背景。我們並不是給台灣民眾提供大陸問題的指引,我們也不能保障所提供的全部內容都精準無誤。我們只是希望,《中國密報》能比一般台灣大眾媒體,報道中國大陸事務更深入些,評點中國大陸局勢多一些新的視角,最終有助於提升讀者的判斷力、培育讀者的戰略眼光。

   同時,作為一份獨立的,沒有任何政治組織背景的媒體,《中國密報》所提供的資訊、觀點,也是來自大陸的旅遊者所樂見的。 二十多年來,明鏡出版的雜誌、書籍,一直是大陸政治、財經、文化界精英的“秘密讀物”。

  《中國密報》之名,本身是一種嘲諷,但她反映了中國大陸新聞報道的現實。在這個政治黑箱中,不僅僅緊鎖著大陸未來的密碼,也鎖著台灣未來的密碼。《中國密報》的使命是,打開這個黑箱,讓人們發現自己的未來。我們相信,當一個社會精英階層視野寬闊的時候,這個社會的未來也會變得寬闊,就可能免於掉於歷史的小陷阱中。
  (2012年8月26日寫於迪克斯)(《中國密報》第1期)


《中國密報》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81?apKey=fedd22f528

明鏡集團書刊在Book11電子書城上架


破牆而入
中國事,中國人有權知道
中國局勢,中國人應當掌握
當書刊變電子版,沒有海關攔得住


為了便利讀者閱讀、擴大刊物影響力,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再度拓展電子書市場。如今集團與Book11電子書城(www.book11.com)正式結盟,全套《明鏡》、《外參》、《新史記》、《大事件》、《內幕》、《中國密報》雜誌電子版,都可在Book11網站見到。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下的明鏡出版社、外參出版社、哈耶出版社、領袖出版社、財大出版社之書籍,也已登上Book11的銷售架,讀者可選擇線上瀏覽,或將書刊下載回自己的電子書載具裡閱讀。

Book11為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所合作的第二家電子書商,20126月,明鏡旗下書籍與雜誌已先於PUBU電子書城(http://www.pubu.com.tw/)推出。

20096月正式成立的Book11,是台灣奇美集團旗下奇菱科技的子公司,為結合電子書與閱讀器的銷售通路。Book11所獨創的“圖文自動化排版”技術,提升了閱讀的舒適性、便利性及多元性,讓讀者在不同載具上,都能擁有如閱讀紙本書般的視覺感受。

Book11上的所有書籍都可下載至PCMac、小筆電、iPad等平板電腦、電子書專用閱讀器上,若持有iPhoneAndroid PadAndroid 手機、iPad,則可線上閱讀。網站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儲值點數付款,或線上直接付款。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為海外最大中文出版集團,自2010年起不斷拓展市場。目前與香港、台灣、新加坡、美國等地最大的中文圖書和報刋發行商有良好合作關係,現有五家出版社,八份雜誌,四個網站〈明鏡網、明鏡新聞網、明鏡歷史網、外參新聞網〉,一個實體書店〈香港內部書店〉和一個網上書店〈明鏡書城〉,均由不同的有限公司、團隊運作。

20123月,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在台灣成立明鏡有限公司,下設領袖出版社、中國密報雜誌社,面向台灣讀者,出版以中國大陸為背景的人物、時政、歷史、思想類書籍,出版品甫推出就登上誠品、博客來、金石堂書店排行榜。6月起,明鏡新聞出版集團針對個人讀者,在PUBU電子書城推出電子版雜誌與書籍,同樣剛上架就雄據電子書城排行榜。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於1991年以明鏡出版社〈Mirror Books〉之名在加拿大成立,後總部移至美國,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海外最具規模的新聞出版集團,過去21年中,明鏡以出版中國時事、歷史、文化、思想類書籍見長,其書籍和雜誌更是成為中國高官、富商和知識份子中最熱門的秘密流行讀物。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各雜誌社與出版社在Book11上均有自己的專屬電子書城:


《外參》雜誌社專頁:http://goo.gl/Nve42
《明鏡》月刊雜誌社專頁:http://goo.gl/Nve42
《新史紀》雜誌社專頁:http://goo.gl/CRBeF
《大事件》雜誌社專頁:http://goo.gl/17y0b
《內幕》雜誌社專頁:http://goo.gl/gSISE
《中國密報》雜誌社專頁:http://goo.gl/QnYTQ
領袖出版社專頁:http://goo.gl/Xapfc
明鏡出版社專頁:http://goo.gl/XAWQj
哈耶出版社專頁:http://goo.gl/PfJOr
財大出版社專頁:http://goo.gl/dKRmZ
外參出版社專頁:http://goo.gl/IEyAI





孫建國爲何遭受爭議,未能接替海軍司令員?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李沫




在《中國密報》率先披露的下屆中央軍委委員名單中,只有已在意料到會有變數的海軍司令員孫建國未能進入中央軍委,而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沒有變化,已在輿論方面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其實,孫建國在成爲海軍司令員候選人後就出現了爭議。知情人士透露,孫建國引起的一些爭議,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來自潛艇部隊,而海軍方面最認可的則是艦艇部隊,畢竟海軍是以水面艦艇部隊爲主的,所以海軍方面還是希望由來自水面艦艇部隊的人來擔任司令員。”


  現任副總參謀長孫建國。


  “在這種情況下,孫建國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希望已經不大,外界看好丁一平是個可能人選,但目前仍未確定,同時也不能排除有黑馬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可能性。如果出現海軍司令員難産,那麽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留任的可能性極大。”知情人士早在10月中旬對《中國密報》強調說。

  在10月下旬中國國防部公佈的各軍兵種將領調整中,果然海軍司令員沒有發生變化,孫建國和丁一平都未能接替吳勝利。而吳勝利的留任則在網上引起議論,有人認爲中央沒有調整海軍領導人“將會影響到海軍的未來發展”。

  “四總部和空軍、二炮都已動,爲何惟獨海軍未動?原來熱門人選孫建國爲何原地未動?”有網友質疑地問道。還有網友認爲,“海軍不動沒有道理,不知中央的意圖。”更有網友強調,“吳勝利不動,不利於海軍的發展。”“與胡總一號同退,有利於海軍全球戰略發展得以順利實施。”

  也有分析認爲,吳勝利暫時留任,兩年後孫建國再接任海軍司令員,也是一種可能。這樣一來,孫建國接掌海軍還有希望,只是兩三年後軍中又會發生什麽變化,實難預料。

  被稱爲新一代海軍將領的孫建國,可謂資歷完整仕途順暢。1968年9月參加解放軍,進入海軍潛艇學校航海專業學習,畢業後就進入潛艦部隊服役,累積充分的基層經驗,陸續接任過常規潛艇副艇長、艇長、核潛艇艇長等職務,仕途發展尚稱順暢。1996年12月,孫建國44歲時被拔擢擔任海軍潛艇基地副司令員,任內在1999年7月晉陞為海軍少將軍銜,時年47歲,算是晉陞快速的新一代年輕將領。

  經過四年潛艇基地副司令員的磨練之後,2000年7月孫建國陞任海軍副參謀長,主要職司整理戰鬥信息,為軍事首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一定的建議;經軍事首長授意,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因此,潛艇部隊背景出身的孫建國開始培養分析籌劃、統一協調的能力。

  在海軍副總參謀長的職務上鍛煉滿四年後,孫建國扶正為海軍參謀長,年僅52歲就晉陞至副大軍區職務。2006年是他軍旅生涯的關鍵年,這年7月他晉陞為海軍中將軍銜,12月時,孫建國到總參謀部任總參謀長助理,先後輔佐梁光烈、陳炳德兩位總參謀長謀劃全軍的軍事建設和組織,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

  2007年10月,他當選為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2009年1月,57歲的孫建國陞任副總參謀長,首度出任正大軍區級職務,從孫建國晉昇的軌跡來看,他是解放軍刻意培養的新一代海軍接班將領之一。(《明鏡月刊》34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