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

陳希同遺體告別火化全過程(組圖)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鄭午勛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的喪禮6月11日在北京昌平殯儀館舉行。明鏡新聞網記者獲得吊唁和火化過程照片,刊登於下。

全國人大兩名前副委員長田紀雲、王漢斌以及陳希同的家屬、舊同事,以及一些社會團體和知名企業送了花圈,王漢斌、前北京市長李其炎、前北京市委副書記李志堅等人到場向其告別。

香港中通社報道,陳的故交以及來自四川老家的族親前往弔唁,人數超過百人。但明報獲悉,陳家人準備的3000枝白菊花很快就派完,30本簽名冊也被簽滿,弔唁者排隊以5人一組鞠躬,整個喪禮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儀式結束後,陳希同遺體被送至火化室火化。陳希同的遺孀因病未出席喪禮,兩個兒子陳小希和陳小同出席。
































加蓬計劃收回中石化油田資產

美國之音

2012年,加蓬收回了中石化子公司阿達克斯石油公司對加蓬第二大油田Obangue的開采權。加蓬石油部長恩古布日前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說,由於發生違約行為,加蓬政府計劃於2015年續簽合約時,收回阿達克斯石油公司運營的主要陸上油田Tsiengui。

加蓬石油儲量巨大,位居非洲第七。而加蓬盆地的石油儲量相當於在巴西發現的深海石油儲量。此次資產收回計劃涉及三家國際石油公司。據悉,大部分被收回的油田開采權被交給加蓬國家企業管理。

中石化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加蓬方面的正式文件,而中石化也沒有放棄,正在准備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除加蓬以外,還有另外幾個非洲國家宣布要全面調查石油投資者的經營行為。有分析認為,這種種跡像表明,非洲國家在與外來資源開發公司的博弈中,顯得越來越有信心。

能源專家林伯強指出,中國石油公司對於並購的風險評估應當更加謹慎,同時,在權益受到影響時,必須有能力通過各種合法手段來維護正當權益。
 

中國網民評論神舟十號發射升空

中國度過一連三天端午節假期之際,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次最新的航天任務再次成為中國網民熱烈討論的話題。

神舟十號星期二(6月1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這距離上一次神舟九號任務只差五天就滿一週年。

中國兩大微博上網民祝賀之聲不絕於耳。福建福州新浪微博客網友Simon說:「祝願發射圓滿成功!又給中華民族長臉了 。」

廣東深圳騰訊微博網友「混沌法則」說:「除了軍事與政績,不知這次發射會對人類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期待。」

安徽豪州網友「Ak七策定天下」說:「是中國的驕傲,神十飛天中國科技,我想對你們說如果給我經濟支持一年時間自已可以獨立完成航天飛機,只要一年時間就可以把科學家送上月球。」
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應節」。上海網友訾城說:「這時去,希望能把屈原給俺們找回來,一順也把嫦娥帶回家來吃口熱飯吧!」

但是也有不少正好要搭乘飛機的民眾發帖抱怨說,因為發射而實施的空中交通管制導致航班延誤,使他們滯留機場。不少乘客發微博時還留下了他們在機場的定位紀錄。

中國媒體報道到酒泉發射中心近距離觀看發射需要花費800元人民幣的消息也引來了一些批評。

江西九江網民「潯陽女高音」說:「顛倒了吧?!國家應該給現場為神十捧場的遊客每人發800元!遊客居然要花錢去愛國,振奮民族精神的場合無奈變成斂財的場所,茅台喝傻了吧!」

河南信陽網友「愛比死更冷」說:「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投機倒把賺錢挺在行!」

各種問題「比登天難」

與此同時,網民們也從航天任務的耗費上立足,反思中國當前的社會現象。

一條在微博上擴散的段子說:「神十上天了!記者採訪某市民:『你覺得神舟十號的發射成功說明了什麼?』市民:『說明了我國解決貪腐問題、教育問題、住房問題、醫療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比登天還難!』」

重慶網友「無需太多」也揶揄說:「呵呵,神十上天,國家就強大了!老百姓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幸福安康,社會和諧了!再沒有泛濫的毒食,遍地的豆腐渣了,上億貧困百姓、百萬失學兒童也解決了!想到這些就忍不住熱淚盈眶,終於明白朝鮮為撒子餓死人也要發射火箭了!」
江蘇揚州的戴承美忿忿不平地說:「這一射又要射掉了我多少的稅款啊?高興嗎?自己出錢看別人射還會高興?這一射又射出民族自豪感來了?這一射又射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了?這一射更加奠定宇宙真理了?」

筆名上官敫銘的中國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記者龐皎明在Twitter上評論說:「探索外太空這種事情,不是一無是處;但在目前這種體制下,毫無疑問是更加增加了大眾的痛苦。」

不過也有網友給出其他期許。江蘇南京網友QJW說:「神十和蛟龍這兩天很熱鬧,而我覺得能不能上天入地無關重要,能把釣魚島和黃岩島收回來才是民心所向。」

(撰稿:葉靖斯 責編:尚清)

BBC

中國制新舟客機連發事故 緬甸航空停飛

緬甸國營航空公司下令旗下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製造的新舟60型客機全面停飛、接受檢查。
前一天(6月10日),先是印尼的白鴿全島航空屬下的一架該型客機,在印尼東部機場緊急降落,機上52名乘員中,兩人受傷,但是飛機全毀。

同一天,國營緬甸航空屬下一架同型客機、機上搭載60名乘員在該國南部機場降落時滑出跑道,不過沒有人員受傷。

這也是緬甸航空屬下的新舟60型客機在一個月之內第二次出現類似的事故。

緬甸民航官員懷疑肇事原因是因為系統故障,將全面檢查該型客機。緬甸航空屬下共有3架該型客機。

但是擁有13架新舟60型客機的印尼白鴿全島航空表示,由於新舟60型客機已經取得印尼和中國民航當局的認證,因此暫時沒有計劃停飛該型客機
新舟60型渦輪螺旋槳客機是由簡稱西飛的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生產,該集團的網站介紹,截至2008年9月為止,已經接到136架該型客機的訂單。

據了解,目前使用該型支線客機的客戶分別位於喀麥隆、秘魯、贊比亞、津巴布韋等地。

亞洲的客戶除了中國本地之外,還包括菲律賓的熱情航空、老撾航空等。

新舟60型客機雖然引進了相當大量的西方航空技術,但是並未取得歐盟和美國的非行認證許可,因此主要客戶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

西飛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成員,除了是中國軍用飛機的重要發展和生產基地之外,也代工生產波音客機的零件。

新舟60型客機是在公元2000年首飛,但是據稱是從1988年便開始設計,迄今曾發生過數次大小事故,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一架印尼白鴿全島航空的該型客機降落時墜海,機上27人全部遇難。

(撰稿:威克 責編:路西)

BBC

美中今天角力的戰場——太平洋

作者 索菲

如果說歐洲是20世紀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以導彈與核彈頭的相互威懾為競爭的戰場, 亞洲太平洋則是美國與中國今天角力的新戰場。 « 世界報 » 在國際版發表的署名為西爾維考夫曼的分析評論文章指出,不僅美國與中國在亞洲太平洋的競爭是全方位與多重的,而且太平洋周邊國家包括加拿大與法國都把太平 洋視為關注的重點地區。

美國與中國把他們的競爭中心搬到亞洲和太平洋。雖然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態勢,還不能與昔日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 勢均力敵相提並論,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大國,更尋求在國際施加影響,爭取成為世界大國。從剛剛結束的奧巴馬與習近平的首腦會晤,人們可以看到網絡與海洋是 美中兩個大國競爭對抗的主要領域。就在奧巴馬與習近平在加州漫談相互了解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卻與美國自由號軍艦雙雙在亞洲出現,這艘美國軍艦停靠新 加坡軍港,將在亞洲巡航訪問長達10個月。從2011年,美國就重新調整全球戰略,把亞洲太平洋作為重心轉移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美國到2020年時,將 在亞洲太平洋海域布署60%的海軍力量,60%的駐外空軍力量也將前往亞洲。

中國對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並非無動於衷。中國譴責美國的做法 旨在阻止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大國,中國還指責美國所謂的“外交重心轉移”其實就是遏制中國的幌子與布局。中國雖然現在還不能與美國相提並論,但一些年後,中 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強國。中國的雄心將不會停止於經濟強國地位,更要追求軍事上的優勢,政治與外交上的世界影響。

« 世界報 » 說,亞洲並不僅僅是美國與中國兩國競爭的戰場,其他太平洋國家都對太平洋虎視眈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制定的重新強盛的計劃,令這一地區的鄰國感到不安,日本大國回歸亞洲的口號,讓亞洲一些國家擔心日本民族主義抬頭。

法 國雖然不再有過去殖民大國的身影,卻還以占有太平洋地區一些島嶼海外領土,自諭為太平洋地區大國,總統奧朗德和總理埃羅不斷前往亞洲太平洋地區多國訪問。 加拿大也加強與太平洋的聯系,與美國相比,加拿大對太平洋的關心無法用更多的軍艦實現,而只能用外交補償。俄羅斯從來沒有忽略亞洲的戰略意義,俄羅斯強 調,其國土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在亞洲。當然這些國家都不可能在歐洲成為舉足輕重的影響勢力,但這些國家卻可以中和以及緩和美國與中國的競爭與對立。

之所以各國都注重亞洲,那是因為亞洲不僅是經濟還是軍事的重要舞台。在中國的推動下,亞洲的經濟快速增長,但在中國崛起以及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對立引發的不安壓力下,也成為強大的軍事裝備競賽市場,亞洲用於軍備競賽的預算超過歐洲。

中 國崛起在亞洲並不是沒有引發不安,中國因領土主權爭執與某些亞洲國家產生分歧。某些國家用不同的方法應對,菲律賓尋求多國談判與國際仲裁;越南也尋求國際 法干預,但因越南經濟十分依賴中國,所以它的呼吁並沒有形成多少壓力,但越南廣派留學生到世界各地優秀的國際法學院,為未來解決爭端做人才准備;日本則擔 心中國會把東海變成中國“內湖”。

因此可以說,亞洲太平洋國家都極力歡迎美國重新回到亞洲。但同時,亞洲國家又小心避免頂撞中國,原因很簡單,作為中國的近鄰,不能把中國的警笛不當一回事。

« 世界報 » 常駐上海記者哈羅德還就中國經濟放緩增速發表長篇報道,指出中國當局面臨雙重壓力,即為了減緩經濟過熱與泡沫必須抑制過多的流動資金和過多的信貸,但控制信貸則導致經濟速度放緩,造成外貿出口銳減。

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的國際欄都繼續關注披露美、英情報機構竊聽、監聽私人電話和電子通訊內幕、目前下落不明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員埃德華•斯諾登案情發展及其命運。

RFI

中國冤民為何跑到北京上訪

陸楊

華盛頓 — 中共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6月10日的一篇題為“怎樣實現‘零進京上訪’”的文章受到網友的激烈抨擊。作者認為,破解訪民進北京上訪主要靠“嚴刑峻 法”。有訪民和維權律師指出,如果地方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能秉公解決百姓的冤情,誰願意跑到北京上訪。訪民問題不解決好,會引發社會極端事件。

據《大公報》網站,文章的作者是中國國家信訪局官員宋軍亮。他認為,目前中國各地冤民“進京上訪的形勢十分嚴重,已經成為困擾信訪工作的一道難題。”據作者說,造成訪民進京上訪的主要原因是上訪人不按程序逐級上訪和有關機關不按規定受理辦理,以及法規方面的不健全等。

宋軍亮建議,要解決造成進京上訪的問題,實現“零進京上訪”,首先要靠“嚴刑峻法”,具體是規範上訪人行為,對越級上訪、非正常上訪特別是上訪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教育、訓誡和依法處置。言外之意就是要整頓和處置所謂越級上訪的人。

“訪民”是中國特有的名詞,中國訪民被認為是基層民眾中民怨最為集中的群體。而進京訪民隊伍的形成跟中國官大於法的現狀密切相關。一些訪民堅持常年上訪,是因為他們相信北京的最高機構會給他們伸冤。

北京知名維權律師李和平6月10日對美國之音說,“信訪”在中國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是因為中國仍然是權大於法的社會。老百姓要到最高的權力機構討公道。

“信訪在中國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信訪?是因為中國的法律和法院系統,不是一個最終的裁決機構。法院上面有權力,權大於法,最終的仲裁者是權力。所以,大家才走權力這條路去上訪,希望在權力的幫助下,挽回自己在司法這個渠道中所受到的不公和損失。”

李和平律師長期幫助訪民維權,非常了解中國訪民隊伍形成的根本原因。他說,訪民都是一級一級上訪,不得已才去北京的。因為任何人尋求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從成本最大的環節開始,一定是從當地開始反應問題。

另 一方面,李和平律師說,中國的公檢法系統制造了太多的不公正,已經失去了公信力。訪民或是受到了事實上的不公正,或是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公正。李律師說,這 兩種形式的不公正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向最高權力討說法的訪民洪流。去年12月初,互聯網曾傳出關押進京訪民的久敬莊黑監獄,一個晚上就釋放出七萬訪民。當 時中共十八大剛剛結束,習李新領導層剛產生。

上海訪民幾年來一直堅持集體進京上訪,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是他們進京的日子。他們這樣做已經堅持了三年多,最多的時候有近千人。上海訪民主要的訴求是解決他們被強征或強拆的土地和房產。

上海訪民代表魯俊對美國之音說,地方的信訪辦現在根本不作為,老百姓只能去北京。

“關 鍵問題是地方上的信訪辦沒用了,它根本就不做事情,根本就不考慮老百姓的事。所以說你去了也沒有。唯一的指望就是,現在中央的領導人不是換了嗎,不是說要 老虎蒼蠅一起打嗎。所以老百姓就是希望中央能夠直接管一管,下面的官腐敗得太厲害。不管的話,老百姓沒生路可走了,所以要到北京去。”

說到“零進京上訪”,魯俊認為,這不難做到。只要老百姓的冤情能夠依法在當地得到解決,沒有人願意跑到北京去上訪。他認為,解決進京上訪的關鍵是要治理政府官員的貪腐、官商勾結等問題,而“嚴刑峻法”也是首先要針對當官的。

上海訪民魯俊對記者說,不徹底治理官員貪腐,不化解老百姓的冤屈,民間對政府還有什麼指望,而許多極端的事情都是在絕望情況下做出來的。

上星期中國廈門市發生的公交車爆炸案,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內的至少48死,34傷。中國媒體報道,這是一起刑事犯罪案件。報道說,警方找到了嫌疑人的遺書,從遺書內容和他在騰訊微博發表的言論判斷,嫌疑人“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觀厭世,而泄憤縱火”。

根 據網友在嫌疑人微博被當局關閉之前對他微博中一段自述的截圖,可以看出嫌疑人陳水總死前一生坎坷。他在自述中提到“上訪無門”,還提到“再次上訴無門,被 踢皮球。”他的自述最後一句話是:“絕望中冒昧向你求救。給條活路。”網友注意到,中國媒體對“上訪無門,政府踢皮球”等敏感詞,並沒有報道。

李和平律師說,在中國這個人治的社會,訪民問題是死結,無法解決。中國許多社會問題產生的根結在於現行體制不合理,訪民問題亦然。

網友紛紛對這篇“零進京上訪”的文章發帖評論。記者從網易論壇看到7000多條網友跟帖。其中網易江蘇省手機網友發帖說,“現在有人上訪,說明還對你有幻想,到時候沒人來了,你們時日也不遠了。”

網易甘肅省手機網友跟帖說:“官員,去泥馬的逐級上訪,有用的話誰TM願意大老遠一路顛簸去北京,那些老百姓誰不想安安穩穩的在家種地,官員你TM不了解民情就知道坐辦公室說屁話!”

網易湖南省手機網友: “渾蛋,要是在下面能辦好,誰吃飯沒事做上北京去。”

網易上海市手機網友:“這篇文章主題就是,受著貪官酷吏的欺負,還不讓你說話,雖然即使說了也沒用,但是你們上訪惹大人們耳邊不清靜了,誰讓你們投胎在這個年代的。”

VOA

習近平的“中國夢”會否成為奧巴馬的“美國噩夢”?

由於美中兩國都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奧巴馬和習近平的此番"非正式"會晤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有報道說,此次會晤是應美方要求安排的。在我看來,習近平雖然不想拒絕奧巴馬的請求,但也不想留下對美國有求必應的印像。於是就有了這次讓許多國人感到莫名奇妙的南美行。

奧 巴馬主動要求會晤習近平的戰略意圖非常清楚,就是要通過這場“單刀會”對未來數年美中關系的戰略風險作出評估。除了盡可能清楚地向習近平表達他對美中關系 的願景,作出最大努力增進兩人互信,奧巴馬還有一個更實際、也更重要的目標,就是對習近平作出重大判斷:這個新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會不會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 威脅?

有識之士都明白,由於中國經濟崛起,美中兩國,乃至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間的利益衝突和文化衝突將不可避免。人類文明就是在這種衝 突中演進的。真正的問題是,能不能把這種衝突的負面影響控制住,同時抓住這種衝突帶來的歷史機會,增進本國和人類的福利?這其實是任何政治家都不能回避, 卻又沒有把握回答的問題。正因如此,對於奧巴馬和習近平來說,他們共同的個人利益,就是盡量避免讓美中兩國的衝突在自己任內失控。這正是促成此次會晤最重 要的動機。

當然,兩人都非常明白,願望是一回事,可能性則是另一回事。因此,通過這次會晤,彼此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將對未來美中關系的發 展產生重大影響。既然是判斷,就可能出錯。故此次會晤發生在習近平上台數月之後,對奧巴馬非常有利。因為時間雖然不長,但習近平上台以來的種種言行,特別 是中國內部政治形勢的急劇惡化,為奧巴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從而減少了他發生誤判的機會。由於兩國都舉足輕重,也由於中國的地域性秩序和內部秩序的脆 弱性,對美中關系的未來發展,任何一方的誤判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但我認為美國的誤判比中國的誤判後果會更嚴重,畢竟美國是實力更強大的一方,不僅政治 秩序更穩定,外交政策也有更多選擇。

那麼,奧巴馬會對習近平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呢?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才能有所了解。不過,我傾向於相 信,奧巴馬會判斷,習近平有可能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問題並不出在習近平對美國懷有敵意,問題出在習近平的職位所擁有的巨大權力和他的能力之間,在習 近平的個人抱負和中共政權的治理能力之間,在習近平對國力和全球形勢的判斷與美國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判斷之間,存在太大的,而且是難以消彌的鴻溝。

這個鴻溝固然與習近平本人的認知能力嚴重不足有直接關系,但中國把如此巨大的權力交給這麼一個認知能力嚴重不足的人這個事實本身,則折射了整個國家更深層的系統性危機:中國的集權政治秩序有可能進入了它的解體周期。

最 能支持這一判斷的莫過於習近平的“中國夢”現像。經濟崛起的中國需要一個集體的理想,需要一個能夠鼓舞和提升國人精神的口號來助力進步的社會改革,但習近 平提出“中國夢”,不僅沒有起到這個作用,反而很快就讓人們認識到,他的“中國夢”,並非實現多數人渴望已久的公平和正義,而是對國人的一種“忽悠”,是 回避公平和正義這個要害問題來維持中共的“江山”,也就是維持極不公平的權力和利益結構,維持正義缺失的基本秩序。正因如此,習近平的“中國夢”以令人意 想不到的速度成為網民嘲笑和調侃的對像。這不僅說明習近平的智商和情商都很有問題,而且說明中央的政治權威正在高速流失。而這正是中央集權的政治秩序解體 最危險的標志。

同樣重要的另一標志,就是權力精英不但不能阻止習近平的權威流失,反而有意無意地加劇這一趨勢。目前維護習近平權威的官方 文章,動輒引發數十萬網民圍剿,而有關方面則視而不見,這是前所未見之中國怪現狀。在這種氛圍下,地方和基層的失序,地方官員各行其是引發各種災變和民 變,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奧巴馬政府近來一再強調,“歡迎中國崛起”,“一個穩定、和平與繁榮的中國符合中國人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 佳利益”。這句話可以翻譯成為,一個失敗和破滅的”中國夢”所帶來的巨大災難,將會成為一場”美國噩夢”。因為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是美國人難以想 像的。但奧巴馬必須面對的事實是,這種可能性不是在減小,而是在迅速增大。

RFA

彭麗媛錯過米歇爾:見與不見的藝術

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隨丈夫首次訪美之際,人們更關心的是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為什麼沒有安排和彭麗媛見面。中國網絡輿論對此評論不一 。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上相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在特立尼達打鋼鼓,和哥斯達黎加咖啡農場主的女兒手牽手漫步,還曾掏出iPhone手機在墨西哥瑪雅遺址前拍照留念。

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星味十足的這位妻子在陪同丈夫訪問美國加州兩天的時間裡,卻淡出於聚光燈之外。同時,丈夫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Annenberg Retreat)舉行了前所未有的非正式會談。這也是習近平此次出訪美洲四國的最後一站。

許多中國人表示,作為歌手彭麗媛在習近平沒有成為國家主席之前,知名度比丈夫還高。她也果斷的打破了1970年以來,中國歷屆"第一夫人"刻意保持低調的態度。

"第一夫人"外交

許多中國人期待在加州看到更多彭麗媛的身影,並希望她能有機會和美國的"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展開互動,也許能給他們丈夫正在建立初期的關系增添一種新的色彩。

但米歇爾·奧巴馬選擇和女兒們留在華盛頓,不與中國第一夫婦見面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彭麗媛不再是外界關注的主要對像。美國官員稱,已經提前告知中方,米歇爾在日程安排上的衝突將使她無法參加在加州陽光莊園舉行的中美峰會。

但是,美國的第一夫人還是有所表示的。白宮的一位官員表示:"奧巴馬夫人在一封寫給彭麗媛的信中歡迎她來到美國。第一夫人表示,她很遺憾本周末無法與彭麗媛見面,但希望有機會拜訪中國,盡快與彭女士會晤。"

斯諾登或仍在香港

揭露美國利用社交媒體等手段監控公眾通訊的前中情局工作人員斯諾登已經離開曾藏身的香港一家酒店。從法律角度講,斯諾登目前是自由人,無論是美國還是香港方面都無權干涉其行動自由。

(德 國之聲中文網)德新社11日報道說,揭露美國監控公眾網絡通訊行為、從而引發又一起"泄密門"事件的美國中情局前工作人員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昨天下午(6月10日)在香港尖沙嘴一家酒店退房離開。酒店副經理向《南華早報》證實說,有一位名叫愛德華·斯諾登的客人辦理了退房手 續,不過工作人員不知道此人的"特殊"來歷,"以為就是一位普通客人"。斯諾登目前去向不明,不過多數猜測意見認為,他還逗留在香港。

美國白宮發言人10日拒絕就斯諾登事件發表意見,只表示有關當局正在調查此事,但不就斯諾登本人及有關事件發表評論。斯諾登在香港藏身、甚至有可能申請政治庇護一事,在香港媒體和公眾之間引發強烈反響。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向德國之聲中文網介紹說:

" 香港媒體多數是對美國的這種監控行為采取批評態度的,對斯諾登的做法有肯定的地方。一般來說,香港人,或是亞太地區的人的普遍觀點是,大國都采取這種信息 監控、情報活動,美國也不例外。而且美國給不少人的印像也是向來很霸道,用雙重標准。這一次斯諾登事件,給美國形像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斯諾登或在港打法律戰

英國衛報記者表示,泄露美國國家機密的前任中央情報局人員斯諾登可能預備在香港打一場法律戰。
這名29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承包商僱員選擇香港作為他的泄密地點,是因為相信香港保護言論自由及異見人士的權利。


大批記者昨日守候他入住的酒店,但得悉他已退房,現下落未明。
路透社報道,一直與他有密切聯絡的英國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表示,未悉他有即時離港的計劃,他可能預備打一場法律戰。

格林沃爾德對路透社表示,他估計斯諾登現時準備為自己的前途,打一場法律戰爭,預計將涉及美國政府與人權機構。

格林沃爾德表示,美國會採取一切措施去對付斯諾登,現時對美國而言,要求引渡斯諾登回國是唯一的行動。他拒絕說明關於斯諾登目前的下落。

若然美國政府真的正式要求香港把他引渡回國,可能牽涉入一場長達數個月的法律程序。

自1998年起,香港與美國簽署了多項引渡犯人協議,斯諾登可以提出反對引渡,同時要求政治庇護,但過程即使不是數以年計,也會是數以月計。

現時斯諾登的留港簽證(最長90日)期限還剩下約兩個月,他可以要求延長,但特區政府也有權拒絕。

報道引述本港的法律界消息人士稱,斯諾登可能尋找律師代表,包括著名律師Philip Dykes和Mark Daly,他們過往在一些矚目的案件中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

一直負責引渡和人權案的Philip Dykes拒絕證實或否認曾經接觸過斯諾登。

Mark Daly在日內瓦透過電話對路透社稱,斯諾登未有接觸他,但若然有要求,他願意出任斯諾登的律師。

明報

英簽證限制導致中國遊客大量流失


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二(11日)報道說,中國最大的旅行社警告說,由於申請簽證程序複雜昂貴,英國「每分鐘」在流失商機。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裁於寧寧接受該報採訪時說,她不願意帶大型旅遊團到英國,因為中國遊客覺得申請申根簽證,去歐洲國家旅遊比較容易。

英國政府為吸引高消費的中國遊客而做出的努力因此嚴重受挫。

於寧寧表示,中國國際旅行社擁有800餘家門市網點,接待遊客人數達到300多萬人。但是到英國旅遊的人數還不到1萬人。

中國遊客到歐洲旅遊,希望至少能到兩個國家。於寧寧表示,中國的旅行社感覺申請申根國家簽證比較容易,可以旅遊26個國家,但是不包括英國,因此想要到英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不得不再申請一個簽證,而且還要到中國的簽證中心按手印,這對於旅行社來說確實是頭痛的事。

「如果我想派1000人(到英國),我必須(向簽證中心)派出一些大巴車。這引發很多問題,英國每一分鐘都在流失商機。」

於寧寧說,英國內政部去年宣佈的改善簽證的措施沒有效果,仍然無法促使中國的旅行社開展英國旅遊路線,其中包括國旅。

「英國的簽證費並不便宜。」她說,對於中國遊客來說,英國的申請簽證的程序甚至比美國還要複雜。

於寧寧這番評論突出顯示英國政府面臨的困境。英國拒絕加入申根國家的系統,只是希望依靠與中國的旅行社開展合作,增加中國遊客訪英人數。

中國遊客去年成為世界上消費最高的遊客,在國外的消費金額高達1020億美元,而英國只吸引了17萬9千名中國遊客,大大低於歐洲主要國家。

此外,中國旅遊社還抱怨英國退稅服務設施不足。於寧寧說,除了倫敦希思羅機場,英國的大多數機場只設一個郵筒,讓中國遊客提交退稅單。而在歐洲國家,大多數機場都有專櫃專人提供退稅服務。

英國內政部發言人說,「中國是英國優先考慮的旅遊和經貿市場之一。英國為中國遊客設計的簽證程序,已經提供極好的服務,我們將繼續盡力改進工作,但是我們不能在邊境安全方面做出任何妥協。」

(編譯/責編:路西)

BBC

台立法院臨時會登場 兩岸機構法成重點


台灣立法院周三(6月12日)將舉行臨時會,辯論包括兩岸互設代表機構等爭議性法案。
執政的國民黨表示,將要求在內政委員會排上議程審查兩岸互設辦事處條例草案,而在野的民進黨則表示,將在周五的黨團大會中決定是否抵制此一草案。

該條例能夠通過,關係到兩岸互設代表機構的法源基礎,因此受到台灣政府高層的重視。
幾個備受重視的草案當中,多數是和台灣本地有直接關係的草案,只有兩岸互設辦事處是唯一涉及兩岸關係的草案。

如果草案通過,台灣和中國大陸將很快就能設立具有代表性質的辦事處,也可能會被看成是兩岸關係的另一重大進展,但是據稱先期的功能是以服務彼此的公民為主。

先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已經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並希望能在北京、上海以及廣州設立辦事處。

北京政府的國台辦也表示雖然樂見兩岸互設辦事處,但是互設的辦事處「不是外交機構」。
據稱,目前兩岸的共識是以台灣的海基會和中國大陸的海協會互設代表機構,定位則是以「服務為主」,辦理急難救助、文書證明、旅遊證件等文件申請的工作。

台灣方面先前提出一些顧慮,例如台灣方面的文件、表格等等可能被中國以違法為由扣押或者拒絕進口。

有不願具名的官員向BBC中文網透露,北京方面擔心如果台灣設立具有簽發進入台灣境內許可之功能的機構,會給予外界「錯誤的聯想」。

雙方派駐人員是否也應該給予司法豁免權、特殊待遇等等,也成為兩岸官方討論互設辦事處的重點之一。

民進黨則認為,兩岸互設辦事處帶有相當的政治意義,可能有損台灣的主權和尊嚴以及國家定位,因此必須明確地位,如果國民黨試圖「強行」通過,民進黨一定會有高強度的回應。

(撰稿:威克 責編:路西)

中國可能處於一個群龍無首、相對停滯階段

國密報》記者陳小平

  薄熙來上台,就第二次文革

  《中國密報》:說完了習近平、江澤民,我們再來說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薄熙來。你上面也提到,如是薄熙來上位,政變可能性更。你判斷下一步薄會有什麼結果?會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嗎?
 
  2013年2月21日,曹思源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曹:客觀上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薄熙來上台,就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

  《中國密報》:不過,有些人不認為這樣,他們認為薄挺挺文革唱紅都是策略,他不是毛粉。

  曹:哎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充滿了太的策略。總覺得薄熙來是策略,那就是他的本性!他沒收了私有企業1000個億的資產,送到國庫只有9.3億,900多億的財產在他裡,還策略?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對統治者的原諒?哦,這是策略,哦,他還沒有上位。

  《中國密報》:有人說薄熙來還準備政治、法治改革,他的法治改革15點都已經出台了。

  曹:他已經殺人了,還說他會關心人權法治?也可以這樣說,但這只是屁話。我對薄熙來是一點都不看好。

新天域資本成功秘訣是因擁有溫雲松

《外參》編譯 段灼華

20103月,《融時報》發布一篇題為“生而為錢國太子黨們”的文章,提到在中國新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裡,新天域資本(New Horizon Capital最有影響力的一,管理資金達數十億元,其穩定的投資者包括德意志銀行、摩根通、瑞士銀行,以及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新天域資本功的秘訣沒別的,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溫雲松。這也說明一種現象:太子黨在中國本土興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裡佔據主導地位,通過重組國家資產和為私有公司提供融資獲取暴利。

  新天域的投資到讓人無法細數,領域科技、網絡、新傳媒、地產、能源、食品、運動服裝等行業,每筆投資效益極高,只賺不賠。不過就在20101018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閉幕當天,新天域資本宣布,溫雲松自2009年就不在該基金擔任何職務,隨後,中國衛星通信集團網站證實,溫雲松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令人好奇的是,從私募基金大發利市的溫雲松,怎麼突然跑去國營企業?一些分析家認為,溫雲松“私募基金子”的形象,與溫家寶苦心經營的儉約風格有強大差,常常是政敵攻擊溫家寶的武器,因而溫家寶不斷敦促兒子離開新天域,到國企工作
  溫雲松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


  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時報》引用接近溫雲松的人士示,溫家寶在政壇上正大力推動政治改革,溫雲松辭職可以消除潛在的醜聞來源。如老子把改革說得口沫橫飛,兒子卻一邊大把賺錢,看起來形象並不怎麼好。

  美國別無選擇

  美國或許不太擔心溫家人可能的腐敗行為,而中國衛通跟政府之間存在的緊密連結,引發針對情報安全的疑慮,但五角大樓仍堅持,任何通過“亞太七號”的數據都經過嚴密保護,並無北京竊取的風險,衛星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均有加密程序,甚至傳輸中的數據也會以“額外的安全續”處理之。

  每一架飛機和每一個讓士兵配備的衛星無線電,都使美國對帶寬的需求增多。《連線》指出,如今,美國軍隊已無法單獨依賴航天器提供帶寬,他們必須設法跟上。五角大樓向商業公司租用帶寬的行為,已有超過十年的歷史,而且,我們不難預測,未來跟民間公司的合作規模只會越來越大。20133月,美國陸軍宣布,它正在尋找新的衛星公司,幫助部隊在阿富汗通信。另外,根據2008年由情報科學委員會(Intelligence Science Board)完成的報告,接下來十年,衛星通信的用量將從每秒30千兆比特增長至每秒80千兆比特。

  仰賴中國國營企業來解決美國對帶寬的渴求看起來有點諷刺,尤其是,美國官員從來不避諱公開譴責中國電信公司,上述的華為和中興便是明顯例子。除此之外,美國也認為,中國情報部門僱用電腦高手,通過網絡偷取貿易機密和敏感的專利數據,這類間諜工作中往往顯示出複雜的技術能力,令人懷疑中國製造的硬件或軟件具有惡意傾向。“中國政府可以直接控制公司並利用其科技去獲取想要的信息,我們憂心在所難免,”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說。

黑色柏油路上佈滿人們踏了血跡留下的暗紅腳印


  杜斌 輯錄


   編者按:北京攝影師、作家、獨立紀錄片製作人杜斌,主編了《天安門屠殺》一書,於“六四”24周年前夕,在明鏡出版社出版。該書搜集、整理了 “六四”事件參與者、目擊者等各方回憶,按時間順序編排。杜斌說:天安門屠殺的核心事實,是中國共產黨在天安門一帶以坦克車和機關槍,屠殺赤手空拳和平請 願的青年學生和普通老百姓,這是全世界的人當時在電視上親眼目睹的慘劇,“中國共產黨政權犯了殘害人類的滔天罪行”。
  該書部分內容已經在《大事件》21期選載。以下內容也選自該書。



http://m1.aboluowang.com/news/data/uploadfile/201109/20110928094753986.jpg

  1989年6月3日23時(續前)
  
  吳向東,21歲,北京一家工廠工人。6月3日晚,他送女友回家。23:00,在木樨地遭軍隊射殺,頸部中彈,死於復興醫院。

  吳向東的母親徐玨,四處尋找兒子。她去過數家醫院,看到每家醫院門口都貼著死傷者名單,“各約四百多人,大家都簇擁著尋找自己親人的名字”。

  她在復興醫院看到兒子遺體,兒子臉色蒼白、雙眼未閉。她悲痛得轟然倒下不省人事。“等我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一張長凳上,我是被外面一陣亂槍震撼窗玻璃的巨響驚醒的,”她說,“後來知道這是戒嚴部隊和市民搶奪死難者屍體的抗爭戰。”

  醫生告訴她:“您看一眼就回家去,晚上解放軍仍然會來搶屍體的,他們要來毀滅罪證!”

  在6月7日夜晚,徐玨和她的親人,冒著生命危險,將兒子的遺體悄悄地送到火葬場急速火化。    

  “在(給兒子)換衣服時,見到槍口是從左邊鎖骨之上脖子射進,從後邊近脊椎處穿出,”徐玨說,“子彈進口為一至二厘米,射出口為二至三厘米,傷口四周被灼燒成一個圓洞。”(《徐玨的證詞:“六四”遇難者吳向東的母親》,六四檔案網,1999年1月21日)

   屠殺見證人羅白,一個普通學生和記者,他自稱“不是民運英雄”、更不是“那些敢於在數百萬人中振臂一呼的學生領袖以及在那個恐怖的夜晚倒在血泊中的英 雄”,為此他“常常感到自慚形穢”。但他始終不能遺忘那個“充滿了歌聲、子彈的呼嘯、少女的哭泣、瓦斯的黃霧、腥紅的鮮血和血腥味”的時刻,以及在無數個 夜晚“重複”的壓抑、恐怖、可恥、高尚、愛和依稀可辨的、微茫的希望。

  為了“告慰那些長眠地下的英靈”,和“那個夜晚死難的同胞和他們的親人”,還有“後來囚禁在監獄或轉徙流放在工廠、礦山、鄉村的成千上萬親愛的同學們”,他鄭重地寫下了天安門屠殺中親歷的一幕。

  當軍隊“已經開槍”的消息從長安街上歸校的同學口中傳來時,羅白和他的同學葉傅愣住了。此時,他們正在一起“整理前些日子拍的遊行、絕食、攔截軍車的照片”。

  他們問:“真的嗎?是真子彈還是橡皮子彈?”

  這個問題,顯然使這個氣喘吁吁地同學不耐煩了:“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羅白和他的同學葉傅認為,他們“不應不在現場”。

  “如果真的開槍,我們應在現場。”葉傅說道。

  我們倆一拍即合,馬上開始準備,帶上防毒瓦斯的口罩,還有不知哪個醫院捐獻的繃帶,五個黑白膠捲和幾個閃光燈用的電池。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戒嚴令發佈之後就寫好的遺書,放在床邊書桌中,登上自行車,直奔天安門。

  當我們騎過紫竹院、動物園,靠近長安街時,空氣顯得驟然緊張起來。槍聲猶如春節時的爆竹,時起時伏,非常密集。不時有從那裡慌張逃回的人們和拉著中彈傷患的平板車經過。偶爾還有轉瞬即逝尖叫著的救護車。

  當我們來到釣魚台時,幾名婦女攔住我們,急切地說道:“他們瘋了,那裡在殺人,你們學生千萬不要去。”我們連連說:“謝謝,謝謝!但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麼,我們不應不在現場。”最後,他們放開了拉著我們自行車後貨架的手,叮囑道:“一定要小心,機靈些,該躲就躲。” 

  這時候,我們還沒有把事情想得太嚴重,覺得槍主要是對空鳴放的。

  當我們來到玉淵潭路與長安街的交匯處——木樨地時,見到數千人聚集在路口,有學生,也有市民。許多人眼裡湧出悲憤的淚水。

  當我們停放自行車時,不知是誰高喊一聲:“衝啊!”

  數千人竟然旋風潮水般,突然湧向長安街。“呼呼……”短促的槍聲,使人們停下來,紛紛臥倒在地。我們尾隨著人群,也臥倒了。

  當我的手伏在地上時,覺得黏黏的,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灘血,我襯衫的下擺被染成紅色。

  這時,槍聲停下來。我和葉傅連忙將這灘血拍下來。周圍的人見我們拍照,連忙指給我們其它血跡。我們又拍了幾張,最後無法再拍了。

  因為太多了。每隔三、五米,就有一灘血。有的血很厚。在幽暗的路燈下,可以看到黑色的柏油路上,佈滿了人們踏了血跡而留下的暗紅色的腳印。(《白色黎明》,羅白,《世界周刊》,1992年6月14日)

  你過了今晚再睡覺
  在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一個年輕人闖了進來,叫道:“他們真的開槍了!”
  我們馬上就聚精會神聽他說。

   “我們都並排著擋軍車,”他接著說道,“我們就這樣手挽著手、肩並著肩。阿平就站在我的旁邊。他在跟我說,他好幾天都沒睡覺了之後,感到多麼累。我看到 了一閃的什麼東西。然後,我聽到士兵那個方向,有一個爆裂聲。接著,阿平就倒下了。我踢了踢他,一邊踢一邊笑。‘別這樣開玩笑’,我說,‘你過了今晚再睡 覺。’他沒有回答我。”

  年輕人的嘴張得大大的,他的臉被淚水全部浸濕了。“我彎下身去想把他扶起來,然後——”他用手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圓形。“他死了。他的背後有一個很大的洞。這是他的血衣。”(《柴玲回憶:一心一意向自由》,柴玲,香港田園書屋, 2011年版)

  受傷的士兵
  
  屠殺見證人、清華大學學生“清華學子”,決定要去西單看看。他仍不相信軍隊開槍屠殺群眾的事實,雖然槍聲不絕於耳。

  我仍有另外更重要的事:我要到北新華街路口取回自行車。這是現在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此時的長安街上,空蕩無人,路燈依然明亮。而遠處的路口騰起一片火光。

  我經過新華門時,見到門外站著一排頭戴鋼盔的士兵,手中橫持著一根金屬的棍棒,排成一道人牆擋在新華門前。  

  在士兵的面前,有10多個市民群眾,有的扶著受傷的學生,都在憤怒地斥駡那些士兵。士兵們橫握金屬棍一言不發,臉上毫無表情。

  此時,一輛板車從西單方向騎來。騎車的是一位市民,車上躺著一位受傷的軍人。那人推著車想把傷患送到新華門內。士兵們即刻大聲喝止。幾個士兵伸手抓住車頭就是不讓進。

  那位市民也大聲地喊,說這是受傷的士兵,需要救治!士兵們仍舊不讓進,對車上的傷者也毫不理睬。

  我離開新華門繼續往前走。到北新華街路口時,終於看清楚,那一片熊熊火光是怎麼回事了。在電報大樓往西一點的路面上,兩輛公共汽車橫排在長安街上,正在熊熊燃燒,封住了整個機動車道。而傍晚時看見的那輛有武器的被截軍車,此刻也在路面上靜靜地燃燒著。  
  此時,四周空曠無人。我在路邊找到自行車,騎上去一蹬,車子很好,後胎也不癟。此時的我,忽然想到,是不是該離開廣場,返回學校?  

   此時的長安街,被路燈和火光照得一片通明。而之外的街道則沉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之中。我想,在這漆黑而混亂的深夜中,騎車穿越大半個北京城返回學校,還不 如留在廣場安全!要是在路上迎頭碰上進城的部隊,豈不成了槍靶啦。況且,就算軍隊敢在別的地方開槍殺人,我想他也未必敢在廣場開槍殺人! (《學運日記:一位清華學子經歷、見聞的八九學運的日日夜夜》,清華學子,六四檔案網,2001年6月29日)

  赴死

  在西單,屠殺見證人、香港一名赴京聲援的匿名學生寫道:我坐在行人道邊有一人高的欄杆上。

  有些學生騎單車經過,喊著某某處告急了,這些單車都是從西邊來的。後來,有一隊學生糾察隊模樣的學生,從廣場方向抄過來,有近百人,大多數有白口罩,但有的沒有。他們手上只拿口罩,並沒有任何武器。我把下午在廣場發的口罩,給了一個走在隊伍後頭的沒有口罩的學生。

  我發現這些學生的面部表情非常嚴肅。他們看來只有十幾20歲。
  後來,我才恍悟,他們這一去是去赴死的。這些學生是準備去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的。學生隊伍走過之後,有零星的工人模樣的人,三三兩兩手拿木棍、鐵棍,向學生走的方向走去。

  我沒有記住他們的面孔。我想,這些人和學生都被當成暴徒殺害了。(“北京紀行之九”)


    杜斌《天安門屠殺》一書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天安門屠殺》(電子版)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付款。)

《中國經濟:危機剛開始》

金融風險何以驚動政治局 2014年底前開始硬著陸?
內容提要:

中國自清末以來的一連串動亂在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暫告一段落,鄧小平將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 年輕又便宜的勞動力為中國贏得“世界工廠”美名,30年時間過去,中國已超越日本晉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曾執亞洲經濟牛耳的日本風光不再,黯然沒落,相反 地,中國順利擺脫文革和大躍進造成的赤貧(1980年人均GDP只有252美元,2010年是4382美元),如魚躍龍門脫胎換骨,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 和日本的崛起有太多相似之處,是否意味著今日的日本就是明日的中國?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從經濟高位跌入經濟深淵?


中國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生產者價格指數連番下挫、工業成品庫存卻消化不良,顯示出口訂單不見復甦的情況下,內需亦不見應有動能。雪上加霜的是,人民銀行顧忌房地產泡沫風險,既有貨幣政策工具也難以發揮封底。


野村銀行預估,2012年是中國13年來經濟增長率最差的一年。中國出現硬著陸的最明顯跡象是經濟增長率突然降至5%以下,伴隨著攀高的中國壓力指數,中國經濟有1/3可能性將在2014年底前開始硬著陸。


華爾街無不對中國經濟前途感到悲觀:一、中國經濟問題的規模舉世未見;二、中國金融系統並不穩固;三、對整體經濟起著重要作用的房地場市場即將崩盤:中國房地產崩潰的影響力會是迪拜(杜拜)的1000倍。


《中國經濟:危機剛開始》印刷版訂閱連結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ction-viewnews-itemid-88840

【領袖出版社】(電子書)  專頁

http://www.pubu.com.tw/store/75177?apKey=fedd22f528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政府高調推動造林,中國荒漠化態勢仍銳不可擋


《明鏡月刊》編譯 江松京


南水北調無法根本解決水源不均

    長期關心環保議題的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助理編輯馬克·拉蓮妮娜(Marc Lallanilla)指出:中國有最嚴重的六大環境問題。第一是空氣汙染;第二是水資源短缺——

    中國是全球儲水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不意味著每個地區都能免受旱災之苦,誠如毛澤東觀察,中國水資源大部分集中於南方和西部,北方一直是乾涸的,而隨著經濟發展持續向上,水資源短缺暴露的問題變得更加危險。穆爾舉例,1990年代大多數時間裡黃河是斷流的,北京和其他北方城市的地下水水位降到新低點,以至於水井也採不到水,政府曾試圖保護水源和限制用水,只是收效甚微,問題很簡單,北方就是沒有足夠的水來飲用、灌溉或滿足其他工業需求。

    水資源分配不均極有可能帶來政治上挑戰,這也是中國政府最不願面對之事,領導人希望通過偉大的科學技術來為日漸乾涸的北方解渴。南水北調總投資額達5000億元人民幣,無論規模或難度都勝過三峽大壩,是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最終目標是每年向北方輸送450億立方公尺的水。每一條路線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蓋好,東線和中線將穿越黃河,西線則要從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抽水。



http://www.sdnsbd.gov.cn/custom/zonmu_index_cms/skins/default/images/nsbdbjt.jpg    南水北調總投資額達5000億元人民幣,無論規模或難度都勝過三峽大壩。
    穆爾認為,現階段的預算肯定過低,畢竟還得算上社會和生態影響造成的損失,工程建設已逼迫數十萬人搬遷,對於可能出現的水性傳染病也沒有足夠研究,但中國政府從政治角度考量,與其把有限的水資源分給相互矛盾的各方團體,不如不惜一切代價增加水資源的量。

    對於一個合法性一天比一天薄弱的專政政權來說,中共這麼做並非無法理解,但他們同時把中國的經濟和生態前景置於險地,因為水資源不是永無止盡,目前一些南方地區已逐步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未來如何提供北方?長遠來看,全球暖化致使源於喜馬拉雅山的中國主要河流的流量減少,從而導致更大範圍的水缺乏。

    在穆爾眼中,南水北調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較好的方式是對水資源再分配,包含大幅增加農民用水的成本,然而共產黨絕不願因此得罪人民,而且中國政治若不能歷經一番重大改革(意即更有活力、透明和公民廣泛參與的決策機制),將很難找到解答。此外,為了讓水的使用權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政府必須落實法治,而不是仰賴科技手段來迴避問題,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也應敦促中國政府進行政治改革來確保其可持續性的發展,以免危害中國經濟和社會穩定。

    巴拿馬運河打破陸地藩籬,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而帶來偌大效益,但中國缺水的危機不是南水北調這麼簡單,有一天中國政府勢必發現,挖東牆補西牆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自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不推展大幅改革,共產黨很快就會陷入無援的困境。


需要300年處理土地荒漠化

    第三、荒漠化:中國傳統上以農業立國,耕地的需求代表森林高度被砍伐,如今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裡,鬱鬱蔥蔥的綠色森林已屈指可數,加上人口壓力以及水電等基礎建設令這些殘存的森林面臨極大危機,迫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提出警告,北京必須正視森林的存續問題。


    從衛星照片上看,中國荒漠化相當嚴重。

    森林消失造成土壤難以蓄水,農業發展帶來土壤鹽化,兩者進而加速荒漠化過程,在中國北方很多地區,裸露的岩石和隨風飄逝的黃沙已成為顯著風景。拉蓮妮娜引用國際新聞通訊社(IPS)的數據指出,大約有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歷經荒漠化──等同國土面積1/4,廣泛分布在18個省分,於是沙塵暴、被泥漿堵塞的河流與龜裂的地表都是荒漠化結果,儘管政府一直致力於造林,荒漠化的態勢仍銳不可擋,中國每年有2460平方公里的面積逐漸變成沙漠。

    荒漠化影響下的環境變遷和耕地損失促使新一代“生態移民者”產生,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只因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無法維持。“我們已經(針對荒漠化)取得一些進展,但挑戰還是很艱鉅,”荒漠化防治人員劉拓接受《衛報》訪問時說:“這可能需要300年!”(《明鏡月刊》39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楊成武主持的軍委辦事組對江青集團有求必應


軍委辦事組——大動亂中的解放軍統帥部(11)



《新史記》丁凱文


軍 委辦事組與江青集團的關係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楊成武時期主要是合作共事,到了黃永勝時期則逐漸轉變爲抵制、鬥爭。有學者認爲,由於林彪及軍委辦事組 積極支持了“文革”,故毛澤東才將軍隊的大權交給他們。因而,林彪等人與江青的矛盾僅僅是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這種看法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現 象,缺乏更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


(一)楊成武時期

楊成武出任軍委辦事組組長是在1967年的“七二〇事件”之後。那時的楊成武正在軍中當紅,是軍內僅次於林彪的代表人物,楊成武不僅陪同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而且還參與中央文革碰頭會的工作,與江青關係甚好,合作共事,對江青有求必應。

吳 法憲回憶說:“除了林彪,楊成武與江青的關係也很好。江青經常找楊成武辦一些事情。楊成武對江青也很尊重,江青叫他辦什麽,他就辦什麽。”)邱會作的回憶 更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邱回憶說:“我覺得有兩件事影響了楊成武。一是1966年7月毛主席給江青寫過一封長信,原信只有周恩來、王任重等極少數人看過, 楊成武也知道內容。二是毛主席1967年夏天到南方巡視由楊成武陪同,他們朝夕相處了兩個多月。楊成武從接觸中對毛主席和江青的關係有了自己的認識。”邱 還說:“他(楊成武)在軍委辦事組曾得意地說過:‘你們都沒有到過江青同志家裡吧,江青同志請我到她家裡,給我講她青少年時的苦難,她說是第一次向外人透 露。江青同志一邊講一邊哭,我一直陪她流泪……’”此外,楊成武還替江青作了很多私事,經周恩來批准,楊成武交代吳法憲派飛機,將上海方面收集到的江青的 材料帶回北京銷毀,同時還將知道江青底細的江、滬、浙地區負責公安的領導人抓到北京,關進秦城監獄。

1967年冬, 江青在中央文革碰頭會上要求寫一個“黨史綱要”,即“兩條路綫鬥爭史”,周恩來、陳伯達和康生都表示同意,於是責成楊成武出面完成,楊成武專門搞了一個寫 作班子,從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政治學院等處抽掉了30多個“筆杆子”,集中在京西賓館寫作“兩條路綫鬥爭史”。楊成武親自挂帥,甚至將自己的女兒楊毅從 空軍報社調到該寫作組。幾個月後提綱草稿完成。吳法憲一看提綱,裡面只有三個人:毛澤東、林彪和江青。吳法憲極爲詫異,問楊成武:“連朱老總和周恩來總理 都沒有,能行嗎?”楊悄悄告吳:“是江青不叫寫的。她不讓寫周恩來,也不讓寫其他人。”但是該提綱被毛澤東否定,江青連夜通知楊成武,寫作班子解散,人員 全部遣散回原單位。一齣“兩條路綫鬥爭史”的寫作鬧劇草草收場。

此外,江青爲了拉攏楊成武和軍委辦事組,將南京軍 區司令員許世友搞來的有關周恩來“變節”資料——“伍豪啓事”通知楊成武和吳法憲。吳法憲回憶說:“有一次,江青把楊成武和我叫到她那裡,拿出一包材料對 我們說:‘這些都是周恩來的材料,但是你們現在不能看,你們只要知道有這些材料就可以了。’後來我才知道,這些材料是許世友送來的,裡面裝的就是著名的 ‘伍豪啓事’。”江青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楊成武和軍委辦事組跟她走,而非周恩來。

楊成武主持搞的“紅太陽”展覽也 是爲了突出江青。據邱會作回憶,“《紅太陽展覽》和《黨史綱要》的指導思想是一樣的,也是從有共産黨誕生到‘文化大革命’,黨的歷史都反映出來了。毛主 席、林總、江青三個人在《紅太陽展覽》中的地位,同《黨史綱要》也是一樣的。突出了毛主席和肯定了林總,江青佔有重要的地位。”“《紅太陽展覽》同樣是楊 成武親自組織領導,張秀川協助辦具體工作。江青去看過兩次,據說都表示滿意。張秀川陪我去看過一次。我看後向張秀川說了:‘這個展覽,是有楊代總長特色 的,總覺得以後會有些麻煩。’”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2/0730/20120730081324274.jpg1966年10月1日國慶節,也是毛澤東第4次接見紅衛兵。林彪、江青在天安門城樓上,在廣場百萬群眾面前握手致意。

楊 成武之所以與江青關係密切,是因爲楊成武意識到江青政治地位的重要,特別是江青背後的毛澤東。對於邱會作對“黨史綱要”和“紅太陽展覽”的疑慮,楊成武特 別與邱談了話,楊說:“今後我們將要爲中央文革辦很多的事。我們現在辦的這些事(指搞黨史、辦展覽)都是爲召開九大作的重要的準備工作。我們的眼光要放大 一點,遠一點。”此外,楊還在軍委辦事組會議上講了三點意見:一是軍委辦事組除辦軍隊的事之外,還要接受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文革等交給的各種事情,其 中有的是最爲重要的大事情!二是軍委辦事組同羅瑞卿的軍委辦公會議是不同的。辦公會議是在軍委常委領導下的辦事結構,辦事組則是代表軍委常委工作的;三是 我們軍委辦事組不要把自己的各種範圍搞窄了,我們應當立脚軍隊,面對全黨、全國。從楊成武的這番表態可以看出,楊成武緊跟江青的真實態度。總的來看,楊成 武對江青畢恭畢敬,有求必應,這一時期的軍委辦事組與江青的關係基本上是合作共事。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之 後,黃永勝被毛澤東任命爲總參謀長、軍委辦事組組長。黃永勝與其前任楊成武頗有不同,除了全力抓緊戰備工作,在對待江青的態度上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黃永勝 時期的軍委辦事組與江青的關係從楊成武時期的合作共事逐漸演變爲抵制和鬥爭。(《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马英九:两岸互设机构有高度政治含义

台湾总统马英九10号会见了吴伯雄一行(台湾总统府)
台湾总统马英九10号会见了吴伯雄一行(台湾总统府)


杨晨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即将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并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台湾总统马英九10号会见了吴伯雄一行。他强调这次访问意义重大,并且表示两岸即将设立办事机构具有政治含义。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受国民党党主席马英九委托12到14号率团访问中国大陆,预计13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马英九总统10号会见吴伯雄一行時说这次访问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换届后首次国共高層会晤:“两岸关系交流的扩大深化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台湾和大陆如果有更多交流基本上我们都是乐观其成,绝对会使双方更趋向和平。”

马英九总统说两岸迄今签署了18项协议,服务和商品贸易协议签署后两岸关系将发生结构性改变。

目前兩岸正在準備互设办事機構。馬英九總統說互設辦事機構看起來是行政措施,但實際上有高度政治含义:“我们两岸之间不是国与国关系,不会把这些办事机构当成是外交使领馆;同时有关人员的身份,保障,证照的申办还有受刑人的探视都会有规定,但不是当做两国关系来看待。在我们的宪法架构下我们不可能把对岸看作是一个国家。”

两岸互设办事機構的性質引发台湾政坛高度关注。在野的民进党要求台湾海基会办事处要有领事探视权。

国民党2008年重新执政以来,吴伯雄已经多次率团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美国之音中文网


脱北者:通往自由的道路

随着脱北者人数逐渐增加,国际社会对于朝鲜内部的情况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人们好奇的是,脱北者究竟是如何离开朝鲜,逃亡的路途又有多遥远?

"当我第一次踏上韩国的土地时,我觉得一切是如此美好。我能感觉到社会和文化的强烈差异。"这是现年29岁的金承哲(音,Kim Sung-Chul)在2007年成功逃往韩国后的感想。

金承哲来自朝鲜咸镜北道,1998年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决定赴中国"赚点钱贴补家用"。母亲离家后,他被送往当地的孤儿院。金承哲回忆在孤儿院的日子时 说,每日他必须辛苦劳动,经常食不果腹。三年后,他的母亲因非法打工而被中国政府遣返,随后于2001年带着金承哲再次逃离朝鲜前往中国。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全球目前共有约3万名脱北者 
 
金承哲的脱北路途并不顺遂。他曾四次遭到遣返,并遭受朝鲜当局的审讯和毒打。但由于年纪尚轻而幸运逃过死刑,最终被送往劳改营。每次脱 北他都是等待边防人员换班或不注意时闯过边界,若中朝间的江水结冰便徒步前进,春夏季则游泳渡江。在最后一次逃离朝鲜时,他只身游过图门江,藏匿在中国吉 林省和龙市,最后在中介的帮助下,辗转经由柬埔寨前往韩国。

金承哲和许多脱北者相同,为了追寻更好的未来,甚至是为了逃脱政府的压迫或处决而去国离家。根据韩国统一部2013年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为止共有约2 万5000名朝鲜人定居于韩国,另有约5000名脱北者合法居住在其它国家。此外,多个人权组织表示,现今有许多脱北者居住于中国,但碍于中国政府不承认 其难民身份,一旦被抓获便将遭到遣返,因此至今难以取得在华脱北者人数的统计数据。

由饥荒而起的逃亡潮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朝鲜顿失重要盟友,经济随之恶化。接踵而来的是90年代中期至末期的严重饥荒,脱北的难民人数自此开始增加。国际危机组织指 出,1950年至1998年前往韩国的脱北人数为947人,但单是1999年至2001年间便有1043人逃离朝鲜。此后脱北者人数不断增加,人数最高的 一年为2009年,共有2927人抵达韩国。

 
朝鲜人权专家斯克尔勒托
 
根据统计,近年来的脱北者年龄多介于20至40岁之间,其中以女性居多。总部设于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朝鲜人权委员会(HRNK)执行董 事长斯克尔勒托(Greg Scarlatoiu)解释道,由于朝鲜在90年代开始粮食和物资配给制,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非官方市场上进行交易,许多妇女前往中国打工试图养家活 口,因此女性脱北者的比例不断增加。在本世纪初期时,脱北者性别仍相当平均,但女性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后,女性脱北者的比例皆占总人数的70%以 上。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亚洲部副主任罗伯逊(Phil Robertson )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介绍道,最常见的脱北路径是穿越中朝边境后经由老挝前往韩国。部分脱北者则会行经柬埔寨、越南或泰国,一些脱北者甚至在渡过湄公河 后直接前往泰国警局自首。泰国并不承认脱北者为难民,他们在当地被以 "非法入境"的罪名受到法院判决以及短暂拘留后,泰国当局会将脱北者交由韩国领事馆处理,安排他们前往韩国。

脱北的昂贵代价

一般而言,脱北者除了自行冒险穿越中朝边境之外,部分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和中介也协助朝鲜人脱北。脱北后前往韩国所需的时间约为数月至数年不等。非政府 组织和宗教团体主要以募款取得资金,而中介则收取数千以至上万元美金不等的价格作为报酬。这笔金额对于生活在朝鲜的人民而言并非小数目。部分朝鲜人在韩国 或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已有亲戚。这些亲戚支付中介费用,帮助其亲人逃离朝鲜。朝鲜境内的非官方物资交易市场也是当地民众筹措金钱的方式。也有脱北者先 行与中介达成协议,在抵达目的地后打工以支付报酬。

 
脱北者在进入泰国后,首先将被以"非法入境"罪名起诉,服刑后遣送韩国
 
金承哲表示,他在取得韩国公民权后又打了一年零工,以清偿约3500美金的中介费用。另一名于1999年由中介带往中国的脱北女性汉娜(化名)则称,她在中国以伪造证件非法打工7年后才有能力支付近8000美元的中介费,随后搭船前往韩国。

由于没有合法证件,许多脱北者只能徒步前进,在部分地区则搭乘汽车、火车、船只等较能逃避证件检查的交通工具。以金承哲为例,他在中国境内为了躲避警方盘查而多选择步行,后搭乘火车进入柬埔寨,并在一处由韩国传教士所设立的庇护所躲藏了六个月。

根据国际危机组织的一份报告,过去许多朝鲜人在到达韩国后,以韩国政府所发放的定居补助金支付中介。为了防止更多中介以此形式赚取金钱,韩国政府遂将一次 性支付的款项改为分次发放。这也造成脱北者债务缠身的窘境,部分女性甚至因此进入色情行业,以尽快偿还欠款。事实上,不少朝鲜女性在被带入中国后便被贩卖 给农村地区的单身男性为妻,或落入人蛇集团手中,被迫从事性工作。

金正恩严防人民脱北

斯克尔勒托表示,近年来,金钱越发成为左右脱北的重要关键。自金正恩上台后,为了防止脱北人数增加,朝鲜和中国皆加强了边境管制,并装设了监控摄像头。他 指出,从事脱北工作的中介多为朝鲜人或居住于中国的朝鲜族人,他们通常与朝鲜当局的官员或边防人员有暗中交易,利用收买和贿赂的方式让中朝边境管制人员对 脱北者睁只眼闭只眼。但随着边界加装摄像镜头,边防人员的轮替更为频繁,中介不仅难以与其建立关系,甚至在摄像镜头的监视下,需要贿赂的人数比以往更多, 脱北的困难度和所需金额随之升高。斯克尔勒托说:
 "2012年的抵达韩国的脱北者人数减少至1509人。与2011年相比,人数急速下降近40%。原因在于金正恩正处于巩固权力的阶段,从金氏政权的角度看来,逃亡海外的朝鲜人对其造成极大的不便。因为他们对国际媒体和公众发言,告诉外界朝鲜侵犯人权的行为。"

 
金正恩上台后收紧了中朝边境管制,严防朝鲜人民脱北
 
此外,朝鲜政府也注意到,脱北者能透过秘密管道联络其家人,为家人提供经济援助,将外界的信息带入朝鲜。不少中介不仅带领朝鲜难民出逃,甚至也专门提供" 通讯服务"。现年35岁的汉娜表示,她在5年前最后一次与家人联系。中介将一只中国手机带入朝鲜并前往她的父母家中,双方进行了短暂通话。不少脱北者利用 此类方式与亲友取得联络,或将金钱寄回朝鲜。

因双亲仍在朝鲜,汉娜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拒绝透露真名。1999年她在中介的怂恿下离开朝鲜。中介告诉她,在中国打工能赚到比朝鲜高三倍的工资。汉娜原 本仅打算在中国工作三个月便返国,和许多脱北者相同,她并不知道自己无法再次返乡。她表示,由于朝鲜政府只发现她失踪,无法得知她的具体去向,所以家人并 未受到牵连。

另一名在9岁时随家人脱北的金伊凡(Evan Kim)则表示:"我们在朝鲜的亲戚暂时丢了工作一年,社会地位也稍微下降。但我的家族是朝鲜少数拥有极高特权的家族之一,所以他们受到的惩罚并不是太 重。"朝鲜至今仍实行阶级制度,地位较"低下"的朝鲜人可能因为家中有人脱北而被送往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

中国不愿承认脱北者难民身份

中国是绝大多数脱北者必经的路途。但中国并不愿承认脱北者为难民,仅将其定位为"非法经济移民",一旦捕获朝鲜人便将其遣返。人权团体批评中国在1982 年签署了1951年订立的《难民地位公约》和1967年的《难民地位议定书》后,却不愿履行对朝鲜难民的义务。根据公约,若任何人在离开原属国国界时并非 难民,但被遣返后即可能遭到囚禁、残酷惩罚、虐待或处死,便符合成为"就地难民"(refugee sur place)的资格,应予以庇护。

据人权观察组织的调查,脱北者在被遣返朝鲜后会被送往国家安全保卫部接受审讯,而被怀疑曾经与传教士或韩国人有过接触的脱北者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因此, 即使脱北者在被捕获前有意前往韩国,在被审讯时也仍坚称只是在中国做生意。人权观察的罗伯逊称,中国政府时常大规模搜捕朝鲜难民,并制定奖惩制度,鼓励民 众进行检举;除了贿赂地方警察外,朝鲜人若被查获几乎只能等待被遣送。中国对待朝鲜难民的政策使藏匿在华的脱北者处境艰难。朝鲜妇女与中国男性通婚生下的 子女无法报户口,无法获得医疗及社会福利和受教权。而许多脱北者在落入人贩子手中后,更无法向当地警方求援。他敦促中国政府承认其对朝鲜难民的义务,并呼 吁各界持续向中国施压:"各方必须加强对中国施压的力度,使其明白他们无权任意修改人权公约,在不符合所谓国家利益时便忽视人权。"

 
人权活动家抗议中国政府遣返朝鲜难民
 
新生活的开端

根据多个人权组织的调查,多数脱北者会将韩国视为最终目的地,不只是因为语言相通,韩国政府也为脱北者提供庇护。韩国宪法明文规定,大韩民国的领土包含整 个朝鲜半岛及周边岛屿,因此也赋予朝鲜人民公民权。在抵达韩国后,脱北者将被送往安置地点一至两个月,交由国家情报院和统一部问讯,并进行健康检查。在确 定脱北者并非朝鲜间谍后,他们必须进入为其设立的特殊培训机构"统一院"(Hanawon),接受12周的身心理辅导,学习在韩国生活的基本须知,并获得 就职咨询和培训。离开"统一院"后,脱北者将能获得教育、就业、住所、社会福利等补助。

即使如此,适应韩国社会仍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进入韩国社会的脱北者可能受到当地民众的歧视或就业困难。金伊凡称,他在年幼前往韩国时便努力矫正朝鲜口 音,从未向旁人透露自己的来历:"朝鲜人经常因为出身受到歧视。我不想让朋友或周遭的人们得知我来自朝鲜,使他们觉得我是下等人。"

曾在韩国生活多年的斯克尔勒托分析道,脱北者必须学习适应如何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社会中的全新生活,而韩国民众虽然逐渐习惯重新定居在韩国的朝鲜同胞,但仍未做好接受大批脱北者的准备。

国际危机组织认为,韩国政府必须倾听脱北者及公民团体的意见,确定颁发的补助款贴近朝鲜定居者的需求,并提升韩国民众包容脱北者的意识,同时强化反歧视法规。人权团体也呼吁国际社会,对更多的朝鲜难民伸出援手,并与韩国政府合作,给予其所需的帮助。

作者:张筠青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神州十号航天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作者 法广

6月11日当地时间17点38分,中国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自甘肃酒泉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目前已进入预定轨道。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周一通报的消息。神州十号运载3名航天员将在轨飞行15天。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指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抵达酒泉发射中心指挥楼,现场观看点火发射。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部门发布的消息,神州十号将是中国航天飞行计划中首次应用性飞行,此前的神州八号和神州九号飞行都是试验性飞行。主要任务是在完善太空船与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对接之外,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既检验飞行技术,也考核飞行产品状态。

法新社报道指出,中国在太空开发项目中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显示其大国地位提升。中国在2003年才首次实现载人飞行,相关技术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其太空计划却雄心勃勃,既包括载人登月,也包括在2020年建成太空站。法新社引述澳大利亚一名独立航天技术分析人士指出,神州十号比中国此前任何一次太空飞行使命都更复杂。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神州十号飞行时间长而且任务复杂,表明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政府为这次太空飞行大造舆论声势,官方媒体全方位报道。台湾中央社还注意到,航天飞船发射也成为不少旅行社的绝好商机,各旅行社竞相推出参观节目,各地旅客齐聚酒泉,市内饭店均报客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中今天角力的战场-太平洋


作者 索菲

如果说欧洲是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以导弹与核弹头的相互威慑为竞争的战场,亚洲太平洋则是美国与中国今天角力的新战场。 « 世界报 » 在国际版发表的署名为西尔维考夫曼的分析评论文章指出,不仅美国与中国在亚洲太平洋的竞争是全方位与多重的,而且太平洋周边国家包括加拿大与法国都把太平洋视为关注的重点地区。

美国与中国把他们的竞争中心搬到亚洲太平洋。虽然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态势还不能与昔日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势均力敌相提并论,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更寻求在国际施加影响,争取成为世界大国。以刚刚结束的奥巴马与习近平的首脑会晤,人们可以看到网络与海洋是美中两个大国竞争对抗的主要领域。就在奥巴马与习近平在加州漫谈相互了解之际,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却与美国自由号军舰双双在亚洲出现,这艘美国军舰停靠新加坡军港,将在亚洲巡航访问长达10个月。从2011年,美国就重新调整全球战略,把亚洲太平洋作为重心转移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美国到2020年时,将在亚洲太平洋海域布署百分之60的海军力量,百分之60的驻外空军力量也将前往亚洲。

中国对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并非无动于衷。中国谴责美国的做法旨在阻止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中国还指责美国所谓的外交重心转移其实就是遏制中国的幌子与布局。中国虽然现在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一些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中国的雄心将不会停止于经济强国地位,更要追求军事上的优势,政治与外交上的世界影响。

« 世界报 » 说,亚洲并不仅仅是美国与中国两国竞争战场,其他太平洋地区都对太平洋虎视眈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制定的重新强盛的计划,令这一地区的邻国感到不安,日本大国回归亚洲的口号,让亚洲一些国家担心日本民族主义抬头。

法国虽然不再有过去殖民大国的身影,却还以占有太平洋地区一些岛屿海外领土自谕为太平洋地区大国,总统奥朗德,总理埃罗不断前往亚洲太平洋地区多国访问。加拿大也加强与太平洋的联系,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对太平洋的关心无法用更多的军舰实现,而只能用外交补偿。俄罗斯从来没有忽略亚洲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强调,其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在亚洲。当然这些国家都不可能在欧洲成为举足轻重的影响势力,但这些国家却可以中和以及缓和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与对立。

之所以各国都注重亚洲,那是因为亚洲不仅是经济还是军事的重要舞台。在中国的推动下,亚洲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在中国崛起以及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对立引发的不安压力下,也成为强大的军事装备竞赛市场,亚洲用于军备竞赛的预算超过欧洲。

中国崛起在亚洲并不是没有引发不安,中国因领土主权争执与某些亚洲国家产生分歧。某些国家用不同的方法应对,菲律宾寻求多国谈判与国际仲裁;越南也寻求国际法干预,但因越南经济十分依赖中国,越南的呼吁并没有形成多少压力,但越南广为派出留学生到世界各地优秀国际法学校为未来解决争端做人才准备;日本则担心中国会把东海变成中国“内湖”。

因此可以说亚洲太平洋国家都极力欢迎美国重新回到亚洲。但同时,亚洲国家又小心避免顶撞中国,原因很简单,作为中国的近邻,不能把中国的警笛不当一回事。

« 世界报 » 常驻上海记者哈罗德还就中国经济放缓增速发表长篇报道,指出中国当局面临双重压力,即为了减缓经济过热与泡沫必须抑制过多的流动资金和过多的信贷,但控制信贷则导致经济速度放缓,造成外贸出口锐减。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国际栏都继续关注披露美、英情报机构窃听、监听私人电话和电子通讯内幕、目前下落不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员埃德华斯诺登案情发展及其命运。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香港本土意識是如何煉成的?

香港旗幟

香港網友 達達

在英殖民時代,港英政府不會刻意培育香港人有本土意識,回想三十年前,根本無人有這個意識,遑論提出來。

就算有,也只流於流行曲歌詞創作層面,如: 《香港.香港》、《東方之珠》等。直至黃霑寫 《問我》,極其量只是個人主義抬頭,並非本土主義掘起。不過,港英政府亦有道義,她提供土壤,使香港學術出版及言論皆受保護,而很多文化和傳統習俗都能保存。

六四事件之後人心惶惶移民潮一直持續至九七前後,九十年代是筆者讀大學的年代,創作仍然興盛。當時學院的老師開始思考香港人的身份問題,也是外國學者對香港的文化身份感興趣的原因。

幾位老師都用「夾縫」(in-between) 這個詞匯,去描述香港人身處的境況,亦有教我們看西西的《我城》,西西是香港本土作家,《我城》在當時 (七十年代) 來說乃創新的嘗試。

「夾縫」的確突顯了香港人身份的暖昧和尷尬。可是,這只是很表面的理論,到底香港人應該怎樣看自己的身份?最終無提供很實在的答案。原來,答案必須由香港人自己去尋求,別要他者 (The other) 給你答案。因為他者只會給你一個預設的答案 (presupposed answer),而當中已有他者的既定立場。

2003 至2009年,是本土意識的醞釀期, 沙士、廿三條立法、五十萬人上街、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之後的反高鐵,保衛菜園村等等,本來香港的社運界組織了很多活動去抗爭,非常有建設性,這也是本土意識最熾熱的時候,可惜, 沒有人提供論述,抗爭過後,火炬熄滅。

2010 年之後,由D&G 事件引發的一連串和香港本土有關的事,香港的政黨無為市民出聲,反國民教育、反對新界東北發展、反雙非、蝗蟲論、反對殘體字、反走私 (水貨) 客、限奶令、甚至碼頭工運等等,社運及左翼各為其主, 他們或許要幫有關人士反對或爭取權益,但他們更希望自己頭上加頂光環,令自己的社運事業長做長有。是的,他們會幫大家罵政府,去遊行、唱k, 但過後,大家爭取到甚麼?反對了甚麼?

中共在其有掌政之年不希望看見香港獨立,但香港自治是必要的,因為當權者仍希望利用香港的優勢和位置抗衡美國。至於本土意識崛起是他們無法阻止的, 因為九七後中共收回香港,他們根本讀不通這本寫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書。

他們以為馬照跑、舞照跳, 大家有飯開便行。政權移交後的頭幾年,中共還有些道義。現在則只認錢不認人,當香港人無學位、無工作,子女無奶粉食,無樓住,你說香港人會否跟你拼命?

真正關心香港本土的,是維護香港人權益,為本土抗爭的人,那些叫大家要包容,要以普世價值為本的政治庸才,自己或家人都拿外國護照,香港有事就會同你 「拜拜 」,你還要信他們嗎?

BBC中文網


日本不安中參加美日聯合奪島軍演

日本軍艦
在這次軍演中,日本自衛隊首次乘軍艦駛離日本,也是日本海陸空部隊首次同美軍進行聯合演習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各大傳媒周二(6月11日)圖文並茂地報道了日美兩國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剛開幕的聯合奪島軍演。

這個預定兩周的軍演,是日本陸、海、空自衛隊首次一起參加在美國本土舉行的奪島演習。

約千名自衛隊員和搭載直升機的海上自衛隊大型護衛艦「日向號」、神盾艦「愛宕號」等參加著軍演。

日本媒體報道說,軍演開幕當天實施以美國海軍和海上陸戰隊為主、代號為「黎明電擊戰」的海陸兩棲作戰演習,部分日本自衛隊員參加。

軍演有周折

儘管日美兩國聲稱這一聯合奪島軍演「不針對特定國家」,但日本各大傳媒的有關報道標題也紛紛是「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為念頭」。

其中共同社說:「以日中對立的尖閣諸島為念頭,自衛隊謀求提升島嶼防衛能力,但中國要求中止,這一軍演可能招致中國反彈。」

而《產經新聞》引述日本政府官員透露的消息說,日美這一聯合奪島軍演開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中美在調整首腦會談內容過程中,中方曾提出中止這一軍演的要求,美方也顧慮到中方要求,一度考慮過中止。

迄今為止,日本的報道沒說明最終日美如何成功推動如期舉行這次軍演,不過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習近平訪美前的6月4日已在記者會上宣佈:「軍演如期舉行。」

日本的不安

綜合日本多個主流傳媒連日透露的消息,習近平與奧巴馬會談中曾就釣魚島問題說「日本應停止挑釁行動」,而奧巴馬只敦促習近平「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糾紛」。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一在記者會上對中美首腦會談表示:「基於有利地區及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定的立場,歡迎美中兩國加強參與。」

菅義偉還表示:「美方是站在日本的立場來應對中國。」

不過《產經新聞》引述政府官員的透露卻是日本開始對奧巴馬政權如何應對釣魚島問題感到不安。

報道說,日本政府認為奧巴馬第一期政權時還只是摸索G2(中美基軸)路線,但第二期政權啟用了立場親中的克里出任國務卿,說明奧巴馬政權有意走G2路線。

菅義偉在習近平訪美前的5月24日打電話給美國白宮負責安保的總統助理多尼隆,不斷強調「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中日之間不存在領土歸屬問題」。

他周一也強調「日美緊密提攜」,但《產經新聞》引述政府內的消息卻是:看來美國沒對日本充分說明中美峰會成果。

就是《產經新聞》本身也表現出不安,周二發表題為「圍繞尖閣的美中爭論誰是挑釁者」的社論,指責中國射控雷達照射日本軍艦才是挑釁。

兩天前《產經新聞》的社論也顯示高度警惕中美首腦會談的成果,說「太平洋不是中美兩個大國就可決定的空間」。

(責編:伊人)

BBC中文網


杜斌揭女子劳教所出六四书被拘 杜导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

m0610-ql2p-350.gif
北京警方对杜斌传唤证上,没有当事人签名,属于无效。(胡佳提供)

星期天,山东自由作家、前《纽约时报》摄影师杜斌被证实遭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但其家人至今未收到拘留通知书。而另一名被刑拘的湖北作家杜导斌,为其向公安部门申请取保候审。同一天,湖南维权人士朱承志获释回家。

前美国《纽约时报》摄影师杜斌被指印刷非法出版物等,5月31日遭到刑事拘留,现羁押在北京丰台区看守所。他的好友、北京维权人士胡佳星期一告诉本台:“昨天我们确认他是因为所谓印刷非法出版物,应该是指杜斌关于那些劳教、上访、六四天安门屠杀这些书籍,。他今年制作的关于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纪录片,以及最近在香港出版的《天安门屠杀》这本书,对当局的压力是很大的,我觉得这一次当局要报复他”。

据称,5月31日约十名公安到杜斌位于右安门外大街的居所将其秘密拘捕。胡佳称,警方抓捕杜斌已经十天,没有任何通知给家属:“昨天我们找到两份法律文书,是在杜斌的住所,发现杜斌家外面的铁门上好好的,但是里面那道木门的锁已经完蛋,钥匙打不开,只能是撞一下才能进去,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书面传唤通知书,写的是‘涉嫌扰乱公共秩序’,他的书籍、电脑全都不见了”。

今年4月,杜斌拍摄并制作了揭露辽宁省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纪录片,名为《小鬼头上的女人》,5月他又在香港出版他根据民间资料编辑的《天安门屠杀》一书,引起外界关注。

国际记者联会质疑公安抓人程序

国际记者联合会亚太区中国项目经理胡丽云对北京公安拘留杜斌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我们国际记者联合会对杜斌突然被公安局抓走,觉得很惊讶,也感到非常愤怒。杜先生是个记者,他的工作就是去记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公安抓,听到的消息就是跟他出版一本书或他最近拍摄的一个纪录片有关系”。

她说,杜斌所写及拍摄的纪录片都是一些人对亲身经历的描述,而公安的抓捕过程涉嫌违反当局的相关法律,也涉嫌违背《宪法》所赋予公民的言论及出版自由。

刘晓原律师见杜导斌

而在六四前夕在微博留言,之后被北京公安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的湖北作家杜导斌,其代理律师刘晓原星期六到拘留所回见当事人。刘律师周一对记者说,杜导斌告诉他,在被抓前曾与朋友聚会时淡及晚清时期的案件,就此在6月1日发了几条微博:“他说他发了四条微博有三条是反对暴力的,6月1号有一条微博是谈晚清出现暗杀团、暴力的问题。他说3号上午北京警方给他打电话,问他在新浪微博留的身份证号码、电话是不是他的,实际上他们要确认微博是不是他的,他说是,说他的微博发的内容有煽动性问题,杜导斌就删了这个微博。但到了下午,警方还是找他,说他涉嫌寻衅滋事犯罪”。

刘晓原说,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见中,杜导斌认为没有触犯法律,而刘律师也是这样认为:“单从法律来看,他的微博确实不构成寻衅滋事犯罪,因为刑法对寻衅滋事有明确犯罪构成要件。昨天已寄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给办案机关”。

朱承志被解除监视居住

刘晓原还透露,他的另一位当事人,因关注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事件而被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的维权人士朱承志,星期天已被解除在邵阳宾馆内的监视居住,回到家中。朱承志周一对本台说:“昨天下午四点左右回家,他们想抓就抓,想放就放。他们想抓的时候,我一个老头也无法抗拒,他们要放我回来,我也不会赖着不走”。

朱承志在李旺阳忌日期间,再次被公安监视居住,而在5月28日,邵阳市检察院已将他的案件移交当地法院。朱说,他还没有接到起诉通知书:“现在他还没有正式通知我”。
记者:现在您可以出门吗?
回答:可以,有关法院起诉我的事和刘晓原律师通过电话,他这几天也会来邵阳,他会去邵阳中级人民法院。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6月10日)


2013年6月10日《明镜郵報》

2013年6月10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