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北京清大:中國經濟將U型反彈

6月PMI創7個月新低 第2季加速探底回升 預估全年GDP成長8.4% 政府可能再推新一波刺激政策

連雋偉/綜合報導

 大陸經濟持續疲軟,最新公布的六月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繼續放緩,不過,根據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第二季GDP成長率可能破八%並探底,但第三季將U型反彈。另據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大陸官方密切關注局勢,可能伺機推出新一波刺激政策。

 大陸今年六月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五○.二,創七個月以來新低,也低於五月的五○.四。訂單減少和出口疲弱,正導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繼續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警告,今年第二季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明顯低於一季,第二季大陸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下降。

 不過,根據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昨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二○一二年第二季報告」,對大陸經濟走勢作出預測指出,大陸經濟增速將在第二季到達底部,並從第三季開始回升,呈現「U」型走勢,預計大陸全年GDP成長八.四%。

 清大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第三季反彈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支持。首先,國際形勢有利大陸出口增速低速回穩。其次,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增速將達二二%。第三,今年前五月,房地產投資占GDP的一二%,比正常年份並未下滑。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甫於上月八日實施三年半來首次降息行動,但大陸產官學界仍認刺激力道不足。大陸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近日就開第一槍,呼籲政府推出更多積極政策,如減稅、貨幣政策刺激措施以及新的基礎設施投資,以支撐不斷放緩的增長。

 北京當局則表明,有意增加針對性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比如對公用事業和鐵路系統擴建的投入,但不會推出類似○八年的大規模刺激計畫。

 儘管第二季GDP多數看壞,但大陸產官學界也幾乎一致看好第三季將反彈,《金融時報》稱,政府放鬆貨幣政策,調降存準率,加大基建投資,刺激消費等,都將是可能採取的措施。


台灣 中國時報

新疆恐怖劫機 險重演911慘劇

亓樂義/台北報導

 上月廿九日新疆險些爆發中國版「九一一」劫機事件!《環球時報》昨天引述劫機現場人員說法,暴露了更多細節,顯示當時劫機者是計畫「機毀人亡」,而非將飛機劫持他處。

 「劫機了!」六月廿九日,從新疆和田飛往烏魯木齊GS7554航班起飛僅六分鐘,頭等艙乘客劉會軍嘶聲高喊,打破機艙裡的平靜。他的座位緊鄰駕駛艙門,當時坐在經濟艙六至八排的三名乘客突然站起,其中一名「殘疾人」將手中金屬組合枴杖擰成幾節,丟給同夥和在機艙中部就坐的另三人,他們用維族語言高喊往前衝,「想用金屬棒撬開駕駛艙門。」

 《環球時報》從現場乘客獲知,劉會軍高喊驚醒所有人。他打掉暴徒手中試圖點著的爆燃物,暴徒反擊使他頭部重創。

 一名乘客回憶說,暴徒撬不開駕駛艙門,就一邊揮舞金屬棒對乘客和設備亂砸,一邊摸出「遙控器」式的東西,要後座同夥丟來火柴和打火機。此時反應過來的便衣空警和一些乘客上前與暴徒搏鬥,「打得非常激烈,機艙頂都損壞了。」一位從未打過架的乘客心有餘悸,暗想「橫豎都是死,拚了或許還能活。」

 幸運的是,乘客中有四名洛浦縣和二名和田市員警都是維族人,聽懂暴徒意思,及時出手制伏暴徒。一位現場指揮員說,「暴徒就是想製造機毀人亡慘劇,而不是把航班劫持到哪裡。」暴徒當中有一人假扮成殘疾人,「以拄著枴杖通過安檢。」

 乘客透露,不只「一根枴杖」,暴徒還持有「雷管」類物品和引火物。至於嫌犯的「枴杖」、爆燃物、火柴和打火機是如何通過安檢帶上機,目前仍在調查。據稱,六劫機犯被當場制伏,其中兩名因打鬥送醫後死亡,另兩名因自殘在和田醫院接受治療。

 昨天下午,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還舉行表彰大會,表揚有功人員,包括挺身而出的自治區糧食局副局長劉會軍等十人,每人獲十萬人民幣獎金,天津航空機組則獲五十萬人民幣。大陸外交部昨表示,此為以劫機為手段的暴力恐怖案件,全世界應予譴責。


台灣 中國時報

弊案頻傳 國民黨的內爆危機

南方朔

 爆炸有兩種,一種是「外爆」(Explosion),它是指力量朝向外部的爆炸;另一種則是「內爆」(Implosion),它是指力量的向外擴張已告停頓,於是它遂返回到自身,自我擠壓,最後造成對自己的向內爆炸。「外爆」「內爆」之說,乃是近代宏觀分析上極有價值的概念。

 而今天台灣百弊叢生,政府無能且退步,其實就是典型「內爆症候群」的顯露。如果台灣不能做大刀闊斧的轉型改革,這種「內爆」現象只會持續,毀掉台灣的未來。

 對近代體制研究的人都知道,台灣的國民黨那種黨國資本主義體制,乃是國民黨可以靠著金權來壟斷政權的關鍵。國民黨有龐大的黨企業和黨產來聚歛財富,壟斷社會人脈,進行金權式的控制,由於控制容易,國民黨在政治上遂長期的吃容易吃的爛飯,不需要轉型成為一個與別的政黨受公平競爭,以能力和說服來進行統治的政黨。國民黨縱使到了今天,還動不動就搞黨紀治國,還敢把統治者個人的意志強壓在人民公意之上,這都是過去威權政治的遺緒,是沒有轉型的政治。

 而國民黨願意轉型嗎?當然不願意。三年前馬主席開過「黨產歸零」的支票,宣稱要黨產捐作公益,但三年已過,這個承諾已一再跳票。今年三月國民黨通過年度預算,十九億仍來自黨產。馬曾講大話說「黨產處理剩下最後一里路」,但走了三年,仍未走完一哩。國民黨靠著這個黨國資本主義體系得盡好處,它怎麼甘心放棄這些好處。但由最近的演變,我們已看到長期吃容易吃的爛飯,最後會自己也愈吃愈爛。它那種未轉型的風格已使國民黨日益與社會脫節,甚至國民黨內也開始不服號令,這是沒有黨內民主所引發的內爆。最近,他看著形勢惡化,又再動員馬家軍,要安排這個親信那個親信去佔據某個位子,這種做法必然引發反彈。造成更大的「內爆」。長期靠著壟斷吃不民主的爛飯的國民黨,它已不會吃民主的飯,這只會讓內爆繼續。

 除了黨系統的「內爆」外,更值得注意的乃是國營企業系統的內爆。台灣的國營企業從來不以經濟領頭羊的角色為目標,只以特權壟斷和分配利益為主。它是個內向封閉的體系。就以這兩個月的事件為例,中油及台電本身不事改革,卻將其成本轉嫁到人民身上,台電向民營電廠昂貴的購電成本也轉嫁到人民,這都是某種程度對人民的剝削。最近,監察院彈核台電前董事長等四名高幹並移送司法偵辦,接著中油董事長等人亦被移送司法偵辦,這些案例都顯示出台灣的中油台電這種特權國營企業的內爆。

 而最新的則是另一國企中鋼所涉的弊案和林益世涉嫌索賄的貪汙大醜聞了。

 由這起弊案,我們已可看出,像中鋼及其子公司每年營業高達台幣四千多億這種大集團,由於它所涉及的利益種類繁多且金錢龐大,政商人士只要分到一兩項,都足可發財致富。因此像中鋼這種企業集團,除了在正常的商業營運外,它也是有權力的人用來分配利益的一項媒介。西方的古諺語說:「每個統治者身邊一定要有人去做某些不能公開的事。」透過利益的分配來籠絡及收買其他人士,乃是國民黨國營企業的職能之一,林益世大概即負有這方面的責任。只是這種工作不能見諸天日,一見光必死。由林益世弊案的曝光,其實已顯示了國營企業這種功能的難以為繼,它也是黨國資本主義體系內爆的一環。

 因此,國民黨的黨國資本主義體制的內爆,已成了台灣重大的問題之一。這種體系本來應以服務人民,帶頭創新及目標,而台灣的這個體制卻以對內壟斷,剝削人民,分配利益,勾結各方力量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必然走到難以為繼的「內爆」方向。對一個體制而言,「內爆」是危機的集大成,代表了這個體制已不再有建設性的力量,只剩自己吞噬自己的自毀動力!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台灣 中國時報

七一遊行成為香港社會安全閥

陳立諾

 7月1日,香港遊行的隊伍像往年一樣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經過軒尼詩道、走向金鐘道。跟往年不一樣的是,隊伍到達大道某點後,轉向了位於右手邊的政府新總部。因為政府總部今年搬了家。

 不同團體發聲舞台

 剛上任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如果中途插隊,加入遊行隊伍的話,可能會聽到要他下台的呼喊而嚇倒;可是如果他一路向前走,感覺可能會好些,很多香港人針對他,但也有不少人是帶著其他的訴求而來。

 軒尼詩道位於灣仔那一段馬路,一字排開有幾十個攤位,由不同的社會團體設立。有的在售賣有機蔬果、有的抗議地產霸權、有的呼求保護動物、有的為性工作者請命、有的簽名反對校園加租、有的劇團上演街頭劇、也有的要求正視同性戀者權利……幾乎每一個攤位都設有捐款箱,相信有很多這種籌款是沒有經過申請的,但現場並沒有政府人員出來干預。最大型的攤位分別由代表溫和民主派的民主黨和代表激進民主派的人民力量設立,都在籌款、演講,為9月的立法會選舉展示實力。

 2003年,不滿香港政府打算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恐懼香港人的自由受到剝削泛民主派代表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第一次七一遊行。到今年,七一遊行已進行到第10年,由當年單一的訴求泛化到現在,形成一個各種不同社會團體發聲的舞台。

 關於參與七一遊行的人數,今年再度鬧出「羅生門」。主辦單位表示有40萬人,有主流報章把這個數字做為標題;政府給出的遊行數字則是6萬餘人;港大民意研究計畫的統計則認為遊行人數約在9.8萬至11.2萬之間。主辦單位和政府方面,每年給出的數字都相差甚遠,違反常識和判斷。只能說雙方都在為各自的政治目的而撒謊。台灣的遊行人數也有類似的爭議,民進黨會誇大本身舉行的示威遊行人數,國民黨政府則會盡量把數字壓低,反之亦然。

 宣洩情緒避免過激

 本身中立的民意研究機構,有長期的調查和統計專業做為後盾亦沒有政治利益牽涉其中,反而可信性較高。七一遊行整個遊行過程持續4個小時,不斷有人中途加入、退出,沒有可能得到準確數字。香港政府把龐大的遊行人數視為對其施政的否定,怕這個數字每年都在膨脹。其實換另一個角度看,當權者應該樂於見到安份守法的市民舉行的和平示威遊行。

 香港還沒有達致全面的普選,和平的示威抗議等同於社會安定的安全閥。心懷憤怒和不滿的市民大眾通過聲嘶力竭的叫喊、肌肉酸痛的雙腿,把積壓良久的負面情緒部分宣洩出去,不致於轉化為過激的暴力行為。

 無論是在香港和台灣,民眾都有自由集會示威遊行的權利,並得到保障,發生集體性暴力衝擊事件絕無僅有。中國大陸則沒有這樣的安全閥,明明憲法寫得很清楚人民有自由集會示威遊行的權利,但實際上卻是被禁止的。導致每年發生在中國大陸大小的暴力維權事件有幾萬起,今年大陸的維穩開支據說達到7千億元人民幣。如果憲法上列明的人民權利得到落實,這麼大筆經費完全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增進整體人民的福祉。

 七一遊行翌日,特首梁振英立即下到地區和幾百名市民見面,蒐集民意。並表示無論遊行人數有多少,都會虛心聆聽。聆聽民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施政把民意體現出來。

(作者為香港專欄作家)

台灣 中國時報

周華誠:大學應當是一個可以做夢的地方

「我們這個年紀,哪裡還有什麽夢想啊……」

說這個話的,是20歲的大學生,趁著暑假到我們單位參加社會實踐。說到「夢想」這個話題,他神情落寞,語氣滄桑。他還說,現在的大學,哪裡還找得到什麽浪漫主義,從老師到學生,一個個都現實、功利得要命。

我很驚訝。原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社會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態,早已蔓延至大學校園,這最後的一塊淨土已然淪陷。

這位大學生表示,現在所有學子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就業。大學畢業就是失業,這樣殘酷的現實擺在大家面前,有誰還能淡定,有誰還能奢談什麽夢想呢?恐怕連晚上做夢,都是關於找工作的窘境吧。

另有一次,和復旦大學的大三學生閒聊。對方提及,她的許多同學,尤其是幾位上海本地同學,談到愛情則要求對方要有錢,如結婚至少要有一套房子,否則是全然不予考慮的;談到未來從事的職業,惟一的衡量標準是,薪水。

很可笑嗎?

我覺得一點也好笑,只是可悲。

社會風氣是一切向錢看,堂堂名校如復旦,竟也未能免俗,難免令人感到有些愴然。雖然我所接觸,不過一二學子,不具有代表全體學子的典型性,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再聯繫到去年曾有新聞,說上海有女中學生20人組成「應召女郎團」,她們本身家庭背景並不太差,只是為了更快地獲取零用錢而選擇了這個她們並不以為恥的方式。這就是當下社會令人痛心之處——「夢想」、「美好」、「追求」、「堅持」、「思想」這些辭彙變得虛無飄緲,變得可笑,變得背時,而「金錢」、「利益」、「成功」、「權力」、「捷徑」受人追捧,使人迷醉,令人不能自拔,叫無數年輕人逃不出它的魔掌。

原本,金錢、利益、權力這些東西,只是中性的名詞,並不是洪水猛獸。壞就壞在,為了得到這些東西,似乎什麽手段都可以被允許。這是整個社會的疾患,豔若桃花,觸目驚心。

理想中的大學,應該還是一個可以做夢的地方吧?在我們這樣的國度,孩子們缺少一個金色的童年,從小夢就沒有做夠,也少有可以胡思亂想的機會和能力。在大學裏,應該能讓年輕人做一做美好的夢吧?至少,不要那麽快就被這社會浸染得五顔六色、百味雜陳,明明還沒有成熟,已經散發出腐臭了的味道。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在某個場合發過飆:「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在一次外出講課時,錢教授正在介紹他對於魯迅的研究。正講得激情四溢時,有人站起來提問:「請你舉例說明,你的魯迅課對促進今後學生就業有什麽作用?」錢教授聽了大吃一驚,一時語塞。

「大學教育已經被實用主義所裹脅,知識的實用化,精神的無操守。這是一種大學本性的喪失,大學教育的墮落。」

在錢教授這樣的理想主義看來,大學真的應當是一個可以做夢的地方。當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喧囂一片時,這裏應當還有我們的年輕人漂浮其上,為詩歌和明天設想無盡的可能性。

當然,既然是做夢,就總有醒來的一天。什麽時候醒,是個關鍵因素。夢到中了五億元彩票,剛要領獎時醒了,難免要捶胸頓足;但夢見劊子手的刀砍掉了頭顱,自己的靈魂還能停留最後七秒,這時候醒了,發現不過是夢一場,一定會是無比幸福。

做過夢的人,領略過夢中景象,於是總會把自己的生活建設得更美好一些,也總會讓精神不至於墮落在這污濁的泥水間。

(周華誠的 新浪博客)




台灣 聯合報

蘋果與唯冠纏訟2年官司落幕 市場分析:結果雙贏

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纏訟2年的iPad商標官司,終以「和解」落幕了;蘋果最終支付了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9億元)給深圳唯冠,並獲得iPad商標權。外界評論這是「雙贏」的最佳解決方案。

路透報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網站刊登消息稱,該院近日已向雙方送達了民事調解書,該調解書正式生效。蘋果公司亦已按調解書的要求向指定帳戶匯入6,000萬美元。據悉,該和解協定已於6月25日生效。

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際紅指出,「這個價格對唯冠來說,還是挺高的。」因為,唯冠雖擁有iPad商標,但iPad商標的價值是蘋果創造的。

但陳際紅認為,本次和解對雙方都有利。唯冠可以將和解金用於償還其它債務;蘋果則避免了官司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不過,唯冠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楊榮山表示,僅僅深圳唯冠的債權就高達2億多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雖然還有一些固定資產,但是顯然6,000萬美元還遠遠不夠,只是解燃眉之急。

據IDC調查,蘋果去年在大陸iPad平板電腦發貨量約410萬部,市占率約七成。由於深圳中院一審已判決蘋果敗訴,蘋果已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若二審判決與一審一致,蘋果在大陸獲得商標的希望就沒有了,失去大陸這麼大的市場,對蘋果影響極大。

該商標糾紛案起因是「iPad」這個名稱,並非蘋果原始發想,係由台灣唯冠科技想出;並已於2000年與2001年分別在台灣與大陸申請商標。

2006年,蘋果以5.5萬美元(約新台幣164萬元)向台灣唯冠買下,但礙於「兩岸」的微妙關係,台灣唯冠的子公司-深圳唯冠,一直主張「iPad」大陸的商標權仍在深圳唯冠公司手中,並揚言向蘋果求償20億美元(約新台幣597億元)。

今年初,深圳唯冠加大對蘋果的施壓,並以商標侵權為由,向大陸各地海關部門申請停止iPad的進出口。此外,也主張蘋果不得在大陸銷售iPad;禁售城市從石家莊、徐州等地擴大到鄭州和青島。

此外,最新一代New iPad已上市2個月了,但遲遲未能在大陸正式銷售,也被影射與唯冠官司未解決有關。

業內人士評判這場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專利戰,早就認為「和解」是最佳解決方案,關鍵只是「如何談個好價錢」。雙方也在5月初一改劍拔弩張的態勢,正式接受調解;畢竟深圳唯冠需要錢,蘋果則希望iPad能在名正言順的在大陸開賣。






台灣 聯合報

不可貪汙:紅牌祭出,立即出場!

經過徹夜偵訊,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以貪汙罪嫌重大,遭到特偵組聲押獲准。頂著國民黨最年輕副主席、立院大黨鞭、行政院祕書長等光環,林益世一路受到國民黨和馬政府的寵信與提拔;如今,他卻像在足球賽中惡性犯規的球員,紅牌祭出,立即被逐出了球場,狼狽萬狀。

在本案中,特偵組的表現值得肯定。六月二十七日,周刊爆料見刊,特偵組於第一時間立即剪報分案,然後馬上將相關人等限制出境,展開傳訊、拘提、搜索,至第四天即傳至林益世,訊完即聲請收押禁見。

立委或民代濫權關說,時有所聞,藍綠陣營均有多人仍在接受司法審判,而林案卻格外讓人感到痛心疾首,原因是:一,他涉嫌索賄的時段,正在陳水扁貪汙受審入獄之後,社會憎惡貪瀆的氣氛高漲,他卻不知自愛,刀口舔血。二,馬總統高舉「清廉執政」大旗,林益世歷任黨政重要幹部,非但不能以身作則,竟然自甘下流。三,林益世選舉失利後應命出任內閣祕書長要職,顯示馬總統對其的信任;但經過此案,不僅內閣形象受到重創,更暴露總統「昧於知人」,令人扼腕。

觀察來龍去脈,陳啟祥對林益世的種種指控是否全然屬實,仍有待檢調仔細查證。其中,例如陳啟祥指林益世今年初因索賄未遂,因而指使中鋼公司停止對其供應爐渣一節,實情可能是因地勇公司違法堆置爐渣,遭高雄環保局連續開罰並要求中鋼停止對其供貨;而陳啟祥因無法進料,要求曾經收賄的林益世協助關說卻未能如願,認為林翻臉不認人,於是利用前次交付六千三百萬賄款之把柄爆料,不惜與林益世偕亡,而使一個光鮮的「政治金童」就此跳進了自掘的墳墓。

從目前透露的案情中,林益世的言語之狂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例如他說,「中聯董事長的人事,是我批出去的」,「一定處理到讓你很舒適(平順)」,「現在國庫印章是我在蓋,也是我在管的」,「行政院只有院長、副院長和我在上班,其他人都是我們的幕僚」。聽聽這種口氣,彷彿整個行政院都翻覆在他林益世的股掌之間,一副土皇帝的姿態。馬總統,這人就是你認識的林益世嗎?

林案也暴露了中鋼之類的「官營上市公司」的黑幕不堪聞問。林益世自己辯稱,地勇兩年總工程款才七千多萬元,說他索討一億多元未免「太誇張」;然而,如此誇張的事竟然是確有其事,即可見中鋼已是政治禿鷹的獵場。試想,中鋼還要設「國會連絡人」,這連有些政府單位都沒有的編制,裡面究竟有什麼文章?而中鋼若在本案中確有違失,恐也應有人必須承當法律責任;倘能讓中鋼人員吃上官司,是否反而能成為未來中鋼、中油、台電之類的公司得以拒絕關說的正大光明的理由?

目前因關說案被起訴的立法委員,早超過一個巴掌之多;從關說盜賣砂石、土地違法開發或租售,到為不法客運業者關說或為醫師團體遊說而索取報酬,不一而足。林益世稍早辯稱,他和地勇的關係只是在「服務選民」;但選民服務而索取報酬,那就是把立委的服務商品化、交易化,甚至假藉服務之名壓迫行政部門或公營企業曲解法令,侵害國家利益,以遂行圖利私人之目的。從這個角度看,如何防杜政治人物假藉「服務選民」或「反映民意」之名來圖利自己及他人,正是林益世案所留下的最大課題。

林益世原是國民黨苦心栽培的明日之星,如今證明這是個失敗的實驗。藍營人才庫之捉襟見肘,與馬政府之識人不明,皆因本案而成了重創形象的錐心教訓。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又再度證實,在法治日趨中立嚴謹的今日,任何政治人物,只要紅牌祭出,就必須出場,絕無僥倖可言。畢竟,我們是一個總統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國家,何況只是一個林益世?




台灣 聯合報

中國官員公款吃喝 將禁吃魚翅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大陸高幹黨官經常用公款大吃大喝惹來人民議論與不滿,大陸國務院主管機構今天向官方媒體證實,有望3年內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大 陸官方中國網絡電視台今天報導,有微博認證網友@張醒生於6月29日發表文章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正式發函「國管函(2012)21號」文給全國人 大代表丁立國,對丁立國聯合3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求制定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定的建議」表示感謝,並明確說明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這篇微博文章一貼出,立刻引來大陸網友廣泛關注和評論。

報導說,經聯繫網友@張醒生,根據對方提供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695號建議的答覆」(簡稱「答覆」),機關事務管理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細化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明確在公務中不准消費魚翅,保護鯊魚物種和海洋生態平衡。

國務院這項「答覆」表示,一是完善公務接待管理制度,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確實降低公務接待支出。

「答覆」說,二是配合財政部門嚴格控制公務接待經費的規模和比例,從經費預算和財務報銷管道限制魚翅等高檔菜品開支;三是配合紀檢監察部門做好對公款大吃大喝行為的監督嚴懲工作,將大吃大喝行為納入行政問責範圍,強化監督和制約等。

中國網絡電視網路新聞聯播今天也向國務院事務管理局政策法規司查證上述資料,相關負責人說,函件內容屬實。

國務院事務管理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指出,政策法規司將會和有關部門細化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確定具體推行的時間。

負責人並解釋說,這類細化公務接待的管理規定,屬於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B類規定,3年內將會推行,最快也會在1、2年推行。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是於2011年3月11屆全國人大4次會議上提出建議,透過立法手段,禁止魚翅貿易和公務接待食用魚翅,以保護海洋生態平衡。1010702

菲律賓或要求美派間諜機到南海 美國回應

據鳳凰衛視報道,針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可能要求美國調派間諜機到南海區域的請求,美國國務院2號向鳳凰記者表示美國將會通過信息共享,能力建設等方式來增強菲律賓的海事監察能力。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突然拋出言論,指菲律賓可能要求美國派遣間諜機到南海協助監察中菲有爭議水域。外界猜測他所指的應該是美國P3C獵戶座海上偵察機。

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2號作出回應,表示美國會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來滿足菲律賓的需求,包括提高菲律賓的海洋監察能力。

記者:「美國會考慮菲律賓的請求嗎?」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作為我們長期軍事合作的一部份,美國支持菲律賓加強海洋領域的覺察力,這包括在過去、在將來繼續進行信息共享,能力建設,比如通過美國提倡的支持菲律賓建設國家海岸監察系統。」

記者:「你如何解釋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會緩解南海的緊張局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我們是在幫助菲律賓加強察覺周圍的狀況,支持我們盟國對自身安全的防禦能力。」

紐蘭強調美國的南海立場沒有改變,希望相關國家盡快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一致。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一直都處理的小心謹慎,希拉里即將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強調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將是希拉里向東盟國家傳遞的重要信息之一。


香港 文匯報

四川什邡部分民众反对钼铜项目冲击市委

责任编辑: 孔宣

6月29日,由四川什邡宏达集团投资104亿元的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在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四川什邡举行,该项目是什邡市历史上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

  人民网北京7月2日电 7月1日,什邡部分市民和学生因担心影响环境,集体聚集抵制宏达钼铜项目。今日,四川省什邡市委市政府官方网站“什邡之窗”刊登了一篇公开信,标题是《冷 静,是我们幸福的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环评情况。2日晚8时许,什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活力什邡”发布微博,通报了宏达钼铜项目有关情况。 通报称,什邡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在2日中午由市长徐光勇、常务副市长张道彬,当面向聚集群众就宏达钼铜项目相关建设问题作出明确答复,责成企业从即日 起停止施工,如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项目建设就不开工。

  通报全文:

  什邡市宏达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前后,少数市民在百度贴吧、QQ群上,对项目环保问题进行议论,并从围观、发牢骚、言语攻击逐渐发展到网上串联、组织抗议活动等。

  6月30日上午,十几名市民到什邡市委集中上访,在工作人员劝解释疑后离开。

  7月1日晚,有近百名学生和百余名市民分别聚集在什邡市委门口和宏达广场两地上访示威,要求停建项目,聚集群众还在横幅标语上签名。

  7月2日上午,部分市民陆续在什邡市委、市政府门口聚集,示威反对钼铜项目建设,有部分市民不听劝阻强行冲破警戒进入市委机关,砸毁一楼大厅8扇橱窗玻璃、3个宣传栏,4个宣传展板。

  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防止事态扩大,确保社会稳定,什邡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在2日中午由市长徐光勇、常务副市长张道彬,当面向聚集群众就宏达钼铜项目相关建设问题作出明确答复:

  一是责成企业从即日起停止施工,如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项目建设就不开工;二是组织工作组,派出干部到各镇(街道、开发区)、企业、学校、农村、社区等,听取广大市民对钼铜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市政府公告形式,通过多种媒体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

  在市领导答复后,市政府聚集市民陆续离开,但在市委门口仍有市民不听劝阻,继续聚集拥堵。

  下午13:30,聚集市民越来越多,在部分人的怂恿、煽动下,聚集市民情绪愈加激动,开始强行冲击市委机关大门,并用花盆、矿泉水瓶、杂物等砸 向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民警和机关工作人员,当场造成多名民警受伤,近十辆公务用车不同程度受损,机关大门被推倒,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机关正常办公秩序。 在此期间,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了克制态度,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直到下午2时许,事态进一步恶化,为防止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执行警戒任务的 特警被迫采用催泪瓦斯和震爆弹对过激人群予以驱散。在驱散过程中,有13名群众受轻伤,所有伤员均及时安排120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大公報




薄谷開來案辯析——中國烏龍


假如海伍德謀殺,那麼,誰是兇手呢?右派說是谷開來殺人滅口,左派說是薄的政敵栽贓陷害。根據刑偵學的基本規律,在雙方證據為零的條件下,暗殺對誰最有利,誰就最可能是這一案件的幕後。在衝刺18大常委位置的關鍵時刻,薄後院失火,親信叛逃,夫人涉嫌殺人,使人不得不懷疑,這是某派政治力量長期精心策劃的結果



事件》特約專稿  馮勝平
 

據新華社北京4月10日消息,薄谷開來涉嫌殺害英籍商人海伍德,移交司法機關審訊。同時宣佈停止薄熙來擔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調查。自此,中國政壇的又一個烏龍浮上水面。
 

中共的信用紀錄
     
既然中共對薄谷開來案採取黑箱作業,不公佈任何材料,為探求真相,我們只能先從當事人的信用查起。打開中共檔案,我們看到一系列的冤假錯案:四人幫要搞政變---實際上是華-葉-汪自己策劃政變,四人幫只是跋扈,不得人心而已;林彪要殺澤東---至今查無實據,小艦隊(571工程計劃)尚難證實,大艦隊(黃吳李邱)絕對沒有;賀龍二月兵變;劉少奇叛徒/內奸;彭德懷軍事俱樂部;高饒黨集團,張國燾草地電報---統統皆系子虛烏有。 也許,這就是國內毛派網站取名烏有之鄉的緣故。

英國外相黑格4月26日聲明,海伍德非間諜人員,與政府任何部門無關。 這是處理間諜事件的國際慣例,可以理解。海與薄關係如此密切---家教,管家,或情人---,很難想像,軍情5處會忽略他的存在。同時,作為一個從事國際洗錢的冒險家和007的崇拜者,也很難想像,海會拒絕和情報機構合作

況且,海在英國兼職的Hakluyt 公司,本身就是與軍情6處合作的一家戰略情報公司。另一方面,中共國安對海的身份背景應該有所瞭解。他與薄家的關係和言行也會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甚至監控。眾目睽睽之下,要殺死這樣一個人物又保密,應該有相當的難度。

種死亡可能
     
1 ,自殺: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海想自殺,可以排除。

2 ,他殺:這是一種陰謀論,原創者是中共自己。為支援這一理論,官方報導強調經濟糾紛,“民間思想家”康暗示情殺。關鍵證人是張曉軍,王立軍可能是第一檢舉人。檢舉時間大約是在兩會結束之前(3月14日),其時,溫家寶非常衝動,借回答記者提問,抨擊薄熙來並不失時機的宣佈王立軍案已取得“重大突破。”此後謠言以幾何級數增長,不僅涉案金額從10億漲到380億 (60億美金),周永康,劉源和張海洋等中共要員也被牽扯其中。傳言之一,周是下令者,薄是傳令者,谷是監刑者,張是下毒者。原因:海知道周薄謀反情節,並以此敲詐。傳言之二,海洗錢傭金要價太高被殺。傳言之三,情殺。傳言之四,海軍情6處臥底身份暴露被殺。

3 ,自然死亡:這是最大的一種可能。沒有人謀殺海,他的死亡只是為中共高層權鬥所利用。支持這一論點的最大依據是,薄在2月6日王立軍出走後的鎮定表現。從 2月9日滇池喂海鷗,到2月12日重慶市委會上的長篇講話,再到3月9日兩會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都表明薄沒有意識到他已身處險境。一個人如果殺了人又明知他的政敵已經掌握了證據——與薄鬧翻的王立軍從2月8日起,就在中央控制下,他有一切理由出賣薄——,他不可能會有那樣鎮定自若的表現。沒有人能夠具有那樣的心理素質和演員才能。更重要的是,薄不是白癡。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有起碼智商的人,都不會去北京開會並挑戰胡錦濤。就算他不孤注一擲,也應該逃跑才對。
 
中國版的國會縱火案

與中共相反的說法,是薄的政敵殺海,嫁禍谷開來。 3月底以來一系列外媒披露消息,挑戰中共的權威版本。

《泰晤士報》(3月30日):英國高級官員向該報表示,“中共高層權鬥與英國公民之死相關”。海可能是“某種非常惡劣事情的受害者”。他“死亡的時間與薄醜聞爆發的時間如此接近”。報導還引述英國前外交官員的話說:“如果中國也用普京一樣的辦法,殺死那些依靠官商勾結致富的商人…,那會令人感到很悲哀”。

《華爾街日報》記者Jeremy Page (3月31日):“海生前曾對友人說,他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因為他和中共一名高層領導人的妻子鬧翻了”。

英國《每日郵報》稱(4月13日):海的遺孀王露露希望離開中國,不被批准。據王的朋友說,王擔心害死她丈夫的兇手會追殺她和她的孩子。

撒切爾夫人私人秘書鮑威爾4月22日稱,谷被控殺死海“就象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被控殺死某某人一樣”。

同時,國內也有人不相信官方版本,提出陰謀論解釋。清華大學新聞系教授李希光認為,薄受到文革式的政治迫害。他說:“已經基本清楚,大戲的編劇和導演不可能是中國人。目前中國人編大戲的智力還沒有這麼強。編劇和導演都是美國人,中國人在這齣戲裡都是演員,誰也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最後下場”。

的人不相信谷開來殺人。他們認為,遲遲不公佈真相,本身就是問題。它說明官方拿不出過硬的證據。極而言之,谷開來就算有殺人動機,又何必親自動手,還要讓有保衛和監視首長雙重任務的內勤協助。再說,谷真要殺人滅口,作案地點也應離重慶越遠越好,沒有人會把仇人請到家裡來暗殺。換言之,作為一起刑事謀殺案,重慶是海最不該死的地方;反之,作為一起政治謀殺案,海必須死在重慶。

這裡使人想起希特勒的國會縱火案。1933年2月27日,德國國會大廈失火。納粹警察當場逮捕了放火者凡-德爾-盧貝,一個荷蘭共產黨人。兩天后,德國共產黨被宣佈為非法。次年1月10日,盧貝被處決。此案于紐倫堡審判時水落石出。納粹將軍弗郎茲-哈爾德供認:“在1942年元首的生日宴會上,當大家談論國會大廈的建築和其藝術價值時,戈林大聲說,‘只有我才最清楚國會縱火案,因為火是我放的’”。
 
無間道中的無間道

眾所周知,薄熙來事件是一起政治事件。這一事件以薄谷開來涉嫌殺人結束,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疑點。顯然,王立軍2月6日的叛逃,還不足以置薄於死地,還需要更大的醜聞。於是,谷開來殺人的消息開始流傳並終於被中央證實。海伍德死了。對某些人來說,這位英國商人之死的意義比泰山還重。它可能已經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假如海伍德真的是被謀殺,那麼,誰是兇手呢?右派說是谷開來殺人滅口,左派說是薄的政敵栽贓陷害。根據刑偵學的基本規律,在雙方證據為零的條件下,暗殺對誰最有利,誰就最可能是這一案件的幕後。在衝刺18大常委位置的關鍵時刻,薄後院失火,親信叛逃,夫人涉嫌殺人,使人不得不懷疑,這是某派政治力量長期精心策劃的結果。至少,我們知道對王立軍的調查,年前就從鐵嶺開始。忙人鬥不過閒人。當薄正在山城折騰唱紅打黑,打造他的重慶模式的時候,他的政敵已經悄悄織起了一張羅網,準備隨時把他拿下。沒有理由相信薄的政敵既然早就選中了王立軍作為突破口,他們會看不到比王立軍更脆弱的英籍商人海伍德。只要政治需要,罪名永遠是現成的,譬如,洩露機密,裡通外國。當然,仇殺,情殺會更好。畢竟,死人最能做成死案。
人死了,也火化了。定罪的關鍵是證人。在一個不信鬼神、不怕報應的國度,沒有什麼比找證人更容易的事了。何況,王立軍,張曉軍等還是一群自身難保、希望立功贖罪的污點證人。
 
薄熙來的政治基礎

西方政治鬥爭的規則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中國政壇的規則是你死我活。與陳良宇和陳希同不同,薄熙來代表了一個強大的有草根基礎的政治反對派。他主導的重慶模式是對30年改革開放的反思和修正。鄧小平說,發展是硬道理;薄說,民生才是硬道理。胡溫提出科學發展觀,主張科學是生產力;薄強調公平也是生產力。事實上,重慶模式和廣東模式的區別,就是毛澤東模式和鄧小平模式的區別。前者重公平,後者重效益;前者太霸道,後者太貪婪。平心而論,溫指責薄要復辟文革是沒有道理的。政治的最高藝術是實現公平與效益的均衡。中國已經朝效益的路上狂奔了30年,回歸一點公平有何不可呢?
 
三民主義,十大自由

蘆笛曾說,共產黨前30年教人殘酷,後30年教人貪婪。此言不虛。50-60-70後是喝狼奶長大的,擅長階級鬥爭。80-90-00後是喝地溝油長大的,習慣坑蒙拐騙。

這就是我們的國民,這就是我們的國家。三民主義——順民,刁民,暴民——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我們不知道還有另外的活法。十大自由——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是我們的價值觀。在今天的中國,腐敗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一種大眾文化。社會上已經沒有人痛恨腐敗,如果有, 也只是痛恨自己沒有腐敗的機會。美國有四大自由:言論、信仰、免於恐懼和饋乏。中國則有十大自由。除去政治因素,中國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與美國的四大自由相比,中國的十大自由顯然更符合人性,更易於被芸芸眾生所接受。它乃是大多數中國人所信奉的真正的普世價值。在反對派運動中,情況也並不樂觀。右派主張民主自由,左派強調公平正義;右派抓特務,左派抓漢奸。去年,政府鎮壓右派,左派趁機落井下石,起訴茅于軾/辛子陵。今年政府打壓左派,右派積極配合。大批左派網站被封,沒有自由派起來為他們維權。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似乎都不想結束這個制度。他們更想結束自己的政敵。從思想方法上,中國的自由派和毛派沒有區別。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5?apKey=fedd22f528

薄熙來犯了可惡罪

谷開來被控涉嫌殺人,導致薄熙來下台。左派說,這是政治迫害,右派說,這是罪有應得。即使真相公佈,我相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這就是中國政治。重要的不在於薄谷開來有沒有殺人,而在於她的先生有沒有犯“可惡罪”。既然薄熙來是中國官場的千夫所指,她遲早會“殺人”的。或者,薄會因監聽中央領導而違法;或者,他會與周永康聯手搞政變而獲罪。總之,他一定會幹很多壞事,直到把自己徹底打倒。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薄熙來治理重慶,搞得官不聊生。他若治理中國,將是所有中國官僚的惡夢。
 
王立軍的精神病

坊間流傳已久的一個故事是王立軍有間隙性精神病。重慶模式的支持者張木生在2月6日事件後,多次告訴朋友,王立軍有癔症;他曾向中央報告他破了中國一起重大謀殺案,後發現是子虛烏有。那麼,同樣的情況會不會在王立軍在押其間又發生呢?不同的是,這次他破的不是南京謀殺案而是谷開來謀殺案。非常可能,沒有人設計陷害谷開來。因為只要是設計,就會有人捲入,就會有細節,就可能穿幫,從而,被對手抓住把柄。在中國,政治的最高藝術是擺烏龍,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一個隨手揀起一塊石頭砸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惡人。

一個烏龍擺死對手。不戰而屈人之兵,殺人於無形,這才是政治的最高境界。黨內政治鬥爭,出神入化,莫過於此。
 
結論:一個政治烏龍

在一個資訊不公開,政治不透明的國家,陰謀論永遠是人們的最愛。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它充其量只是一種有趣的智力遊戲。

除非有其它的證據,我相信海伍德就是自然死亡。沒有陰謀,也沒有謀殺。什麼都沒有發生,有的只是一個巨大的政治烏龍:一個新加坡人,殺死了一個英國人,一個中國人深夜去美國人那裡報案,結果,引起中國官場一場大地震

這個故事有一個舊版本。1935年9月9日,長征途中,一個姓葉的人,偷了一個姓張的人打給一個姓陳的人的電報,深夜把它送給了一個姓毛的人,結果,引起了中國工農紅軍的一場大分裂。

20年後,這位姓葉的人當上了元帥。

77年過去了,人們一直在尋找這封改變了歷史進程的電報,至今,還沒有找到。(《大事件》)

1933年發生在德國的國會縱火案。

01300000016998121283804377214.jpg (450×304)
晚年張國燾。



專家:中國產權意識「被美逼出來」

有專家認為,iPad商標案是中國企業維護自己商標權利的一次勝利,突顯中國知識產權意識抬頭,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來到趨於平衡、平等的階段。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向本報表示,中國過往商標權意識不強,很多商標被搶註,企業要向唯冠學習維護商標權意識。胡指出,中國知識產權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美國等發達國家逼出來的」。美國督促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一方面使得中國發展受到阻力(專利費佔銷售價格可達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也使中國重視保護發明專利。

《華爾街日報》形容,iPad商標案突顯外企在中國的發展面對新挑戰。胡星斗認為,中國正努力打造創新型國家,隨覑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爭權案上升屬正常現象,尤其是內地「山寨」廠商侵權問題嚴重,而西方公司也要把中國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場所。

搶註非壞事 強化商標權意識

內地不少網民對唯冠收錢和解不以為然,認為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是耍手段賺快錢,有人擔心這會進一步助長「靠註冊商標吃飯的混蛋」。但胡星斗認為,搶註商標不見得是壞事,因可促使企業有非常強智慧財產權意識。北大法學院教授張平表示,調解是國外知識產權案常見做法,和解是「圓滿的結果」。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2010年中國實體在世界各地註冊了逾120萬個商標,較2000年增加近10倍,較美國註冊的商標數多近4倍。而據官方統計,2010年中國共發生約5萬宗知識產權訴訟,大部分發生在中國企業之間。




香港 明報

呂秉權﹕七一大遊行前後的巧妙安排

特首梁振英計算精確,七一大遊行後翌日即率新班子落區,為面部仍曬得有點赤痛的40萬上街市民消消氣,試圖用誠意換取時間以化解民怨。然而,梁振英的精確落區,只是七一大遊行前後的幾個巧妙安排之一。

七一遊行前,來港收風的內地公安斬釘截鐵問:「遊行人數會否多於50萬?」由此反映,中央在遊行前已預估上街人數一定不會少,起碼將達三四十萬,否則決不會以2003年的人數和惡劣形勢作比較。依此思路,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是以較複雜的香港民情作為背景,為國家主席胡錦濤安排行程。

因此,胡錦濤在香港回歸15周年大會暨梁振英就任特首的典禮上,對梁振英提出的四大任務之首,是要求他「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胡總給與其餘的任務依次為:努力維護《基本法》權威、努力提升競爭力和努力加強人才培養。

物換星移,香港回歸10周年,胡錦濤在同一場合,亦對曾蔭權提出過四大任務。當時胡總發出的頭號任務為「堅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但「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只排最後。

5年而已,香港民情已發生激烈變化,中央要求香港的工作,由當年排最後的「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變成今日首要的「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對社會和諧穩定的提法,5年前尚用「維護」字眼,代表社會和諧有一定基礎;但今日的社會和諧穩定,卻要「努力促進」才有,意味民怨日深,幾乎失守,中央如何不擔心?

在此民情下,5年前曾落區家訪、今年聲言要「深入了解香港市民生活和期盼」的胡錦濤,最終在水馬、鐵馬和鐵警陣之中,沒能與市民親密接觸。

或許,當局對市民當年向胡錦濤「告御狀」仍猶有餘悸。

當年,市民向胡總投訴「蚊患」,有關方面旋即滅蚊。今年,筆者相信,港人向胡總投訴的是「官患」。

作者是資深中國新聞記者


香港 明報

南方朔:台灣的國企弊案頻傳!

台灣的政府,今年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現在終於鬧出了最大的弊案,那就是堂堂的行政院秘書長居然明目張膽的向廠商索賄台幣8300萬元,廠商拒絕,因而得不到合約,這起索賄貪污案才鬧了出來。如此高層次的大官涉及索賄貪污疑案,已重創了馬英九政府的形象。此案可說是馬政府迄至目前最嚴重的案件。

人們都知道,台灣有龐大的黨營及國營企業體系。這種黨營國營事業由於都涉及龐大的利益,因而一向藏污納垢。今年5月,台灣的監察院即彈劾了國營事業台電的前董事長陳貴明及高幹等一共4人,將他們移送司法偵辦。過了沒多久,另一國營企業中油的董事長朱少華等人又被移送司法偵辦。

繼台電、中油兩大國企負責人被法辦後,更嚴重的案件又告出現。這次的國企則是中鋼。中鋼是個鋼鐵集團,一年的營業額達台幣4000億。由於利潤項目多,從來都是台灣政商人士追逐的目標。這次鬧出索賄風波的即是中鋼在煉鋼過程中產生的脫硫渣處理問題。

煉鋼時會產生許多渣滓,早期這些東西都被視為廢料,鋼鐵公司還得付錢找人來清理丟棄。近年來則因回收再煉的技術,從其中可以回收可觀的鋼鐵,它遂由廢料變成了寶貝。中鋼每年的渣滓有許多種,其中單單脫硫渣即達35萬噸,每噸可用議價方式賣給下游廠商去回收鋼鐵的成分。處理脫硫渣的廠商有三家,它們可以每噸台幣500到1000元的價格取得處理脫硫渣的合約,單單脫硫渣一年的商機即有台幣3億多元。其中有家「地勇」公司即分到三分之一,合約10年。每年的生意也有1億,10年高達10億。

行政院秘書長被指索賄

根據「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的檢舉,他兩年前為了繼續獲得合約,給了當時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台幣6300萬,今年林益世已升任行政院秘書長,林向他索賄8300萬,這已超過了他的利潤限度,他遂拒絕,就在他拒絕後,中鋼即停止供料,他的公司已面臨倒閉的命運。於是他遂將林益世索賄之事公開。

對不熟悉台灣政局的,大概不知道林益世其人。其實,林益世出身高雄縣的派系世家,曾任立法委員,獲得馬英九的賞識,當上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這個職位相當於國民黨在立法院的第二號龍頭,馬英九大選時,他更被提拔為國民黨青年團的團長,去年立委選舉他雖然失敗,馬英九還是安排他出任行政院秘書長。可見他是典型的「馬家軍」親信。他這種人的角色,就是用他的政商關係勢力,去擺平很多利益分配的事情。因此他介入中鋼,其實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古人不就說過,「每個大人物的身邊,總要有些人去幫忙做一些不能公開的事」。林益世就是做這種事的親信。

但這種角色卻極難扮演得好。如果一切都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擺平,當然沒事。但稍微處理得不好,就難免穿幫,變成弊案醜聞,老闆也要立即撇清。林益世介入中鋼案,被當事人檢舉後,立即鬧成大事,兩天內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就立即撇清,要林益世立即辭掉行政院秘書長,台灣的法務部也立即開始偵辦此案,其效率之快,從未之見。親國民黨的媒體也開始有人在林益世是被人設局陷害上做文章。因此此案會如何了結猶未可知。但國民黨希望此案快點了結的態度則已確定。由於林益世這次索賄有錄音為證,他想要脫罪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行政院秘書長在台灣的政治體制,乃是「三長」之一,「三長」指的是國民黨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他們都是統治者的核心成員。因此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涉嫌索賄,當然對馬英九會造成極大的傷害。6月29日,台北《中國時報》做了一項民調,對國民黨不滿的比例高達63%,滿意的只有18%,對民進黨不滿意的為43%,滿意的有30%,國民黨已日益失去台灣人民的支持,現在國民黨大官也索賄,顯示出國民黨也不比別人乾淨,這只會使國民黨的評價更加下滑。

短短兩個月內,台灣的國企中油、台電、中鋼均連續的爆發弊案醜聞,這顯示出國企已成了台灣的重大問題之一。近年來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國企興起,許多國家的國企當然有問題,但許多國家的國企,的確在科技研發、經營創新上極有貢獻。但台灣的國企不重視科技創新,卻只重視內部的壟斷和利益分配,因而使得台灣的中油、台電和中鋼都弊端頻傳。台灣的國會無法成為經濟轉型進步的領頭羊,只關心特權壟斷及利益的分配,難怪台灣經濟日益退步,連帶的政治也加速退化了。

今天的台灣百孔千瘡,今年1至5月的累積出口金額為負5.1%,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只有台幣2.5萬,今年成長率保三已不可能。最近的民調有82%的人認為台灣在退步,79%的人為下一代擔心。最近兩個月,則是政府以國企為主的弊案又一再爆發。這是經濟退步擴大到了政治層面。因此,堂堂行政院秘書長涉及索賄疑案,我們不能小看了它的後遺症!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江春男:林益世與阿扁逗陣

大奸若忠,自古已然。林益世高調叩應電台,挑戰業者拿出完整錄音帶讓他一刀斃命,想不到,他很快就求仁得仁,如願以償。

案發後,他的同志無人肯替他講話,除了可憐的賴素如和他的太太,沒人相信他的清白。8千萬元不是小數目,這胃口是如何養大的,特偵組如有興趣追查,順藤摸瓜,可能忙很久,不須另闢案源。

馬英九竟不自省

林益世是國王的人馬,陳冲根本沒人事權,但是,馬英九不反躬自省下詔罪己,反而把責任推給行政團隊,傳令陳冲記取教訓,以後用人更謹慎小心。好像現在是內閣制,馬是虛位元首。真是滑稽。

陳冲說要把肅貪的重責大任交給廉政署,讓廉政署有機會證明存在價值;否則馬英九肅貪的決心,如狗啃骨頭一去不回,可惜的是,十個廉政署可能抵不上一本《壹週刊》。

林益世在他的部落格上高調鼓吹清廉是從政第一要件,以響應馬總統的政治號召,今天看來,別具諷刺意味。但他對馬的吹捧,例如「保護忠良馬英九」、「堅定的相信馬英九」,和中共喉舌對總書記的頌歌一樣肉麻、一樣噁心。

不過,馬對這種謳歌顯然十分受用, 他坐上林益世摩托車一副樂不可支的樣子, 證明林益世的馬屁功,用對了地方。

喬事能耐勝扁家

林的政治歷練有限,但技高人膽大,喬事能耐第一流,讓扁家黯然失色,如非夜路走多,陰溝裡翻船,在馬總統的英明領導下,他可能成為國民黨接班人。

地球是圓的,走到頭就回到原點。林益世當年批扁不遺餘力,如今即將與阿扁在牢中逗陣,想起來,實在是一種奇異的恩典。



台灣 蘋果日報

新聞自由的危急存亡之秋

胡錦濤訪港三天,竟是香港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三天。一名《蘋果日報》記者因為向十多米外的胡錦濤高聲提問六四問題,竟被警員帶走問話十五分鐘,原因是他「太大聲」、「影響秩序」及「違規」。

記者問問題而被拘留,這種只會在伊朗、敍利亞、北韓及中國等極權國家發生的荒唐事,竟破天荒出現在香港,加上之前李克強訪港的黑影事件,可見我們的新聞自由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筆者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採訪過無數中國新聞,追訪過江澤民、朱鎔基等中共領導人到歐美等國訪問,也採訪過他們來港的活動。每次江、朱等人進出酒店,守候在大堂的香港記者便隔空高喊「江主席」、「朱總理」,當他們揮手示意時,記者就高聲提問,包括外交、內政、香港事務,也有人權、異見人士被囚等問題,有時他們避而不談,有時會走過來回答一兩條問題,這是他們最輕鬆的時刻。

二○○○年十月,董建華赴京述職時獲江澤民接見,會面前安排記者拍攝兩人寒暄的場面,有線電視記者張寶華趁機高聲問江澤民是否欽點董建華連任特首,江澤民大發雷霆,留下「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簡單,有時還很幼稚」)的名句。還記得朱鎔基二○○二年十一月到香港出席世界會計師大會時、被幾十名記者包圍在會展大堂嗎?當時連玻璃門和花盆也逼爆了。這些記者有被拘禁嗎?

胡錦濤上場後,一切都變了。不知是他應對問題能力不足,還是身邊的人要把他神秘化,總之他外訪時,追訪他的香港記者全被隔得遠遠,且不能隨便發問。

如果說問敏感問題的記者要拘留,那幾乎所有香港記者都不可能倖免!香港傳媒是公器,不是宣傳機器呀,記者提問是基本的要求,是他的本份,否則就是失職,無論那些問題是多麼的難堪、刺耳、令人不安,也是要問的,至於答不答、如何答,則是受訪者的事了。

胡錦濤今次訪港,只開放六場活動給記者採訪,但都沒停下腳步站着接受訪問的安排,記者除了高喊問題,還有選擇嗎?如果胡錦濤不想聽到刺耳難聽的問題,何不索性所有行程都秘而不宣呢?口口聲聲要在香港多走一走、看一看,但當港人想給他看看真實的香港、聽聽港人的真心話時,他又恐懼起來了!

這就是葉公好龍的中共:口口聲聲多走多看,但其實很怕看到真實的香港;口口聲聲要民主,但當人民追求真民主時,他們又怕得要命了!

張華

香港 蘋果日報

一寸河山一寸血 釣島旁落有誰羞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表達了作者重整山河的赤誠之心,豪氣干雲,鏗鏘作響,令在釣魚島問題上畏首畏尾的北京當局慚愧汗顏。

近日,揚言要買起釣魚島的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又大放厥詞,狂妄地表示要在美國報紙上刊登廣告,讓美國民眾知道買下釣魚島的重要性。他更荒誕地強調,如果美國對此掉以輕心,將有失去亞太控制權的危險,其危言聳聽、喪心病狂簡直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對於中國租借予日本的大熊貓早前懷孕,石原竟語帶諷刺地說,要給大熊貓寶寶取名「尖閣列島(釣魚島)的尖尖或閣閣」。石原大肆辱華,猶如時光倒流至上世紀,日本皇軍在中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日本朝野向右轉,企圖恢復軍國主義,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日本在軍事化的道路上愈走愈快,不斷推進自衞隊改組軍隊的計劃。繼早前廢除武器出口三原則後,日本於日前又修改通過了《獨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法》,刪除了規定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活動「限於和平目的」的條款,從而使其可以進行防衞研究,並將太空開發成果應用於軍事領域,為日本建立天軍創造了條件。

外交軟弱 窩囊透頂

不僅如此,日本早前在修改《原子能基本法》時,增加了「原子能開發要為國家安全保障做貢獻」的內容,為日後將核能用於軍事目的掃清法律障礙。事實上,日本核技術已很發達,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在九十天之內,日本便可以擁有核武。《原子能基本法》修改後,日本「無核三原則」形同一張廢紙,日本自衞隊隨時可以搖身變為一支擁有核武的侵略軍隊。

為了永遠霸佔中國的釣魚島,日本從輿論動員到法律鬆綁,從作戰方案制訂到北兵南調實兵演習,從尋求美國庇護到與菲越結盟,磨刀霍霍,步步進逼。問題是中國做好準備了嗎?有多少準備呢?有網友說,中國對外也想強硬,也想不陽痿,無奈吃多了假偉哥,「武當派」成「捂襠派」,既強不起來,亦硬不起來。 此話一針見血,只要類似吳建民這些當代秦檜繼續把持着中國外交,中國便難以崛起。

一寸河山一寸血,釣島旁落有誰羞? 一味仁慈只會被視為軟弱,一味退讓只會令人覺得窩囊。中國只有該硬時硬起來,該強時強起來,日本才會知所進退。釣島旁落日人之手已有幾十年,甚麼時候中國人才可以在釣魚島自由揮竿呢?


太陽報

古之地方官有人味 今不如古

中國學者的研究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六的上訪者的問題能真正得到解決,但成千上萬的中國老百姓依然相信這種古老的儀式。

然而,老百姓有冤無路訴,在神州大地幾乎無日無之,領導人儘管口口聲聲標榜「有德光榮、失德可恥」,可是發生在各省、市的騷亂,無不是地方官作威作福,以致官逼民反。其他如地方官員的徵地強拆、城管對小販的霸氣橫蠻,在在說明地方官員賤視民權,很容易就得出「道德滑坡」的結論。

一般地方高幹,對百姓往往愛耍官腔,即「沒有最牛,只有更牛」!社會的矛盾因此愈積愈深,一旦爆煲,豈能不暴亂?

當今中國,做官的道德確實滑坡,腦海裏完全沒有「民本思想」,一心只想魚肉人民。老朽有如此感慨,皆因在《隨園詩話》看到一則故事。話說有位太守,看上一株古松,欲伐之做木料,鄉裏有書生聞之,寫詩感嘆:「遙知此去棟樑材,無復清蔭覆綠苔,只恐夜深秋月冷,誤他千年鶴歸來。」太守見了這首詩,便沒有下令砍樹。

你看,一首詩能得到地方官的直接反饋,你說是讀書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或許是一絲善心仁愛的浮光也好,都說明以前的地方官有人味。換了現在,不要說區區二十八個字,即使百姓咬破指頭,寫下二萬八千字血書,恐怕也擋不了冷血地方官一聲令下:「要建新中國,給我拆拆拆!」

風俗之淳厚,今不如古矣!


施友朋

東方日報

走上另一條路 李翊雲沒當成科學家




明鏡記者柯宇倩/2005年,她以短篇小說集正式踏入英語文壇,立即獲得“富蘭克歐康諾國際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Award)、“國際筆會/海明威獎”(PEN/Hemingway Award)等眾多重要獎項;2007年,英國雜誌《格蘭塔》將她評為美國35歲以下最傑出青年小說家之一,2010年,她被選入《紐約客》40歲以下最傑出的青年小說家。她是英語文壇耀眼的新秀,她,就是李翊雲。

走上另一條路 沒當成科學家

李翊雲正式“登場”的時間不過6年,但已廣受文學評審與評論家的好評。《出版人週刊》認為李翊雲冷靜下筆、氛圍嚴肅,令讀者不自主地被其小說吸引;《紐約時報》指出李翊雲以沈靜、專注的筆調構建出一個個黑暗故事;《衛報》則認為李翊雲具備真正好作家的才華與見識。

李翊雲能寫出震懾人心的故事,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勤奮外,也來自她對人的深刻觀察和理解。其實在赴美讀書前,李翊雲還只是個喜愛閱讀的女孩,從來沒有接觸過寫作。

與一些活潑外向、口才便給的作家不同,李翊雲是個語調柔和,甚至有些害羞的作家,但在溫柔的外表下,李翊雲有著堅毅的個性,對自己喜愛的事物不會輕言放棄。在接受《明鏡》電話採訪時,不時會聽見李翊雲靦腆的笑聲,她說,自己從小學理科,原本沒想過要以寫作維生,如果不是喜歡上寫作,現在可能走上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1972年出生的李翊雲,成長在北京的四合院中,父親是研究核子的物理學家,母親是教師,在李翊雲童年時,文革已到了尾聲。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後,想進北京大學的人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自小喜愛閱讀的李翊雲將狄更斯、哈代、勞倫斯等人的英文小說帶進軍隊中,許多個熄燈後的夜晚,李翊雲會帶著書偷偷跑到隊上的倉庫裡,沈浸到小說的世界。

但那時候父母不太鼓勵我讀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也不喜歡我寫作,他們希望我做科學家。”李翊雲對《明鏡》說。

一年後,李翊雲進入北京大學生物系修讀免疫學,1996年取得學士學位。李翊雲小時候,眼見身旁不少孩子都出國唸書,因此也將留學視為人生目標。進入愛荷華大學的李翊雲學的也是免疫學,但在等待丈夫從中國到美國的日子裡,李翊雲想找點事做,於是報名一個8週的社區寫作課,在此之前,李翊雲連中文創作的經驗都沒有,對英語的掌握也不夠熟悉,但寫作課的老師鼓勵李翊雲繼續創作,讓自己的作品獲得發表的機會,這番話讓李翊雲受到鼓舞,逐漸愛上寫作,並持續不斷地創作。

對寫作的熱愛,讓李翊雲決定放棄修讀免疫學博士,這決定不只令導師感到惋惜,也遭到父母的反對,但李翊雲沒有回頭。

但畢竟是投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李翊雲也為自己留了後路,她對丈夫說:給我3年的時間試試,如果不成功,就去做點別的工作。“我就是很喜歡寫東西,那3年可以比較專心地寫作,也沒什麼壓力。我先生知道我做科學工作做得挺好的,但我沒興趣,所以對我說,如果最後寫不出來,不如去讀法學院或MBA,我也原本也決定若寫不出東西就讀MBA。”李翊雲對《明鏡》說。

2000年,李翊雲進入著名的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剛開始,由於李翊雲母語非英語,遭小說(fiction)班主任拒絕,李翊雲只能進入非小說(non-fiction)寫作班。2003年,《葛底斯堡評論》也刊登了李翊雲的散文《那與我何干?》(What Has That to Do with Me),李翊雲的短篇《不朽》(Immortality)也獲《巴黎評論》刊登,《紐約客》則發表了她的《多餘》(Extra),一時之間,李翊雲引發了評論界的關注。

與此同時,李翊雲朋友的朋友也向自己的文學經紀人提起李翊雲,此名經紀人在愛荷華大學見到李翊雲後,要求李翊雲將作品寄給他閱讀,讀過之後發現了李翊雲的潛力,願意成為李翊雲的經紀人,隨後將她幾篇已經發表的短篇小說轉交藍燈書屋。

因此,當李翊雲得以進入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非小說寫作班時,藍燈書屋已經主動找上門,希望與李翊雲簽下兩本書約。2005年,李翊雲拿到小說與非小說兩個寫作碩士,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千年修得共枕眠》(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也順利出版,並獲得多項文學大獎,讓李翊雲一舉成名。

李翊雲對《明鏡》表示,對於想成為作家的人,讀寫作碩士確實有幫助,但她在寫作班學習的,不是怎樣寫作,而是怎樣閱讀。“我在愛荷華的老師都是很好的作家,我向他們學的是應該讀什麼樣的書,他們為我指明了一個方向,指出哪些作家是榜樣、哪些書是重要的,所以更多的是自己的學習,最後怎麼寫,沒有人能幫上忙。”

至於原本反對李翊雲走文學路的父母,見到李翊雲的成績後,改變了態度。“現在他們挺高興的。”李翊雲笑著說。




 
李翊雲。(Ye Rin Mok攝,李翊雲提供《明鏡》)

中宣部點名,鑒定官員名錶“總書記”被蒸發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秦雲
  


不過,9月中旬新浪通知他,有關部門加大了審查壓力。據網友分析,“花果山總書記”被新浪封殺的直接原因,可能與《南方週末》的報道有關。
雖該報道含糊其辭,並未點名,但仍引起中宣部的輿論管制官員的警覺。《南方週末》該報道剛一上網,就有傳媒工作者證實,收到來自中宣部的通知,對此事“不再報道、轉載和評論”。
隨後,南週的這篇報道的網絡鏈接大多無法打開。

《“花果山總書記”微博為官員鑒錶遭“滅口”》一文指出:事實上,在“花果山總書記”看來,鑒錶一事本來簡單,但他也擔心鑒錶系列繼續下去,可能會挖掘出某些“猛料”。
不過,“不可抗力”並沒有給“花果山總書記”爆出猛料的機會。9月18日,網民發現“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系列微博一夜之間被悉數刪除,之後其向媒體解釋微博內容沒有被刪,衹是技術人員采取了單向屏蔽。但9月19日,“花果山總書記”註冊騰訊微博賬號,發文紀念新浪微博主號陣亡,之後繼續發佈鑒錶照片。

接著,“花果山總書記”在騰訊微博感慨,“(新浪)小號也被滅了,看來很快要無處容身了”,“不明白,找個專家來指出本人鑒定有誤,也比滅口強啊。”
隨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花果山總書記”稱,理解新浪承受的壓力,“錯不在他們。”其微博表示,“本人的願望,是活著、鑒錶,而不是做紀念碑下的烈士。”

據外電報道,9月20日,“花果山總書記”被中宣部在中文網絡上“定點清除”。
新浪公司徹底刪除了“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帳號;在新浪微博上搜索這個帳號時,則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一位不願意留名的新聞從業者說,數月來,“花果山總書記”不辭辛勞地為各地的官員們鑒錶,一個網民,毫無利己的動機,把本屬於紀檢部門的鑒錶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
她說,“這是什麼精神?現在,他連ID帶馬甲都被蒸發,到底是誰在怕什麼?”


漫畫:鑒錶

只殘留下一息反腐的聲音

在英國《金融時報》9月26日發表的《中國“鑒錶”微博為何被封殺?》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評論:“腐敗”是中國博客圈最為普遍的批評話題之一。今年早些時候,審查機構關閉了一些人們曝光自己所遇到的腐敗官員的網站,人們通常在上面匿名講述他們如何行賄官員。

網友叢曉波評論說,“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鑒錶,之所以吸引眼球,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其專業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令很多網友大開眼界、大長見識。第二,網友對於貪腐行為的極大關注和憤慨。官員的衣食住行,都應該成為廣大公眾的監督對象。“花果山總書記”善於鑒錶,或許有的網友善於鑒皮帶、鑒皮包、鑒衣服等等,在一個旨在打造民主政治的國度裡,這些善於監督的草根達人越來越多,有助於整頓吏治。
解讀上述新聞,一些深層次內容,更值得推敲。首先,“花果山總書記”,跟很多達官貴人交朋結友,觥籌交錯,並非等閑之輩。這種零距離接觸,為他鑒錶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增加了監督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每天都圍著柴米油鹽轉,哪有機會和條件接觸此類情況。這就引出一個當前頗有代表性的行政話題:官員是否“接地氣”。一些領導幹部,跟基層隔得很遠,有的甚至是“絕緣”,公眾衹能在電視、報紙上看到他們的身影,要想對其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進行監督,從何談起?
叢曉波質問道:對於一些官員的腕上名錶,為何有關部門卻無動於衷,甚至視而不見?對於一些明目張膽拿著名錶炫耀的領導幹部,有關部門為何不能順藤摸瓜,徹查一下表的來歷?實際上,衹要有關部門有心,不但是查處一個貪官的問題,更是為國家減少損失、為政府樹立形象的政治大計。
比如說新聞中提到的兩個人物:某司長戴了塊市價70萬的百達翡麗,還特意摘下來讓商人們爭相傳閱。如此高位、如此奢華、如此顯擺,難道說有關部門一點風聲都沒聽到,一點跡象都沒察覺?

該文最後指出:上述新聞事件,啟發了民智,有利於擴大監督,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要是民間監督越來越強,而權力領域的內部監督依然千瘡百孔,官員戴名錶的底氣和派頭,依然不會減少。
龐青松在《不可小看“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評語》一文中評論說:衹要一塊金光閃閃的名錶往官員手上一戴,手上的權力很容易條件反射般自動鬆綁。也就是說,一些官員在接受別人送予的名錶時,相當於接過了一副手銬。他既然敢接,有關部門就應去幫他戴上。
讀了“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經,深覺有關部門的人員似乎應該向“花果山總書記”學習,學習他的細心,學習他的敏銳,學習他的專業,也多具備一點鑒定的本領,必能有助於清除幹部隊伍中的各類碩鼠。

然而,正是這位最值得中紀委和中共反腐機構或官員學習的“鑒錶榜樣”,卻在中宣部點名後從網上被蒸發了,只殘留下一息反腐的聲音。
好在“花果山總書記”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都表示,他不會放棄給中共官員們鑒錶,並打算在其它網站上繼續自己的業餘愛好。(《明鏡月刊》第23期)

窦铭之:无法无天的中共国保


官府搞出人命,公民要求血债血偿。当下的中共国保比晚清时的贪官酷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被国保约“喝茶”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引以为荣,被失踪、被酷刑、被自杀似乎也越来越震慑不住人们追求正义公平的心。以Twitter、微博为首的互联网正使被中共凌虐六十多年之久的人们一次次经历着祛恐褪惧的心理转变。

“平反”无非仍是一种奴才跪求主子为自己正名的“正统”思维,殊不知自己的尊严和自由需要自己抗暴取得,中共它不配。这么多年来,还没清醒地看到中共国保是如何对待异议人士的吗?李旺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作为一个过来人,即使我微不足道,我也愿意以言论和行动来改变这个红色恐怖的时代,因为我们肩负着使下一代免于恐惧,免于被失踪、被酷刑、被自杀的责任。

“睡不着了吧?我就是要你睡不成个安稳觉!”——时下正在中国大陆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小白菜奇案》中的贪官酷吏刘锡彤在施以酷刑将其眼中“刁民”杨乃武屈打成招后,如是得意地说。浙江省余杭县知县刘锡彤的家丁狗腿子沈彩泉第一次去押杨乃武到县衙,先施以软招假惺惺地客气道:“知县大人请您去喝茶聊天!”被杨乃武以无正式手续为由轻蔑地拒绝后,狗腿子第二次带着捕文直接来硬的——将杨乃武从家里绑架到县衙。这一幕幕不禁使我想到打着“为人民服务”旗号行迫害虐杀人民之实的颇富中国特色的政府部门:政法委,及其邪恶打手——“国保”。

2012年6月6日,现年62岁的湖南异议人士李旺阳被自杀身亡的消息惊爆网络,海内外各界维权人士纷纷指责中共政权及其狗腿子国保杀害公民的无耻行径。分析人士猜测:中共当局对李旺阳在六四期间接受港媒采访揭露坐牢期间遭受的酷刑不满,畏惧更多的黑幕恶行为世人所知,故报复李旺阳致虐杀而亡。

正当网上一片质疑之时,湖南公安部门却抢走李旺阳尸体,并禁止其家属与友人对事发现场拍照。6月9日,湖南公安部门更是在未征询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匆匆将李旺阳的尸体火化,这一举动被民众斥为“毁尸灭迹”,使人不禁更加坚信李旺阳系被谋杀而亡。

据媒体报道:目前,李旺阳的家人、朋友和应聘的律师唐荆陵都遭到监控,多人的手机均处于关机状态。民间自发组成的李旺阳案真相调查委员会成员朱承志因在李旺阳生前所住医院拍照遗体而被行政拘留10天。

6月10日,香港举行“李旺阳死得寃枉 万人要求调查真相”的万人大游行,抗议中共当局变本加厉对付异议人士的黑社会式做法。另外,由居海外的北风、夏业良、吴仁华发起的“关于要求严肃调查李旺阳死亡真相的紧急呼吁”之签名人数已达到五千余人。

官府搞出人命,公民要求血债血偿。当下的中共国保比晚清时的贪官酷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被国保约“喝茶”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引以为荣,被失踪、被酷刑、被自杀似乎也越来越震慑不住人们追求正义公平的心。以Twitter、微博为首的互联网正使被中共凌虐六十多年之久的人们一次次经历着祛恐褪惧的心理转变。

发生于公元1873年的《小白菜奇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冤案之首,本是暴病而亡的葛品连(葛小大)却被知县刘锡彤借机以杨乃武与葛氏之妻毕秀姑(绰号小白菜)通奸并用砒霜毒杀葛氏为由而判斩,实属公报私怨,借故除去眼中钉正气凛然的“刁民”杨乃武,酿成晚清史上之冤假错案。还好,晚清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最终能沉冤得雪,可是中共治下只有真相被掩盖,谎言被扩散,它连晚清的机制都不如。中共史上的冤假错案,无论是已遭纰漏还是未解密的,都更加罄竹难书。

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身背状纸一步步上告,拼死抗争,终使冤案翻案成功。杨乃武若是生活在现代,哪有机会等到三年后翻案出狱,恐怕早就暴毙在大牢里了;被喝开水死、被睡觉死、被心脏病死、被跳楼死、被上吊死……反正中共警察总有法子治他。

在这个河蟹横行的时代,中国异议人士的生存处境愈加凶险,为此有人惊呼“谁会是下一个李旺阳”!有人指出“李旺阳生前不被人关注,死后才被人关注又有何用,生命逝去了再也不能挽回,实在可悲!”我理解这些人的悲伤,中国的异议人士不可能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仅有稀缺的海外媒体给予关注,而这稀缺资源也往往被各种“名人”所占据,“这种事太多了,报道不过来”、“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受众太小,没多大价值”……新闻媒体毕竟有它势利的一面,也难免草根、无名小卒会有失落感、被冷待感,不过还是应该感谢那些崇尚普世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海外媒体,中国异议人士还是缺少不了他们的关注和呼吁。

浙江巡抚看过刊登杨乃武冤状的《申报》后不以为然地说:“大清几百年的基业,还能让这一张小小报纸翻了天!”殊不知,大变革之时舆论不可小觑。这也是中共死死把持媒体的原因。

前不久的柴玲谈宽恕六四刽子手事件为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在我看来纠结于这个报道就很有新闻价值吗?无非是名人的事就是“新闻”,屁大点的事也是“价值”,从吸引眼球的角度考虑,“名人”自然有先天优势。不过让一个在海外享有自由和生命安全的柴玲占满版面,还真不如分出一块小方格给鲜见报端的抗争人士一份支撑。当然我也不是指谪“名人”就不需要被关注了,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捧成“明星”、“英雄”,正深处危险境地的无名小卒也有等价的生命。中国维权领域还有很多默默无名的草根公民需要更多的关注、支持与帮助,世人多一份关注,可能就使他她少一分生命的危险。

至于“平反六四”的提法也令我深为恶之。六四只有真相得没得到全面释放,受害者得没得到赔偿,作恶者得没得到清算惩治的问题,何来“平反”之说?中共内部狗咬狗,胜者有平反之说。而被残害的公民,非利益集团内部纷争,用得着刽子手来为自己平反吗?刽子手有资格为受害者平反吗?“平反”无非仍是一种奴才跪求主子为自己正名的“正统”思维,殊不知自己的尊严和自由需要自己抗暴取得,中共它不配。这么多年来,还没清醒地看到中共国保是如何对待异议人士的吗?李旺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幻想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像一个肥皂泡,无论它多大在空气中飘舞一会旋即就破灭了。

由香港开放出版社出版并已上市的新书《遭遇警察》记录了二十多位被国保骚扰过的异议人士的故事,国保的恶行可以说是震撼人心。听闻曾有人呼吁全世界尊重人权、肯定并践行普世价值的国家都联合起来抵制中国的贪官污吏及其家属入境,我也希望世界不同于“特色中国”的各国能从此禁止中共国保及其家属入境。

刘锡彤对来暗访小白菜一案的同僚说:“这官场就是一张网,我们都是这网上的结,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聪明人就该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动一发而伤全身。你的暗访报告可以如实上呈,但势必会把浙江官场搅得天翻地覆,到时巡抚都无法收拾,你这候补的位子也没机会转正。”晚晴官场的官官相护与当下中共官场之形态仍无大异,现今甚至更甚。

作为一个过来人,即使我微不足道,我也愿意以言论和行动来改变这个红色恐怖的时代,因为我们肩负着使下一代免于恐惧,免于被失踪、被酷刑、被自杀的责任。

2012年6月于暗黑之城

窦铭之,《零八宪章》月刊

一个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肖像


偶 尔翻阅严肃期刊的读者都知道,“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这个名字极易引起极端的情绪——要么欣喜,要么暴怒,抑或两者兼得。总而言之,他的文章不可不读。他是我们的杂食性知识分子,不论你 喜欢他还是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机智。在发表了针对修女特蕾莎(Mother Teresa)大不敬言论之后,他一直以肆意批评上帝及其教徒而闻名。他写过一篇一本正经的调侃文章,要求以战犯的罪名审判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跟着又被曾经的左派友人打上了“叛徒”的标签,因为他大张旗鼓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他以一篇令人难忘的文字——他写下的许 多文字都当得起“令人难忘”这个形容词——进行反击,说那些批评他的反战人士是“这样的一类人,这类人如果发现自家孩子的床上有毒蛇,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 给动物保护协会打电话。”)他不幸罹患食道癌,生命垂危(译者按,希钦斯于2011年12月去世,此文写作时间在此之前),却以超乎常人的镇定面对这个事 实。
 
他的第五本文集——恐怕也是最后一本了——可以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将使我们在他离世之后仍会对他念念不忘。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先 从最明显的地方讲起吧。他多产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待商榷》(Arguably)是一本分量十足的书,共有780多页,收录了107篇文章。其中一些文 章提到了他在阿富汗、乌干达和伊朗等艰苦地区的广泛游历;另一些文章虽然出自书斋,也是出自一位饱学之士的书斋。文集当中的文章发表于各种出版物,同时他 还发表了反宗教的畅销评论《上帝没什么了不起》(God Is Not Great)、简短却广受好评的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传记、名为《希钦斯22条》(Hitch-22)的回忆录,以及各式各样的论辩、阅读指南、信件和反驳文章。与此同时,他每天喝下的 酒足以让大多数人步履蹒跚。2006年,伊恩·帕克(Ian Parker)在《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一锤定音的希钦斯小传,其中提到,希钦斯的写作速度可以媲美有些人的阅读速度。
 
博 学是希钦斯的第二个不凡特质。他有时也会为此沾沾自喜,不止一次,他一边从书架上抽出一部有待重评的经典,一边告诉大家,他第一次读这部经典是在12岁。 不过,他的博学绝不仅仅是一种人前卖弄的把戏。《有待商榷》当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他撰写的书评,他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书评则是其中最为志存高远的篇章。 拿到待评著作——比如关于斯蒂芬·斯彭德、格拉厄姆·格林或者萨默塞特·毛姆的全新文学传记,以及新出版的菲利普·拉金或者杰西卡·密特福德 (Jessica Mitford)书信集——之后,他会把它们当作大发议论的借口,用他那武断的洞察力去剖析相关作家的整个生平和全部著作。撰写书评的时候,他经常都会重 读几本相关著作,唯恐自己的惊人记忆有所不足。他在撰写书评方面的拿手好戏是,不仅可以让你免除阅读所评书籍的劳苦,还会让你觉得自己刚刚听完了一个畅快 淋漓的学术讲座。
 
非要给这一类的文集编排一个结构的话,我们就得把他的文学评论跟 他的政论和国际新闻报道区分开来。然而,他的头脑并不受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他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他经常用小说和诗歌来佐证自己关于战争和政治的评论文字。 他有篇文章名义上是在评论布什一家,其中却说到了布莱希特、王尔德、奥威尔、狄更斯、贝克特、金斯利·艾米斯、奥伯龙·沃、伊夫林·沃和乔伊斯·卡里,简 直没给布什一家留下什么篇幅。他还有一篇关于领土分割的权威评论,引述的重点对象却是英国诗人奥登,而非历史学家。(顺便提一句,此文记述了英国在签订关 于领土的城下之盟时,犯下了愚蠢错误,令人自惭自警。此文刚好在美国入侵伊拉克的那个月发表,因此我很想知道,写作的时候,他是否曾经停笔思忖,美国究竟 有没有能力让那个国家恢复正常秩序。)
 
从广度和高度上来说,他的写作范围都堪称不 同凡响。不管是评述黎巴嫩的政治,还是阐述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概念与社会关系,他都同样自信。他可以从亨利八世的宫廷写到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译者 按:Baader-Meinhof gang,二战后形成的德国左翼武装组织),跟着又转入口交是不是一项具有强烈美国特色的性活动的问题。他对《十诫》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修正 意见。他还对各种委婉说辞大加挞伐,最生动的例子便是亲身体验水刑,由此便可以言之凿凿地断言:水刑并不是什么“强化型讯问技术”,而是不折不扣的“拷 打”。
 
他的信仰之一就是“无信仰”
 
尽 管我喜欢希钦斯(他跟我妻子是多年好友,他喝了酒之后的言谈也堪称是一种令人迷醉的行为艺术),尽管他生命垂危,但我并不能对他嘴下留情,因为这样也违背 了他所信奉的精神。有鉴于此,咱们不妨坦白承认,这本文集当中的确有一些极度自以为是的文章。他从来都不怕往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因此就说卡伦·休斯 (Karen Hughes)是一头“布什亲友团里的无知叫驴”,说肯尼迪总统不仅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政治灾难”,还是“一个长疱流脓的菲罗克忒忒斯(译者 按:Philoctetes,希腊神话人物,因为身染恶毒而遭奥德修斯遗弃)。”他经常自我重复,有一些文章带有匆忙拼凑的味道,少数文章还因为雕饰过度 而变得平庸。他曾经为《名利场》写过一篇题为“女人为何无趣”(Why Women Aren’t Funny)的文章,断定男人比女人幽默是由进化决定的,因为运气不佳的男性必须依赖自己的幽默天赋来劝说女性跟他们交配。在文集的导言当中,他称《女人 为何无趣》为“我最让人立刻产生误解的文章”,可我却觉得,即便进行了正确的解读,人们仍然可能认为它带有居高临下的味道,甚至可说是无趣到了犯罪的程 度。
 
该批评的都批评了。但我仍然认为,希钦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发人深省的思想者之 一,也是最有趣的作家之一,即便是在——兴许应该说“尤其是在”——他让人恼怒的时候。一方面,他显然想赢得你的认同,另一方面,你总是能感觉到,他在某 种程度上一直在为历史写作。正因为此,很多他所谓的“应景文字”——在罕有的谦逊时刻,他会这样形容那些文章——才会如此值得汇编成册。
 
我 认为,尽管希钦斯桀骜不羁,可我们并不能像社会主义左翼阵营中那些他曾经的朋友一样,把他贬低为投机知识分子、浅薄的业余学者或者彻头彻尾的煽动分子,那 是十分不公平的。他是个拥有多种信仰的人,虽然他的信仰往往有待商榷(注意这本文集的书名 《有待商榷》),在我看来他是发自肺腑、前后一致的。
 
当 然,他的信仰之一就是“无信仰”。他认为“上帝”是某些宗教雇佣的一种迷信,目的是实施控制和镇压。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崛起加剧了他对宗教的敌视,他往往把 伊斯兰极端主义视为一个私敌,部分是因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对他的朋友萨尔曼·拉什迪的追杀令。他的反宗教态度激怒了许多人,就连那些并不虔诚的人也可能感到 受到冒犯,指责他总是对宗教信仰和实践的有益方面视而不见。不过,总体而言,他的宗教批评体现的更多是深刻的思想,并不是恶意的嘲讽。正如迈克尔·金斯利 在专栏文章中所说:“上帝应该觉得受用才对:希钦斯把他当作成年人来对待,这跟大多数高声吸引他关注的人不同。”
 
更 重要的是,希钦斯对宗教的警惕并不仅仅是一种摧毁偶像般的嘲弄(他对特蕾莎嬷嬷的贬抑比较接近这个类型),而是出自他的精英意识与阶层感。他珍视世俗统治 权、理性论辩、多元主义、宽容(只是容不得没有幽默感或者无趣的人)和自由,痛恨各种压抑人性的邪恶“主义”——比如共产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最痛 恨的则是极权主义。
 
显而易见,他的偶像是乔治·奥威尔,在文集中他经常被希钦斯当 成描写对象、道德试金石、文学捣乱分子、脚注或者花边陪衬。希钦斯对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积极支持在文集中只是顺便一提,而非主体,比如关于一篇阿富汗 妇女解放的文章,或者是来自伊拉克库尔德斯坦(Kurdistan)的旅行报道。人们可以看出希钦斯意图模仿奥威尔,后者曾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支持共和人士 抗击佛朗哥带领的法西斯主义分子。和平主义也是希钦斯所摈弃的一种“主义”。
 
天堂会为失去他而失色几分
 
人 们经常把希钦斯和整整一代绝顶聪明的英国作家相提并论,比如马丁·艾米斯、伊恩·麦克尤恩、詹姆斯·芬顿,不过,在我看来,希钦斯和他们之间的重大区别在 于他是个美国人。读这本文集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一点。他的出生地和求学地都不在美国(这样兴许更好),他自己选择成为一个美国人。在美国居住了 25年之后,他于2007年加入了美国籍。对于这个第二祖国带给自己的影响,他有一些独特的体会,这在文集当中的许多篇章中都有体现,比如《纯粹美国》系 列(All American)的开篇章节。
 
他的第二祖国似乎只限于狭长的美国沿 海地区,跟内陆各州没多少关系。他住在华盛顿,夏天则会去加利福尼亚度假。作为一名深情关注喀布尔或者胡志明市的新闻记者,他似乎没有兴趣去报道位于华盛 顿和加利福尼亚之间的区域。他很少踏出他自己熟悉的地区,其中一次是到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去参观美国空军学院。赶上这样的时候,他会惊讶不已地发现,那些地 方居然住着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他们“和气、坦率而又刚毅”。有趣的是,他居然挖苦约翰·厄普代克,说厄普代克表现出了“一种智力和审美层面的厌恶……厌恶 大部分美国生活的粗鄙和平庸。”厄普代克对普通美国人的看法兴许抽象和矫饰,可他好歹是拿出了一个看法。希钦斯发现了美国的许多可爱之处,然而,就这本文 集而言,他的大部分发现似乎都来自书本。
 
但他的发现出于睿智,因而同样真切、同样重要。希钦斯坚持认为,美国是一个基于世俗主义和权力分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对待革命分子和不合时宜者有一种值得赞赏的包容,并且坚定不移地支持多元化。
 
将 美国宣布为一个“犹太-基督教国家”的思潮再次涌起之时,希钦斯欣喜不已地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国父们并不是那么热心宗教,绝对不曾产生创立一个教权国家 的念头。他为《旗帜周刊》写过一篇书评,评述的是布鲁克·艾伦的《道德少数派:心存疑虑的国父们》(Moral Minority: Our Skeptical Founding Fathers),其中写道:“美国革命延续了17世纪40年代英国革命的传统,英国革命的领袖和代言人无疑都是新教原教旨主义者,然而,这一事实并没有 束缚我们的开国元勋,说它能束缚我们也不妥当。实际上,我们可以十拿九稳地说,英国既有的新教教会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签名者们决意摈弃的模式之 一。”绝非巧合的是,文集当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篇书评。
 
希钦斯建起了一座属于自 己的美国先贤祠,美国也为他提供了数不清可供膜拜的发明创造者、激进改革者、理想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杰斐逊、本·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和林肯都得到了 他充满敬慕的独到评价。不足为奇的是,他支持反奴隶制起义者约翰·布朗,与那些视布朗为英雄的人并肩作战,反对把布朗看成恐怖分子。(从道德层面来说,希 钦斯关注的重点是目的而非手段;他把自己的文集献给三个自杀身亡的阿拉伯人,他们都是在“阿拉伯之春”中殉身的,其中一个在用汽车炸弹袭击利比亚兵站时身 亡。)他钟爱马克·吐温、厄普顿·辛克莱、索尔·贝娄等人的著作,他在这些美国立国以来的作品当中看到了“对于革命和解放理念的忠诚”。
 
杰 斐逊曾经派遣成立不久的美国海军去打击抢夺财物的巴巴里海盗,希钦斯由此为当今美国对抗伊斯兰狂热分子的行动找到了先例,并且找到了一个依据,说明美国可 以在世界范围内有选择性地、大胆地使用武力。在其它一些文章当中,他又采用了格拉厄姆·格林的观点,对美国在冷战当中扮演的角色进行道义上的嘲讽。 
 
有些时候,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场尚未完结的辩论,辩论的对手则是大西洋对岸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倾向于将美国视为一个缺乏历史、文化和道德基础的国家。
 
希 钦斯为左倾的《卫报》写过一篇评论马克思作品的文章,戳到了他那些社会主义老朋友的痛处:“如果你想寻找历史的讽刺,不妨看看这样的一个事实:马克思和恩 格斯都认为俄国是反动势力的坚固堡垒,美国则是孕育自由和平等的绝好温床。(两个国家的)学校可不会拿这种东西来教你。”
 
他在导言中写道:“眼下有许多轻浮的言论,说我的第二祖国在信心和资源两方面都已经‘衰落’。 我可不会附和这样的诋毁。”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属于美国的爱国者。我们做得比你差远了。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假使他不懂何为讽刺,那他就会把希钦斯关进地狱最酷热的地方。如果上帝懂得何为讽刺,就会把希钦斯打发到一个既没有酒喝也没有书读的小镇,让他待到天荒地老。不管怎样,天堂都会因此失色几分。
 
 
本文英文最初发表于2011年9月11日。
作者Bill Keller是《纽约时报》前主编,现为本报专栏作家,也同时为本报杂志撰稿。
作者:Bill Keller 译者:李家真,纽约时报中文网

据报道金正日曾下令大造核武器


Space Imaging Asia提供的卫星照片所显示的朝鲜宁边核基地(2002年8月13日)

 
美国之音赫尔曼
首尔 - 日本报纸报道说,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曾经明确下令大规模制造使用金属铀的核武器。朝鲜始终坚称,它的浓缩铀的努力是为了核能发电。

日本的每日新闻和东京新闻刊登了一份朝鲜文件的节选。这份文件披露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曾下达大规模制造使用高度浓缩铀的核武器的命令。

*内部文件*

这两家日本报纸说,这份19页的朝鲜内部文件包含金正日的命令。文件很可能是今年2月制定的,发至朝鲜唯一政党劳动党的高级官员。

金正日去年12月去世,他的小儿子金正恩现在是朝鲜这个孤立于世贫穷国家的领导人。

*无法确认*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金亨锡回答记者有关韩国对有关报道的反应时说,韩国政府目前无法确认消息的可靠性,因此不便发表评论。他说,朝鲜政府有责任做出反应,要么确认报道属实,要么予以否认。

朝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这些报道做出反应。

首尔朝鲜研究大学的柳继杰教授说,目前不可能确定这份文件的真实性。他说,这份文件即使得到确认,也不会改变其它国家对朝鲜的立场,因为它们早就知道朝鲜公开和私下都显示了拥有核武器的愿望。

*说法矛盾*

朝鲜长期以来坚称,它的浓缩铀计划完全是为了发电。不过日本报纸说,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指示朝鲜官员利用一个浓缩铀工厂大规模制造核武器。

柳继杰教授说,尽管朝鲜用钚制造核武器的活动已经终止,但是它的核武器计划的规模仍然不得而知。他还说,报道所说的大规模制造核武器的命令目前并不可行。不过他说,朝鲜将来能扩大其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朝鲜承认使用钚、而没有用铀来制造核武器。朝鲜2006年和2009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地下爆炸试验,并宣称这两次核试验取得成功。

一些分析人士推测,朝鲜可能即将进行以铀为材料的第三次核试验。

河内街头再现针对中国的抗议


反对中国的抗议者7月1日聚集在河内一座战争烈士像前。

 
美国之音布朗
河内 - 数以百计的越南民众星期天在两个最大城市上街游行,抗议中国无视越南在南中国海主权的最新行动。

越南警方在中国驻河内大使馆外进行警戒,这是近一年来首次出现的反对中国的抗议示威。仅几条街之外,聚集了大批手持标语和挥舞旗帜的抗议人群。

示威的场面立即以视频的方式出现在互联网上。

参加抗议的一位83岁的老人说:“大约有500人参加了抗议行动,有些人从很远的外地赶来。”她说,她参加抗议游行是要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起,反对中国企图侵占的手段。

*抗议者高呼中国滚回去*

有视频显示,在胡志明市,数百名抗议者抗议呼喊口号,高举标语,标语上写到:中国,世界仇恨海盗,滚回去。这样的标语也出现在网上。

目击者说,抗议者中没有人被逮捕,不过人权组织“人权观察”的罗伯森说,当局阻止著名的博客作者参加抗议活动。

他说:“我们有报告说,不少博客作者和其他人或被阻止参加抗议,或看来遭到了监禁。我认为,现在变成了警察在骚扰和恐吓,目的是阻止博客作者和其他人参加抗议。”

很多抗议者希望通过抗议活动对越南议会上周通过的一项法律表示支持。领海主权法声称,越南对南中国海拥有主权。这个海域被认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天然气,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对这一海域声称拥有主权。

北京强烈指责越南新通过的这项立法,认为这是违法的。

*人权组织:越政府限制言论自由*

罗伯森说,越南当局在抗议之前拘押了一些人,这说明政府试图控制抗议的方向。他说:“这反映了政府更关注民众享有的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和言论自由。那些最有可能使用这些权利和推动这些权利的人,才是政府的打击目标,政府要把这些人排斥的抗议之外。”

一些抗议者表示,警察在中国大使馆附近设立了警戒线,并布署了警力。

那位参加抗议的83岁的老人说:“警察应该允许人们自由走动,不应该把中国大使馆围起来。”

分析人士说,越南和中国都在利用在南中国海的冲突,来影响国内舆论。只有在舆论难以控制的时候才会采取打压措施。

台湾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终于承认索贿


林益世
林益世连日高调喊冤后,在司法侦讯下转而承认犯罪。


林益世戏剧化地从宣称从政一路坚持人格操守到承认犯罪,据台媒指出是因为检举者陈启祥握有林益世向他索贿的录音,以及巨额美元贿款单据等鐡证。
特侦组上周六拘提向媒体检举此案的陈启祥,并限制其住居与出境;周日则约谈林益世,在侦讯后以其有串证及湮灭证据理由申请法院收押。
林益世上周连续举行记者会并通过电视政论节目,宣称检举案是有预谋的"政治谋杀工程",并且控告壹周刊与陈启祥毁谤。
但其律师赖素如转述说,林益世在经过司法侦讯后已部份承认犯罪,并说要她代为向家人、长官及社会道歉。
同时具有国民党发言人身份的赖素如在脸书上说,她一直选择相信林益世,但看到相关的卷证资料,"真的非常诧异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难掩哽咽难过心情"。

检举案情

这起丑闻是因陈启祥向壹周刊检举而爆发,其检举说林益世此前担任立委向陈启祥索贿近二百万美元得手,在出任行政院秘书长后又向陈启祥索贿近三百万美元,在被陈拒绝后林益世利用权势断其生路。
陈启祥经营的地勇选矿公司是台湾政府控股的中钢下游商家,据陈启祥表示他因无力再负担林益世开口索取的8,300万台币,而遭中钢切断原料供应,在走投无路下出来检举。
壹周刊的报导似乎掌握了这份录音,其转述了许多林益世向陈启祥索取巨款的谈话内容。
据报导引述的谈话,林益世自称行政院秘书长握有国库印章有很大权势,他批文与否可影响政府控股公司高层任命权等,其说法包括"角度与角色抓在那里我知道,所以没有人来跟我乱什么"。

马政府难堪

林益世在出任行政院秘书长前一直是国民党要角,他曾任国民党青年团长以及国民党副主席等职务,且在马英九政府2008年上台以来一路受到重用。

他在第一次向陈启祥索贿成功时,除了立委身份外还担任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而在年初立委落选后,则被进一步拔擢到行政院秘书长职务。
林益世担任的各项要职还包括政府的中央廉政委员会委员。行政院长陈冲在周一午间召开的记者会表示此一委员人选将另行指派。

陈冲表示对此案痛心并向民众道歉,在记者会上他面临记者质疑行政院为何在第一时间支持林益世的难堪问题。
此一通过媒体检举曝光的丑闻,对一向以清廉为标榜,高调成立廉政署等单位的马英九也显得难堪,马英九对此说其未来用人会更小心谨慎。
林益世本人在网络上原本针对前总统陈水扁,发表了一篇"从政第一要件:清廉"文章,此一站在道德高地高谈政治人物清廉问题的文章,在丑闻爆发后迅即移除,而被网民嘲讽这说明其心虚。

BBC

香港记者担心新政府限制新闻自由


香港记者协会周一(7月2日)发表言论自由报告,六成新闻工作者担心,在新一届行政长官梁振英管治下,香港新闻自由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报告还指出,在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在任七年期间,香港新闻自由倒退,并认为主要原因是政府收紧资讯发放、业界自我审查以及北京干预。

香港记者协会还呼吁,在未落实普选之前,不要订立国家安全法。

BBC

“两种制度,一个失望”

德媒称,胡锦涛访港时的壁垒森严颇有象征意义,香港人在回归中国15年后对北京很不满,表明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事与愿违。 

《日报》7月1日认为,"香港这座700万人的大都市星期日经历了将近50万人参与的15年来的最大游行。""中国国家元首在自己国家碰到这么多的抗议还是第一次。"
该报写道,"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15年后,香港人很不满。自由党前主席李鹏飞在《南华早报》写道,过去15年的政策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上贫富悬殊最大的城市。"
该报称,"在一项民意调查中,87%被询问的香港记者承认,获得信息变得困难,报道时受到阻挠。较之2007年的一个类似的民意调查增加了30%。"

《新苏黎世报》7月1日评论说,"……胡锦涛如果真像他星期五抵达时所说的那样,打算在香港走走、了解居民的生活和愿望,先决条件就不具备。他在两天半的访问中,主要是在屏障内活动。尽管如此还是小有摩擦,这个措施传达的象征意义颇为意味深长。



"……中国官媒赞扬融合的进步,甚至赞扬香港的法制、反腐败斗争和民主发展,由于这些成就,香港比起中国其它地方来确实鹤立鸡群。胡的访问及其伴随现象表 明,不是融合有了进步,而是香港与被称作'大陆'的中国其它地方之间有鸿沟。在压制性的中国政治制度中,香港是肉中刺,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榜样。 在他们看来,实际效果显而易见,尤其在食品安全上。数百万中国游客奔赴香港特别为了采购,因为可以更放心地不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对北京的不满大增"

该报写道:"对北京的不满最近几个月在增强,6月4日对1989年被镇压的天安门广场大学生运动的纪念活动规模之大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中国异议人士李旺 阳离奇死亡后不久,尤其从香港发出了要求解释的呼声。担心失去自由权利以及担心香港在政治上更顺服北京,表现在周末对胡锦涛的冷淡欢迎上。让许多香港人不 快的是,胡在香港的第一站是解放军军营,解放军在必要时保障北京的权力,然而从不允许公开露面。他下榻宾馆前面的高高屏障、互联网上的公开批评、讲话时夹 杂的呼喊以及参观线路中的粗鲁防护--警察对抗议者动用胡椒喷雾器,与胡在大陆的经历都恰恰相反。然而,就连大陆的网民也嘲笑胡对人民的逃避。但是,很多 香港人的不满也针对香港自身的政策。新港首梁振英是带着严重的"先天不足"上任的,……因其可能太亲近北京、民粹主义同时又独断专行的风格以及新揭露出来 的丑闻,无法摆脱人们的不信任。他在上任之前就曾粗暴对待过立法会,记者发现近年来更难获得信息,自我审查在加剧。




"同时对新港首期待太高,因为民众的不满不仅限于民主进程不完善。社会紧张近年来大增,贫富悬殊巨大,房地产价格如此之高,以至于许多人感到住房过于昂贵。梁许诺加以纠正,然而他也被香港这个部分地寡头政治体系所束缚。
"上半年港人的不满日益针对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胡呼吁加强融合和'和谐社会'这个他所提倡的口号,而很多香港人希望更多的民主权利、尤其是直选行政长官,这种急躁以及对社会条件的不满表明事与愿违。"


编译:林泉
责编:达扬

德国之声

呼吁结束酷刑,“维稳沙皇”周永康摆脱薄案危机?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周永康在一次政法会议上,谴责执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使用酷刑及造成不正常死亡。评论人士分析,此举表明曾被视为薄熙来“幕后老板”的周永康已经摆脱薄案危机。 

 BEIJING, March 1, 2010 (Xinhua) -- Zhou Yongkang (L),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meets with armed police force officers at a command headquarters in the south of northwest China'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eb. 26, 2010. Zhou made an inspection tour in Xinjiang on Feb. 25-28. Xinhua /Landovpicture alliance / landov



7月2日,香港《南华早报》以"安全沙皇呼吁结束酷刑"为题报道,中国党媒《求是》杂志在7月1日全文刊发6月12日周永康在中国政法系统会议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首发式上发表的讲话。
周永康除再次强调"始终坚持忠于党,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之外,罕见地对近年不断曝出的"犯罪嫌 疑人"非正常死亡现象发出谴责,提出重点解决"刑讯逼供、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涉案财物管理、乱收费乱罚款、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

周永康现为中国政法委书记,中国最高领导机构中共常委九人之一,掌控司法、公安、检察院、武警等。随着薄熙来的倒台,周永康曾被认为是薄熙来的"后台老 板",并有传言他受薄案牵连将被迫辞职等。近期周永康频繁露面,评论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周永康已经从"薄熙来事件"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彻底与薄案切割。中 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被迫屈服于保守势力,在调查薄熙来问题的同时,于中国十年一次的权力过渡的几个月中,维持"和谐与团结"的局面。

7月2日《重庆日报》也发表社论"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文章和周永康发言主旨一致,提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凌 驾于法律之上,坚决防止和反对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干预具体案件,努力建设良好法治环境。",观察人士也认为此篇社论是针对薄熙来主政时期的"治理行动 "。
《南华早报》还特别指出,据新华社7月2日报道,去年有233万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成员目前已经超过826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


"周永康是中国酷刑的'被告人'"

香港执业大律师、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中国事务负责人张耀良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一直以来关注中国维权律师处境,近年,维权律师不断被打压, 并有多名律师如高智晟、江天勇、滕彪、唐吉田、刘士辉、唐荆陵等遭遇酷刑:"国内的维权律师和他们的遭遇是真的越来越糟糕,现在当局完全是肆无忌惮的,根 本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Gao Zhisheng, a human rights lawyer, pays attention to a question during his first meeting with the media since he resurfaced two weeks ago, at a tea house in Beijing, China, Wednesday, April 7,  2010.  Gao, whose disappearance more than a year ago caused an international outcry, said Wednesday that he is abandoning his once prominent role as a government critic in hopes of reuniting with his family. In the meeting, Gao said he did not want to discuss his disappearance. (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 高智晟在2010年4月短暂露面,披露警方酷刑


张耀良也指,于周永康公开承诺的背后,是刘晓波依然系狱、艾未未依然不能享有公民应有的自由等,因此他表示完全不能够相信周永康能够兑现承诺:"因为中国 的酷刑都来自政法委,他是政法委的最高主宰,我们对于周永康能够或有诚意解决这些问题,半点都不抱希望,他就是一个中国酷刑的'被告人',我们怎么能要求 被告人对自己制造的惨案,要求他们这些主要的负责人来查自己呢?"
 
"请周永康先调查李旺阳死亡真相"

中国知名的维权律师江天勇也认为,对于中共执政者的公开表态,特别是透过中共当局对"李旺阳死亡事件"阻止真相并秘密羁押当事人一事,"观其言,察其行" 后,发现其行与其言根本相反:"现在面临的局面是,他们说的和做的完全相反的。从上世纪以来,当局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但我们看到现在的情况是法治越来越倒 退,当局也强调依法办事,我们看到是程序上充满了违法。李旺阳一案他们承诺要调查,如果他们果真要调查,用得着把这些人全部失踪吗?

A protester carries a portrait of Chinese dissident Li Wangyang during a demonstration over his death, in Hong Kong June 7, 2012. Li, a labour activist and Chinese dissident jailed after the 1989 crackdown on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in Beijing, was found dead in a hospital ward in central China amidst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his family and rights groups said on Wednesda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 photograph read, "To defend the rights of freedom". REUTERS/Bobby Yip (CHINA - Tags: CIVIL UNREST POLITICS OBITUARY) 李旺阳死亡事件激发很多中国网友和港人大规模抗议


6月30日,江天勇与香港律师何俊仁、 维权人士胡佳、郭飞雄及维权律师刘卫国等人,联合发起"李旺阳死亡事件真相调查的法律和公民后援团" ,江天勇认为周永康推动调查该案要胜于"洋洋洒洒万言"。

作者:吴雨
责编:达扬

德国之声

彭博社网站在中国被封,“习近平”成敏感词


彭博社刊发一篇有关习近平亲属拥有数亿美元资产的报道后,该新闻社的网站在中国被封锁。之后,“习近平”在新浪微博上成为搜索结果被屏蔽的敏感词。

(德国之声中文网)6月29日,彭博新闻社(Bloomberg)发表一篇英文报道,题为“习近平富豪亲属揭示精英阶层财富”。报道称,现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属拥有企业资产3.76亿美元,间接持有一家价值17.3亿美元的稀土企业18%的股份,以及一家技术企业2000万美元的资产。

报道指出,没有资料可以追溯到属于习近平本人、其妻子彭丽媛以及女儿习明泽的资产,也没有迹象显示习近平的干预促使其亲属获得商业利益,没有迹象显示习近平及其亲属存在错误的行为。尽管如此,彭博社的网站当天仍在中国被封锁。彭博社一名发言人向美联社表示,相信这是由于周五(6月2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致,但没有进一步表态。据法新社报道,6月30日,中国互联网和微博相继屏蔽有关习近平的搜索结果。德国之声记者本周一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习近平",出现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习近平'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

资产、房产与股份

彭博社报道称,所统计在内的仅包括有产权证明、并且金额明确的资产、房产和股份。这些资产是通过公开和商业记录、与知情人的访谈来追溯到的。

其中,彭博社追溯到的大部分资产归习近平的姐姐齐桥桥(63岁)、其丈夫邓家贵(61岁)、女儿张燕南(33岁)所有。

彭博社网站上刊登的习近平家史列出的内容包括:

1991年--齐桥桥以Chai Lin-Hing的名字在香港购买当时价值300万港元的房产,相当于中国一位普通工人年工资的900倍。

1997年--齐桥桥与邓家贵投资1530万元人民币收购房地产和建筑公司深圳远为51%的所有权,后来获得该公司全部所有权。2011年12月的一份文档显示,二人在远为公司的资产总价值为18.3亿元人民币。

2004年--齐桥桥和邓家贵投资9560万元购买北京市中心10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造豪华住宅楼。

2005年--习近平姐姐齐安安的丈夫吴龙的亲属成立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New Postcom Equipment),该公司获得国有企业中国移动数亿元人民币的合同。

2007年--习近平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年,张燕南以粤语名字Cheung Yin-Nam在香港购买两座海景住宅,并投资北京合康亿盛变频科技有限公司(Hiconics)。该公司2009年上市,如今的市值为1.284亿元人民币。

2008年--邓家贵为主要所有人的上海王朝投资(Shanghai Wangchao Investment)4.5亿元人民币收购国有江西稀土稀有金属钨业集团公司30%的股份。

2009年--张燕南在香港投资1.5亿港元购买一幢海景别墅以及另外两座豪华住宅。

十八大政权交接

这则报道是6月29日彭博社的头条新闻。美联社分析认为,中国政府对高层领导人财富的揭露性报道十分敏感,特别是在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腐败猖獗的背景下。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的一位政治学者杨大利向美联社评价说:"政府一方面强调希望能够克服腐败,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的报道会激起公众对共产党的不满。"


2009年习近平访问德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担心十八大政权交接能否顺利完成。习近平预计将于秋天接任共产党总书记、并于来年春天接任国家主席一职。

美联社试图与中国工业与信息部多个部门的官员联系,但取得联系的官员表示他们不负责互联网审查。因此,一个公司被封锁后面对的问题是,究竟哪个政府部门可以为此作出解释,并不明确。

综合报道:苗子

责编:达扬

回歸15周年,香港40萬人上街捍衛民主


香港發起一年一度的「七一遊行」,主辦單位估計有40萬人參加,是2003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美聯社)


香港回歸15周年,香港民間人權陣線1日發起一年一度的「七一遊行」。天氣好,心情差,大批香港人上街遊行。主辦單位說,遊行人數多達40萬。是2003年50萬人大遊行之後,參加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香港民陣發言人黎恩灝說,遊行隊伍下午3時時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出發前群眾已在維園站滿三個足球場,晚上8時45分龍尾才抵達終點新政府總部,大批市民參與遊行,反映對新上任特首梁振英的不信任。香港警方說,遊行隊伍在維園起步時,約5萬5000人。警方承認,遊行過程中不斷有人加入。

香港1日驕陽似火,氣溫攝氏32度。參加遊行的人士不是戴著太陽帽,就是撐起遮陽傘,令遊行隊伍如帽龍傘海,而且不少是一家老小一起出來遊行。

香港民陣表示,今年遊行主題,是「踢走黨官商勾結,捍衛自由爭民主」,特別針對被指由中聯辦扶植上位的特首梁振英為首的「黨官商利益集團」,並要求徹查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死因。有學者稱今年上街人數之多,足證新政府沒有蜜月期,施政仍是舉步維艱。

遊行隊伍的龍頭,傍晚6時前抵達遊行終點政府總部,政府總部外的廣場開放給市民聚集。現場有大批保安駐守,大門外亦架起鐵馬,民陣繼續高叫口號及唱歌,諷刺梁振英的豪宅違建事件,指他講大話(謊話),要他下台。有市民舉起寫上「釋放中國良心犯」的行為藝術品,悼念死亡的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

今年遊行一個特點,是有中學生自發團體組織。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表示,他們反對北京駐港中聯辦干預特區政府,不要「西環治港」,反對「染紅教育」。遊行中,年輕人依然是當中主角,但今年多了卡通人物Hello Kitty的參與,不少遊行人士帶來Hello Kitty帽、面具及自製大型氣球,諷刺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違建事件中交代不清楚,也有遊行人士高呼梁振英下台。

遊行大隊到尾段兵分兩路,大隊人馬以香港政府總部為終點,「人民力量」的成員則轉至北京駐港中聯辦示威。「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說,遊行目的是反對梁振英出任特首及反對「港共治港」。他批評中聯辦操控特首及立法會選舉,違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到達中聯辦後,遊行群眾用橡皮筋,將畫有梁振英畫像的紙飛機,射入中聯辦,象徵將梁振英送回中聯辦。他們又焚燒梁振英畫像、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政府回應七一遊行,表示尊重市民遊行和發表意見權利,虛心聆聽遊行人士的訴求,政府會堅定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全力捍衛香港巿民享有的自由和權利。香港學者認為,參與今年七一遊行人數,是2003年以來最多的一次,遊行人士主要針對特首梁振英的誠信及所謂「西環治港」的問題,反映新班子已沒有蜜月期,未來政府管治將舉步維艱。

世界新聞網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1日電



張春橋要叫我們把陳丕顯打成叛徒


林彪、江青集團文武不和,在黨內路線上有分歧,雙方明明是在鬥、在爭,特別法庭則故意將林、江二者“穿越”在一起,稱其為“勾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林彪集團當年他們反的就是“四人幫”!不是為此得罪了毛澤東,林彪怎麼會從政治巔峰一落千丈?


《新史記》于鵬飛、杜鵑





“九一三”事件前夕的王維國。攝於1971年8月下旬。(本文圖片均爲于鵬飛、杜鵑提供)

二,滄海橫流
上海灘頭誰主沈浮:矛與盾

回 憶陳丕顯的《我的文革歲月》一書有幾個特點,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陳小津老講他父親倒台是因為“林彪、四人幫”。現在這種“套話”、“官話”已經誤導了兩代人 了,實在堪憂。當然他這樣說自有他的苦衷,顯然他對“文革”也沒有好感。但他為什麼老提“林彪、四人幫”?王大章分析,這和實行軍管以後,空四軍接手上海 市的專案組工作有關。

軍管以後,陳丕顯專案組由軍管會的空四軍26師政委魏士英負責,魏是組長。陳丕顯被“解放”出 來到中央工作後,曾經專門派人去調查過他的專案情況,後來還派人到魏家表示感謝。陳和魏之間怎麼會有交往呢?這正是因為陳丕顯瞭解到魏士英在經辦自己專案 時,對案情實事求是,對陳也比較照顧,並且經過甄別,做出了“陳丕顯不是叛徒”的結論。當然魏是不敢一個人拍板的,這件事情與王維國有直接關係,是在他的 親自過問、指示下才得以落實的。
王維國的兒子王大章回憶說,他見過父親和魏士英專門講這個問題。當時王維國用手做成一個眼鏡圈子的樣子,在 自己眼睛上比劃了一下,意思是指張春橋,對魏說:“(張春橋)要叫我們把陳丕顯打成叛徒,其它東西他可以‘搞’,但陳丕顯從來沒有被捕過,你怎麼能講他是 叛徒?這不是胡搞嘛!”這是王大章親耳聽到的,在場的還有其他人。王維國對下屬說:“你講陳丕顯有其它問題,比如走資派啊什麼的,那我們吃不準,也不知 道。但你講他是叛徒,起碼他得被捕過……才能當叛徒吧?曹荻秋被捕過,陳卻是連被捕都沒被捕過,你怎麼講他是叛徒?這一點起碼不能成立,對不對?是不是叛 徒,必須要有過硬的證據。但陳丕顯連被捕都沒有被捕過,你憑什麼講他是叛徒呢?最起碼,叛徒這一點不能成立吧?!”從王的口氣當中,能聽得出張春橋的意見 是什麼,也能聽得出王的壓力和無奈。在這個問題上王維國顯然很慎重,堅持實事求是,分析絲絲入扣,既是講給部下聽的,也是講給自己聽的,與後來《遺稿》的 思辨風格一致。王維國的做法無論按照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在“保”陳丕顯,這樣做對王維國只有風險沒有好處,是要頂住市委、特別是來自張春橋的巨大壓力的。

據 知情人講,魏士英是空四軍第一批派去“支左”的幹部,負責包括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副市長李干成、市委組織部長楊士法等人在內的好幾個專案。當時魏對李的 問題復查了六次,對楊的問題復查了七次,證明他們都是真黨員。並且查明陳丕顯歷史上沒有被捕過,更沒有當過叛徒,魏把這些情況都向王維國做了匯報。王不顧 張春橋等人的明確指示,對魏士英說:“你把這些情況打個報告,我來簽字!”於是當時這幾個被專案組審查的走資派都獲得了自由。等到張春橋發現,生米已經煮 成了熟飯,氣得張春橋、王洪文大發雷霆,拍著桌子大罵:魏士英是個大右派!竟敢翻“文化大革命”的案?!王維國在魏辦完此事後立即將他調回了軍裏,使魏避 開了張春橋的追查和迫害。
王大章介紹說:我父親為人正派,脾氣比較耿直,他認為是對的就堅持,不對的我就跟你對著幹!“9.13事件”之 後,魏士英一家跟我們都在江灣五角場的空軍政治學校住過一段時間,兩家的關係還是比較好的,魏的愛人王魯平阿姨和大兒子,都跟我講過陳丕顯派人來看望他們 這件事。這件事情過去很多年了,歷史證明了我父親那樣做是正確的。
無論王維國的指示也好,魏士英的執行也罷,最終陳丕顯沒有被定為叛徒是 實。張春橋欲置陳於死地而未能得逞,在這個問題碰了個大釘子,以張春橋慣於不擇手段的陰險卑鄙人品,他能不記仇嗎?後來王維國又在廬山上公開批判張春橋, 張能不恨之入骨嗎?!“9.13事件”後,四人幫更是不可一世,他們把持了專案,能不快意恩仇嗎?


參加1970年廬山會議的上海市代表合影。前排四人左起:王秀珍、徐景賢、王維國、張春橋。

其 實何止王維國羅列的13條?王洪文還曾經用“杜忠事件”來大做文章。杜忠也是1968年8月1日被派到上海公檢法軍管的空四軍某師副師長,擔任了某專案組 組長。在工作中,杜忠接觸到涉及張的許多材料,掌握了張春橋本人十分嚴重的問題。“9.13事件”後,張春橋指使他的親信對杜忠進行隔離審查,妄圖掩蓋自 己的罪行,後面的情況王維國就不知道了。實際上一直到1973年10月杜忠才被放出來。在待處理期間,杜認為張春橋的問題事關重大,一連向中央寫了4封信 揭發張的罪行。結果可想而知,在張春橋、王洪文嚴密控制下的上海,這些信全部落到張春橋等人的手中。“杜忠事件”雖然隨著“四人幫”被打倒而結束,杜忠最 後還是因“四人幫”迫害折磨致死。(《文革後期王洪文為何在空軍炮製“杜忠事件”?》,福建《黨史月刊》2010年8月)
王大章也聽說,當年杜在安徽巢湖農場,一天吃完晚飯出去散步,人就再也沒有回來。幾天後,他的遺體才被從河裏打撈上來了,杜雙手抱胸,口鼻和指甲和內臟裏都沒有泥沙,絲毫沒有溺水而亡的特徵。在四人幫的控制下,杜的死亡原因被定為“自殺”。
王 大章說後來他父親和張春橋、王洪文的矛盾已經到了白日化的程度了,“台上握手,台下踢腳”。甚至於市里開會,汽車駕駛員之間都會互相挖苦來挖苦去——這邊 說:還是你們狠,你們什麼什麼東西!那邊講:哎呀,哪有你厲害呀,你是……怎麼怎麼樣!陰陽怪氣的互相掐,到了這種程度,可見那時雙方之間矛盾真是很大 了,而且是很公開的了!(《新史記》第7期)
----------------------------------

《新史記》從第7期開始和多個電子書刊公司合作,推出電子版,接受全球各地訂閱者,以下是其中一家電子書刊公司製作的《新史記》訂閱網址:

新史記第7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2368?apKey

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8?apKey=fedd22f528



訂閱半年3期八折,原價1050元,優惠價NT$ 840元(平均每期280元)
訂閱一年6期七折,原價2100元,優惠價NT$ 1470元(平均每期245元)
訂閱兩年12期六折,原價4200元,優惠價NT$ 2520元(平均每期210元)
訂閱三年18期五折,原價6300元,優惠價NT$ 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2012年7月1日《明鏡郵報》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7月1日)

明镜网 >> 首页 >> 热点 >> 排行榜

2012年7月1日《歷史日報》

刘荻:阴谋,还是招摇撞骗?

自从今年2月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发生以来,有关的各种阴谋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笔者认为其中最不可思议的阴谋论之一,就是自称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女教师的王铮于今年4月28日发表公开信,声称自己在4月24日见到薄熙来家人,从薄 熙来家人处获悉薄熙来的确被非法拘禁。薄的家人自3月15日以来不断要求探望但均遭拒绝。她在公开信中说,网传薄熙来几年前就患上重金属中毒以及其妻谷开 来患有皮肤癌均为谣言。家人担心薄熙来在被囚禁期间真的会被重金属中毒。

王铮还在信中说,王立军并非自己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而是接到中央电话,称有一藏人喇嘛在领馆内,要求前去接洽,而且不要开政府车。后来重庆市长黄奇帆 进入领馆接王时,王对黄讲了这番话。但黄奇帆未能把王接走,王后来由安全部的人接走。王铮表示,这段内容是薄熙来家人口述,并征得家人同意将内容公开。但 在4月27日再次见到这名家人时,家人表示被警告不得在公开类似信息,否则薄谷两人都出不来。

美国之音记者北京时间星期六(28日)晚10点半左右致电王铮。王铮本人接电话证实信确实是她所写,并表示自己的确见到薄熙来家人。但王铮拒绝就此信接受采访。她说,不接受采访是她个人决定,并非是受到外界压力,随后挂断电话。

(上面几段文字引自博讯http://news.boxun.com/news/gb/china/2012/04/201204290051.shtml ,博讯文章引自美国之音,但美国之音网站上的相关文章已被删除。)

与薄王事件有关的阴谋论比比皆是,但上述说法据称出自薄熙来家人之口,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当然人们不免会怀疑:北京高校女教师王铮见到的所谓“薄 熙来家人”究竟是哪一位?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的家人真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吗?薄熙来家人真的会如此轻率地向一位初次见面的女士透露如此之多 涉及中共高层的重要情况吗?如果整个故事都是一个骗局,那么女教师王铮究竟是一个大骗子,还是本身也是受骗者?

今年6月29日,上述故事有了下文:被称为“薄大姐”的余淑琴于6月23日端午节这一天通过网络聊天室与广大拥护薄熙来的左派网民见面聊天(有关连接在此: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369)

“薄大姐”说:“我在这里我再说一下:跟熙来我们是这么个关系,就是说我父亲46年解放战争当中牺牲了,敌人对我们全家进行追杀,到处在山沟子里躲着要 饭,是三天都要不了一粒粮食。这种情况下,眼看就是说:不被敌人杀死也会饿死。这时候薄老派解放军把我们一家四口救出来了。所以说,薄老是我的救命恩人。 我三弟弟,也是我的亲人。没有薄老的救我们,我们没有今天。我本姓余,我叫余淑琴。所以说大家叫我薄姐,我也觉得很光荣,我跟我这个三弟,他出生的时候我 就在他家,从小我就抱他,跟他特别亲。”

想必女教师王铮见到的“薄熙来家人”,就是这位自称薄一波养女的“薄大姐”了。但是笔者通过谷歌和百度搜索“薄一波养女”和“薄一波 余淑琴”等关键字时,唯一的搜索结果就是上述文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消息来源能够证实薄一波确实有过一个名叫余淑琴的养女。薄一波长女薄熙莹(原名为 薄祁生)是第一任夫人李如明所生,并非养女,其余子女皆为第二任夫人胡明所生。

除此之外,这位“薄大姐”在与网民对话的过程中还露出了破绽。她说:“刚才我听到了大家说的。大家问我最后一次见面。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过了春节,我们 初五初六在一起。从初六见了面以后,他回到重庆,我们就再没见面了……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的时间,那时候他在两会上不方便……”

但是,当“网友们近来听说薄书记住进了301医院,害怕卖国贼狗急跳墙会下杀手会下死手,都很关心书记的身体和安危,纷纷向大姐提问:‘薄书记身体怎么样 了?身体还好吗?’”时,“薄大姐听了大家的关切,拿起话筒:‘好,我告诉大家。我三弟的身体有所恢复。他心脏有点不好---问题不大。现在心脏逐渐的好 转,没什么事。’”

既然最后一次见面是春节期间,最后一次通电话是两会期间薄熙来尚未失去自由之时,那么这位“薄大姐”是如何得知“三弟的身体有所恢复。他心脏有点不好---问题不大。现在心脏逐渐的好转,没什么事”的?

根据上述信息能够得出哪些结论,还请各位读者自己作出判断。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自由亚洲电台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