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被精神病現象 可望終止 中國通過精神法 不准再濫扣帽強送醫

    陳柏廷

     大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昨表決通過《精神衛生法》。該法一九八五年由司法精神病學專家劉協和起草,前後共歷經廿七年。論者稱,誰有權力將人送至精神病院在大陸始終是個值得爭論的議題,隨著《精神衛生法》的制定,大陸特有的「被精神病」現象可望成為歷史名詞。

     該法案指出,精神障礙的鑒定應當由精神科執業醫師嚴格按照條件和程序作出判定,並明文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違背本人意志進行確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礙的醫學檢查。」此外,患者或其監護人若對診斷報告有異議,依法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儘管從國際標準的角度來看仍有落差,但《精神衛生法》制定顯然有其意義。將人安上「精神病」的帽子強制送醫治療,意即所謂「被精神病」,過去以來常遭到濫用,更是大陸官方長期用來整肅異議者、告密者或請願者的不法手段。

     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調查員林偉(Nicholas Bequelin)針對法案提出看法。他說,我們樂見法案的制定,儘管不夠完善,但有總比沒有好;更重要的是這有助於大陸公民社會的進展、精神衛生管理的改善以及有效抑制警察浮濫的權力。

     長期關注《精神衛生法》的公益律師黃雪濤則表示,癥結仍在執行層面,是否有足夠的資源配套來執行是至關重要的。


台灣  中國時報

讓司改成為十八大改革的基礎

美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和羅姆尼最後一輪辯論,「中國崛起」成為兩造激辯的話題。即使兩人砲火猛烈、立場各異,但雙方都承認中國是美國重要的夥伴,即使如羅姆尼者,在批評中仍保留未來與中國合作的空間。由此可知,未來無論誰當選,在世界政經大局勢下,美國對中政策不會有劇烈的變動,隨著中國實力的繼續發展,美國希望與中國合作的態度將會愈來愈明顯。

     無論共和或民主黨,美國一貫奉行現實主義外交政策,1989年六四事件後,共和黨布希政府對中國採取了最嚴厲的報復措施,卻派遣密使到大陸,希望避免中美關係全面失控。歐巴馬與羅姆尼都批評中國,但也都承認中國崛起的力量,未來他們對中國的態度,不取決於他們是否喜歡中國,而取決於大陸是否持續穩定發展。十八大即將召開,中共新一代領導換屆舉世矚目,關鍵因素在此。

     事實上,薄熙來案已提早吸引全球對大陸領導換屆的關心。薄案除了讓世人再度注意大陸權力競爭規則的不透明,更暴露權力過度集中、監督困難造成權力濫用、貪腐叢生、民怨四起,成為維穩最大負擔。經過薄案教訓,全方位的改革已不可避免,其間司法改革更具關鍵地位。

     薄熙來能在重慶稱王的最主要因素是,在中共體制下,掌握政權者同時掌握治安權與司法權,法治力量卻不足以監督,造成權力失控。薄熙來事件爆發後,從總理溫家寶到官方媒體,均或明或暗指責薄熙來的「文革」行徑。將薄熙來與「文革」類比,是暗示「無制約的權力」是「薄熙來崛起、殞落」的原因。但如果無法落實司法改革,確立司法監督制度,未來類似案件難保不會重演。

     司法改革的另一動力,是貪腐問題惡化,累積大量民怨。貪官在聚斂財富後移往海外,而且總是能在被雙規前順利脫逃,在海外揮霍犯罪所得。據大陸公安部公布的數字,到2005年底,大陸外逃的犯罪嫌疑人有500多人,涉案金額達700億元人民幣,這些數字看來驚人,但如果問問民眾,將會發現上列數字僅是冰山一角。

     腐敗與貪汙已經成為老百姓最不滿的社會問題之一。雖然近年中共已經加強懲治貪官,但單單幾個個案,無法平息民怨,如何經由制度設計徹底防止才是根治之道。貧富差距擴大、貪官逍遙海外,絕對不利社會維穩。

     要推動全方位改革,民主、法治是兩大關鍵,在先易後難的漸進原則下,司法改革應優先著手。十八大日期宣布後,10月9日大陸也首次公布司法白皮書,指出「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標是保障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為未來的司法改革定調,讓司法獨立於政權之外,確保權力之間的互相監督關係。

     中國不但已經擺脫19、20兩個世紀來列強凌壓的命運,更已崛起成為自主自立、進一步對世界發揮影響力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即使面對美國,中國也有能力從容應付。

     但這一切,都以大陸繼續發展茁壯為前提,不可忘記日本在1980年代的輝煌與30年來的失落。倘若無法推動改革,中國不僅無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也將為未來的永續發展造成隱憂。在薄案與反貪的壓力之下,司法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如何一步一步推進,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制度,讓司改成為十八大後全方位體制改革的基礎,現在正是關鍵時刻。

台灣  中國時報


釣魚台形勢緩和 軍事衝突危險仍在

 從表面上看,轟轟烈烈的保釣之爭開始進入緩和期,但實際上,中日雙方的較量進入了一個更為關鍵的階段。從緩和的角度來看,在民間,日本海上保安廳全力搜救在日本海域著火的中國貨船上的船員,讓64名船員全部獲救,受到中方的好評;而另一方面,2200名上海的遊客抵達熊本縣八代港,成為保釣風波後第一波中國遊客團,受到日本旅遊業者的熱烈歡迎。在政界,日本方面反復解釋,野田政府國有化是為了預防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募款購島可能造成中日衝突,之後又有高層也公開承認,中日之間雖然沒有領土問題,但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仍可對話,而中方對此也給予了正面的關注。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緩和,當然是因為中日雙方覺得再激烈對峙下去,將有擦槍走火的軍事衝突危險,而且雙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也與日俱增,並嚴重影響政府的施政,引發內政的連鎖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緩和的事態之中,日方的「軟化」痕跡濃重,這可能與日本外務大臣在歐洲英、法、德三國尋求理解,卻沒有獲得日本期待的反應有關。

但是,這些事態在表面上當然可以緩和中日雙方民間繃得很緊的局面,但卻不是爭端走向解決的徵兆。從日方來講,不管朝野哪一方,在領土問題上表現讓步,無異於政治自殺的行為,也不會獲得日本民眾支持,所以東京態度可以軟化靈活,但立場卻沒有變化。中方也是如此,雖然中止中日雙方各種往來,尤其是經濟往來,可以起到對日本的壓力作用,讓日本內部領導階層分化,甚至讓野田政府提前垮台;但是,中國社會隱患太多、矛盾太大,與日本進行經濟對抗,嚴重傷害到中國自己的經濟,因此,適當軟化形勢,推動旅遊復甦,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不過,北京絕對不想在這個時刻「退卻」,讓剛剛贏得民眾掌聲的所謂「強硬外交」半途而廢。這樣一來,釣魚島的形勢,弱化中又顯出走向對決的某種態勢。

對日方而言,首相野田視察海軍,訓話中出現了二戰時期的「話語」,卻也揭示出,日本已經著手備戰;而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則要美國捎話中國,謂日本領土寸土不讓,他還無視中國可能會動怒,參拜靖國神社,呈現出與中國全面對抗的立場態度。而日本民間,則也出現了有關組織終止支持中日軍官交流的鷹派例子。對中國而言,雖然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在政府的壓力下銷聲匿跡,但民間要求開戰,對日本喊打的聲音依然維持;政府在控制民間騷動後,積極主導抗衡日本的動作,漁政船海監船甚至軍艦編隊一直企圖接近或者「路過」釣魚島,力圖打破日方實際控有該島的現實,之後又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來與日美聯合軍演對峙。

面對這樣的狀態,釣魚島之爭前景如何,成為了東亞最大的懸念。中國應該充分認識到,儘管不打仗,或者沒有打贏常規海戰的信心,也應該堅持認為,中國不可能走回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老路,而是要積極備戰,形成中國軍隊不惜一戰的外觀形象,才能在這場領土交鋒中拔得頭籌。仗,或許在短時間裡打不起來,但是在釣魚島海域出現新的衝突,包括艦隻碰撞,並非驚奇之事。北京只要把日本推上釣魚島主權爭議商討的談判桌,中方在這波保釣中的大動作,就有可能改變釣魚島未來的局面。

泰國世界日報

台灣  聯合報


美媒關注北斗導航系統部署衛星

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太空網10月25日發表文章,原題: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再獲新衛星。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25日為其北斗衛星系統部署了第16顆衛星,這讓該網絡朝著能為亞太地區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目標更近一步。

據中國媒體報道,這顆北斗導航衛星是搭載「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於當地時間下午11點33分,從位於中國西南部四川省境內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兩個液體燃料捆綁式助推器以及一個一級發動機的作用下,這個三級運載火箭從該發射基地飛起後,朝東飛往太空。

該火箭中使用了低溫燃料的第三級系統將會把該北斗衛星放入一條橢圓形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國官員報告表示,發射任務成功。

這個航天器將會借助機載推進器,抵達其位於赤道上空的地球靜止軌道中的運行位置。

中國在2012年已發射6顆北斗衛星,有4顆位於約1.3萬英里高的中地球軌道,另外2顆,包括此次發射的衛星,位於地球同步軌道。

北斗導航系統是中國自己研發的相當於美國空軍GPS計劃的導航網絡。俄羅斯和歐洲同樣也在研發獨立的太空導航能力。

據中國官員講述,到2020年北斗系統將會共擁有35顆衛星,它能為全球提供導航服務。

中國媒體表示,北斗系統已經應用於交通、氣象預報、海洋漁業、水文監控和測繪等領域。北斗衛星管理人員表示,該系統的定位精度為10米,測速精度為每秒不到0.3米,授時精度在10納秒以內。

25日的發射活動也是中國今年內第15次太空發射任務。


香港  文匯報


紐時﹕溫總母曾擁9億平保股票


溫總多次表示,他從未謀過私利,敢於面對人民和歷史。(資料圖片)

美國《紐約時報》昨日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0歲的母親楊志雲(又名楊秀安)5年前曾持有價值1.2億美元(9.3億港元)的平安保險股份。報道又指溫總家人近年透過複雜股權網絡掌控至少27億美元(209億港元)的資產,外交部昨日斥責有關報道「抹黑中國,別有用心」。

外交部﹕抹黑中國 別有用心

《紐時》透過調查企業和監管機構在1992年至2012年的公開紀錄,估算出楊志雲2007年持有價值1.2億美元平保股票,登記在一家名為泰鴻的控股公司名下。

泰鴻控股東主段偉紅與溫總同為天津人,她向《紐時》稱,楊志雲與溫總其他親屬持有的平保股份,實際上是她的投資。「我在投資平安的時候,不希望被媒體關注,所以我讓親戚找了一些人代我持有這些股份。」段偉紅稱,她並不知道這些名義股東與溫總的關係,但承認認識溫家寶太太張蓓莉。平保昨發出聲明稱,不知道股東背後投資實體的背景。

43歲的段偉紅行事並不低調,除私人生意外,還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凱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等等。

報道稱家人親屬擁209億資產

《紐時》指出,她不足30歲時便開辦地產公司,2002年與溫家寶幾名親戚合作,將地產公司轉為投資公司,同年在平保上市前以6500萬美元購得3%股份,5年後市值升至37億美元。泰鴻在過去10年有過30名個人股東,其中很多人是溫家寶親屬或張蓓莉的舊同事。

《紐時》找外部審計人員核實,該報找出的27億美元資產中,約80%由楊志雲、溫家寶弟弟與弟媳、兩名妻舅、兒媳及親家等持有,他們都不受中共官員公開直系親屬財產的規定限制。他們透過海外投資工具或複雜持股結構,投資銀行、珠寶、電訊公司和基建等領域,其中溫家寶弟弟溫家宏掌控2億美元資產,包括污水處理廠與回收企業。

近年關於張蓓莉與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擁有巨額身家的傳聞很多,但身為退休教師的楊志雲過往並未捲入這些傳聞。《紐時》重提張蓓莉掌控中國珠寶業、溫雲松以1000萬美元向本港首富李嘉誠出售科技公司等消息,並指溫雲松與多家大型國企合作,在太子黨同輩中出類拔萃。

今年3月,溫家寶在記者會上堅稱自己沒有謀過私利,敢於面對人民與歷史。《紐時》指出,這番話暗示溫家寶知曉親屬的負面傳聞,該報強調,沒有證據顯示溫家寶了解或參與家人的生意,調查亦未發現他名下有任何財產。

報道引述與溫家寶相識20多年的舊同事稱﹕「高層領導中每家都有這樣的問題,他的政敵蓄意泄露這些消息抹黑他。」


香港  明報


薄熙來被摘人大職務 無刑事豁免權 料明年4月受審



已被中國當局移送司法審判的中國高官、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昨被宣告終止中國人大代表職務,意味他已被撤掉「刑事豁免」的保護傘,未來極可能步上其妻谷開來後塵,面臨刑事審判。

此訊息宣告的時間點與下月初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太過接近,外界研判相關審判可能延至明年4月開審。

官方媒體新華社昨以快訊發布薄熙來遭重慶當局免除人大代表身分。儘管人大代表並不具實權,還被外界謔稱為橡皮圖章,但中國法律賦予人大代表刑事豁免權。

現囚禁6坪牢房

對此,薄熙來岳母范承秀為他所聘請的兩名辯護律師之一李肖霖表示,解除人大身分對薄案進行程序並無太大影響,但坦承目前仍未能與薄會面,僅推測他應關押於北京郊區的秦城監獄。

據悉該監獄專門安置在政治鬥爭中失勢的高官,如因貪污等罪落馬的北京前市委書記陳希同與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等。監獄牢房約6坪,配有洗手間和一張床,但重要政治人物的牢房更大。

在此之前,外界多認為薄案將在十八大召開前開審,李肖霖認為不太可能,「因為時間太緊張了」。熟悉中國政情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也稱,薄被撤除人大代表身分,說明共黨高層已將薄案「喬好」,接下來是要取得黨內共識,以穩定黨內情緒。在事件已接近終結情況下,薄案是否在十八大前開審已不重要。國內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寇健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也都認為,薄的人大代表身分遭免除屬必然結果,薄案大勢底定,在十八大前或後開審皆「不會有太大影響」。總部設於香港的人權組織「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透露,薄案可能遲至明年4月才開審。

台灣 蘋果日報


中國有未來嗎?未來有中國嗎?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問他的十七萬推特粉絲:中國的未來如何?本文題目是其中一人的回答,其實第二句是對問題的反詰,意思是懷疑未來世界沒有中國。

英國雜誌《新政治家》(NewStatesman)上周出版一期中文版中國特刊,邀請艾未未擔任客席編輯,在網路免費發行。《新政治家》知道這期特刊會被中國封鎖,因此決定採取一種不同尋常的發行方式:它提供了PDF連結、.torrent文件和磁鏈(BT鏡像)。在香港海外就可循以下連結看到:http://www.newstatesman.com......s/AWW%20New%20Statesman.pdf

艾未未在卷首語中強調:「中國的未來是不確定的」,「中國必須認識自身,這對每一個人的任何人生階段都是一項挑戰」。香港置身在一國兩制之中,對大陸的強勢壓境正處於難迎又難拒的尷尬中,中國的未來絕對是我們應該關切的事。

艾未未就中國未來向他的粉絲發問,不同的簡短回答,見諸這本特刊的「人民之聲」一欄,艾未未說:「他們的回覆構建了獨特的城市肖像」。對香港人來說,它不僅是城市肖像,而且是帶給我們對自身處境的思考。

排在第一的推文說:「在中共國還在的時候,中國的未來就像且戰且跌的股市K線圖。她每一次救市回升,都將消耗巨大的社會資源,但管理者的獲利從未停止。最終資源耗盡,所有的價值觀崩塌,連美好的詞彙都將消耗殆盡。人們殘留的動物性是可以就地復活的唯一希望。我們努力尋找個體間的信任吧。」

這是一個宏觀的概括。以「中共國」來描述現狀,簡括的敘述和寄予的微茫希望,值得反覆尋思。真是難有比這陳述更好了。

落實到具體的社會矛盾,以下是其中兩段推文:

「作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中國政治現狀與公民需求之間的矛盾在未來將更加激化。中國社會將不再會單純停留在改革層面,單純的改革或漸進的改革已經不能從僵化腐朽的體制中誕生。相信在廣大民眾的推動下,未來政治革命將會是必然的。」

「在俺授權嬸組閣(不知何意?大約是人民授權組閣的意思)之前未來中國,即『諸葛罵死王朗』中的一句:『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對中國未來有指望嗎?推友這麼說:

「63年來,中國共產黨一件好事沒幹(也許有人會以改革開放反駁,但那只是幾十年劫難後不得已的自救措施而已)。它深刻地蹂躪了中國,損害了每一個中國人。如果它能夠優雅地、以對國家和人民最小傷害的方式退出中國政治舞台,那我們還是要感謝它。但我有甚麼理由作這樣的指望呢?」

「我認為中國不會有好的未來,不管經濟還是自然環境。從1949年之後發生這麼多悲慘的事情,如果讓中國再得到一個好未來。那麼這個世界真的就太不公平了。甚麼時候中國人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那時才是中國『好未來』的開始。」

「中國的未來是權力不但不綁架權利,且權力要為權利服務,讓這裏的每一個公民權利最大化,否則中國和未來只是個偽命題。」

除了最絕望的回答:「未來有中國嗎?」之外,也有從個人生存的角度去看中國未來:

「中國的未來跟我沒半毛錢關係!有甚麼樣的人就有甚麼樣的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中國的未來?這個問題太大,我一介草民,只想着掙錢養家、將來翻牆移民,中國的事情將與我無關;這個問題又太小,世界這麼多人、地球這麼多風景、生命這麼美好,我幹嘛非要一輩子和中國耗在一起?有那麼多書要讀,那麼多人要認識,那麼多好玩的事情要做。中國,離我遠點。」

回到香港,你說是本土意識抬頭也好,城邦自治也罷,甚而被陳佐洱說成是像病毒一樣蔓延的「港獨」,其實都同上述大陸民眾的想法相似:「中國,離我遠點」。不,是中共國離我們香港遠點,中共國和港共政權想要以權力綁架權利,而港人要守護的,則是權力為權利服務,使每一個市民維持港英時代的權利最大化。我們有錯嗎?

李怡

香港  蘋果日報

日本兵棋推演 中國掉以輕心

日方不斷為中日軍事衝突做準備。日本海上自衞隊就中日釣魚島衝突多次進行電腦兵棋推演,結果是海上自衞隊以「微小損失」殲滅中國兩大艦隊。中方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日方吹牛,中國必敗決無可能。實際上,北京如此掉以輕心,反而令國人揪心。

報道稱,日本海上自衞隊的兵棋推演,以損失六艘導彈驅逐艦和一艘直升機驅逐艦的代價,使解放軍海軍北海及東海艦隊遭受毀滅性損失,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並稱海上自衞隊對中國海軍具有優勢,中日一旦開戰,美軍必將支持日本,中國海軍必敗無疑。

日 本今次兵棋推演,明顯是為自己壯膽助威,恐嚇中國,但也從側面反映日本的備戰已到了何等程度。相比之下,中國方面對日本卻掉以輕心,包括一些軍方人士在內 的智囊,一味說大話,說日本兵棋推演只是電腦遊戲,中國必敗的結果是癡人說夢;還有人引用海軍司令吳勝利的話,說「在家門口打仗我們誰也不怕」。

想 當年甲午戰爭前,清廷一大堆官員也對戰勝日本充滿信心,認為有「定遠艦」、「鎮遠艦」這兩艘東亞第一的巨艦,打日本就像大炮打蚊子,根本毫不費力。可惜, 結果卻是北洋艦隊被日本全殲,而「鎮遠艦」的艦錨至今還作為戰利品陳列在日本的上野公園,「定遠艦」的艦橋則被日本官員當作別墅用料,成為中國的百年恥 辱。

妄自尊大 疏於準備

毛澤東當年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就是說戰略上不要害怕敵人強大,要持必勝信心,但在戰術上卻要慎之又慎,做最周全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如今中方在對日方針上卻違背這一「祖訓」,一方面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另一方面卻疏於準備,一旦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事 實上,日本對華備戰已非一時一日。尤其是去年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洩漏之後,日本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對華戰爭準備開始加速,包括北兵南調、奪島演習等一個 接一個,日本對華諜戰的強度與廣度更是超乎外界想像。各種有關中國軍事、政治、經濟的情報源源不斷匯聚到日本防衞省,甚至派出間諜到新疆等地進行非法測繪 與勘探,收集中國核力量發展情報,中國海軍更成為日本情治部門的工作重點,不擇手段加以滲透。

日 本著名軍事雜誌《世界的艦船》曾發表文章,對中國現役軍艦的性能和數量都有詳細的評價,連當時還未服役的航母訓練平台「遼寧號」也有全面介紹,顯示日本超 乎想像的情報搜集與整理能力。這些公開發布的資料尚且如此詳盡,那些被鎖在日本防衞省保險櫃中的中國軍力情報又是如何駭人聽聞呢?如今的日本就像一條伺機 待發的毒蛇,隨時可能對華發動偷襲,中國如果不早作準備,甲午之敗難免重演。


太陽報


反腐拿太子開刀 韓國是中國樣板

韓國總統李明博之子李時炯因涉嫌違規買地一事,被檢察官調查,這一幕「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大戲,再次讓中國人領略到法治的可貴。中國反腐敗如果真的像韓國一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何至於到如今「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的地步。

據報道,去年五月李時炯和韓國總統府警護處共同購買了首爾市瑞草區內谷洞的地皮,其中李時炯購買的地皮是為了給李明博建造卸任後養老的寓所。此事披露後,韓國反對黨指摘李時炯通過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買了地皮,從中牟利。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中國,只不過小事一樁,比這個嚴重的腐敗案件數不勝數,在特權的庇護下,那些太子衙內們照樣作威作福,但在韓國,李時炯貴為總統之子,仍然被司法調查。中韓之間的司法差距由此可見一斑。中國法律現在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竊國者侯,竊鈎者誅。金錢面前,司法輕重有別;權勢面前,法律寬疏有分。那些達官貴人,即使貪污腐敗億萬,只要手中有特權這個魔杖,法律天網也被其捅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老百姓的幻想而已。

剷除韓奸 原則堅定

韓國文化雖然淵源於中華文明,但當今法律卻已走在中國前面,很多方面值得中國好好學習,尤其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更是中國的樣板,無論是貴為總統的盧武鉉,還是總統兒子的李時炯,只要違法統統調查,根本沒有任何情面可講。而且韓國的法律別出心裁,大膽創新,比如,韓國允許執法部門對侵害未成年人的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持續時間不超過十五年。

中國如引入該法律,除了對付性魔,還可懲處貪官。中國貪官性慾之旺盛令人嘆為觀止,被揭發查處的貪官,九成都有包二奶、養情婦的問題。大凡「貪績」卓著的貪官,十之八九都有自己的桃色履歷表。面對逢官皆貪、逢貪皆色的現狀,內地的反貪部門束手無策,如果引入韓國「化學閹割」技術,想必很快就能解決官員包養情婦的問題。

再比如,韓國至今仍大規模清算日本佔據時期的「韓奸」,國會通過《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對那些接受過日本貴族爵位、簽訂賣國條約的「韓奸」後代進行清算,沒收他們的財產,並且向社會公布名錄。韓國捍衞主權,清算歷史,剷除韓奸,展現的是原則堅定、毫不退讓的民族骨氣;中國恰恰相反,捍衞主權身段柔軟,清算歷史拖泥帶水,剷除漢奸手下留情。這就難怪當今神州愛國有罪、賣國有獎成為主流價值觀,面對國家危亡,官員們個個爭當縮頭烏龜。


東方日報


明鏡獨家:溫家財富新聞關鍵人物反駁紐約時報



明鏡網記者范方華/《紐約時報》披露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坐擁不低於27億美元的巨富,為了迴避公眾目光,其家人的商業交易通常掩蓋在錯綜復雜的股權網絡中,其中一個股權投資平台為“泰鴻”。 泰鴻集團創辦人段偉紅接受明鏡網全球獨家專訪時表示,該篇報導斷章取義,溫家寶家人只是股權代持人,2008年後,所有的股份最後回到了她的名下,溫家寶家人沒有從中獲得過任何的利益。

段偉紅:股權最後都回到我身上

當中國全國上下致力確保中共十八大順利召開之際,《紐約時報》1025日發表的“中國領導人家庭隱密財富”(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一文,等於投下了一顆炸彈。

這篇由《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張大衛(David Barboza)撰寫的長篇調查報告,調查了1992年至2012年有關公司和監管機構的記錄以及有關的公司資產資料,發現溫家寶的家人,包括他的母親、兒子、女兒、弟弟,在溫家寶任總理期間變得相當富有,至少累積了27億美元的財富;其家人投資的領域涉及銀行、珠寶、旅遊景點、電訊公司、基礎設施項目等,

文章稱,溫家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時被掩蓋了起來,這些人擁有的所有權與實際運營的公司之間,可能埋了五層控股公司之多。調查所核查的27億美元資產中,約80%是由溫家寶的母親、弟弟、弟媳、溫家寶妻子的兩名兄弟、溫家寶的兒媳及親家等人所持有。

報導點名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平安保險。其實溫家寶的家人與平安保險扯上關係,已經不是第一次。2004年曾爆出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接受平安保險76億港幣的消息,據傳中國首富、平安保險的總裁馬明哲和溫家寶家族關係密切,平安保險在香港上市後,有76億港幣的股份轉到溫雲松的名下。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2004年,溫家寶領導下的國務院解除了平安保險等公司在經營範圍上的限制,之後該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募資了18億美元,公司當下的市值則超了600億美元;溫家寶的親屬和他們的朋友、同事控制的合伙人公司在公開發行之前對平安保險公司進行了投資,並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調查發現,由女企業家段偉紅創立的泰鴻公司,是溫家寶母親與其他親屬持有的平安股份的投資平台。該公司註冊地是溫家寶的故鄉天津,過去10年期間,泰鴻有30多名個人股東,許多是溫家寶親屬及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的前同事。

段偉紅接受明鏡網獨家專訪時表示,《紐約時報》的文章有很多斷章取義和移花接木的部分,它只是擷取某一段過程並予以放大,而不是從整個來龍去脈來看整件事。

段偉紅解釋,泰鴻持有平安股份這件事,由於當初她並不想在媒體上出名,因此確實讓公司的人找了一些人的身份證、代持過自己的股份,以便隱藏自己的持股規模。“我的公司曾經使用過一些人的證件,拆分我的股權,但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找的人,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是溫家寶總理的家屬或親戚。”

段偉紅對明鏡網強調,他們本人也不知曉她公司的日常經營與投資行為,至今為止,這些人也沒有獲得過任何的收益和利益。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信任。我信任我們家的親戚。我一直到David(《紐約時報》記者)問我,我才知道。”段偉紅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合法。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2007年是對相關持股進行公開披露的最後一年,該報導統計了溫家寶親屬曾經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之間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的總額,並經過外部審計人員的核實,顯示溫家寶親屬手中股票的總價值在當時高達22億美元。2007年後,平安保險的持股狀況沒有再進行公開披露過。

段偉紅對明鏡網解釋,2008年之後,由於過了敏感期,所有代持者都退出她的公司,當最後能進行退出和分配的時候,這些股份最後還是由她來持有,回到她的名下,因此最終的受益權也在她的身上。“但《紐約時報》的記者沒有完全採納我的說法。”段偉紅說。若段偉紅的解釋屬實,則這些當時總價22億美元的股票一分都沒入溫家寶親屬的私人戶頭。

不認識溫家寶本人

根據網上資訊,段偉紅為漢族,清華校友,196812月生,中共黨員,凱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1996年至2007年為泰鴻投資集團董事長。2003年至2009年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2004年開始為航港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07年開始擔任凱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段偉紅與溫家寶同為天津人,1996年成立泰鴻集團,該公司的網頁寫道:“泰鴻集團是一家綜合性控股集團,總部設在北京。集團致力於長期投資,專注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行業和市場。其核心投資領域為創新型房地產項目和高端消費品,重點關注中國市場。”“泰鴻集團在所有投資項目中均占據主導地位。” “集團投資的項目經過嚴格甄選,或出自名門,或獨樹一幟。”

泰鴻集團隨後設立了凱風公益基金會,投身公益事業。段偉紅對明鏡網介紹,她從1996年開始創業,是一名靠自我奮鬥經商的商人,隨著中國這些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她合法經營著自己的公司,從來沒有為誰代持過股份。

據報導,段偉紅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通過自己的泰鴻地產在天津管理著一幢辦公樓與幾處房產,她當時當時還不到30歲。2002年,段偉紅與幾位溫家寶的親戚進行了商業合作,將自己的房地產公司轉換為同名的投資公司。

近年段偉紅靠著在北京物流中心的生意,以及投資中國最大建築材料企業之一——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而致富。2011年,泰鴻將物流公司的53%股權出售給新加坡企業,獲得近4億美元的資金;報導稱,段偉紅與另外幾個商人一直以來都在幫助溫家寶家族。

段偉紅否認自己一直在幫助溫家寶家族。“我本人是一個獨立的、與溫家寶家族沒有任何關係的企業經營者。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我自己的事。”

段偉紅表示,自己根本不認識溫家寶本人。“完全是無稽之談。雖然我和他都是天津人,但和他們家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在創業、經商上也都沒有任何關係。”

段偉紅對明鏡網指出,自己1990年代在天津所經營的,是幾處房產的開發,並非如報導所說是管理房產的生意。至於從新加坡公司獲得的近4億美元也不完全正確。“我們實際上沒拿到這麼多的錢,就是一種股份的交換,不是真的拿到現金,而且這裡面還包括很多我們當時投進去的本金,不是獲利。”

對於近年事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從中獲利許多,是因為與溫家寶家族展開合作的關係的說法,段偉紅表示,她與在平安股權上的人並沒有真正的金錢往來,而且她的事業有發展,不應當成個案看待。

“應該這樣講,最難的時候是創業,我創業了六年,最後投資了平安,也是中國過去10年高速發展,不只是我,大家都有目共睹,中國有很多企業經營者在過去10年都跟著高速發展,這是共性,不是個性,不是某一個人的特別。”段偉紅對明鏡網說。

段偉紅坦承她是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的朋友。“那是2000年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但段偉紅不認為張蓓莉有所謂“在丈夫步入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後,她那些利潤豐厚的鑽石生意才變得異常成功”的情況。

“第一,據我所知,溫夫人根本不做珠寶生意,她根本不是個生意人,她就是做鑑定,鑑定專家,屬於專業技術的。第二,她先生對她的事業也不知道。”對於是否有人會在珠寶生意上特別找張蓓莉幫忙,段偉紅對明鏡網的回答是:“不可能”。


紐約時報》1025日發表“中國領導人家庭隱密財富”



段偉紅(網路圖片)

明鏡獨家:俞正聲張高麗張德江升常委 六大地方政治局委員內定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李滬寧

      來自上海政壇的消息對明鏡網說,中共上海巿委書記俞正聲10月28日將接受上海官員的歡送,隨後前往北京參加中共十七屆中全會,並預定在中共十八大上升任政治局常委。

      今天在香港出版的《內幕》雜誌披露:中共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將升任政治局常委,主掌全國人大;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將升任政治局常委,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俞正聲升任政治局常委後,則主掌全國政協;中共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升任政治局委員後,仍留任北京。

     《內幕》雜誌亦披露:將接替俞正聲上海市委書記的是現任上海市長韓正;接替張高麗天津市委書記的是現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接替張徳江重慶市委書記的是現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

      再加上將接替汪洋廣東省委書記的現任中共內蒙古區委書記、留任新疆區委書記的張春賢,中共地方上在十八大上的六名政治局委員已經昭然若揭了,分別是:郭金龍、韓正、孫春蘭、孫政才、張春賢、胡春華。

     最近幾天,中共宣佈調整了解放軍四大總部主將,正好印證了《內幕》雜誌上期的獨家報導。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發言人說,「希望很快將證明,明鏡比國際上任何媒體都能更準確地預報中共十八大人事佈局。這對於明鏡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也顯示明鏡有志發展成為世界上頂尖的媒體集團。」




18_201209241308301vVtw.thumb.jpg (240×360)

胡錦濤是否裸退有變數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中共十八大之前,人事安排上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引著眾人目光。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寇健文在接受《中國密報》採訪時分析,栗戰書的上任,可說是習近平想藉機表明自己的立場。至於大家關心的常委名單,如果變成7人,則入常人選中最年輕者之一的汪洋將遭遇變數,雖然有說法稱,汪洋可做三屆,因此下一屆再進常委,一樣可以做10年,但總書記通常都是常委會中最資深的人,因此若汪洋到二十大時,還可以再當一屆常委,將不利於第六代領導人的接班。



胡錦濤是否裸退有變數

十八大的看點,除了常委人數是7人還是9人外,就要屬胡錦濤會不會留任兩年的中央軍委主席。泰晤士報預測胡錦濤將保留軍委主席職務2年,而路透社、法新社則報導胡錦濤將在2013年初交出所有職位。

薄熙來事件前,寇健文認為習近平接軍委主席的可能性較高,但由於不確定因素的攪局,使得胡錦濤會不會裸退有了變數。

1987年,趙紫陽上台,鄧小平從政治局常委的位置上退下,但持續保留中央軍委會主席的職位兩年;1989年,江澤民接替因64天安門事件而下台的趙紫陽,坐上總書記的位置。2002年的十六大後,胡錦濤上台,江澤民仿效鄧小平的“扶上馬、送一程”模式,留任中央軍委會主席兩年。如今,胡錦濤面臨了同樣的抉擇。

寇健文對《中國密報》表示,只要對比2002年到2004年江澤民留任中央軍委會主席的期間,政治局委員、軍方高級將領講了什麼話就知道,就能得知胡錦濤與江澤民是否相處愉快。2004年開始到十六屆四中全會之前,尤其是78月間,雙方人馬非常明顯地在較勁。

2004822日為鄧小平百歲冥壽,中央電視台為此製作了一個專訪鄧小平家人的節目,播放鄧小平從中央軍委主席職位退下後的信件和講話,並邀請鄧小平妹妹鄧先群、長女鄧林、外孫女眠眠一同上電視。鄧林在受訪時表示,鄧小平退休後,一開始還看一點文件,後來完全不看,“他一個是願意,全心全意地願意當老百姓。另外一個,我覺得他也是,他既然把他的工作交出去了,讓年輕的一代來做這個工作,他就要相信他,要信任他們,而且讓他們在工作中鍛煉成長,不要因為自己去干涉他們,弄得人家也成長不了,而且也手足無措。”

寇健文指出,鄧林的一番話很明顯是以古非今。“鄧小平怎麼會不干政?他在1992年只是個普通黨員,但我們都知道,他的南巡就是在1992年,真正不干政應該是在1994年完成第2代到第3代領導人交接後。”

20048月,曾直接負責鄧小平南巡時接待和安保工作的廣東省委原副祕書長陳開枝,在接受《四川日報》的二分之一版專訪時表示,鄧小平南巡時多次強調“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誰反對改革開放誰都沒有好下場,你們得把他打倒!”陳開枝回憶,當時鄧小平談得很激動,手都顫抖。

陳開枝指出,在深圳到珠海的船上,鄧小平告誡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謝非“你們能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別管他那一套。”“你們別給那些假馬列主義者嚇唬住,他們盡用大帽子壓人。你們查一查,我們三中全會以來所做的決定,哪一條是從馬列主義的書上抄下來的,沒有。但是,你又查一查,我們哪一條是違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沒有。”

寇健文對《中國密報》解釋,1992年南巡時,鄧小平實際上是批評保守派、批評江澤民的,《四川日報》是四川省委黨報,鄧小平是四川人,這個專訪實際上是在針對江澤民施壓。

由於江澤民留任中央軍委主席,2002年到2004年,中央有“兩個太陽”之說,胡錦濤的太陽是旭日東昇,江澤民雖然掌權13年,卻是個西下的太陽。

“胡錦濤當年把江澤民趕下去,現在是2012年,胡錦濤變成當年的江澤民,習近平變成當年的胡錦濤,如果你是胡錦濤,你要不要退?裸退之後聲望反而比較好,非正式影響力也更大,當年吳儀裸退,大家都稱讚。”寇健文說。

但薄熙來事件發生後,多了一些不確定性,因此寇健文認為胡錦濤不一定會裸退。寇健文對《中國密報》說:“此事件最大的問題是軍方將領的涉入。如果比較三名過去出事的政治局委員:1995年的陳希同,2006年的陳良宇,2012年的薄熙來,要說三人有何不同處,就是前兩人的事件不涉及軍方,他們也不是太子黨,現在的關鍵是,很多的太子黨都在軍方服務,而且很多人擔任高級將領。”




 寇健文認為胡錦濤不一定會裸退。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