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中國買房限購令與市場相違背

外參記者范方華/通貨膨脹已成中國的棘手問題之一,總理溫家寶9月中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再度強調北京控制通貨膨脹的決心,表示將控制整體物價的穩定、防範經濟成長大起大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凱利商學院兼職教授陳劍在接受《外參》採訪時比較了中美間的各項經濟數據,發現許多中國的日常食品絕對價格比美國貴,最富與最窮地區的收入差距比美國大,而中國的房地產則出現泡沫化現象,都反映出中國經濟情勢的嚴峻。

中國房價已超美國

老百姓所關注的另一個議題——房價,根據陳劍的比較,也反映出中國老百姓沈重的負擔:中國的房價已經全面超過美國,城市平均房價要比美國高14%,標準差為7%;這個差別不僅體現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也體現在廣大的二三線城市。

陳劍對《外參》進一步解釋,美國的房價在金融危機後大幅下跌,中國的房價在2008年的深圳曾短暫出現下跌的情況,但整體來說並未經過類似美國的調整或崩潰階段。“2008年中國通過4萬億人民幣救市計畫,大部分資金估計都進入了房地產,所以中國房價自那時到現在又增長了很多。”

對於中國房價是否泡沫化,各方看法不同,陳劍認為中國的房價泡沫化確實存在,而且非常嚴重。“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正經歷一場戲劇化的轉變,城市化的過程導致對房地產需求的增長,但在城市化的地區,還是要考慮收入增加了多少,如果城市化沒有給大家帶來收入上的大幅成長,那麼新進入城市的居民也沒辦法承受如此高的房價。”

陳劍對《外參》解釋,研究房地產有很多指標可評估房市是否泡沫化,一個很重要的指數是房價收入比。在美國房價泡沫化時期,房價是年收入的四到五倍,比平常的三倍要高,這就是明顯的泡沫化特徵,現在美國的房價雖然已經降到非常低的程度,但由於大家對房市的預期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如果認為房價還會再跌,就不會買房子,因此也無法帶動房市的回溫。

至於與美國面積差不多的房子,在中國最貴地區的房價收入比是美國的16倍左右,反映出中國房價泡沫化嚴重。

另一個指標是房價和房租比。陳劍對《外參》說明,比起租房,在美國買房可能稍微貴一點,但兩者的成本差不多,但在中國,買房成本至少是租房成本的兩倍。

房價中的地價也是一項指標,陳劍表示,美國泡沫化嚴重的2004年時,地價占房價的比率是51%,中國現在是64%,也就是2004年美國在泡沫最頂峰時,買房子有一半的成本是地價,但現在的中國只有30%、40%是房子的建築成本,如果房價中的土地價格比重太大,就是房地產泡沫化的跡象。

那麼造成中國房地產泡沫化的原因為何?陳劍對《外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政府對土地的壟斷。“美國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會有明顯的土地市場價格,但中國的土地是地方政府壟斷,如果有10家開發商,地方政府只拿出一塊地,只有價格最高者可取得這塊地,開發商在開發土地時有成本,又想從中獲利,最後的房價肯定很貴。”

陳劍指出,中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是房價泡沫的最大受益者。“調空房價不是地方政府的本意,而是中央政府的本意,中央政府不能從土地買賣中獲得巨大利益,地方政府才是利益的大頭,而高房價會引起民怨和社會不穩定,因此中央政府有動機穩定房價。”

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均實行購房限購令,如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陳劍認為限購令實際上與市場相違背,如果房地產市場真的是個透明公開的市場,就沒道理限制外地戶口或外幣購買房屋,而一戶人不能買第二套房屋也沒有特別好的根據,因此陳劍懷疑限購令真能有效或長期實行。

“如果真的嚴格實行限購令,房價應該降得很快,但我們並沒有見到這個現象。”不過,陳劍對《外參》表示,中國房地產是否會持續泡沫化還很難說。“預測房地產市場是很難的事,尤其是預測何時出現拐點,而預測中國的情況又更難,因為政府在此之中扮演的角色太重要,沒辦法放到模型裡去預測。”

雖然如此,陳劍認為中國房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現在的房價水平已經超過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程度,還能買得起房子的已不是工薪階級,所以如果房價持續上漲,預料政府將出台一些抑制房價的措施,比如施行房產稅,屆時房價將很難持續上升。


中國各大城市均實行購房限購令。(新華社)

向馬英九取經 一中各表外銷香港

台灣蘋果日報

江春男

台灣朝野對九二共識爭辯不休,對一中各表沒有交集,但是你丟我撿,香港有人從馬英九得到靈感,提議北京如法炮製,推出港版九二共識,用「六四各表」或「各表六四」,來化解港人對北京的政治民怨。

港人心中難忘六四

六四天安門事件己過了20多年,但是它仍然是無數人心中的痛,港人每年都舉行六四紀念晚會。香港回歸中國已14年,六四這個結不化解,一國兩制難以落實。許多港人認為「各表」的概念,在兩岸問題上用得不錯,六四事件也可比照辦理。你說暴亂,我說鎮壓;你說風波,我說屠殺。大家各說各話,你不否定我,我不否定你,彼此暫時擱置分歧。
事實就是事實,真相只有一個,六四各表是要擱置爭議,它和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的精神一貫,就是不說破彼此的矛盾,不挑戰對方觀點,並以互相尊重的態度,調整表達立場的方法和形式。

但是擱置爭議,不可能不了了之,比如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並非永遠各表下去,將來條件適合還是會把各表的內容統一起來。各表可說是停火,等實力夠大,你奈我不得,就可一表到底。

香港在2017年舉行普選,北京對一國兩制的成敗有時間壓力,因此要向馬英九取經。他們不知道一中各表不一定是兩岸共識,它可能是國民黨共識,但不一定是台灣共識。

北京本來想以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垂範台灣,現在反過來,要把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移植到香港,讓北京與香港各表六四。這個創見如被北京採納,等於馬英九幫了北京一個大忙。

峯會深化戰略互惠 財金合作 中日貿易結算採人民幣日圓

香港蘋果日報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周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他,是野田上任以來兩人第二次見面。野田強調日中加強關係對解決地區和國際性問題不可或缺,胡錦濤則相信野田今次訪問深化了兩國戰略互惠關係。中日戰略長遠是否互惠仍要拭目以待,但野田訪華敲定日本購賣中國國債及雙邊貿易以日圓、人民幣結算,令中日這兩個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深化財金聯繫。

胡錦濤與野田會談了約 40分鐘,日本外務省會後透露,雙方一致同意深化戰略互惠關係。野田要求北京對北韓發揮特殊影響力,確保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並在解決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及應對北韓局勢變化上,加強兩國溝通和合作。胡錦濤則表明,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符合各國利益,希望盡早恢復旨在解決北韓核問題的六方會談。

中國領導人明年訪日本


野田佳彥和胡錦濤見面前,還跟中國全國人大委員會吳邦國(右)見過面。新華社

日本下月起將先購入 5億美元中國國債,明年購入總額將達 100億美元。分析認為,中國近年推動人民幣在全球貿易擔當更大角色,在美元疲弱、歐元不穩的情況下,日本購買中國債券無異是分散投資風險,也等於公開承認人民幣作為國際和亞洲主要貨幣的地位,用行動表明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日銀行在中國發行熊貓債券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 JBIC)也將在中國市場試點發行人民幣債券──熊貓債券,開創日本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先河,雙方都希望藉此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分析認為這將締造雙贏局面,東京法國興業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大久保卓治說:「採納中國債券作為官方外滙儲備一部份,代表日本視中國債券為投資得過的資產,將鼓勵日本私人投資中國債券及其他亞洲新興國家的貨幣,最終有助日本發展離岸貨幣貿易。」

至於雙邊貿易結算,中日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更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現時兩國雙邊貿易有 60%都以美元結算,若改以各自的貨幣結算,將為兩國商界就可減少貨幣兌換損失。

深化財金合作,是野田前日跟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談達成的,兩國政府更計劃未來在多個領域合作:增進彼此政治互信;將東海建設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推動救災合作;增加兩國民間交流與互相理解;加強在區域和國際事務上加強對話和合作。此外,中國也同意租借一對大熊貓給日本仙台市。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野田佳彥,同意深化兩國戰略關係。新華社

拒絕九二共識台灣美國關係難維持

旺報 【陳一新】
 在日前的一場電視政見會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宣稱她若執政,兩岸關係不會倒退。問題是,美方最近透過第二軌向我方傳達,因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勝選後可能破壞兩岸關係穩定,也將無法與美國維持建設性關係。

 透過智庫學者,美方多次向蔡英文表明,接受九二共識,有助於民進黨勝選後,讓台灣與大陸、美國保持建設性的關係,可是蔡英文卻「忠言逆耳」,甚至還將美國智庫學者的忠告當作馬耳東風。

 蔡須面對北京壓力

 美方智庫學者逼得向蔡主席攤牌,表示如果她拒絕九二共識,又不把「台灣共識」說清楚,萬一她當選總統,美國將不會像2000年那樣為她向北京說項,警告她必須自己面對中國大陸的壓力。

 2000年是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中共內部對親台獨的民進黨執政如臨大敵,許多軍頭甚至揚言準備對台動武,遏制台獨,此所以出任閣揆的唐飛認為當時是「危機潛伏」,迫在眉睫。

 其時,柯林頓政府對於民進黨頭一遭執政還頗為興奮,決定派遣官員分赴北京與台北擔任和事老,以免兩岸緊張情勢升高擦槍走火,將美國捲入。台灣方面,由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長薄瑞光說服陳水扁接受「四不一沒有」(不宣布台灣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的問題)的君子協定。派往北京的官員,則要求中國大陸暫時對陳水扁「聽其言,觀其行」。

 這次蔡英文可謂「吃了秤錘鐵了心」,美國智庫學者的善意勸告固然不聽,疾言厲色的警告也置若罔聞,軟硬都不吃。更糟的是,她還派手下到處揚言北京會在她當選後接受政治現實與她的台灣共識。問題是,什麼是台灣共識,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杜尼隆9月間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就對蔡英文是否具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深表懷疑。蔡英文在電視辯論時用國語和馬英九與宋楚瑜討論台灣共識,可是馬、宋與電視機前的觀眾無不聽得一頭霧水。也難怪她用英語和美國官員溝通,老美也聽得莫明其妙。

 小英當選美難放心

 由於美國官員早就知道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之初,就擋住陳前總統召開國統會與接受九二共識的決定。因此,在美國官員與智庫學者眼中,她是比陳水扁更為理念型與行動派的台獨主張者。連陳水扁這種政客型的台獨主張者都能在台海兩岸掀起萬丈波濤,蔡英文一旦當選總統,美國又怎能放心?

 相對於美國對蔡英文的評價不高,歐巴馬政府顯然認定馬英九總統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不二人選。美國國務卿希拉蕊11月10日在夏威夷「東西中心」發表演說指出,亞太地區將是美國今後外交戰略的重心,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並說美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致力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強調「台灣是美國重要的安全及經濟夥伴,美國與台灣有堅實的關係」。

 11月23日華府外籍記者中心的記者會上,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德斯指出,美國跟台灣有長期安全與經濟關係,包括雙方軍隊溝通及美國對台軍售,美台長期關係對美國促成區域穩定的承諾很重要。

 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庫馬爾、國際開發署長沙赫、能源部副部長伯納曼的來訪,加上AIT12月22日宣布將台灣納入免簽證計畫的候選國,在在展現歐巴馬政府以實際行動或具體政策履行「戰略再保證」的決心。

 蔡英文反對九二共識,表示勝選後要推出「兩岸對話工作小組」,問題是,北京又怎會與一個親台獨、主張鎖國、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諮商?她主張台灣共識,卻又說不清楚,中外人士都有聽沒有懂。難道光靠耍嘴皮子,打模糊戰,卻端不出兩岸政策的牛肉,就能取得選民的信任嗎?(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議價的民主還是民主,議價的自由絕不是自由

香港蘋果日報

李平

內地 80後作家韓寒,新年前夕在新浪博客一連發表了《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一反其反叛形象,在闡述其政治觀點時表現出更多的妥協性,引爆網民爭議。有人質疑他表現犬儒、變身五毛黨,有人支持他提出具體的訴求,而不再是誇誇其談甚麼革命和民主。

「中國不需要埃及式革命」

韓寒認為,中國不會發生也不需要埃及、利比亞式的革命,因為「革命不保證就能帶來民主」、「中國沒有一個具體的個人能成為被革命的對象」,民間「普遍對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像的那麼逼切」,一人一票選國家主席「並不是中國最大的急迫」,而且,「一人一張選票,最終的結果還是共產黨代表獲勝」。

激進自由派將韓寒的言論歸納為否定革命與普選,有人甚至質疑韓寒過往只是一個當局製造出來的假叛逆偶像,「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總是要站出來為強權服務。其實,韓寒並未因國人質素低而得出中國不適合民主的結論,而是認為「國民素質低並不妨礙民主的到來,但決定了它到來以後的質量」。

的確,在中共的強力控制之下,以現有的政治制度及其衍生出來的軍警、法律、新聞體系,中國甚少有機會爆發埃及式革命。筆者認同韓寒「改革和民主其實就是一場討價還價的過程」的觀點,只有體制內、體制外的民主力量形成共震,才能真正觸動中國的政制改革。

不過,對韓寒在寫作自由問題上提出與當局妥協的方案,筆者不以為然。韓寒希望文化界與當局各讓一步,換取各自更大空間,並願意為此承諾不談當局執政史上的敏感問題、不談及或評判高層集團的家族相關利益。這好比要港人在放棄譴責六四事件、放棄批評中共高層的貪腐問題的前提下,才享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種議價的自由還有甚麼價值?議價的民主還是民主,議價的自由絕不是自由。或許,娶妻育女後的韓寒,可能多了些顧慮,少了些銳氣。

古有公主和親 今有熊貓慰安

東方日報

日本首相野田訪華,要求中國租借熊貓給日本災區,作為「中日友誼象徵」,「為飽受海嘯之苦的災民鼓舞士氣」,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會「積極考慮」。熊貓充當「慰安大使」,能夠消除日本朝野對中國的戾氣嗎?

中國自漢朝起實行公主和親政策,最著名的是漢朝王昭君出塞和親匈奴,以及唐朝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男人解決不了問題,就靠女人解決;刀劍疲軟時候,就靠女人的身體;鬥不過對方時候,就想方設法把對方變為「自己人」,即姑爺和親家,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外交傳統,也是統治者慣有的「精神勝利法」。

不過,和親外交只是換來短暫的「和諧」,最終解決爭議都是兵戎相見,結果岳父姑爺反目成仇,公主成了政治犧牲品。和親政策彰顯了中國人無能、無恥和殘忍、自虐的民族性:對外敵的無能——變相進貢;對親骨肉殘忍——主動往敵人胯下推;自虐——一遇紛爭先自摑耳光、自滅威風,以圖求得對方合作。

奴顏婢膝 蹂躪國寶
時移世易,中國總算有所進步,除了進貢少不了,譬如大舉購買歐美國債之外,和親外交則由人改為動物,不過性質都是一樣,思維也沒有任何新意,無非是拿熱臉孔去貼洋人的冷屁股,無非是一副奴顏婢膝的賤樣,無非是想表明堂堂中華是何等的雍容大度,何等的結與國之歡心。

可惜現實和歷史一樣慘痛,中國迄今租借出去的熊貓已有成百隻,但有哪一隻成為「友誼象徵」?又有哪個國家租借熊貓後對中國感恩戴德?幸虧大熊貓不會說話,也不知飛機將把牠們運往何處,否則牠們也會臉紅,或用腦袋撞鐵欄杆。

當年日本侵華時,日本獸軍強行徵發成千上萬的中國婦女當「慰安婦」,供日軍發洩獸慾,這宗歷史舊債尚未算清,如今中國國寶熊貓又要成為新時代的「慰安婦」出使日本。日本災區正面臨核輻射肆虐,這些可憐的熊貓不知會遭受怎樣的蹂躪?北京送熊貓入虎口,如何向國人交代?

本欄倒有一個妙計,中國的國寶是熊貓,日本的國寶是女優,中國向日本租借熊貓,日本也應對中國輸送女優,將蒼井空、波多野結衣、羽田愛等一眾中國男人耳熟能詳的女優都送到中國來,來個熊貓與女優的大交換,定能化解中日民間恩怨,甚麼南京大屠殺,甚麼歷史教科書,在日本女優的曼妙胴體前都不成為難題。

大陸對進口美國車雙反意味什麼?

旺報 【梅新育】
 中國商務部決定對部分產於美國的進口車加徵「雙反」稅收,在國際引起關注,10餘年來一直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者的中國,對美國汽車揮起雙反大棒,意味隨著中國市場規模膨脹、進口能力提高,中國正積極探索運用國內市場工具,誘導、驅使其他國家企業和政府接受中國的規則,進而可望為中國企業和國民在國際市場上創造更公正合理、更符合中國意願的環境,須知進口能力就是一種權力。

 汽車銷售已破千萬輛

 近30年來中國國內汽車消費持續增長,從1980年代初汽車年銷量近30萬輛,到2009年以1364.48萬輛的成績,首次突破年銷售千萬輛大關,並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國。即使在業界普遍感覺蕭條的今年,頭11個月汽車產銷也分別達到1672.83萬輛和1681.5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及2.56%。正因如此,除了正常生產運營的外國汽車廠商紛紛開拓中國市場,就連瀕臨破產的如富豪(Volvo)、Saab之輩,也相繼將解困的希望寄託於「中國因素」之上。

 至於其他各類商品的銷售規模,中國市場同樣領先世界,以至於一向漠視中國市場的蘋果公司,出乎意料地發現中國已成為其除美國外的最大單一市場,占其第4季營收的16%,驚喜之餘卻不得不面臨深圳唯冠公司為中國市場iPad商標開出4000萬美元的轉讓費要求。

 外國廠商著力開拓之際,暴露出道德風險,運用傾銷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實不足為奇;在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明顯減速下,他們面臨的競爭壓力加大,這樣做的內在衝動更加強烈。何況美歐國家自次貸危機以來,相繼提出實施「再工業化」政策思路,並在資助扶持本國製造業、招商引資等方面著力頗多,也增加了他們如此作為的本錢。關鍵在於東道國政府有無能力迫使外國企業接受本國的規則,正是在這一點上,其他條件相同,擁有龐大國內市場和強大進口能力的國家顯然更為主動。

 讓我們回顧一下去年鬧得全世界滿城風雨的豐田品質風波吧!對於52歲的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而言,在美國眾議院接受對豐田汽車安全問題質詢,很可能是他此生最為屈辱的經歷。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全世界最傲慢的議員肆意刁難和羞辱,面對面聽一名美國女子大聲哭訴「豐田,你真無恥」,聽證會上豐田章男的第一個動作──宣誓表示絕對不會說謊,假如說謊將不惜接受法律懲罰;他宣誓要接受懲罰的是哪一國的法律?豐田在日本工作,他宣誓要接受美國法律的約束和懲罰,那麼是美國的什麼力量逼迫他作出這樣的屈辱表態?答案是美國的「進口能力」。對美國而言,有太多的外國公司在美國擁有可被用來執行判決的子公司或財產,要對這些外國公司及高管實施境外管轄權並不困難。

 運用進口謀最大利益

 既然進口能力就是一種權力,作為一個出口大國,中國需要思考如何遏制別國對中國實施這種境外管轄的能力;而作為一個迅猛成長的進口大國,作為外企眼中的必爭之地,大陸需要思考如何適當運用這種日漸增強的進口權力,為中國謀取最大的利益。

 中國必將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進口能力所賦予的國際權力,推動建立更合理、更符合自己期望的國際經貿規則,這是客觀趨勢,中國的貿易夥伴從政府到企業,對這一點認識得越早、越明確,越早順應,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越順利。(作者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江澤民李光耀手把手 問西方看法

【明報專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近日出版的新書《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中,講及他對中國三代領導人的印象,包括鄧小平曾稱感謝新加坡支持北京處理六四事件的手法,江澤民曾拉他的手,問他西方國家到底是如何看中國,至於胡錦濤則不會抓其他領導人的手。

李光耀在書中說,因為他懂得講中文,所以與中國領導人的交流十分暢順。中國領導人早期對美國及西方世界認知不足,江澤民曾邀請李光耀出席晚宴,與他討論外界的情,「他會抓住我的手問我:『跟我說西方對我們的真實看法!』」但在胡錦濤時代的中國與美國的聯繫愈來愈頻密,所以不再需要新加坡充當中間人。

鄧小平﹕李光耀撐六四處理有功

書中還說,鄧小平在1992年1月19日至1月23日南下深圳巡視時,《深圳特區報》前社長吳松營在他身邊記錄所有談話。

吳松營在新加坡透露,當時鄧小平提到李光耀時指出:「四小龍中新加坡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對國內出現的問題毫不讓步,還支持我們對1989年春夏之交那場政治風波的處理。李光耀是有功勞的人。」

共產黨是台灣選舉永遠的輸家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選舉總是有贏有輸。但是有一個黨卻是永遠的輸家,那就是共產黨。平常時候台灣人把中共當散財童子;一到選舉,綠營把它形容得像牛頭馬面,藍營也急著撇清,好像沾到就會倒楣。

 更弔詭的是,明明兩岸政策是馬政府最突出的政績,也是民進黨的「罩門」,但綠營就是可打「民粹牌」、使「烏賊招」,搞得馬政府連「兩岸和平協議」都只打半招。

 不過,選舉應該選賢與能,政策應在民主程序中越辯越明,政治不應只是「高明的騙術」,政治人物不該愚弄人民,蔡英文當然不應以閃躲、模糊焦點、抹黑對手等手法,來回應兩岸政策議題。

 蔡英文始終否認「九二共識」,卻強調會務實協商,讓兩岸關係穩定。問題是,沒有「九二共識」兩岸有可能協商嗎?關係可以穩定嗎?這種論述能算「務實」?

 其實,蔡英文宣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可說是民進黨對國家認同議題的一大進步,但巧妙的是這宣示卻又不違反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這轉變充分說明政治確實是「可能」的藝術。

 同樣的,蔡英文既然能把「中華民國」與「台灣」合體,以消弭台灣內部的認同分歧,為何不再向前走一步,讓「中華民國」、「台灣」與「九二共識」結合成「三位一體」,進而化解兩岸紛爭呢?

 一念之間,就可解開兩岸三大黨的歷史恩怨、統獨糾葛。要當英雄或罪人,蔡英文不妨好好琢磨。

房地產泡沫剛破 中國經濟將染上“日本病”?

香港蘋果日報

盧峯

諾貝爾經濟學者克魯明(Paul Krugman)從來不是中國的 fans,九十年代中國經濟開始起飛時,他就寫過一篇"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的短文,質疑亞洲以至中國倚賴投資再投資推動經濟不可能持久。克魯明又認為中國的經濟數據水份多,沙石多,又帶有虛報謊報的做法,根本難以根據數字評估中國經濟的實況。到近幾年,中國持續錄得巨額貿易盈餘,囤積三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克魯明又不斷撰文鼓吹美國政府及國會採取懲罰性措施逼人民幣升值,促使中國增加內需,以改善其他國家的競爭力,減低貿易不平衡的情況。

前幾天,這位向來看淡中國的學者又再在《紐約時報》的專欄發炮,認為中國的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泡沫剛爆破,後遺症將持續出現,隨時會像九十年代的日本及二○○七年後的美國那樣經濟突然大幅收縮,禍及全球經濟。克魯明對中國的批評很多人未必同意,他不斷鼓吹要人民幣大幅升值更被中國政府視為「噪音」。但是,他今次提出的警告是有根有據的,很值得大家深思。

根據克魯明的分析,中國過去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都是由投資包括基建及房地產投資帶動,內部消費卻始終沒有起色,到現在仍不過佔生產總值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跟發達國家如美國之類佔百分之六、七十相距甚遠。相反,投資佔整體經濟的份額卻不斷上升,從百分之四十以下升至接近百分之五十。而在新增的投資中,房地產投資佔了一半以上。換言之,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飛躍旺氣十足,靠的主要是房價不斷上升,是房地產泡沫不斷膨脹。

誰都知道,房地產泡沫最能夠拖動整體經濟上升,也最疑幻似真的。以香港為例,樓價上升令業主的紙上財富大幅增值,令樓市交投暢旺,令銀行貸款需求大增,令律師、建築師以及其他商業服務客似雲來,令建築行業如魚得水。差不多所有人都好像有花不完的錢,有用不盡的資金。而且,泡沫還會不斷自我強化,不斷麻痹企業、消費者、政府官員,彷彿好景是理所當然,沒有結束的一天。九七回歸時的香港固然如此,八十年代末的日本,東京皇宮所在的土地價值比整個加州地價還要貴。二○○七年前的美國同樣如此,同樣看似好景長在。

問題是泡沫是必然會爆破的;而泡沫越大,爆破時的殺傷力也越大。香港花了七年時間逐步清理泡沫後遺症,再由於內地資金湧入才扭轉頹勢,美國○七年樓市泡沫爆破引發金融海嘯,花了幾萬億元公帑救市仍有點一籌莫展,復蘇的步伐仍然蹣跚得很,日本更不用說了,從九○年到現在已二十一年,經濟還是那樣虛弱不堪,就像久病不起的人那樣。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熱潮長達十年,泡沫即使比不上日本也非常巨大,涉及的投資數以萬億計,涉及的業主、企業數以百萬計。

現在,各種迹象包括房價跌,交投縮,地方債惡化,大耳窿崛起,資金周轉困難都顯示中國樓市泡沫正在爆破,不斷升值、資金不斷的遊戲已成過去。從銀行到發展商到建築公司到小業主都要開始埋單計數,都要開始為過去的非理性亢奮還債。而大量過往被隱藏的債務都會浮上水面,令內地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壞賬大增,資金緊絀以至周轉不靈的困局,情況就像九十年代的日本及近幾年的美國那樣。

不少人會說,中國政府有的是錢,開動印鈔機就可以解決水緊問題。可是,印鈔將引發惡性通脹,中國政府不會冒社會不穩的政治風險;再加上房地產業已成資金黑洞,企業、小投資者避之則吉,令整個行業面臨長期萎縮。內部消費長期不振加上房地產盛況不再,中國還有甚麼新的火車頭推動經濟呢?明年、後年要保八真的一點不容易,弄得不好來個經濟逆轉更肯定殃及香港、亞洲及全球,大家可得有心理準備。

錢色醜聞 無錫市委書記被查 上馬8個月 與多女有染

【明報專訊】江蘇官場出現貪腐醜聞,任職僅8個月的無錫市委書記毛小平突遭免職,據稱涉及女色及經濟問題,有消息指他一次受賄5000萬元人民幣。雖然官方公開仍稱他「另有任用」,但據當地消息透露,毛已被中紀委帶走調查,一同被帶走的還有3個與他關係密切的女人。

上周四(22日),無錫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新力在會上宣讀省委任免決定,任命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兼任無錫市委書記,免去毛小平市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省委副書記石泰峰、無錫代市長朱克江和新市委書記黃莉新分別在會上講話。毛小平不僅未參加會議,而且整個會議對毛小平過去的工作隻字未作評價,這顯然不符合內地官場慣例。

知情者爆一筆收5000萬賄款

當地消息透露,21日正在無錫市主持「務虛會」的毛小平被叫出會場後,已被中紀委帶走調查。任現職剛8個月的毛小平成為江蘇「最短命」市委書記。消息稱,毛小平出事是由於有實名舉報及牽扯入其他案件,無錫官場人人自危一片混亂,可能牽出省裏更多官員。

消息人士指出,江蘇省委的所謂「另有任用」,是想將毛小平調任省供銷社副主任這一閒職,以降低事件「轟動性」。將問題官員調任閒職,是內地官場慣常做法,一來方便深入調查,二來降低其出事「敏感」程度。

無錫消息披露,毛小平出事涉及錢與色。毛在任市長時就與一名音為章瑩的女記者關係曖昧,並將其調至市政府,這在「整個市政府是公開的秘密」。此外,毛小平還與市政府辦公室一名石姓女子「關係密切」。而經濟問題是「出事」導火索。據說,毛小平出事與土地開發和工程直接有關,其收錢「膽子很大」,近幾年在無錫城建上屢有「大手筆」,據說曾一次過收取5000萬元人民幣賄賂。2008年,無錫市炸掉市中心地段的建成僅7年的22層市第一人民醫院大樓,並迅速將土地轉手,其中利益分配一直是謎。

54歲的毛小平在2001年從江蘇省輕工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任上調任無錫副市長,2004年任市長,先後與兩任市委書記——王榮、楊衛澤搭檔,今年4月才當上市委書記,成了無錫「一把手」。

網民調侃﹕毛鄧保不了毛小平

互聯網上有關毛小平出事的消息已不脛而走,有評論稱他「姓了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姓氏,起了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名字,也照樣逃脫不了被拿下的命運」。


毛小平

台灣總統選舉 誰也無法預判的詭譎選情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國民黨大老,已故的宋時選先生是著名的好好先生,他在當國民黨省黨部主任委員時,我有次巡迴全省採訪,那時台灣每次選舉,國民黨都是受到猛烈攻擊的一方,我曾問他,碰到這種情況他怎麼辦?宋時選答說:對罵不是我們的專長,我們有地方關係。他還帶我去好幾個鄉鎮的民眾服務社參觀,民眾服務社就是最基層的組織,這些組織平時排難解紛,幫忙地方解決困難,儼然成了地方上的中心;靠著這些組織,國民黨建立了它的地方認同與參與。他所謂的「我們有地方關係」,指的就是這個。那個時代每到選舉,國民黨還可以好整以暇的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好戰分子在國民黨內毫無地位。

 但那種好好先生搞黨務的時代已成了過去。馬主席說「他改變了國民黨」,就是二○○八年他把黨定義為「選舉機器」,而不再是經營地方的媒介。這也就是說國民黨開始文宣化和脫地方化,於是一到選舉,那些好鬥的黨內好戰之士就告抬頭。問題是用文宣方式搞選舉要看時機,二○○八年大勢在國民黨這邊,搞起文宣自然無往不利,但到了二○一二大勢已不在國民黨這邊,國民黨缺少了地方組織的支撐,遂難免選得艱苦萬分。

 當國民黨愈來愈脫地方化,民進黨反而在地方化這一點佔了上風。從二○○八大選,到前年的三合一選舉,再到去年的五都選舉,有心人應當已可敏銳的體會到,台灣以前那種「藍大綠小」的基本格局,已靜悄悄的往「綠大藍小」的方向移動。馬主席說他「改變了國民黨」,這究竟是福是禍,這次大選即可見真章。

 這次大選,由今天起算已不到三個星期,這次選舉的各家民調,領先與落後的差距只在零點幾或最高到五個百分點間拉鋸,而拒絕表態的選民則高達一五%至二○%之間。拒絕表態者已成了這次大選的最後裁判,如果再加上宋楚瑜的因素,馬吳配這次的選情,真的只能用岌岌可危來形容。

 由於選情詭譎難測,最近這幾天兩個陣營遂都在用最傳統的方向算票估票。馬總統在二○○八年單單北北桃即大贏一百廿萬票,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金恩慶評估,馬吳配想要勝選,北北桃至少要贏過六十萬票;但由三合一及五都選舉的經驗,加上蔡英文客家妹的加分,國民黨贏四十萬票已算僥倖,如果馬吳配在南部每個縣市都輸一、二十萬票,中部只勉強小贏幾萬,這樣加加減減,馬吳配當會以二○至四○萬票的差距落敗。如果根據媒體民調,馬吳似乎還相當有希望,但只要一落實到區域估票,馬吳陣營應當就高興不起來。

 國民黨好戰派當道,這些好戰好鬥之士一定要謹記高雄市長之役,他們在陳菊高雄淹水時的行蹤問題上窮追濫打,又利用楊秋興意圖分化綠營,結果票開出來,陳菊一人獨得八十二萬票,大過黃昭順的卅萬票和楊秋興的四十一萬票,楊黃兩人相加都還輸陳菊十萬票。由高雄的經驗也證明了窮追濫打的無效。

 馬總統在二○○八年大選,以五八.四五%對四一.五五%大勝兩百多萬票的絕對優勢,演變成今天這種艱困局面,縱使幸而能夠連任,也連任得很勉強,這裡面有太多值得將來學者們好好研究的課題。一個類似於台灣這種「五十對五十」的社會,統治者坐不穩他們的位子,這種困境不止馬總統如此,這次蔡英文如果幸而當選,她的挑戰也絕不會更少。這顯示出台灣如此分裂的社會,無論是誰當政,一定要把揉合社會,追求整體的自主發展列為首要目標。太注重兩岸關係而犧牲了台灣的自主性,這乃是馬政府的致命傷。將來無論誰當選,都必然各種問題千絲萬縷,迎面而來,這次選舉選民丟出了求變這個訊息,馬總統如果幸而連任,蔡英文如果幸而當選,都一定要摸索出台灣求變的新路徑!(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中國高鐵之父”傳涉貪受賄關押濟南

香港蘋果日報

有「中國高鐵之父」稱譽的鐵道部前副總工程師張曙光,今年二月被中紀委拘查後,海外曾爆料指他涉貪受賄 28億美元(約 217億港元)。官方人民網和內地眾多官媒昨引述海外爆料,對該案跟蹤報道,令海外報道恍如事實。

涉向劉志軍行賄

報道指 55歲的張曙光與原鐵道部長劉志軍狼狽為奸,張用金錢美色向劉行賄,獲劉賞識,曾一年三次晉級,官至副部級高官,成為劉的鐵杆親信。據透露張現被關押在山東濟南,當局仍未結束對其調查。劉志軍於今年二月被拘查。

報道引述媒體此前曾報道張曙光不但被指利用負責中國高鐵技術引進等機會大肆貪污受賄,還在美國洛杉磯沃爾納特市( Walnut)擁有佔地近 30,000平方呎、住房面積 4,100平方呎的別墅,供早已移民美國的妻子王興和孩子居住。

「中國高鐵之父」張曙光。

中國日本領袖會議 乏善可陳

中國時報 【蔡增家】

 《孫子兵法》始計篇說過,戰爭的勝負必須要具備「道」、「天」、「地」、「將」、「法」等五項因素,也就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條件,再加上「堅實的政治基礎」與「制度性的安排」的配合,五項因素缺一不可。套用在現代,一個成功的領袖高峰會,則必須要製造良好的會面時機,兩國要有強烈的會面動機、以及要有亟待兩國領袖解決的重大議題,另外代表兩國談判的領袖必須要具有穩固的政治基礎,同時要具有魄力來解決兩國的爭端。

 若將這五項標準套用在近期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例證上,可以發現這五項指標好像連一項都沒有達標。而距離上次日本麻生首相訪中才短短的不到三年,中國對這次野田首相來訪興致不高,表面理由似乎是時機不對,深層的理由卻是野田在日本國內政治支持度不高,讓中國不願與野田談判爭議性的政治議題,而一再地推托會面時間。

 首先在兩國領袖的會面時機上,在當前各國所舉辦的領袖高峰會,通常會選擇一個適當時間,來為兩國領袖的會面製造正當性。而中日兩國也為了這次野田首相訪問中國,要找個好理由費盡了心思,最後中日兩國竟決定將此次訪問定調為慶祝中日建交四十週年。但是中國與日本是於一九七二年九月建交,要直到明年的九月才屆滿四十週年,這讓此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重要性大幅降低,似乎只能淪為一個次要的會前會。

 其次,在兩國領袖會面的意願上,兩國外交關係好壞,是攸關兩國領袖願不願會面的最主要因素。而野田首相是日本民主黨自二○○九年上台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的首相,對現今的中日兩國關係來說是有其重要意涵。但是規劃這次野田訪中的日期,卻是一再地延宕,一下要避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一下又要顧及中日兩國人民的感受。由此可見,在釣魚台撞船事件之後,中日兩國關係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回溫,這讓兩國領袖對此次高峰會僅僅行禮如儀。

 最後,領袖高峰會的最大用處,便是能夠透過最高領導人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來解決當前兩國間高度爭議的議題。而中日兩國從二○○○年之後,便在歷史教科書問題、東海油氣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等三大議題上都出現相當大的紛歧。這是歷任中日領導人共同面對的無解難題。這使得這次兩國領袖高峰會所能談的議題便顯得相當有限,而就在中日兩國正愁著不知道要談哪項議題時,剛好發生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讓朝鮮半島議題主客易位,反而成為這次中日高峰會的首要議題。

 更深一層來看,中國對這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顯得興趣缺缺,最重要便是近幾年日本國內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欠缺穩固的政治基礎。野田首相今年九月就任至今才短短不到三個月,但他的國內民意支持度卻從六二%掉到剩下不到三六%,反對他的民眾更高達五二%,這樣已處於在下台的深水線邊緣的首相,要如何與其達成具體的政治協商。

 也因此這次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成果顯得乏善可陳,根本無法觸及兩國的核心議題。兩國領袖在政治層面,承諾在中日夥伴關係上持續推展兩國的友好關係,在經濟層面繼續加強民間交流以及金融合作,在外交層面再次宣示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和平是符合中日兩國的國家利益,而中日兩國亟待解決的東海由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問題,卻是隻字未提。

 顯然,日本近年來政治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政治基礎不夠穩固的政治難題,似乎已逐漸延燒為外交議題,這不但影響到日本政治大國地位,同時也影響到他國對日本政治領導人的信任度。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亞太所所長)

維權人士陳光誠的奇異光芒

亞洲週刊

許知遠

看不見的陳光誠充滿禁忌,也引起國際好奇,是他們理解中國的一個簡捷的切入點。


許知遠,二零零零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為《生活》雜誌的聯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時報》中文網的專欄作家。他最近的一本書《極權的誘惑》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

 

末日來臨時,拯救人類的不是「超人」或「蝙蝠俠」,而是中國人製造的「諾亞方舟」。在兩年前的電影《二零一二》中,這一情節呼應了整個時代情緒——在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中,中國令人迷惑的政治、經濟體制卻表現出意外的堅固性,成了全球復甦的主要希望。

剛剛發生的一個插曲為觀察這個體制提供了新的角度。好萊塢影星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蝙蝠俠」的扮演者,也是中國一部聲勢浩大的新電影《金陵十三釵》的男主角,駕車八小時,前往山東的一個村莊看望一位名叫陳光誠的中國公民,卻發現自己實現不了這個簡單的目的。在東師古村的入口,「蝙蝠俠」被一群深綠色外套的人阻攔與推撞,他唯一能做的是不斷問:「我為什麼不能去看一個自由人?」

真是lost in translation的一刻。這些守衛或許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即使字面上聽懂了,也很難理解這個外國人的憤怒與費解。他們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守衛們奉命攔截一切試圖探望陳光誠的人,並經常使用武力。自從二零一零年九月以來,一直有人想進入村子。很有可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叫陳光誠的人為何如此重要。他是個盲人,全靠自學成為了一名律師,為一群無權無勢的村民打官司。六、七年前,陳光誠和其他一小群維權律師,被視作中國社會的良心與變革的希望。倘若直接的政治改革太過艱難,那麼法治之路、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但很快的,這些律師不是被毒打、入獄、就是被迫沉默,陳光誠則在監獄呆了四年半。他被釋放後,仍被監視居住,既出不了家,也不允許有人探望,他的妻子與孩子也受此牽連。

儘管如此,一年多以來,總有人不斷前來,他們是人權工作者、記者、作家、外交官,有良知的普通人,有中國人,有外來者,無一成功。地方政府撥出巨額款項,招募一支龐大的監控隊伍,期望營造出一個微型黑洞,徹底遮蔽陳光誠的存在。

相反的,黑洞總會蘊涵特別的能量。看不見的陳光誠,成為了一道奇異的光芒,它越是充滿禁忌,越是引人好奇。對於外來者來說,尤其如此。中國太過複雜、令人撲朔迷離,它不可扼制的崛起也令人憂慮與費解,而陳光誠的遭遇,給予他們一個簡捷的切入角度。中國故事是一樁善惡分明的道德劇,一個盲人律師為了捍衛人權,而被政權迫害。這樣的浪漫化敘述吻合媒體的期待,不管是緬甸的昂山素姬,還是中國的陳光誠,都符合這樣的邏輯。在未遂的探訪之後,克里斯蒂安.貝爾對記者說:「我只想見到這個人,握他的手,告訴他,他是多麼的鼓舞人心。」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言行讓人欽佩,但多少仍讓人想起《安靜的美國人》中的一些場景,他說的都對,但總覺得有點簡單。

儘管如此,受挫的「蝙蝠俠」仍以另一種方式提醒我們的道德遲鈍。對於絕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陳光誠的存在與遭遇,他的名字與事蹟從來沒出現在公共空間中。即使對於一小群的知識分子與公共事務的關心者,陳光誠也過分遙遠。除去極小的一群探望者,大部分人私下表現出的同情與支持也很難支持他們親自前往山東臨沂的這個村莊裏。或許在潛意識裏,人們(也包括我自己)也對探望行為的意義表示懷疑,它真對陳光誠一家有幫助嗎,還是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麻煩,還是探望僅僅是一種道德上的自我展現?

或許這種遲疑,業已提醒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麻痺已墮落到何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今日的中國就是依靠這種普遍的道德麻痺來維持的。人們對於超越個人利益之事、對於他人的痛苦,都失去了理解與同情的能力。因為喪失了這種能力,我們要麼漠然地對待苦難與不幸,要麼把一些基本的德行,進行過分的抒情與放大。兩者都妨礙我們尋找問題的根源。

我們再難用一個簡單的「極權主義」的標籤來形容我們的現狀,它也不僅是「腐敗的政府」與「受傷的人民」的對抗。那些奉命看守陳光誠的人也是農家子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政府也非鐵板一塊,不同層級間都為各自的利益奮力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政府確是一個「碎片化的威權」,陳光誠是地方政府一個巨大經濟來源,惟有依靠監禁他,甚至不斷創造一些新爭端,他們才可能獲得更多的維穩經費。

陳光誠的存在,說明了整個中國政治與社會已潰爛到了何種地步。它也意味著未來的重建,會是多麼的艱難。

日本口蜜腹劍 中國甘之如飴

太陽報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大打和平牌,表示日方願意做中國的共同發展夥伴,同時表示願意購買一百億美元的中國國債。其實,野田口蜜腹劍,種種許諾不過是緩兵之計,其以華為敵的狼子野心早已是路人皆見。

日本今次購買一百億美元的中國國債,很多中國人將此視為野田送給中國的上門禮,更有人藉此證明野田並沒有反華野心。這種論調是井底之蛙,日本購買中國國債,就像中國購買日本國債一樣,都是逐利行為,並不能證明野田的反華政策已改變,而且今次日本只是購買一百億美元的中國國債,數額之小說明不了甚麼問題。

判斷日本的外交動向,不是要看其領導人說了甚麼,關鍵是要看他做了甚麼。野田一上台,便與菲律賓、越南簽訂所謂的安保協定,今次訪華結束後又到訪印度,再與印度搞安保協定,野田如此奔波,煞費苦心簽這麼多安保協定,顯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目標直指中國。

而且,野田甫上任便在檢閱自衞隊演習時叫囂「忘戰必危」。日本和平憲法明文規定,日本永不再戰,如今野田叫囂「忘戰必危」,實際上是公然違憲,完全視和平憲法如無物,折射出野田好戰的本性。更可怕的是,野田還不斷加快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步伐,繼早前將防衞廳提升為防衞省之後,野田內閣悍然決定放寬基於「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武器出口限制,允許參與武器的國際共同研發及生產,這相當於變相扶植日本軍火財閥,為進一步強化日本武器裝備奠定基礎。

和平假象 緩兵之計

眾所周知,日本與菲律賓、越南等國已簽訂安保協定,如果再放寬武器出口,日本軍火工業將獲得巨大的市場,得以飛速發展,而這些國家獲得日本先進武器之後,在侵佔中國核心利益方面更將惡向膽邊生,不僅可以明目張膽,而且可以肆無忌憚。

如果認清日本外交的真面目,中國又何必為日本購買區區一百億美元的中國國債而舉杯相慶呢?反過來說,日本花一百億美元,相當於給中國注射了一劑麻醉藥,讓北京逐漸失去警惕。甲午戰爭前夕,日本也是一邊積極備戰,一邊麻痹清政府,說甚麼「日清友誼萬古流傳」,並不斷給清政府提供一些緊急貸款,日本間諜甚至跑到李鴻章女婿家中做幕僚。結果,日本口蜜腹劍的戰略獲得豐厚回報,清政府在和戰決策時舉棋不定,使前方將士首鼠兩端,坐失戰機。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中國可以陪着日本演戲,但千萬不可入戲太深,變得自欺欺人,無法自拔。面對日本的利益誘惑,中國必須坐懷不亂;面對日本的耀武揚威,中國應該針鋒相對。

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社会将抗争”

法国《快报》

核心提示:戈尔巴乔夫接受了法国《快报》周刊记者的采访,他的谈话内容涉及从克里姆林宫的权力斗争到阿拉伯革命的方方面面。他始终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但在观察世界方面,他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和客观性。

原文:Mikhaïl Gorbatchev: "la société russe va résister"
作者:Par Ulysse Gosset
日期:2011/12/17
译者志愿者翻译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于1985到1991年间进行改革,对普京的俄罗斯提出批评。路透社/Juan Carlos Ulate】
他的话语依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的话越来越显得尖锐。他很快就到81岁了。作为主要的角色,他经历了从苏联到俄罗斯的变迁,接着就被排挤出局。这足以表明,在这混乱的时期,他对普京、对寡头、对国家中的腐败和侵犯人权所持的看法具有独特的价值。脱离了公共事务的他保持着言论自由,并用尖锐的目光审视俄罗斯特权阶层的核心所发生的事情。他说出一些睿智和无可替代的看法,这里面也包括了对西方国家的看法。戈尔巴乔夫的谈话内容涉及从克里姆林宫的权力斗争到阿拉伯革命的方方面面。他始终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但在观察世界方面,他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和客观性。他同意回答法国《快报》周刊记者提出的问题。

法国《快报》周刊记者问(以下简称"问"): 12月4日议会选举后发生的示威游行活动并没有遭到政权的镇压。俄罗斯在走一条"温和独裁"路线吗?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答(以下简称"答"): "行政"压力是巨大的:政权给教师发通知,向商人施加压力,花钱让众多退休者闭嘴。总之,所有的资源都被调动起来以保障统一俄罗斯党的胜利。这是令人担忧的。真正的令人担忧。

问: 在举行了这个有争议的选举和随后发生抗议事件之后,您对克里姆林宫、对普京和对梅徳韦杰夫想说什么?

答: 政权应当承认,发生了许多舞弊行为和太多的"私下交易"。所宣布的选举结果不反映选民的意志。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深信,这样的选举结果是不公正的!无视舆论会使政权失信,使国家不稳。装聋作哑愈加激起不满....我认为,总理和总统应当采取主动行动,以留在民主进程的框架内。我们的领导人不久将面对一些困难的决定。他们应当进行一些重大的、不可避免的改革。但如果没有公民的参与或是不按他们的意愿办事,我们的领导人就无法进行这样的改革。选举的谎言正在摧毁人们对政权的信任。因此,必须取消选举结果和宣布举行新的选举。

问: 普京会成为又一个勃列日涅夫吗?

答: 不能这样说。眼下,作这样的对比缺乏根据。然而,假使普京过长时间掌权,他倒有可能变为勃列日涅夫那样的人!

问: 我们可以把普京称为现代沙皇吗?

答: 你在开玩笑了....他或许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我认为,我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在俄罗斯,大家的情绪很高涨。人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议论。但出现了一个沙皇?这不会的!无论如何,人们应当为社会上的激情辩论而高兴。曾有一些时期,像斯大林时期,没有人敢于表达自给的意见。但今天,社会并不准备抛弃民主的成果。俄罗斯社会将抗争。

问: 您怎么看待普京和梅徳韦杰夫之间的"音乐椅"游戏。

韩寒“革命”“民主”“自由”博文三部曲引发舆论激辩

         

中国青年作家韩寒

作者 凯文
中国大陆年轻作家韩寒于12月23、24、26日连续发表三篇博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直接面对当下重大政治问题表态,引发众多关注。他在文章中表达的对现阶段中国民主的悲观态度,也激起了网友争论。

韩寒的博客不定期更新,通常一到两周一篇,且标志是具有韩寒个人风格的俏皮话。但最近的《谈革命》《说民主》以对答形式在圣诞节前连续 出击,前者仍然保持了标志性的俏皮风格,而后者较少调侃色彩,而26日的《要自由》更以少见的庄重独白语气发表,可以看做是韩寒对相关问题较为严肃的表 态。
在《谈革命》中,韩寒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非此即彼,非黑就白,非对即错,非带路党即五毛党的社会里,革命两字说起来霸气,操作起来危害更大。革命 不保证就能带来民主,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要改革的国家。韩寒以开车为例提出一个象征性的悖论:如果问什么时 候是革命的好时机,只能说,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但恰恰在这样的国家,也不需要任何的革命了。
续篇《说民主》可以看作是对此前批评的回应和继续。针对中国知识界对哈维尔的缅怀,韩寒认为民众的素质、执政者的忍让、文人的领袖三者共力才能形成 捷克式的天鹅绒革命,而这三者在中国全部不存在。暴力革命都不愿意发生,天鹅绒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国发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们只能一点 一点追求。
韩寒称自己并不认同“中国人素质太低,不适合民主”的论调,他认为民主迟早会到来。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他称 自己因为参加拉力赛去过上百个的县城,和各种人聊天后发现,他们普遍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并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他们对强权和腐败的痛恨更多源于“为 什么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亲戚得到了这一切”,而不是如何去限制和监督。
韩寒还提出两个富有争议的观点,一是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今 天的中国共产党有八千万党员和三亿亲属关系,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二是如果革命到来,文人应当扮演“反向墙头草”的角色,要把所有的 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眼看一派强大了,就必须马上转向另一派,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其他方而独大。
26日的《要自由》一文,则身体力行地实践“讨价还价”争取自由的原则。韩寒“恳请官方为文化、出版、新闻、电影松绑”,作为交换条件,他个人承诺 “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但是,如果两三年后情况没有改 善,韩寒表示将在每届作协或文联开会时亲临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
此前韩寒因为对现行体制持讽刺和批判立场,被广泛视为影响最大的年轻一代自由旗手。这次他直接而坦率地表达对中国民主化前景的悲观立场,在微博上引起了激烈争议,众多媒体人、学者及网民都纷纷表态支持或批评。
此前曾经被韩寒嘲笑的《环球时报》特意发表社论力挺,截止前两篇博文发表后,主编胡锡进盛赞韩寒的言论是“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社论起草人 之一王文也宣称,韩寒思想“蜕变”将是对自由派人士的重大打击。同时,有反对者批评韩寒此番言论是“五毛”升级版,甚至称这是韩寒“和自由主义决裂的宣 言”,学者吴稼祥称,韩寒的素质论其实就是中国官方的立场,甚至嘲讽“作协副主席的位置在等他”,暗示韩寒被官方招安。
同时,很多人对韩寒的论点持有保留的赞同。历史学者张鸣明确表示认同韩寒的观点,认为中国很难发生天鹅绒革命,要革命的就是黄巢李闯式的。宪政学者萧瀚也认为,赞成其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对知识人批评部分,但不赞同他牺牲观点支持弱者以求各派共存的观点。
据韩寒父亲韩仁均表示,韩寒自称此举意在“让人可以开始敢于谈论这些以前不太敢触碰的词语,能争鸣总是一件好事”。网友“幸运江底沙”形容称,韩寒的两篇博文就是投向池水的石头,那两块石头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池水涌动了,不会再是一汪死水。
尽管“革命”和“民主”话题在微博上激起论战,但除了《环球时报》发文表态,控制较严密的平面媒体上没有引发更多反响,显示出这一话题还有相当的敏 感性。但是,面对深重的社会危机,以前仅在部分学者和媒体中讨论的当下中国“革命和改良赛跑”话题,通过韩寒的巨大影响力由此浮出水面,进入大众、尤其是 数千万粉丝的视野。
现年29岁的韩寒出生于上海,目前是职业赛车手、作家。他在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同年写作小说《三重门》,随后有多部作品问 世。2010年他主编杂志《独唱团》,历经坎坷出版第一期,但第二期印刷完毕后遭到封杀。他的博客访问量显示高达5亿1千4百万次,是中国当今影响力最大 的个人门户。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赵紫阳高球教练看球品知性格縝密


路透社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已故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高尔夫球教练、并有香港高球教父美誉的邓树泉,其在香港新界的独立大宅25日凌晨遇窃,损失财物30万元港币,但记者对邓树泉的教球经历,比他家中失窃似乎更有兴趣,尤其是赵紫阳与他的另一名学生霍英东两人的打球性格。

现年62岁的邓树泉告诉记者,看球品知性格,形容赵紫阳「用脑打球」,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则属于「勤力水准稳」一派,正好符合两人在球场外深思缜密及勤奋的个性。他说,他在八十年代初教导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打高球时,赵起初连球杆也不懂如何握紧,但日子久了就开了窍,水准渐高,加上他心思缜密,如要打的球洞在湖泊旁,他会先将球打向湖旁边对开位置,再加一杆补打,绝不冒险,作风十分稳重。
赵紫阳自学会了高尔夫球之后,对这项运动一直热情不减,甚至在失势被半软禁期间,也偶然被境外记者拍摄到他在内地球场挥杆的照片,到了2003年,赵紫阳相信是健康原因而停止打球习惯,他在2005年1月17日因病逝世,官方说他是患上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而不治。
至于爱国商人霍英东,邓说是事事亲力亲为,打球亦贯彻其勤劳性格。邓树泉八十年代指导当年已50多岁的霍老打波,霍老一年365天永无间断,早上6时准时到达,打9个洞至早上9时前离开上班,风雨无阻,水准甚为稳定。
邓树泉本人只是球僮出身,后自学成才,成为职业球员及教练,在42年高球教授生涯中教出不少高徒,亦指导过不少名人,除了上述的赵紫阳和霍英东之外,还包括嘉禾电影的邹文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毛泽东冥诞“军民”同悼 逾千军转集会访民被抓


12月26日是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冥诞,官方未有正式活动,各地民间却有纪念活动,山东烟台一千多名军转干部在文化广场集合。在怀念毛泽东之时,要求当局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北京当天有一千多位访民计划到毛泽东纪念堂,在北京南站遭警方拦截。其中来自成都的二十多位访民在天安门广场附近被公安带走。
  
图片:星期一,烟台逾千退伍军人集会,纪念毛泽东。(曲世涛提供/记者乔龙)
星期一是毛泽东118周年冥诞,各地都有民众借纪念毛泽东表达对当局的不满。据六四天网消息,当天上午,正在北京的成都双流县二十位访民辛文蓉、辛国会、赵先琼、周文明等人,以及青羊区的王蓉文、董木春等在北京纪念毛泽东诞辰。其中周文明和本台记者通话时,已被警察带到派出所,他说:“我们到天安门去瞻仰毛泽东,悼念毛泽东逝世,被拦下,公安说我们包里面有材料,说我们上访的就不要我们去。其他的人现在还不知道,现在有十个人在北京公安分局的派出所里边”。

另据海外博讯网消息,周一早晨七点开始,各地访民从北京四面八方向北京南站逐渐汇集,人数不低于一千人。他们准备乘20路公交车到毛泽东纪念堂。北京警方为防止访民到纪念堂,派出大批警察在南站、在进入天安门的公交车站等地清理访民。仅南站地区到早9点已经有满载6辆公交车的访民被送到久敬庄。据上海访民吴玉芬、吴慧群说,前一天,上海50多访民在进京列车上,遭到拦截。目前已有数百人抵达北京。

而在同一时刻,山东烟台市的企业军转干部、转业志愿兵、参战老兵及其他转复退役军人聚集在烟台市文化广场,纪念毛泽东冥诞。参加活动的王秋兰对记者说:“今天烟台市的军转干部到文化广场去搞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活动。有讲话,讲了一些要求落实政策的一些问题。今天去的差不多到最后人员逐渐增加到一千来人。打着四个横幅标语还有一些展板”。

她称,由于是纪念毛泽东,当局未有阻止,但有便衣公安在场戒备:“便衣很多,现在这样的活动,他基本没有武装警察,基本上都是便衣在周围”。

另一位军转干部曲世涛说,整个行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人数最多时有一千五百多人:“在早上八点多钟开始陆续的,最后大约在一千五百人左右。主要是部队转业干部和转业军人回到地方以后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依法维权要求恢复待遇,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大约在十点二十分左右解散”。

他说,长期以来,当局未妥善安置退伍军人,要求按国家政策,恢复他们的待遇,包括加退休工资及提供养老保障:“中央的一些安置政策朝令夕改,国家干部一夜之间变成了弱势群体,这个反差太大,所以他们心里不平衡。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18周年,搞了一个纪念活动。大概有4个同志在那里发言,怀念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更主要的还是谴责各级领导落实政策不力,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违法剥夺了企业军转干部的合法干部身份”。

王秋兰说,他们现在生活艰难,老无所养,因此才会怀念毛泽东时代:“毛泽东年代大家都感觉人民所享受的挺多,生活、住房、治病、上学感觉都是有保障,所以对那个年代还是很怀念”。

青岛退伍军人高宏毅要求当局落实政策,曾多次到北京上访,但无人理会,他说:“我现在在北京,肯定是侵害了我身份权利,现在吃和住都没有,我都住在火车站。两年以来夏天有个车监管着我,我就在车上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2011年中国官媒在美国攻城略地(1)

VOA记者: 吴心欣 

央央视未来在华盛顿演播中心所在的楼,1099纽约大道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吴心欣
央视未来在华盛顿演播中心所在的楼,1099纽约大道
2011年是中国国家媒体继续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扩张的一年。在今天的年终报导中,我们将为带您回顾一下2011年中国官媒全方位进军美国媒体市场的情况,并请观察人士为您分析一下其深层原因。今天推出报导的第一部分。

2011年,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内的中国官方媒体继续在美国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进军。5月份,新华社北美分社在纽约时报广场正式启用,使新华社在美国的分社扩展到七个;新华社还设立了新华社电视网英语台(CNC World)的英语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出英语节目。另外,7月份,新华社还在纽约时报广场上租用了最显著的广告牌之一发布广告,外界估计,这一地区最贵的广告牌租金每月可达30万至40万美元。

从10月1号起,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记录片节目在美国维吉尼亚州非营利地方电视网MHz的两个24小时频道上开始播出;华盛顿地区的数百万观众,只要家中电视装有天线,便可直接通过空中讯号免费收看,不须经过任何有线频道。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经证实2012年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建立一个广播中心,每天播出6小时的英文电视节目。目前这个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广播中心正在施工中。

*报纸和广播也取得进展*

另外,致力于以“美国视角”向当地读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官方英文日报《中国日报》,自2009年强力登陆美国平面媒体市场后,目前已经在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特区及波士顿等八个重要城市中发行。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中国日报》还不时在当地重要报纸上加塞推出免费版面。

同样的,在美国也可以收听到中国的广播节目。比如今年7月份开始,波士顿市民转到当地的WILD-AM 1090频道,就可以全天收听中文节目,不但可以学中文,听到中文流行歌曲,还可以听到最新的中国新闻。该频道在全美各地都能收听到,是美国境内少数几个全天候播放中国节目的全国性广播频道。

*大外宣计划的表面和深层原因*

香港资深媒体人周兵今年11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2011年投入了相当多资金来进行海外宣传,主要是从中国的外交部门到对外宣传部门都认识到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而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点就是通过媒体对其它国家进行宣传和影响。周兵说:“中国认识到在有一点硬实力的时候,它的软实力和其它国家有差别,尤其是让其它国家了解到,中国在文化、道德方面,在其它非硬实力方面,也能够称得上和它硬实力相称的世界大国的地位,因此中国政府最近做了很多动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之所以推出“大外宣计划”,除了通常台面上人们知道的抢夺话语权、增强软实力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说:“二三十年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一种权贵资本主义的模式,共产党的腐败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个方面表现在中国意识形态控制领域里面,比如象李长春家族、刘云山家族, 他们不但把大的电子媒体、传统平面媒体,连造纸、图书印刷,都划归给不同的家族利益集团控制。所以实际上,(大外宣)表面上看是国家的,实际上是某一些家族的利益集团在里面。”

张伟国接着说:“大外宣的出台,懂得国际媒体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靠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还这么肆无忌惮地去做呢?这里面就有很大一块利益在里面,因为他这样做了,这些钱表面上可以名正言顺地花到他们那几家利益集团的份上,他们有这样的名义用这笔钱。”

*中国官媒的公信力遭受质疑*

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研究中国媒体的学者约翰·吉里克曾经在2003年帮助央视9套重新定位,让九套节目在2004年成功改版成英语新闻频道。当时他是协助改版的两名外国专家中的一名。吉里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在1990年代末第一次在央视供职的时候,就了解到央视从1997年后开始就在考虑建成中国的CNN或者BBC,如今十五年过去了,这个计划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吉里克表示,要判定包括央视在内的中国官媒是否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还需要至少十五年的时间。不过,这种机会对中国记者来说倒是一个增加历练的大好良机。他说:“中国记者们有机会在一个非常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中提高自己,他们可以看看美国的记者是如何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报导的,他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的报导是否会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是否能够被接受、被采用。”

记者采访的几位观察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虽然中国大外宣计划的表面目的是要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众所周知,国际形象不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目前,中国的官媒处于政府的严厉管制下,要在美国的受众中建立起新闻公信力,估计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

中日首脑会晤 后金正日时代东亚稳定成焦点

VOA记者: 萧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到访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
图片来源: AP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到访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星期一(12月26日)结束了对中国的两天访问返回日本。后金正日时代如何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中日两国如何改善关系加强政治互信是两国高层会晤的重点。

野田佳彦在短暂访华期间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等领导人。他是日本民主党09年上台后首位正式访华的首相,也是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外国元首。

*中日在朝鲜半岛有共同利益*

一个星期前金正日的突然去世显然是野田佳彦非常关注的问题。他在与温家宝会晤的开始就说:“金正日去世,我们面临东亚局势的新局面。”

野田佳彦说,双方表达了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关切。他说,日本和中国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 

中国方面也承诺愿与日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半岛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说:“中方愿与日方一道,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为地区的长治久安共同努力。”

日本和朝鲜没有外交关系,而中国作为朝鲜最亲密的外交盟友之一,被外界普遍认为理应对朝鲜施加更多的影响力。据报道,日本敦促北京分享更多有关朝鲜的信息,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协助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 

*野田访华并非临时起意*

清华大学国际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对美国之音说,野田佳彦今年内访华的行程是事先确定下来的,并非因为金正日的突然去世而做出的临时安排。 

刘江永说,中日双方原本也会就朝鲜半岛问题进行磋商,但是在金正日去世的背景下,朝鲜政权能否顺利交接,这一地区是否会出现不稳定局面自然成为两国领导人会谈的焦点之一。 

刘江永说: “我认为这次来访恰好是碰到了这个情况,所以中日双方都会在这个问题上表示出高度关注。 中方也需要和日本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这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六方会谈的复会。”

*朝鲜前路难预料*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金正日生前推行的军事第一的“先军政治”最令外界担忧。后金正日时代朝鲜是否将沿袭这一政策目前还难以预测。 但是时殷弘说,根据朝鲜过去一贯的做法,改变“先军政治”,走上一条改革与和平发展的道路,几乎是很难实现的。 

时殷弘对美国之音说,日本过去的外交重点几乎是“压倒性”地放在美国方面。如今面对朝鲜半岛的不确定因素,日本政府是否有意加强同中国的关系,目前还不好判断。

*中日关系改善之年* 

除去朝鲜半岛问题,清华大学的刘江永教授认为,野田佳彦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在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前夕,进一步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去年9月,中日双方因为钓鱼岛撞船事件关系急转直下,双方立场严重对立,两国国民感情也受到损伤。刘江永说,今年是中日关系的改善之年。 两国如何确立政治互信,在敏感问题上建立对话协商以及海上危机管理机制是中日共同面对的课题。

中日两国领导人会晤期间还探讨了重启地区自由贸易协议谈判、日本购买更多中国国债等经济议题。

韩寒:要自由

      上上篇文章里说,每个人要的自由是不一样的,上篇文章里说,民主,法制,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圣诞再打折,东西还是不会白送的。那我就先开始讨价还价了。

        首先,作为一个文化人,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求更自由的创作。我一直没有将这个写成XX自由或者XX自由,是因为这两个词会让你们下意识的觉得害怕和提防。虽然这些自由一直被写在宪法里。事实上,它一直没有被很好的执行。顺便我也替我的同行朋友——媒体人们要一些新闻的自由。新闻一直被管制的很严。还有我的拍电影的朋友们,你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大家都像探雷一样进行文艺工作,触雷就炸死,不触雷的全都走的又慢又歪。这些自由是时代的所趋,也是你们曾经的承诺。我知道你们一定对苏共进行过研究,你们认为苏共的失败,很大的程度源于戈尔巴乔夫开放了报禁,并将最高权力依照宪法约定,从党返还给了人民代表大会。所以这让你们对言论自由和宪政特别的谨慎。但是时代已经不同,现代的资讯传播终于让屏蔽形同虚设。而文化的限制却让中国始终难以出现影响世界的文字和电影,使我们这些文化人抬不起头来。同时,中国也没有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媒体——很多东西并不是钱可以买来的。文化繁荣其实是最省钱的,管制越少必然越繁荣。如果你们坚持说,中国的文化是没有管制的,那就太不诚恳了。所以在新的一年,我恳请官方为文化,出版,新闻,电影松绑。

         如能达成,从我而言,我承诺,在文化环境更自由之后: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如果文化界和官方能各让一步,互相遵循一个约定的底线,换取各自更大空间,那便更好。

         但是如果两三年以后,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在每一届的作协或者文联全国大会时,我将都亲临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蚍蜉撼树,不足挂齿,力量渺小,仅能如此。当然,只我一人,没有同伴,也不煽动读者。我不会用他人的前途来美化我自己的履历。同样,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的品质,所以我相信这些迟早会到来,我只是希望它早些到来。因为我觉得我还能写的更好,我不想等到老,所以请让我赶上。


         以上是基于我的专业领域的个人诉求。我觉得在这场让大家都获益良多的讨论里,研究该是什么样,不如想想应该怎么办。据说一个人一次只能许一个愿望,我的愿望用完了,其他的诸如公平,正义,司法,政改,一切一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再提。虽然我觉得自由未必是很多人的第一追求,但没有人愿意常常感觉恐惧不安。愿各位没钱的能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变有钱,有钱的不再为了光有钱而依然觉得低外国人一等。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像这个圣诞一样不畏惧讨论革命,改革和民主,担忧国家的前途,视它为自己的手足。政治不是肮脏的,政治不是无趣的,政治不是危险的。危险的,无趣的,肮脏的政治都不是真正的政治。中药,火药,丝绸,熊猫不能为我们赢得荣誉,县长太太买一百个路易威登不能为民族赢得尊敬。愿执政党阔步向前,可以名垂在不光由你们自己编写的历史上。

韩寒:说民主

问:革命不一定是暴力革命,天鹅绒革命就是完美的典范。

回答:我不认为天鹅绒革命能够发生在中国。不谈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不说整个捷克的人口只有北京的一半。相信天鹅绒革命其实就是选择相信了民众的素质,执政者的忍让,文人的领袖,这三者的共力才能形成天鹅绒革命,我认为这三者在中国全部不存在。你不能把一场完美的革命常挂在嘴边来反驳也许未来不完美的改革。我理解中国很多文人和学者对天鹅绒革命的感情,他们甚至能够在脑海中将自己代入哈维尔的角色暗自感动。但无论中国发生暴力革命或者非暴力革命,文人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低得多,更别说能作为领袖了。而且国民素质越低,文人就越什么都不是。你也不能用完美的民主,完美的自由,完美的人权从字面上解释应该什么样子的来逃避中国的现实。改革和民主其实就是一场讨价还价的过程,你不能盼着执政者看了几本书忽然感化把东西全送给你。你不能天天盼着天鹅绒革命,再由你来扮演哈维尔,并瞬间让每个中国人有一张选票,还都不能被贿选。捷克至今也不是普选。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暴力革命我们都不愿意发生,天鹅绒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国发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追求,否则在书房里空想民主和自由憋爆了自己也没有意思,改良是现在最好的出路。

问:你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人素质太低,不适合民主。政府有没有给你维稳的回扣啊?

回答:我不知道你如何看出了这个结论,我觉得我已经写的很通俗了。民主不是适合不适合的事情,它迟早会到来。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谁都不希望来个卢旺达式的民主,虽然这并不是真正广义的民主。有时候缓缓来,有时候突然来。也许它来的不那么彻底,来的不那么全部,来的不那么美式,来的不那么欧式,但在你的余生里,它一定回来,回首起来,可能还来的有点平淡。


问:你的意思是一切只能靠执政者的恩赐,而不是人民自己的争取?

回答:给执政者压力当然重要,但遗憾的是,执政者的配合更重要。这的确需要运气和人品。现在社会各个阶层是割裂的,比如执政者,你动车事件闹得再大,他们依然淡定,觉得这是民间的事情,不费一兵一卒,时间自动摆平,执政者的家属可能完全不关心这事,只关心谁要上谁要下,谁的岁数差一点,XX位置怎么排。而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事情依然能自然过去。当然,更有可能是他们都没有感受到舆论压力。好比你账户里有十亿,你丢了一千块,你自然不紧张。文化界兜里加起来的总和就五百,而他们认为统治者兜里也就三千,所以我觉得他们是放大的统治者的焦虑。人家完全没考虑你的问题。而文化界很多人认为一切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仿佛改了体制一切都迎刃而解,他们虽然善良正义,嫉恶如仇,但要求农民和工人和他们拥有一样的认知,甚至认为全天下都必须这么思考问题。可事实往往有些让人寒心。

因为拉力赛都在偏远地方举行,我这些年去了上百个各种各样的县城,这些都不算特别封闭和贫瘠的地方,我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他们普遍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他们对强权和腐败的痛恨更多源于为什么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亲戚得到了这一切,而不是如何去限制和监督,只有倒霉到自己头上需要上访的时候才会从词典里捡起这些词汇来保护自己,只要政府给他们补足了钱,他们就满意了。一切能用钱解决的社会矛盾都不算什么矛盾。而知识界普遍把国民对这些词汇的这种应急应用当成了他们的普遍诉求,觉得与文化界形成了共识。我不认为在分歧和割裂这么大的国家里能有一场美好的革命。你也许觉得这正是执政者驯化的结果,所以要改变执政者。但现实就已经这样了,那一两代人已经这样了。但是幸运的是,我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时,互联网和各种传媒已经或多或少的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所以我并不悲观。

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所以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我认为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所以更要着眼改良。法治,教育,文化才是根基。

问:如果革命到来,有影响力的文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回答:文人到时候就应该扮演一颗墙头草,但必须是一颗反向墙头草。文人需有自己的正义,但不能有自己的站位。越有影响力就越不能有立场,眼看一派强 大了,就必须马上转向另一派,绝对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张,不能跟随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不听任何承诺,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 其他方而独大。所以未来的中国如果有革命,谁弱小,我就在那里,它若强大了,我就去它对手那里。我愿牺牲自己的观点而争取各派的同存。只有这样,才有你追求的一切。

补加一个问答,关于素质和民主:问:我去了一些发达国家,我发现在表面的素质之下,其实深交下去,人性也都是这样的,所以好的制度才是高素质的保障。

回答:我完全的赞同。但我们说的就是表面素质,不要因为觉得人私底下都是怎么怎么样的而小看表面素质。民主的质量就是由国民的表面素质决定的。一个人开车可能关远光灯,看见人彬彬有礼,遵守社会功德,但一交往,发现其实也是自私懦弱狭隘贪婪……这又如何呢。素质和人性放在一起谈没有意思,美国人的人性和中国人的人性说到底当然是大同小异的,全世界人类的人性都差不多。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先有好的素质,再有好的制度,还是先有好的制度,再有好的素质。其实这个没有疑问,在能出现好的制度的时候,无论素质的好坏,都应该保障好的制度,因为好的制度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制度有实在的,素质是空幻的。问题是,当好的制度由于种种原因迟迟不能到来的时候。咱不能天天期盼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好的制度,然后一切才有开始的可能和动力,否则反正好的素质也没必要,又缓慢又不见得有效……好的制度以及好的民主有两个到来方式,一种是有一个纪念日,一种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但要一两代人的努力。我觉得还是要实际一些,美国的独立宣言再好,美国的宪法再好,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再好,是因为他们的政党和人民都做到了。我们宪法其实也好,我们的执政党说过不少只比独立宣言好不比独立宣言差的宣言,但大多数没做到。他们是不会看着各种宣言而自省的,革命代价又太大太不可控,改良又慢又拖延,国民素质又不高,的确看着像死结。但我依然选择相信改良。暴力或者非暴力革命只能是督促改良的筹码,但不能也不肯能真正的操作起来。

朝鮮黨報強調黨中央以金正恩為首

朝鮮委任金正恩正式接管父親金正日權力的步伐正在加快。
黨報《勞動新聞》強調以朝鮮勞動黨中央軍委副委員長金正恩「為首的黨中央委員會」。

文章說,「全國所有黨組織都全心全意地擁戴偉大的金正恩同志的思想和領導,誓死捍衛以敬愛的金正恩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委員會。」
該報星期一(26日)發表題為《先軍朝鮮的今天、明天》的文章。
上星期六,《勞動新聞》已經把金正恩樹為「最高指揮官」。
該報在社論中說,「我們從心底宣佈,我們將以金正恩同志為我們的最高指揮官和我們的將軍,完成先軍革命任務。」
朝鮮勞動黨黨章規定,黨總書記兼任黨中央軍委委員長。
《勞動新聞》在報道軍隊官兵前往錦繡山紀念宮悼念金正日時稱「我們的人民軍隊高舉誓死捍衛以敬愛的金正恩同志為首的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口號,忠誠於金正恩同志對軍隊的領導。」
去年9月,朝鮮勞動黨代表大會推選金正恩為中央軍委副委員長,正式確立他的接班人地位,在接班人的競爭中,擊敗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金正男。

年终报道: 艾未未的2011

VOA记者: 萧雨

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 AP
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资料照片)
2011年伊始,中国一大批维权人士被当局秘密逮捕、强迫失踪。这些人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恐怕要数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 艾未未在2011年经历了一个不平静的年头。

*谁在害怕艾未未?* 

今年3月,美国公共电视台“前线”栏目播出了纪录片《谁在害怕艾未未?》。 纪录片的作者是长居北京的美国记者兼独立电影人陈爱丽(Alison Klayman)。

2008年到2010年间,陈爱丽长期跟踪拍摄艾未未,记录下了这位知名艺术家多次重要艺术展览的准备工作、以及与家人的生活点滴,然而其中最为震撼人心的还是艾未未与中国当局的博弈。

在艾未未看来,艺术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长期以来,他活跃于建筑、策展、摄影、电影等领域,与此同时,又尽力将这些与政治完美结合在一起。 

中国著名媒体人洪晃这样评价艾未未:“在我所认识的所有中国艺术家中,他可能是唯一一个从心底真正在乎这个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的。为了他的信仰,未未会不惜一切。”

对于艾未未的维权实践,中国政府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出人意料的缄默。然而2008年汶川地震后,艾未未的一系列公民维权活动看来终于触怒了当局。他的博客被关,住所受到监视,在成都被打,被限制出境,在上海的工作室也被强拆。

但是这一切才仅仅是个开始。

*人间蒸发81天* 

4月3日,艾未未在北京机场被边检人员带走。同一天,公安并搜查了北京草场地258号艾未未工作室。工作室八名工作人员被带到派出所问话。

4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又搜查了艾未未所在的发课公司的税务部门,没收了电脑、帐簿、保险柜现金、印章、支票本等物品。

6月22日,艾未未获得取保候审。在他“被失踪”期间,他工作室的志愿者文涛、公司出纳胡明芬、设计师刘正刚、司机张劲松也下落不明。和艾未未关系密切的维权律师刘晓源也于4月短暂失踪。

与此同时,“艾未未”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成为敏感词。他被拘留的消息被屏蔽。

*中国官方: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 

4月6日,艾未未被失踪的第三天,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影射艾未未可能触犯了法律。这是中国官方媒体在艾未未被拘留后首次做出回应。 

4月7日,新华社发表消息称,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正接受调查。这篇报道很快被删除。 

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证实艾未未因经济犯罪被拘留,并警告其他国家不要干涉这一事件。不过,外交部在几个小时后公布的记者会记录中删除了所有有关艾未未的提问。 

*国际社会声援* 

在艾未未被失踪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欧盟很快做出反应,敦促当局立即释放将其释放。

世界各地民间也发起不同形式的声援活动。柏林一家画廊在艾未未艺术展开幕时打出“艾未未在哪里”的巨型条幅。香港街头出现艾未未的喷漆画,他的头像还被投射到警署和驻港部队大楼上。美国一个艺术团体在全球发起“1001张椅撑艾未未”活动。马来西亚维权人士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到访期间呼吁释放艾未未。此外,台湾总统马英九11月25日也前往台北市立美术馆观赏由台北市政府举办的《艾未未.缺席》美术展,并发表讲话说,艺术家应有表达其艺术观点的自由。

*“国家说你偷税你就偷税了”* 

11月1日,艾未未所在的北京发课公司收到北京税务部门送来的总额1522万的税单,要求在15天内缴纳。税单款项包括845万的补税和滞纳金及677万的罚款。

有关当局拒绝归还此前被收走的帐本。税务人员还对艾未未说:“如果国家说你偷税,你就偷了。”

艾未未一家曾考虑用父亲、已故著名诗人艾青的故居作为抵押,以向当局申请行政复议。

而互联网上,网民们自愿发起“争当艾未未债主”活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艾未未收到近3万名支持者借出的869万多元人民币。艾未未所在公司向借款人邮寄借据,并承诺每一分钱都会还。 

借款活动期间,《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艾未未涉及非法集资。

*官方指控掀起“爱裸裸”风潮* 

巨额税款事件刚有所平息,中国当局又指控艾未未涉嫌在网上传播淫秽资讯。这一举动再次激发网上公民行动。 

各路网民纷纷在网上张贴自己的裸体照片。还有台湾网友举办裸体聚会,现场演出艾未未“一虎八奶图”以示声援。

*与“五毛”交恶* 

11月20日,艾未未在推特上公布了他所谓的“五毛领军人物”的手机号码,其中包括《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报纸主笔王文、作家司马南和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几天来,四人的手机几乎被艾未未支持者的电话和短信打爆。

11月22日,《环球时报》以中英文双语连发三篇文章炮轰艾未未。艾未未对美国之音说,《环球时报》是和公安联手,不遗余力专职给他抹黑。他表示不会和《环球时报》讲和,因为他们代表公权。

汪洋的未来有着更大的影响

《华盛顿邮报》

核心提示:在广东南部一个小渔村,由没收土地导致的抗议活动已经得到平息,但是中国的观察家以及一些其他人正在观察这次动乱是否会对这个省的行政长官,汪洋的未来有着更大的影响,他被视为党内正在崛起的新星。

原文:Guangdong protests could alter China's leadership shuffle
作者:
日期:2011/12/23

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wukan.jpg
【中国一个渔村的村民称当地官员非法占用土地,发起抗议,并架起路障,不让警察和中国专制政府官员进入;这种对当局的挑战相当少见。】

北京 ―― 在广东南部一个小渔村,由没收土地导致的抗议活动已经得到平息,但是中国的观察家以及一些其他人正在观察这次动乱是否会对这个省的行政长官的未来有着更大的影响,他被视为党内正在崛起的新星。

汪洋,自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广东省委领导人,他被视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改革领军人物之一,主持着中国最富裕,最有活力,同时也是最早从始于1979年的自由化政策中受益的省份。汪被认为是争夺2012年9名政治局常委中的7个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汪洋做了重大让步来结束乌坎村持续两周的暴乱,包括达成冻结有争议土地交易的协议,释放被拘捕的村民以及开除了一些当地官员。

在乌坎的暴动,连同最近在一个沿海城镇海门发生的工人罢工与抗议,被一些人视为是对"广东模式"的挑战,与此同时,重庆市委书记同时也是汪洋的竞争对手,薄熙来,对这种"开明的方式"持批评态度。

几个月以来,汪洋和薄熙来一直在参与一场罕见的,公开的,关于谁的做法才是对中国最好的模式的争论。凭借着相对开放的氛围,包括在国内第一次公布省级预算,广东被一些人誉为其他省份的模板。

薄熙来方面一直倡导一种强调努力扭转收入不平等问题。"中国的确有一些人先富起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薄在七月份说道。一个星期以后,汪洋在广东说:"怎么分配蛋糕不是现在最优先的。最优先的是先把蛋糕做大"

目前的九名政治局常委之中,只有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副总理李克强将会保留在自己的席次,预计习近平将会成为中共总书记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而其他的所有高层职位仍然悬而未决,至少在公开的领域是如此的。与汪洋一样,薄熙来被视为争夺争夺剩下7个政治局常委席次的有力竞争者。

一场不寻常的公开竞争


这场竞争已经蔓延到其他领域。汪洋此前曾经担任重庆的党委书记,当薄熙来接任此工作的时候,他立刻发动了打击有组织犯罪,黑帮,黑社会性质组织,这个举措被一些观察家视为是对其前任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尽管汪洋在实验允许相对更加开放的新闻媒体和改革措施,薄熙来已经转移到一个"新左派"的立场,鼓励"红色文化"运动,包括唱共产主义"红歌"和歌剧,推出了"红色推特"微博网站来推广毛泽东时代的口号,以及命令重庆电视台播放以爱国为主题的节目。汪对此回应说,"人民的日常问题是无法通过政治运动解决的。"

这场不寻常的公开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以至于汪洋和薄熙来于12月11日在北京会面,不寻常的展示了团结以及签署了一份两省之间的"合作协议"。一些分析家推测这种公开表现友好的举措有可能是北京高层领导人精心策划的,用来结束针对2012年领导人换届的狙击战。

"这真是越来越难看了,"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中国领导层分析家李成说道,他说"他们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进入了公开领域,中国共产党实际上已经走到了所谓的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的分裂边缘。"

改革派与"太子党"

汪薄之间的一些其他的差异代表了中共党内的两个权力争夺派别。薄熙来,已故前总理薄一波的儿子,属于"太子党",中共开国元老和高级官员的后代,他们被视为继承了父辈的等级和特权。

相比之下,汪洋来自一个远为谦卑的背景,他在食品加工厂工作的时候入党。汪通过在共青团中的工作晋升,让他成为"团派"的一员。

这两个人也被认为是有不同的后台。汪被认为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力挺,胡是前任共青团中央书记,他在汪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任内访问了广东三次。薄熙来最近受到了习近平的公开支持――习也是太子党的一员――他在2010年12月参观了重庆市两天,在那里他赞扬了薄熙来取得的成就,包括红色运动和打击黑社会的战役。

分析家们认为,对于目前广东的动乱,如果处理得当,会在领导层更替之前帮助汪和一些其他党内执政集团的改革派成员。但是如果动乱变得更糟或者蔓延开来,改革派会发现他们受到了挑战。

"至于你认为汪洋是一位改革派,这些人的基础同一开始相比在逐渐缩小。"华盛顿传统基金会的中国分析家,迪安・程说道。"如果汪洋从现场消失或者遭到了驳斥,会让薄熙来收获更多的空间。"

胡德平,已故改革派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认为这个迅速城市化的国家中的农民土地权利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他说这个问题在广东更为明显,因为广东是最早开启改革进程的。

"如果乌坎事件得到妥善的解决,它会对整体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胡德平说。他是一名党的高级官员,最近在写一本关于他父亲在1980年代致力于改革的书。

上海研究员王娟对本文有贡献

传高铁第一人为刘志军提供美色









“中国高铁总设计师”张曙光
对周围的邻居来说,沃尔纳特市(Walnut)皮埃尔路688号的中国房主非常神秘。这套别墅占地近3万平方英尺(约合2793平方米),住房面积为4100平方英尺(约合381平方米),拥有五间卧室。一墙之隔住着的一位美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此地居住多年,但“几乎不知道隔壁还住着人”。男主人仅见过一次,女主人大概三四次,她猜测都是中国人,40多岁,从不参加社区活动。

688号的神秘房主,正是有“中国高铁总设计师”之称的张曙光和妻子王兴。
2011年1月中旬,山西晋城女商人丁书苗被抓不久,张曙光便赶至美国,将这栋原本由他和王兴共有的别墅全部转入王兴个人名下。2月28日,张曙光被停职审查的消息公布。
据铁道部内部人士透露,张目前被关押在济南,对他的调查没有结束。
初入铁路系统
沟通力强挤进客车处
张曙光今年55岁,祖籍江苏溧阳。幼年时因父亲工作调动,随家人迁至新疆生活。1982年从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车辆专业毕业后,张被分配至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蚌埠车辆段工作。
据一位张曙光的同事透露,张“从基层干起,用了近十年时间升至蚌埠车辆段副段长”。1991年底,张被调至铁道部机车车辆局验收室任管理工程师。这次调动,两个职位虽然同为科级,但从基层到部里,这一步堪称鱼跃龙门。
张曙光身高近一米八,相貌堂堂。他和妻子王兴都曾就读于兰州铁道学院。王兴1960年出生,比张曙光小四岁。“虽然王兴貌不惊人,但父亲当时是铁道部里的‘老人’,资历很深,和部里很多人都很熟悉。”前述张曙光同事称。
据另一位铁道部内部人士透露,张曙光初到铁道部之时,没有地方安置,直到1992年初车辆局成立验收室。1994年初,张曙光私下透露希望调往客车处,当时客车处的领导同意“让张曙光过来先呆三个月试试”。其时,客车处连处长共五个人,副处长一职一直空缺。1994年,张曙光填补了这一空缺,从此展现出出众的沟通能力。1998年,张升任客车处处长。
客车处任职时
家产可观超正常收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客车处是车辆局的实权部门,以“接触面广和水深”而著名,就连刘志军在沈阳局当局长时也要“跑部”多要指标。
在2001年铁道部部属机构改革之前,客车处位置很关键,是机车制造厂和地方铁路局的主管单位之一,对各机车制造厂和铁路局的设备物资招标拥有很大话语权。因此,对国内大量中小机车配件制造商来说,直接获得铁道部客车处的首肯,是进入铁路市场的捷径。
张在客车处任职时的一位同事称,“张曙光擅长交际,很会来事”,很多对外的交际应酬都由张出面。客车处经常要参与铁路设备物资招标和展会,张很愿意去,有时还要5万元的出场费。张在客车处期间,铁道部内部还曾传闻,有人举报广州一家机车冷冻机厂想进入铁路市场,给张曙光送了30万元。
对于张的批评当时只有口头上的反映,并没有收到有真凭实据的举报,部领导和党组决定将张曙光以“下去锻炼锻炼”的名义暂时调离,以“离招投标远点”。2001年,张曙光被调至沈阳铁路局任局长助理。对这个决定,时任副部长的刘志军还颇有意见。
张曙光当年是否已有问题?至少从调查来看,张曙光当时就已家产可观,超出了他正常收入。而张曙光的妻子王兴已经赴美,成为了一家名为Micropher (马克夫)的集便器厂商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在她的帮助下,马克夫很快打入中国市场,2003年前一度是铁路集便器的主导品牌。
早在1999年10月,王兴就以个人名义贷款购买了洛杉矶一套34.6万美元的独栋住宅,并于次年将房屋转为和张曙光以夫妇名义共有。2002年底,王兴以61.5万美元的价格将此房屋出售,随即又和张曙光联名,以约86万美元买下本文开头提到的688号豪宅。
受刘志军赏识
一年多时间三易职位
曾与张曙光共事的多位铁路人士证实,张曙光和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关系非同一般,是刘的铁杆亲信”。张曙光后来步步高升,正得益于刘志军的大力提拔。
刘志军以“工作拼命”著称。“这个人在工作方面没的说,是个拼命三郎,经常晚上12点还叫人去开会,开到早上3点。”前述消息人士回忆说,当时的客车处处长年近退休,扛不住频频半夜开会,“几番折腾之后,客车处处长就派张曙光去应付刘志军”。张曙光由此进入刘志军的视野。
从多位接近张曙光的人士描述中可以看出,张曙光之所以能够成为刘志军的铁杆亲信,关键在于他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刘的想法和命令。“刘志军爱熬夜,张曙光夜里就陪着刘志军;刘提出什么问题,张曙光都能提出些办法;刘志军爱好女色,张曙光就给安排。加上张曙光和刘志军一样,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来事,两人很对脾气。”
2003年3月,刘志军出任新一届铁道部部长后,张曙光的升迁之路就此打开。
2003年4月,张曙光从沈阳铁路局调任北京铁路局,出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随后不到半年,即调回铁道部,出任铁道部装备部副部长兼高速办副主任,负责高铁技术引进。在刘志军的重用下,张曙光突破了惯例,一年多时间三易其职,一路高升,2004年即出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兼副总工程师,号称“中国高铁技术第一人”。
高铁大跃进时
感叹陷入太深难回头
从2004年开始,张曙光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着高铁展开。刘志军上台之后,搁置前任已经铺开的“网运分离”改革,并提出先发展再改革,铁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以解决铁路运力不足的难题。张曙光是刘志军这一战略的第一执行人。中国近年的高铁发展历程,深深地打上了张曙光的烙印,被誉为“中国高铁总设计师”。
很多铁路系统人士,对张的工作精神和能力都赞赏有加,他被形容为“很有能力,思维敏捷,开会讲话很有感染力,听下面的人汇报工作也很快能抓住重点和问题”,而且工作非常卖力,“经常和下面通宵开会研究问题”。隶属北车集团的唐山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领导下来检查工作验收时,他们最怕的不是刘志军,而是张曙光,因为张懂行,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他眼光一扫过来,我们马上低头”。
在刘志军主导下,2004年至2006年间,铁道部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高铁招标,即两次动车合资招标和京津城际招标。三次招标过程中,铁道部的操盘手正是时任运输局局长的张曙光。“当年谈判,张曙光背后有中国市场为他撑腰,显得非常专业,也很强势。在引进技术谈判开始之前,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对外资公司产品价格非常熟悉,只要是想进入中国的,首先价格在市场价的基础上砍掉三成,否则免谈。”南车一位工程师称。
而在一位参与当年技术谈判的人士看来,直到今天,铁道部当时采取的谈判策略仍值得赞赏。而在铁道部出台的一本宣传手册中,一夜之间砍掉西门子90亿元竞标价格的故事,更成为张曙光在谈判中的得意之作。
在铁路内部人士看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高铁客运专线网,是刘志军的战略,刘从中央要来了政策和钱,执行者则是张曙光,二人的胆量和魄力确非常人能及。“在短短五年里实现了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最高时速350公里,这在国内国外都没有先例。”
这种赶时间、拼速度式的大跃进,给张曙光也带来了巨大压力。“私下里张也表示压力很大,整夜睡不着觉,感叹自己陷入太深,已难以回头。”一位熟悉他的人士称。
停职审查尚未结束
传贪腐达20多亿美元
2011年1月中旬,丁书苗被抓不久,张曙光嗅到了危险,开始切割相关财产关系。2月28日,张曙光被停职审查。一位接近张曙光的人士透露,张被带走调查后不久,“头发就全白了,背也驼了,还患了严重的糖尿病,整个人今非昔比”。
在他停职期间,有关他的贪腐传言沸沸扬扬,传闻中的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美元。不过,这都是未经证实的传言,从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能够确认的是张曙光在美国的房产,及其妻王兴对于列车集便器市场的操纵。据铁道部内部人士透露,张目前被关押在济南,对他的调查没有结束。
在采访过程中,在张的同情者和反对者眼中,张的形象两极分裂。反对者将他描述为不学无术却热衷于溜须拍马、沽名钓誉的投机分子。但在铁路机车建设领域,很多人对张的遭遇不无惋惜,他们一方面佩服其工作能力,肯定其在高铁建设中的贡献;另一方面,亦对他和其家人操纵招标颇有微词。
或许,这两面都是真实的张曙光。新快报

北京已收購香港,正收買台灣

社論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不愧為一位資深政客,還是一名資練華人,多次訪問中國大陸,見過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領導人,亦多次訪問台灣,由蔣經國到李登輝,都有深切觀察,對香港由於親身體會,更有深入理解。在香港前途未確定時,他曾發出警告:香港若拋離中國海岸幾百公里,才有條件獨立,結果香港的主權轉移,變成宿命。

最近有消息透露,他還發出警號:香港的主權,不單是轉移(hand over),還是收購(take over)。實質上,1997年以後,北京已收購香港,下一步是收買(buy over)台灣?

收購有異於收買,在收買的階段,話事權仍存在,收購以後,決定權便歸買方了。在收購香港的前夕,北京盡量收買香港,可惜賣方是英國,香港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一紙中英聯合聲明,便變成賣身契,幸好香港與大陸是同源同種同文,因此沒有被虐的可能。只不過由於決定權歸北京,因此香港永遠處於被動的情況,猶如一家大公司,收購了一家小公司,小公司的股東,雖然仍保有股本、股權,但已不能事事作主。因此李光耀說得對,1997後香港主權的轉移,其實是主權的收購。

主權的收購完成後,公司的名稱沒有變,公司的運作沒有變,甚至公司的人事,以至營利沒有變,只是變成母公司之下的一間子公司。子公司只管內務,一切對外交往,轉由母公司負責,母公司甚至派出護衛,去負責子公司的安全。子公司只能根據收購合約辦事,合約需要有任何修改,就由母公司話事,子公司真的能50年不變嗎?就在目前,母公司的資金,已逐漸湧入子公司。子公司的高層,亦逐漸多了母公司屬意,或聽命於母公司的人物,下屆特首的人選,冷門可能變熱門,港人會支持的未必可當選,最終的決定,還是北京會屬意那一位。

李光耀所發出的警號,只是道出真相,這種警號,對台灣來說,會不會是警告呢?因為收買的最終,會是收購,香港已是一個樣板,但收買始終有異於收購,收買是討好,討好就要送禮,目前的兩岸經貿合作框架,大陸給予台灣的優惠,一倍於台灣給予大陸的優惠。最受惠的可能是台灣南部,台獨意識根據地,可振興台灣的經濟,可能使經濟增長率,多出一個百分點。大陸旅客的台灣遊,又可扶助台灣停滯不前的旅遊業,最近且有自由行的倡議。送禮亦有助扶持國民黨的執政,減低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敵意。

送禮真的不望回報嗎?非也,回報是台灣並不急切祈求,但大陸卻迫切要求的:中國的統一。台灣祈求的是兩岸和平,大陸要求的是兩岸合併。最終的統一,是天命,但由收買至收購,未必是宿命,目前由於只在收買的階段,台灣是可避走香港的舊路,究竟方法是甚麼?玄機是怎樣?

收購要入股,為了振興經濟,台灣需要大陸的參股,但參股只可到某個階段,絕未能像香港一樣,大陸可以控股。台灣需要保持本身的個體性,擋住大陸的影響力,維持若干程度的國際空間。在有關台灣的事務上,台灣應爭取最大的發言權,最終的決定權,統一的途徑,可以由邦聯發展而為聯邦,以小對大,以寡面眾,以弱抗強,並非全無可能,最小的盧森堡,在歐盟以內,不是發揮最大的能量嗎?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

野田佳彥訪華 日中關係更趨複雜

社論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終於走訪了中國,這兩天的訪華行程,等於走了近兩年,也就是說,兩年內日相沒有訪問過中國。前任首相菅直人上台之初,被認為是親華派,結果任內走親美路線,在沒有實現訪華的情況下,就下台走人了。野田訪華,即可以看成是對溫家寶總理之前訪日的回訪,也可以看成是日本對華新戰略的起步。

野田這次訪華與之前日本領袖訪華的最大不同在於,中日兩國都已經走出了所謂「日中友好外交」的傳統制約,而是從地緣政治、戰略互惠、避免誤判等相當實際的「現實外交」層面,來建構新形勢下的兩國關係。這種新的形勢主要體現在三個特點上,第一是中國全面崛起成為東亞強國,第二是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高調「重返東亞」(其實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如今是將亞太視為最重要的戰略重心),第三是日本要突破經濟低迷帶來的國家地位弱化,強化軍事與政治戰略地位,在中美兩大國的關係互動中,找到左右逢源的戰略位置,推動日本成為東亞地區國際關係重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國家。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日雙方都不會盲目陷入「最高層」互訪的樂觀,而是精打算盤,尋找有利地位。

對日本比較有利的是,由於美國推動點燃中國周邊,尤其是南海的「烽火外交」,挑起一系列美國撐腰,由中國鄰國鬧事的領土紛爭事端,使得中國急欲滅火維安,習近平副主席走訪越南、泰國等,都是其中主要一環。而日本與菲律賓等小國不同,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能量更大,不但可以在釣魚島海域製造緊張氛圍,也可以在南海、朝鮮海等區域,配合美國的「烽火外交」,給中國添更多的麻煩,因此,中國會在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的談判上,開放綠燈,來滿足日本在核電站洩漏後對傳統能源的「瘋狂需求」,以促使日本不要太過追隨美國,在海上鬧事,跟中國過不去,並為明年展開的中日海上安保協定談判掃清障礙。
不過,中方必須看到,日本的安全保障定位,以及在東亞的戰略拓展,根本上是與美國「同聲共氣」,與中國針鋒相對的,說的再清楚一些,日本是美國建立亞洲北約的主要核心力量,也是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鏈條中,最重要的環節,借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老話來說,那是美國在東亞「不沉的航空母艦」,因此,北京對日本的示好,只能「互惠」,不能讓步,「維安」絕對不能變成「慰安」。

日本雖然在軍事戰略上,步步跟隨美國,自民黨如此,民主黨在鳩山由紀夫以後,也是如此,但在經濟低迷的突圍上,卻學會了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換句話說,他們不會再走美國經濟危機,日本持續埋單的老路子,而是開始分散投資,野田這次訪華,首次買入100億人民幣的國債,強化與中國的金融合作,並會擴大對華投資,這對中國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為日本的投資,不但給中國帶來實惠,也使中國經濟地位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以提升。

但是,北京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中日之間的經濟依賴深化,並沒有實際解決中日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對立。而且,野田也沒有忘記,在經濟合作領域,對中方提出要求,其中的一項就是,要求中國政府儘量照顧在中國的日本公司職員的稅金問題,推遲開徵對日本人駐在人員的社保費。並爭取與中國簽署有關互免社保金支付的協定。這個動作,有點像國民黨要求北京照顧台商一樣,具有相當大的選舉考量,爭取日本在華人員的選票。

由此可見,中日的外交博弈,進入了既鬥爭又合作的新階段,未來的中日關係,將會更趨複雜。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

焦利熱衷央視海外“大躍進”招非議

《明鏡月刊》衛鵬


其二,焦利熱衷央視海外“大擴展”、“大躍進”,招來很多非議。
《焦利“三把火”打爛央視前兩任台長班底》一文説, 大外宣這個戰略,絕非是焦利這個級別的就能定下來的,他只不過是在實際操作中“跳得有些歡,蹦得有些高而已”。

【借中共大外宣的東風,焦利施盡全力推出央視海外擴展“大手筆”:在海外成立央視北美中心(華府總部),亞太中心(香港),歐洲中心(倫敦),非洲中心(肯尼亞)和南美中心(里約熱內盧)五個央視海外中心。五個中心下面再建50個分站,把五個中心打造成央視在當地的分台(正在進行中);每個分台的編制是200人,其中150人聘用當地人。目的不僅僅是把中國的聲音向外宣傳,而且報道當地的、國際上的新聞放在CCTV9等頻道,和CNN、FOX等等這種本地電視台競爭,用中國的世界觀(當然更是官方准許的口徑)加上本地的素材巧妙的播報新聞,相對容易的讓外宣資訊獲得當地人的認可。

知情者稱,央視這一龐大的擴展計劃花錢無數,焦利和央視的口氣很大,目標也很好,但操作起來非常難,可行性極低。
……
從人員培訓,到記者採編等等工作的各種運行和保障等等細節全都沒有,就急匆匆搭起的一個假大空的央視海外分台架子,就想和所在國主流媒體競爭,“焦利這是在搞‘大躍進’,”知情人說。

舉例而言,央視英語新聞頻道總監麻靜去華盛頓負責央視北美分台,應該說她英文還不錯,但對美國政治和社會懂得並不多,幾乎沒有什麼第一手的經驗。未來她領導下的北美分台在業務上有多大成色,能從美國主流媒體哪裡搶來多少觀衆都很難説。

……每個分台200人的編制就想和CNN、FOX這種做大坐穩的當地電視台競爭,更是不靠譜。更不要說,中國人像是發政治指令一樣告訴當地聘用的新聞人這也不能報道,那也不能報道,勢必會有矛盾和衝突。勞資雙方這個磨合過程勢必是漫長而又荒唐可笑的。當地的法律、社會規範和政治制度更是對央視這種野心構成極大的挑戰。比如說,在美國,50人以上的公司就可以組建工會,那勞資之間的矛盾馬上就會凸顯,員工對薪金不滿了,對新聞審查不滿了,都很容易譲矛盾升級。怎麼解決,沒人知道。“搞不好最後釀出內部人揭醜的好戲來,”知情人說。】


焦利

而焦利熱衷央視“大躍進”,一個原因是,他認爲央視海外到處有基地的一大好處是,自己很容易有機會攀上外訪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領導人外訪時混個臉熟,是自己以後陞官的捷徑——說來主管意識形態的、主管公檢法的等等幾位政治局常委常常是爲了訪問而訪問——這幾位常委本是沒什麽可訪問的,被訪國也沒什麽好供訪的,政府又常常沒有對等工作範圍的官員接待。於是乎,這些領導人外訪時,就喜歡到當地的央視記者站去看看,與駐當地的央視或人民日報等官媒的記者見見面。

“現在的大外宣就是大虛假,大躍進,大花錢,大忽悠,花著中國納稅人的血汗錢,解決一些人的級別問題,譲一些人方便陞格陞官,方便在國際上旅遊,方便在海外置業爲自己未來移民鋪路,如此而已。”知情人説:“國內的報道濫竽充數,到處是以假亂真,現在還想走出國門縱橫四海,這不是癡人說夢麼?”

以落地北美的《中國日報》爲例,除了免費派送,根本無人問津,華人超市裡免費送,都無人理睬,淪落到如此地步。更搞笑的是《環球時報》,一分爲二。對同一個事件的報道,比如說艾未未被當局羈押的報道,對中國讀者是一個嘴臉,對外國人又是另外一幅面孔,“整個一個人格分裂”。“幸好《環球時報》英文版是小衆報紙,問題是投資如此大的央視在海外可以這麼做麼?”知情者說。

《焦利“三把火”打爛央視前兩任台長班底》一文援引知情人的話説:“央視的焦利看不明白,非要賣力地把大外宣這個泡沫吹得更大,一旦新領導人上去,變了思路,大外宣肯定是爛尾工程,等上面收拾爛攤子的時候,會不會禍及焦利本人也不好說。”

悲摧的是,還未等新領導人上去收拾爛攤子,焦利就先被“禍及”了。(《明鏡月刊》第23期)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