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张博树:毛泽东的遗产――也谈改革开放30年

权力语境内认知逻辑和利益逻辑的双重嬗变(1)

  

张博树来稿


  这是篇研讨中共几代领导人为何体制内反腐却越反越腐、必无出路的文章。此文虽为几年前的旧作,当下看却似乎仍未过时,仍很贴切,因为十八大后习近平的迄今所为,似乎在向回转,又转到毛那里去了。但这不过表面而已。同是在走一条走不通的路,前者有悲剧色彩,后者却纯属笑剧。难道历史还要这样可笑地轮回下去么?——作者注

  明镜编者按:张博树先生这篇文章较长,我们分节刊出,今天刊出第一节:毛泽东的遗产

  关于改革开放30年,已经有不少人写了文字。本文打算从政治哲学角度再做些梳理。
  众所周知,中共当政60年,其中极权主义30年,后极权主义(威权主义)30年,后面这个30年又被称为改革开放时期。正是在这个期间内,党专制体制的权力蜕变走到了它的逻辑终点。通过宪政改革逐步解构这个体制、建立符合现代普世文明原则的民主宪政制度,是当代中国人应该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既如此,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个权力蜕变是怎样发生的?中共历代当权者自己又如何看待这种蜕变?他们的认知逻辑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逻辑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又相互错位,最后在双重变异中走到今天这样一种局面?这些问题的辨明,有助于凝聚民间改革共识,回答人们的一些疑问,特别是澄清“毛派”朋友们的某些胡涂想法;同时也有助于党内民主派下定决心,引领执政党改弦更张,走上宪政民主的康庄大道。
  
 
  30年改革,基点是改革前30年、特别是文革留下的烂摊子。
  30年改革,起点是对毛的否定。这个否定正确么?全面么?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对毛泽东遗产的评价。

  说毛泽东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独裁者和专制主义者,这一点在自由派学者看来毫无疑问;但说毛泽东是一个真诚的共产党人,这个断言则可能在我们的“右派”(自由派)朋友中引起争议,而在我们的“左派”(毛派)朋友那里得到喝彩。我以为,毛既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独裁者,也是一个真诚的共产党人。毛的悲剧,乃至当代中国的悲剧,都可以从这个看似矛盾的命题中获得更深层的理解。

  为了不致使讨论过于复杂化,本文不就中国共产党党专制演变的宏观逻辑做更多铺垫性说明,1 也不去过多地关注毛时代残酷的党内高层斗争,2 而专注于毛泽东一代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本人)对“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蜕变”这个问题的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如何把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这种把握和处理体现了什么样的认知逻辑?梳理清楚这个问题,对后边几节的研究极为重要。
  
  我想首先明确指出一个事实: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和“新中国”的最高执政者,曾经深深忧虑于这个已经在掌权位置上的党发生蜕变的可能,并试图用一套他认为行得通的办法去阻止这个蜕变。说毛是一个真诚的共产党人(至少在主观意义上),根据即在于此。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070303/U660P1T1D12414079F23DT20070302223846.jpg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关于“糖衣炮弹”的告诫是尽人皆知的。那个时候共产党还没有进北京,毛就已经意识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3

  “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中大量党的干部贪腐问题的揭露,似乎证明了毛关于“糖弹”问题告诫的英明,于是执政当局又发动了旨在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其中第一条“反行贿”直接点明了两个运动间的内在联系,那就是严厉打击“不法资本家”对共产党干部的腐蚀。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事情。同期发生的毛支持山西省委发展农业互助合作、批评刘少奇在有关问题上犯的“错误”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毛的隐忧。按照于光远的解读,刘少奇曾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完整纲领,这个纲领主张先稳定新民主主义秩序,待条件成熟时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东北局、山西省委先后反映土改后农村发生分化、甚至出现党员雇工的现象,提出应予制止;刘则认为“党员雇工与否、参加变工与否,应有完全的自由,党组织不得强制,其党籍亦不得因此停止或开除”。刘还认为,在“今天农村个体经济基础上,农村资本主义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党员向富农发展,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刘批评山西省委害怕农村自发势力的发展,“企图去阻止,这要走上错误的道路”。4 而在毛泽东看来,错了的恰恰是刘少奇,而不是东北局和山西省委。毛专门找刘少奇谈话,提出尖锐批评,随后即让陈伯达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并特意在这个档前加了一句:“片面地提出‘发家致富’的口号,是错误的。”5

  其实,毛自己原来也不赞成匆忙向社会主义过渡,1952年以后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提出“从现在开始”即推动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来又一再提升这种“改造”的速度,究其原因,除了共产党的既定社会改造理念、执政者所痛感的国家工业化的急迫需求、毛本人特有的乌托邦浪漫情结外,担心城市私人资本和农村自发势力对共产党干部和共产党员的腐蚀,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人们较少从这个角度反思这段历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不足,应该补上。

  50年代后期、60年代前期一直到文革的演变,以更复杂的形式再次凸显了这个问题。“大跃进”本来想“超英赶美”,由于毛根本不懂经济,栽了大跟斗;庐山会议批彭德怀,害的大家不再敢讲真话,浮夸风、共产风再起,造成1960、61两年空前的人为灾难,饿殍遍野。这才有了62年七千人大会的集体反思和西楼会议的力倡纠左。毛本人也在一定程度内做过纠左努力,比如毛亲自主持制定的《农业六十条》,就把核算单位从公社降到生产大队,后来又进一步降到生产队,以避免穷队和富队之间吃大锅饭。然而,当各地纷纷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单干时,却超出了毛的容忍限度。毛坚持认为,只有搞集体经济,农业才有出路。更重要的是,在毛看来,单干势必导致阶级分化,一方面是富裕农民更加富裕,其中有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苦农民破产。毛质问道:我们是站在三分之一富裕户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三分之二的基本农民群众的立场上?我们搞了一辈子革命,搞个资本主义、修正主义?6

  事实上,在随后不久发动的四清运动中,毛所担心的“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之类现象果然得到了证实,且绝不仅限于“支部书记”。据运动中各地上报的材料,在“三自一包”7 等“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影响和“地富反坏”的腐蚀拉拢下,农村党的干部队伍中产生了一大批蜕化变质分子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地、县、公社等各级政权“烂掉”的比例竟然超过三分之一。8 城市和工矿企业党组织的情况也很严峻。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一五”计划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一个有1万多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四清时,这个厂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势力”对社会主义企业实行侵蚀和“和平演变”的典型。有关调查报告指出,厂领导班子生活腐化,公司的3个副书记大肆接受所属各单位送的礼物,2年中仅肉类就达1000斤,其它生活物资40多种。企业内行贿受贿之风盛行,给人事部门送了礼,可以连升三级,给财务部门送了礼,可以报销不该报销的费用。中央一再指示不准盖楼堂馆所,该企业却动用修建工人住宅的投资盖书记、经理宿舍,如此等等。9 此类材料不能不引起毛的深层忧虑和警觉。

  苏联“变修”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角度――证实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蜕变的现实危险。上个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的论战,固然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争夺国际共运的领导权有关,但“理念”之争对毛来讲同样是重要的。在毛眼中,赫鲁晓夫是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发生质变的典型,外因(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是通过内因(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发生的作用。10 “九评”中的第九篇文章,即发表于1964年7月14日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文,是这个系列文章中分量最重的,毛本人下了很大功夫参与修改、定稿,甚至亲自改写了一大段话,揭露苏联的“特权阶层”。毛改写的原文是:“苏联特权阶层控制了苏联党政和其它重要部门。这个特权阶层,把为人民服务的职权变为统治人民群众的职权,利用他们支配生产数据和生活数据的权力来谋取自己小集团的私利。这个特权阶层,侵吞苏联人民的劳动成果,占有远比苏联一般工人和农民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他们不仅通过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以及花样繁多的个人附加津贴,得到高额收入,而且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他们在生活上完全脱离了苏联劳动人民,过着寄生的腐烂的资产阶级生活。这个特权阶层,思想上已经完全蜕化,完全背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传统,抛弃了苏联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他们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他们自己背叛革命,还不准别人革命。他们唯一的考虑,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特权阶层的私利为转移。”11 1965年毛重上井冈山,还提醒陪同的地方官员注意他改写的这一段话,并做了某些发挥。12
  
  总之,毛一方面在国际共运舞台上大力“批修”,另方面又在国内大力“防修”、“反修”。事实上,同时阅读反映那个年代这两方面历史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毛和其它中共领导人确曾极度关注共产党自身的蜕变问题,乃至把它上升到党和“红色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

  问题是,毛是在什么样的认知语境内来思考这个问题呢?毛本人从来不用“执政党蜕变”这样的术语,也很少用“执政党”之类的称谓来指称共产党。但当年毛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搞清毛一代人、特别是毛本人理解、把握这个问题的独特方式。我们要这样追问:在共产党掌权后蜕变问题的理解上,构成毛式认知逻辑的基本要素到底都包括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以什么方式组合在一起而相互作用?它们何以会产生最后被历史证明极其糟糕的实践后果?
  
  毛对革命党胜利后的精神衰退有警觉,这是一个事实;但空想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农业乌托邦思想原质,是毛的基本思考依托,毛并不认为这种衰退是不可克服的。毛自信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尽管他的马列知识其实有限,且多是扭曲的。马克思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些内容,比如对商品经济不可逾越的论述和对“资产阶级历史进步作用”的充分肯定,毛并没有真的理解。相反,毛更看重也更担忧金钱对人心、对革命者意志的腐蚀作用。毛一直对“物质刺激”、“奖金挂帅”之类心怀恐惧,这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和心理前提。毛甚至有一些关于经济发展与人性完善之矛盾的哲人式的反思(比如,毛曾一再表示“‘穷是动力’,这句话说的很对”。穷,才要革命,“富了,事情就不妙了。中国现在不富,将来富了,也一定会发生问题”。13)。毛爱讲“辩证法”,偶尔也引用一下黑格尔,但他从来没有理解这位德国思想家关于“恶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之类主张的深刻含义,更不知以牟利为动机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历史进化功能。毛更热衷于中国古圣贤鼓吹的“大同”圣境,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六亿神州尽舜尧”在实践上并非不可能。这是毛式乌托邦社会改造工程的根本认知前提,也是毛思考执政党蜕变问题的不自觉的思想出发点。

  事实上,毛更多的是以一个农民革命家的眼光看待胜利后掌握了政权的党遇到的新矛盾,并幼稚地认为战争年代的经验有助于使共产党人继续保持“革命青春”。四清时,毛反对给大队干部搞工分补贴,“过去打仗有什么工分补贴呀!就是吃饭穿衣,还要死人,人吃了饭,穿了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14  到了文革,毛仍在讲战争年代“多少年我们都是没有啥薪水的,没有定八级工资制,就是吃饭有个定量,叫三钱油,五钱盐,一斤半米就了不起了。”“现在进了城。这个进城是好事,不进城,蒋介石霸住这些地方了;进城又是坏事,使得我们这个党不那么好了。”15 毛提倡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甚至要把它当作一项根本制度来推行),主张取消军衔制,批评高干子弟搞特殊化,鼓吹在分配领域“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都有这个思想认知背景在里面。

  当然,上面这些,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一个以共产主义事业追求者自居的农民革命家的认知幼稚。更重要、在实践上也造成更严重后果的是,毛总是把执政党蜕变问题置于“阶级斗争”的框架内思考之,定义之,结果势必转换问题的真实发生学语境,遮蔽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它的本质。

  为什么会发生共产党进城后的“革命意志衰退”乃至腐败蜕化现象?这个问题从我们今天达到的宪政自由主义认知高度并不难回答。不要忘记,1949年建立的这个政权是一个由共产党一家完全控制权力的极权主义类型的政权。不管党的意识形态如何强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权力的垄断以及由于这种垄断势必造成的公共权力监督缺位,早晚会使各级党的官员体会到权力带来的“额外好处”。曾经出生入死的革命者现在变成了党和政府的各级官员,而在参加革命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他们能经得起这些“额外好处”的考验么?

  可以说,不论城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还是广大农村,在缺乏有效制度监督的一党专权体制内,公共权力发生“烂掉”的危险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四清运动中揭露出来的那些问题的逻辑真实性,而不管它在程度上、细节上可能有多少出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如此。尽管共产党自我整肃的运动不断,仍然无法斩断权力和不法利益的联姻,――虽然当时的不法利益从今天的“标准”看极其有限,可能只是动用行政权力为自己捞取了一点好处,甚至只是索取了一些消费市场上的紧俏物品,接受了行贿者的小小贿赂而已。

  这些问题在宪政民主体制内不难解决,那就是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用法治的办法、新闻公开和舆论监督的办法、反对党制衡的办法、司法独立的办法等等来预防和惩治腐败。但毛不可能走这条路。毛――和他的偶像列宁一样――早就把这些东西斥之为“资产阶级”的而予以拒绝。事实上,毛完全是用另外一套逻辑来解读共产党蜕变问题的,这就是革命胜利后“阶级斗争”仍将长期存在、反蜕变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的逻辑。

  我们看到,前边引述的有关“糖弹”的警告已经把共产党人可能的贪腐与“不拿枪的敌人”的“攻击”连在了一起。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上半期一些地方出现的包产到户和“单干风”,也被认为是“猖狂的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逆流”。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眼中,干部多吃多占、贪污公款之类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在我们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反映”,投机倒把、贪污盗窃之类活动“实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势力的复辟罪行”。16 毛亲自主持制定的指导四清运动的第一个重要文件《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即《前十条》)列举了阶级斗争的九种表现,认为“被推翻的地主、富农分子,千方百计地腐蚀干部,篡夺领导权。有些社队的领导权,实际上落在他们手里。其它机关的有些环节,也有他们的代理人”。“除旧的资产阶级分子以外,还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包括“贪污盗窃分子,投机倒把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社教的目的,就是经过教育,使干部和党员“端正无产阶级的立场”,“以便正确地领导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进行阶级斗争,进行两条道路的斗争,这是决定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17

  毛本人有一段经典“语录”当时曾广为人知,乃至人皆能诵,这段话更典型地体现了有关执政党蜕变的毛式解释逻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不然的话,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去,打进来,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请同志们想一想,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啊!”18

  真乃一个惊心动魄且意味深长的提醒,甚或预言!然而,这样一个有关“复辟”和“反复辟”的“阶级斗争”逻辑却完全曲解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真正危险,误读了公共权力异化的真实原因。19 权力的自身异化被解释为外力颠覆的结果,权力异化的哲学人类学属性被解读为两大对立“阶级”的阶级对抗属性。

  不但如此,在实践上,这个逻辑还势必导致两个互相关联的后果:一个是对“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作为革命动力阶级的阶级偶像化,另一个是对包括所有“地富反坏右”在内的“阶级敌人”的阶级妖魔化。两者(特别是后者)导致了巨大的社会灾难。

  先来看阶级妖魔化:按照当时的有关政策,凡是“剥削阶级”(包括地主、富农、资本家、反动官僚等等)出身或受到“剥削阶级”的深刻影响、“敌视”党和劳动人民的,均属于“阶级异己分子”,而在和平时期经不住地主、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腐化堕落,完全丧失革命性的,则属于“蜕化变质分子”或“新生资产阶级分子”。20 既然“蜕化变质分子”或“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很多是被居心叵测的“阶级异己分子”腐蚀所致,且许多地方的领导权已经被这两种人所篡夺,那么开展“阶级斗争”、从这些“阶级敌人”手中夺回政权,就成了当务之急,且是天经地义之举。于是,所有“出身”不好、“成分”不佳者皆大遭其殃,冤狱遍中华。在那个既没有法治也没有基本人权概念的年代,多少人、多少家庭在“阶级妖魔化”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氛围里受到伤害,遭到打击,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人的基本尊严,被剥夺了财产权、工作权、表达权、受教育权乃至基本生存权,甚至丢掉了性命,是一个至今也难以统计清楚的数字。而各级共产党领导者却认真地以为他们是在为这个国家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千秋万代的幸福而这样去做!

  阶级偶像化是阶级妖魔化的另一面,有黄世仁、穆仁治就要有喜儿、杨白劳,有韩老六就要有赵光腚,有陈瘸子、陈广西就要有何文进、胡素芳、陈有才。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他们,“白毛女”、“暴风骤雨”、“夺印”的故事才有了主角。这当然不仅是艺术要遵循的逻辑,更是生活要遵循的逻辑。四清时的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依靠贫农、下中农,是党要长期实行的阶级路线。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一直到进入共产主义以前”,都要依靠他们,“他们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21 后来我们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但在当时却被无数人信以为真。
  
  四清运动后期,毛更加明确地提出阶级斗争势必反映到党内,党内――直至高层――已经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小修小补已经无济于事,必须找到一种更彻底的办法才能解决问题。什么办法?――这就是毛亲自发动的、毛式“继续革命”理论统领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然西式民主被拒绝(因为毛不能允许其它人与共产党分享权力),苏联又提供了“变修”的反面经验,在上述前提下,毛式“继续革命论”就成为一党体制内解决共产党蜕变问题的唯一抉择,而通过发动文革整“党内走资派”、挖出“身边的赫鲁晓夫”则是这个思路合乎逻辑的结果。22

  我以为,毛把文革誉为自己一生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23 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大革命乃是毛泽东追寻其革命“价值”、毕其晚年之力试图实践乌托邦理念、同时阻止共产党蜕化趋势的一次巨大而无望的努力。不少朋友喜欢从权力斗争角度来解读文革。不错,中共高层的权争是理解当代中国史(包括文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权力之争在本文所述的这个问题链中有多大“意义”, 尚需推敲。事实上,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及认知上,中共领袖群体并无大的差别;通过“反修”保证共产党的纯洁,也是当时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共识。邓小平曾是当年对苏谈判、论战的主将之一,刘少奇在指导四清运动时甚至比毛表现得更“左”。当然,这也反过来证明毛关于党内高层存在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指责纯属杜撰,是毛为了拿下刘的一个托词。无论在文革前还是文革中,都没有人真的对毛至高无上的权力构成过威胁,或试图构成这种威胁(文革中“5.71工程”之类的计划另当别论)。毛为什么要把刘少奇置于死地,这是需要另外一篇文章专门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指出如下一点就够了,即毛既是一个彻底的独裁者,也是一个浪漫的乌托邦追求者。毛在运用权术方面的狡诈、狠毒和信守乌托邦理念时的执着、天真,竟然如此奇特地合为一体。执政党蜕变的担忧在毛泽东那里是一个重要问题乃至核心问题,这本来反映了一个大国、大党政治领袖的深刻,但毛思考这个问题的框架和解决问题的套路却完全错了,且错的如此彻底。这个错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想再强调一遍:在执政党反蜕变问题上,民主体制和专制体制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毛那里,只有阶级概念,没有公民概念;只有“党的领导”(实即毛本人的领导),没有权力制衡。毛不允许动摇一党专制的根本体制,又幻想在这个体制内解决、至少是遏止共产党的自身蜕变趋势,结果只能搞出这么一套毛式发明,通过不断“运动”来实现共产党的自身整肃,乃至向基本人性挑战,试图塑造全然无私的“共产主义新人”,给党、也给整个民族注入生机,其实却早已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

  今日毛派朋友们的问题,是没有看到毛的全部努力的空想性质,更没有看到极权体制和乌托邦的联姻,是造成毛式悲剧的根本制度根源。而我们某些自由派朋友的问题,则往往是用简单的、甚至情绪化的方式把毛彻底否定,而不愿意或不屑于对这段历史做更深入的哲学反思和细节梳理。其实,基于某种真诚理念的追求而犯下的错误,乃至罪行,才更具悲剧意义上的历史震撼性。如果毛(或许还有中共其它领导人)开始闹革命时就是一个(或一群)投机者或恶棍,1949年、特别是1956年后的所作所为也无非是一场胡闹,一场瞎折腾,历史岂不显得过于荒诞、悖理而又乏味?可惜,近年来我们的一些自由派学者的作品,包括一些很严肃的作品,却或多或少有这种倾向。我以为,对历史的非历史解读,对历史人物的非历史评价,包括出于论证需要而对历史的任意裁减和对人物的简单美化或丑化,都不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本文不是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但话到此处,也就附带说出,供大家参考。
  
注释:

1 读者有兴趣,可参考拙著“中国共产党党专制逻辑的28个命题”一文,那里有对这个宏观演变逻辑的更系统的梳理。
2 这种斗争,有的与本文讨论的主题有关,有的并无多大关系。
3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页1328。
4 见于光远着、韩钢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页126~127。
5 同上,页139。
6 参见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页338。
7 “三自一包”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8 比如,华北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邯郸专区14个县,完全烂掉的有2个,大部分烂掉的有5个,另外7个县委书记问题严重,常委一半要调整,占55%。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认为,不少干部已经走完“懒、馋、占、贪、变”的全过程,演变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南宁地区“四不清”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3%,全地区县委常委中有“四不清”问题的达94%。西北的报告说,烂掉的,基本烂掉的,有严重问题的县市,大约占50%。以至于陶铸在1964年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认为,原来估计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中约三分之一打不住。――见郭德宏、林小波《四清运动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页241。
9 同上,页160。
10 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页782。
11 见《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页409。
12 见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页172。顺便说一句,某些朋友可能会认为毛本人就是1949年后中国最大的特权代表者,比如,在60年代初最困难的时候,各地却纷纷给毛建“行宫”,毛的个人品行(比如对待女性)也有问题,所以毛批评别人搞特权大有伪善之嫌。其实,这种看法是把不同类型的事情混为一谈了。在涉嫌腐败和私生活方面毛泽东的个人品行究竟如何,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的材料给出相互矛盾乃至大相径庭的左证和解释,可以暂且存而不论;我要说的是,即便假设毛在个人道德方面是一个十足的恶棍,也并不必然地影响他在主张某种社会政策时的真诚性以及该政策的客观效果。一个领袖人物的政治主张和他的个人操守之间存在反差在历史上是常见的事。重要的是要搞清:是否这种特权的、私生活方面不道德的个人行为曾经构成宏观历史的一部分并对历史产生影响(就像古罗马后期执政者的骄奢淫逸对社会生活和社会风尚产生影响那样)?如果没有这样的影响,那么讨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目前的语境内就是毫无意义的。
13 见邓力群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乌有之乡印制,页686。
14 《四清运动实录》,页110。
15 见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下),页233。
16 在四清运动开始时各地党委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充斥了此类语言。见《四清运动实录》,页34。
17 同上,页38。
18 这段话出自毛为《浙江省7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1963年5月9日),又曾作为《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文的引语(1964年7月14日),被收入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的《毛主席语录》,页36~37。
19 这里也要解释一句:毛泽东那个年代从来不把手中掌握的政权界定为“公共权力”,而把它理解为“人民民主政权”或“无产阶级政权”,尽管事实上这个政权担负了大量“公共权力”的职能。
20 参见《四清运动实录》,页309。
21 同上,页39。
22 1967年11月6日“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曾把毛的“继续革命论”概括为6个要点:第一,必须用马列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本质上仍然是政权问题。第四,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第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第六,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参见《“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页609~610。
23 1976年毛病重时曾召见华国锋等人,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参见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香港博智出版社2005年版,页96)

 (本文作于2008年5月~8月,首刊于《观察》网站)

  

潘小濤:北京機場自殺式爆炸的警號

上周六傍晚,雙腿已殘、坐覑輪椅的山東上訪男子冀中星,在北京首都機場引爆身上的土製炸彈,一隻手被炸斷,但沒途人受傷。大部分網民對他的遭遇及以此維權,都表示同情和理解。

冀中星之前在博客中申述,8年前他在東莞用電單車載客,遇到公安車追截,其後被治安隊員連人帶車的猛力推倒。冀倒地昏迷,並被治安隊員打斷脊椎,致下半身癱瘓,也是他8年來不斷上訪的原因。

上訪申訴也只獲東莞公安10萬元的「扶貧金」,只夠他還債,卻不能支付他近年的醫藥費。哥哥冀中吉對事件感到震驚但並不很意外,他說:「事後的8年,弟弟冀中星像狗一樣活覑,毫無尊嚴,毫無希望,他忍了8年,如今做了這種出格的事情,無非是想讓別人聽他說話,聽他叫屈。他太冤了!」

正因為他太冤了,當網民留言「如果這個社會不給他光明,他就自己製造光明,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間」,立即在網上瘋傳,更有人回應:「如果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那麼你就炸醒這個裝睡的人!」這句話同樣獲得不少和應。

《環球時報》說:「無論他之前受了多大冤屈,它們都不能為其這一極端行為提供道德支持,更不能幫其做法律開脫……作為非法律文件,我們在這裏完全可以把『嫌疑』兩個字拿掉。」

在法治國家,冀中星是否有罪應由法庭判定,任何人無權越俎代庖。譴責冀中星之餘,更應譴責不斷製造這類悲劇的制度!福建的陳水總燒巴士、江西撫州的錢明奇炸政府大樓、楊佳怒殺上海公安,不都是被迫到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嗎?縱容地方官員及公安、城管等野蠻執法、血腥拆遷,種下今天的惡果,血債總是要還的,只是時間問題!

香港   明報


江澤民讚習貶胡

江澤民是一個不甘寂寞的政治老人,隔三差五,如果不找個理由亮亮相,他看來會很難受。

外交部網站二十二日以頭條位置發布了《江澤民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一稿。該文借助「知情人士」之口,披露了江於本月三日在上海會見基辛格的詳情。文中,江除了大談中美關係外,還主動評價習近平「非常能幹、有智慧」、處理疆獨事件「迅速果斷」等。

這是習近平掌權後,官方媒體首次公開報道前領導人江澤民對習近平的評價。該文一出,輿論紛紛猜測江此舉用意何在。

文中有一處細節,江自稱不久前剛與習近平通過電話,並以此帶出對習的評價。江如此表白,除了說明他與習經常聯繫外,似乎也在暗示他和習關係不同一般,對於當今一把手他有着不同一般的影響力。接下來他力讚習的那番話,更像是透露出一種自得的情緒。習是他圈定的隔代接班人,上任大半年表現尚佳,他顯然有伯樂發現千里馬之功。

江習政治結盟,是早已公認的事實。習上台後,大刀闊斧的施政動作不斷,所引發的各類反彈巨大,江選擇此時公開讚習,站台力挺的意味甚濃。此舉至少表明,習近平的身後站着如江這樣的老同志,他們是其有力的「後台」。習近平反腐力度空前,難免會牽扯到江這一輩,江澤民以主動讚揚顯示他對習的支持,同時也將自己從各種傳聞中摘出來,作出切割,此正所謂一石二鳥。

與退休後不問世事的胡錦濤相比,江澤民則盡顯高調。傳聞中,胡以裸退表明他對老人政治的厭惡,也間接表達了他對江的意見。江澤民見基辛格,按知情人士的說法,是莊園式相會,這顯然有複製習奧莊園會的嫌疑。江透過此舉,是要證明當今中國仍缺不了老人政治,而他同時還能與習保持良性互動,從反向上凸顯了胡眼中無人、小氣兼沒有大局觀。

尤可夫 傳媒人

太陽報

中日關係低處未算低

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束,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執政聯盟毫無懸念地獲勝,獲得半數以上議席。北京的媒體都在討論安倍政權今後的修憲建軍舉動如何?在對華政策上會有甚麼變化?筆者認為,其實首先要弄清安倍政權的穩固性。可以肯定的說,當下安倍政權已掌握參眾兩院的多數,而且在三年後參議院才改選,安倍政權強勢,也就不會隨便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所以,至少未來三年安倍政權穩定,而其強勢推行右翼路線毋須懷疑,中日關係相信低處未算低。

修憲建軍勢在必行

首先,對於安倍大選勝利後會強勢推動修憲建軍,不必懷疑。安倍政權成立前就做了充分準備,提出的最「耀眼」政策口號就是「重塑日本」和「安倍經濟學」。所謂重塑日本,就是終結戰後政治體制,通過軍事獨立實現「正常國家」地位;所謂安倍經濟學,是帶着高度政治色彩的經濟政策。而日本選民期待實現穩定政權,結束政治混亂局面,在市場「政績」和民意支持下,安倍獲勝一點不奇怪。

也就是說,安倍勝選,包含了日本民眾對修憲的支持。有人說,安倍未來的難題還是在經濟,他必須首先解決安倍經濟學的副作用,避免新的經濟泡沫,因此修憲不是他的首要任務。但筆者認為,修憲建軍和消除安倍經濟學的副作用,是並行不悖的,而當經濟遇到問題時,安倍更需要以刺激日本民族主義來減輕經濟問題帶來的社會不滿。最為重要的是,成為「正常國家」不但是自民黨的目標,也是日本眾多在野黨的意願,故修憲乃大勢所趨。

此外,多數日本人認為,日本憲法六十餘年來未經任何修訂,修憲很有必要,而且是日本自己的事,不需要外國干涉。筆者認為,安倍如果能夠消除國內的阻力,不管中國和南韓如何強烈反對修憲,他都不會在乎;能夠阻擋安倍修憲的只有美國,但是美國現在軍力不夠,需要日本側援,所以美國軍方已經表示不反對日本增加軍力。因此,北京應該做好華府支持日本修憲的準備。

至於安倍未來的對華政策,也不必抱有幻想。第一,在修憲問題上,中日必然翻臉。第二,在釣魚島問題上,安倍也不會退讓。第三,中日東海之爭又起。第四,日本經濟界甚至做好退出中國市場的準備。而中國方面也不會退讓,因此已可肯定,中日關係真的低處未算低。

古呂

太陽報

江老爺子大讚習近平

幾個月來沒有甚麼消息的江老爺子,這個月初在上海會晤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一家。官媒日前報道了他們「很輕鬆」、「很真誠」、「很重要」的談話。兩位的第一次見面是一九八七年九月,基辛格已離開華府,江澤民時任上海市市長,之後二十六年,他們多次會面。

從官媒報道看,他們今次對中美關係、世界格局,對中國幾十年的發展沿革、幾代領導人包括第五代的上台執政聊得很多,我們過去從未見過中共傳媒這麼詳細的報道早已退休的江老爺子的談話。

談話中,江老爺子大讚習近平,說不久前與習近平主席通過電話,受他委託向基辛格及其家人表示親切問候;要知道,像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需要有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習近平是一位非常能幹、有智慧的國家領導人;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毫無疑問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了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果斷處理;最近,中國的新疆發生了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習近平果斷決策,迅速控制了局勢。

江老爺子猛讚習近平,基辛格也不甘落後。他說,雖然只和習近平主席見過幾次面,但對他的堅定意志和勇氣印象深刻,還順着江老爺子的話題,大讚習近平在處理外交問題上「表現出的勇氣和智慧」。

兩位政治老人,一個讚習近平處理內政「果斷決策」,一個誇他處理外交「勇氣智慧」。記憶中,第三代的江老爺子在完成和第四代的胡錦濤「新老權力交班」後,從來沒有這麼讚過胡錦濤,這真是應了中國人老一輩的「隔代疼」。不過,中共政壇最近也有一些「謠言」,說是第五代反腐抓了兩個和周永康有關係的副省級官員,令老江尷尬不滿,因周是江澤民、曾慶紅提拔重用的人。此謠言可以止於上述報道矣。

柳扶風

東方日報


全國山河一片亂 神州官員個個貪

繼北京超市發生殺人事件後,廣西東興昨日又有一名男子持刀闖入計生局行兇,致兩死四傷。神州大地接二連三發生慘劇,全國山河一片亂,整個社會病入膏肓。

中國的刑事案有傳染性,當年福建南平發生襲擊小學生事件後,廣東海南等地也爆發類似事件。今次北京大悅城發生莫名傷人事件後,北京超市、東興計生局亦接連發生殺戮事件,很多受害人都是無辜者,他們走在大街小巷或在超市購物,一不小心就成為刀下之鬼。在當今的神州,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不論是身處北京這個首善之區,還是東興這個邊陲小鎮。

中國百姓本是世界上最溫順的人民,只要有一條活路、一絲希望,都不會走上報復社會的不歸路。那些在街頭亂砍亂殺、拎起汽油桶引爆的人,一開始並不是兇惡之徒;當貧富懸殊、社會不公讓底層那些備受欺凌者喪失理智,他們往往會挑選更弱勢的群體下手,將怨氣撒在別人頭上,將刀砍向無辜者,以暴力為自己鳴不平,用同歸於盡來發洩怨氣。這是多麼慘烈的代價,又是多麼無奈的選擇!

分配不公 道德淪喪

內地社會機會不均、分配不公、道德淪喪、司法腐敗的心魔已深入到每一個角落,撥動着每一個人的心弦,整個社會瀰漫着一種狂躁不安、急功近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賭徒心態。對生命的冷漠、對正義的失望、對人性的無視、對人生的絕望、對金錢的崇拜、對特權的忌恨,這些複雜的社會心理成為一些人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旦創業無力、家庭挫敗、情感失敗等誘因激化,很可能會歇斯底里訴諸暴力,變成殺人魔鬼。尤其是那些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訪民,他們的正當利益被侵犯,官老爺們要麼置之不理,要麼哄騙推諉,或恐嚇打罵,甚至送往精神病院,使民怨愈來愈深。當人民無處訴說時,暴力抗爭就是唯一的手段。許多人不再指望法律能主持公道,也不再奢望青天老爺能為他們伸冤,他們只相信手中的武器。

與基層痛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官員們包二奶成風,他們高高在上,趾高氣揚,家產動輒億萬,擁有多國護照,隨時奔赴海外。他們憑藉手中的特權,點石成金,沒有辦不成的事。全國山河一片亂,神州官員個個貪,這是當前中國的基本國情。

如果執政當局不能扭轉社會不公、縮小貧富分化、肅清官場吏治、打擊司法歪風,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讓弱者有希望,守法者不孤單,使大多數人都能生活在平等與尊嚴之中,那麼類似北京街頭的砍殺、廈門巴士的大火,將無法遏止。

東方日報


《親歷韓戰: 中國軍人回憶錄》





內容提要:


1950年在朝鮮半島爆發了僅次於兩次世界大戰規模的“韓戰”,中國人稱之“抗美援朝”戰爭,歷時3年,20個國家捲入其中,軍事人員傷亡人數超過200多萬人。


     對欲知真相的中國人而言,這場戰爭卻留下諸多不解之謎:戰爭到底是怎樣發生的?交戰方投入多少兵力?雙方傷亡人員到底有多少?戰爭對歷史有什麼作用?誰是戰爭真正的勝利者?


     多 少年來,在一種自我陶醉的愛國主義教育灌輸下,中國人都對韓戰這段歷史人云亦云,並不清楚歷史的真相,而朝鮮人民則在金氏父子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的煽動 下,把為這場戰爭犧牲在異國他鄉的成千上萬中國志願軍戰士完全遺忘,把北朝鮮戰場的勝利說成是主要靠朝鮮人民軍的戰績,葬埋無數志願軍烈士遺骨的墓園,已 經成了荒山野草之下的孤墳荒地。


     作為參與者和倖存者,這場戰爭是本書作者一生中永遠不能忘卻的記憶、永遠揮之不去的心底的哀傷。也因此,有了這本中國軍人韓戰親歷的回憶錄。



【明鏡出版社】(電子版)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宋祖玉是深航股東,宋祖英是形象代言

國密報》特約記者 石光劍


起秦基兒都股東

   在2005523深航拍賣前夕,橫空殺出一間名不見經傳的深圳匯潤投資有限公司。前文已介紹過,匯潤是專為競拍而立的項目公司,深圳市工商局的資料顯示,匯潤於2005317日成立,註冊資1,000萬元,法定代人為李宜時(即李澤源),由李宜時、趙麗、秦畹江、宋祖玉四名自然人股東發起,李宜時個人持股89%,宋祖玉持股3%

   據《新快報》當時的報導,名不見經傳的深圳匯潤由趙祥(李澤源的代理人)、趙麗、宋祖玉、秦畹江等四個自然人投資創辦,出資金額分別為890萬元、50萬元、30萬元、3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匯潤四名股東中,趙麗、秦畹江、宋祖玉在此後的一系列運作中並未現。有報導引述參與李澤源收購的人士指,李僅借用這些人士的名聲為自己收購打點關係。雖然有關報導沒有透露這名股東的背景,但顯然三人的背景和能量不可忽視。

   據知情人士向《中國密報》透露,李澤源所選擇的這三個股東,其背後代表著幾股強的勢力,具備通天的本領。

   其中,股東趙麗,不是別人,正是李澤源稱為“恩師”的趙南起上將的女兒。趙南起卸前官拜全國政協副主席,位居國領導人行列。在趙南起女兒趙麗卷入深航收購曝光後,很難在網上查到趙女的資料,令此案變得更加神秘。

   另外一個股東秦畹江,更是太子黨成員,她是已故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部長秦基偉愛女,其夫楊東明將軍是空軍副司令員,也是開國上將楊成武之子。

   秦基偉1914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8歲喪父,10歲喪兄,從小做苦工15歲參加紅軍,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7歲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槍營二連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圍剿”戰鬥。

   紅軍西路軍西征期間,秦基偉在西路軍任總部四局長。19371月,率少數作戰部隊掩護西路軍總後勤部,被敵騎兵分割包圍於甘肅臨澤。率部堅守,苦戰數日,終於突出重圍。西路軍失利後,經歷九死一生回到延安。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11月,秦基偉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獨立支隊司令員。19406月,調任一二九師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1947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河南博愛卜昌地區成立,秦基偉任司令員。爾後參加淮海戰役。19492月,秦基偉任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十五軍軍長,參加了渡江、兩廣、解放大西南戰役。

   19513月,秦基偉率領被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三兵團十五軍參加朝鮮戰爭。19521014日,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立下赫赫戰功,直接決定日後的軍旅生涯。

   1984101日國慶35週年,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秦基偉擔任了閱兵總指揮,陪同鄧小平檢閱受閱部隊。1988年任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同年授予上將軍銜。1993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97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資料顯示,秦基偉的女兒秦畹江,1958出生,曾任中國光大集團貿易部經理,香港天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大鵬地產公司副董事長,廣州隆怡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當年的秦基偉在軍中牛得很。

   宋祖玉是股東,宋祖英是形象代言

   在匯潤四個股東中,擁有3%股權的宋祖玉雖然不屬太子黨,但卻擁有一個“好姐姐”,她就是被港台傳媒描述成“直通中南海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宋祖玉本在家鄉湖南當一名化妝師,憑著姐姐的影響力,在京城成立了“和光(北京)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專門代理宋祖英的音樂專緝。

   據媒體報導,宋祖玉在收購案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論功行賞,以匯潤股東、和光(北京)影視副總經理的身份,出任深航董事。宋祖英與深航關係也非常密切,儼然深航代言人。這在深航內部已是公開的秘密。

   從當時的官方媒體報導中,我們就能看到宋祖英是如何為深航代言的。以下是《深圳特區》2008106日的報導,標題是《深圳航空級顧問李澤源:感恩時代回報國家》。

   報導首先吹捧說:“軍人出身的李澤源一襲便裝,標志性的黑色棒球帽、大黑邊眼鏡,出入在男士西裝革履、女士套裙翩躚的深航基地時,頗有些特立獨行的風味,但從他聲若洪鐘、姿如峙岳的舉動中,近花甲之年的他骨子裡透出軍旅氣質。”

   “黨和軍隊給了我年的教育,深圳給了我創立新業的舞台,感恩回報就是我最大的願望。”李澤源常常這樣對深航員工說。報導稱,在汶川大地震突發後,李澤源“一刻也坐不住了”,“特區誕生的深航面對內地親人的苦難不能袖手旁觀”,他連夜寫下請戰書,次日電傳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市:凡有救災人員和物資要運往災區,深航將召之即來,免費承運!為了尋求支持,他又向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電話彙報,得到的答復是:只要是對災區、對災區人民有利的事情,深航大膽地幹!
 
  這是當年深航代言人宋祖英在演唱李澤源作詞的《感恩中國》。

網絡戰爭多出於言過其實的誇張說法

國密報》編譯  袁來富


恐中論只網絡業者行銷法?


   在中、忙著蒐集證據、互相指控的時刻,信息安全業界有人抱持著不同的看法,呼籲美國國會、政府保持冷靜,克制(淡化)刺激網絡戰爭的挑釁言論,不要落入少數信息安全業者的行銷圈套,盡可能隔絕不利影響因素,以做出適當的網絡安全決策。

   名鼎鼎的計算機網絡防衛專布魯斯史耐爾(Bruce Schneier)認為,目前看到的這些黑客攻擊,根本不算是國與國之間的“網絡戰爭”攻擊,而是刺探情資的間諜活動。說到間諜活動,早從地球開始出現“國家”概念之時便已存在,算不上威脅國家安全的恐怖攻擊。近期的網絡爭議,之所以引發輿論不滿,出於言過其實的誇張說法,讓大家誤以為真有網絡戰爭這回事。布魯斯史耐爾感嘆:不幸的是,軍方與特定企業都想利用這些半真半假的說法,想藉機在所謂的“網絡戰備”競賽中取得先機。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網絡安全專家詹姆斯•A•劉易斯(James A. Lewis)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說,中美雙方討論“經濟間諜”問題的時候都覺得尷尬,美國人把網絡戰士當做英雄,卻把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的人視為罪犯,中國就沒有這種好惡兩極的界線。

   《網絡安全》的編輯左拉也認為,近期中國網絡攻擊說,別有其它意涵。首先,一般而言,除非事關切利益,否則人類多會傾向以合作或其他和平之道,解決雙方歧見;其二,即便是政客面對決策事務,也大多傾向合作、而非處處想跟人一較下;第,雖然人類不太會避免重複錯誤,但仍應持續努力避免重蹈覆轍。其言下之意,大肆攻擊中國解決不了真正問題,帶頭砲轟的人恐怕別有所圖。

黑客攻擊根本不算是國與國之間的“網絡戰爭”攻擊,而是刺探情資的間諜活動。


   網絡間諜活動不應該容忍,但是在這個時代,無數驅動全球經濟的公司企業,也應善盡保護貿易機密與知識產權的責,信息安全防護技巧應該比過去有長足進步。若硬將網絡間諜活動稱作“網絡戰爭”,相關業者不如調整心態,以更加殘酷、嚴肅的角度,思考威懾、預防之道,找出應對攻擊的新方法──即便還無法確認攻擊來源。

最新消息:薄熙來三宗罪將受審

北京著名記者瑜對明鏡新聞網說:有关薄熙来文件今天下午重庆传达到厅局级,明天传达到处级。其受贿2千万谷开来和薄瓜瓜经,薄并不全知道,但必须承担责。这就是政治交易的伏笔,谷开来要不要追罪再审,薄瓜瓜要不要追罪?薄熙来法庭是否公开认罪,以放录音为凭。开庭,就是政治交易的演。


还牵几个人,文件中也有。

同時,北京律師李莊在微博上披露,濟中院將審判薄熙來宗罪,包括受賄罪2000萬、貪污罪500萬、濫用職權罪。與人兩性關係不屬於犯罪。




白領隕落,黑領升起:千軍萬馬爭當公務員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海聞天



一個就職於政府和國有壟斷企業的“黑領”群體已悄然出現。公權力向自由經濟領域的滲透和僭越,擊碎了平民子弟“知識改變命運”的白領夢。在中國,公務員成為搶手職業,公務員考試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最受關注的考試之一,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來形容也不誇張。公務員考試中接連出現怪人怪事。

  2012年10月15日,2013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考試報名工作開始,招考20839人,創歷年最高,11月25日,錄用考試在全國31個考區、47個城市的987個考點同步開考。官方數據顯示,本次考試共有149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其中111.7萬人報名確認參加公共科目筆試,比2011年增加15%,考錄比例約為53∶1。無論是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還是最終參加考試的人數,都創下歷史新高。僅北京市就設立考點148個,考生9萬餘人,而山東省更是有超過10萬人參加國考,錄取比例超過100∶1。2013年4月21日,17個省市區將同日舉行“公務員考試”。據統計,這17個省市區共招錄6.7萬餘人,涉及考生超過100萬人。


  千萬富翁圖地位考公職

  “公考熱”引起社會關注。《黑龍江晨報》2013年3月20日刊發“身家千萬老闆 報考公務員”一文,報導稱,黑龍江一名身家千萬的大老闆浩宇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開著奔馳車上培訓班,而他報考公務員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地位,方便家族事業的發展。僅僅一天多時間,有關回覆便達到12000多條。

  在公務員網友中,對此新聞反響強烈。網友“不知不覺”笑稱:“跪求這個老闆的電話,我願意跟他換。只要組織同意。”而網友“我是公務員別叫我官員”的回復則更加精彩:“看到這種假新聞,我笑了。看到還有人信,我哭了。我是公務員,我不代表別人,我只求跟這個老闆換。底下相信本文為真的朋友,你在月薪1000的基層公務員跟身家千萬的老闆這兩種身分間選哪個呢?”

  很多網友都對千萬富豪的動機持懷疑態度。網友末日審判稱:“這動機?要地位要面子,當上公務員能做啥?作威作福嗎?還是為了幹事業?不存在養家餬口問題吧?”網友凌波微步則引用浩宇的話“當上了公務員,在社會上,會被人高看一眼,交往的平台會非常大,可以形成重要的人脈資源,有利於家族企業的發展。”反問道:“就這樣的境界能成為公務員?”而網友方言則尖銳地指出:“典型的暴發戶心態,無論多麼有錢也是空虛和自卑。為何暴發戶總擺闊?原因在此。”

  也有網友力挺浩宇。網友南方說:“我就是小老闆,所以理解他的心情,當小企業老闆的辛酸只有當過才能體會。”網友隨風則建議道:“從商只要講誠信,合理合法賺錢,也是對社會有貢獻,也會受人尊敬。當然報考公務員未尚不可,但當公務員就不要想發財,當公務員要為人民服務,不得謀私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此事一定要想淸楚呀!”

  中國經濟網網友朱少華認為:像浩宇這樣不惜一切報考公務員的舉動,實際上不過是對公務員群體中存在的腐敗問題發出的一個呼籲,展示的一個無奈的行為藝術而已。

  中國經濟網網友易南大呼:這樣的“立志”有危險:危險之一:為謀地位會不擇手段,破壞公正。一旦這樣的人成為公務員,為了更高的“地位”,必然會使出更多的“手段”。危險之二:為謀地位會以權謀私,滋生腐敗。公權力會被這些人濫用,滋生腐敗,公信力也必將喪失。危險之三:為謀地位會迷失方向,凋敝理想。為“有地位”而立志“當官”,這不得不說是年輕人的悲哀。

  媒體工作者劉義傑提出,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千萬富翁考上公務員後會怎樣?從其目的來看,並非是為公眾服務,也並沒有看上公務員的薪水,其看上的只不過是公務員手中的權力。恐怕最終目的還是為自己經商圖個方便。這就更令人擔心了,亦官亦商無疑會催生腐敗等問題,也不利於商業環境發展。遠的如紅頂商人胡雪巖等,近的如某些“房姐”“房爺”,都是通過權力為自己謀福利。不管對於政府還是社會,應該意識到“官商蝙蝠”的可怕。



    公務員考試——“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權力機關坐擁社會資源

  許多網站、媒體紛紛發表評論,稱“公務員熱”折射出權力機關掌握了過多的社會資源。

  華商報發表評論稱,千萬富翁艷羨一個普通公務員,並竭力想擠進“體制”,看似荒誕,卻又是“情理”之事。去年曾有大學生在找工作時發出“死也要死在體制裡”的喟嘆,被報導後一時引來無數感慨。為什麼要“死在體制裡”?只因為體制所代表的權力機構,掌控了當下社會的主要資源。某種意義而言,體制對於青年的吸引,並非僅是“旱澇保收”,更是因為其有機會掌握調配社會資源的權力,從而獲取附著在權力身上的“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

  華聲在線評論稱,身價千萬的老闆為了地位赴公考,不由讓人聯想到2012年為了娶妻開賓利赴國考的“金龜婿”。有人為了獲得穩定收入要進公務員隊伍,有人為了就業進公務員隊伍,有人把公務員作為選婿標準,有人為了實現夢想進公務員隊伍……報考公務員的初衷各不相同,而這些初衷背後,折射的正是扭曲態的“體制觀”,也揭露了“體制熱”成因的部分病根。

  時評網評論稱,面對激烈的社會就業壓力,公考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首選,但是事業、愛情、家庭兼具的千萬富翁浩宇,也選擇擠公務員這座獨木橋,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對公務員認識存在誤區。功利心和“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嚴重背離了公務員招考的初衷:把那些真正德才兼備的、樂於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優秀人才選拔出來。

  中青網在評論中稱,身家千萬的老闆考公務員的動機,其背後的“潛台詞”值得反思。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那位老闆到相關部門辦事時低聲下氣,側證了一些行政部門仍然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恰恰是行政機關轉作風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國際在線評論稱,由此事可以看出,在官本位意識以及現實環境下,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對幹實業有信心,就必須最大程度的減少行政審批,讓權力回歸到為公共服務的本職上,而不是利用權力來尋租。(《明鏡月刊》 40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共产党集团的改革,必然激化矛盾孕育阴谋



《新史記》蘆笛



具 有諷刺意義的是,儘管斯大林是個專殺本族人的瘋子,格魯吉亞人在他的統治下受盡荼毒,然而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罪行的揭露卻引起了他們的憤怒。斯大林逝世三周 年那天,六萬多第比利斯市民來到斯大林的塑像前,向他敬獻鮮花。與此同時,大批第比利斯市民抬著斯大林的畫像,乘坐卡車、公共車、電車在城內示威。革命群 衆紛紛呼喊:“光榮歸於斯大林!”“打倒赫魯曉夫!”“莫洛托夫擔任總理!”有人甚至喊出“退出蘇聯”的口號。示威延續了整整四天,最後演成暴亂,當局出 動了坦克和正規軍才恢復了治安。

戈爾巴喬夫當時在地方任職,負責向基層傳達秘密報告。根據他的回憶,普通公民對報告 有幾類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持歡迎態度,這類人多是受過較好教育的年輕人,尤其是知道斯大林犯下的罪行的人;許多人則拒絕相信那報告的真實性,或是對赫魯曉 夫此舉困惑不解,不知道為何要把這種家醜兜出來;另一類人則在得知斯大林無情屠殺同志和部下之後心花怒放,盛讚斯大林為他們報了仇。戈氏對此深繫感慨: “這就發生在一個經過可怕的30年代的大屠殺的地區。” 這比什麽都能說明,那個愚民的國家只配由屠夫統治。

儘管如 此,赫魯曉夫的報告仍然在幾十年後結出了果實。它培育出了所謂的“二十大的孩子們”。這批青年黨官僚在初出道時便初步瞭解到斯大林極權制度的黑暗面,再不 是過去那種洗腦製造出來的狂熱盲從的信徒了。戈爾巴喬夫就是這批人的代表。沒有秘密報告,很難設想會有戈爾巴喬夫後來的改革與邪惡帝國的解體。不幸的是, 戈氏的改革與赫魯曉夫的改革的遭遇都差不多——在愚民的汪洋大海中,少數特立獨行的清醒之士只會被當成國賊淹死。

http://big5.citygf.com/news/news_001031/200909/W020090918332894974104.jpg
赫魯曉夫

除了揭發斯大林的罪行外,赫氏還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改革。

第一個重大的改革,是突破斯大林的中央高度集權模式,重組國家機構,將權力分散到地方去。這包括兩方面的嘗試:一是去除“條條”(中央垂直領導),代之以“塊塊”(地方領導),二是將蘇共“經濟化”,變成一個單純管理生產的組織。

1957 年2月間,赫魯曉夫提出解散中央各部、代之以地方的經濟委員會的改革建議。同年5月10日,該方案正式通過。這個改革目的有兩重,一是權力鬥爭的需要,赫 氏當時只是蘇共第一書記,尚未當上部長會議主席,其主要勢力在黨組織系統。解散中央各部,有助於削弱政府內的反對勢力;二是經濟上的考慮,赫氏像毛澤東一 樣,發現了斯大林計劃指令經濟的缺陷——一切都由中央官僚機構作出計劃,必然形成官僚主義,制定的生產計劃與地方的實際需要脫節。而且,這種以軍隊指揮方 式去從事經濟建設,將地方完全置於被動狀態,不利於“發揮地方積極性”(毛澤東語)。赫氏認為,把中央的計劃權與管理權下放到地方,制定的計劃便更能符合 地方的需要,地方也有了更多的主動精神與創造力。

這個探索本來很有意義,可惜斯大林的發明的巨大惰性不可克服。全國 早就給臘制成了毫無活力,只知機械執行上級命令的官僚機器。解散中央各部,無異於摧毀了軍隊的司令部,打亂了整個指揮系統,反倒造成了計劃與生產的脫節、 混亂與低效。偏偏赫魯曉夫又以其雷厲風行的一貫作風,在極短的時間便推行了如此急劇的改革,一共新建了105個地方經濟委員會。新建機構如此之多,權責移 交又發生於旦夕之間,更是造成了巨大混亂。此外,新制度也促進了地方不顧全局的本位主義,增加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摩擦。


“反黨集團”的密謀

保 守派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強烈反對這一改革。馬林科夫雖是改革派,在國策上更傾向於赫魯曉夫,但因赫氏取代了他的一把手的位置,一直懷恨在心。當赫氏 提議在秋季擴大主席團(政治局)後,他更擔憂赫氏即將使出斯大林的慣技,在政治局擴大後把老成員除掉。因此,他成了“反黨集團”的核心人物,敦促莫洛托夫 與卡岡諾維奇串連政治局成員,發動宮廷政變,把赫氏搞掉。經過秘密遊說,他們成功地爭取了伏羅希洛夫、布爾加寧、別爾烏辛與薩布羅夫,在11名正式委員中 占了七名之多數,擁有壓倒優勢。

一切安排妥當後,他們便抄襲赫魯曉夫當初搞掉貝利亞的詭計,於1957年6月18日 以召開部長會議為由,請赫魯曉夫前去開會。馬林科夫在會上第一個發言,提議討論赫魯曉夫的問題,並請布爾加寧主持會議,當即獲得多數委員同意。接著“反黨 集團”的成員便一個接一個地發言,歷數赫魯曉夫的錯誤。赫魯曉夫雖然得到大多數候補委員們和中央處書記的支持,但那些人並無表决權,僅有米高揚、蘇斯洛夫 和基里琴科三個正式委員站在他一邊。

但赫氏並未認輸,支持他的朱可夫與克格勃頭目謝洛夫緊急動用軍機,將分散在全國 各地的中央委員空運到首都。20日下午,以科涅夫元帥為首的20名中央委員向政治局請願,遞交了57名中央委員連署的請求召開中央全會的請願書,政治局只 好允可。22日至28日,中央全會召開。赫魯曉夫充分利用了大清洗的罪行,作為打擊“反黨集團”的利器。朱可夫在會上揭發,莫洛托夫與卡岡諾維奇與斯大林 一道簽署了大批的處決命令,而馬林科夫的罪惡甚至更嚴重,因為他在黨內負責監督NKVD的工作。因為大清洗的罪行實在是無從辯護,而莫洛托夫、卡岡諾維 奇、伏羅希洛夫與馬林科夫捲入的都比赫魯曉夫深,因此“反黨集團”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更何況多數中央委員都是赫魯曉夫提拔的,於是全會以赫氏大獲全勝告 終。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與馬林科夫都被罷免了政治局委員的職務,謝皮洛夫被解除候補委員職務,其餘的“反黨集團”成員則或是保留了政治局委員職務,或被 降為候補委員,但那不過是爲了向公眾隱瞞赫魯曉夫在政治局中屬於少數。此後他們都被趕出了中央,有的人甚至在 二十二大被開除黨籍。

粉 碎了“反黨集團”後不久,赫氏便卸磨殺驢,罷免了在反政變中立功厥偉的朱可夫與KGB頭目謝洛夫。至此,政治局裡盡是赫氏一手提拔的死黨,他的權位得到了 空前鞏固。1958年3月間,赫氏解除了布爾加寧的總理職務,改由自己兼任,成了繼斯大林之後唯一兼任黨魁與政府首腦的蘇共領袖。在此之後,他推出了一系 列更大膽的改革。(《新史記》第13期)
 
-----------------------------------------------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4/%E6%96%B0%E5%8F%B2%E8%A8%98-13%E5%B0%81%E9%9D%A2%E7%B6%B2%E7%B5%A1%E7%94%A8.jpg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人权观察:中国应谴责城管滥用暴力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表示,中国政府应当公开谴责中国城管执法人员滥用暴力。

7月17日,湖南省临武县的瓜农邓正加据说死于一名城管官员之手。人权观察说,中国政府应当对城管人员罪恶的暴力行动进行全面和公正的调查。

人权观察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说,城管没有保护中国公民的安全,反之他们在积极破坏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应当发出信号,表明它对法治是认真的,结束城管滥用暴力和不受法律制裁的状况。

目击者称,邓正加死于一名城管人员对她头部的打击,这名城管指责邓非法在街上贩卖。据媒体报道,当公众为邓之死举行抗议时,临武县警方用棍棒殴打抗议民众和至少两名来自湖南电视台的记者。

美国之音中文网


欧洲央行“誓死捍卫欧元”说一年后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去年7月26日发表了一番“全力保卫欧元”的豪言壮语。如今一年已经过去,他的这番表述起到了何种作用?只是争取了一些喘息时间还是长久的拯救了欧元呢?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去年7月26日在伦敦召开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中表示“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欧洲央行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这番表述乍看起来仿佛是一场 面对伦敦投资银行家的例行讲话,不过其实德拉吉的这次表态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是精心安排好的。因为在座的包括一些声名显赫的“重量级”客人,比如英国王 储查尔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还有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就是说,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这段至关重要的信息之时,也一定会得到媒体和公众足够的关注。他说:“欧洲央行已经准备不惜一切代 价保留欧元。相信我,力度足够。”

“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这前半句话经常会被一些记者自动剪掉不计,“欧洲央行已经做好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相信我,力度足够。”这才是德拉吉的完整表述。

A woman counts her Latvian lats at a currency exchange office in Riga on June 5, 2013. Unfazed by the eurozone's lumbering debt crisis, Latvia -- an ex-Soviet nation of two million people -- has requested EU approval for entry as the zone's 18th member on January 1, 2014. A majority of Latvians oppose their government's drive to join the eurozone and do not favour the currency switch. AFP PHOTO / ILMARS ZNOTIN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ILMARS ZNOTINS/AFP/Getty Images)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师托马斯·迈尔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师托马斯·迈尔(Thomas Mayer)评价德拉吉这番表述时说:“短期内,他已经达到了稳定市场的目的。从长远来看,他的这番讲话也开启了欧洲货币联盟的一个模式变化。”

市场“应声”恢复信心

这番表述让那些提出欧元区解体的炒作之说碰了一鼻子灰,这是德拉吉讲话发出的第一个信号,他的表态也显现出了效用:市场获得稳定,国债利率下降到一个可控 的水平,许多南欧国家大量资金异常外逃的现象已经得到遏制。可是这种市场的平静是用昂贵的代价换来的——欧洲央行的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托马斯·迈尔 表示:“如果说,至德拉吉发表这番言论之前,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都是要优先遵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话,那么讲话之后,优先顺序发生了逆转:欧洲央行的 第一职能变成了维护欧元,遵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变成了次要的任务。”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师海瑟(Michael Heise)认为:“如果当时德拉吉不采取任何举措,欧元区面临瓦解的风险无疑显而易见。

Thomas Mayer, Chefvolkswirt der Deutschen Bank, am Freitag (02.12.2011) in der Universität Leipzig. Mayer referierte über das Thema Von der Kreditblase zur Staatsschuldenkrise. Foto: Peter Endig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德拉吉在伦敦的这番话中第二个暗含之义是:欧元最“大”,如果情况紧急,欧洲央行已经准备好购买国债,而且若有必要,不设置购买国债上 限规模。对于保守的掌管货币政策的政客来讲,这番话实在难以消化。毫无疑问,欧洲央行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如果启动购买国债,那就是个打破禁区的 行动。不过海瑟对此态度相对轻松,他说:“人们必须同时注意到。欧洲央行是唯一一个在过去16个月内没有购买国债的央行。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仅仅是德拉吉 的讲话已经强大到足以安抚市场的恐慌情绪。我认为,必须要把这看作是一种成功。”

然而,质疑者仍然没有放弃批评的态度:仅仅是要购买重债国国债的这种可能性,就助长了通货膨胀,减少了危机国家们的改革压力。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师托马斯·迈尔担忧,欧洲央行会成为欧元区国家在危机中一个“收拾残局”或者“自助服务商店”的角色。

一年后……

而今,德拉吉“不惜一切代价”的喊话已经过去一年,在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乐观主义派说,什么都没有发生。欧元区依然存在,欧元区17个国家,甚 至很快就会成为欧元区18国都还存在(2014年初拉脱维亚将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其第18个成员国)。德拉吉誓卫欧元的讲话提振、稳定了市场。这给一些 国家争取了推促改革的时间。对于乐观派来讲,一切都没有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拉脱维亚将告别拉脱维亚拉特而引入欧元 
 
怀疑派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德拉吉讲话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改革压力减小了,欧洲央行启动印钞机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摆脱危机现在来说 只是个时间问题。特别是,欧元的基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因为欧洲央行策略方向的变化彻底受到了侵犯。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师海瑟表示:“大型救助基金与 该条约的精神显然是不兼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不能责怪欧洲央行已经率先突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掣肘,对其进行了重新诠释。”

作者:Rolf Wenkel 编译:文木

责编:谢菲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海洋调查船再度进入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域

中国海监船
中国海监船

作者 法广

据日本共同社22号报道说,位于横滨的日本第三管区海上保安总部的喷气式飞机当天确认,中国海洋调查船“实验1号”周一在日本最南端的东京都冲之鸟岛海域的日本专属经济区航行。日方注意到,中国海洋调查船船身后方拖着红色绳索状物体,日本有关方面在继续进行警戒。

据介绍,中国海洋调查船“实验1号”隶属中国科学院。日方在本月初也曾确认这艘船拖着绳索状物体在同一海域航行。据东京方面声称,22号周一下午1点,在冲之鸟岛西北偏北约244公里处发现中国海洋调查船“实验1号”。当时,“实验1号”以7公里左右的时速向东北偏东方向航行。日本的喷气式飞机从上空通过无线电要求“实验1号”停止调查活动等,但“实验1号”船没有予回应。

共同社的报道还说,在日本专属经济区进行调查需要获得东京的同意,但东京表示,日方事前没有收到中方的任何联络。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德国害怕中国


作者 柏林特约记者 丹兰

中国将成为世界强国,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美国会继续更受欢迎。而德国人则对中国缺乏信任感。这是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七月公布的调查结果。这一调查是在39个国家通过民意调查来完成的。

调查公布后,德国媒体立即以“中国将成为世界强国”或“德国人不信任中国”为题做了报道。德国之声德文部还做了进一步的挖掘报道,得出来的结论比“德国人不信任中国”又深了一步,成了“德国害怕中国”。

毫无顾忌、热衷于权力 - 这是许多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德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不尊重本国公民的权利,精力主要化在实现本国的全球利益上。但中国将取美国成为世界强权。不过,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德国是受调查民族中怀疑倾向最强的一个民族。只有大约1/4的德国人对中国抱有好感。

对一些德国的中国专家来说,以上有关中国的调查结果并没有出乎意料。但他们的工作经验显示:德国人对中国不信任甚至害怕是建立在误解和无知的基础上。比如,企业咨询专家特莱西•盖伦(Terese Geulen)是东亚专家,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重组或重新打造提供咨询。盖伦女士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进攻性强,这让很多国家感到不舒服。她说:“中国认为自己的位置属于世界前列。对此中国充满信心。”她还说,跟中国人职业上有往来的德国人常常抱怨“中国人很坏”。但这类问题大部分是建立在误解和无知的基础上。还有,对中国某一部分有了了解后,人们不应该误以为中国全国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欧洲。比如,“西班牙并不是卢森堡。”这位企业咨询专家还补充说:中国形象不佳,这与中国人不象意大利人或美国人那样谈笑风生、富有魅力有关。中国人总是很矜持,让人难以接近。但如果人们有机会进一步认识中国人,就会发现,中国人有深度、有知识而且兴趣面很广。

汉学家卡斯滕•森茨(Carsten Senz)也认为,无知是理解中国的最大障碍。森茨是中国华为公司在德国的员工。数月前,森茨参加了公司自己做的中国在德国形象调查。调查结果是:只有7%的德国人真正了解中国。森茨说:“德国人对中国的恐惧不是来源于具体细节,是跟细节不挂钩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人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惧。其实,德国经济却因此获益非浅。

华为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中国在许多领域令人恐惧,其中包括中国的人权状况和中国要成为世界强权的雄心。但森茨强调说,人们要区分政治经济与人。这位曾在中国上过大学并工作过的汉学家表示,德国人和中国人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能很好地合作。企业咨询顾问盖伦也赞同这一看法。她说:“如果德中合作小组搭配得当,工作就会带来很多创意、共同经历和喜悦。”而德日合作小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了。

虽然欧洲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大都是负面的,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危机中的希腊。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59%的希腊人对中国印象良好。森茨认为,这与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关。他说:“中国对希腊投资很大,也由此为希腊创造了工作岗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透明國際組織:不會重做台灣貪腐民調

國際透明組織標誌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在台灣政府不接受透明國際組織有關台灣貪腐嚴重的調查報告下,台政府稱透明國際組織擬在台重做民調,但透明國際組織則強調不會在台灣重做民調。

台灣總統馬英九質疑透明國際組織,並通過台政府的法務部及外交部先後質疑透明國際組織,台外交部周一(7月22日)晚間說透明國際組織擬在台重做民調,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

但透明國際組織台灣分會執行長葉一璋星期二對BBC中文網說,透明國際組織並沒有要重做全球貪腐報告有關台灣部份的民調。

他說該組織是認為若台灣對民調有疑問可以自己做,這樣的民調不會影響透明國際組織已做成的貪腐報告,該組織也不會對此台灣自己做的民調結果認可背書。

透明國際組織的立場是台灣若做這樣的民調,其目的應是出於要更好地了解貪腐情況,而不應是想要拿這樣的民調與透明國際組織的民調作比較。

葉一璋並表示在台灣做出這樣的民調後,台灣透明組織將基於禮貌邀請透明國際組織總部人員到台,但總部人員是否到台將由其自行決定。

民調

透明國際組織這份不被台灣政接受的民調是委托蓋洛普國際公司執行,蓋洛普國際公司則將此一調查工作轉包給北京的世研公司。

這份用在線調查方式的民調指出,台灣有36%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曾行賄有關機關,台灣政府則說該調查一方面顯示行賄者大幅增加,同時又顯示七成以上受訪者認為貪腐情況減少,自相矛盾。

台灣外交部並根據透明國際組織提供的一份中文問卷質疑說,其問卷使用一些中國大陸專用詞,且問題包括「您是否知道中國反腐敗組織——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顯示問卷內容不適當。

葉一璋對此則說,台灣外交部引用的這份中文問卷是該組織在2012年針對華語地區調查的參考通稿,並非今年民調公司實際對台灣民眾調查時所用的問卷。

他說透明國際組織目前尚未取得北京世研有關的調查問券,並正在向北京世研公司了解中。

據葉一璋說,今年並非北京世研公司首次承包該組織有關台灣的調查,該公司在2010年時也曾承包對台灣的調查部份。

(責編:伊人)

BBC中文網


江泽民会见基辛格 对习近平评价引关注

m0722-sdp.jpg
2013年7月3日,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会见并宴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及其家人。(网络图片)

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本月初在上海会见并宴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及其家人。江泽民和基辛格在提到当下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时候说,习近平是一位有能力有智慧的领导人。两位前政要期待中美两国坦诚对话。

中国外交部网站将江泽民和基辛格在上海的会晤形容为“家庭式、‘庄园式’相会,谈得‘很轻松、很真诚’”。

在这次会晤中,江泽民对基辛格说,“不久前我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他委托我向你及家人表示亲切问候。你知道,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习近平是一位非常能干、有智慧的国家领导人。”

基辛格则表示,“我虽只同习近平主席见过几次面,但我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习近平主席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令我印象深刻。”

这两位前政要对习近平的赞许,相信会为美国一些华人所认可。

美国侨界知名人士张闻选博士表示,习近平给他留下了好印象。

“我对他(习近平)印象很好……中国做了60年了,要有好(领导)人出来,中国还可以继续(发展)下去。”

纽约华人政论家孟玄表示,江泽民对习近平和中美关系发表评论表示了他的发言权。孟玄认为,习近平是一个偏左的领导人。

“现在可以逐渐看出,习近平是比较靠左这边的。”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对习近平上台以来的表现持基本肯定态度。

“(习近平)上任以来的种种表现啊,还有他的提法啊,正面的多,鼓舞人心的多--树立了新的形象。”

江泽民和基辛格在会见中当然也谈到中美关系。两位前政要所见略同:中美两国在交往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但是只要两国真诚合作、坦诚对话,问题都容易解决。

对此,李小兵教授表示赞同。

“美中关系主要还是缺乏交流、互相和双方的相互了解。”

政论家孟玄表示,新兴国家对守成国家的挑战是历史铁律。

“中美之间的互信越来越薄弱……坦诚一点、把彼此对对方的担心讲清楚一点……是不是能够消解彼此的疑虑也不见得。”

谁都希望国家有一个能力强一些的领导人,但是人们更希望看到:法治高于人治。张闻选博士希望中国领导人以法制精神创新体制、与时俱进。

“怎么能够把中国复兴起来,自己要想办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中国放开贷款利率 金融改革呼之欲出

中国人民银行自从7月20号开始放开贷款利率,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放开贷款利率是否预示着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

中国政府此时此刻以放开贷款利率的行动开始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近期中国的“钱荒”事件闹得?还是中国政府兑现自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做出的承诺?

对话会上,中国政府对美方将推进包括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在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空间。

北京经济学家刘正山博士表示,中国政府此次放开贷款利率,就像国内外不少经济学者所说,值得肯定,意义重大。

“因为利率可以向下浮动了,以前几乎就是固定的。现在的贷款利率浮动接近了放开利率的作用。此外,放开贷款利率可能应对影子银行产生的风险,因为利率几乎自由浮动之后,影子银行的作用可能就会相对萎缩,影子银行产生的金融风险也由此大大缓解。”

中国官方“人民网”星期二的一则相关报道将主要以银信合作为代表的影子银行比作是“金融炸弹”,由此听众可以想象影子银行如果不加以防范和监管可能对中国金融系统产生多么大的杀伤力。

中国第一财经网站星期二的一则相关报道说,如果利率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管制的,影子贷款市场将不会存在。

美国印第安纳州博尔州立大学中国经济问题学者郑竹园教授表示,中国政府此次放开贷款利率是为了将银行的资金用于真正发展经济的实体经济之中,减少银行资金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诸如房地产那样的炒作,因为中国经济现在有“硬着陆”的风险。

“中国央行大概是看到了硬着陆的风险。作为防范的第一步就中国政府目前做的就是改善利率体系环境。中国政府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教训那些国有银行不要将资金用于炒作。现在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需要信贷的私营企业很难从国有银行贷到款,被逼到影子银行筹款。”

围绕中国放开贷款利率的举措,有学者认为那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解决他们融资难的问题。

不过,刘正山博士表示,这种评价可能为时尚早。

“因为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贷款利率放开到底谁能受益可能还有待观察。从过去十来年的经验来看,每次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受益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因为他们是银行的所谓优质客户,民营企业,或者说中小企业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当然愿意获得成本低廉的贷款,但他们首先必须要能获得贷款, 其次才是贷款成本利率的高低问题。现在,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能不能从国有银行贷到款还是一个未知数,政府现在解决的只是贷款的成本或价格。如果能够贷款的问题没有解决,只解决贷款成本问题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意义不大。”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女士星期一发表评论说,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对大型企业有利,对中小型企业影响不大。

郑竹园教授表示,中国要想切实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就必须设立专门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因为现在的中国银行都是国有的,他们愿意不愿意贷款给中小民营企业还是问题。

“中央政策虽然下达,但地方政府和银行是否认真执行,是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现在谁也不知道。”

正因为中国还存在着不少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因素,星期一中国有学者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一定要坚持,但现在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躲抗議 中國駐菲使館24日閉館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館日前公告,明天「由於安全原因」將閉館1天。外界猜測,這是為躲避菲律賓民間團體明天舉行的反大陸示威行動。

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館官網日前在「領事服務」欄中的「簽證」欄中發佈公告,指「由於安全原因,中國大使館領事部證件組24日不對外辦公。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領事部。」

根據上述公告,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直指,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館明天將「不對外辦公」。

報導指出,發動這項反大陸示威的「美國菲僑良政協會」負責人艾魯南(Rafael Alunan III)說,明天將有5000人前往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館前抗議。

「美國菲僑良政協會」總部設在紐約,上週宣佈明天將在大陸駐菲律賓、美國的使領館及聯合國總部前,同步抗議大陸「掠奪菲律賓島礁」、在西菲律賓海(南海)「無視國際法」,並要求大陸「尊重法律,成為一個好鄰居。」

報導引述菲律賓媒體說法指出,菲律賓政府聲稱與這項抗議行動沒有關連,雖然在菲國境內的抗議行動沒有經過政府批准,但政府不會阻止,因為「人們有權在不同的問題上,表達自己的觀點」。1020723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7月22日)


2013年7月22日《明镜郵報》

2013年7月22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