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救經濟找出路 溫家寶、李克強密集調研

記者龔俊榮/綜合報導

最近大陸經濟拉警報,成長引擎無力,政府高層罕見密集展開調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前腳才在湖北考察,總理溫家寶後腳立刻趕到四川。溫家寶說,大陸的確正面臨經濟下滑的壓力,下半年將適當加大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李克強也重申秉持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基調,切實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李克強並強調,城鎮化是擴內需最大潛力所在,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托,將研究制定全國城鎮化發展規畫,並打破行政區域限制,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使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優化配置。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溫家寶在四川調研時,坦言當前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態勢,經濟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京華時報》報導,李克強於13至14日到湖北考察,溫家寶也在13至15日到四川訪問,大陸政府高層近來密集分赴各處展開調研之旅,顯然整個經濟成長缺乏動能,轉趨疲弱,景氣已亮紅燈,而不得不出面信心喊話,為未來半年的經濟成長進行把脈。

 證券時報網報導,溫家寶14日在四川成都主持河南、湖南、廣西、四川、陝西5省區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他表示,必須全面估量整體經濟情勢,既要看到面臨的問題、困難和風險,特別是經濟有下滑壓力,也要看到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有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發展中出現了不少亮點,經濟成長的動力和潛力仍然較大。

 他認為,目前當務之急是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適當加大政策預調微調力度,要把穩定投資與實施中長期發展規畫結合起來,與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產業升級結合起來,與開拓新興市場結合起來,與促進民間投 資結合起來。

 調整結構 促進消費

 李克強也在武漢主持座談會時表示,在憂患中做好穩定經濟增長這篇大文章的同時,也要有信心下好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這盤關鍵棋。要立足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擴大內需、調整結構,落實好結構性減稅、促進消費、鼓勵和引導民間 投資等政策,培育新興產業,淘汰落後產能,實現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發展。

 對未來經濟的成長,他從市場、內需與安居等3個層面著手,在市場面,面對詭譎的市場變化,企業要積極尋找新高機,開拓新市場,其次在內需面,城鎮化是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託。最後在安居面,要幫助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解決基本住房問題,此有利於降低城鎮化門檻。


台灣 中國時報

大陸經濟增長破8不必過度解讀

易憲容

 大陸上個星期公布了上半年的經濟資料,其中兩個資料最為重要。一是6月分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創29個月來的新低。二是第2季的GDP同比增長7.6%,為3年來最低。為何這兩個資料重要及市場關注較多?因為市場擔心CPI會不會進一步回落而導致經濟通貨緊縮?擔心GDP增長會不會進一步下行而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對於GDP增長「破8」,市場不要對此作過度解釋。

 房地產調控的結果

 首先,第2季的同比增長為7.6%,本來就是政府宏觀調控預期目標,及長期發展規畫,市場根本就不必要因為經濟增長低於8%就大驚小怪。而央行最近減息有些過早讓貨幣政策轉向,其政策取向是十分令人質疑的。

 其次,第2季的GDP增長放緩與國際經濟形勢弱勢有關,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其經濟遠沒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困局,這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而中國經濟的出口導向性,外部經濟不振,肯定對國內GDP增長影響不小。

 第三,第2季GDP增長「破8」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可以說,今年第2季的GDP增長「破8」很大意義上就是對經濟「房地產化」的政府宏觀調控的結果。而且對這種「房地產化」經濟調整越是深,當前經濟增長下行的幅度可能就越大,也只是說明了早幾年對「房地產化」依賴程度則越高。因此,大陸政府根本上就不要對這種「破8」增長不要有太多的恐懼。這樣不僅容易偏離政府規畫的經濟發展長期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讓當前十分嚴重的「房地產化」的經濟無法調整,讓國內經濟無法踏上康健發展之路。

 地方政府操弄資料

 第四,第2季中國經濟增長「破8」與世界各國相比,這種增長速度也完全是鶴立雞群,傲視全球。更為重要的,第2季GDP增長「破8」與地方政府換屆的週期性有關。這些年來,世人都知道大陸地方政府對資料操弄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十八大之前,新一屆地方政府換屆基本上完成,而新一屆地方政府的業績計算則要從2013年開始。既然今年GDP高低對其業績影響沒有多少關係,而且如果今年的GDP增長過高將影響未來的業績(因為是同比),那麼在今年政府GDP規畫7.5%情況下,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會把今年GDP推得很高,這樣對其未來業績評比是相當不利的。2008年的情況是這樣,今年的情況也是如此。

 對第2季的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大陸政府早就有政策準備,所謂穩增長的經濟政策都是針對這種經濟下行而出台。儘管第2季中國經濟增長跌破了8%來到7.6%,為3年來最低,但是從6月分的資料來看,國內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走勢稍好於市場預期,在穩增長的政策效應下,國內經濟增長在第3季可能回升。因此,對於第2季的經濟增長「破8」不可過度解釋。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 中國時報

南海爭端 解鈴仍應是繫鈴人

日前連續五天的第45屆東協外長會議上,與會國家討論南海主權爭端,因意見分歧而進度緩慢,場面時而劍拔弩張,最終並未形成共識,更首次打破會後發表聯合公報的慣例。反倒是美國與歐盟在「東協區域論壇」會議期間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各方應以「和平、外交與合作方式解決爭端」,敦促中國與東協盡速啟動「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

 回顧兩年前河內召開的東亞峰會,希拉蕊信誓旦旦地宣示「南海涉及美國國家利益」。她不僅倡議南海問題國際化,還語帶批評北京應為南海情勢丕變負責。這次會議上,美方的姿態顯然有些收斂,希拉蕊在公開場合雖仍挑戰北京維護南海核心利益的底線,強調各方都不能用恐嚇、壓迫或武力方式解決爭端,敦促中方應與東協共同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私下會晤楊潔箎時,希拉蕊反多強調中美合作,迴避觸及中方敏感的南海主權問題。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協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原本明確規範爭端各方應透過磋商與談判,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雙方亦都承諾要自我克制,避免在無人島礁與沙岩構築房屋或工事,使問題變得複雜。至於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從來也不成為問題。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明示,助長了菲律賓為黃岩島軍事挑釁中國。希拉蕊最近訪問越南並公開讚揚「河內解決南海爭端的作為」,似乎也在暗示爭端各方應聯合約束中國的南海行為。這段期間日、菲、越等國內部的民族主義氣燄高漲,更是受到美國間接鼓舞的激化影響。

 長期來看,華府在亞太地區的「重新平衡」戰略,未必能挽回政經影響力向北京傾斜的頹勢,即便強勢介入南海爭端,也無法改變東協國家與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現實利益,反易造成東協國家無所適從。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近期的評論,就對華府圍堵中國的戰略提出質疑,認為亞太國家未必願意因配合美國的戰略布局而疏遠與北京關係。

 總統選戰激烈或促成歐巴馬對北京展現強勢姿態,但它也為中美走向全面對抗帶來變數。目前全球的經濟復甦前景不明,美國亦尚未脫離經濟衰退和財政緊縮的風暴,尤其伊朗、阿富汗與朝鮮半島安全情勢丕變的風險猶存,此時東亞地區任何的軍事衝突,都必然拖累美國。最近美國防部長、海軍太平洋司令和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都在公開場合強調,華府不宜為東亞國家的主權爭端持特定立場,點出解決南海問題的根本途徑不是刺激中國,而是尋求與北京的合作。

 解鈴仍應是繫鈴人。華府需要揚棄「南海爭端鬥而不破,才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戰略迷思,避免因傳遞東亞國家錯誤的信息,而承擔不必要的苦果。北京則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建構中美關係合作雙贏的互動模式,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既定原則下,主動與東協國家溝通協商,營造南海地區共存共榮的政治氛圍。

 東協國家面對南海問題的態度不一,似乎已讓歐巴馬意識到微調亞洲戰略布局的必要。美助理國務卿坎培爾不久前重申美方對南海爭端的中立態度,表明無意激化中美戰略競爭。美國防部長帕內塔下半年的首度北京之行,將考驗華府改善中美軍事關係的誠意。

 這次東協外長會議的主題是「同一區域,同一命運」。美國身為太平洋國家,面對東亞國家的領土主權爭端,首要考量應是維繫區域和平與安定,而非確保自身霸權地位。中美果真因南海或釣魚台問題而捲入戰爭,最終必然兩敗俱傷,此決非華府所樂見,北京也應極力避免。


台灣 中國時報

經濟調控 「一攬子」或「一籃子」?

香港特派員李春

大陸經濟早前有個熱門詞彙,叫「一攬子計劃」,當時不少人認為這「一攬子」是否用錯了,應該用「一籃子」吧?其實「一攬子」對,是中體,「一籃子」錯,是西用。

因為「一籃子」是經濟界由英文「basket of currencies」、「package deal」等套過來的。更重要的是內涵,「一攬子」是整體,是無奈的有好有壞;「一籃子」是局部,可蘿蔔白菜各選其愛。

現在把這「一攬子」和「一籃子」拿出來說,是因為大陸經濟又面臨一個關口。

國家統計局剛公布6月和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這些數據大部份「超出預期」,也就是經濟界沒有估計到的壞,簡單點說,成長「破八」、物價「破二」,外需不振,內需乏力,生產放緩,投資看淡。這宏觀經濟沒有一點好的地方。難怪有人說,溫家寶一頭煙,國務院一身汗。

數據超出預期的糟,也沒有多了不起,問題在於這是不是「底」,也就是經濟最壞的狀態,大家心裡沒底。於是分兩大派,一派看好,一派看糟。當然,林毅夫那樣「再快20年」的經濟學家,現在基本上成了笑談,現在看好看糟的兩派,都有其真材實料的說法。

看好看壞爭的是什麼,要爭出一個對經濟走勢的判斷,來影響宏觀調控政策的敲定。看好的說,這就見底了,再往下看,叫經濟逐月回升,形勢步步看好;看糟的說,那底說重是深不可測,說輕是打橫行走,危機在前。

由這層爭議引出另一層話題,宏觀調控要不要再一個「一攬子」。初一聽,有些令人害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曾提出了一個「一攬子計劃」,結果遺患甚多,今天大陸經濟出的問題,半數源之於他。再來一個?豈有此理。

再一聽,原來不是計劃而是政策,國務院正謀劃在宏觀調控上,要有「一攬子政策」,來應對經濟的大幅下滑,以及可能的風險和危機。

如果真是這樣,有兩個題。政策的調整,當然比計劃的制定好,因為政策還是比較市場經濟的,而計劃就如2008年面世的,比較是計劃經濟的。現在提「一攬子政策」,如果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調整,相信可以接受,但須防由政策的調整,還魂計劃的出籠,特別是政策到地方就變成計劃。

更深點看,現在應該要「一攬子」,還是提「一籃子」?關鍵在於對形勢的判斷。如果危機深重,勢若水火,當然可以用「一攬子」。如果問題沒那麼嚴重,可能還是有選有擇的「一籃子」更好。


台灣 聯合報

北京推手 棄台論無風不起浪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所教授(台北市)

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日前在華府明確表達無法認同「棄台論」的論點。雖然棄台論只是美國學界極少數人的主張,並非主流意見,但若我國瞭解棄台論背後力挺者正是中國大陸,恐怕不能掉以輕心。

2009年前後冒出的棄台論背景之一,就是不少美國學者認為,中國大陸快速崛起,而美國國力相對衰退。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安全研究員肯恩2011年在《紐約時報》的投書,堪稱此派代表。他建議歐巴馬政府應與北京協商,以終止對台軍售及軍事協助,一筆勾銷美國的債務。

兩岸關係快速改善,也讓美國學者誤以為台灣遲早會琵琶別抱。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2009年在《當代歷史》撰文指出,台灣已無法擺脫中國大陸的掌握,美國必須早日放棄台灣。

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也讓不少美國人擔心台灣可能無法抵抗中共武力犯台。例如,美國前聯參會議副主席歐文,2009年即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主張美國應檢討台灣關係法與對台軍售。2011年,美國前太平洋司令普理赫表示,台灣不可能有效防衛自己,因此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與對台軍售。

部分主張棄台論的學者常假國家利益之名,行出賣台灣之實。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葛雷瑟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美國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和北京就台灣問題達成協議,以避免美中發生核子大戰。最近更有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在同一期刊撰文主張,美國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因為只有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雖然這些棄台論學者都不是兩岸事務專家,但是他們卻或多或少與中國大陸有很好的互動關係。首先,他們都和北京有一定程度的聯結。例如,歐文現為亞洲投資公司董事長,做的生意自與中共有關。普理赫在美中撞機事件時擔任駐中共大使,與北京有長期的關係。沈大偉常去中國大陸從事研究。布里辛斯基則是美中建交始作甬者之一,當年「聯中制蘇」時即因反蘇急先鋒,而與鄧小平建立良好交情,近年也常受邀訪問大陸,備受禮遇。

其次,中國大陸學者也有不少人,像北京社科院的陶文釗、軍事評論員孟祥青等,即使不能說是與美國棄台論學者遙相唱和,至少頗有拿他們的論點,傲台灣學者的味道。

最後,2011年五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問美國時,指出美國國會已醞釀檢討台灣關係法。他的談話顯示,美國不僅有學者為棄台論打先鋒,甚至也悄悄在美國國會開始挖台灣的牆角。

棄台論目前也許還不成氣候,但北京既然是幕後推手,我國仍應秉「料敵從寬」原則,不能輕忽其事。



台灣 聯合報

中國官員為升遷 年齡也造假

(中央社台北16日電)大陸各地陸續傳出官員為了升遷而謊報年齡,甚至有人有4種不同出生年份,引起公眾質疑,遭陸媒諷刺「年齡也能像彈簧一樣伸縮自如」。

新京報報導,山西省河津市委召開常委會議,日前免去河津市住建局局長薛新民職務。在這之前,薛新民被人爆料指出,他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升遷,數次填報不同出生日期。

報導指出,經過查證,薛新民的相關檔案確實有4種不同年齡記載,分別為1960年、1963年、1967年和1969年。經核查,確定他的出生日期為1967年。

此外,在學歷問題上,薛新民取得的專科學歷也是假的。他因同時謊報年齡和學歷,兩年前曾遭「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不過1年後又獲得任命。

類似的案例在大陸時有所聞。另一個「彈簧年齡」個案是陝西周至縣姚姓副科長,同樣被指出年齡造假。這名副科長的出生日期「由1962年改為1965年」,因為他在1977年參加工作,於是出現「12歲上班」的詭異情況。1010716

溫家寶:經濟仍困難 緩中趨穩

(中央社北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國營媒體報導,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今天警告,大陸經濟增長仍未穩定回升,經濟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華社報導,溫家寶視察四川省時,要求更努力增強經濟成長的活力和動力。

他說:「經濟成長率仍在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區間內,穩增長政策措施正在見到成效。」

不過,他也表示,大陸當前「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態勢,經濟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溫家寶昨天下午在成都主持河南、湖南、廣西、四川、山西五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

他說,要全面估量形勢,一方面要看到面臨的問題、困難和風險,特別是經濟下行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仍是好的,有許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中國經濟開始受到全球經濟氣候的影響。根據官方13日發布的數據,大陸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7.6%,是三年多來最低。

2009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中國大陸成長率曾降到6.6%。

第二季成長率趨弱,使今年前半年成長率被拉低到7.8%,同一時期歐債危機加深,美國經濟也表現疲弱。(譯者:中央社郭中翰)1010715

中國經濟增速3年首次破「8」

據中新網報道,截至目前,上半年各項主要經濟數據已全部公佈。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三年來首次破「8」,和6月CPI創2010年2月以來新低備受關注,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經濟走勢的猜測。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對通貨緊縮也不必過分擔憂。種種跡象表明,穩增長措施已經開始發力。後續中央政府或有一些實質性舉措出台。

 預計全年GDP增速在8%左右 不會出現「硬著陸」

 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經濟增長7.6%,三年來首次跌破8%大關。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也略顯乏力,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0.4%,比去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近18個百分點,距離10%的全年目標仍存一定差距。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中國經濟會不會出現「硬著陸」?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可以排除「硬著陸」的可能性。預計我國經濟增速將在下半年企穩,可能會略有回升。但由於外需低迷和內部結構性問題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對下半年經濟增速反彈的期望值不宜過高,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8%上下浮動。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二季度GDP增速已經觸底,三、四季度將逐步回升,三季度GDP增速可能會到8%,四季度可能會到8.5%。預計全年GDP仍可達8%以上。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平台,下個季度GDP還會在8%左右,不會出現明顯下降。

 也有專家對下半年GDP增速較為悲觀。經濟學家、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今年四季度GDP增長可能還會走低。

 全年CPI增速在4%左右 不必過分擔憂通縮

 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前5個月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分別為4.5%、3.2%、3.6%、3.4%、3%,呈下行之勢,6月CPI同比漲2.2%,更是創下2010年2月以來的新低。從反映企業需求的PPI看,6月PPI同比下降2.1%,已連續4個月負增長。物價與需求的不斷下降也引起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

 通貨緊縮是經濟衰退的貨幣表現,其在經濟運行中主要表現為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甚至負增長、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

 分析人士認為,判斷通縮還是通脹,關鍵要看貨幣發行量及經濟是否過熱。但目前貨幣超額發行及經濟衰退傾向並存。因此關鍵看哪個因素占主導:如果通貨膨脹因素壓倒了經濟衰退,是滯脹;如果反過來,經濟衰退壓倒了通脹,可能通縮。但由於貨幣發行量大因素的存在,即便是出現通縮,程度也不會很嚴重。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在13日新聞發佈會上指出,上半年我國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6%,新增加人民幣貸款4.86萬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還是在8%左右,

 同時,催生這一輪物價上漲的一些因素並沒有根本消除,如國外的輸入性通脹、由流動性引起的輸入性通脹,以及人工成本增加帶來的物價上漲等因素。因此,對通縮沒有必要過分擔憂。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三季度CPI或將繼續走低,大體增速在2%-3%之間。四季度在食品以及新漲價因素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可能會略有反彈,全年CPI增速在4%左右。

 「較大幅度的增速回落並不等價於中國步入通縮的蕭條或者滯漲。因此,當前宏觀經濟政策不宜對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做出過度反應,政策轉向不能過猛。」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12日對新華網記者說。

 穩增長促投資政策將發力

 人民日報9日題為《我國經濟增速已連續5個季度回落不必過憂經濟下行》報道指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首先,物價平穩為穩增長政策的出台提供了較好的窗口期,其次,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為穩增長提供了較好的經濟基礎。

 實際上,此輪政策預調微調其實在去年底就已開始。今年5月份,更是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最近一段時期,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密集出台: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結構性減稅,扶持小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投資准入,刺激節能產品消費,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先後主持召開兩次經濟形勢座談會,強調「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但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另外,要抓好『非公36條』落實,尤其要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抓緊做幾件看得見、鼓舞人心的實事,以提振投資者信心。」6月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大幅增長1.71%也表明促投資、穩增長措施已經開始加大加快。分析人士預計,後續中央政府可能有一些實質性舉措出台。

 《中國證券報》12日報道稱,業內人士認為,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將成投資重點,特別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等產業可能成為主要投資方向。鑒於當前房地產調控的總基調不會發生改變,要阻擋投資增速大幅下行只能靠基建投資。這其中鐵路、水泥、機械等領域占比相對較大。有關部門應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對上述重點領域強化定向信貸支持。

 吳曉求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中國接下來應當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應從穩增長、調結構等方面入手,具體措施包括調整投資結構、稅收結構,以及結構性減稅等。

 韓志國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現在國內經濟形勢比較嚴峻,鋼材積壓,企業庫存巨大,實施經濟轉型才是一條好的出路。而「穩增長」必須啟動房地產市場。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二季度GDP破「8」正好是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的時機。但國家推行「穩增長」措施要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增加投資領域項目的投資。

 通脹的緩解也為貨幣政策打開了空間。據新華網13日報道,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下半年,也許會看到降息和降准交替進行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指出,當前貨幣政策的基調仍是「穩健」,但實際操作已經轉向「適度寬鬆」。他認為,未來應該進一步明確這種預期。比如在信貸投放上,不要擔心非均衡性,前松後緊也是可以的。


香港 文匯報

原内蒙古副主席刘卓志受贿卖官价目表曝光



资料图:刘卓志

  新京报讯帮人升职、开矿,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刘卓志八年内收受好处费817万余元。7月2日,刘卓志被北京市一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目前,上诉期满,刘卓志未提起上诉。

  和妻子安排“人头户”藏钱

  2010年下半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时任市委书记的牛志美等多名官员接连被查。2010年12月14日,从锡林浩特市走出去的老领导、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刘卓志被“两规”,九天后被免去其领导职务。

  根据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出具的一份《关于刘卓志在“两规”期间表现情况的说明》,刘卓志一被采取措施,就如实供述了当时组织上已经掌握的648余万元的涉案情节,其中就包括了上述牛志美等在内的15人。之后,刘卓志又主动交待了组织上不掌握的169万元的情节,并表现出积极退赔的意愿。

  在同一月,多名“人头户”浮出水面,他们陆续将受刘卓志之妻、锡盟政法委前副书记宋巍委托保管的600余万上交给办案机关。根据刘卓志在侦查期间的供述,原来这些年间他收受的钱款都交给了妻子保管。而为了规避组织上的审查,夫妻俩商量将其中约600余万交给3个人保管,另外的200多万被宋巍借了一张身份证后,以另一个人的名义在中国银行开户买了国债。

  刘卓志称未谋取不当利益

  此后,刘卓志一案被指定在北京审理。由于系督办专案,案件的审理过程一直保持神秘,今年6月5日的开庭审理也特意比一般庭审提前了1小时,在上午9时就开庭。

  相关文书显示,出庭支持本案公诉的并不是像一般的刑事案件一样,由一到两名检察员、代理检察员参加,本案的公诉人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王化军。而本案合议庭由三名法官组成,审判长陆伟敏曾经参与并审理过成克杰受贿案。

  根据到庭人员的转述,庭审时的指控涉及21起事实,刘卓志当庭承认了全部指控。

  案件审理期间,刘卓志曾辩称其虽收受了牛志美等人给予的好处,但这些人的职务提拔、任用均经过了正常的组织程序,并不是其一个人能决定的。而他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他是根据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请托人提供了帮助,并没有为企业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法院认为具严重社会危害性

  但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卓志作为地区主要党政负责人,依职权在干部任职程序中发表意见,对于辖区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重要作用,而他收受请托违背了客观公正的组织原则,至于利益是否正当不影响受贿行为的认定。

  法院认为,刘卓志虽没有索贿情节,但他长期、多次非法收受钱款,通过权钱交易使他人在锡盟各主要部门的重要岗位任职,并为多家企业在不同经营领域内的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7月2日,法院一审宣判,认定刘卓志构成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

  一审宣判后,法律规定刘卓志在接到判处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可以向北京市高院上诉。7月13日下午,刘卓志的辩护人透露其未上诉。这也就意味着,该判决已生效、刘卓志已开始服刑。


大公報

日方称暂召驻华大使并非外交抗议 丹羽16日返华




CNTV消息(网络新闻联播编译邹娴报道)共同社7月15日报道,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当天下午在外务省会见了被临时召回日本的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钓鱼岛问题招致中国抗议一事,玄叶光一郎要求丹羽准确传达日本政府的立场。丹羽将于16日返回中国。

  日本外务省称此次令丹羽回国并非抗议中国的“召回大使”之举,但作为外交惯例大使“临时回国”常作为对抗措施使用。共同社称,11日、12日,中国船只驶入日方认为存在争议的钓鱼岛海域后,日本外务省曾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表示抗议。

  玄叶会见丹羽后向媒体记者说,因钓鱼岛问题上出现新动向而要求其临时回国,并透露已指示丹羽“准确”传达日本的想法。他还表示会谈中没有谈及是否撤换丹羽一事。

  据了解,丹羽汇报了野田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招致中国抗议的背景情况,并就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计划在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与玄叶交换了意见。

  丹羽6月就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的计划称“如果得以实行,将给日中关系带来极为严重的危机”,对此,玄叶对丹羽提出了警告。在野党为主的部分议员要求撤换丹羽,玄叶对此予以否认。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3日表示,中方拒绝日方就中国渔政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提出的抗议,并对日方船只干扰中方公务船执行公务表示强烈不满。

  刘为民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渔政船前往中方管辖海域是执行正常公务。


大公報

三亞軍醫院啟用 增南海戰力 保障南沙西沙駐軍 擬拓遠程會診


海南分院上月舉行大型正式開診儀式,大批軍方人員到場。(網上圖片)


在解放軍護衛艦擱淺南沙群島之際,中國軍方《解放軍報》昨日引述解放軍總醫院院長李書章少將稱,上月正式啟用的海南三亞大型軍方醫療城——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將用作保障西沙、南沙官兵醫療任務,提升駐島部隊戰鬥力及重大軍事行動時的後勤保障。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位於三亞市海棠灣,佔地60公頃,約等於3個維園。醫院2009年8月動工,去年底已建成並試運行,上月9日正式投入服務。李書章對《解放軍報》稱,在海南建設分院,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中央軍委要求把醫院建成一流的戰創傷救治基地、一流的幹部保健療養基地等。

打造海陸空救援體系

李書章說,建立醫療城的目的是提高駐軍醫療保障水平,提升駐島部隊戰鬥力、保障官兵身心健康。院方正覑力提高軍事鬥爭保障能力,盡快形成和平及戰爭時期結合的應急衛生後勤保障力量,以「全面提升重大軍事行動、海上救援水平,構建海、陸、空立體式應急救援體系」。

駐海南部隊地處南海前沿,李書章表明,海南分院主要服務一線部隊人員,特別是守護島礁的軍人及基層特勤官兵的保健和疾病預防、救治。未來要繼續全面加強與北京醫院本部的融合,開展遠程醫療會診等,提升分院救治服務範圍,「做好南沙、西沙官兵的醫療保障服務」。

解放軍總醫院前稱「解放軍第301醫院」,隸屬總後勤部,是軍級單位,負責黨政軍領導人的醫療保健任務。海南分院是該院成立60年來首度在異地成立分院,因此有「海南301」之稱。該院為師級單位,目前已有1000多名醫護人員進駐,都是從北京本部挑選的。由於該院佔用三亞大片沿海土地,又遠離民居,一度引起地方政府及民眾的抵制。

無償佔地惹地方抵制

不過,分院項目是中央指令的重要工程,因此不僅解放軍總後勤部派出高層南下督辦,海南省與三亞市政府最後要無償劃撥用地和協助拆遷工作,還要解決工程用工荒、材料短缺等問題。海南省軍區則出人出力,「遇事一路綠燈」,令項目神速完工。


香港 明報

驗屍報告未解疑團 李旺陽之死人民心中有數

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的驗屍及調查報告上周終於出台,結論仍然是「自殺」。這報告不但疑點重重,當局更突然指李旺陽的妹妹及妹夫「不願接受採訪」,外界無法透過兩人了解真相,整個調查難以令人信服。逝者已矣,家人「緘默」,表面看來事件已告一段落,但是是非黑白在人民心中已有定案,李旺陽成為了人民抗爭的圖騰,當局一日未能澄清疑點,案件一日仍會成為一個埋在人民心底不停淌血的傷口。

調查先天公信不足

後天安排疑點處處

因六四事件飽受21年牢獄之苦、去年才獲釋的1989年湖南邵陽「工自聯」主席李旺陽,上月6日被發現離奇在醫院窗口吊頸死亡。當中疑點重重,包括李旺陽雙腳覑地;李生前樂觀堅強,親人及好友都不相信他自殺等等。李的屍體旋即被火化,其妹李旺玲雖曾堅持調查真相,其後卻失去了蹤影。

由於李旺陽是在接受香港記者訪問後不久死亡,事件令港人嘩然,多名港區人代政協也要求中央調查,6月14日湖南公安廳終於組織專家組調查,報告於上周四公布,但調查結果仍是「自殺」。

報告試圖解釋李旺陽雙腳覑地如何能吊頸自殺,指李旺陽上吊過程中身體瞬間墜落,導致頸椎橫行骨折出血致死,但本港有法醫科專家直指這說法根本不合邏輯。雖然這說法是否科學,一般民眾不易判斷,本港不同的法醫科專家也持不同意見,但報告未能說服民眾的主因,不單是解釋是否科學,而是整個調查過程及其事後的安排欠缺公信力。

首先,當初湖南省公安廳明言是因為「注意到境外傳媒和人士的關注」,故委派專家調查,但調查完全沒邀請境外專家參與,只由內地專家負責;加上決定調查時屍體其實已經火化,這個所謂調查的公信力,先天已經成疑。

此外,事件曝光後李旺陽妹妹李旺玲與丈夫堅持要調查死因,但他們不久即與外界失去聯絡。官方公布調查結果時,同時發布一頁文件,聲稱是李旺玲與其丈夫在6月9日同意驗屍及火化時向外界作出的書面聲明,表明「不願與外界聯繫,不願受到任何打擾,不願接受任何採訪」,但李旺玲的簽名與兩日前另一份法律文件上的明顯不同,令人質疑「不願接受採訪」此說,根本是當局強加諸兩人身上的。

更重要的是,當局表示已向李旺玲與丈夫通報調查結果,並聲稱兩人表示接受。假若他們真心接受結果,又豈會不願與外界接觸,說明事件真相,事件令人懷疑兩人是否被當局軟禁了?

以上多個疑點都無合理解釋,自殺之說不但難以成立,李旺玲與丈夫更可能被「滅聲」,令人擔憂。

人民心底傷口淌血

民怨終有爆發一天

當局的調查本來是化解問題的契機。若調查過程真能開誠布公,徹查真相,並容許李旺陽家人暢所欲言,向外界清楚交代來龍去脈,問題應不難解決,且能為解決同類事件樹立典範。可惜當局又回到老路,黑箱作業,打壓異見,一切由官方說了算。如今危機只是被壓住,而非被化解,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這種表面平靜只是為未來的爆發埋下禍根。

當局的操作,縱使可把人民的行動壓下,但人民的思想是壓不住的。事件的是非黑白,人民自有判斷,當局的做法只會令李旺陽成為另一個人民抗爭的圖騰,令事件成為另一個埋在人民心底裏的未癒合的傷疤,一日未能澄清疑問,傷口一日都會在淌血,人民的怨憤最終也會有爆發的一天。

事件曝光之初曾有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事件奔走,上書中央要求徹查,如今報告「維持原判」,曾為此事發聲的人代政協不應就此噤聲,應堅持為李旺陽申冤,為李旺陽家屬維權,爭取到底。



香港 明報

日本召回駐華大使 中國懶理 釣島局勢升高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釣魚台爭議讓中日關係再陷緊張,日本駐中國大使丹羽宇一郎昨被緊急召回國,日媒指日方想藉此對中國船隻11、12日兩天,態度強硬地數度進入釣魚台海域之事加以牽制,同時也向中方表達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不存在領土主權問題。

丹羽昨返東京,當面向外相玄葉光一郎匯報釣魚台情資。玄葉在聽取報告後,要求丹羽正確傳達日方「釣魚台國有化」的政策方針。

臨時回國否認抗議

玄葉強調,此次會面未提及撤換駐中大使之事。丹羽今將返回北京。前天日媒傳出,丹羽因先前公開反對東京都欲購買釣魚台之發言恐遭撤職。

召回大使在外交慣例是一種抗議之舉,但日外務省稱,丹羽只是臨時回國,此舉並非向中國表達抗議。但日本前外相前原誠司昨說:「我當外相時也曾一度召回駐俄羅斯大使,聽取有關情況。此次為同樣情形。」他2年前召回駐俄大使,是為向時任俄國總統梅德韋捷夫視察北方四島(日俄的爭議領土)一事表達抗議。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刊出「日本不怕釣魚島局勢失控,中國更不怕」一文,當中稱,「對於一個恣意妄為的日本,中國首先要求它在釣魚島的冷靜。如果日本不肯,中國會把籌碼一個接一個擺上去,與日本一起面對局勢最終失去控制的風險。」

共軍增遠洋作戰力

另外,《讀賣新聞》昨報導,即將發表的日本《防衛白皮書》針對中共與解放軍進行分析,首次指出軍方在對外政策的影響力大增。並引述專家意見指,軍方勢力抬頭,使人擔心決策過程的透明性將持續降低。

中國國防開支24年來增約30倍,研發正規航母,其海軍艦艇頻繁出現在日本近海的太平洋海域,反映解放軍提高遠洋作戰能力的企圖。



釣魚台爭議事件簿

★4/16: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稱欲買下釣魚台列嶼3小島

★6/07: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日駐中大使丹羽宇一郎,他反對買釣魚台

★7/07:日相表態要將釣魚台國有化

★7/10:共軍在東海舉行6天實彈演習,被視為對日的強硬警告

★7/11~12:中國漁政船進入釣魚台海域,日方兩度召見中國大使程永華抗議,程予以反駁

★7/15:丹羽宇一郎臨時被召回東京述職

資料來源: 綜合外電、《蘋果》資料室


台灣 蘋果日報

李平:中國第二海軍的實力

在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解放軍海軍的表現與近年軍力增長相比是名不副實。反而,無論是海監84號船巡航黃岩島,還是海監50號、66號船巡航釣魚島海域,都受到國人歡呼,也令有「中國第二海軍」之稱的海監,備受英國《珍氏防務周刊》等國際傳媒的關注。

海監船高調宣示主權

中國海監總隊的全稱是中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船隊,至1999年才正式成立,按政府編制,只是中國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轄下的一支行政執法隊伍,屬公務員體系,不同於公安部邊防局轄下、屬武警編制的海警,又不同於農業部轄下側重漁港、漁船監管的中國漁政。海監原本主責是查處海上違法行為,但近年隨着南海、東海主權紛爭升級,反而成了當局宣示主權的重要力量。

中國海監被稱為「第二海軍」,主要是因為其架構與海軍相似,分為北海、東海、南海三個總隊,屬下的九個海監支隊、三個航空支隊,都與海軍的三大艦隊、艦艇支隊、航空兵大隊呼應。而且,中國發射了三顆海洋監測衞星,並正研製名為「海洋三號」的海洋監測衞星,其實都是軍民兩用。

待遇甚低恐影響士氣

出於外交策略的考慮,海監船在南海、東海主權紛爭中是高調出場,漁政船成了配角,而實力強橫的海軍、海警則保持低調。中國的隱形軍力常常受到美歐及日本質疑,中國海監也有「第二海軍」之譽,但海監船主要配備輕武器,船艦也落後於海警。要知道,海警船1002號、1003號原本是海軍江湖級巡防艦。

值得一提的是,據北京熟悉海監的人士透露,海監近期幾乎成了維護國家主權的海上英雄,比海軍、海警承擔了更多危險工作,但海監人員的待遇甚低,船長的月薪也不過5,000元人民幣左右,但高級船長外派工作月薪可達2,000美元(約12,770元人民幣)。由於海監船出海越來越多,船員無法像常人一樣照顧家庭,如不提高他們的待遇,勢必影響士氣。

撰文:李平

香港 蘋果日報

美日撐腰 越中海戰如箭在弦

美國國務卿和日本外相近日先後訪問越南,並就南海問題表態,儼然達成共識制衡中國。俄媒更指中越海戰如箭在弦,但有專家認為非常時期:「中共不敢打。」

黃東:中共不想多磨擦

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前日在越南河內與該國外交部就在海上安全領域加強合作達成共識,日本將協助越南培養相關人才、提高沿岸警備能力,越南希望以此制衡中國;雙方還確認應遵守國際法,不使用武力和威嚇手段解決南海問題。美國國務卿希拉莉上周二(10日)訪問越南,也稱「支持越南為解決南海爭端所做的努力」。

俄羅斯《導報》日前發文稱,中國和越南的軍艦開始向南海爭議區域集結,可能會開戰,報道並稱中共為轉移國內矛盾,需要發動一場短期戰爭。

但澳門軍事評論員黃東看法恰恰相反,他說:「由於十八大權力交接,中共現在不想多磨擦,要穩定壓倒一切,它不會冒險。而且現在東海已很僵,兩線作戰無法兼顧。」

俄羅斯角色微妙,一方面宣稱與中國戰略夥伴關係牢固;一方面卻又與越南合作在南海爭議區內開採石油,並向越南提供大量先進武器、助其組建艦隊等。

自由亞洲電台/《蘋果》記者


香港 蘋果日報

梁振英會像董建華那樣「腳痛」嗎?

特首梁振英才剛上任兩星期、政圈內、社會中就開始流傳北京中央政府在考慮 Plan B,在考慮是否需要撤換不得人心的梁振英,以免香港政局長期不穩。向來被視為特首黑馬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先生昨天雖然說不相信中央有意撤換特首,但承認新班子出現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面對不少阻力,包括一些政商界具影響力人士未能接受梁振英當新特首。他又說自己不會散播可能換人的消息或令人覺得自己是後備特首。

曾鈺成先生也許是在說老實話。北京最高層此時此刻正忙於為秋季的十八大作準備,為如何接班、如何擺平各派勢力作最後角力,特別是薄熙來案引發巨大震盪後,中共最高層的權力交接可能出現新的變數,不管是江澤民派、胡錦濤派、太子黨、改革派都自顧不暇,沒有誰有餘力在香港事務上搞撤換特首這樣的大動作。然而,這並不意味梁振英能順利穩坐特首寶座五年。前任特首董建華○二年在江澤民等第三代領導層力挺下順利連任;但到胡錦濤、溫家寶○三年上場後形勢便開始有變;兩年後董建華還因為民望低下、無力穩住大局而「腳痛」下台。到年底中共高層換屆,假若梁振英無法扭轉目前的困局,民望持續下瀉,北京新領導層來個 Plan B及中途換馬是大有可能的事。

其實,即使北京高層不準備換人,梁振英及他的政府也是舉步維艱,全面捱打,除了忙於拆彈補鑊以外,甚麼真正的事也做不來,更不要說開展甚麼鴻圖大計。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先生上任不過十二日就因涉及騙租津案件而下台,現時正被廉署正式拘捕及深入調查。麥先生的案件雖然不涉及新班子其他成員,但對政府高層的震撼不容低估,並已直接損害政府的形象及聲譽。

不過,最大的包袱,最大的麻煩還是梁振英本人。這位憑藉西環中聯辦及土共全力支持才能上位的特首本來已不受市民支持,本來已公信力成疑。誰知道上任前夕被揭發山頂大宅有多處僭建後他原形畢露,被市民及傳媒發現他的所謂政治手腕或能力原來只是以「謊言掩蓋謊言」,原來只是不斷推搪拖延、僭建醜聞剛曝光時,梁振英及他的身邊人信誓旦旦的說買入時已有僭建物,並在短時間內拆走以圖「毀屍滅迹」,以免風波持續。其後,傳媒揭發部份僭建物是梁振英購入物業後才出現,並可能是他興建時,梁振英便施展拖字訣,推說要「查一查」才能回覆。到現在,梁振英這「查一查」已超過兩星期,但公眾仍未能從他口中得知事實,聽到的只是他身邊的人為他開脫,又反覆強調僭建只是一時疏忽,不涉及個人誠信。

最荒謬的是前兩天梁營悍將羅范椒芬女士的解說。她在接受報章專訪時不經意的證實僭建物是梁振英興建的,但強調梁振英可能潛意識「以為自己係無僭建」。我們不能確定羅太是否在為梁振英放試探氣球,測試公眾反應,也不知道羅太對梁振英的潛意識有多了解。我們知道的是梁振英在僭建問題上謊話連篇,連一句老實話也未講過,並且一再拖延交代真相。像這樣的特首根本毫無誠信,難以服眾,更難以有效施政。可以預見,要求他下台的呼聲只會越來越響亮。

盧峯

香港 蘋果日報

中美關係走了幾十年冤枉路

我說過很多次,在美國,真正制訂對華政策的人,不是美國總統,不是華府內閣,不是政府官員,而是那約十個智囊機構裏的所謂中國專家。我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參加過幾次這類會議,親眼見識過這些智囊專家和美國官員討論中國問題。由於美國官員對中國的理解非常膚淺,這些所謂的智囊專家就真的成了專家,逼得那些美國官員張口結舌。

所以,中央政府若想美國更了解中國,下工夫的對象應該是這些智囊專家,而不是美國總統和官員。以釣魚島問題為例,美國當年把釣魚島交給日本,其實未必出於陰謀計算,而是決策判斷上的疏忽錯誤;美國人根本不知道釣魚島的歷史,只見釣魚島與琉球群島相距不遠,就把它交給日本。由此可知美國官員對中國的認識是何等局限。如果當年中國搞掂了那些美國智囊專家,歷史可能會改寫。

其實,中國幾十年前就應該跟美國智囊專家交流,並通過他們建立更有建設性的中美關係。可惜,據我所知,中央從來沒有這樣做,他們用了幾個所謂認識美國的中國人,寄望他們做說客,到美國拉關係。然而,這對中美關係有幫助嗎?安排中方官員和美國某某官員、某某議員見見面、握握手,有何意義?中央政府不明白,在國際舞台上,這些只屬於最低級的外交工作,對改善中美關係毫無幫助。正因如此,中美關係走了幾十年冤枉路。

朱幼麟 前人大代表

太陽報

旱澇災害年年有 我勸天公降李冰

入夏以來,中國各地氣候異常,災害頻傳,數以千萬計的民眾飽受「水深火熱」煎熬。去年乾旱,今年洪澇,中國人的災難歲月沒完沒了。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科技能力不輸他人,為甚麼對天災頻發依然束手無策?蒼天有眼,應讓李冰重降神州治水,讓中國百姓過上安心日子,讓「風調雨順」夢想成真。

與往年相比,今夏內地災情以洪澇為主,富庶的長江中下游流域災情尤重,湖北因連日暴雨造成三十多個縣市區、六十八萬畝農田受損,一千三百間房屋倒塌,近五十萬人受災,武漢三鎮積水嚴重,市區成為澤國,水深齊胸。有網民調侃,「武漢成汪洋,既能看海也能看瀑布」。

說來難以置信,同樣在湖北,去年今日卻是另一番災景,因遭受六十年未遇的旱情,「千湖之省」水比油貴,二百萬民眾飲水困難,幾千萬畝農田顆粒未收,三峽大壩不得不開閘補水二十天。可憐百姓剛剛擺脫乾旱之災,又遭遇水澇之難,幸福生活無從談起。非澇即旱,年年遭災,已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天災規律。

寧建高樓 不修水利

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中國自古以來災難頻發,尤其是夏季氣候複雜,經常造成河水氾濫,山洪暴發,甚至旱澇之災交替肆虐。然而,天災並非不可治理,戰國水利家李冰在蜀地(現四川)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徹底根除岷江水患,至今仍發揮防洪灌溉功能,堪為千古之絕。古時蜀地氣候也是非澇即旱,人稱「澤國」、「赤盆」,為甚麼一千八百年前的李冰能叫水患低頭,今天能上天入海的國人反而無能為力?

其實,治澇治旱就是治水,在農村是興修水利,開山建渠,灌溉農田;在城市是建設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當年毛澤東時代,各地處處興修水利,熱火朝天,小水電星羅棋布;如今國家不缺錢,水利建設卻大步倒退,富裕起來的中國反而在旱澇天災面前束手無策,甚至還不及五十年前,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天災不可懼,人禍不可恕。中國的天災永遠有人禍伴隨,當今華夏從上到下唯利是圖,寧願把錢花在拆遷賣地,大建「廣場」、「花園」、「綠化」等形象工程,也不願為民生福祉而興修水利或城市排水管道。在各級政府心目中,形象工程是個寶,升官發財不能少;水利工程是棵草,無災無難誰知道?

有人說,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一半用於建設祖國,一半用於破壞祖國。再以湖北為例,去年旱情最重的糧食產區,農田水井、灌溉渠道全為上世紀六十年代所建,全省四成農田不能旱澇保收。水不治,天報應!



太陽報

拆解希拉妮環中國亞洲行

希拉妮可說是最喜歡亞洲的美國國務卿。也許,當下她在亞洲的時間比在美國還要長。上周,她老人家相繼訪問了蒙古、越南、老撾、柬埔寨等中國周邊國家。準確地說,這是「環中國行」,而這樣的「環中國行」已經不是第一次。

這次到老撾,打破美國對該國五十七年超長時間的「零外交」紀錄,不過要清除越戰期間美國在胡志明小道上投下的炸彈,還不知要等到何時。之前希拉妮到訪緬甸,也有過破冰之旅。無論如何,就像中國到拉美令華府不高興一樣,老美不斷到中國的後院游走,北京也不會高興。

這次希拉妮「環中國行」,重頭戲是柬埔寨的東盟會議,這又是對中國的鴻門宴。不過,三禪認為北京這次應對得體,成功化解了約束中國動武的《南海行為準則》,菲律賓一敗塗地。

為了應對此次南海危局,北京展開分層外交。外長楊潔篪在金邊分別會見了柬埔寨首相洪森,以及緬甸、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的與會代表。而國務委員孟建柱分別訪泰國與英祿會談和訪問老撾拜會了老撾國家主席朱馬利。副總理李克強以及國務委員戴秉國則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唯獨冷待菲律賓,殺殺阿基諾三世的氣燄。楊潔篪見越南外長也是排到最後,也是給其顏色看。

重要的是,北京成功拉攏了沒有南海衝突的東盟國家,尤其是東道主柬埔寨,成功瓦解菲律賓和越南組織反華同盟的計劃。對於希拉妮,北京聲明尊重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實行「軟抗」策略。不過,這場角力是長期的。

柳三禪

東方日報

南海主權 狹路相逢勇者勝

南海主權爭議愈演愈烈之際,美國與日本、菲律賓、越南裏應外合,企圖在東盟外交會議上聯手夾擊中國,結果未能如願,導致東盟成立四十五年來首次取消發表聯合聲明。實際上,近年中國出席國際會議經常受到圍攻,尤其是有美國出現的場合,中國例牌成為眾矢之的,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

也許已經退無可退,也許知恥近乎勇,中國最近的態度似有轉趨強硬之勢,別說菲律賓和越南這些魚腩小國,即使面對日本的挑釁,北京也敢於針鋒相對。君不見中國漁政船頻密巡航釣魚島海域,外交部甚至罕有地表示不接受日方的交涉,而官方傳媒則接連發表措詞強硬的文章警告日本不要玩得過火。

沒錯,日本鬼子實在玩得太過火了,從軍方叫囂要在釣魚島駐軍,到議員公然登島,再到石原上演購島鬧劇,最後到野田宣稱要將釣島國有化,日本步步進逼,不斷擴大事態,把中國逼到懸崖,已退無可退。其實,別看日本鬼子擺出一副「撩交打」的態勢,要真的打起來,他們未必可以討得便宜。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中國挺直腰桿,拿出當年老毛的勇氣,把紙龍變成真正巨龍,即使日本有美國撐腰,也沒有甚麼好怕的。

有備才能無患,敢戰方能言和,中國要防止甲午悲劇重演,惟有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陳競立

東方日報

土地財政如鴉片 地產調控死胡同

內地宏觀調控,其實就是壓抑房地產市場過熱。圍繞房地產調控的政策走向,一直是中央與地方利益博弈的重點,任何細微政策變化,都挑動着國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上周五傍晚,廣東珠海傳出樓市「雙限(限價、限購)令」將壽終正寢,消息獲住建局證實。豈料局方午夜突然變臉,指「雙限令」維持不變,調控措施數小時內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引起嘩聲一片。

總理溫家寶日前曾信誓旦旦稱,要毫不動搖地繼續推進房地產市場調控,決不能讓房價反彈,造成功虧一簣。話音未落,珠海就有人頂風唱反調,中央與地方各吹各的調,叫人無所適從。

自房地產調控實施以來,地方政府挑戰中央權威已屢見不鮮。繼去年底廣東佛山「鬆綁版」限購令半天內夭折後,河南上月一則「鼓勵首套房利率打七折」新聞,翌日即被「證實」是「誤傳」。幾乎同時,上海一則「地產新政」也被官方否認。事實上,每次「政策微調」消息傳出,隨之而來幾乎都是有關部門的否認。輿論「奔走相告」的反應,與當局「被誤讀」的尷尬和無奈,相映成趣。

飲鴆止渴 後患無窮

社會輿論對調控政策反應極度敏感,爭拗各走極端,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在這場房地產博弈中,雙方利益無法調和,無殼蝸牛與有樓一族、基層民眾與既得利益者、弱勢群體與權貴集團,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然而,這種深層次矛盾卻是執政當局政策失誤、土地財政尾大不掉的必然惡果。

土地財政是指政府過度依賴經營土地的收益維持地方財政。各地政府透過出讓土地使用權等方式獲得收益,將土地發展、建築業與房地產業的相關稅收納入地方收入,以及利用土地抵押獲取貸款等方式「借地生財」,把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不花國家一分錢,萬丈高樓平地起」。數據顯示,土地財政已佔地方政府一般預算收入超過一半,成為官員打造政績,為仕途鋪路,甚至徇私斂財,快捷便利,必不可少的手段,猶如離不開、戒不掉的鴉片。

執政當局推動城市化發展急功近利,罔顧後果。土地財政氾濫成災,決策層仍視若無睹,繼續飲鴆止渴,亦埋下了房價水漲船高、居高不下的禍根,其衍生出來的強徵強拆、暴力拆遷,以及無日無之、駭人聽聞的巨貪大案,更加劇官民矛盾,成為引發社會衝突的導火索。

地方政府刺探中央調控決心的「擦邊球」小動作不斷,不僅反映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愈來愈激烈,更是中央政府公信力大大貶值的明證。



東方日報

明鏡獨家:薄熙來入住301,十八大前難定案


將於下月初出版的 《明鏡月刊》獨家披露已遭免職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近況:原被軟禁在北戴河的薄熙來因心臟病發作,三周前被緊急送回北京,入住高幹醫院301

知情人士對《明鏡月刊」透露,薄熙來被撤職後一度被軟禁在北京懷柔某秘密據點,後轉到北戴河。被三層重兵看守的薄熙來,並沒有被戴上刑具,在住處范圍內可以自由活動,他的近親可以受限制探視,但他面見胡錦濤、江澤民、習近平、周永康等人的要求,均被拒絕。

  73日是薄熙來63歲生日,重慶街頭出現了「薄書記生日快樂健康」的傳單標語,內容包括祝薄熙來生日快樂及對薄熙來的感激之情,並說「等着您回來,帶領我們走向共富的道路」事實上,當時薄熙來已在北京301住院數日。見到薄熙來的人說,薄明顯見瘦。

較早前,海外有媒體報道,中共希望在十八大前對薄熙來事件結案,以免將難題留給習近平。

但消息來源對《明鏡月刊》說,要完成對薄熙來罪名的羅織並不容易,龐大的專案組至今未找到确定薄熙來在重慶貪污的罪證,而且,薄身為「太子黨」和政治局委員,比已被判刑的前北京巿委書記陳希同、上海巿委書記陳良宇,在高層的關係要復雜和深厚得多。專案組怎麼拿捏對薄熙來的罪責定性,難度極大。

 消息人士說,根據查案的進展,很可能將王立軍、谷開來、薄𤋮來分案處理,爭取十八前審判王立軍、谷開來,明年「兩會」之後,才確定薄熙來罪名。

據《明鏡月刊》追查所悉,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將「薄王事件」定性為「孤立事件」,等於不準備將之擴大化,否則真追查起來,政治局中大半常委脫不了干系。為了免於高層崩盤,胡甚至指令宣傳系統讓涉案極深的常委周永康頻頻在媒體上曝光。

觀察人士說,胡的軟弱使薄的支持者重燃了希望。在民間,支持薄熙來者不在少數。薄熙來在重慶的「唱紅打黑」運動得罪得多是富裕階層和有權勢者,但他推行的共富政策頗得普通市民擁護。



傳薄熙來的一位非同胞姐姐、薄一波的養女于書琴甚至公開為「三弟」薄熙來絕食喊寃:

(正義之劍按:上個月,因為薄熙來的姐姐(薄一波的養女)于書琴同志參加了毛澤東研究院培訓班的學習和討論,我們認識了她,瞭解了她,大家都被她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所表現出來的高風亮節和豁達大度所感動。昨天,在我去看望老人家時,她交給我這封遺書,聲淚俱下地向我表達了自己準備絕食的意願。我含著眼淚看完以後深感震驚、痛惜和悲憤不已!于大姐的心臟不好,這些天來的奔波勞累使她得身體已經處於非常虛弱的狀況中,我便勸阻她千萬不要這麼做。她說:你們誰也不要勸我,我早就考慮好這個事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我這樣做不單單是為了我三弟,更是為了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在我和其他幾個同志的再三勸解下,她才決定推遲幾天等身體恢復一些再說,但絕食的行動是決不能改變的。我晚上回來一直是在一種悲憤和痛苦的情緒中度過的,經過思考再三,我決定把老人家的這封絕食遺書在這裏發給大家,希望大家把這個事情用你所有的方法告訴人民群眾,我們一起勸解親愛的于大姐,讓我們大家一起支持敬愛的薄熙來書記,讓他早日回到人民中間來,帶領我們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的。)

 下面是薄熙來姐姐的遺書全文——

親愛的同志們、網友們、父老鄉親們:

大家好!

幾個月來,我為三弟薄熙來的事情多方奔走無果後,經過反覆考慮,決定從今日起開始絕食,用這種方式表明我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和忠誠。

我今年76歲了,是一個有著5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這些天來,我一直為三弟的冤情東奔西走。他的老師去北戴河見他回來後告訴我:熙來比原來廋多了,心臟病也時時發作,我聽了如萬箭穿心、頭暈目眩。後來得知他轉回301醫院,我多想去看看他啊! 

端午節那天,許多關心三弟的親朋好友給我送來粽子,可是,我哪里能吃得下啊!這些天來,我幾乎夜夜睡不好覺,天天吃不下飯,想起被冤枉的三弟,就心如刀絞。那天,我整整哭了一個晚上。三弟啊!你在哪里啊?端午節了,你能吃到粽子嗎?姐姐擔心你!你所熱愛的重慶人民和全國人民擔憂你、想念你啊!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參加革命的父親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後,我們一家病的病、殘的殘,到處逃荒要飯,若不是薄老收留了我們一家,我們早就命歸黃泉了。我也不會忘記:小時候,三弟是一個最懂事、最乖的孩子,兄弟姐妹中,我是最喜歡和疼愛你的,我們姐弟倆幾乎是形影不離。我更不會忘記,當我們回到河北老家以後,你在百忙之中還經常打電話問候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之間有著和親姐弟一樣的感情啊! 
315號那天,當我得知了三弟遭遇不幸之後,一下子就懵了!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三弟是那樣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黨、愛我們的人民,他怎麼會做對不起國家、對不起黨的事情呢?不僅是我不相信,我們全家人也不相信!全國人民也不相信啊! 

那時起,我就有一個直覺:我三弟是被誤解、被冤枉的,是無辜的。我堅定地認為,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他離不開自己熱愛著並忠心耿耿為之服務的重慶人民,善良淳樸的重慶人民也離不開他啊! 

然而,更使我沒有料到的是,411號,一個更壞的消息如晴天霹靂般的在我們的心頭炸起,說三弟嚴重違紀,弟媳開來涉嫌殺了一個外國人也被拘留,我三弟也因此被撤銷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的職務並被隔離審查了! 

當時,猶如五雷轟頂,我幾乎癱倒在地上。我大聲哭喊道:我三弟他們那麼好的人,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呢?連著幾個夜晚,我都是在噩夢中度過的,幾次夢見面孔顯得非常消瘦的三弟流著眼淚站到我的床前拉著我的手說:姐姐,你要相信我,我沒有做任何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的事情。 

是啊!我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知道他是怎樣從一個好少年、好青年成長為一名革命領導幹部的,他對人民有深深的情和熱烈的愛。我清楚地記得他從大連離任後對我說過的一番話:姐姐,在離開大連時,人民群眾用那樣熱烈的場面和真摯熱情的語言為我送行,讓我太感動了,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情,以後,我要像周總理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一輩子。 

可是,有著如此高尚境界、博大胸懷的三弟怎麼會因為區區幾十萬元錢去殺一個據說是英國特務的外國人呢?我不相信,我周圍的人不相信,千千萬萬的中國老百姓也都不相信!

我至今認為:我三弟他們是無辜的,說他們兩口子會殺人,就好比有人告訴我說一隻小羊吃掉了一隻老虎,一隻小雞吃掉了一隻老鷹一樣荒唐,就是把刀放在脖子上我也不相信。

三弟啊三弟,你不要怪我太軟弱!我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實在是無奈啊!當你知道這個事情後,也不要難過,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勞動人民能過上好日子,拋頭顱、灑熱血,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作為革命烈士的後代做出一點犧牲也是值得的。三弟,你出來以後,不要對黨產生埋怨情緒,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黨,不能因它走了一些彎路,犯了一些錯誤就離開它、否定它。你要繼續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不要辜負黨和人民對你的殷切期望。網友們,你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待這件事情,不要做有害於黨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團結起來,與那些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漢奸賣國賊進行堅決的鬥爭! 

我至今還相信:黨中央一定會妥善處理三弟這件事情的,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一定不會坐視不管的。任何時代都有忠臣,任何時代也有奸臣。歷史證明,那幾個跳樑小丑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只能得意於一時,而決不會得意於一世,一定會被人民在不久的將來送上歷史審判台的。雖然,我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前幾天,在我三弟生日那天,全國網友在網上給他舉辦了生日紀念會,也有一些網友把花籃和生日蛋糕送到301醫院,在街道上掛出了支持薄熙來,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的大幅條幅,重慶人民也在社區的宣傳欄上留下了懷念薄熙來,伸張公平正義的紙條,我看到這些,感到無比的激動和欣慰。三弟!你熱愛的人民沒有忘記你,大家還在等待著你回來帶領他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呢! 

親愛的同志們!網友們!父老鄉親們!再一次感謝這些天來你們大家對薄熙來同志的關心和支持!你們大家要團結起來,行動起來,一起為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 

致以革命的敬禮和崇高的敬意! 

共產黨員:于書琴


深度時事雜誌《內幕》改為月刊出版



  
大型時事雜誌《內幕》雙月刊,從第六期(20128月號)開始改為月刊,每期仍維持196頁,在美國、歐洲、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同步發行。

《內幕》電子版(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6)亦同時出版,全球任何地區讀者均可訂閱電子版。

創刊於2011年的《內幕》雜誌,為海外最厚重的中文時事雜誌之一,每期196頁,字數達25萬,零售價亦是中文時事中最貴的,不過出版後仍受高端讀者歡迎。

《內幕》是純民間投資的獨立雜誌,以揭示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為主的深度性時事雜誌。



明镜:北戴河十八大人事安排密会本月下旬召开

权力重地之一:北京人民大会堂
权力重地之一:北京人民大会堂
路透社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美国博讯中文网站引述最新一期《明镜月刊》指,中共已经决定在7月25日至8月中旬召开北戴河会议,商讨被认为最敏感的十八大最高人士安排,以及相关的党章修改工作。

报道又指,北京知情者对明镜月刊记者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北京玉泉山会见了除胡锦涛之外的数位现任政治局常委。他在谈话时指出,要解决六四问题,不要再拖下去了,六四平反问题要拿出方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
报道形容,江泽民的这番最新表态无疑让人对其对北戴河会议乃至十八大的影响产生遐想。

政情观察家早就关注,继“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写入党章后,胡锦涛会不会在十八大上推出自己的指导思想,从而更新江泽民力推的、“十六大”党章上确立的“三个代表”理论的指导思想。

1997年修订的中共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理论列入指导思想;2007年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十七大党章,但“指导思想”之说未作改动。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十八大上中共“指导思想”或有新论述推出。

知情者又对《明镜月刊》说:「而说到更为敏感的最高人事安排,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未来政治局常委是保持9人还是缩减到7人还定不下来,考虑到十八大初步定下来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旬召开,时间有限,所以北戴河会议上就常委安排有个初步安排显得很有必要。」

报道指,早在5月7日,全部中共中央委员就在北京集合,出很多人意料的闭门“海选”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名单。本来这次投票定在6月25日,大约在“定盘子”的北戴河会议前一个月。

香港《南华早报》较早时亦曾报道有关这次闭门的“海选”,报道指出席的党高层干部在闭门选举中,选出未来10年领导层的名单,报道指,虽然名单并不 具官方效力,但却对真正的人事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南早在6月8日报道指出,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的人数,将降到7个人,除了习近平和李克强之前,有希望入围 者还包括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副总理兼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副总理王岐山、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以及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但博讯网站引述消息人士指,常委人数仍将维持9人,而最新一期的明镜月刊引述知情者报道,本来决定在6月下旬才举行的“海选”,由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主任令计划和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密谋把此日期提前至5月,以确保令计划可以入选,避免3月18日北京令计划的儿子因车祸流传出带来的危险。

根据多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令计划的儿子在3.18当天,因其法拉利跑车遇上车祸而死亡,车上尚有两个年轻女子死亡。有小道消息更言之凿凿指车祸发生后,车上二女一男均衣衫不整。

广东清远征地冲突,或有7村民被捕

广东清远7月12日曾发生征地冲突
广东清远7月12日曾发生征地冲突
网络图片

法广
中国广东清远7月12日曾发生征地冲突。当地官方称已拘捕7名村民,有16名公务人员受伤,但未交代村民伤亡人数,村中也传出遭到封锁。

综合台湾中央社及海外中文媒体和推特微博、新浪微博上的消息,广东清远7月12日曾发生征地冲突。当地官方称已拘捕7名村民,有16名公务人员受伤,但未交代村民伤亡人数,村中也传出遭到封锁。

另据明报报道,广东省阳山县小江镇黄牛滩村约百名村民,为抗议土地被政府非法徵收,手持木棍、锄头、镰刀、汽油弹,齐聚一家矿业公司的厂房选址地点,试图阻止矿业公司地质鑽探。当地200多公安及镇政府人员接获厂方报案后到场,与村民发生激烈冲突。

南华早报24位前员工发信要求编辑部不再向北京叩头

南华早报在脸书上的报头早已变红,旁为新任总编辑王向伟。
南华早报在脸书上的报头早已变红,旁为新任总编辑王向伟。
法广制作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由马来西亚富豪郭鹤年从英国人手上承办的香港百年老报《南华早报》,根据24个已经离任的编辑和记者,已逐步偏离过去编辑独立的办 报传统,他们集体署名发表情愿,要求主管阶层停止自我审查。他们在信中引用最近李旺阳“自杀”事件作为例子,认为南华早报低调处理该新闻,是为了讨好北京 而牺牲了新闻品格以及公众利益。


南华早报被批评向北京“叩头”已非首遭。早在2000年,即香港回归3年之后,该报中国版编辑林和立撰文《统一特区首富思想》,以董建 华肯定获得钦点连任特首作为例子,指出包括郭鹤年在内的30个香港富商为此获邀到北京,实乃北京对这些富商进行思想统一。文章出版后,报纸老板郭鹤年以读 者身份投书该报,反驳属下员工林和立的论点幼稚。数个月后,林和立即被解除岗位工作。
发自14日的请愿信是致给该报的董事会董事和总经理郭惠光,郭惠光是郭鹤年的女儿。这群已经离开南华早报的新闻工作者在信中指出,李旺阳接受香港有 线电视访问的数天之后,离奇在医院死亡,中国当局在未做任何彻底的验尸调查的情况下指李旺阳死于自杀,事件引起香港和其他地方广泛的沸腾。
请愿信又对总编辑王向伟就记者的质疑所作出的回应感到惊讶。一名编辑曾发电邮给王尚伟,质疑编辑部低调处理李旺阳新闻的做法,但王向伟的回覆却是 「如果你不喜欢,你知道应该可以怎样」。就这个回答,该名编辑在请愿信中说:「普遍因此而相信,这份报纸的首要任务不再是坚守办报传统,而是讨好北京当 局。」

王向伟在担任南早总编辑之前,曾经在大陆官方英文的《中国日报》工作,目前身兼吉林省政协身份,1993年移民香港,3年后即加入南华早报,今年年初调升为总编辑。
请愿信又指出,南华早报犯下错误而受到关注,已非首次,过去这些年来,南华早报因为处理新闻上的问题,或编辑部人事调动,或编辑水平日趋下降,但这次李旺阳事件对南早的报格所构成的诚信问题,却是史无前例。

联署这封请愿信的24名前南早编采人员,包括了之前受到报老板郭鹤年撰文批评的林和立。
郭鹤年名下公司包括嘉里集团、南华早报集团、香格里拉(亚洲)、亚洲空运中心及九至五饮食有限公司,业务包括地产、香格里拉酒店、传媒、食用油等,涉猎多个行业,在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都有地产和酒店项目。

日外相要求驻华大使向中国表明立场


玄叶光一郎
玄叶光一郎在同丹羽会面后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星期日(7月15日)在东京与应召回国的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会面之后说,他指示丹羽妥善向中国表达日本在尖阁诸岛问题上的立场。
玄叶光一郎星期六在越南访问期间忽然宣布,为了了解中国在尖阁诸岛问题上的动向,希望当面获得丹羽宇一郎报告,决定临时召丹羽回国。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虽然玄叶光一郎拒绝承认召回丹羽宇一郎是在向中国表达抗议,但是召回大使通常被解释为表达不满的姿态。
日本外相星期日同驻华大使会面之后对记者们说,他要求丹羽暂时返回日本是因为尖阁诸岛事态“出现了一些发展”。

去留问题

玄叶光一郎重申了尖阁诸岛是日本领土的立场,并表示不存在主权争议。他说,他已经指示驻华大使就日本尖阁诸岛主权问题妥善向中国表达日本的立场。
丹羽宇一郎此前曾批评日本东京都政府购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的计划,认为这将在两国间造成危机。
他的这番谈话在日本引起强烈不满,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在内的一些人士纷纷要求政府撤销他的大使职务。
但是玄叶光一郎在同丹羽宇一郎会面之后说,他们没有讨论丹羽的去留问题。按照计划,丹羽将在星期一返回中国。

BBC

专访德中“法治国家对话”开启者格梅林

新一轮德中法治国家对话即将在慕尼黑拉开帷幕。回首这一对话机制走过的12年,以及中国目前的司法和人权现状,当年参与启动对话的德国前司法部长多伊布勒-格梅林作何评价? 

多伊布勒-格梅林女士,您在12年前作为司法部长开启了德中法治国家对话,当时您抱有怎样的期望?
多伊布勒-格梅林:我们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就人权问题交换信息,同时加强人权在欧洲以及中国的地位,当然其中也包括加强我们在全球层面上的人权政策。

到目前为止,法治国家对话已经进行了11轮。您当时的期望有多少已经得到实现了呢?
我们需要有点耐心。在法律的制定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实际应用往往是相对滞后的。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有一个普遍定期审查制度 (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Mechanism),这提供了很好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这些报告中看出,那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而那些方面已经有了进步,这很有帮助。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法治国家原则与人权是密不可分的。在2000年德中法治国家对话启动之时,双方缔结的协议中写道,两国都致力于"保证民众全面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尊重人权,并保证所有的国家行为符合法律"。可是中国目前的法律现状与之似乎相去甚远。您认为,人权议题是否在法治国家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讨论?
您知道,我从2002年起就不再参与这一对话的内容讨论了。在我之后参与的公民社会层面的两国人权对话中,德中双方就国家权力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进步的,当然也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认为,欧洲和中国还应该促进人权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这样的国际组织中得到更高的重视,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网络言论受控制之外,新闻报道在中国也受到严格审查


本次在慕尼黑召开的法治国家对话主题是网络:"数字时代的公民权利和国家立法"。2003年,两国已经就网络立法问题举办了讨论会。而提到网络和中国时,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根据"记者无疆界"组织的统计,在中国被关押的68名网络活动人士。在这种现状下,双方举行这类对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关这类话题的对话总是有一定意义的。然而,即使是友好伙伴,也应该就一些存在问题和案例以及网络审查制度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我希望这次在慕尼黑举行的对话也是如此。

有些人批评道,法治国家对话是一块遮羞布,它不过是把双边关系中一个棘手的话题转移到非公开的活动中去讨论而已。您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我对于非公开的活动并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我参与的两国公民社会层面上的人权对话也刻意地向公众开放。比如,我们在中国举办的对话活动会在警察学院举行,或者邀请记者们参加讨论会等。


采访对象简介:赫尔塔·多伊布勒-格梅林(社民党籍)从19982002年期间担任德国联邦司法部长。目前担任柏林自由大学名誉教授,以及亚琛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采访记者:冯海音 编译:雨涵
责编:张筠青

德国之声

熊逸:美德的性質究竟是什麼——似是而非種種


《明鏡月刊》熊逸


1.美德的性質究竟是什麼

[因果]《呂氏春秋 審己》有這樣一則故事:越王授有一個叫豫的弟弟,還有4個兒子。豫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一心想把哥哥的4個兒子全部除掉,以便自己繼承王位。於是他進獻讒言,唆使越王殺掉了3位王子。但陰謀至此遇到了阻力,因為這般狂悖的舉動致使群情為之激憤,越王遭到了國人的一致譴責。所以,當豫處心積慮地構陷最後一位王子時,越王終於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這位王子為了自保,在國人的支持下把豫逐出了國境,然後率兵包圍了王宮。——以下是故事的精髓所在:深陷重圍的越王深深歎息道:“恨我沒聽弟弟的話,才釀成了今日的災禍!”

[原點]美德是不是一種值得追求的東西呢?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國家——或任何形式的政治社會——終歸是為了促進美德而存在的,而不僅僅是簡單地使人們共處。

那麼,看來每個人都會同意,一個國家如果具有更多的美德,總要好過只有較少的美德。在某種程度上,亞里士多德正是基於這個理由反對柏拉圖的理想國的。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家庭被徹底地廢除掉了,人們過著一種共產共妻的生活,這就自然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夫妻關係。而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正是由於財產私有,人們才可以克制貪欲,從而表現出慷慨慈善的美德;同樣地,正是由於情欲上的自制,人們才不至於淫亂他人的妻子。如果私有制和傳統的婚姻關係不復存在,那麼自制與慈善這類美德也會令人惋惜地隨之消亡。



 熊逸《谋杀正义》(明鏡出版社)


這種看似荒謬絕倫的論調在思想史上絕非鮮見,就在亞里士多德不久之後的斯多葛學派那裡,克呂西普提出過一個頗合中國道家哲學的觀點:善與惡是一體的兩面,如果沒有惡,善也就同樣不復存在了。
這種二元論盛行於古代世界,從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到中國的道家與《易經》哲學,再到波斯的拜火教,甚至今天仍然不乏信徒,但它在邏輯上究竟可以嚴格成立嗎?——譬如“光明”與“黑暗”這一組經典的二元對立,若在巴門尼德和聖奧古斯丁看來,所謂“黑暗”並不是與“光明”相對立的一個實體,而只是“光明”的缺失罷了。那麼,善與惡、美德與罪行,彼此是不是有著同樣的關係呢?

美德的性質究竟是什麼,是順應人性還是克制人性,或者是順應與克制的某種比例的組合?在中國儒家看來,一個人對父母的愛天然勝過對遠親的愛,對遠親的愛天然勝過對陌生人的愛,這就是“仁”,是天倫之道,理想的社會就是貫徹這種仁愛精神的社會,而所謂“良知”,尤其在心學系統裡,正是“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然而在西方基督教的倫理觀裡,不但要“愛人如己”,還要愛自己的仇敵,尤其是要使自己對上帝的愛超越于血緣天倫之上。

東西方這兩種價值體系,在人倫關係的問題上,一個以順應為主,一個以克制為主,哪個更抓住了美德的本質呢?——以近現代的社會思潮來看,順應之道屬於自然主義,主張道德應當以人的自然本性為基礎,代表人物如洛克和邊沁;克制之道則站在自然主義的對立面上,這一派的主要見解可以用穆勒的一句話加以概括:“人類幾乎所有令人尊敬的特性都不是天性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對天性的成功克服。”
中國儒家也會部分地贊同穆勒的看法,譬如孔子主張的“克己復禮”正是這個道理。這就很容易使人對美德的理解陷入一種混合論:在某些事情上(譬如貪欲、淫欲)應當克制人性,而在另一些事情上(譬如父子天倫)則應當順應人性。這就意味著,任何政治哲學與倫理學所應當做出的努力無非都是某種列表的工作,在“順應人性”與“克制人性”這兩個欄目裡一項項地羅列出五花八門的具體內容,而任何抽象原則都不該在哲人們的考慮之列。也就是說,像亞里士多德那樣開列一個“德性表”的工作才是找對了方向,於是在關乎正義的一切問題上,我們只能一個個地處理特殊問題,而無力處理一般性的問題。
但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康德的“定言令式”,乃至羅爾斯的“無知之幕”都找錯了方向呢?如果不是的話,是否意味著“人性”不該作為探討美德問題的出發點呢?

[邏輯]《莊子 內篇 大宗師》講到子來、子犁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談論生死問題,他們認為生死存亡渾然一體,就算身體生了重病,有了嚴重的殘疾,也無所謂。如果左臂變成了雞,就用它來報曉;如果右臂變成了彈弓,就拿它打斑鳩吃。生為適時,死為順應,安時而處順,就不會受到哀樂情緒的侵擾。

後來,子來病得快要死了,妻子圍著他哭泣,子犁卻讓子來的妻子走開,以免驚動這個將要變化的人。然後他又對子來說:“了不起啊,不知道造物主這回要把你變成什麼東西呢,要把你送到哪裡去呢?會把你變成老鼠的肝臟嗎,還是把你變成蟲子的臂膀呢?”
莊子在這裡試圖解決的問題是,人之所以成為人,並非出於造物主的特殊安排,只不過是一種偶然罷了,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人和蝴蝶、蟲子、老鼠等等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只要我們能想通這點,就可以無懼於死亡。當然,生離死別的人情與病痛的折磨就不在莊子的考慮之內了。
哲學皇帝馬可·奧勒留寫在《沉思錄》裡的一段內容可以看作對莊子上述見解的一則注釋:“最後,以一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作不是別的,只是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元素本身並沒有受到損害,為什麼一個人竟憂慮所有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
我們在嘆服東西方這兩位大哲的豁達之餘,不妨依照同樣的邏輯設想這樣一個問題:當你因為一場災難而傾家蕩產的時候,你的錢財本身並沒有受到任何損害,只是被分解掉了而已——有些落入了騙子的手裡,有些落入了強盜的手裡,總之都變成了別人帳目上的數字,但你應該以歡樂的心情接受這個事實,因為這些錢財非但一點沒有減少,更何況流通聚散分明就合乎錢財的本性,而我們已經曉得,任何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也就是說,你其實並不曾遭遇任何惡事。
這也許會引起我們的困惑:一個人要喪失何等程度的理智才可能接受如此這般的美妙說辭呢?萬事萬物的因緣聚合的確稱得上是古代智者的一項偉大發現,但由這一“自然科學”的認識推衍到“人生哲學”的高度,其強詞奪理的荒謬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無論是莊子還是馬可·奧勒留,他們這一共通的見解在兩千年的人類歷史上不可不謂膾炙人口。這或許有助於社會穩定和心靈平和,至少會使人們能夠以審美的情趣悠然吟誦18世紀英國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人論》中的名句——那是以古雅的英雄雙韻體為上述玄奧的哲學境界所做的高度概括:“一切的不和諧,只是你所不瞭解的和諧;一切局部的災禍,無不是整體的福祉。……凡存在的都合理,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人們欣賞並渴慕這種達觀的態度,並不會去認真思考這一態度背後的那種貌似合理的解釋究竟有幾分能夠站得住腳。——這正是人類最經典的認知模式之一,對於社會與文化問題是很有解釋力的。(《明鏡月刊》第23期)

《明鏡》月刊 第30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250?apKey=fedd22f528

港人的壮举是推动大陆和平民主演进的强大动力


面对专制当局这些“和平演变”的图谋,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即以加速推动社会民主转型的和平演进,去抵制与对抗独裁专制政权对香港民主的“和平演变”。香港与大陆两地民众只能迎难而上与其针锋相对,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陆民众永远是香港人民维护民主、自由的坚强后盾!而香港同胞的壮举永远是大陆民众实现和平民主演进的巨大推动力!


2012年的七月—日这—天,既是中共建党91周年纪念日,又是英国结束对香港殖民治理的十五周年。十五年前这—天,中共当局正式开始了对香港实行所谓“一国两制”的统治。而今年这一天又恰逢中共委任的香港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履新上任之日。中共自然将其视为是“喜上加喜”的日子。于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先生亲赴香港,进行视察并以“监誓人”身份亲自参加梁特首的宣誓就职典礼。如此“御驾亲征”般的高姿态,自然是要宣示对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并表达共党中央对香港所谓的关怀之意。然而香港民众对此并不“领情”,反而倒有点“适得其反”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香港四十万民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大游行示威。终于弄得香港当局不得不动用空前的警力进行弹压以“维稳”。甚至动用胡椒噴雾来对付游行的民众,这即使在英国殖民时期,香港人也都沒有见识过如此先进的“高科技”手段。

本来胡錦涛此次来港,事先曾说:“要多走走,多看看,多点了解香港”。然而面对汹涌澎湃的示威人群,“胡总”哪敢“多走多看”在他下榻之處,除鐵制的路障之外,還架起銅牆一般的所谓“水馬”,。他出席官方晚宴,竟然用四十多名保安員环席护卫。而香港民选的立法会议員更遭二十多名保安員包围,似乎唯恐民情上达“天听”。胡來港三天,連稍稍走近一點市民的镜头也没有出现过,卻只见他走到石崗中共兵營,检阅三军,足见其只重兵权轻视民意了。最后“胡总”在民众震耳欲聋的“要求平反六四”、“要求梁振英下台”、“要求查清李旺阳遇害真相”,以及抗议“党官商”勾结,要求捍卫自由、争取民主,反对廿三条立法,打倒地产霸权,抗议警察滥权的抗议声中,于7月1日中午大规模游行高潮到来前,低调的离开了香港。

造成如此令北京感到尴尬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共十五年来不断违背当初与英国政府和港人达成的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承诺。而—意孤行的要将香港纳入一党独裁的“一国—制”的体制内。于是才引来如此强烈的反弹。不言而喻既然承诺在港实行“两制”,也就是要实行不同于大陆的一党独裁专制,而代之以普世公认的民主宪政。然而十五年过去了,中共不但不兑现当初对香港关于“港人治港”实行民主普选的承诺,而且—意孤行坚持其惯用的指定、钦定的手法,进行小圈子式的“选举”游戏来决定“特首”的产生。从董建华到曾荫权,再到梁振英都是这一类换汤不换药的把戏。所钦定的“特首”不但毫无民意基础,而且—个比一个平庸,一个比—个无能,一个比—个更没品德、无操守。

董建华任上只知一味讨好北京,唯“京命”是从,效法大陆的以言治罪,妄图以基本法廿三条的恶法,彻底断送香港人民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结果导至2003年7月1日,五十万香港市民走上街头反对二十三条立法,震撼中外,不但迫使中共当局搁置该恶法的立法。而且只好把董建华这个被视为不中用的奴才召回京师,放进“政协”去“吃闲饭”了事。而平庸无能的曾荫权,勉强当满了几年的“维持会长”,却让香港的新闻自由度不断下滑,新闻自我审查的媒体越来越多,警察过分使用暴力,港警的大陆“公安化”更使市民的安全感越来越差,显示“一国两制”的承诺已与香港渐行渐远。

我们不妨试想,倘若当年这个二十三条恶法的阴谋能以得逞,那么今日香港的诸如李卓人、何俊仁、李柱民、梁国雄、黄毓民……等等敢于维护民权、维护自由与公义的仁人志士,甚至许多普通有良知的香港市民,也会一个个成为刘晓波,成为谭卓人,成了胡佳,成了陈卫而系于狱中了。香港的广大民众六.四之夜哪还敢举行任何的烛光之夜的悼念活动?哪还敢有任何的示威游行,更遑论敢于公开喊出“要求平反六四”的口号,哪不早就是妄图“煽动颠覆政府”的滔天大“罪”了吗?而梁振英特首大官人僭建私宅的腐败行为,哪个媒体敢给予曝光?至于梁特首的名为“港人”实则(地下)“党人”的敏感身份,恐怕就更没有人敢去“造谣”了。由此可见如果没有香港人民众志成城的坚决斗争,今日香港在民主、自由、人权上的大倒退,则更不知陷入何等令人惨不忍睹的境地。

然而香港广大民众毕竟是在当年港英“资本主义”自由制度下生活过的公民,不同于大陆上的民众许多人已被压迫、洗脑、“改造”成麻木不仁的臣民奴隶了。因此香港特区当局虽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使港人臣服。反而是压迫愈大,反弹愈强。15年来港人争民主、捍自由、维护人权的斗争,要求进行民主普选,反对“小圈子”钦定“特首”,要求“双普选”的诉求?更从未停止,且—浪高过一浪。尤其在1989年六.四惨案发生后,香港人民更看清了一党独裁专制的本质。从而与大陆人民在反极权、争民主的斗争中,更加同仇敌忾,声气相通。年年六.四,年年七.一香港人民都会万众一心,走上街头,用游行、集会、烛光守夜等各种形式发出最强烈的争取民主的声音。特别在发生像《零八宪章》起草人刘晓波博士被判重刑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时,我们可敬的香港同胞更是挺身而出,香港媒体不仅作了当时全球最多、最大篇幅的报导,而且港人的声援与支持更在全球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三万多香港市民走上街头,大声呐喊要求立即释放刘晓波博士。在香港“中联办”前的持续抗议,更是声势浩大,义薄云天。特别是二十一名《零八宪章》签署者集体前往深圳闯关“自首”,更吸引了全球的注目,令当局如临大敌,狼狈不堪。真是大长了人民大众的志气,大灭了独裁专制者的威风。因此将香港称为今日中国的民主圣地,也绝对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可以完全肯定地讲,如果没有香港这个民主圣地的存在,如果没有香港同胞对我们大陆民众的巨大声援,那么刘晓波及大陸许多政治异议人士与维权人士的处境,肯定还会更加艰危、更加困难。同样可以肯定地讲,如果沒有香港的自由传媒广泛、翔实而深入的报导,不但大陆民众获得真实讯息的渠道会变得更加狭窄,大陸民众批评政府的恶行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果没有了香港传媒和港人持续不断的批评與監督,大陆的人权状况会变得更加糟糕。这一点不但大陆民众看得清楚,北京方面也同样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他们现在更加迫不及待的加强对香港的监控,首先是不顾一切的硬将人品操守恶劣、有明显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的梁振英扶上“特首”的宝座。只看重梁某对党的忠诚,完全罔顾民意的反弹。另据外电报导政法委与中宣部已正在开始执行一项被其内部人士笑称为“和平演变”的计划。据悉,这项计划包括对香港的异议人士进行分化与控制,切断大陆维权人士与香港的联系,以及对香港传统媒体通过注资、融资进行收买,以影响其编辑宗旨和人事安排,把支持民主、自由与人权的编辑、记者尽量排挤出去,而代之以“听党的话”的人等等。—言以蔽之,就是要将香港大陆化,假“一国两制”之名,行“一国—制”的“党天下”之实。

面对专制当局这些“和平演变”的图谋,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即以加速推动社会民主转型的和平演进,去抵制与对抗独裁专制政权对香港民主的“和平演变”。香港与大陆两地民众只能迎难而上与其针锋相对,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香港民众要尽量争取早日实现“双普选”,只有打破“小圈子选举”钦定“特首”的闹剧,实现民众一人—票的选举才可以限制独裁专制势力向香港的恶性渗透。而大陆民众则更须大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的民主转型,促使大陆的和平演进。香港与大陆两地面对共同的专制当局,唯有唇齿相依,相互声援,才能使民主的声势更加壮大。才能使中国和平演进的社会民主转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大陆民众永远是香港人民维护民主、自由的坚强后盾!而香港同胞的壮举永远是大陆民众实现和平民主演进的巨大推动力!

2012年7月9日完稿

严家伟,民主中国,“世界第四波民主化浪潮与中国民主转型”征文

醒悟了的周揚無法說服自己的老部下都醒悟


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是1984年12月29日開幕,1985年元月5日閉幕,這次會議,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跨了 年度,就其所發生的問題,產生的影響,引起的爭議,波及的時間跨度,都可稱之為是“跨世紀”的。這次代表大會,要選出新一屆理事會,選出新的主席團、主 席、副主席,書記處,而且還要產生新一屆黨組班子。凡是涉及權力更迭,人事調整的會,勢必不會是一個“輕鬆活潑的大會”,“團結繁榮的大會”。這次大會, 從1983年6月2日,中央批准中國作協召開“四大”的請示報告,會期幾經變更,人事安排名單一變再變,一直拖延至1984年底,籌備時間長達一年半,其 難產可見一斑。作為“七大群團”之一的作協,主席、副主席、主席團只是一個名份,真正的實權是掌握在黨組手裏。所以,圍繞新一屆的黨組班子,由誰挂帥,由 哪些人組成,前後僅大的方案即有四種。在四個大方案中,小的變動更是層出不窮,即使想勾勒出一個輪廓,也得費一番筆墨。唐達成的位置來之不易。

束沛德向我作了這樣一個輪廓介紹:
中 組部、中宣部搞了一個人事安排小組,作協參加兩個人,一個唐達成,一個我。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郁文任組長,秘書長叫沙洪,形成一個九人人事安排小組。……事 先,領導班子的名單要徵求多方面的意見。因為我和唐達成兩人當時已是作協黨組成員。至於我們兩人參加人事安排小組是作協的意見,還是上面中宣部賀敬之他們 的意見?現在也弄不清楚。……從開始,一直也沒考慮黨組書記安排唐達成,曾考慮過張光年再留任一屆,做好過渡;也有過由賀敬之中宣部副部長兼任作協黨組書 記的方案;有一段時間,還有把馬烽調回來當黨組書記的打算;後來,又考慮王蒙,那時候王蒙已經是中央委員。……弄得人眼花繚亂的。……黨組裏是不是留下馮 牧,書記處考慮不考慮葛洛,以老帶新的意思。名單排列,唐達成、鮑昌兩個書記處常務書記,下來是葛洛、我。一開始名單上沒有葛洛,後來怎麼又加上了。還有 張鍥要進書記處,……1983、1984年醞釀的名單,從維熙是王蒙建議的,鮑昌是賀敬之建議的……裏面有些來龍去脈。

束沛德一提起個線頭,就展現出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亂麻。
班 子從醞釀到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過程由時間組成。時間是一劑發酵劑,每一個有關人都是酵母,把原本事物變得面目全非,以一種全新的面目促成。又猶如一 個新生命的孕育過程,誰知道種子一般的單細胞在母體中,究竟是更多地受了父親的影響,還是母親的影響?是更多地遺傳因素還是變異因索?怎麼就裂變形成了最 終的模樣?抑或是一種合力生成?融入了各種綜合因素?這大概是又一個神秘的生命起源之謎。
事情大概還得從上屆作代會說起,看看昔日的兩大板塊如何向今天的兩大板塊演變。

劉錫誠是這樣說:
1979 年,文藝界的鬥爭是很激烈的。……周揚從1977年復出後,第一次在《人民文學》的座談會上就作檢討。他還流淚,很真誠的。人們對周揚好感,覺得他有自我 反省精神。而林默涵從來沒有一點自我檢討的意思。他還對周揚的自我檢討不滿,說,1957年的反右,又不是你周揚定的,你有什麼權力代表中央檢討、道歉? 林默涵這個人非常倔,耿直,他不會耍二面派,也從不背後整人。所以大家都仍然很尊重他。直到後來分成左、中、右,大家仍覺得那就是他的性格。……當時鬧得 很厲害的時候,周揚把這幫子人,因為都是他的人麼,都召集到他的家裏,想彌合這些分歧。周揚在他安兒胡同的家裏,讓這些人開展自我批評,互相交換意見,據 說開了八次會,都沒有解決。1981年前後,周揚在一次黨員領導骨幹的會上講,這邊敬之、白羽,那邊光年、荒煤,你們都要作自我批評。那時候周揚還想維持 住一個團結的整體,因為他們都是在周揚領導下工作過的人。

張光年的日記中也證實了這件事:
1980年的6月25號,林默涵向周揚提出,希望周揚同志邀他和白羽、荒煤、巍峙、敬之等一起談談。於是就有了10月23號、28號、11月1號、4號、6號、10號、13號這樣八次“老同志談心會”。
林 默涵在中顧委生活會的發言中也提到這件事:“1980年10月,周揚同志感到存在分歧,所以他提議開個會,消除誤會,達到團結。我建議任重或穆之、守一同 志參加。周揚同志沒有接受。會開得不大好。首先是四項基本原則,文藝界有人反對,就分道揚鑣了。也就從這時開始,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
林 默涵的話說出了一個事實:初顯端倪的裂痕並未能彌合,風光不在,“無可奈何春去也”。就像丁玲陣營“分化”出唐達成等人一樣,周揚的“統一戰線”也迅速地 發生變化,進行重新組合。以後,經歷“兩部作品和一家刊物”(兩部作品為劉賓雁的《人妖之間》和白樺的《苦戀》;一家刊物為讓《時代的報告》停刊);“三 個平反和一篇文章”(三個平反是:為胡風、馮雪峰、丁玲的三個平反問題,以及批判周揚《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一文);以及從清除精神污染 到京西賓館會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原來周揚、丁玲對峙的兩大板塊,逐漸演化為張光年、賀敬之對峙的兩大板塊。

選自《唐達成文壇風雨五十年》,陳為人著,明鏡出版社







法国总统就叙利亚问题批评中俄

法国总统奥朗德巴士底日发表谈话

 
美国之音
法国总统奥朗德说,法国必须继续为迫使陷于困境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而施压。

奥朗德是星期六为纪念巴士底日接受采访时对全国观众发表这番谈话的。他再次提到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中国和俄罗斯阻挠安理会通过旨在停止叙利亚冲突的决议。奥朗德说,他最近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了他对这场冲突的关注。

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参加7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会上称俄罗斯和中国对这场冲突的立场是不可容忍的。

中国外交部反驳了克林顿的批评,说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中国官方媒体指责希拉里插手南海事务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席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区域安全论坛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席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区域安全论坛
路透社
 
 
法广

中国官方新华社昨天(14日)指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插手”南海领土争端。希拉里本周在柬埔寨举行的一个亚洲安全论坛上呼吁各方在“不诉诸强制、恫吓、威胁以及动武”的情况下,解决纷争。

新华社:希拉里插手南海事务


新华社国际时评中说,希拉里“频繁地不点名批评中国,同时进一步插手南海事务,反复强调美国在南海拥有‘基本利益’,公开支持个别东盟成员国将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复杂化的图谋”。
希拉里这次亚洲之行包括出席东盟区域安全论坛。美国试图强化与亚洲国家的联盟,以制衡中国的势力,同时避免与北京当局过度对立。但这次在柬埔寨召开的东盟系列会议,由于会员国与中国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以致无法在会议闭幕时依惯例发表联合声明。
新华社还指控希拉里在2010年挑起紧张,当时她宣称,南海涉及美国“国家利益”,并敦促各方依据国际法解决海上争端,而视中国希望与各邻国直接处理此一问题的主张。
新华社说,“今年以来,中国固有领土主权接连受到严重侵犯”。新华社显然矛头指向菲律宾、日本和越南。
新华社文章批评说,美国应该认识到,以军事上一再“秀肌肉”、外交上在地区国家双边争议中搅局的方式重返亚太,是一种错误和短视的做法。
希拉里周四拒绝了中国要求推迟就南中国海领土纠纷进行讨论的呼吁,她反过来敦促举行由南中国海地区各国参加的谈判来解决问题。
希拉里出席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时发表讲话说,关于在南中国海存在主权争议地区应采取何种行为的问题,应该在由东盟主办的活动这类“多边场合”被提及。
她说,通航自由和海洋资源的合法开采等问题往往涉及整个地区的利益,把这类问题严格限制在双边场合解决可能会引发混乱甚至对抗。


希拉里结束亚洲之行

另据法新社消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昨天在访问缅甸后结束东南亚之行,搭机前往开罗。
据报道,希拉里在东南亚最后一站大幅改善美国与缅甸的关係。希拉里昨天在柬埔寨暹粒镇的重要商业会议上,与缅甸总统登盛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而两天前,美国已同意让企业投资缅甸,项目包括石油与天然气。
希拉里赞扬缅甸走出近半世纪军人统治所做的改变,强调美国已落实“保护措施,确保美国投资增加可促进改革进程”。
美国希望加大在缅甸的投资。不过,在利用缅甸庞大商机上,人权团体担忧美国走得太快。

台湾解严25周年马英九保证维持海峡和平避免战争


法广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今天(15日)是台湾解严25周年的日子,马英九总统上午出席「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纪念追思仪式」,除颁发受难者回复名誉证书、归还受裁判者家属的家书,也率领在场人士默哀一分钟,并绕行纪念碑献花,过程庄严肃穆。

马英九今天再次向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及家属表达歉意,说他会将心比心面对,让类似事件绝对不要重演。并保证在有生之年全力维持海峡和平,避免战争发生。

马英九说,缅怀38年的戒严当中,许多因冤桉、假桉、错桉而牺牲生命的无辜人民,他的内心充满了沉痛跟歉疚的心情。

他提到他自己五年前也曾经历过一场司法诉讼,深刻体认到在几十年前,受难者与家属遭遇不当追诉审判时的感受。他说他比较幸运,这些诉讼进行的时候,中华民国已经是一个政治民主、司法独立的国家,透过司法程序就还他清白,但在戒严年代,这些受难者没有这么幸运。

因此,他认为要预防未来类似事件的重演,除了建立自由民主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避免战争的发生。因为一旦涉及战争,人权就会被侵犯。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四年前担任总统后,全力降低台海紧张,改善两岸关係,消除可能发生战争的因素。因为战争固然使人失去生命财产,也是对人权最严重的杀手。

三分之一英国学生签证持有者不合资格

英国入境

最近几年英国政府不断收紧移民政策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7月15日报道说,英国内政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在英留学的欧盟以外地区留学生没有得到签证资格。
原因是这些留学生英语水平不合格,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成学业并离开英国的意愿。
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签证申请者尽管拥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证书,但是根本无法回答基本的面试问题,必须依靠翻译的帮助。
将近三分之二申请私立学院以及六分之一得到大学课程签证的欧盟以外留学生没能向面试官证明,他们的申请是真实的。
据报道,次项调查旨在帮助英国保守党政府决定如何收紧移民政策,从而达到当局把净移民人数减少到数万人水平的承诺。


加强面试

上个星期,英国移民事务部长格林宣布,边境署将在未来一年内对1万至1.4万学生签证申请者进行强制面试。
据称,由于48%的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签证申请有作假,将来,每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申请者都将会接受面试。
目前,几乎所有的英国签证申请都仅靠书面材料得到决定,这种制度给造假提供了方便。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印度的学生签证持有者中,59%人材料有诈,比例之大排在各国首位。
其次是尼日利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和中国,其中32%的中国学生签证持有者的材料有问题。
英国内政部的调查在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之间进行,结果发现,获得学生签证的总人数中有32%左右的申请者不该拿到签证。

BBC

日本召回驻华大使商谈钓鱼岛问题


围绕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而发生的主权争议引发中日两国之间新的紧张态势,有鉴于此日本政府周日(7月15日)将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uichiro niwa)召回东京,就相关事宜进行协商。

日本目前实际控制该岛群,但中国和台湾均认为对该地区拥有主权。今年6月,丹羽宇一郎对东京政府试图将钓鱼岛国有化以确定主权的计划有所批评,招致保守派国会议员的不满。

丹羽宇一郎当时表示,采取类似步骤可能会对日中关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日本国会议员因此要求解除丹羽宇一郎的大使职务。

德国之声

中国人的饭碗:想说爱你不容易

问卷调查显示,中国虽然是亚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就业满意度方面却属于后进。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日前公布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国雇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不理想,在被调查的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体中排在末尾。
这一问卷调查是2011年进行的,数据基于与大约1000名受访者(年龄在15岁以上)的面对面采访。在回答"您认为目前的工作对自己来说理想吗?"这个 问题时,来自中国的受访者只有49%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老挝的满意率则高达90%,在2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体中遥遥领先,其次是菲律宾,而饱受战乱 之苦的阿富汗也以75%的高比例排在第五名。除中国大陆外,香港地区的这一比例为61%,台湾为67%,也都属于后十名。
 

提供就业:数量不等于质量

在亚洲的横向比较中,中国虽然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小于5%),但显然提供足够数量的就业岗位还不足以给就业者带来事业发展和生活福祉方面的满足。尽 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近来有所放缓,调查显示,中国人对于工作的期望还是很高的。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就业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有一份工作就行,而 是希望在这个岗位上能够最好地发挥自己独有的才能。不过,根据盖洛普的调查,中国在这方面的满意程度也属于亚洲国家中的后进。


在实验室里工作比在车间劳作更有成就感?


在回答"在工作中,您感觉自己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吗?"这一问题时,63%的中国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一比例在22个亚洲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 四。名列榜首的是泰国(95%),老挝次之(88%)。盖洛普的调查报告分析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来以其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著称的"世界工厂"来 说,这一相对较低的比例是令人担忧的。
 
告别"世界工厂"称号,改变就业模式是关键

此外,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综合调查结果,从事生产加工领域工作的就业者,通俗点说就是车间里的工人,对于自己能否在工作中发挥特长的评价 (57%认为可以发挥特长)明显低于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人,比如工程师、律师、会计、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78%认为可以发挥特长)。
在工资薪酬方面,中国就业者的满意程度超过半数。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拿到的薪水数额是合适的,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太低。



数钱数到手抽筋是多少人的梦想?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以低附加值的普通加工劳动资源作为竞争优势,从而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然而,随着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中国政府提出的从劳 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技术革新型增长的雄心计划,中国的企业主恐怕需要更多地根据就业者的特长来创造岗位,而不是让一个雇员改变自己来适应某个岗位。 盖洛普的调查报告最后总结道,如果中国就业者能够有机会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智,而且他们在工作中的贡献能够得到适当的肯定和报酬,那么中 国经济在面对未来的金融危机时,将会具有更好的自我防御能力。

综合报道:雨涵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

中国的世界冠军摇篮

中国周二(2012.07.10)公布了参加今年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单。上届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金牌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今年中国制定的目标是,赶超美国,拿下奖牌总数第一。 


Yang Yilin Turnen Olympia China 2008.jpg
China's gymnast Yang Yilin performs on the balance beam during the womens' gymnastics individual all-around finals at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s in Beijing, Friday, Aug. 15, 2008. (AP Photo/Rob Carr) 用铁一般的纪律和必胜的信心


北京什刹海体育学校被看作是世界冠军的摇篮。6岁的小女孩绷着小脸,每天在这里训练数小时,保证旋转要完美到位。体操大厅的墙上挂着一 面巨大的五星红旗。标语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宣传形式时时都在告诫体育新秀们,为奥运而训练;没有个人英雄,只有成功的团队。
什刹海体育学校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所寄宿学校。这个学校一共培养出了39名世界冠军,其中有7名奥运冠军。它是中国允许记者访问的不多的几所体育学校之一。不过,我们在那里不能同年轻的体操运动员交谈,但可以同10来岁的乒乓球学员进行对话。
"为什么训练?"记者问。"当世界冠军。"


Tischtennis Weltmeisterschaft Mannschaft Herren: Finale Deutschland - China am Sonntag (01.04.2012) in der Westfalenhalle in Dortmund. Die Chinesen Zhang Jike (l-r), Ma Long, Wang Hao, Trainer Liu Guoliang, Ma Lin und Xu Xin feiern den WM-Titel. Foto: Friso Gentsch dpa/lnw 2012年4月中国获男子团体冠军

这个答话的孩子名叫张扬,两年前从陕西被选中到北京训练。他说,每天下午都训练两个半小时,晚上再练一个半小时。这是一种把一切都奉献给体育的生活。
 

体育学校作出了贡献

中国沿袭了前苏联的运动员培养制度,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挑选出他们中的优秀苗子,进行培训。很多孩子来自农村,他们希望就此打个翻身仗,成就事业。在 什刹海体育学校,孩子们先被测量身高,然后将他们分到不同的体育项目。之后,数年的严格训练便开始了。这些年来,这类如同军事化的训练招致了不少批评,但 什刹海体育学校的副校长施峰华却对中国的这一体育制度进行了辩护。
"中国与国外相比,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有所不同。中国从国家层面讲,在培养运动员方面投入很大。对提高中国运动员在大赛上,特别是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应该说,中国各地各级的体育学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还缺乏大众体育文化

批评者认为,中国只在一些"非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上取得了成功,比如跳水和体操。在田径领域,除了跨栏运动员刘翔外,基本没有其他来自中国的优秀运动员。到目前为止,中国还称不上体育大国。中国还缺乏体育发展的普及度,还没有出现一种体育文化。


Xiang Liu from China passes the hurdle during the heat of the 60 meters hurdles competition during the Sparkassencup track and field meeting at the Hanns-Martin-Schlyer indoor arena in Stuttgart, southern Germany on Saturday, Feb. 3, 2007. (AP Photo/Daniel Maurer) 跨栏明星刘翔


而这一点并没有通过08奥运得到改观,虽然人们曾对此许诺不少。施峰华认为,恰恰如此,中国才更需要体育学校。
"跟同龄孩子相比,一个青少年运动员要牺牲许多娱乐时间,在受教育的系统性方面不是特别完整。其他孩子则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学习上,他们在身体素质和综合素 质方面,不见得比我们的青少年更优秀,今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在竞争中抗压的能力,不见得有我们的运动员优秀。"
 
纳入新的培养理念

机械的军事化般的训练,不见得能培养出世界顶尖运动员,这一点,中国的体育官僚们也早已意识到。据媒体的报道,今年出征伦敦的奥运队伍中,外籍教练的数量 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中国的部分游泳运动员在澳大利亚接受训练,跨栏明星刘翔的训练地则是美国。外籍的体育专家们为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大作宣传,即有的放 矢地制定个人训练计划,而不是机械训练团队。
但在什刹海体育学校,人们仍然按照创造了不菲成绩的老一套办,那就是:铁一般的纪律以及必胜的信念。

作者:Ruth Kirchner 编译:李鱼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

南沙半月礁擱淺 中國護衛艦脫險


中國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擱淺的護衛艦「東莞號」15日清晨在救援兵力協助下自主脫淺成功,人員安全。

北京國防部新聞事務局指出,7月15日清晨5時許,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擱淺的中國護衛艦於救援兵力協助下自主脫淺成功,艦艇艏部(船的前端或前部)輕度受損,人員安全,正在組織返港。事發海域未造成污染。

解放軍海軍護衛艦是在11日傍晚於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時意外擱淺。

菲律賓政府14日要求中國解釋為何一艘中國軍艦在菲律賓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擱淺。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報導,菲空軍海島人巡邏機14日下午拍到了擱淺在半月礁珊瑚礁石上的中國海軍護衛艦,周圍有六艘中國船艦和一些小船正在實施救援。從空軍拍到的照片證實,擱淺的的確是560「東莞號」護衛艦,菲律賓還派出一艘海軍軍艦靠近有關海域,但就停在安全距離外待命。

菲律賓總統府副發言人瓦爾特14日在國營電台談及這一事件,指當局將監察中國的救援行動,若有需要會提供協助,因為這是菲律賓的義務。她並透露,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表示,救援行動已在進行中。

根據中國國防部網站報導,11日19時許,解放軍海軍一艘護衛艦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時意外擱淺,無人員傷亡,海軍正在組織力量救援。

中國稱半月礁是中國領土。但菲律賓說,這是它的主權領土。菲律賓媒體並懷疑中國軍艦擱淺是蓄意而為,目的是了順勢占領半月礁。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赫爾南德茲說,已要求菲律賓駐中使館通知中國方面,馬尼拉「願意幫助中國軍艦離開那裡。」

他說:「中國的護衛艦在我們的領土擱淺,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菲律賓國防部發言人加爾維茲說,菲軍方的飛機還發現在擱淺中國軍艦附近有其它六艘中國軍艦。

他說:「我們要求中國人解釋這些軍艦在那裡幹什麼。當然,可以猜測,它們是去營救擱淺軍艦的。」

菲律賓說,中國艦船已經航行到菲律賓海岸200公里範圍內,而這是馬尼拉的專屬經濟區內。但中國媒體說,半月礁位於南沙群島的東南部,北緯8度52分,東經116度16分。半月礁漁業資源豐富,且有很好的錨地和天然避風港灣,中國漁民常到此捕撈。

報導說,「菲律賓長期覬覦半月礁的主權,1995年曾派兵登島破壞中國設置的標識,遭中方抗議」。

據報導,擱淺的軍艦是隸屬南海艦隊的江湖級「東莞號」導彈護衛艦,排水量1425噸,舷號560;艦上配有79A型100毫米艦炮,八枚鷹擊-83型反艦導彈。擱淺地點距離菲律賓巴拉望島海岸只有110公里。

世界新聞網大陸新聞組北京15日電



俄媒:中越军舰南海集结可能爆发战争


据俄罗斯《导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和越南的军舰开始向争议区域集结,中越间可能开战。并称中共为转移国内矛盾,需要发动一场短期战争。

俄罗斯《导报》7月12日发表的署名为谢尔盖?普拉沃苏多夫的评论文章中分析说,中共将在南海对越南宣战,这不仅是为了领土主权,也是中共为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文章中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六月底对外宣布对中国南海九个油田区块进行对外招标。但问题是,这九个对外招标的油田区中包括同越南也同样宣布有主权的争议区。而越南已经在中越南海争议区中邀请了俄罗斯和美国石油公司联合开采石油,而且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果。

所以,越南政府和越南国家石油公司均对中方南海油气田对外招标问题表示说,中方招标区位于越南大陆架的延伸地带,威胁到越南主权,应立即取消。之后,中越军舰已经开始在争议区集结,中越间战争一触即发。

文章还说:俄罗斯所处局面显得十分微妙,普京刚刚结束访华,中俄宣称战略伙伴关系牢固,但刚刚同中共共同举行了联合海军军事演习的俄罗斯,目前也正在中越争议区内同越南紧密合作勘探开采石油。同时,俄罗斯正大量向越南提供苏-30MK2战机、导弹快艇、潜艇、“猎豹”级护卫舰,以及配备先进“宝石”反舰导弹的“棱堡”岸基导弹系统等武器,帮助越南组建南海舰队和潜艇部队及配套海港,以便对抗中共。

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2日在一次安全会议上再次强调说,俄罗斯必须加强武器的出口。他说:“目前俄罗斯武器出口在世界上排在第二位,我们必须扩大武器出口的地区和武器出口的数量。”

但外界注意到,俄罗斯向越南及印度出口的许多先进武器,均拒绝对北京提供。

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舰队目前正抛开中方,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二十二国联合军演,使得准备对越宣战,并把在南海同越南合作开采石油的俄美赶走的中共倍感孤立。

但文章分析说,中共仍会冒险展开对越南的短期战争,原因是为了转移国内正在日益膨胀的,一旦爆发将会使中共失去统治地位的社会矛盾。

RFA 周人

一项基于中青年网民的政治与社会倾向调查


昨天,政治学者、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在社会思想网站“共识网”上公布了他所做的《中国网民的政治与社会认知——基于互联网的调查》的调查结果和初步结论。

李开盛自述称,国人对有关政治、社会问题的看法将影响未来中国的走向,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根据性别、民族、地域、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电话或当面访谈。没有相应的经费作支撑,这样的调查是做不到的。在当前政治环境下,作为个体研究者,中国国内很难找到这样的经费来源,为了避嫌,李开盛也不愿意去申请海外经费。
为了节省经费,这项调查在问卷星网站上,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李开盛通过在他个人新浪微博、所参与的各个QQ群发布调查消息,并通过邮件邀请联系人参加调查,调查从今年4月份到5月份期间,共获有效样本4697份。

李开盛说,“由于传播途径与方式的有限性,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后,所搜集到的样本主要局限于网民。在总共4697个样本中,不上网委托别人填写上传的受访者仅58人,只占样本总数的1.23%。”

从参与调查的人员结构来看,大学毕业以及居住在城市的占有显著的份额。因此,李开盛在回答网友关于调查的代表性的疑问时坦承,“与我们接触的人多是学生、教师或研究人员,这些自然多是大学以上学历而且生活在城市。”

与实际网民的构成做对比后,可以发现,参与调查的,主要是居住在城市、高学历、高收入的男性中青年网民群体。因此,基本上,这份调查也成为了网民甚至是青年网民的政治倾向调查,而非全体国民的社会政治倾向调查。

李开盛认为,这一群体往往是网络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意见与观点往往也是舆论中最突出的吗,他们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认知往往具有不成比例的影响。因此,调查结果至少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网民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看法的一个“管窥”。

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基本政治认知”,受访者首先被要求列出“最认同和最不认同的政治人物”。

受访者最认同的政治人物前五位依次是周恩来(36.13%)、华盛顿(35.64%)、胡耀邦(34.68%)、邓小平(30.79%)和林肯(23.91%)。最不认同的五位则依次为希特勒(49.41%)、斯大林(46.54%)、金正日(45.54%)、毛泽东(41.84%)和卡扎菲(24.19%)。

有意思的是,同为中国当代政治领导人,周恩来高居最受认同政治人物的榜首,而毛泽东则名列最不受认同的领导人之一。同样有意思的是戈尔巴乔夫,其认同率和厌恶率分别是不相上下的12.88%和12.45%。

这或者说明,即便在激进的青年网友中,对政治人物的看法也是着很大的争议。

对政治制度的评价方面,受访者认为,政治制度最受认同的国家前五名依次为美国(71.98%)、瑞典(32.38%)、英国(30.76%)、德国(28.81%)和新加坡(27.51%)。除新加坡外,均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最不受认同的国家的前五名则依次为朝鲜(73.62%)、中国(54.12%)、伊朗(32.38%)、越南(11.33%)和巴基斯坦(11.16%)。其中以共产党国家为主,中国居第二位,可能与参加调查的以年轻的激进网民居多有关。

此前,中国官方媒体曾多次批判“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架构。调查显示,完全接受了官方有关三权分立是“西方的一套,坚持不能搞”那一套说词微乎其微,不过1.49%。而认为三权分立“有其合理性,可以借鉴”的高达67.64%。还有28.4%的人认为“应该完全学习西方”。

李开盛认为,网民们普遍认同民主、三权分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但对民主的理解仍然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为民做主等内涵。

在中国当前,法律允许普通国人参与的政治投票主要是两类:一是基层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投票,二是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两类选举投票的参与都是非常低的,最高的也不到二成。而选择的“知道但没有参加过”的竟分别占到56.76%、46.63%。

有高达73.66%的受访者没有参加任何非政府组织,这表明整个当前中国社会处于一种原子化状态,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仍然很低。调查显示,至少在目前状况下,愿意积极参与政治的并不多,过半数的人(56.12%)选择了“作为普通公民对政府进行监督”,愿意公开站出来共计不到三成。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国腐败非常严重,腐败超过民主化程度不够、社会不公,被认为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民族问题,只有4.77%的人认为这是当前中国最严重的挑战。根据对受访者的民族属性细分后发现(图29),汉族中认为民族问题严重的仅占4.38%,而维吾尔族高达44.44%,藏族也有30.00%。

当然,在本次调查中维族、藏族样本分别只有18、10人,样本数量不足可能影响到可信度,但巨大的落差仍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这汉族与这重要的少数民族在民族问题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认为,对汉民族来说,民族问题不过是诸多问题之一,而对维、藏两族来说,这可能是压倒一切的问题。例如,今年在藏区发生的多起自焚事件,中国媒体上只有极少的报道。这些问题,常常会在藏族民众中口耳相传,而汉民族则会因报道少而不容易关注。

在这项调查启动的前三天即4月10日,新华社正式宣布了对薄熙来停职调查的消息,轰轰烈烈的重庆模式正式落幕,但网民对重庆模式的争议仍未结束。

这项调查也反应了这点,虽然有高达49.89%对重庆模式表示,不赞成(很不赞成+较不赞成)态度最多,但也有不少保持中立者,为20.33%;值得注意的是,赞成重庆的所谓试验的,包含(很赞成+较赞成)也达到了15.71%。

一般认为,重庆模式采取的是群众运动、牺牲法治的治理模式,知识分子对此持反对态度者较多。本次调查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占了八成有余,但反对者并不如人们想像中的那样多,反而有不少人在薄的政治生命已经明显终结的情况下仍表示赞同。这也与关注中国社会时政脉搏的人们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观感一致。

作者认为,完全可以想像,如果调查以大学以下学历的群体为主,支持重庆模式的人可能会占到多数。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上,仍然存在深刻分歧。

法广 曹国星

声援杭州五七老人的正义斗争


我们看到杭州右派五七老人上访、挨打和游行的消息,既感到气愤,又深受鼓舞,我们敬佩他们不懈斗争的勇气,坚持真理的精神,又对杭州信访局的警察恃强凌弱,欺压八九十岁老人的暴行表示愤慨,这些老人的可敬之处还在于,在被打之后还能打着横幅上街游行,显示正义的力量,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右派们上街游行,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就在我们得到消息的这一天,也就是2012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表彰先进,中共中央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上说:“二是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话都非常好听,还有其他许多话也很好听,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完全另外的景象,我们和全国许多右派,这些年进行了无数次的上访,可是,我们连一个字的答复都没有收到。

现在,已经八九十岁的五七老人,却已经在杭州信访局里挨了打,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中共的阴阳青红的两套嘴脸。我们强烈要求惩办凶手,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我们支持杭州右派难友的正义斗争,我们誓作你们的坚强后盾,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全国右派是一家。

向挨打的戴传熹、杨光琦两位难友表示慰问,愿所有右派老人都健康长寿,我们的历史任务没有终结。

再次向杭州难友表示敬意。

北京右派(及子女) 王书瑶、任  重、蒋绥民、沈志庸、纪增善、孙传久、谢小玲、博绳武……等



日本外相:将暂时召回驻华大使


日本外相14日晚在越南河内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将于15日召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暂时回国。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暂时召回大使是为了汇报中国的情况。

丹羽6月份曾公开反对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购买钓鱼岛”计划。该言论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在野党纷纷要求解除其大使职务,并召他回国。

日本媒体说,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取消了原定16日访问甘肃省的计划。

共同社援引日中关系相关人士说,鉴于日本政府拟将尖阁诸岛(钓鱼岛)国有化,日中关系持续紧张,丹羽认为此时不应离开北京。

他原定于16-21日访问甘肃,与甘肃省负责人会晤并参观敦煌莫高窟。

BBC



“楊家將”之名是這樣得來的


《新史記》特約記者 葉茂之


楊白冰是怎樣當上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呢?高新在《溫家寶傳》中披露了楊尚昆提拔弟弟楊白冰的經過:

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決定的中央軍委組成人選是:主席鄧小平;第一副主席趙紫陽;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尚昆。
十 三屆一中全會閉幕後,即立刻宣佈楊尚昆的胞弟楊白冰出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當時,黨內曾為此專門傳達,解釋楊尚昆對安排自己弟弟出任總政主任一事“有顧 慮”,鄧小平用“舉賢不避親”一錘定音。自此,“楊家將”的說法開始在黨內、軍內廣泛流傳。以至在八九學潮和“動亂”期間,楊尚昆自己都向元老們感慨: “我們‘楊家將’名聲不好聽啊”。
到鄧小平把軍委主席職務交給江澤民時,楊尚昆取代了趙紫陽過去的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位置,其軍委秘書長職務交給楊白冰出任,鄧小平還同時安排增補楊白冰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趙 紫陽擔任總書記期間,十分明白自己所兼任的“軍委第一副主席”完全是空有其名,所以在鄧小平提醒他要過問一下軍隊工作時,他從來都是裝聾作啞。而到了江澤 民登基之後,雖說很快就以總書記名義兼掛了一個中央軍委主席的虛名,但此時的楊家兄弟在軍中的實權甚至超越了趙紫陽時期,連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都時時有插不 進手的感覺,更何況“沒有作過軍事工作”的江澤民了。
更不如趙紫陽的是,楊尚昆在趙紫陽時代,除了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和偶然因為其國家主席 的頭銜進行一些純禮儀性的外事應酬,對黨、政系統工作並不直接干涉。而江澤民入主中南海之後,楊尚昆被公開放在六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正中間,對黨內外公開其 “攝政王”政治地位,使得江澤民初入中南海的三年多裏,“兒皇帝”的日子還不如當年的趙紫陽過得相對簡單、舒心。

高 新認爲,江澤民之所以在上台後到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的這段時間裏,一直表現出寧左勿右的傾向,除了“六四”鎮壓之後的大趨勢這一客觀原因,更有一層說 不出口的主觀原因:在楊尚昆以“攝政王”身份,隨時支持喬石、李瑞環制約江澤民的政治環境中,他要逐漸擺脫這種壓力,要想逐漸找到相對獨立的自己,只能向 李鵬和姚依林、宋平所依仗的陳雲、李先念那一邊靠得更近。

鄧小平南巡與楊氏兄弟

胡耀邦和趙紫陽下台後,鄧小平失去了推動改革開放的最得力助手。“第三代領導核心”的江澤民不僅不推動改革開放,而且從理論上批判改革開放。鄧百般無奈,只有親自出馬。
1992年1月17日,鄧小平在夫人、女兒和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陪同下,從1月18日到2月21日,開始他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之行,史稱“鄧小平南巡”。


1992年,楊尚昆陪同鄧小平南巡。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到達武昌,接見了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和省長郭樹言。在會見期間,鄧小平直接點了江澤民的名,要求關、郭兩人給中央帶話:“誰反對十三大路線誰就下台。”
1月19日,列車到達深圳特區,鄧小平發表長篇講話:“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擁護,誰不改革誰下台。”同時,鄧小平讓楊尚昆、萬里負責籌備1992年底的中共十四大人事班子,擬定包括總書記在內的新的人事名單。
鄧小平在這次巡視活動期間,單獨會見了喬石、劉華清、葉選平、朱鎔基、楊白冰等人,一方面說明鄧小平為改革開放大力造勢,另一方面反映出鄧小平想提拔喬石、撤掉江澤民的打算。

鄧小平在南巡途中還一再提起,說趙紫陽主管經濟工作的那五年“加速發展功勞不小”。南巡回來後,鄧小平又派人和趙紫陽聯繫,趙紫陽仍不認錯——鄧小平在南巡前後,多次派人和趙紫陽聯絡,趙紫陽堅持自己沒錯,不改初衷,堅持良知而不堅持黨性,這在共產黨內是少有的。
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北京召開全國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搞不搞改革是大會的焦點。在人大會議上,書記處書記、軍委秘書長兼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率先喊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同時,楊白冰直接授意《解放軍報》發表題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社論,公開表示“堅決響應小平同志號召,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旗幟鮮明地支持鄧小平。在總參系統中頭一個響應的就是副總參謀長何其宗。楊白冰的“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直接針對江澤民。
差 不多同時,在人大會議期間的3月26日,《深圳特區報》一版頭條刊出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率先披露鄧小平南巡及發表重要 講話。同日下午,《羊城晚報》以少有的規格幾乎全文刊發這篇報導;3月28日的上海《文匯報》、《中華工商時報》均全文轉載。3月30日,由江派人馬控制 的新華社才全文播發此文,比《深圳特區報》晚了四天,反映出江澤民的強烈抵觸情緒。

楊白冰代表軍方正式對南巡講話表 態,軍隊成為鄧小平的最堅強後盾。解放軍的強有力支持,極大地震懾了江派人馬,使得形勢急轉直下,讓江澤民感到軍隊的鋒芒直逼自己,4月1日在會見日本人 時,也在口頭上附和鄧小平講話。(《新史記》第6期)----------------------------------

《新史記》從第7期開始和多個電子書刊公司合作,推出電子版,接受全球各地訂閱者,以下是其中一家電子書刊公司製作的《新史記》訂閱網址:

新史記第8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2368?apKey

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8?apKey=fedd22f528



訂閱半年3期八折,原價1050元,優惠價NT$ 840元(平均每期280元)
訂閱一年6期七折,原價2100元,優惠價NT$ 1470元(平均每期245元)
訂閱兩年12期六折,原價4200元,優惠價NT$ 2520元(平均每期210元)
訂閱三年18期五折,原價6300元,優惠價NT$ 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2012年7月14日《明鏡郵報》

2012年7月14日《歷史日報》

北戴河會議或7月下旬召開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4


(中央社台北15日電)據報導,中共高層已決定7月25日至8月中召開北戴河會議,討論中共18大的人事安排和修改黨章工作。

明鏡月刊引述「北京知情人士」報導,10月或11月就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但政治局常委人數是維持9人還是縮減至7人至今未定,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北戴河會議上就常委問題有個初步安排顯得很有必要」。

報導說,中共中央委員曾於5月7日在北京「閉門海選」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這名人士說,「得票最多的是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第二名是中組部長李源潮,令計劃名列第三」。

這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有2個小組分別負責起草18大政治報告與修改黨章。胡錦濤可能會在18大推出自己的指導思想,更新江澤民在16大黨章上確立的「三個代表」理論指導思想。

此外,報導稱,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日前在北京玉泉山與數位現任政治局常委談話時指出,六四平反問題要拿出方案,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展開。報導說,江澤民的表態對北戴河會議乃至18大都有影響。

北戴河位於河北秦皇島,每年夏季中共高層和元老多在當地避暑同時討論工作,被外界稱為北戴河會議。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