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誰怕死就走吧,我決不自行離開松江!”


《新史記》王東平


二、死守松江三日之苦戰(注32)

十 月底,張發奎西調主持中央方面軍,率第8集團軍渡黃浦江西行。在經松江時,約王公璵作簡短談話,囑咐要注意金山衛等沿海敵情(據《張發奎口述自傳》,該年 10月至11月初,是張發奎一生中最痛苦的回憶)。在浙江的第10集團軍遲遲未能接防,以致有的縣已全無國防軍。原來專區訓練的十餘萬壯丁都已陸續補充到 主戰場的部隊,專區的兩個保安大隊(團),一個散佈於京滬,滬杭兩線鐵路公路的橋樑渡口,只有一個大隊駐守松江城,作為預備隊應急。城內居民和行政人員, 連警察都已逃離,幾無商販活動,平常生活都很不方便。

11月4日拂曉,日軍以橡皮艇載百餘人在金山衛登陸,即築散兵坑,有建立灘頭陣地之意圖,金山縣(注33)只有一個保安中隊(相當於營),乃急報專署,專署馬上直接向前敵指揮部報告,得指示“嚴密監視,並守城待援”。

11 月5日拂曉,日軍在金山衛到全公亭一帶大舉登陸,少量守軍和地方部隊即被殲滅殆盡。金山衛距松江城僅30公里,一天的行程,金山縣長程厚之(注34)又向 專署告急,專署急報總指揮部,得陳誠司令官的指示:“守城待援”!並謂已派軍馳援,不久,總指揮部從北幹山他移,就無法聯繫上了。

當天晚上松江到了衣著中山裝的客人,是新上任的第8集團軍的副總司令黃琪翔將軍(注35),前來視察,但只帶來隨員二人。當夜日軍國琦支隊就進入金山縣城。

11 月6日,仍天雨,日機連續狂炸松江城,據報日軍一股已達米市渡,在黃浦江上搭浮橋北犯。米市渡距離松江城約5公里,步行數十分鐘的里程,形勢危殆!上午, 專區保安司令部內官佐集合,邀王專員“視察佈防情況”,出南後竟繞向北門,一參謀進言“城內僅一保安大隊,不足禦強敵,多處國軍西撤了,不如轉進……”邀 王離城。

王情急之下,跌坐於地,聲言:“誰怕死就走吧,我決不自行離開松江!”大家遂表示願共同行動,分頭督令士兵守城。

上 午,黃代總司令找到王專員,當面寫下手令交王:“著該保安司令協同40軍郭軍長汝棟,67軍吳軍長克仁,死守松江縣城三日,違即軍法嚴懲。”請示援軍何時 能到,答以自然會到,並強調完不成任務就殺頭。(10月中,軍務會訓令,對團以上指揮官“如有擅自撤退者,依法連坐”,黃在此延伸到地方部隊)。不久,守 衛報告,黃帶二隨員已雇小船離去,因不知其指揮部設於何處,就再無聯繫(注36)。

傍午,援軍開到,是43軍(注 37)。是由78旅少將旅長馬福祥(注38)帶隊急行軍趕到,和王專員一見面就豪氣地講:“趙子龍來也!”問及部隊人數,卻僅有120餘人。馬講:“趙子 龍單騎救主,何況我們還有一些兵,兵不在多,只要調度得宜,總能達成任務。”瞭解情況後,馬即讓保安隊守城內,自率43軍隊伍出南門築工事應戰,隨後郭汝 棟軍長(注39)坐滑竿到達,王專員迎郭軍長到專署的防空地下室,作為指揮所,此地下室距小南門僅約300公尺。此時守城力量,總數近千人,因有將軍坐 鎮,自然增加了守城信心。


郭汝棟軍長。


43 軍為四川草鞋兵,裝備簡陋,僅轄一個師,第26師師長為劉雨卿。1937年原駐貴州,步行趕到長沙才車運到上海,10月18日甫下車即奉令守大場,苦戰7 晝夜,原來近萬人只剩五百餘。交防次日,大場失守,後來被評為淞滬會戰中戰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注40),當時奉令去杭州休整補充,途中得令暫駐嘉興。 11月5日因金山衛日軍登陸,奉令馳援松江(注41),郭軍長帶病率尚能作戰的百餘人赴難。馬福祥在大場時,旅部被毀,僅以身免。

當時,敵機時常轟炸,中午日軍先頭部隊已到小南門和西門一帶,時有短兵接觸,西門外原為商業區,敵數最多。因為彈藥不充分,就大量調用保安隊原先土製的木柄手榴彈,在近戰中還是有威力的。

11 月6日傍晚,戰火稍歇時,67軍吳克仁軍長(注42)率領兩個師冒雨急行軍趕到,軍容也比43軍整齊得多,自然讓原守城者軍心大振。67軍為東北軍的主 力,原在華北前線屢立戰功受嘉獎,37年2月在河南收5個師,整編為2個師,兵力未減,吳克仁任軍長。南下後,11月5日到青浦,編為第8集團軍的預備 隊。午夜,才到青浦北門,接張發奎總司令急令:“敵軍已在金山衛登陸,正向松江前進中,著67軍即輕裝向松江急進,痛擊敵人,以保我右翼軍之安全為要。” 即開會,時副軍長賀奎(注43)因途中勞累生病,乃決定軍部隨賀留守,即由吳軍長和參謀長吳桐崗(注44)抽調一些參謀人員,率兩師人馬急去松江。107 師剛到青浦駐紮,108師剛在安亭下火車,即經白鶴港等地,冒雨趕赴。當時公路上已多從上海西撤部隊,炮兵和馬隊在青浦跨過公路已很困難。原準備108師 在城南駐防,但抵達時敵已近西門一帶。

吳軍長看過黃的手令瞭解敵我概況後,立即召見兩位師長,令張文清師(注 45)108師防堵城西之敵,金奎壁師(注46)107師出新東門向南迎擊北犯之敵。以攻為守,並嚴責必須繳上斬獲敵軍之符號。以後兩位軍長,王專員和吳 參謀長等四人坐鎮於指揮部共同指揮,但自然的以吳軍長的意見為主。

夜間,敵機投照明彈,繼續偵察、轟炸。日軍已從米市渡北進。108師當晚即與日軍接戰由劉啟文(注47)的322旅搶佔30號橋,敵人炮火猛烈,江上的炮艇也助威。30號橋在石湖蕩鎮東,跨於斜塘上。斜塘為黃浦江較大支流,可駛炮艇。

注釋:

32 主要參考三人的回憶錄:1,王公璵(參與指揮者)《畸園殘稿》,228~234頁,“生之旅”等。2,谷牧(當時為107師師部文書,參與戰鬥者)《谷牧 回憶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47~52頁。3,賀奎(67軍副軍長,為事後得到口頭匯報最多者)“67軍在抗戰中被蔣介石消滅的經 過”,《西安事變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還有一些著作中也簡要提及。

33 金山縣,清朝設縣,縣治在金山衛。乾隆24年縣治遷到朱涇鎮。直到抗戰時,1935年即有電話總局設於朱涇。50年代縣治又改到衛城。

34 金山衛失守後,縣長只有靠義勇隊、民團、商團等力量應對,破壞橋樑、渡口,滯敵進度。當晚日軍進城(朱涇),到達縣府前門時程厚之縣長才由後門逃避。 程厚之,江蘇豐縣人,畢業於海州中學(據《北大舊事》,三聯書店,1998年)。抗戰時為金山縣長,以後為四川遂寧專員,內政部參事。抗日勝利後應傅作義 邀為北平市府秘書長。後來在政治運動中去世,死因不明。

35 黃琪翔(1898-1970),廣東梅縣人。保定軍校第6期畢業。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參與各種政治活動。1937年由德返國,任訓練總監的炮兵監。曾為第 9集團軍副總司令,後改為第8集團軍副總司令、11集團軍司令。1938年軍委會設政治部,黃為副部長(陳誠為部長,周恩來副部長)。1944年中國遠征 軍副司令長官,被授青天白日勛章、美國自由勛章。1946年回重慶,解軍職,授上將軍銜。1949年8月到北平,以特邀代表參加第一次政協。以後為中南軍 政委員會委員、司法部部長,國家體委副主任。“文革”抄家時妻被打傷,落下殘疾。1970年12月黃病倒,得不到及時醫療去世。

36 《淞滬會戰》,46頁,劉勁持(淞滬警備司令部參謀)“淞滬警備司令部見聞”。11月初張發奎的總指揮部在鄰近法租界住於徐家匯的一處樓房內(按張常駐於 青浦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黃琪翔天黑才到這大樓辦公,天亮即退入法租界。黃只有兩人跟隨,以親筆信方式指揮作戰。11月10夜,劉隨黃退入法租界。

37 王公璵和谷牧的回憶,都寫為“第40軍”,也許是誤憶,或是黃琪翔手令上筆誤。43軍到時大家不會向軍長查核番號。

38 馬福祥(1896-1958),四川溫江人,四川軍校學校,日本步兵學校畢業。1936年12月為第26師78旅旅長。1937年在上海大場血戰7天,旅指揮部被毀,馬僅以身免。1938年離職。

39 郭汝棟(1892-1952),四川銅梁人。早年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參加敢死隊。1912年四川陸軍學校畢業。1934年為43軍軍長,1935年授 中將,軍中頗多地下黨(例如其堂弟郭汝瑰)。1937年率所部到上海,即投入大場戰鬥七天,傷亡慘重。在赴杭州休整途中,受命馳援松江。其後重新組建隊 伍,1945年授上將。52年病逝重慶。

40 劉雨卿“26師血戰上海大場”,《傳記文學》,42期5卷。劉雨卿(1892-1970),四川三台人。1936年任26師師長,晉中將。1937年在大 場苦戰7天。1947年“2·28”事件後,駐台灣鎮壓台獨。以國防部中將參議退役。1970年病逝台北。著有《恥廬雜記》,圖書出版社。

41 “蕭毅肅上將與八年抗戰(二)”,《傳記文學》,89卷6期,2006年。記有43軍在赴修整地途中,受命馳援松江情節。但謂“郭軍長因病在漢口住院治 療,蕭代軍長率部馳援”系誤記。蕭毅肅是43軍參謀長,副軍長,代軍長,1943年為遠征軍參謀長,44年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勝利後參加日軍投降儀式。

42 見吳克仁小傳。

43 賀奎(1900-1967),東北寧遠人。1923年讀大學時,進東三省講武堂,後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為張學良的上尉機要秘書,少校,中校參 謀。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為67軍參謀處上校處長。1937年整編為67軍副軍長,9月調華北戰場。據聞1967年在北京病逝。

44 吳桐崗,遼寧人,67軍少將參謀長。

45 張文清(1896-1951),河南新鄉人。1918年師範畢業,入北洋第9師當兵。1931年為東北軍獨立第3旅之團長,參加長城抗戰,獲青天白日勛 章。1936年任109師參謀長,108師代師長。1937年任師長。1948年退役,在長沙經營小店。1949年拒去台灣,1950年被捕,1951年 被處決。

46 金奎壁(1901-?),東北人。1937年107師少將師長。40年代為陸軍總部軍法監。

47 劉啟文(1898-1937),河南南陽人。1912年到天津進南開中學。1915年保定軍官講武堂。1918在吳佩孚部任排長。1921年考入陸軍大 學,以後分到東北軍任連長,屢經提陞。1936年為115師少將師長,參加“抗日同志會”,西安事變時為西安城防司令。1937年11月8日在松江30號 橋激戰中陣亡。1985年民政部批准劉為革命烈士。(《新史記》第8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沒有太子黨幫忙,想在中國做大生意?



陳元兒於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在摩根史坦利工作





明鏡新聞網編譯蕭伃君

   毛澤東曾說中國政府想要解決貪污問題,可能需要先處死數萬人的貪污者。剛卸任的胡錦濤和新上任的總書記習近平也都表示中國正面對巨大的貪腐問題。然而面對這牽涉層面廣又深的貪腐問題時,中國政府一直以來的行動皆顯不足。原因除了缺乏獨立於黨的反腐機制,也可能在於領導人與其家族在中國這個貪腐制度中獲利甚多。

新領導人被寄望打擊貪腐
   《基督科學箴言報》11月23日的報導指出,變反腐言語為行動在中國會是個難題,尤其在這個國家送禮是傳統文化、一個政黨壟斷權力、整個社會從上到下充滿賄賂問題。在過去5年當中,有將近67萬名黨員因為貪腐受到懲罰;專家表示這個官方數字也只是冰山一角。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專家呂小波表示:“對任何政體而言,控制貪腐行為都是很大的挑戰。了解到問題和將其視為優先處理事項不代表他們就會成功地打擊貪腐。”
   中國的民眾也有理由懷疑主政者打擊貪腐的決心。中國的領導者幾十年來已經對貪腐問題作出許多批評,但是都沒有什麼具體的行動。但有些貪腐問題的專家認為這次或許有理由可以抱有希望。

政府重心由經濟轉為反腐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毛昭暉教授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政府將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以前這是他們的主要工作。但是這現在正在改變。習近平的方法看起來更清楚也更有系統。”
   雖然現在作判斷還太早,但是毛昭暉認為習近平會跟隨胡錦濤在十八大的呼籲,保障人民運用監看權力的權利。毛昭暉也表示:“我認為習近平的報告有策略地選擇重視反貪言論;但下一步他會遭遇更大的困難──將言詞轉成行動。”
    另一個或許可以期待的轉變是,剛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的王歧山素來有“救火隊長”的稱號,有充分面對和解決大問題的經驗。他由原本的經濟崗位轉向反腐,也呼應了毛昭暉所說的政府重心的轉向。


中國反腐機構如同虛設
    中國從來不缺反腐機構:中國共產黨有紀律檢查委員會,它的分支機構向下發展到地方階層,中國政府也有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家反貪污局等。但是關注全球反腐的“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中國分部(廉政研究中心)理事會副主席任建明認為它們全是紙老虎。這些機構的官僚必須要有共產黨領導層的允許才可以進入調查。
    可藉以看出這個制度有多不可靠的指標,是因貪汙被雙規的“錶哥”楊達才,他是陝西省安監局局長、同時也是陝西省的紀律委員,任務是根除貪腐。
    任建明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獨立、有足夠權威的反腐機關,這才會是一個真正的老虎。”他並指新加坡和香港為例,在這兩地都有類似的反腐機構。在“透明國際”的“貪腐印象指數”的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四、香港第十二,而中國則是第七十五。

政府應有更積極反腐行動   
        然而,很少觀察家對中國政府設立一個獨立調查機關抱有期待,因為這將會威脅到他們的經濟利益。
    呂小波表示:“問題就在於中國政府必須靠自己反腐。這是這個政體的限制,他們不會願意讓非政府組織來扮演反貪腐的角色。”而中國政府的這種態度同樣也使得建立一個獨立司法機關變得不可能。“沒有更大、更廣泛的制度性的改革,貪腐問題將會與以前一樣糟糕,”呂擔憂地表示。
    或許這些更廣泛的改革現在看起來還不太可能發生,但是一些分析家認為它們是無可避免的。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蔣德海認為:“沒有民主機制作為保障,反腐行動皆無法被強制執行。”但是政府還是必須朝更積極的反腐行動走去,因為過去傳統的反腐行動都使得貪腐變得更為嚴重。“不進行改革的後果也會比進行改革更嚴重,”蔣說。
 “關係”對私有企業更重要
    然而,由中國高層主導的反貪腐是否真的有成功的可能?在中國內部官商糾結的情況下,情況似乎不甚樂觀。《金融時報》的桑曉霓(Henny Sender)即指出,中國的貪腐使得中國高層與太子黨們盡皆得利,這對中國反腐會是一大阻礙。
    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平安集團在與國有的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的競爭中,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處於劣勢的一方,某種程度來說這是正確的描繪。但是,由《紐約時報》報導的溫家寶或其家人對平安崛起的幫助,顯示在中國倚賴黨和政府好處的,絕對不只是國有企業。
    在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也與受政府保護的國有企業一樣需要靠“關係”,因為他們需要國有銀行的便宜貸款、對資源的壟斷權力、政府對國內或國外的企業合併的支持、以及得以在上市證券表上名列前茅的能力。政治關係和政治保護對不論是私有或國有企業而言都是極為重要。桑曉霓認為,或許更正確地說,關係對私有企業而言更重要。

對關係的需求是腐敗核心
    這種對“關係”的需求是中國體制內腐敗的最核心。現在這種腐敗的廣泛程度已經壓制了實質的競爭、讓經濟成長減緩也更不平均、更威脅到社會的穩定。財產權無法受到確切的保障所造成的資本外逃現在已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
    對企業而言,一種普遍形式的保護是太子黨的私人股權基金的投資。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2005年由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創立的新天域資本公司。雖然溫雲松現在已不再親自操手投資,但他仍然與此公司有連結(新天域的投資者包括許多外國銀行)。
    太子黨的資金和支持對企業而言是重要的,尤其是當法律和規則皆非常模糊的時候。舉例來說,有一位私人金融公司的支持者表示,公司愈做愈大的同時,成功的關鍵是鞏固其政治上的關係。這位人士表示,否則過度的成功可以讓這間公司成為眼中釘、可以輕易地被指控違反了某些法律。
    外國觀察家傾向相信這個問題純粹是中國國內的問題。但是外國人也掉進了中國染缸。最明顯的就是他們也雇用太子黨。溫家寶的女兒溫如春為雷曼兄弟工作、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在加入本地的私人股權基金公司“博裕”之前,是在高盛集團工作。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女兒則是在德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的女兒於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在摩根史坦利工作,而陳元自己也是太子黨,他的父親陳雲是中共元老之一。
 桑曉霓指出,投資銀行如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僱傭狀況已變得比20年前更具政治性。相較於現在,第一代為這些外國公司工作的人很少是含著金銀湯匙出生的。除了雇用太子黨,外國公司也派遣他們去談判。當一個外國銀行要求東南亞的碳酸鉀交易的部分股權時,被要求的香港私人股權公司馬上就同意了,這間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你不會對一個太子黨說不。”
    或許我們可以說,因為關係而受聘的這些人本身並不是沒有能力,但是太子黨的家庭關係絕對是一個因素。許多太子黨受過最好的教育,也因此能為他們的受聘作辯解,而且有時候並不能輕易地看出關係的影響,如有些觀察家表示溫家寶否決了其他監管人員的決定、私自批准了德州太平洋集團(TPG)將深圳發展銀行賣給平安集團,但TPG卻否認有這件事。
    另外一個受到關係問題影響的是中國的人才流失問題。除了因智慧財產權不受保障,使得許多中國最優秀的人才選擇移住國外之外,今天許多中國的研究者和學術人員也離開中國、選擇在美國各地任教。他們表示在中國,從升遷到研究補助皆根據對黨的忠誠度來分發,這樣的手法表示通常只有“對的人”可以拿到好處。這些已經在國外的研究者悲觀地認為,這樣的制度至少還要經過50年才會開始改變。



編譯參考新聞:
1. http://www.csmonitor.com/World/Asia-Pacific/2012/1123/China-s-challenge-with-corruption
2. http://www.ft.com/intl/cms/s/0/e20f271a-3879-11e2-bd7d-00144feabdc0.html#axzz2DOxmDlWO




特權制度是中國所有問題的根源




 胡星斗:不剷除特權腐敗制度,中國現代化沒有希望。

內幕》記者  陳小平

《內幕》:在你的演講中,你提到,必須促進治理轉型,從政府管控走向公民治理。過去中國當局強調自上而下改革,現在需要的推動自下而上的改革,公民及方參與的共同治理。關於公共治理問題,你最後說,突破口在關注一個一個的案件。我和我們的雜誌讀者可能比較好奇的一個問題是,你是一個經濟學,但長期關注經濟學領域之外的社會問題,法律問題,而且你做的不少事情是維權律師們幹的,甚至你還還因此如選了「法律人俱樂部」。環顧一下,在經濟學家中,除了茅於軾先生外,很少有你這樣的中國經濟學家,你能解釋為什麼嗎?
  胡:我做的事情比較雜,也有許多人也不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其實,中國很多經濟問題的癥結在政治,中國經濟不是孤立的。很多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是這些經濟問題造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要解決中國經濟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解決產業升級問題、解決經濟轉型問題、發展方式等問題,單從經濟問題入手是無法解決的。在解決民生問題上,胡錦濤他們也做了很努力,但不解決民權問題,民生問題是很難解決的:收入提高不了,財政也不會向民生傾斜,在現在這種體制下,例如,從財政方面說,可能超過一半用在官僚自。例如,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一半用於行政公務人員的工資、「公消費」等。因此,我認為必須從民權角度才能解決民生、經濟性問題。
  《內幕》:通過經濟-政治-民權-法律這個路徑發現中國問題,思考中國問題,解決中國問題以及民權個案的切入,有的人評價你是「從弱勢群體開始問診中國」,我想你定積纍了不少經驗和並可能得到某些啟示。在中國面臨的如此眾多問題中,你認為什麼問題最困撓中國?
  胡:這麼多年來,我最大的一個感覺是,解決中國問題必須首先改變中國的特權制度,其它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不改變特權制度,一切問題免談。中國的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官主財政等,都是特權制度造成的。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到中國特權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官位等級制度、黑箱化的財政制度、貴壟斷的企業制度、封建等級的社會保障制度等。如果不剷除這些特權腐敗制度,中國的現代化沒有希望。

  《內幕》:既然特權制度是中國問題的根本,你有什麼解決特權制度的建議嗎?我知道你一直提倡在中國推動一項又一項具體制度改革。
  胡:我曾在文章中提出過若干點建議,例如,取消行政等級;取消幹部病房、高幹病房等公款福利特權;建立一切支出由各級人大決定的公共財政制度;打破國有壟斷,形成市場化的多元競爭格局;取消財政對機關幼兒園、機關小學的傾斜投資政策,行政人員、官員不得參與教授、院士等的評定;取消電台電視台、新聞出版業的壟斷,允許民營媒體參與競爭等。但我認為還是要通過自由經濟加監督來遏制特權。其次,必須不斷給政府施加壓力,才能讓他們逐漸減少和放棄特權制度,例如廢除諸如特供、高幹醫療病房、官僚享受到各種服務等。
  《內幕》:你在演講中說過,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如果廢除特權制度,這對當權者沒有好處嘛,為什麼他們要改?
  胡:盡管如此,改革是一個官民或社會各階層的博弈過程,雖然改革是找死,但他們必須改,通過改革,他們可能最終喪失政權,但這些人的個人性命、甚至部分財產可以合法化。改革最終是官民之間的討價還價,在這個談判過程中最後可能讓他們部分財產合法化。
  最終,改革必須依靠民間力量的壯大,否則政府不會跟你談,沒有人跟你協商。


習近平怎麼辦?



《內幕》(第11期) 電子版: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內容提要:

被二個太上皇按著 被兩打老傢伙架著
習近平怎麼辦?
給百姓發紅包的末代兒孫黃帝?
有軍權 有民心 敢掀桌子?
不當木偶要做太子黨領軍?
習彭戀曲  閃電定終身
國務院中紀委書記處
李克強掌經濟 王岐山管摘帽
劉雲山專跑腿
"汪帥"藏國務院
李克強不狠,配當二號
習走多遠,李就能走多遠
菸草業是李克強家族的定時炸彈

改革最好模式:各級人大代表人民直選

《外參》記者柯宇倩報導/中共十八大後繼任黨總書記,並在2013年接下國家主席位置的習近平,將有機會推動政治改革?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胡溫在第二任時,其實有政改的想法和決心,但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導致胡溫無暇分心,現在奧巴馬連任,讓習近平有了推動政改的空間。
 
 
最好模式:各級人大代表由人民直選
 
“大家都希望習近平上台後能耳目一新,問題是在中國大陸的結構下,耳目一新無法落實。”楊開煌對《外參》指出,外界經常認為中國所說的“中國特色”,就是事情沒有解決的拖詞,總說人口多、底子薄,這就代表將來富裕了,事情也能啟動了,但實際上並非富裕了就能進行改革,此外,也沒有找到一個突破口。
 
若是試點性的改革,習近平在浙江時已在進行。有人將習近平的“浙江模式”稱為汪洋的“廣東模式”與薄熙來的“重慶模式”之外的第三種模式。“浙江模式”的特點,為國家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經濟體系和地方基層民主的發展,也就是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
 
 “習近平在浙江的溫嶺地區做過試點,10幾年了,現在還在做,就是讓人大審政府的預算,政府也願意讓渡這個權力;一方面是黨在做人大的主任,另一方面,把分配的方法告訴人大,人大決定如何分,就不會有資源都集中在政府手上,矛盾也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怎麼分大家都覺得不公平的情況。”楊開煌對《外參》解釋,人大只決定項目,不決定細目,所以政府還是有權,更重要的,在資源分配上,有一個單位幫政府承擔責任。
 
楊開煌認為,習近平上台後,如果把這裡當成一個切入口,從鄉鎮地方做起,震動就比較小。這樣,人大就從一個虛的機構,慢慢變成實權機構。
 
“中國大陸將來最好的模式,就是各級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選舉,各級的行政長,由人大來選,英國的內閣制就是這樣,並不是大家都選總統才叫民主。今天中國的問題在於,為什麼省的人大,不是選民來選,而是由縣人大來選,縣人大中,又有把選民勸退的事情,弄得都是自己的人。”楊開煌對《外參》說,將來,應該是省人大、全國人大都由選民來選。
 
楊開煌補充,只要不是選唯一的首長就行,如果選唯一首長,容易造成鄉鎮地方的勢力分明,較易產生怨言。而且一旦地方首長開放民選,一層層往上要求上去的情況也會隨之發生,只選人民的代表,鬥爭不會這麼激烈。
 
“兩岸一國”是否取代“九二共識”?
 
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哈爾濱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提出“當前,增進政治互信就是要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賈慶林的說法一出立刻引起爭議,媒體紛紛將此段話定位成“兩岸一國”論,並特別關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句話。民主進步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吳釗燮指出,國民黨過去表示“一中可以各表”,現在看來“一中各表,已經沒有表述空間”。習近平上台後,“兩岸一國”是否會取代“九二共識”,也是各方的關注點。
 
楊開煌對《外參》表示,其實賈慶林所提的核心,應該是“一個中國的框架”。“很多人根本沒有去看賈慶林的那段話,其實就是三句話: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所以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兩岸各自依照現行規定,充實和維護一個中國的框架。最後兩句話最重要,兩岸一國只是第一句話。”
 
楊開煌指出,賈慶林說這番話的原因,是20125月吳伯雄當著胡錦濤的面,表示台灣現在處理兩岸問題的基本立場,是一國兩區,代表的就是兩岸是一國,因此“兩岸一國”其實是台灣先提出的,大陸認為“台灣講一國,我們覺得很好,就接過來。你說的一國兩區,不可能是國與國的關係,所以我們加上第三句話,就是充分給你尊重,只差沒說尊重你的憲法,因為兩邊還沒談判,不能說承認台灣的憲法。”
 
因此楊開煌對《外參》說,賈慶林的說法其實是釋放善意,而非想壓縮台灣的空間。十八大的報告會提“一個中國”的框架,但並不是要取代“九二共識”,大陸不能同意台灣的“一中各表”,因此用這番話來解釋自己的立場,所以“兩岸一國”的問題核心,不是是否屬於同個中國,或同個國家,而是原則或框架的差別。
 
 
 
 
 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哈爾濱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提出“兩岸一國”的說法。(中新社)
 

中国官媒删除搞笑金正恩报道



中国官方网站“人民网”周三(11月28日)删除了日前有关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被选为全球最性感男子的报道及一组照片。该报道以美国讽刺新闻网站“洋葱 (The Onion)”的搞笑图画和文字为基础。

报道称,美国“洋葱”网站授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本年度最性感男人”称号,并配发了55张金正恩的照片。
该报道既刊登在中文网页上,也刊登在英文网页上。这显示出,中国的这一官方媒体显然不了解“洋葱”网站的讽刺性质。

今天,人民网英文版上的该报道已无法打开,人民网的朝鲜文版也显然取下了相关报道。

人民网所属的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没有刊登这一报道。

中国是依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支持朝鲜的少数国家之一。

德国之声

如果沒有大事件,中國不會發生大變革


《明鏡月刊》記者 高伐林整理




10月上旬在紐約舉辦的“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60餘位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的學者出席研討會,美、英、法多家媒體與會採訪,30多位學者在會上發了言。現根據錄音,整理摘錄部分學者的發言內容。


嚴家祺(旅美政治學者。發言稿由王澄宣讀):

專制王朝積累種種矛盾,“皇位更迭”經常是一個轉變的機會。專制王朝沒有政務官與首腦同步更迭概念,新皇帝登位後,除了要清除忠於老皇帝的反對勢力外,為了革除前朝弊政,樹立自己的權威,因此多少要有所作為。赫魯曉夫的“非斯大林化”、清除馬林科夫、莫洛托夫集團;鄧小平清除華國鋒、汪東興勢力,反對“兩個凡是”,實行改革開放,都是伴隨著“皇位更迭”發生的現象。

歷史自上而下變革的統計規律是,大事件,大變革;小事件,小變革;沒事件,不變革。在世界歷史上,只有少數有非凡魄力的大政治家,才能在沒有大事件的情況下,推動一場自上而下的大變革。中國是一個有二千年專制政治傳統的國家,沒有“大事件”,中國更不會發生“大變革”。

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可能發生的“大事件”有四種:
一是全局性突發大動亂;
二是軍事政變或最高層權力突變;
三是中國和平統一;
四是中日東海海戰。

像薄熙來事件,還只能算作“中事件”。未來也可能發生新疆事件、南海衝突、中印邊界衝突,這些事件,如果發生,只會是“中事件”,不會形成“大事件”。上述四種“大事件”,只要發生任何一件,都將引發中國的“大變革”。東海海戰也許只會持續一、兩週,中國的戰敗必將引發中國政治的“大變革”。在上述四種“大事件”中,唯有兩岸和平統一,可以使中國有步驟地實現“大變革”,實現走向民主的和平轉型。

習近平繼承了胡錦濤時期積累起來的無數問題和矛盾,如果也像胡錦濤那樣不作為,這些積累起來的問題和矛盾,就會引起突發性大動亂。習近平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學胡錦濤把個人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謹小慎微、庸庸碌碌、無魄無能、無所作為,中國大陸將沿著胡錦濤今天的潰敗道路走下去,導致大動亂、軍事政變或其他劇變。二是學胡耀邦、趙紫陽,以中華民族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革除胡錦濤留下的弊政劣績;為胡耀邦、趙紫陽恢復名譽、進行政治改革;讓達賴喇嘛回到自己家園,妥善解決西藏問題;在實現中國和平轉型的同時,實現台海兩岸的和平統一。


研討會會場。

馬英九在今年就職典禮時說:“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不管中國共產黨黨內堅持一黨專政的勢力多麼強大,和平統一的過程一定會使台灣“民主風”吹遍中國大陸,使憲政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

趙紫陽曾提出,中國要走議會民主道路,召開兩岸共同的制憲會議,把建立議會民主作為中國憲政改革的目標,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實際上就開始啟動了。制定一部統一中國的新憲法,對大陸來說,就是政治改革的重大步驟。制憲會議代表的選舉過程、《統一憲法》的起草過程,就是政治改革的過程,這是一種從上而下與從下而上相結合的政治改革與政治革命,這是一場和平革命。

中國和平統一不會是一個平靜而沒有波折的過程。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和平統一的主要反對力量,將不是台灣的民進黨,而是共產黨內的頑固派。共產黨的頑固派為了維護少數權貴的利益,不僅反對和平轉型,而且反對和平統一,他們力主“武力統一”。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民心將會有力阻止“武力統一”的發生。 (《明鏡月刊》34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美国媒体恶搞金正恩性感 人民日报吹捧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作者 法广

法新社上海报道,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星期二报导,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获美国选2012年“世界最性感男子”。这则报导将美国恶稿网站《洋葱报》(The Onion)意在嘲弄金正恩的说法当真。

《人民日报》网站刊出摘自美国《洋葱报》的两段文字,逐字翻译,并搭配金正恩的照片集,共有55张照片。金正恩去年12月在父亲金正日过世后继任朝鲜领导人。

共产党喉舌报纸《人民日报》报道,美国网站《洋葱报》颁给金正恩“最性感男子“荣誉头衔,但未提及这个网站以讽刺恶搞闻名,而且将这则报导当成国际新闻刊登。

《人民日报》引述洋葱报的说法表示,金正恩“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圆圆的小脸蛋散发着男孩子的吸引力。他那完美的身材强壮而结实,满含着平壤本土的柔情似水,令万千女性为之倾倒。”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金马奖非台湾电影不可?

Hong Kong Actor Lau Ching Wan (L) and Taiwanese Actress Gwei Lun-Mei celebrate winning the Best Leading Actor and Best Leading Actress for Life Without Principle and Gf * Bf at the 49th Golden Horse Film Awards in Ilan county, northeastern Taiwan, November 24, 2012. REUTERS/Pichi Chuang (TAIWAN - Tags: ENTERTAINMENT)

在华文电影圈,台湾金马奖甚具份量。上周落幕的本届金马奖,多数奖项被大陆及香港电影拿走,有绿营立委称金马奖简直是替大陆做文化预演,未来不如不办。此番言论受到电影工作者和执政党立委围剿。

大陆电影金马奖最大赢家

近几年台湾电影原被认为逐渐复兴,但本届金马奖,大陆电影"神探亨特张"拿下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其它大陆及香港电影亦大有斩获,台湾电影只获女主角与新导演两个奖,平了1998年的最低纪录,好似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表示,今年的结果并非台湾电影惨败,反而是展现金马奖专业权威、大公无私。龙应台说,"金马奖49年来之所以能成为全华文世界最重要的电影标竿,是因为它大公无私、绝对的独立,而这是大陆和香港都办不出来的。"

中国大陆电影成为金马奖最大赢家,民进党立委管碧玲认为,金马奖的结构已难以撼动,如真要鼓励台湾电影业走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停办金马奖,成立新的影展。曾任新闻局长的民进党立委林佳龙也质疑文化部长龙应台说要国际化、泥土化,结果让大家看到的却是中国化,这对台湾电影人是很大的打击。

停办金马奖言论遭围剿

然而,如此论调却让台湾电影工作者听不下去。导演侯孝贤是本届金马奖执委主席,他的电影曾在国际履获大奖,今年不少大陆得奖者致辞也表示深受侯孝贤电影的影响。他罕见的动怒批评立委的主张都是胡说,认为电影不该用政治来撕裂。侯孝贤说,"不要为了政治目的,一天到晚说那些有的没的,你去分解撕裂有什么意思?没有任何意义。"

 龙应台也不赞成停办金马奖。她说,"金马奖是华文世界的一座灯塔,如果因为今年自己得奖不够多,就要把这座灯塔拆了,有这样的事吗?"

执政党立委也趁机批评如果闭门造车,台湾永远走不出去。管碧玲完全是针对大陆,抵制中国,她只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好,但民进党应该要给个交待,提出整体性的看法。

台湾电影陷困境

对于遭外界点名批判,管碧玲回应表示,她的部分谈话被节录出来的都很激烈,但电子媒体的简单语言,无助于对话,也无法讨论观念,只会助长对立。明年金马奖届满五十周年,她希望电影人透过参与,重塑未来影展的丰富性与企图心。

金马奖在1996年之前,未纳入大陆电影,过去得奖人主要来自港台两地,台湾电影早期在金马奖上曾享尽风光,1980年代初新电影崛起也备受肯定,到1990年代后期却在港片、大陆片中陷入苦战。在野党立委强调,台湾电影成绩不佳是事实,政府必须检讨电影辅导政策。而媒体认为,电影奖与任何比赛一样都有输赢,技不如人只有检讨、生聚教训,才有下一次夺魁的可能。

作者:尼尔(台北)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各国围观中国军力崛起 军方自辩“不是威胁”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将军(右,资料照)


陈苏

中国军力迅速崛起,近来军事动作频繁。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再次声明,中国军力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然而一些专家认为,全球范围,特别是亚洲地区存在的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恐怕很难因此而消除。

中国近来展开了一系列军事举动:10月底试飞了第二款隐形战机歼31;日前又成功在航母辽宁舰上起降歼15战机;中国国防部11月27日宣布,中国海军舰艇将于11月下旬前往西太平洋海域训练,这将是今年以来的第6次,此外中国军舰将会更加频繁地开展远海训练;与此同时,中国军队11月27日举行了代号“2012.南京对抗”的军演,这是首次由军事院校组织的全军指挥信息化对抗军演。

*中国国防部长派发定心丸*

中国近期相继推出有震撼力的高新军事技术成果、频繁的军事行动,加之大量的军费投入与不透明的发展意图,特别是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发生的岛屿领海争端等,都令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不断表达对中国军事力量崛起的担忧。


对此,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11月27日对外发布“安民告示”。他在北京与到访的美国海军部长马布斯会晤前对记者表示,中国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他说,中国的军事必须发展,但是外界“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加拿大《汉和防务周刊》总编、军事专家平可夫根据亲身接触各国官员的观察认为,梁光烈派发的定心丸恐怕很难奏效。

*戒备与猜疑的由来*

平可夫说,他在各种国际场合与各国国防部官员交谈时发现,只要关掉录音机,正式采访时所使用的乐观外交词汇就会消失,除了亚洲的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与欧洲的塞尔维亚,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甚至远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都对中国的崛起表达不同程度的戒备、猜疑或彷徨。

平可夫说,根据国际关系中有关“修正”的三大原则,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当一个国家崛起时,周边的国家主要担心的有两点:一,这个崛起国会不会对现存的国际秩序和法治提出修正、修改,第二,这个崛起国会不会对边界和领土疆界提出修改、修正,再加上像苏联那样的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话,三大因素必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敌视甚至猜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持类似观点。他说,对中国军力快速崛起感到担忧的国家,不仅仅是那些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邻国,还有很多跟中国没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他们担心原有的地区力量平衡被打破后地区格局会不稳定。

陈刚说:“因为我们看到后冷战时期,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事实上是在下降的,一方面是反恐和中东事务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自身的国力受到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在已经是东亚最大的经济体,如果它继续持续增长,加上军力不断增长的话,从传统的国际关系视野来看,会使周边国家有一种恐惧感。”

*深蓝海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邻国对中国生出的“恐惧感”近来显得日益加深,这显然与中国的海军日益走向远海有关联。中国的“深蓝海军”看起来仿佛告别了过去几十年为防止台湾独立而制定的近海战略目标,而是更加立足于远程军事投射力量。陈刚认为,中国发展深蓝海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全球利益,也是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说:“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现在它的国家利益是一种全球化的利益,跟美国某种程度有点像。中国为了保证自己全球化的利益未来不受到威胁,它必须发展远洋海军的能力,我认为这个步骤是它的长远计划,并不局限于当前的领海冲突。”

*不应夸大中国军事威胁的理由*

中国军力快速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片“中国威胁论”的声浪中,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应夸大中国的军事威胁。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早些时候撰文说,中国不是苏联,中国的重大国家利益与全球经济系统的稳定紧密相连。中国虽然军费开支增长迅速,但是与其经济增长同步,军事开支多年来一直稳定在占GDP的2%以上一点,而美国的军事开支要占GDP的4.7%。

文章说,中国领导人在过去几年显然对“安内”的担忧要高于“攘外”,比如去年的维稳费用就已经超过了军费开支。此外,跟世界上其他大国一样,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化,领导人面临的选择是,要“枪杆子”还是要“拐棍”。

*不应忽视中国军事威胁的理由*

不过,军事专家平可夫对美国之音说,不少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确实不是苏联,但是比苏联更可怕:“当年苏联崛起不存在对领土疆界实施重大变更的修正,同时不存在对外部资源的‘掠夺’,他们当时用的这个词。中国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远远超过苏联。当年苏联输出的是革命,出口的是能源,用能源支持它的意识形态革命。”

为了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寻找并获得急需的石油、矿石、能源等资源。平可夫认为,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活动日益频繁,是中国确保海上通道顺畅的必要行动。平可夫援引解放军报上的话说,“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哪里,我们的军舰就在那里。”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问题专家陈刚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利益的进一步全球化,中国只会进一步提升军力保卫其利益。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亚洲都会处于一种紧张的态势。人们会看到亚洲各国都将较大幅度地增加军费开支,还会看到一些亚洲国家进一步利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进而扩充自身军事实力。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中国经济渐回暖 出口疲软不给力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经合组织星期二调低了中国经济的成长预期,原因是还没有化解的欧盟经济危机可能使中国出口在未来数月乏力不振。

虽然从中国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看,中国经济已开始从三年来最糟糕的经济增长中复苏和回暖, 但经合组织却认为出口这一长期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 “三驾马车”之一却可能欲振乏力,甚至会拖中国经济发展复苏和回暖的后腿。

美国印第安纳博尔州立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郑竹园教授表示,如果中国内需此时再不给力,中国经济成长的确会遇到麻烦:

“虽然现在中国设法逐渐将依赖出口转为拉动内需, 但实际做起来实属不易。现在看来, 明年欧洲经济不会太好, 美国财政悬崖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天的报纸上报道,美国明年的消费可能要减少2000亿美元。 消费如果果真减少20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势必受到影响。为了摆脱出口乏力的局面,中国转而开发亚洲市场。 印度是中国现在的大市场,最近中国与印度洽谈。 其次,中国也拓展印尼、菲律宾、泰国和缅甸等东亚国家的市场。 虽然开拓新市场不宜,但中国出口基本上不会太差。”

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经济学者党爱民表示,他对中国出口乏力不振乐观其成。党先生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发展内需,通过大力发展内需,特别是国民消费来改变中国长期依赖出口的格局,所谓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作用正在淡化:

“出口作用正在被改变`,但一时半会将出口的作用完全淡化不大可能。这要逐步进行, 因为国际市场相互依赖的关系比较深,还在进行的生意不能马上停下来。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要看投资和消费。中共十八大不是提出到2020年国民收入实现倍增吗,消费由此也可能增长。 此外,中国经济起步晚,基础设施相比还是比较薄弱,还可能再投资,再发展。中国经济暂时要维持高增长要靠投资和消费。”

众所周知,出口增速主要取决于外需。在中国目前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当中, 欧盟和日本的经济情况不理想。中国商务部有官员透露, 今年完成全年外贸增长10%左右的目标任务困难重重。中国今年一到十月份的出口增长7。8%。郑竹园教授表示,过去动辄百分之20到30的出口增长不太可能再现,中国在刺激国内消费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按照美国和欧洲的发展看,消费一般占GDP的70%左右。现在,中国的消费还只占GDP 的40%多,甚至还不如印度。所以,中国现在正设法将经济发展重点从外销转为内销,使国内消费占到GDP 的60%多。”

不过,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最终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多年来首次超过投资的贡献率。有专家解读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的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日前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幅度可能超过预期,2013年将延续2012年第四季度复苏的势头,中国宏观经济将步入“次高速增长期”。

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日台本周舉行漁業談判預備協議

前往釣魚島抗議的台灣漁船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與台灣政府已決定本周五(11月30日)在東京舉行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台灣稱釣魚台)海域漁業談判的預備協議。

雖然該預備協議是為明年初恢復日台之間中斷了3年9個月的正式談判鋪路,不過日本多個傳媒報道稱,預備協議將準備正式談判時簽署的《日台漁業協定》。

日本傳媒都引述多名台灣政府負責日台漁業談判的官員透露,本周五的預備協議將討論設定台灣漁船作業海域、防止亂捕措施和管理捕撈鮐魚、夾竹魚等漁業保護議題。

日台糾紛

中日台三方各自主張釣魚島主權的糾紛中,距離上最近釣魚島的台灣宣稱「釣魚台及周邊海域百年前起就是台灣的大漁場」。

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從美國手中接過釣魚島實施管轄權後,台灣漁民到釣魚島海域捕魚成為日台之間的漁業糾紛。

1996年雙方開始圍繞劃定台灣漁船作業海域談判,到2009年2月為止共談判了16次,其中2008年6月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艦撞沉一艘台灣遊漁船「聯合號」,更激發台灣保釣輿論沸騰。

今年8月日本政府購島激發中台強烈反抗運動中,9月份台灣約60艘漁船組成的保釣船隊到釣魚島附近海域抗議,令日本官民都警惕中台從保釣行動大聯合開始走向統一。

日本海上保安廳當時傳出分析說,中台如此大規模的保釣行動如果聯合,海保廳縱有再多巡邏艦也無能為力。

隨後日本傳出準備今年內與台灣恢復2009年以來一直中斷的漁業談判。

牽制中國

不過9月25日日本駐台機構交流協會理事長今井正與台灣外交部長楊進添討論恢復漁業談判問題時,雙方仍因各自主張爭論,達不成恢復談判的具體日程協議。

對日台決定本周五在東京舉行漁業談判預備協議,日本傳媒報道說,雙方同意擱置主權爭議,並說明日本政府為阻止中台聯合、牽制中國的謀略,對台讓步、設定簽署《日台漁業協定》的目標。

日本傳媒報道說,原計劃12月恢復日台漁業正式談判,因日本國會大選日程而延期到明年初。

BBC中文網


大S婆婆張蘭 傳註銷戶籍退出政協

北京朝陽區政協證實,藝人大S的婆婆、大陸餐飲企業俏江南董事長張蘭已於今年9月註銷中國戶籍,她也已經提出書面申請,不再擔任朝陽區政協委員。

北京晨報今天報導,政協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證實,這個月26日已收到張蘭書面申請退出政協,因為張蘭變更國籍,不能再擔任委員。朝陽區政協也與張蘭本人取得聯繫,目前正進行相關作業程序。

朝陽區政協也確認,張蘭已於今年9月17日註銷了中國大陸戶籍。

報導說,大陸的政協相關章程中,未明確規範委員國籍,但政協委員一般都是中國公民。

今年大陸兩會期間,全國政協11屆5次會議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指出,中國大陸不承認雙重國籍,如有外國籍就會自動放棄中國籍,而「政協委員外籍是不行的」。

查詢政協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官網,張蘭仍名列政協委員名單中,屬於經濟科技委員會,界別為「台胞台屬」。

報導說,張蘭早年從加拿大返回大陸後,開辦第1家餐廳,2000年創立俏江南。日前,她因一起合約糾紛,在戶籍地派出所註銷戶口,國籍問題才引發關注。

截至發稿,無法與張蘭本人取得聯絡。1011128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2年11月27日)

2012年11月27日《明镜郵報》

2012年11月27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