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李旺陽死因可疑 香港官員有同感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2日電)大陸民運人士李旺陽死因不明,日來備受港人關注,連政府高層官員也介入事件,從醫生角度對其死因提出質疑。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天會晤電子媒體記者,暢談其離任的感受,期間被問到「李旺陽事件」時,他回應了這個敏感議題,並質疑李旺陽的死因。

本身為醫生的周一嶽說,從醫生的角度看,事件有兩個疑點,一是李旺陽是嚴重殘疾的人,要自殺並不容易,而從相片看,他也不像是自殺的。

其次,從媒體的報導看,以李旺陽的性格,即使要自殺,也應留下遺書;任何人如果要犧牲自己去做驚天動地的事,應會留下遺言。

周一嶽說,期望接近北京中央政府的人可以反映港人對李旺陽死亡的關注。

李旺陽曾參加1989年的民運活動,其後被判刑入獄。不久前,李旺陽在其家鄉湖南省的醫院「自殺身亡」,但外界質疑其死因。

在香港,前天有數以萬計港人上街遊行,要求徹查事件。

周一嶽為政府主要官員,按照過往慣例,一般都會拒絕回應涉及大陸的民運或維權議題。電子媒體今天播出周一嶽的談話內容。1010612

「歹戲拖棚」的歐債危機處理

就在希臘將於6月17日舉行選舉,決定是否留在歐元區的前夕,西班牙上周向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提出紓困要求,以助其岌岌可危的銀行度過難關。歐債危機此起彼落,迄今不斷延燒,看來歐債危機的存續期間將愈來愈長。

 由於西班牙銀行資金大量外流,可能引發銀行擠兌,屬於迫在眉睫的危機,因此歐元集團17國財長上周六立即召開緊急視訊會議。歐元集團主席楊克在會後聲明中表示,歐元集團同意接受西班牙的借貸請求,包括銀行業資產重整及其它備用資金,總金額以1千億歐元為上限。西班牙官員則強調,這一項貸款只限於金融業,並不擴及整個經濟體系,且貸款條件並無附帶其它新的撙節或改革條件。

 西班牙總理拉赫伊也在記者會上堅稱,西班牙與希臘等國的申貸內容和條件不同,拒絕接受「紓困」的說法。拉赫伊說,他做出這項困難決定,是為了避免國家陷入全面性的經濟災難。不過他也警告,即使獲得歐洲紓困基金救援,三年來兩度陷入衰退的西班牙,今年經濟仍將持續惡化,失業率更可能飆破目前的25%。

 西班牙接受這項1千億歐元資金的行動,比較像是救急融資。多數專家的分析也認為,這項行動充其量只能替歐債危機買點時間,無法根本性地解決問題,或是緩和高失業的痛苦。而且除了西班牙銀行的問題外,歐洲還有很多麻煩尚待解決,之前已經接受紓困的三個國家希臘、葡萄牙與愛爾蘭的問題,依然還沒完。

 布魯塞爾經濟智庫曾經提出,歐洲還有很多根本性的難題等待解決,它需要下更猛的藥。不過德國擔心會被拖累,愈陷愈深,對於幾個較為積極的救市構想,都採取抗拒態度。包括不願意放鬆對希臘、葡萄牙以及愛爾蘭的紓困條件,也拒絕透過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來分攤歐債的風險。

 在這種困難的氛圍下,希臘乾脆率先以公民投票決定自己在歐元區的命運。此時G8(八大工業國家)為了避免希臘的放棄行為引起全球混亂,乃及時表態希望希臘繼續留在歐元區。5月中旬的G8會議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記者會上強調,「八大經濟體領袖對解決歐元區危機的討論已有進展」,各國逐漸形成共識,認同推行財政改革與撙節方案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成長與創造就業。似乎暗示歐盟的撙節派和支出派可以互讓一步,讓問題得到解決,不要走向無法收拾的地步,當然也傳達美國聽到希臘的聲音了。因此各方預測歐巴馬將繼續向德國總理梅克爾施壓,希望她在即將舉行的歐元區高峰會中,減少強調刪減預算等緊縮措施,向希臘釋出一些善意。

 不過在同一時間,歐盟官員則已列出希臘若退出,每個歐元國可能負擔的成本,並表示屆時各方應該會努力達成「和平分手」協議,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可能放棄約500億歐元作為分手費。這種說詞,其實等於作態表示他們已做好準備,希臘要走就走吧,希望藉此對希臘施壓。歐盟官員認為,如果希臘人不想留在貨幣聯盟內,哄騙或恫嚇他們留下都是沒有意義的。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索所說,「留在歐元區的最終決心必須來自希臘本身」。

 事實上,在5月中的一項民調顯示,希臘已有更多民眾轉而傾向支持緊縮政策的保守黨,因為他們開始了解,希臘若執意脫離歐元區,將會帶來立即的災難;留在歐元區雖然也不好過,但總會慢慢撐過去。而且之前希臘對歐盟協議的反抗,也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因為最壞就是退出歐元區,但如果能夠設法爭取到更多的寬鬆條件,也算希臘人最後為自己爭取到的權益。

 觀察最近的演變,無論是希臘還是西班牙,各種紓困行動只是延緩歐債危機的引爆,並以時間換取空間,讓痛苦分散拉長,而不致於致命。看看歐元的歷史就知,在過去十多年的歲月中,歐元成為美元以外的準備貨幣,得到了很大的好處,讓歐元區許多國家的人民以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從而養成寅吃卯糧的習慣。這其間中國尤其貢獻良多,隨著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為了分散風險,中國賣出美元,買入歐元,以實現儲備組成多元化。此舉推動歐元走強,當中國增加儲備,歐元就會走強,即使去年歐元區政治紛擾步入嚴峻階段時也是如此,而這也是歐債危機處理可以一直拖延的原因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歐債危機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人民幣有潛力成為國際貨幣。隨著歐債危機的「歹戲拖棚」,如果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加速,則歐元在歐債危機下勢必式微,結果與歐元解體已無甚差別,這反而成為歐盟領導國家包括德、法等國,必須加快腳步處理歐債的重要推力。


台灣 中國時報

美國重返亞洲 中俄聯手抗衡

美國正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布局,中俄卻悄悄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平台,逐步升化戰略合作層級。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訪問北京,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已呈現中俄聯手抗衡美國的態勢。

 5月中旬大衛營召開的8國峰會,普丁選擇缺席的「軟對抗」姿態,已經讓歐巴馬難堪,於今再高調訪問北京,顯然有意向美國傳遞中俄戰略合作即將升級的信號。中俄在這次上合組織峰會聯合表態,反對外力軍事干預或經濟制裁敘利亞,主張以外交對話的和平方式解決北韓與伊朗核武問題,並重申第三國不得以任何藉口干涉區域國家內政,就是說給美國聽的。

 長期以來,俄國就想組建俄中印「戰略三角」,建構多元化的國際格局,制衡美國單極霸權。中俄2001年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後,雙邊關係急速解凍,高層互訪頻繁,奠定了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基礎。普丁此次中國之行,進一步顯示「中俄關係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俄戰略合作並非即興之舉,它既取決於雙邊領導人的共同認知,也是順應國際情勢發展的需求。面對美國的戰略東移,北京需要俄國扮演槓桿角色,以牽制美國。對承受北約東擴及導彈防禦體系壓力的俄國來說,拉攏中國並試圖把上合組織轉型為「東方的北約」,是突破西方圍堵的重要途徑。

 不過,深入觀察,中俄現階段雖具有「準軍事聯盟」關係,但基於雙方遂行戰略目標的策略不同,對美擺出戰略合作的姿態,仍重於實質的軍事對抗。普丁此行與中方達成多項軍事協議,較具警告美國的意義。

 中俄關係發展有其結構性的障礙。歷史經驗、地緣因素與文化認同差異所形塑的雙邊關係,雖談不上「相互猜忌」,但也稱不上「結盟夥伴」。中俄組成所謂的「抗美聯盟」,是一個「複雜概念」。雙方理論上有實力制衡美國單極霸權,現實上則不易成形。關鍵因素是北京和莫斯科都擔心被對方出賣,現階段彼此維繫互惠關係的同時,也都想與美國同時保有建設性關係。

 相較日俄關係有分歧也有互信,中俄爭端較少,但互信有限。除了歷史記憶和領土問題,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對俄國已形成壓力。近幾年來,中俄關係呈現「上熱下冷」現象,雙邊高層頻繁互動,也深化了領導階層間的私誼,兩國民間交流卻不夠普及,人民相互間的認識也不足。

 如今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權,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之際,俄羅斯的強權地位卻逐漸弱化。俄羅斯目前約有1億4千萬人口,但居於烏拉山以東的比例不到1成,且多集中在亞洲大陸邊緣地區,相對中國人口不斷向俄國遠東地區移動,對俄國形成嚴重的壓力,也難怪許多俄國人憂心中國經濟和人口擴張,終將吞噬帝俄時代從中國竊據的土地。幾年前中俄相互推動的「國家年」活動,就希望藉此深化兩國民間的友誼。

 目前的中俄關係正處於歷史巔峰狀態,雙邊正朝向設想「政治互信、經濟互補、安全互利」的境界邁進。北京雖然低調回應美國的戰略圍堵攻勢,但從其對俄關係的幾項原則(戰略合作、互利共贏、重點突出、務求實效、放眼長遠、全面合作)看來,中俄關係儘管受限於歷史因素的影響,卻能在現實利益的驅使下維持競合關係。中俄建構「北京-莫斯科軸心」的概念,雖不意味抗美軍事聯盟可能出現,卻顯示出美國戰略重心移往亞太地區,已逐漸浮現負面效應。


台灣 中國時報

遭影射潑章水 范冰冰索賠50萬人幣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大陸明星章子怡傳涉入薄熙來案,日前遭影射是幕後抹黑主謀的另一明星范冰冰昨天上午在微博「范冰冰工作室」發布律師聲明指出,已委託律師日前向黔訊網和編劇、影評人畢成功提告,以文章和微博內容侵犯其名譽權,起訴對方並分別索賠精神撫慰金50萬人民幣。

 被告之一的畢成功,昨天並沒有回應此事,仍繼續在微博上發表影評。他在6月4日已在微博上發文指出,「本人從未公開指名道姓說誰黑章子怡,請媒體同仁也別再用假圖黑我啦!」

 貴州易賽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屬的黔訊網,則在昨天下午刊登「向范冰冰女士的致歉聲明」,表示5月30日刊登新聞《編劇曝章子怡被黑內幕,主謀范冰冰已無戲可拍?》內容來源於新浪微博與百度貼吧,僅代表新聞當事人觀點,該網沒有任何抹黑范冰冰的意圖和動機。並向范冰冰致歉。

 此事源起於5月29日,香港《蘋果日報》曾刊登一篇未經核實的文章,爆料指章子怡與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交往狂賺32億,甚至指稱章子怡當時已處於「遭調查、禁出境」的狀態。

 次日知名編劇、影評人畢成功於微博發文,范冰冰方面指出,文中影射范冰冰指使針對章子怡的負面報導。隨後,黔訊網發表文章說:「今日,知名編劇畢成功在其新浪微博上揭祕章子怡被黑內幕,稱范冰冰是幕後主謀。而范冰冰踩人成癮,目前在圈內已臭名昭著,無人敢找其拍戲。」

 隨後,畢成功及黔訊網的文章都被撤下來,但文章已被媒體及微博轉載並廣泛流傳。

 昨天上午,范冰冰工作室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律師聲明,聲明中指出:「上述相關言論及報導是惡意捏造事實進行誹謗,試圖混淆視聽的行為。范冰冰女士及其工作團隊從未實施過任何上述惡意捏造的言論中所指稱的言行。」並說5月31日,大成律師已經接受范冰冰的委託,為其查明事實並收集相應證據,並已於日前將畢成功和黔訊網起訴至法院。

 范冰冰工作室也向造謠者宣戰,聲明說:「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法律。我們不是強勢,只是認死理。若是無意製造的話題,我們可以陪大家一樂。但對惡意造假,抱歉,我們唯有無奈應招,見招拆招,只能起訴到底。這些年,范姑娘一直很倔強。」


台灣 中國時報

西班牙獲得金援「像溫水煮青蛙」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西班牙九日同意接受歐元區最高達100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75兆元)的金援方案,樂觀人士認為總算解除一道不確定性,應已來到全球景氣底部,預期未來情勢日漸明朗;有部分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台經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金援方案只解決燃眉之急,像「溫水煮青蛙」;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也說,這次只是西班牙銀行業「頂級」融資,包括該國財政問題,以及17日的希臘大選、法國第2輪國會大選都還有變數。

楊家彥指出,西班牙接受金援,只解決金融資金周轉困難,銀行業不會立即倒閉和破產,暫時解除金融風暴。但金援救急不救窮,西班牙的根本性問題包括民間不信任金融系統,不願投資,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西國泡沫經濟,整體國家財政與失業率仍不見轉機。

「且義大利正緊接而來,西、義兩國的債務之龐大,是之前申請紓困各國前所未見。」楊家彥強調情勢嚴峻,未來發展不容樂觀。

朱雲鵬則認為歐元區還有很多事情尚待解決,包括17日的希臘大選將影響其退出歐元區與否。不過,他認為,歐洲在經歷一波波的金融財政危機後,也許反而能置之死地而後生,走向更嚴密的統合之路。他指出,外界已傳出成立「歐洲合眾共和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的呼聲,藉上繳財政自主權,俾利歐元區經濟復甦,歐元必定大漲。

歐洲變局對台經濟影響為何?楊家彥表示,歐洲身為主要消費國,已嚴重影響中國出口,連帶影響了高度倚賴對陸出口的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應很難保3 。」楊家彥並強調,雖中國已降息,並釋出擴張性財政,但以刺激內需為主,對拉抬台灣出口有限;為今之計,有賴政府擴張內需,透過擴大支出與公共建設,才能振興國內經濟。



台灣 聯合報

民進黨何不直接宣布放棄TIFA?

立法院今天將就「美牛案」進行表決,綠營揚言將流血抗爭,全力杯葛;藍營則有立委首鼠兩端,準備抽腿跑票。立院要加演一場朝野混戰大戲,不足為奇;但對於延宕七年的TIFA,在野黨真的一點都無動於衷嗎?

美牛案之所以必須過關,並非因為它是馬政府力推的重大政策,而是因為它是重啟「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最後一道關卡。進一步說,一邊做好美牛的把關,一邊爭取台灣國際經貿談判空間,是可以達到「雙贏」的選項,完全不必以犧牲國民健康為代價。在這種情況下,綠營宣稱要浴血抗戰杯葛美牛案,到底是在維護台灣利益,還是在打擊台灣的發展?

就在某些藍營搖擺立委傳出不知「為何而戰」之際,這個問題,恰好也可以拿來反問民進黨:杯葛美牛是為誰而戰?如果是為了豬農,馬政府不是已作出「牛豬分離」的決策嗎?若說是為了國民健康,比照韓日訂出嚴格的管制標準,不是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嗎?若說是為了台灣,那麼台灣經貿發展的問題不會比美牛瘦肉精更迫切嗎?排除這些之後,民進黨會不會只是為了一己的民粹利益而戰?

作為反對黨,綠營當然需要盡其所能地杯葛,以累積自己的政治資本,這是民主遊戲的本質。但別忘了,撇開浮面的政治攻防,民主政治除了反對及制衡,還有理性的一面需要維持;那就是,如何在攻防之間展現自己的精神和價值。美牛和TIFA都是民進黨執政時推動未遂的政策,如今民進黨淪為在野,便又移至杯葛立場,這種投機作法有何核心理念可言?若民進黨今天要強力阻擋美牛案,何不乾脆直接宣布放棄TIFA,聲明將來自己即使執政也絕不推動;唯有如此,才能免去其反反覆覆、欺世盜名之譏。

民進黨近日揚言,要比照兩年前反ECFA的規格,來對付美牛案。這種威嚇手法,外表狠勁十足,內裡卻相當荏弱。試想,民進黨當時大肆妖魔化ECFA,指為禍國殃民、喪權辱國的糖衣毒藥,除在立院大打一場,還揚言重返執政後要舉辦公投決定其存廢。然而,俟ECFA的效用逐漸彰顯,去年底大選前蔡英文便公開聲明當選後不會廢掉ECFA。如此前倨後恭的表現,難道要在美牛案重演一回?

以目前立法院的結構,民進黨的凡事杯葛並不值得太過憂慮;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朝野耽溺於這種「有你無我」的零和遊戲,將造成國會立法的粗糙化與偏頗化。以美牛案為例,我們其實期待在野黨對瘦肉精的管理提出更細緻的主張,而不只是一味在那裡喊「卡」;以TIFA為例,我們也希望民進黨能在復談過程中拿出相對意見,使美台談判能更趨均衡,可以極大化台灣的利益。但現在,綠營提供的答案卻只有一個「不」字,不想用心去思考更複雜的解答,也無意以理性評估大局的利弊得失。那麼,就算綠營今天奇襲成功,使議事根本無法進行,充其量也不過是使表決大戰多拖幾天,這能贏得台灣民眾的尊重嗎?

五年前,民進黨以機車大鎖及三秒膠封住議長進出之門,使王金平無法主持議事,不過是為了阻擋中選會組織法的法制化。那樣的行動,除留下一個狼藉、粗暴的杯葛紀錄,有彰顯任何一絲民主精神嗎?相形之下,藍營中那些喊著不知「為何而戰」的立委,則更可悲。身為執政黨國會議員,不能從大局分斷是非利害也就罷了;身處戰場,竟還敢聲稱不知敵我之分。他們是在期待被摸頭,還是等著黨紀的當頭棒喝?

台灣民主近年膠著不前,主要癥結,便在黨派利益往往假藉民意之名來冒充是國家利益;而攻防戰術的改良,又遠快於民主理性素養的提升。民進黨若覺得TIFA簽不簽無所謂,那就請公開宣示放棄,不要躲在美牛的擋箭牌下欺弄人民。


台灣 聯合報

央視名嘴罵湖南教育廳不要臉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大陸央視名嘴崔永元昨天在個人微博痛斥湖南省教育廳,指湖南教育廳日前對將於今年8月舉行的鄉村教師培訓公益活動回復「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是「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

人民網、南方都市報等大陸媒體今天都報導上述消息;但報導說,截至截稿時間,湖南省教育廳對上述批評都未作回應。

報導指,崔永元是昨天下午在「第六屆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公益活動」進行「微(博)訪談」的前1個小時,在個人微博(微網誌)發表上述批評。

崔永元在微博中指出,這期於今年8月展開的培訓項目,將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但令人驚訝的是,湖南省教育廳對他們的回復是:「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

他在微博中生氣地也以「三不」回應稱:「在此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

南方都市報報導,經連絡到這項教師培訓活動合作方負責人「土雪」,他陳述了和湖南省教育廳連絡過程,指對方經過一大堆程序,最後得到的卻是「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的回復。

根 據崔永元微博的介紹和公開資料,崔永元2007年9月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崔永元公益基金,「鄉村教師培訓」是這個基金的重要項目,並從 2007年12月14日第1期開始,截至2011年8月舉辦5期,共在甘肅、貴州、四川、湖南、黑龍江等省培訓700名鄉村教師。

崔永元痛斥湖南省教育廳的微博很快引起大陸網友注意,人民網報導,截至記者截稿時間,這條微博共被網友轉發3萬多次,多數網友留言都站在崔永元這邊。

有網友留言稱,「幹的這事令官員沒油水可撈,所以他們不感興趣。對這種觀念我不支持、不反對、不肯定」。另有網友自問自答說,「地球上最不要臉的東西是什麼?答:中國官員」。

另有網友則說,「崔(永元)和趙普,算是央視有媒體良知的兩個人了,如今一個下了崗(去職),一個得了憂鬱症!」

大陸官方中央電視台近來不斷發生主持人、主播基於公共利益爆料或發聲遭到處分的新聞。主持人趙普日前也因爆料老酸奶和果凍的食用明膠是破鞋製成,而「消失在螢光幕前」,因而被外界盛傳已被迫去職;但有官方媒體引述不具名央視人士宣稱,趙普並未去職。1010612

台媒:台灣要為美牛案虛耗多久

據中新網引述台灣《聯合報》報道,歷經四個月的吵嚷不休,美國牛肉案終於進入決戰關頭,但藍綠對峙不讓,讓台灣立法機構昨天再度陷入空轉。台灣中南部豪雨成災,民眾亟需「朝野」民意代表關心,多部法案也排隊等候,藍綠卻仍對立,立法機構終日一事無成,台灣還要因為美牛案虛耗多久?

 繼上週五杯葛議事,民進黨昨天再上演一整天的焦土戰,白天突襲霸佔主席台,晚上夜宿死守議場。但120小時的動員令,讓包括台灣中南部的民進黨「立委」也夜宿「立法院」,對照台灣中南部豪雨成災的畫面,實在很突兀。

 美牛案該不該過?說穿了,關鍵在台灣地區和美國貿易,這是台灣生存問題,不光只是民眾健康。「在野」黨要求萊克多巴胺「零檢出」,根本是做不到的,當局也已掛保證會負責照顧及代為求償,「在野」黨要反對美牛案,應有更具說服力的說詞。

 相較於民進黨的焦土戰,「執政」黨「立委」對美牛案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儘管馬英九多次疾呼「有時間壓力」,部分黨籍「立委」仍選擇走自己的路,決戰前夕還有人稱「不知為何而戰!」昨天更被民進黨捷足先登,連開會的機會都沒有。

 「執政」黨「立委」不敢捍衛當局的政策,甚至還有「立委」建議以行政命令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牛進口的解套腹案,還沒打仗就先想退路,表決大戰一旦開打,能凝聚黨內共識集體赴戰嗎?

 近兩個月以來,民進黨在「院會」及「委員會」霸佔主席台杯葛的場面常常發生,國民黨「立委」則姍姍來遲甚至棄守,議事陷入空轉的場面層出不窮,立法效率不彰,已損及人民福祉。

 距離休會只剩四天,後頭還有三百多案在等著,就看藍綠「立委」諸公最後交出什麼成績單。



香港 文匯報

人权行动计划发布 严禁刑讯逼供

我国发布第二个人权行动计划,表示“让每个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严禁非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自证有罪

  “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努力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昨日,国新办公布我国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清晰写明上述内容。

  1 【知情权】

  不涉密政务信息将公开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府办事公开。

  积极稳妥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公开。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坚持和完善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免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适时发布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及其岗位职责要求、考察对象或者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

  2 【公民人身权利】

  检方应审查羁押必要性

  中国将强化对刑讯逼供的预防和救济措施,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在刑事诉讼和执法工作中,依法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检察院在审查逮捕阶段应注重听取疑犯申辩。

  完善看守所管理的法律规定。逐步实行被羁押人床位制,推动看守所医疗工作社会化,使被羁押人患病得到及时治疗。

  防止不必要的羁押。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检察院仍然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办案机关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3 【环境权利】

  PM2.5写入人权计划

  修改环境保护法。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跨省界断面、污染严重的城市水体和支流水环境质量,减轻重点湖泊富营养化,进一步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逐步恢复部分水域水生态。加大生态良好湖泊保护力度。持续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改善大气质量。重点区域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逐年降低。到2015年将细颗粒物(PM2.5)项目监测覆盖地级以上城市。

  4 【表达权】

  保障新闻人批评监督权

  中国将落实信访条例,推广和完善“绿色邮政”、“网上信访”、“专线电话”、“视频接访”、“信访代理”等做法。坚持各级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加强信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继续加强国家投诉受理中心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受理群众诉求的综合平台。

  中国将畅通各种渠道,依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表达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交流,了解公众意愿,征求公众意见。

  中国将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依法保障新闻从业人员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

  5 【获得公正审判权利】

  死刑案二审须全部开庭

  完善死刑案件审理的程序,实行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死刑复核程序中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强化最高检察院对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监督。最高法院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死刑适用标准。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和证人保护制度。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严格执行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的规定,对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判断采用更严格的标准。

6 【社会保障权】

  2015年保障房覆盖20%

  我国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得到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加快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改造林业棚户区(危旧房)81.53万户。

  我国还将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2012—2015年,将累计帮助500万贫困农户的危房改造。

  ■ 数说

  13%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900万

  2012-2015年,年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50%

  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

  74.5

  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

  20兆

  2015年,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达20兆位/秒以上,2亿家庭光纤到户。

  ■ 解读

  “死刑二审开庭需三年过渡”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大部分提法与我国刚刚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上的内容趋同。例如,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所提及。目前,在执行上,我国仍处于一个过渡期,严格执行计划中的内容需要一个较长过渡期。

  计划中提及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这在人权司法领域是一个新的提法,体现了监督的精神。以往死刑二审案件是否开庭审理由法院决定。如果实行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这对法院以往的审案思路也是一个挑战。实行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会更好的体现公开公正原则,对降低死刑率上也会有所促进。在具体执行上,实行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也同样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时间至少要3年以上。

  “写明环境权是很大进步”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环境保护法》已经很久没修订了,有很多地方都不适应当前新的环境问题,但在怎么修改上,还有不同的意见。近些年,一些人大政协委员有关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急剧增加,将此列为“环境权利”中有着正面意义。

  马军表示,我国从承认人权,到承认环境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有着很大的进步,作为环保组织,也坚决认同。

  “有的国家甚至将环境权写入宪法,有的国家明确提到环境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有的国家也列出了环境权很具体的权利。”马军说。



大公報

歐陽五﹕舌尖上的國家形象

近期,內地中央電視台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海內外迅速爆紅,隨之而來的是對這部片子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一方斥之為中國政府的外宣工具,另一方將其譽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範例。

筆者以為,兩種論調似都有偏頗之處。前者,固有誤讀之嫌,後者則屬人為拔高。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表示,他自己也沒有料到觀眾們對這部描寫美食的紀錄片會「過度詮釋,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從拍攝之初的想法來看,攝製方也許只是想「帶覑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拍一部有文化、有品味的美食節目。無論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還是陳曉卿都承認,之前並未預料片子會如此火爆。

該片被安排於深夜檔播出,或許印證了上述說法。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部紀錄片在無意中勾起海外留學生的「饞蟲」後,在網絡上被迅速瘋傳,「牆內開花牆外香」,最終「出口轉內銷」。

此前,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論述過「泛政治化」對中國改革進程的負面影響,一檔美食節目被「政治化」,不論是譭是譽,都讓人啼笑皆非。不過,一部原本單純的美食紀錄片因何導致令人誤解的聯想,也確實值得反省。

當下,中國政府對自身的國際形象尤為在乎,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當中國隨經濟發展、國力提升而走向世界時,中國的「走出去」諸舉包括「文化走出去」卻被外界貼上對外侵略、對外殖民的標籤,這固然有意識形態不同、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不理解等因素,卻亦有政府的某些刻意為之招致逆反的緣故。

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之區別

中國政府近年來致力於對外傳播提升國家形象,以贏得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好感。中國國家形象片出現在CNN、BBC等電視台、在美國紐約的時報廣場的熒幕高頻次播出,內地主流輿論對這些作為大加讚賞,而據當地回饋,實際收視率及傳播效果並不理想,因為這在西方人眼中還是徹頭徹尾的廣告和宣傳。

提升國家形象本無可厚非,但方式手段的運用卻有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之區別。若像有些評論硬將美食與「愛國、愛黨、愛政府」串在一起,則只會讓人反胃,更不會再想「抱覑熒幕舔」了。

據說,《舌尖上的中國》要拍第二季了。對此,內地網民有不同的願景:「期待第二季!如能拍《神秘的特供》(指中共高幹食品特供系統)、《化學的力量》(指有毒食品氾濫),更好!」

其實,早在《舌尖上的中國》火爆之初,就有人根據內地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畫出一幅「舌尖上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在垂涎於傳統美食的同時,內地民眾對食品安全已是杯弓蛇影,當三聚氰胺奶、早產奶層出不窮後,中國乳製品協會再說國產奶粉處於歷史最好期也無人相信,當致癌黃曲霉素被曝光後,遇上「牛奶摻尿」的傳聞,蒙牛再如何闢謠亦無濟於事。

誠然,舌尖上站覑國家形象,是否美味,並不取決於一兩部精品紀錄片,更應該靠大眾的口碑。


香港 明報

李旺陽同一法醫 烏坎冤案薛錦波女兒﹕「官方驗屍不可信」

湖南邵陽當局委託廣州中山大學法醫鑑定中心為離奇死亡的六四民運人士李旺陽驗屍,此前,該中心曾為死在看守所的汕尾烏坎村民代表薛錦波做過死因鑑定。薛錦波的女兒薛健婉說,她至今對那份鑑定報告「不相信」,批評當局指定的法醫絕不可信,相信真相自在人心,不由當局操控。李旺陽的好友亦堅稱,「只要是政府請的就不可信」。

另一方面,烏坎死者薛錦波的女兒薛健婉昨對本報表示,當時對父親做過兩次屍檢(即驗屍),所有過程都無家屬在場,是在家屬不知情的情下進行的。她表示,第一次驗屍是由汕尾當地的公安部門鑑定,然後口頭向家屬通報,指其父親是死於「心源性猝死」。在家屬的抗議下,當局再找到廣州中山大學法醫鑑定中心鑑定。

薛皮開肉綻拇指歪 驗屍稱損傷微

「最後,(鑑定中心)僅向家屬出示一張報告,寥寥數字簡單交代,我們對這樣的一份報告根本不相信。」薛健婉說,「這些都是在騙人,這些法醫完全不可信,他們鑑定了兩次,這樣的結果可能他們也是身不由己」。

根據薛健婉當時的描述,稱其父屍體傷痕纍纍,到處都是瘀青,大拇指明顯變形,像是斷了的樣子;額頭、下巴都破皮出血,鼻孔裏也有血,頸部整一圈都是黑色的。此外,其父背部有很多遭腳踢及踩過的傷痕。

當時法醫鑑定中心副主任羅斌公布的屍表檢查情,卻指薛錦波遺體十指指甲完整,除估計與被拘捕及戴手銬有關導致的膝關節、雙手腕等部位有損傷程度輕微的局限性瘀斑,身體表面其餘部位未見明顯外傷,沒有看見骨折徵象,也沒有出現網上流傳的死者骨頭被打斷、指甲被抽掉、皮開肉綻等情。羅斌昨接聽本港傳媒的電話查詢時表示,現階段不宜接受訪問,拒絕回答問題。

李旺陽至親仍失蹤

另一方面,在湖南邵陽與李旺陽有關的維權人士,分別受到當局監控和打壓,李旺陽的妹妹李旺玲和妹夫趙寶珠仍然失蹤,兩人的手機均處於關機狀態。「李旺陽被自殺真相調查委員會」成員、維權人士黃麗紅對本報表示,她任教的隆回縣萬和實驗學校,派出50多名教職工輪班看守她,學校也召開大會,指她「從事反革命活動」。

她否認本港傳媒日前引述她指目擊邵陽市公安局國保支隊隊長趙魯湘強迫李旺玲簽字解剖的報道,她說,李旺玲夫婦在李旺陽死因不明的情下,絕不可能簽字。對於當局指派廣州中山大學的法醫前來驗屍,她堅稱「只要是政府請的就不可信」。

李旺陽友否認已簽字解剖

另一名邵陽維權人士雷德明則在被當局軟禁24小時後,昨天才獲准出門,但家中仍有有關部門人員看守。李旺陽的好友尹正安被軟禁昨天進入第6天,他開的茶館常有相關人員「看守」;李旺陽另一好友李贊民則稱,他因接受香港傳媒採訪,但報道與事實不符,現被公安找他「麻煩」,因此拒絕再受訪。


香港 明報

上海異議者 不怕成李旺陽第二



被軟禁的馮正虎堅持「不出國、不自殺」,親身證明中國毫無法制。圖為馮資料照。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日前離奇死亡,引發各界強烈憤慨。遭中國當局軟禁監控的上海異議人士馮正虎表示,他不擔心成為李旺陽第二,他堅持「絕不出國、絕不自殺」,「讓大家來看看(中國)法制多難建立。」

被囚彰顯無法制

香港《明報》昨報導,馮正虎表示,自己的處境連關進看守所也不如,「律師可進入看守所,但他們不准律師到我家。」他的家門、窗戶都裝了監控器,窗台下也裝設警報器,因警方怕他爬窗逃走。

談到李旺陽案,馮正虎不相信李會自殺,「他經歷了那麼多,20幾年,心態應已修煉好了。」他認為李可能是被暗殺。

馮正虎表示,他不知道官方何時會還他自由,但「永遠不放,我也不怕!我絕對不會出國,不會自殺。」「我困在這裡就像法制教育的課本,讓大家來圍觀,看看法制多難建立。」


馮正虎(57歲) 小檔案

★出生地:上海市

★學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碩士

★經歷:

.1989 因同情六四學運被記大過

.1991 赴日留學並留居日本,1998回中國

.2001/06 因出版品審核問題,被叛3年徒刑,出獄後展開維權生涯

.2009/04 被強行要求赴日,之後8次回國被拒

.2010/02/12 獲准回上海,在住處被監控軟禁至今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台灣 蘋果日報

梁振英,你連反映民情也不敢?

昨天,記者問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女士,七月一日中央領導人來港主持回歸十五周年慶典時,梁振英先生會不會趁機會向領導人反映港人對李旺陽案的強烈關注。羅太回答說,記者不應為梁振英設立甚麼時間表,也不應教導他如何做事。

羅太言重了。梁振英先生貴為特首,又有羅太這樣「能幹」的大內總管替他出謀獻策,打點一切,其他人包括現任特首及他的政府都只能配合他的工作,不可能對梁先生指指點點或教他如何做事。至於前線記者更是無權無勇,只能就公眾關心的事向梁先生及他的代言人如羅太提問,根本不存在制訂甚麼時間表或教候任特首如何辦事的情況,羅太顯然是「諗多咗」或過慮了。

其實,羅太只要不讓護主之心蒙蔽了理智與人情,她就能明白記者的問題合情合理合時。首先,香港市民對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被自殺」的案件反應非常強烈,街上網上報上悼念、抱不平的聲音不絕,星期天更有二萬多名市民冒着酷暑走上街頭,走到中聯辦門外為旺陽先生申寃。可以說,旺陽先生的寃案已引發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已成了當前市民最上心最在意的事。梁振英先生七月一日既就任特首,他自然有責任、有需要把市民的想法、關注如實向中央領導人反映。記者以此向羅太提問怎能算是為梁振英定時間表或教他做事呢?

此外,梁振英是極少數有機會直接跟中央領導人見面、對話的香港人,他當然更有責任反映市民的訴求。目前還不能確定哪一位中央領導人會來港,更不知道他的行程如何或會跟甚麼人見面。但從去年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的陣勢看,作風強悍視民權如無物的警務處長曾偉雄肯定會進一步強化保安安排,肯定會進一步擴大核心保安圈,任何意圖接近領導人的示威人士都會立時被拘捕或抬走,任何人都可能被警員視為威脅領導人安全的黑影而被迅速帶走。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領導人根本不可能聽到市民的聲音及訴求,根本不可能聽到市民為旺陽先生呼寃。梁振英作為特首,又能直接跟領導人會面及對話,他當然更有責任及必要反映民意,提出市民的關注。難道羅太不同意嗎?

更何況自旺陽先生的寃案曝光後,梁振英作為候任特首一直沒有表態,沒有評論,反而來個「十問十不應」,令市民既不解又納悶。為了弄清楚梁振英對事件的態度,為了搞明白他對寃案的看法,記者及傳媒自然想方設法向他及他的重要幕僚提問,看看他會不會有甚麼特別的做法或行動。這怎麼能說是教梁振英做事呢?

民運人士李旺陽先生離奇死亡的案件不但疑點重重,不但充滿了違法濫權的味道,更是對公民權利與尊嚴最赤裸裸的踐踏及蔑視。香港市民為旺陽先生呼寃,要求徹查,追究事件並不是要挑戰中央政府或甚麼人,並不是要為難誰,只是想問個明白,討個公道而已。梁振英七月一日後身為特首,成為中央與港人的橋樑,他為市民就寃案提出關注可說是責無旁貸的。若果連這樣基本的事也不懂做,不想做,那梁振英根本不配做特首,根本不應坐上這個位置。


盧峯

香港 蘋果日報

「貪腐寬容論」 荒天之謬

內地左報為宣揚和諧維穩,粉飾現狀,乃推出所謂的「貪腐寬容論」,認為現階段的中國既無法根除貪腐, 即應維護未超出公眾民意容忍程度之外的貪腐。這種古今中外極罕見的奇談怪論,立遭民間各界口誅筆伐,惟未見左報改口,想必對所言深以為是。如此近乎是「不 做偽君子、寧為真小人」的露骨說法,混淆是非莫此為甚。

以史 為鑑,隋煬帝繼承父王留下的大好江山,但自己奢淫無度,又縱容大臣如宇文化及貪腐,終為後者所弒亡身亡國;相反,朱元璋以一介草民打得天下,嚴厲懲貪,行 所謂「剝皮實(填)草」示眾之苛刑,吏治乃能澄清百餘年。清康熙開始稍懈,稱廉吏亦非「一文不取」者;至乾隆坐視寵臣和珅荒唐斂財,清乃由盛而衰,及後名 臣如林則徐亦無法自外於官場的陋規,大清之亡,指日可待。

中共建政初,毛澤東痛斬由革命幹部腐化成貪墨封疆大官的劉青山和張子善,其時之《人民日報》謂若不徹底肅貪,就有「亡黨、亡國、亡身」的危險。今中國貪腐聞名國際,在內地已成第一民怨,竟有寬容之說,利令智昏何至於此也。

是的,古云:「為政之道,寬猛相濟,猶寒暑迭代。」貪腐愈猖獗,懲貪即應愈嚴,亦因「取法乎上得乎中」之理。左報標新立異的論調豈能掩天下之耳目於絲毫,可以休矣。


盧卡爾 美國律師

太陽報






三假官員橫行 百姓豈能心服

中共提拔幹部強調「德才兼顧、又紅又專」,似乎獲提拔者個個都是精挑細選的治國人才,其實,內地官場充斥假學歷、假文憑、假年齡的三假官員,由這些劣迹斑斑的官員領導民眾,老百姓怎麼會心服口服?

山西河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薛新民,原先只是打字員,後被提拔為機關事務局副局長、政府辦副主任等職。他在招工、轉幹、入黨、升職過程中,先後十一次填報不同的出生日期、四次虛假填寫參加工作時間。明明是小學畢業的學歷,卻偽造專科學歷檔案,謊稱本科畢業。更奇怪的是,薛某一邊被人舉報,一邊不斷升官,直到紙包不住火,才露出真相。

官員修改年齡,「完善」簡歷,已成為官場公開的秘密。石家莊原團市委副書記王亞麗通過遷移戶籍,改小年齡五歲,以達到騙官升遷的目的;山西臨汾市紀委書記沈慶華被舉報「檔案年齡」被改小;不久前被捕的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亦被揭其出生時間為一九四七年,而不是官方簡歷上寫的一九五三年。

一邊造假 一邊提拔

官員將實際年齡改小,無非是想得到提拔或是「多幹幾年」,想方設法地撈錢謀私利,而決不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以劉志軍為例,如按實際出生年齡算,今年已六十五歲,即使不被雙規查辦,也要到點退休,但如按官方簡歷的年齡算,劉志軍才五十九歲,還可以多幹一屆。鐵道部一年建設投資幾千億元,經劉志軍指縫中漏掉的錢財都有幾個億,這種揮金如土的歲月,劉志軍怎麼捨得呢?

有人戲言,內地官員的年齡猶如男性生殖器,能大能小。年輕時為爭取提拔,公僕爭相調高年齡,故作閱歷豐富;年紀漸大、競爭力下降時,公僕又爭相調低年齡,不管自己是否人老珠黃,只要能霸住職位就行。類似劉志軍這樣的貪官,顯然不在少數,他們明目張膽地弄虛作假,明顯是有漏洞可鑽。

值得深思的是,三假幹部為何層出不窮?中共各級組織部門又是如何考核把關的呢?當年陳良宇一邊腐敗一邊提拔,如今劉志軍一邊造假一邊提拔,叫老百姓應該相信誰呢?誠信乃立身之本,官員們以投機取巧實現青雲直上,怎麼可能俯首甘為孺子牛呢?一個政府充斥奸滑之徒,又怎麼可能執政為民呢?

不堪的是,當今神州沒有乾淨的食品,也沒有清白的官員。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中國,那就是「假」字,所謂的繁榮穩定也是假相。看來吏治腐敗已入官場骨髓,沒有一場徹底的革命,恐怕已難以撥亂反正。


太陽報

銀行高管頻落網 金融腐敗天下驚

內地金融系統多名高級管理人員因涉嫌貪腐相繼落網。金融行業是現代經濟的龍頭,金融不穩,地動山搖,而且金融犯罪涉及資金動輒億萬元,因此金融醜聞格外引人注目,加上十八大將臨,金融集團的任何異動,都可能引發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

中國金融界風聲鶴唳,除人事調整外,腐敗高管層出不窮,繼農業銀行副行長楊琨被中紀委協助調查後,郵政儲蓄銀行行長陶禮明亦因「個人經濟問題」被要求協助調查,而煙台銀行董事長等十幾人則涉嫌金融犯罪被拘捕。

雖然當局尚未公布這些高管的腐敗真相,但據媒體揭露多與違規貸款、洗錢和放高利貸等不法行為有關。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銀行高管成為企業拚命巴結的對象,貪污腐敗的機會數不勝數,一些銀行行長以個人身份與地產商結盟炒地皮,甚至做高利貸生意。如今當局收緊銀根,致使原本隱藏幕後的齷齪暴露在陽光下。

寡頭利益 國資流失

中國金融業經改革後,逐漸向寡頭化方向發展,高官親屬、太子黨紛紛插手其中,卡位佔職。早前網上流傳「揭開中國涉外金融利益集團」一文,矛頭直指金融決策圈,包括央行、中投、中金公司多位在任的知名人士在重大利益的驅使下,「長期經營、盤根錯節、相互提攜、內外呼應、朝野相隨、利益均霑」,成為左右中國經濟,危害國家安全,影響中國政局,並有能量在國際上呼風喚雨的一股勢力。

金融界醜聞迭爆,早已不足為怪,遠的有幾家大商業銀行在海外上市低價出讓,流失上萬億元國有資產,近的有投資美國黑石公司失利,購買歐洲債券、美國兩房債券的上萬億美元因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而隨時付諸東流。前些年,國家開發銀行因為副行長王益貪腐案也曾引發巨大反響。

事實上,國有銀行業貪腐與官場貪腐密不可分。前政治局常委黃菊分管全國金融工作期間,其秘書王維工的情婦寫了一本有關金融的書籍,各大銀行的頭頭腦腦為取悅王,紆尊降貴,齊齊出席新書發布會,狂購書籍,大拍馬屁。中國金融行業的風氣之壞,由此可窺一斑。

銀行是經濟的命門,負責保管老百姓的錢袋子,如今次爆出貪腐案的郵政儲蓄銀行,其網點遍布鄉村,是十億農民存放血汗錢的主要銀行,如今行長東窗事發,對農民存戶猶如晴天霹靂,一旦發生擠提,後果不堪設想。中國銀行業表面上十分風光,贏利和規模躋身世界同業前列,不過,如不依賴特權與壟斷,競爭力還剩幾何?




東方日報

被打成叛國主義者的愛國主義者馬思聰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與馬思聰一家有密切往來的前中新社駐紐約高級記者麥子,出於對馬思聰的敬仰和崇拜,不但辭去工作,還6次自費機票飛回廣州,協助籌備“馬思聰音樂藝術館”。在馬思聰誕辰100週年之際,麥子對《新史記》回憶與馬思聰交流的往事,他表示,如今最令他感到可惜的,就是馬思聰的一家五口已完全凋零。


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的馬思聰,其動人的曲調,陪伴著許多中國人的成長。2001年10月29日,“馬思聰音樂藝術館”籌建辦公室在廣州掛牌,2002年5月17日,該藝術館在廣州藝術博物院揭幕,50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展出馬思聰的生平照片、手稿、過去使用過的鋼琴、小提琴、舊居模型等物。

“馬思聰音樂藝術館”能建成,要給麥子記上很大一筆功勞。本名麥啟凌的麥子,60年代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擔任中新社駐美國高級記者達18年之久,是馬思聰在1985年獲得平反後,第一個採訪馬思聰的記者,麥子在接受《新史記》採訪時表示,他從此寫了很多關於馬思聰的報導,並與馬思聰成了忘年之交,亦與馬家亦關係密切,因此當“馬思聰音樂藝術館”的想法出現後,麥子毅然決然提早退休,自費機票飛了6趟廣州,與同是資深新聞人的魯大錚一起為馬思聰遺物的捐贈和建館奔走。

馬思聰是解放後第一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11歲時就跟隨大哥馬思齊赴巴黎學習小提琴,15歲時考入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小提琴班,是中國第一個留學該學院的學生,也是年紀最輕的留學生。兩年後,馬思聰回到中國,在南京、上海、香港、廣州、台北等地舉行音樂會,被譽為“音樂神童”,1931年,馬思聰重返巴黎學習作曲,1932年,創辦私立廣州音樂學院並任院長,翌年出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講師,4年後被聘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麥子對《新史記》回憶,他自兒時開始,便“認識”了馬思聰。“我還沒讀書時就唱《思鄉曲》,很動人的一首歌,但當時還不知道作曲者是誰。之後,我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這首歌也是馬思聰所作。第三,馬思聰在中山大學教過書,我也是中山大學的學生,1960年,馬思聰跟老婆到中山大學演出,我沒錢買票,就趴在窗口聽他們的演奏,那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馬思聰。”

全文將刊於《新史記》



麥子(《新史記》記者柯宇倩攝)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摸透了中共高官


《明鏡月刊》任知晴


前文說到,庫恩曾把央視台長趙化勇的兒子安排在他在北京和央視合作的公司任職。在撰寫《江澤民傳》期間,他和趙化勇的交往比較熱絡,也在書中非常詳細的寫出他采訪趙化勇時,趙向他介紹的江主席深夜來電問責的軼事來。有意思的是,趙化勇因一場大火狼狽下台後,他的兒子也被庫恩的公司趕走,兩者有無直接關係,更是值得玩味。


劉雲山接受庫恩訪談。


    十八大有望接替李長春的位置而入常的劉雲山,在庫恩眼裡自然是炙手可熱的“香饃饃”。於是乎,劉雲山兒子的女友又成為庫恩開設在北京的公司的老總。劉雲山和庫恩之間的這種公幹私交,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華爾街做派,展現得淋漓盡致。

2009年12月20日,劉雲山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等在人民大會堂再次會見庫恩一行。劉雲山說:庫恩博士長期以來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進步十分關注,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庫恩博士的新著《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走的歷程作了生動深刻的描述,足見庫恩博士對中國發展理念和改革開放30年發展情況,作了細致觀察和研究。劉雲山希望庫恩博士繼續關注中國的發展進步,並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介紹給國際社會。

庫恩感謝劉雲山撥冗會見。他說,過去幾年裡訪問了中國的許多地方,現正致力於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進步作更加深入的觀察和研究,以進一步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
庫恩也表示正在中國籌劃一個更宏大的“計劃”,預計將在2012年面世。

2011年7月,庫恩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采訪時說:目前正在為CNBC及歐洲新聞做一個中國系列的電視節目,“和我的合作夥伴朱亞當一起繼續我的承諾,為世界講一個真實的中國故事……還有許多各種傳媒和企業的項目,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我致力於幫助中國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同時也幫助中國傾聽世界的聲音,理解外國受眾的思維方式。”

看來庫恩執意把中國的生意發展壯大了,這期間他自己賺的盆滿缽滿之餘,不知道又會有多少劉雲山及其他中共要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在其公司中一起發財呢。(《明鏡月刊》第21期)

庫恩所著《江澤民傳》

中国公布新的人权行动计划 被指华而不实


保安在陈光诚就医的北京朝阳医院大门外示意不许拍照

美国之音叶兵
中国政府在湖南民主人士李旺阳被宣布自杀案受到严重质疑、国内人权状况遭到猛烈批评之际发布了一项新的涵盖内容广泛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评论人士认为,在六四难属以死鸣冤,李旺阳被离奇“自杀”,刘晓波因言获罪还在狱中,而且拒绝接受宪政民主人权价值的中国人大负责人、坚持所谓“五不搞”的情况下, 当局推出这种人权文件的意义不大。

官方的新华网在首页头条位置发布了中国国务院为今后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制定的这一规划。该计划表示,发布这份文件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全 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四年前,北京政府曾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两年国家规划。新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包括导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人权教育,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的履行和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以及实施和监督等七个部分,其 中涉及保障和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继续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进一步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利,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和建立健全 领导干部任免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等等。

这个《行动计划》提出,中国2012—2015年将继续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其中包括撰写《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六次履约报告,并提交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审议。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有关保障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以及劳动者的各种权利。

对于这个行动计划提出诸多构想和目标,对比中国的人权记录和现状,北京人权律师浦志强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政府连续推出此类人权行动计划至少说明,不能说 它完全不想改善人权状况。浦志强表示,他相信在不涉及当政者利益的时候,政府还是希望其人权记录有所改观,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和国内各个阶层对中国人权记 录的批评。

浦志强同时指出,中国推出这样的人权行动计划也说明政府不敢正视中国人权记录的现状。他说,中国在人权方面出现的变化,主要来自民间社会的争取,而民间社会的发育受到当局严格控制。

*维稳VS 人权*

浦志强认为,随着维稳成为重中之重,中国人权应当说没有任何改观,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倒退。

他说:“刘晓波还在监狱里。那么多的人受到压制,六四死难者家属群体一位老先生,一位父亲,在今年六四之前自杀,以及这次湖南这个原来的民运人士李旺阳非正常死亡,这些事情都说明中国的状态还有非常非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在北京的中国公盟负责人许志永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一向认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进步,但是他认为中国欠缺的是政治领域的改革,因为公民参与的权利,公民结社的自由和公民的选举权还差很多,在实践中跟中国宪法里写的差距很大,需要有重大改善。

他说:“经济社会这方面的权利,其实是在改善。这个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个潮流是挡不住的。所以这个进步一直在改善。 但是中国的问题是,这种政治参与的权利一直是跟不上的,包括选举权,包括政治参与的权利。”

*官员腐败加剧  公民人身自由受害*

对于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免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在成都的中国人权事务中心创办人黄琦对美国之音表示,这项制度应该包括官员公布个人财产的 规定,而在中国大陆,官员个人财产的公开已经成为一个禁忌。 这位多次坐牢并遭受酷刑的维权人士指出,中国各地发生的许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事情都和官员腐败以及滥用职权有关。

对于中国政府在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黄琦所主持的中国天网理事会发表声明指出,2002年中国政府主要领导人更迭后,中国新涌现出人数多 达数千万的人权受难群体。声明说,这与当局打着“发展”等旗号,严重侵犯数千万拆迁征地受难者和上千万访民“生存权、发展权”所致。黄琦指出,10年来, 人权受难者遭到非法抓捕、非法羁押的情况逐年递增,民众上千万次遭限制人身自由,其恶劣情况远远超过前两任总理主持政府工作时期。

黄琦对该行动计划并未对他所说的人权受难群体给予明确关注表示遗憾。

*既要“五不搞” , 还谈什么人权?*

北京人权律师浦志强表示,中国确实需要认真履行已经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而且需要在公民政治权利方面做到根本性的改善。他还对中国人大的吴邦国委员长宣布的“五不搞”予以严词抨击。

他说:“(对于)一个明确地讲自己要拒绝普世价值的政权,明确地宣称要搞‘五不搞’的这样一个议会的最高首脑,我相信,去讲太多的事情,出再多的报告,都 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不想搞新闻自由,要把新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不想搞司法独立,要公检法严格接受党的领导。也不能搞军队国际化,军队绝对服从党指 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再要求所有人跟党中央保持一致,然后说要落实这样一个行动计划,我个人感觉恐怕还不能对此特别让人轻信。”

时常遭到国保人员维稳约谈的浦志强律师也曾有过被失踪的经历。他认为,中国政府时常嘴上把人权说得如何重要,冠冕堂皇,但一遇到维稳,人权就一文不值了。

中国国务院的人权行动计划表示,要进一步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实现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项官方文件 还表示,这个计划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努力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 要意义。

邵阳政府声明不再提李旺阳“自杀”而是“意外死亡”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香港多家媒体10日接获一份疑似湖南邵阳政府发出有关李旺阳死亡的声明,但由于内容含糊不清,且又欠缺独立第三者的佐证,声明不但 没有达到澄清真相的目的,反而更予人相信是邵阳市政府的欲盖弥彰。曾提出要现场监督尸检的湖南民运人士不但不获准前往,更一个个「被失踪」。目前出面回应 李旺阳之死的仅是大祥区政府,但不单是邵阳市、湖南省,甚至整个国家的维稳网络都在行动,全国各地都有关注者被当地国保公安谈话警告。

邵阳政府于李旺阳所谓自杀的5天之后,向香港传媒发表一份报告,内容指李是「意外死亡」,但却没有再提「自杀」的说法,又强调当局是应亲属要求将遗体火化安葬,而验尸专家在李的身上并无发现其他伤痕,确切死因待广州中山大学法医的结论。

不过在此同时,李旺阳的妹妹李旺玲和妹夫赵宝珠依然失去踪影,而李旺阳生前好友们的生活行动亦遭到严密监控,官方的声明只是一面之词,传媒无从求证。

邵阳市大祥区政府新闻办公室10日向多家香港传媒发传真交代李旺阳事件,宣称医院闭路电视显示李死前除病友、医务人员外,没其他可疑人进入该病房; 而同室病友反映李旺阳凌晨3时半左右站在窗边举止怪异,直到6时护士发现他颈缠白布吊在护栏上。公安在6月8日聘请内地著名法检专家、广东中山大学法医鉴 定中心副主任罗斌等四名专家,为李旺阳验尸,并邀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全程见证、录影。声明辩称李旺阳遗体是应亲属要求在前日火化,并在他妹 妹李旺玲、妹夫赵宝珠和亲友代表参与下安葬。

李旺阳的妹妹李旺玲和妹夫赵宝珠自日前开始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记者不断拨打两人电话都是关机;而李在邵阳的朋友从7日起全被当局软禁甚至「被失踪」。被多名政府人员软禁在自家茶馆的尹正安表示,很多细节要问当事人李旺阳妹妹,但现在大家都联系不上他们。
曾提出要现场监督尸检的湖南民运人士不但不获准前往,更一个个「被失踪」。目前出面回应李旺阳之死的仅是大祥区政府,但不单是邵阳市、湖南省,甚至整个国家的维稳网络都在行动,全国各地都有关注者被当地国保公安谈话警告。

從中國到美國,哈金不斷嘗試新題材



明鏡記者柯宇倩/在今日美國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哈金,當初決定以英語寫作時,曾經猶疑過,也曾經歷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的一段日子。哈金在接受《明鏡》專訪時表示,用英語寫作是為了生存而下的抉擇,如今他已很難回到中文寫作。不斷嘗試新題材、新寫法的哈金,未來將把西方讀者的注意力從中國拉回美國,讓讀者更瞭解在美國土地上發生的華人移民故事。

從中國到美國,不斷嘗試新題材

2001年,兒子北上求學,哈金也決定離開艾默理大學,到波士頓大學教授英語文學寫作。至今,哈金仍覺得以英語寫作有其挑戰性。“英語不是我的母語,不管什麼時候,都可能覺得寫起來很彆扭。一開始覺得英語寫作有種uncertainty(不確定性),但後來也慢慢能接受這種不確定性。”哈金對《明鏡》表示,有時寫作就需要這樣的不確定性,如果有把握什麼都能做好,最後寫出來的作品肯定不好。

剛開始用英語寫作,哈金曾擔心被人看作賣國賊,如今哈金以平常心看待此事。“總有人說用英語寫作就是賣國賊,但我不管他,那些事情我沒辦法掌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把我自己的書寫好就是了。”

裘小龍曾指出,以英文寫作時,會考慮到某些中國的歷史背景對英語讀者來說並不熟悉,因此必須在書中加以介紹。雖然故事情節經常涉及中國歷史,但寫作時,哈金在這部分沒遇上什麼問題。“我很少做解釋,即使涉及中國背景,我也盡量把小說寫得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人也能讀懂。”哈金認為,寫作更關鍵的是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怎樣才能說得恰到好處,這與作品涉及的背景無關。

以英語寫作多年後,哈金認為自己很難再回到中文寫作。1997年,哈金獲得美國公民身份,2004年,在聽聞北京大學英語系有位教授詩歌的老師離職後,哈金曾向北大遞交申請信,卻未得到回應。“我連回中國都不可能了,我母親最近病了,但我沒法回去,他們不給我簽證。”

連回中國的盼望都無法實現,哈金認為更別說用中文寫作。“要寫一部長篇,必須是很多年的準備和工作,但我不能回中國(做準備),而且用漢語寫作,中間如果有一個小事把你打斷就會前功盡棄。”

但將自己的小說翻成中文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哈金的短篇小說集《落地》就是由他親自翻譯。他對《明鏡》表示,比起交給專職譯者,當然最好還是由自己來翻譯,但畢竟有工作在身,因此時間允許的話,他較可能翻譯短篇作品,而且短篇翻譯錢少又辛苦,還必須做得精,由他親自翻譯更能掌控品質。

哈金的作品多描寫從前中國與華人的生活,而非現代的中國,問他是否因為身在海外,對當今中國瞭解較少,他表示這是一個因素。“在海外,對中國大的東西還是很清楚,而且還會看得更清楚,但特別是中國的小東西,比如街上的氣味、新的方言,還有街道、房子的模樣,就很難掌握。”

哈金對《明鏡》表示,如果真要寫現代中國,也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但他想寫的不是現代的中國,現階段,華人移民美國的經驗對他來說更為重要,而北美華人的故事自然又會跟中國過去的歷史聯繫在一起。

而美國讀者也並非對哪個時代的中國,或特定的中國事件特別感興趣,“關鍵是你故事講的好不好。”哈金說。

與許多人不同的是,哈金在成長過程中曾加入解放軍、入過黨,但他不認為這些經歷對寫作有太大的影響,可能就是有沒有文人氣息的差別。“我跟中國大陸和台灣很多作家不一樣,我是從底層出來的、當兵出身的,比較少有文人的習慣、精神狀態,也很難跟他們融入到一塊。”

雖然哈金作品主要圍繞在中國、華人移民上,但堅持英語寫作多年、工作環境也幾乎使用英文,哈金認為自己既不是未融入主流社會,也並非已經美國化。“我應該是既中國又美國,在中間吧。”他笑道。

在寫作的路上,哈金不斷嘗試新寫法與新題材,如《自由生活》是哈金第一次寫華人移民的故事,而《落地》更可看出不同之處:以類似散文體寫成,許多故事透著超現實的氣氛,描寫現代的美國華人生活。哈金對《明鏡》解釋,他不像一些大陸、台灣或美國土生土長的作家,對於題材的選擇有明確的範圍界定,“其實我的每本書都是描寫一個新的地方,都是一個新的啟程。”

哈金表示,未來也會做其他的嘗試,因為他不可能老寫中國大陸的事。目前哈金正在撰寫的故事,便是與美國東海岸華人移民相關的故事,預計兩年後完成。



哈金在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上演講。(明鏡記者柯宇倩攝)

三部門分工,薄案已偵結,審判半公開


中共有關部門已結束對英國商人海伍德被謀殺和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的多項調查,已獲得中共內部簡報的香港消息人士說,調查結果已上報中央,中共將就採用何種處理方式做出決定。

「澳洲人報」11日報導,北京一名中共黨內元老和分析人士說,中共高層對三案的處理方式,傾向於採用「某種秘密審判與半秘密審判相結合」的形式,以滿足民眾的期盼。

中央成立三個調查組,分別由三個中央部門負責,即公安部調查谷開來被控謀殺海伍德一案、國家安全部調查王立軍闖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的叛逃案,和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薄熙來案的調查。

「澳洲人報」報導,上周一連串洩露給香港和美國的分析人士的消息顯示,中央希望把對三案的處理方式提前公布。

去年11月被發現死於重慶市一座酒店房間的英國商人海伍德謀殺案,將按謀殺罪進行刑事審判。

據報導,香港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總編輯王祥偉說,該案的主要嫌犯、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可能不會面臨死刑」。王祥偉與北京高層人士的關係密切,他上周在報上發表文章說,由於谷開來患有精神分裂症,因此她可能會獲得減輕處罰。

但王祥偉說,薄家的勤務人員張曉軍預計將面臨死刑。越來越多的傳言都顯示,在谷開來和張曉軍的逼迫下,41歲的海伍德喝下劇毒的氰化鉀。

第二個案件是重慶市公安局前局長王立軍的叛逃案。他在調查海伍德被謀殺期間,發現是谷開來所為。他向薄熙來報告後,與薄發生嚴重衝突並被調離公安系統,王立軍為保性命而逃進美國駐成都領事館。

王立軍一案由專司反間諜的國家安全部負責調查,王立軍與安全部達成了交易,他面臨的叛國罪指控,預計將酌情減輕處理,量刑將在十年以下。設在美國的博訊中文網說,與調查組熟悉的一個消息人士表示,王立軍堅持說,他在領事館滯留期間,沒有洩露任何國家機密,只向美國人提到了一些犯罪事實,包括海伍德的謀殺事件。

第三個案件是對薄熙來的調查,此項調查也最為複雜。62歲的薄熙來曾是黨內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如今據說被軟禁在北京的家中,中紀委的調查人員在對他的過去進行審查。

王祥偉在南華早報上說,薄熙來堅決否認他事先知道謀殺海伍德的計畫。王祥偉預計,薄熙來將被控貪腐,和對親友與下屬的犯罪知情。

中國官方媒體記者上周說,他們接到上級指示,禁止他們報導薄熙來一案,顯示中共已團結取得共識,進行管控,避免在政治上受到更大損害。王祥偉說:「薄熙來案的醜聞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是對中共的合法執政形象的沉重打擊,也為領導人在18大上的交班投下陰影。」

在即將召開的18大上,這一段黨內權力鬥爭預計將會畫上句號。香港中文大學林和立說,這場博弈的贏家似乎是胡錦濤,「他已獲得黨內支持,將在18大後繼續擔任至少兩年的軍委主席」,從而保持對軍隊的實際控制。

世界新聞網 編譯中心綜合11日電

谷開來律師 遠華案曾救下李紀周


備受關注的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案,傳薄家已聘好律師沈志耕,為薄妻谷開來辯護。沈志耕曾為「賴昌星遠華案」貪腐被告、前公安部副長李紀周辯護而名噪一時。

路透9日報導引述與薄家關係密切的人士,證實谷開來請律師的消息。路透詢問沈志耕,是否將為谷開來辯護,沈僅表示,「我還不確定。我還沒和她(谷開來)見面。」

沈志耕畢業於北京首都經貿大學,是北京市縱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為公安部前副部長李紀周貪腐罪辯護,當時外界都認為李難逃一死,但2001年李被判處「死緩兩年」保住一命,沈被視為打貪腐官司的高手。

香港「明報」報導,香港熟悉中國法律的王友金表示,沈志耕應該是司法機關指派給谷開來的,「普通案件可以自己選律師,但像谷開來這種嚴重案件,牽涉到殺人、國家機密、政治等等,就要由司法機關指定律師了」。據報導,王友金指,大陸律師通常沒有專打一種類型官司,沈獲指派與其擅打貪腐官司的關係不大。

「要幫谷開來脫罪很困難,因為如果中共要控告谷開來,說明已經徹查過整件案,也掌握足夠證據了,一旦控告她殺人罪,就等於對案件定性,再請律師幫她,想要打掉罪名,我相信機會很低。」

他說,若谷開來被定殺人罪,律師只能從量刑輕重著手,像谷參與殺人的程度、是否被人教唆、殺人動機等等,都是影響判刑的因素。他認為谷開來被判死刑的機會不大,因為谷開來出名,案件又牽涉資產、經濟、債務問題,甚至感情問題,「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責任不會全推到谷開來個人」。他估計谷開來最多只被判終身監禁或死緩。

世界新聞網要聞組綜合10日電

中國的高考是追求希望還是掉入沉淪


社論


中國大陸的高考依然是全世界最激烈,也是最沉重的考試制度。因為要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脫穎而出,通過「地獄般」的考試戰爭,鯉魚跳龍門,進入中國的高校大門,尤其是名校的大門,確實太不容易了。由於中國大陸的歷史傳統,以及地區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的擴大,導致了孩子們在起跑線上的不平等,對貧困家庭以及農村的孩子們來說,要衝破人生道路上所有的障礙,為自己和家庭贏得未來的希望,參加高考,並贏得進入大學的敲門磚,成為奪回自己人生主導權的幾乎唯一途徑。
問題是,今天中國的高考,不但面臨著一直以來就有的質疑,即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和準備考試的死記硬背,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培養出具有創造性精神的人才,而且還面臨著另外一些嚴峻的考驗,這對中國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首先,當然是很長時間被詬病的高考錄取上的腐敗。一如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一針見血的指出,今天的中國,只要有權和有錢,一切事情都能辦成,而且是高效率地辦成。同樣,在高考的錄取上,腐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優秀但沒有社會地位和關係的考生,尤其是貧窮家庭的考生,錄取的「幸運」被別人「竊走」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種教育的腐敗,正在腐蝕和動搖社會穩定的最底層基礎。

其次,考生在起跑線上的作弊也越來越嚴重。在剛剛進行的全國高考中,被抓到的作弊就成百上千,至於成功的作弊和請槍手代考,就難以計算了。這種作弊和造假的情況越多,也導致更多想要通過考試改變命運的年輕人美夢破碎。換句話說,今天的考進大學的不少精英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背叛誠信,走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道路,這又如何能期待他們在未來幫助中國建立誠信社會呢?

再次,在今年的中國高考中,出現了更多的棄考者,這些學生都是全國各地重點中學的優秀人才,他們對中國的大學和高考已經提不起任何興趣,目標就是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的名牌大學。因為在高校世界排名中,唯有北京大學好不容易可以擠進前50名,所以不少中國的高中精英,已經不屑上中國的大學,而功課並不突出但家中有錢的「富二代」,也不願意拿土文憑,而是要洋學校撐腰,於是也紛紛到海外求學。而西方世界,由於經濟不景氣,教育撥款日漸減少,自然也打開所謂國際教育市場的大門,擴大招收可以支付數倍學費的留學生。如此一來,中國的人才,在大學層次,就開始大量流失,而這也間接影響了中國大學的人才吸納,導致大學質量的下降。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隨著留學人數的大幅度擴大,造假的情況也開始出現,履歷造假,成績造假已經成為西方媒體報導的焦點。

由此可見,中國大陸的學生背負著高考的巨大壓力,而中國的高考制度本身也面臨著各種的嚴峻挑戰。今年的中國大陸高考已經結束,但是,錄取過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考試,還剛剛展開,能否拿出合格的成績單,我們拭目以待。

世界新聞網




驚天棋局:中國研究延遲退休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稱在研究延遲退休,心想這是好事,應當很多人支持吧,但聽到有項調查說,反對者高達七成,跑到網路上一看,更是罵聲一片。仔細讀了各種反對意見,恍然大悟,這居然是盤驚天動地的棋局。
原來,當局是把延遲退休與延遲支付養老金,綁在一起來打算的,而延遲支付養老金,背後有很多百姓認定的殺民濟官盤算,或者說便於東牆補西牆的盤算。

中國人社部稱,正在對退休及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而中國的現在的安排,是在工作期間,普通公民繳納養老金的費用占工資總額約28%,有專家說是世界上最高,而一般退休是男60歲,女55歲。

首先,中國現在規定,是普通人要繳交社保養老金,而公務員無須繳納。但在退休後,公務員退休金卻是普通職工三倍,實際上他們的高退休金是由普通職工等納稅人埋單。這個道理,就是人們說的殺民濟官。

其次,將退休年齡與領取養老金綁在一起,在今天現狀下,只有公務員可享受延長退休的好處,一般國企民營,還沒到退休年齡就在勸人提前退休,怎會留用老員工。而不能延長退休,又不能在退休年齡支取養老金,不是更慘?

更關鍵的是,目前中國的養老保險嚴重虧空,延遲退休被認為是拆牆補牆之術。

世界銀行算得遠,說按目前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兆(萬億)人民幣。而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截至2010年底,個人帳戶記帳額1.9兆,其中做實帳戶僅2039億,等於有1.7兆缺口。

錢哪去了?大小政府給虧空了。

雲上風,世界新聞網


中国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一国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语言传播。孔子学院作为中国的对外汉 语教学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实践,已经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 要形式。但近期发生的“孔子学院”风波,虽然责任应该主要由美方来负,然由此也提醒我们,必须检讨孔子学院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今后得不到有 效改进,必将影响孔子学院的发展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孔子学院最早开办于2004年11月。截至去年,中国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应该说,孔子学院 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除了与它采用中外合作的办学形式有关外,主要是反映了这些年中国迅速上升的经济实力,这从孔子学院开办8年来国家为此投入超过5亿美 元可见一斑。而中国之所以要花大钱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当然不单纯是为了语言教学,背后还有着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通常具有的雄心勃勃的目标,即通 过孔子学院的语言教学来传播中国文化,进而推广中国价值观的使命,对于这一点不必讳言。

  一些中国网民在“孔子学院”事件后认为中国不该搞“洋支教”,与其在这上面花大钱,不如把这些钱投入给国内贫困地方的义务教育。这样看问题其实很狭 隘,它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不能因为国内义务教育缺钱就不办孔子学院了。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美国之所以能够将各 种文化产品连同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行销全世界,除了国力的支撑外,主要依靠的就是语言优势。从此角度说,对别国语言的学习成为成功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 要内容。正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语言文化利益,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当今许多国家都在有计划地实施各自的语言战略,积极推动本国语言的对外输出,努力扩大 其国际影响。

  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全球第二,但目前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不多,汉语在国际社会重要交际领域中的使用也十分有限, 这与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实际分量很不相称,不利于华人社会的融合,也直接影响当地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扩 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在世界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需要加强语言传播的。

  当然,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是否还要继续先前的大跃进,可以讨论,我的意见是放慢办学的步伐,因为孔子学院一直以来粗放式的办学模式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现在,到了该认真总结经验的时候。

  首先,孔子学院背后浓厚的“官方色彩”和鲜明的“政府行为”,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受众习惯,这是它近一两年来在一些西方国家受到部分人抵制和指责的原 因。西方国家的对外语言教学,虽然背后也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现为民间的办学行为。而孔子学院从开始就是由政府主导,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家 汉办是一套人马两套机构,这在初期有其必要,现在应减少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逐渐将其改造成民营办学机构。

  其次,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什么样的中国文化,也不是很清楚。孔子学院要向世界传播的自然是中国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既能 代表中国的文化精髓,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同时又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具有显著差异之处,这不仅是孔子学院,也是中国文化传播中一个不是很清楚的 问题。

  面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思维挑战

  孔子学院是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格局中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这使它一方面不可避免将遭遇英语文化霸权的挑战;另一方面,孔子学院也面临着国 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思维的挑战。在孔子学院走向全球的同时,一些国家的相关人士以其固有的意识形态思维审视孔子学院,称孔子学院为中国文化渗透 的“特洛伊木马”,并且警示西方社会透过文化、经济交流的表象认识孔子学院。它固然表明西方部分人对中国文化传播典型的“刻板印象”,也与孔子学院自身在 文化传播中的定位不清有关。

  第三,孔子学院还存在着优秀汉语教师“走出去”数量不足以及如何留得住汉语学习者的问题。孔子学院如何从制度上吸引语言、文化两方面都过关的优秀师资 投身到文化传播事业中来,留住已有的优秀师资,并开发出系统的挖掘培养新生力量的体制,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孔子学院走出去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另外,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存在着对汉语的忠诚度低、汉语学习难以持久的情况。目前孔子学院的教学主要采取业余培训和进修的形式,一部分孔子学院的教 学进入了所在国大学或中学课程体系,其中大部分是选修课程,少数学校也将其纳入必修课程。由于汉语课程通常只修一学期,汉语教师也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 学生刚培养起对汉语的兴趣之时,课程就结束了。即使在业余培训项目中,学习者有条件在孔子学院长期学习汉语,但也会由于课程单一、教师不足、缺乏对汉语的 忠诚度等而浅尝辄止。

  第四,孔子学院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也面临不断更新的问题。如在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相对于汉语言教学,中国文化的教材 和课程设计,要薄弱得多。现有的中国文化教材,无法满足教育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这固然和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大量需求有关,也反映了对此重视得不够。而 在教学形式上,目前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形式欠缺。还有,各地孔子学院都在致力于媒体宣传,通过大使揭牌、与所在地政府机构互动、围 绕中国热点事件的形式吸引国外媒体的关注,但仍缺乏具有持续性媒体关注度的项目和创意。如何将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与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结合,建立可持续的 大众传播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

  可以说,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孔子学院下一步的发展,从而制约着中国文化的下一步传播。

  网络时代,客观上提出了一个语言主导权的问题。在“汉语热”不断升温的今天,如何提高汉语的国际声望,实现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中国有必要进 行长远规划,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而孔子学院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加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完善孔子学院的文化教育和传 播模式。这些年孔子学院建立不易,发展壮大更难,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孔子学院的办学思路、模式和方法等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在课程体 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从而让广大海外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的文化,增进对中国的理 解和认知。
 

邓聿文,联合早报

求温家宝无果转找骆家辉,访民王春艳被拘


美国之音申华

大连访民王春艳曾因幸运见到温家宝,并且递交了上访材料成为新闻人物。不过家庭上访案件并未出现转机。最近,受陈光诚事件影响,王春艳等试图寻求美国大使馆协助,继而遭到大连公安当局打压。

*大连当局收押老访民*

长期逗留北京的大连访民王春艳,数天前已被大连市驻京办事处人员押解回大连。6月9号的最新消息说,当局收押王春艳的理由是,她有“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

王春艳的手机目前不通,外界无法同其联系,了解其近况。据报道,她在离开北京收容上访人员的九敬庄后,被关押在大连甘井子区华东路派出所,后被收押在大连市看守所。

美国之音星期天(6月10号)傍晚打电话找到了该所所长耿警官,得知是境外记者采访后,他断然拒绝问询。说:“不用问,‘无可奉告’”。

*意外见温家宝陈情*

王春艳,辽宁大连人,现年49岁,因住房强拆问题,和妹妹王春梅以及弟弟等多年上访告状。2011年6月底她在北京火车南站候车室,意外见到外出视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且冲破安保递送了上访材料,一时成为新闻人物。温家宝当时对王春艳表示,他会认真阅读上访材料。

*受陈光诚启发*

报道说,王春艳见到温家宝后,家庭上访问题依然没有头绪。后来受陈光诚事件启发,她们姐弟多人五月起,开始到美国驻北京使馆“上访”,希望求助骆家辉大使。

谈到王春艳目前被收押状况时,妹妹王春梅今天在北京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上对美国之音说:“大连当局乱扣帽子。我们不是闯过美国驻华使馆嘛?上美国大使馆去了三十多次,当局就想给我姐姐扣帽子,因为我们是拆迁问题,造成家中一死两伤。我们到美国大使馆,要求见大使骆家辉。北京当局很可能找我们(大连)地方啦,所以地方就给我姐姐扣帽子,让她在看守所里呆着。”

王春梅说,也许是时机不凑巧,截至到目前尚无美国使馆人员和她们接触,每次前往美国驻华使馆,都被两道保安阻拦在外。不过,并不排除有使馆人员从院墙内拍摄了她们的上访镜头,另外,她们在使馆外的上访状况,已经被记录进使馆的监视录像系统。

*访民:陈光诚事件令当局头痛*

常年在北京上访的吉林访民邓先生说,陈光诚进入美国使馆事件把中国当局进一步搞乱了,因此才有目前加剧打压访民的状况出现。他说:“去年六月三十号,王春艳可能把上访材料递交给温家宝了。王春艳和她妹妹以及弟弟在北京上访,她的弟弟有精神病。。。。。她们家的事情其实也不难,就是因为一党统治,独裁,谁也没有办法。一个陈光诚就把政府给整迷糊了。中国的一个陈光诚,就把政府脑袋瓜整疼了。”

至于王春艳家族目前困境,这位上访者说,还是因为单枪匹马,势单力薄。访民应相互帮助,形成势头。他透露,一批访民正在吉林集结,准备明天头戴白色布条,前往法庭声援访民刘凤琴控告公安渎职致人死伤案。



中国发布第二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这是中国第二次颁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2-2015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第二次就中国方方面面的人权问题详细论述,提出新的改进目标。

这一计划总结认为,自上一次人权行动计划公布以来,中国在人权的各个方面都有进步,“公民的人权意识明显增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更加有效”等。

在这份新的计划中,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75亿人”、“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新人权行动计划还论及食品安全问题、药品质量问题、艾滋病等传染病控制问题等。

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计划要求“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未提舆论自由

人权行动计划在公民和政治权利中除了提及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之外,还提及知情权,要求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办事公开等。但在涉及新闻方面,却只要求“不断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

而在公民的言论自由和表达权方面,要求“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拓宽信访渠道”,以及“加强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

人权行动计划称,“鼓励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却并没有提及舆论自由。

在中国国务院颁布这一人权行动计划之前,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在医院死亡的事件,在香港引发大规模的民众游行,要求中国政府彻底追查李旺阳死亡的真实原因。

而在中国各大媒体上,李旺阳事件没有任何报道。


人权批评

中国自夸人权进步的同时,美国国务院5月24日发表2011年度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提出批评。

报告说,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化,当局加紧采取措施,禁止活动人士表达意见,压制公开的讨论,特别是在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方面的人权状况恶化。

报告有关中国的内容共分七个部分,分别论述中国在个人权利、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劳工权利、官员腐败和政府透明度等方面的情况。

报告说,在重要活动进行时,对人权的侵犯也达到高峰。这些重要活动包括外国官员到访、敏感的周年纪念日以及阿拉伯世界发生反专制示威抗议的时候。

在言论媒体自由部分,报告特别提到中国政府对境外媒体的中文、维吾尔以及藏语广播的干扰,其中包括BBC中文广播。

BBC

“中国要面对的是中华民国”


第八次“江陈会谈”前夕,德国之声采访了台湾陆委会特任副主任委员刘德勋,就马英九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的两岸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刘德勋表示,中华民国的存在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德国之声: 马总统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请问,他在第二个任期对此有何目标?

刘德勋:基本上会延续在第一任内的制度化协商,持续对话的方式,加强交流,然后深化两岸关系的发展。所以,从方向来讲,还是会先经济后政治,以这样的一个基础来进行将来的两岸关系。

德国之声:两岸对话时有何具体内容?

刘德勋:目前我们进行了七次江陈会谈,签署了十六项协议。六月底会进行第八次江陈会谈,目标是希望达成两岸的投资保障协议和关务协议。

德国之声:在所签署的16项协议里面,您认为哪一项最重要?

刘德勋:因为每一项都牵涉到两岸的经济交流或者人员往来,所以我们希望每一项都能被执行,都能对人民产生正面效果。因此,每一项对两岸都很重要,只不过是说,执行的成果有不同。

德国之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不断发展壮大,看起来局势似乎对北京有利,台湾要如何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刘德勋:我们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两岸的沟通,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两岸交流所衍生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两岸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分离,所以很多问题亟待通过这样的对话和协商方式处理。所以说,这段时间,双方应该更多地关切经济和交流方面。当然,中国大陆的某些学者或者说法上,有一些提到了政治领域的部分。不过,对他们而言,这段时间他们也面临领导层的换届,因此这段时间他们也会以维持稳定的两岸关系为主。我们的立场还是持续会以经济为主,所以将来的政治问题,必须要通过更多的政治互信,才会有基础来思考这个部分。

德国之声: 您刚才提到了中国领导层换届,新一代的领导即将当权,台湾政府对即将进行的换届有何期待?

刘德勋:领导层的换届对他们来说是制度上的一个阶段,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对两岸政策延续性的务实,他们也能持续通过各种对话、协商、交流,能够非常务实地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也能够非常务实地面对两岸交流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这样务实的立场,两岸关系将来能有一个很平稳的基础。

德国之声:目前中国是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的,但是统一是国家目标,长期来看中国还是打算通过某种形式实现统一的。

刘德勋:它现在需要面对的不仅只有台湾,我们很清楚地告诉它,它要面对的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存在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所有的过程当中,也透过跟人民的往来,包括他们的人来这边观光、透过学术交流,让他们的学生来台湾认识台湾;透过制度化的协商,让它的官员能够务实的面对我们政府的运作。我相信,透过各个层面让他们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的存在。我们现实的存在就是中华民国,加以时日,将来应该会对他们的整个共产党的制度有一定的影响。

德国之声:看起来,你们所作的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你们工作的基础是"九二共识"。这个共识的意图实际上相当模糊。双方的对话都是建立在摇摆不定的基石之上。外交官要如何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开展工作呢?或者说,工作的基础是什么?

刘德勋:当时没有签。为什么要叫"九二共识",表示彼此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看法。所以,当时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签署协议。但是"一中各表"的概念,从协议的过程,或者政府的立场,以及最近总统在就职演说时提到的中华民国的概念,大陆在上个礼拜的回应里面,他们并不对总统的陈述感到诧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一贯性的说法。通过制度化协商,我们签署了16个协议,之后还要签署两个。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务实的态度来让大陆面对"一中各表"的概念。

德国之声:在上周末,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会议上说,美国将把它60%的舰队派往亚洲,涉及台湾和中国附近海域。台湾或台湾民众是否因此感到更安全?

刘德勋:两岸的安全问题,我们的总统一再强调,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安全防卫,才可能有两岸关系。两岸的对话和交流和国防没有冲突,但是需要兼顾。所以,我们充实自己的防卫力量是绝对重要的。如果我们看到有关国家在附近有它的相关部署,它也是思考到这个地区的安定。两岸在这个区域扮演重要的和平因素。我们也在尽力发挥作用,完成和平目标。

德国之声:说到台湾的和平,或许双方应该谈到的一点是有争议的海域,就是南中国海。最近,大陆和菲律宾因海洋问题发生争执。台湾对这一海域也提出领土要求,比如,南沙、西沙群岛。你们是否也在对话中谈论过这个主题?

刘德勋:当然南海问题,譬如黄岩岛,可以看到他们比较紧张的情形。我们的立场没有错,我们会第一个宣誓中华民国领土的概念。另外,很多国家对此有兴趣,也牵涉到很多经济利益的问题,海上资源的部分。我们在领土宣誓的基础上,希望大家能理性的面对海上资源的问题。通过研讨会或是会议,让国际间共同来关切。我们国家也非常乐意来探讨将来资源、海上安全等等问题。对我们来讲,希望大家在多方会议当中共同面对南海的问题。所以,目前我方并没有准备双方的任何合作或其他的项目。

德国之声:您在陆委会多久了?

刘德勋:二十年。

德国之声:20年间,台湾发生了很多变化。20年前台湾还是一党独裁,之后多次进行政府换届,这对你们的谈判伙伴,即大陆一定有所影响。在您看来,对方能从你们那里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刘德勋:我们在目前进行交流的时候,很清楚地向对方表达:民主多元的台湾,是支持两岸交流的基础。我们希望,对方通过交流,对我们的多元社会了解以后,将来也能一起走向民主多元的方向。两岸的距离要从民主、自由来去衡量。这是两岸交流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我们的总统在就职之前就提出"黄金十年",在这里面,对我们的两岸关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希望我们的文化,以及多元的软实力来引导两岸关系的发展。

德国之声:在这种关系中,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对话有多重要?

刘德勋:政党在每一边的角色不同。中国大陆是政党领导政府,我们这边是政党辅助政府,因此他们扮演的角色不同。以我方来讲,我认为两方的交流,两方的协商都是政府对政府的机制。

德国之声:现在执政党是国民党。国民党和共产党有一个论坛,可以交流观点。

刘德勋:其实在国共论坛,双方各自都有些准备。国民党在准备的时候,也会依照行政院给它的建议,归纳成为它里面的内涵。所以,这不是国民党自己创设的内涵,它事先透过行政机制的协助。

德国之声:柏林和德国都曾长时间的分裂,对很多德国人来说也很惊讶,23年前经过人民的抗争,终于在22年前实现了统一。那么,是否有想过台湾和中国大陆会统一?

刘德勋:我们早上和一名国会议员碰头,他在国会里和我们讲述,早年如果有人讲"柏林墙会被冲破",人们会把这个当成笑话。但实际上,它发生了。所以,就两岸来讲,我们当然希望看到两岸在很多的制度方面有一个共同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努力什么时候会有一致的方向,我们不给以时间上的限制或者说明。只要双方能够认为,通过对话、制度化协商和交流,可以消除两岸之间的歧见,让两岸能有更多的走向民主多元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将来期望的方向。

我们也看到大陆本身也面对着,他们的国人对于社会制度不公,以及政治制度改革的需求,已经有很多的意见了。希望大陆能够非常务实的面对他们社会上的反映。他们诚恳地面对这些需求是他们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德国之声:还有一个关于统一的问题。我认为这很重要,在两德统一之前,七十年代初,他们互相承认彼此是一个国家,这是双方对话的基础。

刘德勋:我们在国际间很难找到一个和我们同样的例子,即使是南北韩和我们也不太一样,和东西德的状况也真的不同。马总统在就职总统之前也多次来西德,来看两德之间的问题。虽然说情况不同,不过透过各种不同的交流,让彼此能够认识,透过交流能让它作出实质性改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最近有个德国教授也提到,他所提出的意见,他觉得在台湾被实践了。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他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交流产生变化。他说,马总统通过交流、对话、协商,使敌对的两岸关系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我们希望对方务实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将来,他们的人民,他们的学生,他们的社会也能够理解了,针对两岸的存在就会有务实的思考。

采访:冯海音(Matthias von Hein)


李旺阳之死阻止胡锦涛七一赴港?

6月10日,香港多个民间团体发起游行,2.5万香港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彻查李旺阳死亡真相,并释放在押民主及维权人士。有评论人士认为,7.1在即,香港民众怒火可能使胡锦涛取消7.1赴港计划。

湖南邵阳"八九民运"工运领袖李旺阳于6月6日离奇死亡,继中国媒体人北风发起"紧急调查李旺阳死因网上签名活动"和香港民间团体的小型抗议之后,6月10日,香港支联会、学联、民阵、教协和"天安门母亲"等30个民间团体,发起要求彻查"李旺阳死亡真相"游行活动。

大约有2.5万香港市民参与了游行。有游行者蒙眼前行,以体验李旺阳长期被中共迫害至失明的痛楚。游行人士最后至中联办附近聚集,中联办紧闭大门无人应对,抗议者最后将"要求调查李旺阳死亡真相的紧急呼吁"悬于中联办门外的围栏上。

系在中联办大门外的呼吁信。

6月10日下午,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重申,不会也不适宜公开讨论李旺阳事件,激起香港市民批评。七一在即,有消息指胡锦涛将到港参加"香港回归"15周年活动,亦有民间团体准备发起大型"7.1游行"。有评论人士认为,李旺阳不明死亡引燃的香港民众怒火,有可能使胡锦涛赴港计划泡汤。有香港"音乐教父"之称的黄耀明在微博上留言支持彻查李旺阳死亡原因并表示,"香港虽然不民主但还有点自由,继续坚守着。"

李旺阳遗体被火化、亲友失踪,朋友被抓

6月10日,据香港商业电台报道,湖南邵阳市大祥区政府新闻办发表通稿,指李旺阳的遗体是应亲属要求火化,并表示李旺阳的妹妹李旺玲、妹夫赵宝珠及亲友代表参与安葬过程。该通稿还表示,上周五有四名法医专家验尸,当地人大政协委员、传媒均在场,并有全程录像。

网友看到此新闻后,再在网上要求邵阳当局公开录像、参与的人大政协委员、传媒名单及让失踪多日的李旺玲、赵宝珠"亲证"该过程。目前邵阳官方暂无回应。截止6月11日,德国之声多次拔打李旺玲、赵宝玲的电话均未打通。

早前发起为李旺阳捐款并亲赴湖南探望的云南维权人士朱承志,因为在网上发布李旺阳遗体被发现时的视频及照片,并在遭警方传唤后,拒绝写不过问李旺阳非正常死亡的保证书,被拘留十五天。李旺阳生前的多位亲友尹正安、王丽红、周志荣等依然处在失踪状态。

另据海外"参与网"报道,邵阳市公安局国保支队长赵鲁湘是李旺阳之死最大的疑凶。赵鲁湘曾在1989年参与镇压学生和工人运动,李旺阳先后两次被判刑均为他经办。德国之声拔打网友提供的赵鲁湘电话,电话接通即被挂断。德国之声也多次拔打邵阳公安局局长李晓葵电话未果。

"如果胡锦涛来港,一定要找他问个明白。"

香港支联会副主席蔡耀昌向德国之声介绍,香港民众对"八九民运"及目前内陆民主、维权运动愈加关注和支持。今年的六月四日,有超过18万的港人参加了维园"纪念六四烛光晚会"。六四刚过,就传来二十三年来一直被中共当局迫害的"八九民运"亲历者李旺阳的死讯,在李旺阳之死疑点重重的背景下,当局匆忙掩盖真相及软禁其家人、拘禁支持者的作法激起港人怒火。

"说他是自杀,肯定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整个事情恐怕是湖南地方公安一直对李旺阳进行迫害,包括利用非法手段将他致死,整个过程我们看到李旺阳的死不是那么简单,也完全不可能是自杀,我们觉得一定要追究真相到底。"

蔡耀昌也指七一很快就要到来,如果北京当局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妥善处理李旺阳死亡事件并公布真相、不能对违法迫害李旺阳的人士依法追究的话,此事将成为今年香港"7.1游行"的主题之一:"如果事情不能解决,香港人是不会接受的,今年的七一胡锦涛或是北京高层的人到香港,香港市民要找他们问个明白,作为中央政府要回应人民的诉求。"

作者:吴雨

德国之声

我一个也不原谅——读柴玲《我原谅他们》


柴玲发表公开信,向世人宣布,她原谅了在89“六四”调动二十多万解放军,用坦克和冲锋枪屠杀和平情愿、手无寸铁的北京学生和市民的邓小平和李鹏这些刽子手。在读到她的公开信之前,我采访过前89民运学生领袖、柴玲的前夫封从德,和89民运学生领袖周锋锁。因为一部名叫《天安门》的影片在网络上重新放映,这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柴玲在“六四”时讲她“期待流血”、“愿意求生”。我希望通过对封从德和周锋锁的采访,证实影片中关于柴玲的丑陋画面和卑劣讲话,是影片制作人的歪曲和断章取义。

一个多月前,旧金山的一群中文文学爱好者,在市立图书馆举行读书会,讨论柴玲的回忆录《一心一意向自由》。我前去采访。不料在会上发言的十几位读者,竟然没有一人对柴玲表示尊敬和肯定。我不愿意我的报道又增加柴玲的负面形象,我也采用了“断章取义”的手法,摘取了几句对柴玲的形象没有损害的话,写成一篇算不上真实的报道。在我的记者生涯中,过去在中国时写过这样的报道,而在美国当记者,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维护柴玲违背了我的职业规范。

20多年来,我看到一些“六四”流亡学生在海外的恶劣表现,但我从来不公开批评他们。柴玲尽管在诸多流亡学生中,是最少获公众积极评价的一位,但我希望她在我的心目中,仍然是美丽的,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非常遗憾,非常痛苦:我读了柴玲的公开信,蝴蝶一瞬间变成了苍蝇。

刽子手们从来没有对柴玲以及任何人说,他们杀人杀错了,柴玲为何原谅了他们?

“天安门母亲”们怎样原谅?20多年来,“天安门母亲”无时不刻受丧子之痛的折磨。就在柴玲原谅杀人的“六四”刽子手之时,刽子手的继承者们仍然不准“天安门母亲”公开祭奠“六四”死难的孩子。“天安门母亲”成员轧伟林对自己的儿子昭雪的一天,等待了23年,终于绝望,在“六四”纪念日到来之前自缢身亡。柴玲是不是要轧伟林在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首先原谅了刽子手们呢?

“六四”屠杀那天被解放军坦克活活碾断了双腿的方政怎样原谅?他如果不是被旧金山“人道中国”救助来到美国,过上正常的日子,他仍然在中国坐着轮椅每天在凄风苦雨中生活。方政告诉我,曾有一个寒冷的冬夜,他无助地在马路边从深夜坐到天亮。柴玲是要方政那时说“我原谅他们”吗?

李旺阳又该如何原谅?“六四”至今23年来,李旺阳大部分时间在黑狱中度过,遭受酷刑,致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他出狱后表示要为平反“六四”坚强的活着,却“被自杀”身亡。当李旺阳被刽子手残忍杀害离世的那一刻,柴玲是否也要他说一声“我原谅他们”呢?

“六四”屠杀,杀害的不仅是北京的数千学生和市民。“六四”屠杀使得中国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罪恶、所有的堕落都成为理所当然。没有“六四”屠杀,就没有今日中国的权贵横行,百姓涂炭。因为用坦克把人碾压成一滩滩血肉,用达姆弹把人的身体炸开一个个枪洞,刽子手却不向人民道歉、赔偿,不受惩罚,并且变本加厉对受难者的亲属施以暴力,那么在中国,就没有什么罪恶不可以堂而皇之了。“六四”屠杀是当今中国所有罪恶的原罪。于是,迫害民运与维权人士、侵吞国家财资产、强拆民房、侵占土地、制造毒食品、见死不救,造假撒谎,统统成为社会的常态。”六四”至今23年来,中华民族的下流与堕落,已万劫不复。柴玲是否要让身陷黑狱的刘贤斌、谭作人、高智晟,让以自焚抗争暴力拆迁的唐福珍,让吃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大头娃娃、让被车轮反复碾压路人视而不见的小悦悦,也都对制造了“六四”原罪的刽子手们说,“我原谅他们”呢?

我和柴玲一样,也经历过“六四”,也在海外流亡,但我不与柴玲为伍。我对刽子手一个都不原谅,绝不原谅。因为刽子手没有认错、道歉、忏悔,没有乞求原谅,还在继续作恶。因为儿女被杀害的“天安门母亲”、双腿被碾断的方政、“被自杀”身亡的李旺阳,监狱中的民运人士、维权人士,亿万受欺凌的冤民、贱民,没有说原谅他们。

至此,我终于相信,《天安门》影片中关于柴玲的记录,尽管断章取义,却也可能说中了柴玲心中的阴暗与冷酷。她今日的《我原谅他们》是当年“六四”那天“期待流血”、“愿意求生”阴暗冷酷心理的延续。她为当年《天安门》和今日《我原谅他们》再做任何辩解都是徒劳的,包括她的《一心一意向自由》,包括她的《再谈宽恕》。

柴玲是因为信奉了上帝,才不顾“六四”屠杀的受难者和“六四”屠杀为国家与民族带来的灾难,而原谅刽子手的。没有人相信柴玲心中有上帝,我只相信她心中有自己和有撒旦,不然她的心不会这般阴暗与冷酷。我不是基督徒,我也不用研究《圣经》,但我知道,如果真有一位上帝,上帝应是主持人间正义而不是原谅人间罪恶;上帝对正义与罪恶应该与人间同一个标准,而不是另搞一套。我曾在旧金山看见几千名华人基督徒齐聚太平洋岸边,面向中国,高举双手,指着蓝天,祈求上帝解救中国,而没有乞求上帝原谅罪恶。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如果柴玲要原谅“六四”刽子手,尽管原谅,但不要以上帝的名义。这一次她和撒旦一起,把上帝拖下了水,亵渎了上帝,她该请上帝原谅。

2012年6月10日

程凯《纵览中国》



也谈“遭遇警察”: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严峻现实



近日,香港开放出版社推出徐友渔、华泽编著的新书《遭遇警察:“和谐社会”里的故事》,编者希望我写几句话,我欣然从命。这不但是因为友渔、华泽都是我的好朋友和同道,理当呼应;也不但是因为我本人亦有“遭遇警察”的经历,不无体会;更重要的在于,这个现象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严峻现实,那就是当政者用暴力打压民间的建设性力量,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长此以往,将断送中国的和平转型。

 这本书里讲了20多个故事,都是当事人陈述“遭遇警察”的经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这些事件均发生于最近几年,有些则发生于最近一两年;二是被“遭遇”的大多是主张阳光政治、公民权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们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力量,而且他们的主张一般很温和。在更多场合,他们是在通过自己的行动(无论作为专业精英还是作为普通公民)影响社会,也试图帮助政府、催促政府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向前走。

难道不是么?滕彪、许志永均名列当年因孙志刚事件向全国人大上书的“北大三博士”,他们发起成立的“公盟”曾经在推动中国法治建设方面成绩卓著;丁子霖、蒋培坤夫妇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中痛失爱子,他们坚持了20多年的“天安门母亲”抗争行动却一直秉承还原真相、面对未来的理性原则;刘沙沙、王莉蕻、冯正虎、古川、“福建三网友”等是中国公民运动中出现的优秀代表人物,他们通过一个一个的具体行动改变着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我的同事、知名学者徐友渔,身体羸弱却意志坚强的公民维权运动参与者和记录者、原中央电视台导演华泽,他们在写作、拍摄、接受采访或采访别人时,不过是在尽一个知识分子的本分和责任。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遭遇警察”?他们为什么要被“喝茶”、被绑架、被失踪、被“戴黑头套”、乃至被侮辱和被殴打?这个国家难道疯了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公民?!

答案不难寻觅:当一个国家掌握权力的那些人把恋栈权力看得比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重要时,当这个运转了60年、早已病入膏肓的体制拒绝做出任何改变时,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此。然而,这又是何等颠倒黑白的逻辑啊!我注意到,本书的大部分当事人(作者)都是《零八宪章》的签署者,而《零八宪章》并没有说让共产党马上下台,它不过是在呼吁当政者顺应民主化的潮流,对中国的现存政治体制做出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一党专权的体制一定要退出历史舞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则有可能通过改变自我找到新的位置。这难道不是一件对国家、对13亿老百姓、也对当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均“功莫大焉”的大好事吗?可惜,当政集团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这么看问题,他们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他们深陷于自我编织的、巨大的权势利益之链而不能自拔。中东地区发生的“茉莉花革命”让这些人吓破了胆,他们生怕自己也有被清算的那一天,于是就动用庞大的国家机器对我们的公民下手了。2011年上半年,北京城风声鹤唳,上百名公民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失踪”,拉到郊外的某个地方“强制洗脑”,有的甚至遭到肉体摧残。《遭遇警察》这本书所记载的仅仅是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丑行中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呢?因为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温和的健康力量都遭到如此残酷的打压,势必迫使民间反对力量走向极端化。当政集团中保守力量占优势和民间反对力量的激进化、极端化,将构成中国政治转型的深层困难,甚至使理性渐进的和平转型归于无望,而这种转型对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如此复杂、党专制传统和前现代臣民传统如此深厚、转型条件如此脆弱的超大型国家本来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用暴力打压我们这个社会中最有良知的公民,不但天理难容,而且会把这个国家引向动荡,引向分裂,引向非理性的深渊!由此激发的中国的突发转型,将存在更多变数,我不认为我们对此已经有充分的准备。

本文还想就“警察”这个话题再说几句。《遭遇警察》这本书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警察,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臭名昭著的“国保”警察。当警察被用于监控、打压、迫害异议人士、自由知识分子或公民运动领袖时,他们总体上是作为专制体制的工具存在并发挥其“职能”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警察又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所组成,脱了那身警服,他们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他们中的一些人何以能够对自己的同类(即便他或她是所谓的“异议分子”)拳脚相加、大打出手?他们真的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吗?还是说,他们不过是在“混碗饭吃”,而这种野蛮行为体现了更深层次的人格分裂,或是在某种特殊条件或适宜条件下人的兽性的被诱发?我想本书记录的这些案例可供未来的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

我本人也多次“遭遇警察”。在被社科院革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警察曾数次登门“造访”,我也曾被跟踪、被“拦截”(在机场或海关)、被“上岗”(在家,24小时不间断监控,而且往往长达数天)、甚至被“陪同”散步和去超市买菜。所有这些“被”行为当然都令人恼怒,因为它们都是对公民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的侵犯。但实事求是地说,我没有受过警察的虐待,正相反,他们对我向来是客客气气,我也不认为这种客气完全是装出来的。在被“陪同”散步和去超市买菜的过程中,我曾和那些小警察、老警察们聊天,聊他们的妻子儿女,聊他们的喜怒哀乐,也聊当今中国社会的世道。他们有作为普通人的苦恼,也有对这个社会的看法。我相信,再多聊几次,我们会成为朋友-----尽管我一点也不怀疑,一旦他们接到“任务”,他们会毫不含糊地把我抓走,送进“局子”,送进监牢。这就是这个制度的可怕之处、害人之处:它迫使人们为恶,成为它的走卒和帮凶。在这个意义上,公民争取自身权利和自由的斗争,同时也是在创造为害者不再为害的条件,不管这种为害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公民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此而言,“遭遇警察”与我们要建设的法治社会、文明社会格格不入。迄今为止勇敢的中国公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结束这种可耻的现象。
(2012年6月10日于纽约)

张博树,《纵览中国》



若非曾慶紅幫江澤民挑戰“楊家將”中共黨史將改寫


《新史記》特約記者 葉茂之



楊白冰所提100人名單事件悄然無聲地在中共高層內越傳越廣。

一些本來就對楊尚昆、楊白冰看不慣者更是抓住機會反擊。李先念對比他大一歲而接替他擔任國家主席的楊尚昆一直耿耿於懷,現在當然不會爲之緩頰;陳雲、彭真也 認為楊尚昆、楊白冰的權力過大,不利於團結;出自第三野戰軍的張愛萍等堅決要求不搞“家天下”,張愛萍親自找江澤民談話,並向鄧小平、江澤民推薦了他的老 部下、時任國防大學校長的張震協助江澤民的軍事工作。

在一陣緊似一陣的“倒楊”聲中,鄧小平不露聲色地放棄了與他共事幾十年的四川老鄉兼親密友人楊尚昆,與陳雲、李先念協商,成立了由江澤民、李鵬、宋平以及中共元老薄一波主導的中共十四大籌備小組,對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人事進行了全面、徹底的清理。

鄧小平與楊尚昆這對經常相見的朋友互不聯繫了,頻繁走動的兩家子女互不來往了。在1992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四大上,楊尚昆、楊白冰徹底退出了軍界,代之以鄧小平的老部下劉華清、張愛萍的老部下張震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輔佐無從軍經驗的江澤民。

楊白冰100人名單中的絕大部分軍官的仕途由此走下坡路。

何其宗於1993年1月調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周文元於1992年11月調任瀋陽軍區副政委,宗順留於1993年3月調任瀋陽軍區後勤部部長,賀鵬飛既沒有成為中共十四大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也未能如期晉陞中將。

唯一的例外是熊光楷,這位在總參謀部以最善察言觀色而聞名的總參情報部部長,終於棄“楊主席”而投“江主席”,在中共十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同時陞任總參謀長助理。

1993年3月,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楊尚昆、萬里正式宣佈退休,趙紫陽也永遠失去了復出的希望。相反,江澤民則成為繼毛澤東、華國鋒之後,全面掌握黨政軍最高權力的第三位最高領導人,李鵬則再次連任國務院總理。

儘管曾慶紅在中共十四大仍被排斥於中央委員會之外,但是,江澤民不能否認,如果不是曾慶紅幫助他主動挑戰“楊家將”,他肯定會屈從楊白冰提交的這100人大名單。九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肯定將會改寫。

鄧小平於1997年2月19日去世,在幾天後舉行的追悼會上,當時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致悼詞時多次落淚失聲。曾任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撰文回憶說,開鄧小平追悼會那天,“老同志都來了,悲傷不已,有的當場暈倒”。
不過,10年後,楊尚昆之子楊紹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說,楊尚昆那天在現場沒有哭。而楊尚昆一年後去世時,鄧小平夫人卓琳在他的靈堂前坐了許久。《新史記》第7期)

----------------------------------

《新史記》從第7期開始和多個電子書刊公司合作,推出電子版,接受全球各地訂閱者,以下是其中一家電子書刊公司製作的《新史記》訂閱網址: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8





訂閱半年3期八折,原價1050元,優惠價NT$ 840元(平均每期280元)
訂閱一年6期七折,原價2100元,優惠價NT$ 1470元(平均每期245元)
訂閱兩年12期六折,原價4200元,優惠價NT$ 2520元(平均每期210元)
訂閱三年18期五折,原價6300元,優惠價NT$ 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2012年6月10日《明鏡郵報》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10日)

明镜网 >> 首页 >> 热点 >> 排行榜


2012年6月10日《歷史日報》

《从未道歉》展现中国"另一面"

一部记录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影片将于本周末在德国院线上映。这是一部讲述不公和专制独裁的影片。主人公称该影片是"理解中国的第一步。"

艾未未是最有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美国导演兼记者克莱曼(Alison Klayman)历时三年,用影像记录了这位现年55岁艺术家的生活。这部91分钟的纪录片作品将于6月14日在德国影院中与观众见面。影片不仅仅展示了 艾未未作为艺术家、博主以及维权人士的一面,也揭露了中国体制中不公正的一面。它展示了中国除了经济腾飞、政府宣传攻势以外的另一面。

在接受德新社驻北京特派记者的采访中,艾未未认为这部电影能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中国,影片记录了他近来的工作以及中国社会的现状,包括法律体系以及政府部门一些负面性的行动。艾未未认为:"影片非常真实。"

导演克莱曼拍摄的这部影片同时也是纪录当今中国最富戏剧性的一部影片。《从未道歉》记录了中国最有名的艺术家以及他同体制中的不公展开斗争的过程。导演在用镜头陪伴艾未未的3年时间里,采访了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ARCHIV - Der Künstler Ai Weiwei fotografiert am 09.10.2009 in München (Oberbayern) im Haus der Kunst bei einer Pressekonferenz die Journalisten. Der chinesische Künstler Ai Weiwei hat noch keinen Einspruch gegen seine Millionenstrafe einlegen können. Der Regimekritiker scheiterte am Montag (14.11.2011) auch mit dem Versuch, mehr als die Hälfte als Garantie für seinen Steuerbescheid einzuzahlen. Foto: Tobias Hase dpa +++(c) dpa - Bildfunk+++

爱纪录的艾未未被“记录”

通过展现个体命运展现中国的另一面

在接受德新社的采访中,艾未未指出,想要找到一个描述中国当代文化和法律体系的纪录片很难。《从未抱歉》表现了中国社会中个体和集体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 影片纪录了转型中的中国。人们仍然在追求自由、人权并向权力机关发出挑战。艾未未指出,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还没有在中国得以实现。西方社 会也有它自己互相矛盾的一面,而中国和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社会冲突。

艾未未认为,这部电影客观反映一个人,一位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但这种困境和他个人的努力有关。不努力的人,也不会遇到这些问题。除此以外,影片中所记录 的这位艺术家的境况相比之下还算不错,因为他能够得到国内以及国外的关注。他有发声的可能,而许多人都没有。但这些人的境遇可能比影片中这个艺术家的要糟 糕许多,所有的这些无人知晓。所以在这一点上,《从未抱歉》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艺术作品。

艾未未认为,影片通过展现一个个体的命运同时展现了中国另外的一面。这不是人们在奥运会、世博会或者经济腾飞中所看到的一面。中国的成就是建立在许多人的 苦难之上的。艾未未向德新社表示,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下棋的人,对手走一步,他自己也走一步。艾未未先是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设计工作,后来 却抵制2008奥运的宣传攻势,将其形容为"向外国人假笑。"

影片播出的时机正值德国各地举办一系列中国文化年官方活动之际,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影片的德国发行方向德国之声透露,放映《从未道歉》的影院并非德国的主流院线,更多的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影院。

综合报道:任琛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吾爾開希:政改或為中共延續生命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大陸流亡民運領袖吾爾開希近日稱,中共目前面臨各種危機,如果透過改革走向民主政治,可能再為自己換來30年政治生命。而對中共最有參考價值的例子,當屬台灣經驗。

美國之音報導,吾爾開希表示,當年六四期間,學生們並非要推翻中共,而是要求中共進行政治改革、剷除腐敗,但政府卻以鎮壓回答學生訴求。

他認為,1989年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決定鎮壓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中共一旦向學生退讓,就會產生連鎖效應,節節退讓,導致中共垮台。

吾爾開希指出,鄧小平當年決策失誤,帶給大陸莫大損失,包括政府與民間失去信任,政府只能以超過中國大陸軍費的維穩經費強化國家機器,但社會存在的危機和不穩定仍在繼續發展,「中共已陷在維穩怪圈不可自拔」。

對於近來有分析稱,中共面臨一種即將崩潰狀態,吾爾開希認為,大陸之所以沒有崩潰,最主要原因在於「改革開放」。

他強調,中共有必要啟動政治上的改革,走出目前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困局。對中共最有參考價值的政治改革例子,應當就是台灣經驗。

吾爾開希指出,過去幾十年歷史顯示,先總統蔣經國推動的台灣政治轉型非常成功。一黨專制變成多黨民主制度,除了兩岸關係可能發生的因素之外,台灣自身的政治、經濟、社會保持相對穩定。

他說,如果中共能夠啟動政治改革,讓中國大陸走向民主,中共有可能因此給自己再換來30年政治生命。1010611

南京室外待一天 像抽15包菸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11日電)中國大陸近來多地空氣污染嚴重,湖北武漢11日天空灰霾一片,一度傳出有鍋爐廠爆炸造成汙染的謠言;南京昨天更變成「黃城」,專家稱,待在戶外24小時,等於抽了15包菸。

財經網整理大陸各地空氣污染嚴重的照片,南京新街口商圈大樓幾乎被黃霾天氣籠罩看不見樓頂,天空更呈現淡淡的土黃色,網友稱「南京變黃城」。

報導引述環保專家的話指出,這輪汙染跨度罕見,包括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大部分地區都出現重汙染,空氣中間還彌漫焦味,「站在戶外呼吸24小時相當於抽菸15包。」

中國氣象局在官方微博上解釋,南京天空變土黃色,「元凶是大面積焚燒秸稈(稻麥穗)」,產生大量汙染顆粒,形成遮陽層,陽光在汙染物中多次反射折射,導致天空呈現土黃色。

中央電視台報導則指出,湖北武漢11日的能見度最低不到500公尺,網路上各種謠言四起如火災、武鋼鍋爐爆炸、化工廠氯氣外洩事故等,但都不是事實。

武漢市政府官方網站今天還特別發布消息稱,「經與林業、公安消防局核實,今日上午武漢市未出現森林火災與大面積社會火災事故。」1010611

中国欢迎欧盟救助西班牙银行业

北京

据德新社报道,中国对欧盟计划向西班牙提供巨额金融援助表示欢迎。尽管对持续性欧洲债务危机存有疑虑,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周一(6月11日)在记者会上明 确表示对欧洲人能解决问题有信心。朱光耀称,中方坚信,欧洲有智慧和能力处理问题,中方希望事情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也对情况恶化做好了准备。他指出,欧 洲债务危机依然持续,下周一和周二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必须达成有力措施。中国副外长崔天凯也表示,G20峰会必须发出积极信号,各成 员国必须扩大彼此合作,应对全球紧迫经济问题。上周六,西班牙政府作出决定,作为第四个欧元区国家请求国际金融拯救伞保护,向本国受到打击的银行业提供援 救资金。马德里将有可能从国际金融拯救伞项目获得最多1000亿欧元的紧急贷款,以渡过银行危机。


德国之声中文网




字里行间看美国:纽约市长与独裁

燕青

日前,纽约市卫生局宣布,纽约市内的餐馆、电影院、体育场馆以及散落在街头巷尾的食品车,今后一概不准销售16盎司以上的含糖冷、热饮;可口可乐等等,都在其中。在美利坚这一高度崇尚各种自由、尤其是消费自由的国度,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想胖就胖*

纽约时报5月31日在头版的位置上刊登了这一消息之后,第二天,就有民众公然宣称:“这个问题,不是你能强迫的。市长提出这种方案,简直就是大独裁者的作风!咱老百姓想胖就胖,你管得着吗?"

美国民众一向崇尚自由,并因此而举世闻名,美利坚合众国如今仍然坐在第一超级大国的宝座上,跟这一特征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想胖就胖?

6月2日,随手翻看纽约时报,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彩色“巨照”赫然跃入眼帘:

“照片”上,他一脸严肃,颈上围着一条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纱巾,身上穿的也是看似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连衣裙,双臂伸展着,身体向前倾,做演讲状;体态绝对是标准的老奶奶,甚至小腿颇为粗壮这一细节也一应俱全。布隆伯格脚下,是曼哈顿举世闻名的一连串摩天大楼。

就在这一幅“巨照”上面,布隆伯格被郑重冠以“The Nanny”,即奶妈、保姆、专门负责看小孩儿的。在这个光荣的头衔下,是一行小字:你还以为是住在自由的国度里呢。(You only thought you lived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自由与不自由*

看了这幅“巨照”,好笑之余,一种自由兼不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自由在于:大名鼎鼎、甚至一度考虑问鼎白宫的亿万富翁、纽约现任市长布隆伯格,至少在形像上,可以任意被人“歪曲”,而且是被明目张胆地歪曲,而大家都知道,始作俑者不必担心被布隆伯格或者他手下的黑帮搞那么一下;不自由在于:这幅广告/漫画还确实是让人联想到:纽约市长、市政府以及广大的政治领导阶层,他们是否在想方设法地让“自由国度”变色呢?你看,广告上,布隆伯格分明是把整个曼哈顿踩在了他个人的脚下。

*似乎缺乏犯罪动机*

又一想,布隆伯格早年自己办公司,钱也赚够了,这不,当市长,每年只收象征性的一美元的工资,他干嘛要得罪人、给自己找麻烦、惹得某一方忿恨到在全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上、出巨资、刊登这样一幅滑稽的广告呢?(纽约时报透露,刊登这样一幅广告,费用要十七万四千零两百四十美元,$174,204.00。)

一时间,布隆伯格这么做,到底是大独裁者,还是为民着想,成了全美国上下群起而论之的话题。

*大量读者来信*

这不,纽约时报在刊登出布隆伯格这一提案的当天,即同时发表社论说,这一步棋跨界了,有碍民主自由的原则。但是,在6月2日的读者来信栏目里,该报则刊登了来自全国各地、意见不同的五位读者的来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系主任就在从波士顿发出的信中说:纽约的这一举措好得很!这么做是有根据的;过度喝这类饮料绝对会增加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对谁都不安全。

*小号冷饮=小号子弹*

但是,一位名叫加里·陶斯仃的纽约人在信里说:布隆伯格市长要推进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想法和尝试都是好的,但政府绝对无权将敦促变为强行;肥胖症这个问题不能指望通过小一号的杯子来解决,就像不能指望持枪行暴的问题能够通过小一号的子弹来解决一样。

*市长得寸进尺?*

这位陶斯仃先生说了这些还不算,还继续上纲上线,把问题拔高到美国的立国之本,即纽约人以及广大的美国民众,生命中的自由将要继续存在或是行将灭亡的高度。

陶斯仃先生在读者来信里写道:布隆伯格市长提出这一建议,实际上是开了一个非常不好、并且是危险的先例。“自由往往不是被大规模拿去,而是一点一滴地被悄悄夺走的,直到自由消失殆尽,人们才恍然大悟。纽约人过去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不仁,以至于给了市长一英寸,他就拿走了一英里(In their apathy, New Yorkers have given the mayor an inch and he has already taken a mile)。假如这回再不跟他好好干一场的话,那么,我们所剩无几的自由,也就不配再继续享有了。”

有这么几位忧国忧民的读者存在,躲在某个小黑屋(或者豪宅里,谁知道呢),及时发电邮给纽约时报编辑部,慷慨陈词,或许纽约仍然有希望 ......

*胖子要被禁?*

担心布隆伯格要成为举世之间下一任大独裁者的,不光是陶斯仃先生。华尔街日报在6月2日,正式以社论的形式,对布隆伯格进行了“人身攻击”:

在这篇社论里,布隆伯格已经不再是市长,而是变成了严厉的“教官”:

假如问题的根源是盛饮料的容器尺寸过大的话,那么,布隆伯格市长下一步要禁的会不会是大尺寸的人了呢?“如果需要政府出面,才能帮助民众防范20盎司的饮料的话,那么,美国的问题恐怕要远远超过肥胖症的宽度和广度。”

听华尔街日报这么一说,布隆伯格立马就要变成、或者已经就是一个纳粹!大尺寸的人要被禁,其他形状、色彩、拥有各种爱好的人,还远吗?

让读者有如此联想,应该说恰恰是这篇社论的目的。

不过,全美国上下,毕竟不是一言堂,对布隆伯格怀有同情心的、甚至认为他之所以提出上述“健康方案”,是出于良知和理性的,尚有一些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位教授就站出来说,布隆伯格敢这么做,有胆识!翻译成中文:敢顶着压力这么做,算他有种!

*有勇气、办实事的领导人?*

华盛顿邮报在6月2日的社论中说:

对一些人来讲,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要在餐馆、影院等地对冷饮的尺寸进行限制,这一举措仿佛是政府过份管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要集中打击冷饮行业?含糖冷饮只不过是问题的一个环节而已;为什么要在这个过程中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但是,话说回来,同时也要看到,美国人当中,目前有36%都处于肥胖状态,每年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要花去全国上下一千九百亿美元的资金。从非常实际的角度出发,肥胖者生活方式的选择,其实是在迫使每个人都付出。自从1970年代以来,美国人肥胖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因为喝了太多的各种含糖饮料。

*腰围问题之纵深*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进一步说:

布隆伯格要采取这一措施,确有“侵权”之嫌,但我们乐见他针对美国民众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尝试着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解决,这并不是很多政客都肯尝试的。我们希望他能够成功,而且即便不成功,也应该说是向其他一些有志之士发出的一个邀请。群策群力,美国人不断加宽的腰围问题或许就有解决的希望了。

如果说华盛顿邮报的社论在表扬布隆伯格的同时,也点出了他这么做确有“侵权”痕迹,也就是还在找平衡的话,那么,轮到布隆伯格自己给自己说话的机会,他可就完全是站在自己一边了。也难怪他;任何人如果有这个机会,恐怕都是要为自己辩护一番的。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最后一次有机会向公众发言时,不也是竭尽全力地为自己的太太、孩子辩护了一番吗?看来普世价值也不仅仅是“民主”这一点呢。另有好事者说,如果有一天薄熙来被公审的话,不知有多少国家机密会被泄露出来!

*布隆伯格:我会笑到最后*

给布隆伯格一个公开说话机会的,不是美国的人大(到目前为止,这个案子还没有发展到要国会占用纳税人的钱,举行听证的地步),而是今日美国报(USA Today)。在6月4日出版的USA Today上面,该报先是郑重发表社论,比起华尔街日报来说,语调柔和多了,但是意思相距不远:布隆伯格你别在那儿捣蛋了。听起来仿佛颇有代表全美国民意意味的今日美国报就是民主,这不,在明确表示对布隆伯格的提案不感冒的同时,还给布隆伯格开了一块版面:你小子想说点什么,在这儿说吧。

布隆伯格来者不拒,而且似乎还以一种颇为漫不经心、甚至是大度的口气说:

为了维护公共健康而采取的那些果敢的措施,一开始往往都会引起争议。在酒吧、餐馆里禁止吸烟、限制餐厅使用反式脂肪(trans fat)、要求餐厅将每道菜含有的热量明确写出来,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所有这些措施都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事到如今,这些措施在纽约深受欢迎。等待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很可能会回过头来对自己说:以前怎么没早点想出这个主意?

你瞧人家那份自信!尘埃落定之后,你们这些人,都跟着在我屁股后面吃尘土吧!

瞧美国这民主搞成这样!

*纽约的民生*

布隆伯格最狠的一招,是在纽约市政府的网站上明目张胆地公布说:在我任期之内,纽约市里,人均寿命平均延长29个月,也就是,男女老少平均下来,要足足多活上两年多。言下之意:你说我这民生搞得怎么样?连最苛刻的人都只能说,纽约人现在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似乎比过去多多了。进而有中国读者还可能会说,中国人口虽然众多,但是最近在共产党领导下,那些自杀、自焚的人,显然是在拼命地将人均寿命往下拉,这些人实在是居心叵测。

后记:上面提到的那幅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广告,其出处是一个叫作“消费者自由中心”的组织。上网搜索一下,发现该组织是“由餐饮业、食品行业以及众多消费者支持的。”美国有一个机构,叫作sourcewatch.org,专门调查那些试图影响公共舆论和政策的组织、团体、个人,背后是谁。据这个组织说,“消费者自由中心”不光代表餐饮业,同时也还代表烟酒等行业。看来,多查查有好处,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就坏了。




布隆伯格广告全景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中國反對G20峰會討論敘利亞問題

中國說,即將於墨西哥召開的20國集團峰會應當關注全球經濟問題,而不應當討論敘利亞的動蕩局勢。

中國副外長崔天凱周一(6月11日)表示,G20峰會一直是全球經濟問題的討論平台,從未包括過政治和安全問題。

崔天凱說,雖然敘利亞問題引發了全球的嚴重關注,但20國峰會不是討論這一問題的適合場所。

他說,北京將利用G20峰會的機會表達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與訴求。

但崔天凱同時承認,由於美國經濟問題的重要性和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範圍,這兩點可能將成為此次峰會討論的最主要內容。

但他堅持認為,國際社會應當更加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關注他們是否能以負責任的態度解決自身的問題,並協助改善全球經濟。

敘利亞反政府人士稱,在該國15個月來的戰亂中,已經有1.3萬人死於非命。

但美國及其歐洲伙伴長期以來要求聯合國制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呼籲都因中國與俄國的阻撓而未能實現。

中國與俄羅斯上周發表聯合聲明,反對國際社會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



BBC中文網

法国法律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发展近况

作者 尼古拉

在法国,公证人属于司法的辅助人员之一。根据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CSN)发给本台的2012年5月电子月刊中文章的介绍,法国正在积极推动其法律技能的国际发展。在此背景下,具有十四年历史的“国际法律合作局” (ACOJURIS)现已更名为“司法国际合作”集团(JCI)。就此,本次“法律生活”节目,为听众们介绍法国法律在国际合作领域中的发展近况,感谢收听。

根据法国财政部属下机构官方网站的介绍,负责在境外推广法国法官、律师、公证人和司法执达员等法律工作者能力的机构“国际法律合作局”现已依照2011年12月20日颁布的一项行政决定(Arrêté du 20 Décembre 2011)更名为“司法国际合作”集团。新机构包含了法国司法与自由部、法国国家法官学校(ENM)、法国国家监狱行政管理学院(ENAP)、法国律师公会全国理事会(CNB)、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CSN)和法国司法执达员全国行会(CNHJ)。这一新机构集结了法国所有的法律行业,目标是要在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中,在司法层面,最佳程度地发挥法国公共部门和私营单位的专长。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电子月刊中的文章特别指出,法国法律合作机构的这一变化不仅只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法人地位也由原先的协会变为公益性团体。就此,“司法国际合作”集团主席Olivier DE BAYNAST指出,做为一个公益团体,属下每位成员都能开展公共服务的任务。这种更加稳固的结构,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也会更加有效。

据法国司法部介绍,法国司法机构与外国司法机构建立友好关系是对外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这些关系不仅能够满足众多技术扶持和寻找资料的需要,而且往往还能推动展开重大的立法改革;加强公证人、律师和司法执达员等司法辅助行业间的交流。此外,加强法制国家和司法现代化也是欧盟和国际机构之间各项多边合作计划的首要任务。这些合作计划包含邀请多国直接参与或者通过欧盟、欧洲委员会、联合国属下机构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参与的计划。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电子月刊中的文章指出,“国际法律合作局”之前的两大职能分别为:关注全球所有法律合作项目,参加有关司法体系重组与培训的国际竞标。如今,新的“司法国际合作”集团不仅传承了国际法律合作局的两大职能,而且,还增加了研究活动,尤其是针对全球大平衡的研究,为此,一些学者也将加盟。此外,为了参加涉及司法行政管理的竞标,最高行政法院也已成为“司法国际合作”集团的新伙伴之一。

就法国与中国之间司法合作的最新动态,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方面的消息显示,一批法国公证人于5月15日和16日,在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五期中法公证法律(Droit notarial)专题讲座。在上海,法中法律界人士于5月17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有关继承公证文书制作的研讨会。同日,华东政法大学还举行了中法合作公证业培训项目第一期的开班仪式。据介绍,这一项目由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上海市公证协会、法国巴黎第二大学、中国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共同组办。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南方暴雨成灾 7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5亿多万

中国南方多个省份近日暴雨成灾,目前在江西、湖南及贵州的灾情,就导致5人死亡、2人失踪,近7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5亿3000多万元。

受到暴雨影响,在这3省中,部份中小河流水位迅速上涨,期间一度超出警戒线

湖南怀化及湘潭市昨天还降下200公厘雨量,有70多个县区出现灾情,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36万人受灾。

贵州凯里市也出现特大暴雨,引发土石流,导致3人死亡、6人受伤,3万多人受灾;当地政府已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撤离灾民。

在江西也有近30万人受灾。中国气象局预测,南方地区未来2日仍有大雨。


自由亚洲电台


競逐台北市長連勝文機會大

馬英九民調低迷,令國民黨接班問題提早浮現。馬屬意以尚未加入國民黨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為第一優先。


馬英九連任以來民調低迷,使得原本在明年才會出現的中生代卡位(爭搶位子)問題提早浮現。在二零一四年「七合一選舉」中,外界最關注是台北市長參選人,這是兵家必爭之位。現任市長郝龍斌任滿兩屆,必須交棒,而台北市長是通往總統府的終南捷徑,只要卡上台北市長,就等同於拿到總統大選入門票。

目前,馬英九屬意的接班人以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為第一優先;而藍營中最有可能挑戰江的人非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兒子連勝文莫屬。

江宜樺以自由派學者聞名學界及政界,他的履歷和馬英九如出一轍,都是由建中、台大到美國常春藤名校的博士學位。馬為培養江出線,二零零八年拔擢他為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接著吳敦義組閣時成為第一部會內政部長,陳畄組閣時成為行政院副院長,短短四年他如坐雲霄飛車般扶搖直上,速度之快令不少人側目。

江宜樺受國民黨栽培,但他迄今仍未加入國民黨。今年總統大選一結束,馬曾極隱密徵詢江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可能性。一方面讓江順理成章加入國民黨,另一方面借重江沒有國民黨任何包袱的背景,執行馬英九黨務改革意志。因此讓江在黨內建立威望,甚且立下戰功,以鞏固江接班地位。然而馬的布局卻因為江一句「我對國民黨沒有感情」婉拒出任黨秘書長而打亂了,更引發黨內各勢力對江的不滿,成為江能否順利接班最關鍵瓶頸。

相對於江宜樺的「非藍」色彩,連勝文出身是「正藍旗」少主地位。特別是二零一零年五都大選,連勝文為藍營挨了一槍,拉抬了藍營選情。原本國民黨可能輸掉台中市與新北市,卻因連勝文一顆子彈而翻盤,為國民黨立下血汗功勞。加上連戰在黨內擁有充沛人脈與企業界的關係,連勝文先天上就在國民黨內比江宜樺更易得到各系統派系的支持,這些人脈、金脈的優勢是江遠遠不能望其項背的。

但是,連勝文的優點也正是他的最大弱點。連勝文在兩岸三地都有投資買賣,在選戰中可能招致對手攻擊,質疑是否有中資在背後?是否會受中資牽制?是否會出賣台灣利益?最後還會引爆一中一台選邊站基本教義統獨之爭。

圍繞連勝文的利空因素,正是連家從二零零四年連戰敗選總統後,把觸角伸展到對岸的最大政治副作用,連勝文唯有處理掉這些疑慮,才有可能獲得馬青睞進入國民黨接班梯隊與江宜樺一搏。否則,未來國民黨將再蹈當年趙少康、黃大洲分裂的局面。


亞洲週刊

台灣處境是「左右逢源」還是「左支右絀」

從2008年馬英九總統第一任期開始,兩岸氣氛明顯改善,兩岸經貿交流明顯升溫,大陸觀光客大量來台,在在顯示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發揮明顯的成效;兩岸之間的「你儂我儂」,甚至引起韓國人吃味,創造出所謂的「Chiwan」一詞。美國政府方面,也擔心台灣的「親中」,會不會成為一面倒的「傾中」?許多國人因此沾沾自喜,認為台灣不但沒有「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困境,還可以在兩大之間「左右逢源」。

 然而,儘管大陸觀光客仍然絡繹於途,兩岸之間「先易後難」的進展,經過四年的蜜月期,逐漸進入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的現實困難階段。兩岸原本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下,大陸方面強調「一中」,台灣方面強調「各表」,倒也「相敬如賓」。然而,中國大陸自始就將台灣視為一省,邇來更規劃以「海西特區」為對口地區,甚至推出平潭島開發計畫,將台灣定位為轄下地區的意圖日益明顯;在國際間,任何含有主權國家性質的會議,台灣幾乎都無緣與會,甚至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台灣也只能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還發生WHO矮化台灣為中國一省的事件。另外,在兩岸金融開放過程中,將「台資企業」限縮為在大陸工商管理部門及商務部登記的台商,至於早期許多透過第三地「轉進」大陸的台資企業,則不被承認。凡此種種,顯見其主權宣示的意味日益明顯。

 甚至,坊間盛傳,中國大陸曾透過各種管道傳達訊息,要求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必須提及「一中」;不論傳言是否屬實,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依據憲法「中華民國」包含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所以「一國兩區」是合憲的說法。馬總統的處理,不但對大陸的「一中」要求,「四兩撥千斤」地巧妙回應,還讓先前引起爭論的「一國兩區」說法,有個合憲的下台階。事後,中國大陸的對台辦也做了善意的回應,認為馬總統「一國兩區」的談話,仍在「一中」範圍內。「大陸得了面子,台灣得了裡子」-這應是台灣未來處理兩岸敏感議題的典範,值得按「讚」。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雖然與台灣有數十年的合作與友誼,然而國際情勢波譎雲詭,講究的不是國際道義,而是本國利益。因此,國人切切不可認為憑著台美多年密切關係,就可高枕無憂,不要忘了尼克森總統與季辛吉國務卿突然掀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序幕,以及卡特總統突然宣布與中共建交的歷史傷痛。國人也切勿以為台灣在美國圍堵中共的太平洋島鍊居樞紐地位,是遏阻中共東出太平洋的最佳屏障而自抬身價。事實上,當中共的洲際飛彈能打到美國本土,且中共能自行建造航空母艦,海空聯合作戰軍力可以無限延伸時,太平洋島鍊的戰略價值已經大幅降低了。

 自全球金融海嘯爆發迄今,美國的景氣復甦雖較歐洲略佳,但仍處於疲弱的情況;面對今年的大選,現任總統歐巴馬儘管勝算不高(美國歷史上沒有一位現任總統在選舉前一年的失業率超過7.4%還能夠當選連任),但仍將放手一搏。開放美牛進口,事關歐巴馬及所屬政黨民主黨的選票,因此美國政府原先還扭捏作態,聲明美牛開放與TIFA復談無涉;最近則以綁票勒索者姿態,明白表示:「TIFA復談落在我手上,將來加入TPP也要我點頭才有機會,若不開放美牛進口,這兩個『人質』就沒命了。」

 進一步言,台灣的經濟成長在歐美經濟疲弱,且歐債危機隨時可能帶來世界經濟動亂之際,對中國大陸市場仰賴益深,因此台灣對大陸的談判籌碼更為減少。在對美關係上,除了美牛綁TIFA之外,台灣的國防武器全賴美國供應,因而對美國也只能唯命是從,以保國本。換言之,台灣在美中之間之所以「兩大之間難為小」,不是處於美中衝突的夾縫中,而是兩者均各有所圖;從戰略上言,這讓台灣不必「選邊站」,但仍須兩面討好,才不致「左支右絀」。

 在形勢比人強的大環境下,我們認為,今後台灣對於大陸應秉持「給面子,要裡子」的原則:在某些場合,只要能讓台灣維持現狀,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利,則不妨就「表象一中」彈性讓步。至於對美國則要採取「左手開門,右手關門」的策略:雖然開放美牛進口已屬必然結果,但中央應「授權」地方政府以維護國人健康為由,嚴加檢驗、經常抽驗、賣場強制設美牛銷售專區,並且顯著標示瘦肉精含量,以及明顯提醒瘦肉精對人體可能之不良影響;如此會讓美牛銷售業者疲於應付,也讓美牛消費者知所防範,但美國也沒有藉口不復談TIFA及提供國防武器。「唯仁者,能以大事小;唯智者,能以小事大」,既然「兩大」都不仁,居於其間的「小三」,只能靠智慧周旋其間,別想「左右逢源」,只要能不「左支右絀」就算很好了。


台灣 中國時報

民進黨蘇貞昌應出訪大陸

朱言貴/空大教師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表示,民進黨新主席蘇貞昌面臨的重大挑戰,端在如何釐訂兩岸政策,俾與前主席蔡英文有所區隔,而目前兩岸關係之進展,北京是滿意的。

 以美國的觀點,迄今民進黨之兩岸政策,仍然欠缺可行性,中華民國的兩岸政策,實質上還是由國民黨主導,如果民進黨不能迎頭趕上,那麼民進黨的最大罩門,就是該黨的兩岸政策,缺乏說服盟邦的理由,難免自遺伊戚。

 事實上,2012總統大選前夕,美國採取以實際的行動,來替馬英九助選,民進黨亦心知肚明,美國不信任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但是有口難言。既然明知自己的痛腳所在,卻始終沒有能耐改變現狀,不啻代表本身的無能,蘇貞昌屬於民進黨新主席,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總是要有具體的新作為,何況蘇貞昌有志於2016總統大位,亟需令人耳目一新的措施。

 朝野兩黨競爭的好處,正是要相互比「好」,如果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一直拿不出成績單來,使得國民黨獨占鰲頭,除了邁向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永遠難以走完之外,政黨輪替的民主常軌,也難在台灣賡續下去。

 兩岸政策攸關台灣的未來,民進黨沒有理由缺席,不宜囿於台獨之意識形態,不惜把中華民國的前途葬送掉,況且兩岸和解與台灣主體性之間,並非永不相交平行線,只要處理得宜,足以並行不悖,毋庸喪失台灣主權。

 準此,蘇貞昌上任的當務之急,無非以務實可行之兩岸政策,來與國民黨現行的不統、不獨、不武相比較,後者失諸於消極,民進黨尤其需要以積極的行動,把國民黨比下去,蘇貞昌不妨以出訪大陸,來打響第一砲!

 說穿了,台獨是民進黨的包袱,絕非其寶貴的資產,受制於台獨框架,民進黨兩岸政策始終陷入綁手綁腳,完全施展不開的命運,原本主張終極統一之馬英九,現在可以主張不統,為什麼民進黨非要死守台獨神主牌?


台灣 中國時報

建立台幣、人民幣與日圓三角關係

大陸與日本自6月起,實施的貨幣直兌,是東亞金融的重要發展。國際貨幣基金會發言人表示樂觀其成,曾經反對亞元構想的美國則反應審慎。《旺報》日前舉辦座談會探討此事(詳見今A12-14版),與會專家均樂觀其成,也呼籲台灣應積極加入此一區域金融合作大潮流。

 表面上中日貨幣直兌只是兩國經濟關係貨幣上的安排,但是所衍生的後續波濤,在未來的國際金融版圖上,可能遠遠超過了匯兌上的效應。最重要的兩個走向,一是中日可望因貨幣命運共同體走向而關係更加緊密,其二是東亞貨幣自主性將會提高。對於台灣而言,要審慎處理這個三角關係,才不會錯失東亞的金融脈動。

 今日美國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當然與美元自布列頓森林會議後獨霸全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美元之前的上一個貨幣霸主是英鎊,英美向來又是最緊密的盟友,布列頓森林會議要是沒有英國的忍痛支持,美元也沒辦法繼承英鎊的地位。

 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必須走出去,但中國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發言權不夠,除了自身實力不足外,也欠缺金融盟友。美國在1980年代打壓日圓;進入21世紀以來,主要打壓人民幣。日圓不是美國當前的焦點,但是這幾年日本深為強勢日圓所苦,維持出口競爭力已非常艱辛,一旦經濟降溫經常帳數字就更難看。

 當中日貨幣緊密結合後,共同的金融利益,有助兩國貨幣共同對抗美國的壓力。而貨幣間的連結加深,相互協作關係可產生政治外移效果,建立兩國相互掩護共同應對其他關係,譬如東協就是一個可以發揮的平台。而有了日圓的加持,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可因政治上的掩護效應,更上一層樓。

 東亞金融系統最大的問題,在於金融市場發展不成熟,而且缺乏大規模、範圍足夠廣的本幣債券市場。因此,區域內企業與金融機構必須以外幣舉債,造成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與期限搭配上的問題。

 亞洲地區缺乏強勢的國際性貨幣,日圓即使強勢也難獨撐大局,當然一方面是因為周邊各國還有心結,更重要的是沒有經濟大國支持。如果中日雙方的貨幣結盟,那麼兩國加總的經濟實力,就有可能共同創造亞洲的本幣債券市場。區域內企業與金融機構籌資,若能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東亞各國央行也可以藉此擺脫美元的束縛,各國貨幣的相對穩定性便能提高。

 大陸推動東協國家持有人民幣做貿易結算,而這些東協國家與日本也有密切、龐大的貿易關係,但卻是以美元而非日圓結算。貨幣直兌後中日雙邊持有對方貨幣增加,日本金融機構可將手中的人民幣,在東協國家承做人民幣的貿易結算,而日圓也可以在區域內發揮同樣的作用。

 人民幣和日圓的直接交易,創造出真正的東亞金融圈,台灣在這個平台上,必須審慎思考其中的戰略。日本與大陸間仍存有政治與心理的障礙,長期以來,台灣以日本的資本設備製造中間財,供應大陸加工成品外銷,是中日間生產與貿易的橋梁。台日簽署投資協議後,這種橋樑關係更為深化。

 不過,大陸經濟正在轉型,加工出口比重將加速降低,內需消費市場會逐漸成長。中日貨幣直兌將是台灣在大陸轉型過程的新機會,透過與人民幣和日圓的合作關係可以趁勢在人民幣離岸業務上追上香港,因為港幣在大陸無法像台幣做到回流。

 對於日圓,新台幣可以藉由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加深與日本金融版圖的互動。未來台灣可善用此三角關係,借力使力立足於新的東亞金融圈。


台灣 中國時報

谷開來的律師 專為涉貪官員打官司

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路透昨日報導,薄熙來家族決定,為谷開來聘請一位專門為官員打貪腐官司的北京律師操刀。日前曾有報導指稱,谷開來的案件將在7月中共高層赴北戴河會議前結案。

 谷開來為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因涉嫌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被大陸官方移交司法機關,進而點燃震驚全球的政治風暴。

 路透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表示,谷開來的家人已替她聘雇一名精通為官員打貪腐官司的北京律師。該位律師是北京市縱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沈志耕。這間律師事務所的前客戶,包括一名因被控收賄服刑的前公安部副部長。

 兩名消息人士因擔心談論此案可能引發的後果,紛紛要求匿名。路透昨日也聯繫沈志耕,他對於是否為谷開來或她的家人辯護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當被問及是否擔任谷開來的辯護律師,沈志耕回答:「我還不確定。我還沒與她見面。」路透要求他進一步說明自己可能擔任的角色,他回答:「司法部門不允許談論這些事。司法部門現不允許我們與媒體聯繫。」

 路透指稱,大陸法律賦予公安很大權力,公安可以拒絕犯罪嫌疑人聯繫律師,特別是嫌疑人遭正式起訴或告發之前。這讓律師難以確定是否獲嫌疑人認可,擔任其委任律師。


台灣 中國時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