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隱瞞疫情十年不變

早說過了,中國領導層換屆是換湯不換藥,換人不換腦,這在隱瞞疫情、粉飾太平方面表現得尤為一致。繼隱瞞沙士疫情、隱瞞三鹿毒奶之後,當局又隱瞞新型殺人禽流感。內地三名病人二月份患病,其中兩人在三月上旬死亡,但當局拖到三月最後一天才公布,這不是隱瞞又是甚麼!

新型的殺人禽流感為H7N9,兩名死者分別在三月四日及十日死亡。按規定,禽流感屬於必須「及時、準確」通報的傳染病之一,為甚麼當局秘而不宣呢?令人懷疑與當時北京正在開兩會有關。今次北京兩會是胡溫政府的告別儀式,亦是習李體制的加冕典禮,習近平隨後出訪,當局不願公布疫情死人這種不吉祥的消息。習近平結束外訪之日,恰恰是當局公布新疫情之時,這顯然不是巧合那麼簡單。

當領導人大談「中國夢」,當官媒肉麻當有趣地吹捧「第一夫人」如何母儀天下之際,殺人禽流感正在傳播,這是多麼的諷刺啊!

歷史總有驚人相似的一幕。十年前,亦是中共進行權力交接儀式,亦是北京開兩會,當局隱瞞沙士疫情,結果在不設防之下,病毒傳播全世界,僅香港就有二百九十九人死亡。五年前北京奧運會,當局刻意隱瞞三聚氰胺毒奶粉致使數十萬兒童健康受損的真相,也埋下了今日香港實行「限奶令」的伏線。

隱瞞疫情,等於害命。在輿論壓力之下,當年胡溫政府炒了時任北京市長孟學農及衞生部部長張文康,今次又找誰背黑鍋呢?

香桐仁 評論員


太陽報

高位接盤美企 中國能源堪憂

中國能源企業近來連續進行大宗併購,但一系列運作背後卻蘊藏着巨大的政治經濟風險,尤其是美國掀起頁岩氣革命,使世界能源格局發生巨變,中國不得不防。

繼○九年擊敗埃克森美孚財團,拿下伊拉克魯邁拉區塊之後,中石油再次準備以五百億美元,從埃克森美孚手裏接過伊拉克另一個大區塊西古爾奈-1油田。假如超級收購成功,中石油將基本上完成在中東的能源霸業。據估算,西古爾奈-1的原油儲量在一百億至一百五十億桶之間,最高日產量可達一百萬桶。

當今國際能源市場上,西方跨國石油公司不斷甩賣,中國石油公司則持續吃進。表面上,這是西方國家經濟步入衰退,復甦無力的表現,而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能源需要與日俱增,故努力搜羅能源資產。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跨國公司每一項決策都是逐利行為,如果收益可觀,埃克森美孚不會輕易轉讓已到手的項目。

埃克森美孚今次撤退,固然是因為隨着美軍撤出伊拉克,導致美資石油公司面臨的安全風險增大,但更重要的是,埃克森美孚已將重點放在頁岩氣和頁岩油的開發上。隨着美國本土頁岩氣開發技術進步,供應增加,國際油價勢必下跌,在這樣的趨勢下,埃克森美孚趁着當前國際油價高企時將油田轉售給中國企業,趕上大賺一筆的尾班車。

屢中圈套 代價不菲

頁岩氣革命對美國以至國際能源市場影響巨大。這場旨在開發新能源的科技狂潮盤活了美國的整個能源投資產業鏈,原油產量今年有望達到日均一千一百四十萬桶,創出歷史新高,很快超過目前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再過十年左右,美國完全能做到能源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對外出口。

如果美國從最大原油需求方轉為供給方,國際原油價格向下調整大勢可期,中國高價從西方接手的油田項目可能損失慘重。同時,中國公司為保成功,通常都是大幅溢價收購。中海油早前就是以股價溢價百分之六十一收購尼克森石油公司,並接受許多加拿大政府的苛刻要求,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美國公司出售伊拉克油田,亦是把中東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中國,讓中國承擔起維護中東和平的國際責任,中國將因石油利益而在外交方面投鼠忌器。

某程度上,西方石油公司在高位賣出是相當聰明之舉,也是配合美國全球戰略收縮的一步妙棋。中國為確保能源安全,不計風險地收購,現在雖可以端杯慶祝走出去的戰略獲得勝利,今後卻可能喝下一杯杯的苦酒。

在國際經濟戰場上,中國仍然是個生手,無論外匯儲備還是大型國企的對外投資,都是屢屢中圈套,交出一筆筆不菲的學費。

太陽報


劫富濟貧陸續有來

塞浦路斯劫富濟貧,向銀行大額存戶開刀以解決債務危機,引起全球嘩然,歐元集團主席竟聲稱這可以成為日後其他歐元國家打救方案的樣板,令人莫名其妙。按照這種邏輯,歐元國家今後只要碰上債務危機,便可以隨時打劫銀行存戶,試問誰還敢存錢在歐洲銀行?

實際上,一不離二,二不離三,塞浦路斯的惡例一開,誰也不敢擔保同樣債台高築的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不會有樣學樣,銀行存戶與其提心吊膽,不如將錢放在自己家裏。這年頭,政府固然信不過,銀行更加不可靠,最好還是自求多福。

所以說,錢太多有時候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好像中國一樣,外匯儲備多得不知該放在哪裏,只懂得不斷購買外國債券,美債、歐債、日債,不理好醜,但求就手。問題是,外國債券就可靠嗎?今次塞浦路斯打劫銀行存戶,最大受害者是俄羅斯,如果外國政府有朝一日打劫債券持有人,中國任人宰割,損失必定是天文數字。

君不見隨着匯率的波動,中國購買外國債券往往得不償失,就以日圓來說,安倍晉三上台至今已貶值兩成,意味着中國持有的二千三百億美元日債大幅縮水,你說冤不冤。人們始終想不通,中日關係劍拔弩張,隨時有開戰的危險,為何中國還要大量購買日債?這不是送錢給敵人來打自己嗎?

陳競立

東方日報

軍牌換新有姿式 約束權力無實際

「莫非我們的解放軍需要駕着法拉利去解放台灣?需要開着奔馳去收復南沙?」一位廣州電視台評論員針對內地豪華軍牌氾濫的批評,道盡國人對軍車管理混亂、軍隊腐敗的憤怒與無奈。新一屆中央軍委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第一擊是更換軍車號牌,看似雷厲風行,效果卻令人質疑。

豪華軍車問題由來已久,掛着軍牌的奔馳、寶馬、保時捷、奧迪、賓利等名車,在鬧市中招搖過市、耀武揚威,擾亂交通秩序,橫行霸道,與老百姓發生衝突等種種亂象,早已屢見不鮮。今年春節網民發起「隨手拍豪華軍車」活動,一呼百應,百姓積怨之深,可見一斑。

針對軍車種種亂象,中央軍委批示,全軍和武警部隊自今年五月一日起統一使用新式軍牌,「2004式」軍牌將全面廢止,取而代之的是「2012式」軍牌,重點落實防造假、防濫發、防亂掛、防丟失、防盜用的「五防」要求,包括引入全新防偽技術,假冒軍車將不予通行及扣查;私人車輛、超出軍委規定和來源手續不全車輛、地方單位車輛,一律不獲發新式軍牌;實施管理責任,誰申請誰負責,誰核發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加強防盜設施,丟失號牌必須在十五日內上報等。

老虎屁股 無人敢摸 

規定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嚴,但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新規定有沒有效果,關鍵看是否貫徹執行。事實上,解放軍一直聲稱對軍牌發放有嚴格規定,比如小汽車只能購買特定品牌,駕駛員必須穿着軍裝,車牌採用最先進防偽技術等,但造假、濫發、亂掛、丟失等問題卻愈演愈烈。歸根究柢,軍車問題叢生,不是法規不夠多、不夠嚴,而是軍隊管理混亂,高度腐敗。

事實上,軍車如同特權車,免費行走全國收費道路,超速超載、違例停泊甚至走私境外六合彩報紙也無人敢過問,使得貪官權貴趨之若鶩,販賣軍牌已成公開的秘密,還有軍官公然把軍車租給地方公司營運圖利,或將軍牌當作巴結權貴的禮物。然而,今次軍車換牌及提高防偽技術,只是打擊假冒軍車牌歪風,對軍方腐敗及真軍車橫衝直撞違法亂紀的問題卻未有約束,即使地方政府發現問題,有誰膽敢去摸軍方的老虎屁股呢?

解放軍目前在硬件方面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內部管理卻是世界三流水平,領導人提出從嚴治軍,無可厚非,但如何貫徹落實,如何有效監督,才是最大挑戰。這年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權力一日不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貪污腐敗一日無法根治,更換軍車牌恐怕又是姿勢大於實際的忽悠。

東方日報


總理家人委託律師發聲明前所未有,但後續呢?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在這種情況下,溫家寶家族成員開始直接採取行動。2012年10月27日,明鏡新聞網發表《明鏡獨家:溫家寶四點回應,溫家將發聲明》,這篇報導說:

北京消息靈通人士告知明鏡網,溫家寶總理的家人將在近期發表聲明,回應(10月)25日《紐約時報》對其家族擁有170億財富的長篇報導。

北京消息人士對明鏡網稱,溫家寶看到《紐約時報》的報導後,對其身邊親近人士做出四點回應,其要點是:

——他的家人沒有從事任何不合法的商業行為;

——《紐約時報》披露他們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根本不存在;

——凡有關的家人都應該就此公開澄清,並接受工商、財務和司法的調查和審計,並承擔責任;

——其他親屬、朋友、同事應該對他們自己的商業服務,承擔責任。

據悉,溫家寶的家人將會對《紐約時報》的長篇報導,做出公開說明。但是爲了不影響將於下星期將舉行的中共十七屆七中全會和隨後舉行的十八大,溫的家人將在十八大之後,針對《紐約時報》長篇報導逐條做出更詳細的回應。

溫的家人表現出的是,他們對其財富的合法性,具有充分的信心。

知情人士指出,明鏡網較早前說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收取交易總金額的20%傭金,並不完全精確。他和團隊收取的是管理基金利潤的20%,而這是該行業的正常行爲。

溫家寶家人並沒有完全效仿習近平家人的辦法。溫家寶家人採取的辦法,令人耳目一新,不論對溫家寶持有何種看法的人,對此都程度不同地表示稱許,這就是:在中共高層中,溫家寶家人第一次在類似事件中開始通過律師代言。

10月27日夜11點前,香港不少中文媒體以及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收到了溫家寶家人委託律師發出的6點聲明傳真。這份聲明說: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ttachments/2012/10/27/27_201210271757031tgXu.jpg
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白濤。

【授權聲明

受溫家寶家人的委託,現就《紐約時報》有關溫家寶及其家人的不實報道,發表如下聲明:
一、《紐約時報》報道的所謂溫家寶家人的“隱秘財產”,是不存在的。

二、溫家寶家人有的沒有從事經營活動,有的雖從事過經營活動但沒有從事任何非法經營活動,沒有持有任何公司的股份。

三、溫家寶的母親除了按規定領取的工資/退休金,無其他任何收入,也無其他任何財產。

四、溫家寶從未在家人的經營活動中起到任何作用,更沒有因家人從事經營活動對他制定和執行政策產生任何影響。

五、溫家寶的其他親屬,以及這些親屬的“朋友”、“同事”的一切經營活動均由他們本人負責。

六、對《紐約時報》的其他不實報道,我們將繼續予以澄清,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聲明

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白濤
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律師 王衛東】

溫家寶家族通過二位律師發信一事獲得中國外交部證實。中國外交部10月29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溫家寶家人的律師發表聲明的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説,溫家寶總理的家人委託律師發表了一個聲明,並且將繼續就這篇報道作出澄清。

媒體與專業人士對溫家寶家族動用律師出場一事評價差異極大。在《南華早報》看來,這是第一次出現中國最高領導人反駁外國媒體報導。《世界報》記者在文章中寫道:“最高層人士通過律師爭訟在亞洲其他地方已非首次,在中國尚屬新鮮。此前,新加坡的李光耀起訴過《紐約時報》及旗下《國際先驅論壇報》,這些報刊被迫向李道歉,並因“誹謗”而支付高額賠償金。

但海外著名的留學生網站未名新聞上,署名為“cryingxiaoyu”的一則評論認為,“溫家寶的律師信一點內容都沒有。”美國研究中國法律的專家郭丹青,10月28日在他的中國法律教授博客上對律師聲明逐條分析之後指出,律師聲明與《紐約時報》報導爭議點不多,只有在有關溫家寶母親楊志雲名下財產的反駁和聲明溫家沒有任何人有任何公司的股份這兩點是實在的爭議,其他皆無的放矢。

紐約律師李進進認為對《明鏡》說,這份律師聲明沒有意義,因為當事人並未自己回答問題。此外,聲明還有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地方。“律師的聲明本身有很大的缺陷,它到底代表誰並不清楚。”李進進對《明鏡》表示,聲明說代表溫家寶的家人,但報導涉及的包括溫家寶在內至少有7人:溫家寶、溫家寶夫人張蓓莉、一對兒女溫雲松和溫如春、小舅子張劍鳴和張劍鶤、弟弟溫家宏、母親楊志雲,聲明是否代表所有的人?所有人都授權給律師了嗎?此外,溫家寶作為國家總理,與這些人都有利益衝突,李進進認為他應該和這些人切割,但現在卻把他與所有其他人都合在一起談了。這些當事人之間也有利益衝突,律師不應該隨便就代表一個有利益衝突的團體,這一切都意味著這是個政治行為。

輿論分析比較多的擊中在律師聲明中提及的“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句話。研究中國政治的高新在接受法廣採訪時認為,《紐約時報》可能會惹上麻煩。特別是扯上溫家寶的母親。溫家寶是個大孝子。除非溫家寶的母親手底下真有解釋不清的東西。只要溫家寶的母親僅僅是靠退休金待遇,溫家寶家族的人不管誰經商,不管是合法經商還是違法經商,不管是合法斂財還是違法斂財,但和溫家寶的母親確實沒有經濟上的往來和互相轉帳的秘密金融來往,那麼溫氏家族真有可能把這個官司打下去。

不過,多數人認為溫家寶家族與《紐約時報》打官司的可能性不大。胡平發表的分析文章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以至於不可能。因為《紐約時報》發表這樣的報導,就算其真實性有問題,也屬於言論自由而受到保護。我想,溫家的律師之所以這麼說,倒不一定是真想和《紐約時報》打官司,主要還是做姿態,表示自己這一方理直氣壯,有自信,有底氣。

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表示,這則聲明稿與其說是一個實質的法律文件、不如說是一個姿態,“它意在向中國公眾說明《紐約時報》報道不實,但預料溫的家人不會採取實質法律行動。若溫家控告《紐約時報》,有可能令事件愈鬧愈大。”
擅長媒體官司的律師浦志強認為,這則聲明稿比較像是表示清白的宣言。浦說,“溫家人找律師發聲明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看來聲明稿並沒有說什麼,它比較像是公開的宣誓或是為了維持聲譽所作的行動。”浦律師表示這則聲明的反駁非常薄弱,因此如果溫家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證據,他們在法庭上不會有勝訴的機會。“不管可能的情況如何,這都會對溫有毀滅性的影響”,浦志強說。(《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元老干政”比毛澤東時代的終身制更糟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臧小豐




政壇排名學極其深奧

  在層級分明、秩序謹嚴的中國政壇,排名學是一門名副其實的極其深奧的學問。每次重大官式活動,誰在前、誰挪後,都有嚴格的規矩,若擅自變動,就可能構成“嚴重政治錯誤”,所以從排名中,能抖露出很多玄妙的信息。百姓們和外國觀察家,也從官方媒體上的名單上誰突然消失了、誰重新出現了、誰排名挪動了,來推測中共“黑箱作業”的內情。例如“文革”期間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劉少奇排名由第二降到第八,而林彪則躍升第二,直觀地向外界宣佈了中共最高領導層權力洗牌。“文革”過後,中共政治沒有那麽動蕩,但是排名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其中不僅透露政治訊號,而且透露文化密碼。
  排名學複雜到什麽程度?僅舉《大公報》2013年1月23日一篇文章中一小段爲例。卸任政治局常委和曾擔任過國家正職領導的元老怎麽排名?該文寫道:

  【其一,曾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等國家機構正職的領導人優先,並“就高不就低”,因此李鵬、萬里、喬石、朱鎔基、李瑞環五人排名在前,儘管朱鎔基進常委比宋平要晚;李鵬、萬里、喬石三人均是以人大委員長身份卸任,朱鎔基、李瑞環分別以總理、全國政協主席身份卸任。宋平、尉健行、曾慶紅、羅幹等人在擔任常委時,曾兼任國家副主席、中紀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委書記等職務。

  其二,同等職務者,按照屆次來,如十三屆常委宋平,十五屆常委尉健行、李嵐清,十六屆常委曾慶紅等。

  其三,同等資歷,按照在任共事時的排序,如李鵬雖然擔任人大委員長要晚於萬里,但其1988年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時,排名在時任人大委員長萬里之前;李長春在2002年十六大與羅幹同時晉升政治局常委,分別排名第八、第九,故此雖然羅幹比他早一屆退休,但今次退休後在老同志中李長春排名仍位列羅幹之前。】

  如此眼花繚亂,不是“排名學專業”的資深專家,誰能拎得清、擺得平?

  對排名學有研究的分析人士指出,在送別楊白冰報導中,胡錦濤仍然排在第一位,習近平後面緊跟著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等幾位前任政治局常委,然後才是李克強、張德江等現任政治局常委。這種“鶏尾酒”混合式,是中共十八大到2013年3月“兩會”之間四個月過渡階段的特殊排名:因爲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和賈慶林還擔任著國家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和全國政協主席。“兩會”過後,他們將這些國家、政府現職全交卸了,就應該都排在現任政治局常委和委員之後了。

  寫信就是元老干政又一例

  號稱“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起家的中共,竟如此斤斤計較等級排序?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官員的排序與其政治地位、權力大小息息相關;而退休元老的排名,與其干政能量也有關係。



  《調查》特刊第四輯《中共元老院》全面披露退休元老干政的來龍去脈。

  元老干政是中共人治傳統的延續。1949年中共建國後,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實行的是任職終身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成了植物人,不到最後嚥氣,頭銜永遠不會摘。這一制度,使毛澤東晚年得以發動“文革”,給中國帶來極大災難。

  毛澤東去世後,鄧小平逐步廢除領導人任期終身制,試圖革除元老干政的弊端。爲此成立了一個中央顧問委員會來作過渡。然而,中顧委成員都是老資格,導致其影響力遠遠超出其被賦予的職權。對習慣了個人崇拜和強人領導的中共來說,像鄧小平這樣的強人怎能做到“不干政”!他以“普通黨員”身份,竟能讓國家主席、政治局委員楊尚昆陪同一路南巡,指點江山,還放話“誰不改革誰下台”,不是太上皇,又是什麽?

  其他如陳雲、李先念、薄一波、王震等中共元老,也無不如此。他們只要活著,就樂於施加強大的影響力,對當政領導指指點點。每當重大的政治鬥爭、每逢關鍵的權力交接,哪一次元老們不是一而再、再而三急不可耐地拍板: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都是被元老們給扒拉下去;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又都是被元老們給劃拉上來。

  《調查》特刊一一介紹了在世元老如何干政。江澤民之後的中共領導人已沒有第一、二代元老的權威,社會輿論也希望結束元老政治,讓國家政治生活逐漸走上法治軌道。但交棒的第三代領導人不願真的退出歷史舞台,中共十六大後,江澤民在中央軍委主席位置上賴了兩年。有人刻薄地說,說是“扶上馬、送一程”,其實就是“拉著馬韁不鬆手”。

  《調查》特刊披露,健在的元老中最具有干政實力的,是兩大派系:首先是在黨內經營了40多年,在最高决策崗位上執政13年的江澤民的派系,其次是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達20年、擔任總書記有10年之久的胡錦濤的派系。胡錦濤的“裸退”,只是元老干政的結果,卻並不是元老干政的結束。元老干政,說穿了,是元老家族和馬仔們的“核心利益”!

  《調查》特刊指出,中共元老院在不斷擴大:十八大開幕式上,主席團常委41人中竟有12位退休元老,佔四分之一強;而中共十八大閉幕之後,中共黨政軍太上皇名單又增加了十多個姓名。

  分析人士認爲,從某種意義上說,元老干政比毛澤東時代的終身制更糟——毛澤東時代,權力固然掌控在獨夫手裡,責任也就落到他頭上;而江澤民、胡錦濤們的元老干政,權力在太上皇手裡,責任卻歸習近平、李克強承擔。

  《調查》特刊指出,江澤民給習近平的這封信,本身就是元老干政的一例:

  “習近平和他的政治局同事會照辦嗎?那豈不正證明了江澤民的一言九鼎?不照辦嗎?那豈不依舊是將江澤民供奉在特殊地位上?”

  送別楊白冰報導中領導人的新排名順序,證實了87歲的江澤民果然一言九鼎,習近平和他的政治局同事只有遵旨。 (《明鏡月刊》37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趙紫陽與鄧小平的政治改革設想不是一回事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衆所周知的是,趙紫陽的秘書,是鮑彤;鮮爲人知的是,鮑彤的秘書,是吳偉。

2012 年10月上旬,今年剛滿花甲的吳偉,從中國大陸來到美國,參加在紐約長島舉行的“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新史記》記者專訪了吳偉(續)——



參與起草政改總體設想

在 大百科幹了一年多近兩年,政治氣氛實在太壓抑了,得不到重用,也得不到信任。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吳偉的一些朋友去了海南,1993年他也就索 性捨棄公務員的待遇“下海”了,先後搞了幾個公司。“我不是經商的料啊,不知道是運氣不好,還是自己缺少賺錢的本事,幾個公司都做得不好。”2003年之 後,他就不做自己的公司了,到朋友的公司去任職。年齡漸大了,就辭職,回家搞研究、寫文章。但他對鮑彤的尊重,卻是多年延續下來了。最近幾年,他還是常常 去見鮑彤,長的兩個月,短的半個月,就會去拜訪聆教。

《新史記》記者問吳偉:你當了兩年多的鮑彤秘書,主要幹了哪些事?參加哪一個具體的政治體制改革研究項目嗎?

當時被安排在綜合組當處長的吳偉回憶:鮑彤當時明確交待:你在我這裏當秘書,但是還要參加研討,做你的研究工作。

他 記得,當鮑彤秘書沒多久,就投入了起草剛剛代理總書記的趙紫陽關於遏止“反自由化”狂潮的“5·13”講話,“鮑彤下面有五個人參與起草,三個人寫第一 稿,每人一部分——我也有一部分,然後吳國光統稿,政改辦的秘書長最後潤色。”《新史記》記者記得:1987年趙紫陽的這一講話出來,舉國大搞“反資産階 級自由化”運動頓時偃旗息鼓,原來眼前的吳偉參與阻遏了這一逆流!


鮑彤。2012年2月攝於北京。

吳偉介紹,政改辦的綜合組,主要就是負責起草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文件,當時分了工:吳國光參加的是中共十三大報告起草組,一位副局長帶領吳偉等人起草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方案。

吳偉說,十三大報告和“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設想”這兩個文件是有區別的:十三大撒報告是對外公開發布的,主要是講虛的、講原則性的問題;而“總體設想”不講虛的,大部分是很實的,講操作性的問題:“要幹什麼”“怎麼幹”,像撤銷黨組,撤銷政法委,等等,全都列出來了。

對 於比較虛的原則,大家都舉手贊成;一談到實的,分歧就來了。吳偉回憶說,趙紫陽原來打算“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設想”要在1987年10月的十二屆七中 全會上通過的,以便隨後提交十三大審議,但是由於這個實的東西引起的爭議太大,“它太具體了,所以在全會上就不大能通過”,為了保證十二屆七中全會和十三 大能順利召開,就沒有在全會上表決,改成了“原則同意”。十二屆七中全會公報這麽表述:“原則同意”這個總體設想,並把其中主要精神寫入十三大報告。

《新史記》記者查1987年10月20日通過新華社發布的十二屆七中全會公報原文,是這麽寫的,驗證了吳偉的說法:

【全會討論並通過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一致決定將這兩個文件提請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審議。

全會討論並原則同意《政治體制改革總體設想》,決定將這個文件的主要內容寫入中央委員會向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

我追問:你說當時“爭議太大”,那麽是關於政治性的爭議呢,還是關於操作性的爭議?當時黨內高層“左”的勢力、保守勢力還相當強大。不過吳偉說,這個“總體設想”主要都是操作性的,原則上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連十三大報告大家都通過了麼。


鄧牌政改與趙牌政改

吳偉回憶起八十年代投入政治體制改革的經歷,充滿了激情。

他說,當時高層有三個方面的政治力量,第一,是胡趙為代表的開明領導者;第二是鄧小平,作為黨內矛盾的仲裁人,一方面堅持改革開放,一方面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麼“左右互搏”;第三就是黨內保守派。

吳偉認爲,趙紫陽經歷過兩次大徹大悟。第一次是“文革”,他從共產黨傳統的階級鬥爭學說中掙脫了出來;第二次,就是從1989年之後,經過思考,他實現了向徹底的民主主義者的轉變。

如何看三年多的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吳偉的看法是,確有雙重性:從目標上說,趙紫陽與鄧小平是並不一致的。現在有人批評說,那只是體制內的改良。吳偉說,但是對“改良”,也有兩種不同的認識:鄧小平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他的措施,與趙紫陽提出的目標和措施是不同的。

這 就是趙紫陽當時的難處——吳偉回憶說:鄧小平主張的,是對體制做些改良,在保持共產黨領導地位不變的情況下,革除體制內官僚主義呀、層次過多呀、職責不清 或交叉重叠以致互相推諉呀,等等之類的弊端,以提高行政效率。鄧小平從來也沒有認真想過在中國搞民主;而趙紫陽受命主持這場政治體制改革的探索,他是要實 實在在推動民主;然而他又處在鄧提出的目標的壓力之下。“但他還是將高度民主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長期目標,提出來了”。

吳偉說,趙紫陽接受了鮑彤和我們政改辦提出的方案——將政治體制改革設為兩個層次,把鄧小平的“提高政府效率”包括進去,然後把高度民主作為長遠目標。吳偉解釋,這樣一方面可以取得鄧小平的支持,另一方面又適合中國的現實發展需要。

他說,後來政改辦又提出,要實現從革命體制向建設體制轉變,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這“兩個轉變”的口號,趙紫陽也接受了。(《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大陸對非洲 經濟文化雙攻勢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非洲,再次勾起外界對中國在非洲進行「新殖民主義」的批評。北京否認之餘,也準備透過文化的力量,在經濟之外,增加對非洲的影響力。

中共建政以後,中非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數十年來,中國對非洲的經濟援助不斷增加,雙方經貿往來近年來更大幅提升。

國際社會認為,中國與非洲交往,看中的是非洲大陸豐沛的天然資源,透過經濟優勢控制非洲,讓非洲國家充當中國大陸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及投資場所,屬於「新殖民主義」行為。

習近平22日展開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的首次出訪,所到之處包括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與剛果共和國,後三者即為非洲國家。

對於外界「新殖民主義」的指摘,習近平在坦尚尼亞演講時加以反駁。

習近平表示,中國將繼續為非洲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幫助,並稱「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任何人與非洲發展關係,都要尊重非洲的尊嚴和自主性。

曾出使非洲的前大陸外交部非洲司長程濤則在習近平訪非期間接受陸媒訪問表示,「對中非合作,有些人羨慕嫉妒恨。」

雖然大陸否認,卻無法消弭國際社會的疑慮,而且除了西方國家,也有愈來愈多非洲人士認為,中國在非洲實行新的殖民主義。

奈及利亞央行總裁沙努希(Lamido Sanusi)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非洲不應對中國心存幻想,因為中國只是拿走原料,然後製成商品賣給我們,這正是殖民主義的本質。」

無論是否同意外界的批評,非洲對中國來說確實價值不凡。

程濤不諱言地告訴大陸媒體,「非洲是世界的資源庫,是聚寶盆,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任何國家的外交都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

有大陸學者認為,非洲既是中國最大的資源來源之一,就應該進一步加強在非洲的戰略存在。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說,透過近年來與非洲的經貿發展,北京當局愈發意識到只靠利益驅動的關係不可靠。

朱鋒認為,中非經貿關係要在利益層面長久發展,就必須在觀念與思想上建立更堅實的基礎;中國應加強對非洲的人文與社會交流,促進更多非洲年輕人認識和學習中國文化。

朱鋒表示:「這種加強社會與文化交流的希望,是這代領導人想要影響非洲的一個新的重點。」

對此,程濤說得更明白。他說,大陸要透過文化交流,增強在非洲的影響力、話語權,以「消除別有用心者歪曲的宣傳」。

實際上,在與非洲增進經濟關係的同時,北京當局近年來已著手加大文化思想影響力,據大陸媒體報導,中國目前在非洲設有31所孔子學院。


周慧盈   中央社

習上台 陸北韓政策基調不變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月中旬成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後,兩岸的學者都認為,大陸與北韓的關係基本不會改變,即使有變化,也取決於北韓未來核政策的走向。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峰接受電話訪問表示,中國與北韓關係主要取決於北韓的核政策,「現階段,中朝(北韓)關係改變並沒有特別大。」

大陸雖然在聯合國安理會同意對北韓進行經濟制裁,朱峰認為,「中國要加強多少經濟壓力,很值得觀察。」

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董思齊則表示,經過韓戰後,北韓是中國最寶貴的外交資產,在朝鮮半島能讓中國大陸有地理上的緩衝效果,即使北韓不顧大陸反對進行核試爆,「官方立場目前並沒有改變。」

董思齊也說,北韓核試爆的目的是要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中國在北韓問題不可能與美國合作,因此對中國來說是兩難。

即使北韓強行進行第3次核試爆,讓中國民眾大為不滿,不過董思齊指出,「中國目前對北韓只有贊成聯合國的經濟制裁,但是對朝基調並未改變。」

2010年10月北京進行韓戰60週年紀念座談會,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出席講話時曾表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6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忘記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用鮮血凝成的偉大戰鬥友誼」等言語。

習近平這番話引發廣泛討論,讓韓國駁斥「正義之戰」說法;習近平把大陸和北韓兩國關係形容成「血盟」說法,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多年未見。

大陸最近在東北地區興建多條高鐵、鐵路與增加到北韓的橋樑 ,董思齊認為,「中國最擔心北韓突然崩潰,持續援助在短時間是可以預期的。」

蕭保祥   中央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3月30日)


2013年3月30日《明镜郵報》


2013年3月30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