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星期六

城鎮化留下空城是中國社會的隱憂



 
《外參》記者柯宇倩/“習李新政”開局,外界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改革也有所期待。十八大後,李克強已幾次強調城鎮化等新政策,堅持“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美國著名智庫“密爾肯經濟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資深經濟學家黃華躍在接受《外參》採訪時指出,推動城鎮化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人口外移、農村建設等問題,而李克強強調的城鎮化,更多的是在原地完成城市化,留住人力,不使其外流。
 
 
防止“半城鎮化”
 
李克強在推廣城鎮化的同時,也強調城鎮化應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防止人為“造城”, 避免“有城無市”和再搞攤大餅式擴大、唱“空城計”的情況。
 
黃華躍點出了另一種“空城”情況——由於農村人口的外移,造成農村生活條件下降的問題。“機會已經到城市上面去了,農村中那些受教育的、願意學的、有企圖心的人都跑了,留下來的人機會不大、沒機會賺錢,所以大部分是小孩跟老人,這就形成很大的社會問題和負擔。”
 
另一方面,城鎮化下,大量的農民工轉移到城市,但農民工戶口問題若沒有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則這些為數龐大的農民工只能在城市工作、設戶籍在農村,雖然生活在城市,但卻無法融入城市,這樣的城鎮化,只能說是“半城鎮化”。
 
目前中國在城市的農民工大約2億人,未來20年,農民工人數可望增加到約3億人。著有《吃苦:中國偉大城市遷移的第一線故事》(Eating Bitterness: Storie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China's Great Urban Migration)的美國作家戴夢(Michelle Dammon Loyalka)在接受《明鏡》記者採訪時表示,農民工的遷移,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快速的移動,對中國人民的生活型態、文化、價值觀都有深遠的影響,而對中國政府來說,農民工問題更是未來幾年的關鍵議題之一。
 
中國已有16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億,2025年,中國估計有221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億,因此,只過了10多年,中國就多了80個人口超過1億的城市。到了203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會達到10億人,這會使得中國的城市人口比整個北美和南美洲的人還多。
 
在西方,如此大規模的城市人口增長,要花上200年的時間,但在中國,僅花了50年。戴夢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城市人口已增加了一倍,未來30年,中國城市人口預計會再增加一倍。
 
促成城市人口增長的原因有許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農民工。未來,農民工會更年輕、教育程度也會更高,2011年,70%的農民工在30歲以下,66%的農民工為男性,65%的農民工受過完整中學教育,12%的人完成高中教育。
 
在中國,城市收入比農村收入多3.5倍,東部的收入比西部收入多1.5倍, 因此農民工千方百計想離開家鄉尋找工作機會。農民工做著低薪、城市人較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們很有機動性,能隨著中國經濟的變化,適應並配合中國的需求,做 著各式各樣的工作,農民工說,他們沒有太多選擇。也因為到處都可見到農民工的身影,農民工是中國城市的重要組成份子。
 
黃華躍對《外參》表示,鄉村人口外流在美國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歐洲小國就沒有這項問題。如美國中西部,2000年初時,城市人口比例較以往降了多達60%,90年代末期曾有幾篇文章注意到這個情況,現在中西部曾經非常著名的農業產品城市,人口只剩下一開始的20%至30%。
 
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協會”人口學家弗雷(William H. Frey)的研究,全美有68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人口在20002004年間縮水,90年代時,只有36個城市有過這種情況。
 
 “在中國,這個現象比美國還嚴重得多,因為美國畢竟用了5070年的時間,才形成這個(人口轉移)過程,但中國是在過去1015年就發生這個過程。”黃華躍說。
 
“空城”裡面,教育、衛生、醫療都成了問題。黃華躍對《外參》指出,美國並沒有解決空城的問題,但由於美國的人口轉移過程時間長,因此能進行比較有節奏性的調節,雖然這不一定是好事:但中國在短時間內就歷經人口大遷移,對中國來說是個很大的隱憂。
 
“就算是歷經了很長時間去改變的美國,最後留下的老年人,他們得到的醫療、衛生服務還是下降的。”黃華躍指出,在中國,農村生活品質下降的問題在將來的1015年可能會更嚴重,因為醫院與衛生人員認為,他們在農村能取得的利潤,永遠無法滿足他們經營的成本,因此他們也不願意留在這個地方。
 
另一個問題是,年輕 一代到外面打工後,最終可能仍要回到農村裡,因為這些人在大城市的生活條件並不理想。根據戴夢的調查,農民工的工時常、薪資往往過低,居住地區往往生活條 件不好,不只自己的居住空間相當擁擠,與其他人共享的居住區域也非常狹窄,衛生條件也差,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如犯罪率較高,50%的農民工住在僅有8平方公尺或更小的空間中,只有一張床和一點走動的空間。
 
黃華躍對《外參》表示,留下一個沒有建設、沒有勞動力、沒有行政管理機制的空城,將來對社會的穩定度來說,會是個隱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是將來1020年,把鄉鎮城市化,但不是要把這股動力帶出去,而是帶回來,在原地完成城市化。”


年輕 一代到外面打工後,最終可能仍要回到農村裡,因為這些人在大城市的生活條件並不理想。(中新社)

“美国向习近平施压打击朝鲜政权”

BBC


美国媒体周五(5日)报道称,美国正向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施压打击朝鲜政权,否则便要面临美国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纽约时报》引述一位不具名的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来曾与习近平通过电话。

但报道称,美国在朝鲜半岛部署了反导驱逐舰和战斗机之际,中国并未曾作出公开或私下声明。该名官员说,美国官员向中方详细介绍了计划升级美国的导弹防御,以及计划制止其他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出的威吓的措施。
该名官员说,这印证了中国对朝鲜的挫败感,以及认知到其对平壤的支持可能将导致中美关系更加紧张的事实。
报道并引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唐尼伦表示,时机至关重要,时值习近平新上任,而奥巴马开展其第二个任期后不久,中美之间早日采取实行非常重要。
报道说,虽然一些美国官员警告习近平才刚上任数周,而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又一直令美国感到挫败,但唐尼伦相信中国的立场正有所转变。

威吓

据《纽约时报》报道,以下周将到访北京的新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为始,白宫将派出一系列高层官员到中国。
报道指出,美国希望在中国短期内严格检查、执行防止违禁品流进朝鲜的禁令,但长期来说,美国冀望中国能说服金正恩停止挑衅,以及同意就放弃发展核计划进行商榷。
另一方面,经过朝鲜数周以来的“好战言论”后,美国官员已开始淡化应对朝鲜半岛将发生战争的威胁。
白宫发言人卡尼表示,若朝鲜发射导弹,美国“不会感到惊讶”,另一名美军高层人员也说,朝鲜最近发出的威吓似乎千篇一律。
稍早时,朝鲜向一些国家驻平壤的大使馆发出警告,声称将无法在4月10日之后保证这些使馆的安全。
朝鲜此前发出了一系列战争威胁,并且在最新的行动中把两枚中程导弹部署在了自己的东海岸。

中国游客人数增长惊人旅游花钱已臻世界第一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一份报告指出,有鉴过去10年来中国出外旅游人数增长迅速,中国人已经超越德国和美国人,成为全世界花钱最多的旅客。报告指出,中国人去年旅游的花费达到1020亿美元,而且相较2011年还上升了41%。

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快速增长造就中产阶层崛起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巴西人在内,他们在旅游方面的花费,亦在2012年有上升趋势,但受到经济困扰的欧洲,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旅客,则只有精打细算了。

UNWTO的秘书长利法尔说:“中国和俄罗斯在旅游花费方面所呈现的大幅增长,反映了这两个国家日渐壮大的中产阶层,已经开始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

德国旅游协会表示,对中国旅客的花费早晚将超越德国,早已有所预期,因为光以人口计算,中国就多过整个北美、俄罗斯以及欧洲的总和。该会会长布齐告诉英国卫报:“但他们现在就已经超越我们,我确实感到有点意外。”

布齐指出,中国游客的长途旅游,比一般只到地中海旅游的德国人为多,因此意味中国游客每次出游的花费,也比德国人多。

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最大的游客来源国,除了因为中国经济崛起、人民消费能力得以提高之外,国家放松人民出外的限制,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人去年出外旅游有8300万次数,在2000年时则只有1000万次数。

在10大旅游消费国民的榜上,其他国家还包括日本和澳洲,但增长程度难以与中国和俄罗斯比较,俄罗斯的增长率是32%,仅次中国。

10大榜上只有意大利和法国来自欧元区,前者去年在旅游的花费是260亿欧元,下跌1%,而法国人的旅游花费是380亿欧元,下跌6%。


北韓「媒合」 美國藉機拉攏中共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美聯社華盛頓五日電】

北韓最近再度擺出武力恫嚇的姿態,然而中國大陸卻一反常態,聲稱北韓的連串動作「令人遺憾」,等於賞了北韓一個巴掌,如此美國可以趁機加強與中共間的短期關係,而中國大陸為避免發生戰爭,讓美國有機會在此區域增強軍力,也會盡力使美國及北韓在行動上有所約束。

北韓過去類似的動作,每次都會促使美國加強東北亞戰備,以穩定南韓與日本的民心士氣。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四日表示:「中共對北韓的外交政策已經出現微妙變化。我認為,北韓的所作所為,已影響到中共對北韓的信任與信心。」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盧嵐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已在因應北韓連串動作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她說:「重點在兩國持續認為雙方面臨同樣的威脅。如果兩國能密切合作,各種具體對策便可能更有效」。

美國的亞洲政策是以中國大陸為重心,然而美國一向認為中國是不可靠的夥伴,而且對美懷有戒心,但北韓的強硬表態,導致中國與美國專注於區域安全的威脅,暫時擱置雙方在經濟方面的互別苗頭。

新國五條效應 北京Q1新屋成交量8年新高


大陸知名房產仲介商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資料顯示,北京今年第1季純商品住宅成交達25,818套,比去年同期上漲171.5%,創八年來成交量新高。

受「新國五條」調控細則推出的影響,大陸3月房市的供需爆發,對後市透支程度已超過歷次。3月底成交及新增客源量已明顯回落,預計4月份成交量將不足3月的四分之一,將進入「量縮期」。
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統計顯示,3月份北京純商品住宅網簽總計為10,734套,比上月上漲152.9%,年成長584.1%。

這段期間,純商品住宅交易均價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21,216元(約每坪新台幣31萬元),基本回歸至2011年同期均價水準。

新華社引述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今年第一季北京僅有27個在建房屋項目、5個已辦妥房產權證項目獲得預售證,新房供應量出現萎縮。

他說,但由於新房市場受新政「新國五條」的影響不太大,置業者購房信心足,因此新房認購轉簽率高,第一季度北京新房市場創下歷史新高。

胡景暉表示,受北京「國五條」調控細則影響,一方面,預售證發放將受到嚴格管控,尤其是計畫漲價的專案獲得預售證將難上加難,項目推盤時間將會不同程度延後。

另一方面,土地增值稅等稅收的嚴格徵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開發商未來的市場預期及推盤價格策略。

據羊城晚報報導,滿堂紅市場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表示,「新國五條」剛公布時,滿堂紅僅三周時間就拿下近1,000宗簽約量,比去年同期高出七成。

對於3月大陸房產市場的交易火爆,周峰表示,這是調控政策執行前期的既定現象,由於擔心交易成本上升,調控措施實施前的半個月至一個月內,皆能激發大規模的簽約潮。

習李夷平「三座大山」先易後難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月正式就任,全國人民翹首期待新一屆國家領導層於未來10年帶領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吳康民認為,「習李新政」面對鋪張浪費的官僚主義、貪污腐化、權貴集團利益「三座大山」,要推翻剷平極之困難。他認為,公眾對習李新政「既要寄予期望,又要加以推動,但不要過分心急」。

 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昨日舉辦「吳康民論『習李新政』」講座,該會榮譽會長吳康民分享對「習李新政」的展望。吳康民表示,「習李新政」面對「三座大山」,分別是鋪張浪費官僚主義、貪污腐敗和權貴集團利益,這「三座大山」妨礙中國政治改革,造成了社會多方面矛盾深化。他指出,群眾固然希望習、李三帆並舉,將三座大山通通推翻,但實際上並不容易。

盼國家領導持之以恆

 吳康民表示,他相信新領導班子對夷平三座大山的難度心中有數,會先易後難,首先推翻鋪張浪費官僚主義,從習近平甫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就提出八項規定就可見一斑。「舊時我們去到北京開會,食到你滯晒,公家宴會、私人宴會交錯一起,這一點今年(「兩會」)有改革。」他指出,改革官員作風在社會上得到群眾支持,但不代表容易解決,今日雖然表面上看來有點成績,但工作畢竟只是剛剛開始,他希望國家領導層持之以恆,用3至7年時間將鋪張浪費官僚主義這座大山移走。

 至於第二座大山貪污腐化,吳康民指這個問題比官僚主義更難解決,需要長期艱巨的鬥爭:「大家都知道貪污腐敗在我們中國的普遍性,特別在中下層,貪污腐敗的官員是多數,清廉自守的是少數,這個情況多嚴重。」對於習近平提出反腐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吳康民坦言老虎蒼蠅都難打:「老虎大隻會咬你,所以當然難。但蒼蠅很多,多得你防不勝防,打了這隻,那邊又飛來四隻。」

倡要有愚公移山精神

 吳康民還表示,權貴集團利益是最高、最堅固的大山,很多「富二代」、「太子黨」權財結合情況普遍,佔領了很多要津,形成為一座非常牢固的大山。「剛才說的那兩座,打之不盡但都可以去打,第三座你說要打之前也要想一下:『這座山頭是誰的,你打得下嗎?』」

 他認為,習、李要推翻三座大山相當費勁,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他強調不應該因此而向新領導層潑冷水,反而應該寄望習、李至少將大山銼平成小山丘:「我認為對『習李新政』既要寄予期望,又要加以推動,但不要過分心急……或者習、李這一代人未必能夠完成推倒這三座大山的任務,希望一代一代繼續下去,只要這座山頭不要累積更多泥沙堆得更高,我們的國家還是有進步的。」
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舉辦「吳康民論『習李新政』」講座,榮譽會長吳康民與大家分享對「習李新政」的展望。

戰雲籠罩 朝鮮半島步步危機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朝鮮半島近幾週緊張情勢急遽升高,平壤揚言對美國發動核戰,並據傳已將飛彈運往東岸。兩韓局勢為何會走到眼前戰爭似乎一觸即發的地步?令外界捉摸不定的北韓究竟目的何在?

*為何走到這一步?

一切始於去年12月12日,北韓發射1枚長程火箭,最終墜落菲律賓附近海域。平壤當局聲稱是和平發射衛星,美國專家也承認,北韓將一個小型物體送上了太空軌道。

但美國與盟國表示,北韓此舉意在發展彈道飛彈能力,並推動聯合國安理會加強制裁北韓。北韓對此表達不滿,甚至不甩主要盟友中國大陸,在今年2月12日展開第3次核試。

安理會3月7日無異議通過對北韓實施新制裁,包括加大審視這個貧窮國家的可疑金融交易。

北韓警告對此採取行動,之後宣布廢除1953年簽署的兩韓停戰協定,並對美國盟友南韓宣戰。

北韓軍方更表示,已批准對美國發動核攻擊。

*北韓究竟要什麼?

專家對北韓年輕領導人金正恩所知甚少。據信金正恩年齡近30歲,他2011年12月繼位。

北韓曾表示,希望獲認可為核武國家,外界視此為確保北韓政權續存的手段;不過美國斷然拒絕。

若干專家認為,平壤正按照逐步提高要求的劇本演出,並在南韓保守派總統朴槿惠就職時有所行動。

*北韓有何軍事能耐?

外界認為北韓有能力攻擊南韓與日本,但專家質疑除了關島之外,北韓是否能夠攻擊美國。

美國武器管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預估,北韓「蘆洞1號」(Rodong-1)飛彈射程1300公里。「舞水端」(Musadan)飛彈理論上射程達3000至4000公里,但北韓從未試射過。

*戰爭果真爆發在即嗎?

多數專家認為,平壤僅是虛聲恫嚇,但警告可能發生錯估情勢。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赫克爾(Siegfried Hecker)質疑,2010年揭露擁有1座濃縮鈾設備的北韓即使有能力,也不見得會動用核武,因為訴諸核武將「導致毀滅性軍事回應,並將使金正恩政權走向毀滅」。

不過平壤向來會選在4月15日前後採取行動。15日是北韓國父金日成冥誕,逝世將滿101年的金日成是金正恩祖父。(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金正恩3階段劇本 下一步攻韓?


  • 中國時報
  •  
  • 【王嘉源/綜合報導】
     北韓傳出要求駐平壤所有外國使館撤離人員,否則在四月十日後就不保證各國人員的安全。美國《華盛頓郵報》五日特別指出,北韓此舉雖然出人意料,但南韓《中央日報》日前就曾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為營造核戰的恐懼感,擬定了「三階段劇本」,其中第二步就是這麼走。
     上個月中,《中央日報》引述對北韓消息靈通人士表示,金正恩擬定了三階段劇本,祕密指示分成南韓社會、北韓內部和第三國等三方面來營造核戰氛圍。第一階段是向南韓宣布終止停戰協定,對南韓社會和北韓人民散播「馬上就要戰爭了」的謠言。
     第二階段便是向北韓境內的外國人宣傳說:「戰爭爆發後無法保證人身安全」,慫恿境內的外國人離境。從最近情勢來看,第一階段已在上個月中祭出,如今第二階段也付諸行動。但《華盛頓郵報》指出,若三階段劇本屬實,下一步就會很可怕。
     據稱,金正恩劇本的第三階段就是,倘若南韓還不屈服,北韓可能針對南韓機場等大眾設施進行恐怖攻擊,或發動像二○一○年炸沉天安艦般的武力挑釁等。
     南韓情報當局也分析過金正恩一連串文攻武嚇的背後因素。一說去年北韓內部曾爆權鬥,失勢一方策劃剷除金正恩,但行動未成功。後來金正恩便倒向軍方強硬派,才將局勢推向緊張高潮。
     《朝鮮日報》去年底引據南韓情報官員透露,後來金正恩擔心軍事政變或遇刺,大舉加強個人維安,在平壤的官邸和別墅等卅多個專用設施部署了多達百輛裝甲車保護。
     據稱,金正恩指示對「一號活動(他出席的活動)」嚴格保密,活動周邊都有配備自動步槍與手榴彈的士兵戒備。他的便衣隨扈也帶長揹袋,裡頭裝了威力更強的武器。活動現場的手機訊號也會受干擾,顯然是提防有人以手機引爆炸彈。

美國向中國施壓 阻止北韓玩火


香港蘋果日報


朝鮮半島局勢激化,全球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據報近日致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施壓要北京出手阻止北韓繼續玩火。美國有前高官認為北京已對平壤失去耐性,中美有機會加強聯繫。

美國《紐約時報》前日(周五)引述未具名官員透露,華府近日多次就北韓情況聯絡北京,除奧習通話外,美方也向中方詳述加強導彈防衞和其他措施的計劃,以應對平壤威脅。白宮前日更說,假如平壤再次試射飛彈,美國不感意外。

報道又指,北京無論公開或私下都未有抗議美軍增派船艦、戰機到朝鮮半島,反映北京對平壤也感不滿。而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也在一個論壇上,指北京不再視中朝「唇齒相依」。

而平壤則繼續擺出硬姿態,國營電視台昨播出攝於上月17日的片段,指領袖金正恩下令兵工廠增產炮彈,以便「一旦開戰可迅速殲敵」。但昨天結束平壤旅遊飛到北京的外國人,則說當地市面和平。而對於平壤勸諭撤僑,歐盟成員國準備商討,但大都表示無此計劃。

卡斯特羅籲盟友避免開戰

一直有指金正恩擺出好戰姿態或為鞏固地位,向軍方表態,南韓情報官員日前指,金正恩近日大舉加強個人保安,出動上百輛裝甲車,防範軍人政變。

另外,北韓長期盟友古巴的前領袖卡斯特羅,前日在報章撰文,指北韓既已「展現了科技成就」,對盟友就應負責任避免開戰,而美國也有責任避免兩韓打仗。

戰爭陰影籠罩東北亞 美國解鈴利朝鮮半島


【明報專訊】朝鮮半島刻下局勢是60年來最風高浪急的時期,朝鮮幾乎日接一日發表措辭強硬講話,除了「核彈攻美」等言語,伴之而來的是西方可以偵測得到的軍事調動,例如中程導彈向東南方轉移,被解讀是力足把關島放進導彈涵蓋範圍。美國回應之道則是當朝鮮說要「不惜一戰」後,就派出可以負載核彈的B-52轟炸機和B-2隱形轟炸機直飛朝鮮半島。這場核戰牌局如此你一言我一動作,令半島溫度在冬末春初連日高升。

朝鮮欲與美談判

不排除以核逼談


軍力而言,朝鮮絕難與美國相比,強如前蘇聯也無法在導彈精準層次與美國爭鋒。至於常規軍力,中國30年經濟飛躍,亦未臻整個常規部隊全面機械化,但美國早在1960年代已達到這一目標。所謂「人民戰爭」、「人海戰術」,實是把子弟兵推去送死,用以戰前動員打氣還可以,用在實戰恐怕沒有人會相信奏效。朝美兩國從核武到常規軍力都是不對稱的懸殊比併,然而為何朝鮮擺出一副要把所有家當都掏盡與美國大幹一場的樣子,不虞滅國之災,這便是朝鮮半島危機的核心所在。


任何行為都有動機,若說美韓聯合軍事演習觸怒朝鮮,平壤當局遂以「核戰威脅」還以顏色,類似演習在金日成及金正日年代經常發生,分別只是那時朝鮮還未完全掌握核武技術;到了今天已然掌握,是不是等於馬上拿出來和美國拚一場,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然而,必須指出,美朝關係近年有一特點,便是平壤亟欲與華盛頓直接談判,而非兵戎相見,只是美國難以丟下韓、日而與朝鮮接近。這次危機,是否金正恩延續其父思路,以「核戰」把美國逼到談判桌上的戰略,值得注意。另一個不能排除的可能,是朝鮮內部的穩定性是否足以讓金正恩全盤掌控,或許個別極端手段是聚匯民心的做法。


美國此刻不可能因「核戰」與朝鮮面對面談判,於是與平壤關係密切的北京被拉落水。上周,美國部長級官員接連兩天都與中方官員對話,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與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通電話,國務卿克里則與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楊潔篪在電話上談過,內容除了官樣文章的中美關係便是實質性的朝鮮半島局勢。平情而論,中國志願軍60年前血灑朝鮮半島,但今天對平壤當局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美國「死馬當活馬醫」,希望中國能幫上一把。


半島緊張美國得利

大軍進駐言之成理


對中國來說,這次危機最是無辜,一旦開戰,無論核戰或常規戰爭,朝鮮接壤中國東北,當地除了廣種玉米的東北平原,更是重工業基地,池魚之殃自是難免。西方有一種思維,認定中國對朝鮮仍有巨大影響力,更有一種言論,指中國若用好朝鮮這隻牌,在對抗美日這一層面有好處。這些話倘在三四十年前或許正確,如今朝鮮自行發展火箭核武,中國難以置喙,若北京有力介入,至少在核武這一環會力加勸阻。可是現實是朝鮮這兩樣都具備,中朝關係再也不是60年前的戰友關係,難以介入朝鮮國防政策。但是,這場博弈發展下去,美國會是得利最大的一方,若順利與朝鮮談判並得到正面結果,美朝關係大躍進。再者,美國藉這次危機介入西太平洋,得到周邊部分國家認同,B-52和B-2若隱若現,F-22戰機大規模進駐,西太平洋的多方勢力均衡會因此改寫,美國與中國的「王見王」對決更是明顯。


朝鮮半島局勢雖然吃緊,核戰茲事體大,美朝俱會小心行事,但擦槍走火卻難以避免,半島危機相信會持續一段時間。解鈴還須繫鈴人,朝鮮問題從60年前到今天,核心都是美國和朝鮮,美國應與朝鮮對話,減低半島緊張,令東北亞各國都可以休養生息,專注於經濟發展,是戰是和,是榮是辱,都在朝鮮和美國的一念之轉。

外遊消費冠全球 權貴專利不足喜

東方日報

都說中國人有錢了,有錢到甚麼程度呢?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中國人去年出境旅遊消費總額達到一千零二十億美元,較前年的七百三十億美元激增四成,壓過德國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旅遊消費國。富起來,走出去,本來是好事,問題是中國迄今仍有逾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每天三餐不繼,能夠周遊列國掃名牌的中國人非富則貴,包括那些貪官污吏,這樣的世界第一根本不值得驕傲。


前年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總額還不如德國,不過一年光景,已經遠遠拋離對手成為世界第一。世界旅遊組織認為,這要歸功於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及對國際旅遊限制的放鬆,其實明眼人都知,這些並不是中國人外遊消費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社會不公,分配不均,貧富懸殊,貪腐成風,奸商污吏榨取民脂民膏,再把錢用來周遊列國,瘟疫來,冤枉去,無論如何揮霍也不會覺得心疼。

消費神話 血汗換取

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現已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向世界輸出高消費的旅客,更撐起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半邊天。去年中國已佔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份額兩成七,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相信很快就會超越日本,成為最大奢侈品消費國。然而,在這組數字背後,中國人均GDP只有五千多美元,而美國人均GDP則是約五萬美元,富人一杯酒,窮人一年糧,中國貧富懸殊嚴重,財富分配不均,這樣的「全球最大旅遊消費國」又有甚麼意義?
實際上,「三公消費」已經成為腐敗溫床,官員往往以公務考察為名,周遊列國,窮奢極侈。吉林省煤炭工業局不足兩年內組織了九批五十一人次出國旅遊;江西新余市十一名官員去美國十三天「公幹」,只有半天是「公」,其餘時間都在遊玩;溫州一個官方代表團到美國二十一天,只有五天與公務有關……類似例子早已屢見不鮮。
中國人熱衷於旅遊消費,熱衷於到外國掃貨,其實恰恰證明他們對「中國製造」沒有信心。就以奶粉來說,如果不是國產奶粉質量有問題,一時吃出大頭娃娃,一時吃出結石寶寶,誰會跑到香港甚至海外搶購奶粉呢?有人一語中的,如果國貨爭氣,外遊轉為內銷,內需市場早就興旺起來了,領導人也就不用為保七、保八傷腦筋了。
說到底,中國式的消費神話,是用老百姓血汗換來的,是權貴的專利,根本不值得高興。國家領導人說過,中國不對外輸出革命和貧窮,如果能加上不對外輸出貪官,這樣才值得中國人驕傲!

中國領導對公民爭權警戒且搖擺不定


事件》編譯 巫古森

  國正經歷幾十年來最嚴峻寒冷冬天,但政治上,新領導團隊上陣後,對於一向冰封敏感的議題卻漸漸有許人開始熱烈議論。從貪、反奢華、反形式、強調法治、到周事件和勞教改革的提議,顯示中國不論官方或社會皆期待著中國的新發展。但是星星之火真的已經開始融化僵硬已久的政治體制了嗎?中國政府到目前為止略顯小心甚至搖擺不定的態度,很難說究竟是因為黨內的政治角力還不明朗,還是他們正在衡量如何以軟硬兼施的法讓人民的要求得到某種程度又不危及政權的滿足。

  異議人士遭攻擊

  事實顯示,即使官方在一些層面上追求改進,但是中國政府在政治改革上的怯步、以及長久以來對何反對意見和異議人士的抹黑和醜化,使得整體社會的進步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李承鵬在簽書會上帶上黑口罩回應來自政府的禁言令。

  李承鵬是中國最敢言的社會評論者之一,他在微博上有660萬名關注者。李最近出版的新書《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在中國3個城市的新書發布會上有約1萬名讀者到場,即使這本書有上千字遭到審查刪除。

  但有這樣多人關注的李承鵬卻在1月到中國各地宣傳新書時,遭到官方的警告,要求他不能回答任何讀者的問題、完全不能說任何話、連“新年快樂”和“謝謝”也禁止。在李的故鄉都的簽書會上,他對官方這種禁令的回應是戴上黑色口罩、並在胸前寫上“我愛你們”感謝讀者們前來支持。

  即使這樣,他的敵人還是不滿足,依然奮力攻擊他。1月13日於北京,一個稱自己為主義者的男人朝李承鵬丟擲包裹起來的餐刀(但並沒有打中李)。李承鵬也在簽書會上無預警地遭到另一個男人的揮拳相向。據報道,這個攻擊李的男人似乎認為李的書是對中國的汙衊、還稱李為“漢奸”。

  在事件發生後,李承鵬聯絡《時代》雜誌記者漢娜·比(Hannah Beech)及其同僚,希望與他們談話(比奇示她曾訪談李承鵬,因此雙方認識)。但是正當比奇要出發與李會面時,他傳了一封道歉的短信給比奇,裡頭說道:“警察要把我帶走去談話。不能與你們見面了。”

  言論無自由:政改無望

  1月15日,李承鵬來到了深圳──鄧小平開啟改革開放政策、也是習近平出訪以表明改革決心的地方──比奇終於得以與李在電話上交談。在他深圳的簽書會上有3千名讀者現,這是任何一位作者都夢寐以求的讚賞,但是李感到沮喪且疲憊不堪。在簽書會上有神秘人士在現場照相、還有一些人在會場上大喊李承鵬是叛徒;他一個裝滿重要文件的行李袋不翼而飛;在北京向他丟擲餐刀的人已被釋放。李承鵬向比奇說:“在中國,權力的過度集中使得法律受到有權勢之人的控制。假使在這種情況下連言論自由都沒有,那我對政治改革一點也不樂觀。”

  習近平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的最領導人不過幾個月。在胡錦濤10年的無作為後,許多中國人對習近平進行政治改革一事抱有相當大的期待,畢竟除了習上台後展現的新氣象、他的父親習仲勛也是知名的黨內改革派元老。

  比奇說,或許要求習近平在10年任期中的第一、二個月就大刀闊斧劈開“竹幕”(當初東歐和蘇聯的“鐵幕”的中國版本)是有點不切實際,但是這位新總書記除了對反貪和對憲法的支持動動嘴巴之外,目前還看不出他有什麼政改的打算。胡錦濤當初在就任初期也曾經多次提及改革,但是在他10年任期內卻毫無動作。

  南周事件引起中國一般民眾和知名人士的支持,李承鵬也是其一。雖然這件事最後得到解決,但是一些人私下擔心將會遭到報復、當初被抗議的嚴格審查也將持續。據比奇的說法,中國公安已經開始騷擾當初支持南周記者的名人們。

  然而,不論是網絡上對南周的支持以及李承鵬簽書會的大排長龍都顯示中國民眾對新領導人的期望已經比2002年他們對胡錦濤的期待更多也更熱切。中國崛起的新中產階級擁有更多需要被保護的東西、他們也更加了解權力的制衡以及民主改革代表什麼。李承鵬對中國政府和那些攻擊他的人這樣說道:“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穩定和富裕。我們的批評是愛國的表現。我們正在試圖改變這個國家、而不是顛覆它。”

  勞教停用?改革?

  就當外界都在猜測新領導層將有什麼改革動作時,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1月7日做了一個歷史性的發言,他在一個司法會議上宣佈在3月將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將停用毛澤東1957年創建並延用至今的勞教制度。

  但是就在此消息傳出幾個小時內,孟建柱在會議上的發言卻在官媒的報導中被“重新修飾”了:官媒指勞教制度將進行“改革”而非停用。《泰晤士報》編輯羅斯瑪麗·萊特(Rosemary Righter)在《新聞週刊》(Newsweek)上撰文表示,官方所說的“改革”很可能只是為了幫之前超法律系統的勞教制度鋪上一層合法性的外衣。

  畢竟中國政府才在2012年3月,也就是前次人大會議上通過了爭議性極高的新刑法73條。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第73條“授權公、檢部門,將未經定罪的犯罪嫌疑人(包括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重大賄賂等),在不經法院程序或審訊、不必通知家屬、亦沒有舊法第58條不超過六個月羈留期限的規定下,以監視居住為理由,將犯罪嫌疑人監控在公檢部門指定的地點,但該地點不是指定的羈押場所或專門辦案場所。”

  就在孟建柱發表勞教“改革”的隔天,湖南維權人士朱承志的律師即向外界表示朱承志因介入調查湖南六四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案,遭到以新法73條為依據的秘密拘押。

中國政府通過黑客箝制國際媒體


《內幕》編譯  文道喻

  外國媒體紛紛遭受黑客攻擊

  何熟悉國之人知道,政府打壓異議不遺餘力,進行審查也很有一套,現在這串黑名單上可能還要再新增一項新罪名:黑客攻擊。以推進新聞自由為己任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Reporter Without Borders)2月4日發布聲明,譴責中國政府違保密來源,深深威脅《紐約時報》記者和提供他們消息的人士。事實上,自從去年10月刊登溫寶家族財富的相關報導後,《紐時》便不斷受到騷擾,除中英文網封鎖,當局也拒絕續發簽證給駐地記者,而且四個月以來,該報一再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紐約時報》53名員工的密碼被黑客竊取。攻擊的源頭來自中國。

  “如政府下令,讓黑客窺視著名報紙如《紐約時報》,意味著北京正試圖抓出提供《紐時》信息的來源,用以加迫害異議人士的力道”,無國界記者說:“同時這也示,外國記者在中國運行新聞事業有困難,尤其簽證問題,我們合理懷疑,政府通過黑客箝制國際媒體,如果《紐約時報》被騷擾和監視困擾著,那麼國內報紙的困境更是淺顯易見。”

  根據《紐約時報》,第一次黑客入侵發生於2012年9月13日,當時《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正在緊鑼密鼓中,但《紐時》選擇讓攻擊繼續,爭取更多機會辨識黑客從哪邊來。經過一番調查後,報紙聘請的專家發現這些黑客的侵入技術與解放軍相似,他們通過記者的電子郵件帳戶鑽進電腦系統,包含駐上海記者張大衛(David Barboza)以及前北京分社社長楊新(Jim Yardley)。惡意軟件被安裝在不同電腦裡,提供黑客入侵管道,專家還指出共有53名員工的密碼被竊取,不過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否認當局以任何形式參與此事。

  這並非第一次主要的外國新聞機構遭受網絡攻擊。去年6月,當彭博社揭發習近平親屬積累的財富後,也曾被木馬軟件感染。《紐約時報》指出,攻擊的源頭來自中國,黑客背後可能有深遠的間諜活動,令人擔憂他們會拓展目標,將魔爪伸向國境內的國際企業、政府部門、政治團體或其他媒體組織。期刊《亞歐評論》(Eurasia Review)則提到,自2008年以來,中國黑客攻擊西方媒體的次數一直在增加。

  對中國人而言,2008年最重要的事件莫過於北京奧運,而奧運會的成功帶給人民無比自信,或許就在民族主義激勵下,黑客大膽向西方世界發出挑戰書。此外,《紐時》早已被中國政府多年密切監測,然而溫家寶的報導問世後,情況變得更為惡劣,顯然如此議題仍是中共最禁忌、最敏感的紅線,當局甚至屏蔽了“溫家寶”和“紐約時報”等字詞在新浪微博上的搜索。

  無獨有偶,另一間知名媒體《華爾街日報》也在1月31日指稱,內部電腦受到網絡攻擊,黑客的目的在於監測該媒體對於中國的報導,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紐約時報》事件的評論後,其國際新聞區的電腦網絡被封鎖了幾分鐘;最後,推特(Twitter)於2月2日指出,旗下共25萬個帳戶遭受類似《紐時》的網絡攻擊,同樣地他們認為罪魁禍首是中國。

  閻連科:莫言做得並不夠

  2013年無國界記者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Press Freedom Index),中國在179個國家中排名173,成績十分糟糕,儘管莫言將審查比喻成機場必要的安檢,但另一位知名作家閻連科卻毫不客氣地批評包含莫言在內的知識分子,在接受《衛報》(The Guardian)採訪時他提到:“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擔負起足夠責任,他們總是有藉口,說自己沒有理由、沒有環境說話……如果他們都能挺而出,無疑是一股響亮聲音。”

  無論是十八大舉行前或後,許多樂觀者都暗示著新領導人習近平可能願意接受政治和經濟改革,甚至連習家血液裡流著改革分子的說法都顯得冠冕堂皇,然而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將有所轉變。“每一次領導過渡,中國人總是抱持極大希望,然後再深深失望。現在跟以前一樣,人民又開始對習近平充滿幻想,時間會慢慢證明一切”,閻連科說。1月他剛入圍每兩年頒發一次的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閻連科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曾以作家身分在軍中工作20年,並且贏過幾個主要獎項包含魯迅文學獎和人民文學獎。《衛報》敘述他是中國最激烈的諷刺文學家,在中篇小說《為人民服務》中,年輕士兵和他的上司妻子粉碎、褻瀆主席的文字與圖像,來為他們的非法激情增加情趣,如此內容導致它被當成一本禁書並不令人意外,不過作家倒是有自己的看法:“一本書的出版不能說明整個制度變好了,一本書遭禁也不能說明出版審查更嚴格了。”

禁書《為人民服務》中的年輕士兵和他的上司妻子粉碎、褻瀆毛主席文字與圖像,來為他們的非法激情增加情趣。

  至於最新在英國出版的《受活》(英文譯名為Lenin's Kisses)則富含深意,該書描寫受活莊的居民原本與世無爭,不參與政治鬥爭,直到一名浮誇自大的政府官僚來到該地,提出購買列寧遺體以發展旅遊業的荒唐計畫,而且村民們還得學會馬戲表演技藝,可是當村莊變得富有,痛苦也隨之而來。《衛報》指出,中國人對官場上不切實際的宏偉計劃和醜聞早就習以為常,因此《受活》儘管情節荒誕,他們很快就能明白寓意。

  “中國人說不定真的會購買列寧遺體,或任何一位英國首相的屍體”,閻連科表示:“只要對發展有幫助,再怪的事都能合理化,像強拆屋便是一例(閻本身是受害者)……腐敗也沒什麼大不了,在中國人眼中很正常。”

  莫言得獎後,不少人期待他能以自身桂冠突破審查制度,或呼籲政府釋放劉曉波,但誠如其筆名“莫言”,他有些話選擇不說出來。對此閻連科認為,莫言的作品無疑值得讚賞,不過他既然身為知識分子與作家,做得並不夠。莫言最為人詬病的是他跟共產黨關係密切,抄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也被批評沒有風骨,從而引發正反兩面極端評價。閻連科告訴《衛報》:“得獎之前,莫言可以隨心所欲地寫作,得獎後他得面對(來自中國內部的)壓力,人們期望他能說出以前沒說過的話。”

《紐約時報》温家财富報導後面,另有個“陰謀論”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一位紐約資深新聞業人士分析說,實際上,這裡面確實有一個“陰謀論”,但不是來自《紐約時報》,而是來自別的方面。當有人知道無法阻止《紐約時報》刊發溫家寶家族的長篇調查後,便釋放出了保守派打擊改革派的煙幕,以此為溫家寶家族搶先贏得輿論支持。因為,《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的寫作與發表,有關當局瞭如指掌。

正是有鑒於人們的這種關心,張大衛在這篇報導出來之後,接連寫了《〈紐約時報〉如何調查中國公司?》和《問答:〈紐約時報〉調查報道幕後》,作為對報導的補充。這兩篇文章強調,張大衛在寫這篇報導時,並沒有什麼人爆料,他是通過付費僱傭律師事務所或諮詢公司代為申請查閱,他為《紐約時報》獲取了數千頁公司材料,以研究溫家寶總理的親屬所控制的商業網絡,從而查出了溫家寶家族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商業帝國。



《紐約時報》發表《中國領導人家庭的隱秘財富》這篇調查報告之後,各種評論接踵而至,其中不乏批評與建議,但更多的是讚美與羨慕。這一次,連《紐約時報》也禁不住在中國政府的高壓面前讚美自己。

就在溫家寶家族10月27日通過香港媒體發表律師聲明,指《紐約時報》關於溫家寶家人及親友的報導不實後,《紐約時報》迅速作出反應,報紙的女發言人愛琳·墨菲(Eileen Murphy)說:“我們堅持我們的報導,也為這篇報導感到無比自豪。《紐約時報》一向以高質量調查性報導聞名,這篇文章就是一例。”

在10月30日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多位中國記者表示,《紐約時報》這篇報道花了很多心思,盡到了媒體的責任。但是,他們認為,假如擁有新聞自由,中國的同行會做得更加細緻,也更加清楚哪些關鍵點應該重點突出。比如,這篇報道沒有強調指出,溫雲松從一名民營企業家一躍而成為隸屬於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國有企業中國衛通集團的董事長,享有相當高的行政級別,顯然不合常理。又比如,溫家寶親屬所經營企業和垃圾焚燒產業關係深厚,而垃圾焚燒產業的問題正是近年來引發諸多群體性事件的直接誘因。

余傑11月1日在接受明鏡新聞採訪時表示,要知悉溫家寶家人具體怎樣得到這些利益很難,溫家寶本人是否涉及貪腐,或只是家人瞞著他做事,並非《紐約時報》這樣一個外國媒體或像他這樣的獨立知識份子能判斷的。

博訊10月27日的一篇報導則指出,《紐約時報》報導存在重大事實錯誤。這篇題為“紐時炮轟溫家寶的報道有重大缺陷:81%的金額未核實”的報導指出:

【27億美元中的22億美元的資產來自段偉紅的泰鴻公司,疑點在於段偉紅到底有沒有為溫家寶家族代持股份?文章提出的唯一證據是段偉紅的公司有溫家寶的家屬持有股份,包括溫家寶的母親和其他親屬。但這是2004-2005年的事情,段偉紅使用了這些家屬的身份證辦理股份。而平安保險2008年上市前,溫家寶的家屬已經全部退出公司,平安保險的利益是2009年實現的。據悉,對以上所有的手續,段偉紅都保留了證據。由此看來,泰鴻公司的22億美元的價值,和溫家寶家屬並無關係,至少是無法核實的。如果這22億美元存疑的話,另外的5億美元是否也有疑點呢?

在過去近10年中,曾有媒體報道“鄭建源”是溫雲松的化名,並為外界所相信。最近鄭建源站出來,澄清了他不是溫雲松,他真正的幕後老闆就是鄭裕彤,鄭建源為香港寶華投資的董事長,本人是在香港的大陸移民,與溫雲松無關。】

經常披露中共高層內幕新聞的“樵夫”發表專稿, 也暗示《紐約時報》關於溫家寶家族財產的報導事實可能有問題。文章說:

【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曾經參與調查溫家寶貪汙調查的一位高官的親信私下表示,關於溫家寶家族貪汙的線索實際上只有三個:一個是溫家寶夫人張蓓莉在台灣買高價珠寶;二是溫家寶家族與通過平安保險公司斂財;三是溫家寶的兒子化名鄭建源斂財。這次《紐約時報》聲稱溫家寶家族貪汙,主要根據也就是這三條。不過經過反復調查,他們發現其實張蓓莉並未在台灣買過任何珠寶,而只是應邀鑒賞而已。在她鑒賞之後又人“故意買了珠寶”送給張蓓莉,也被張蓓莉拒絕了。可是有關店家為了自己的生意故意宣稱張蓓莉本人購買了高價珠寶,因此傳出了所謂“張蓓莉在台灣高價買珠寶”的傳言。至於平安保險,第一該公司運作完全合法,第二實際上溫家寶家屬與平安保險公司早就沒有任何關係。因此,說溫家寶家族通過平安保險公司斂財,實在難以成立。而說溫家寶的兒子化名鄭建源更是離譜,因為鄭建源本人早就公開澄清他不是溫雲松,而且與溫雲松沒有任何關係。】

最有力量的反駁,來自彼得·李(Peter Lee)10月31日在《亞洲時報在線》(Asian Times Online)的文章,這位擅長報導東南亞事務與美國外交政策的記者說:

【27億美元其中的22億是從溫家人可能擁有的中國平安保險的持有股份中推斷出來的。這些股份是在2002年由合夥人公司以6500萬美元購買,而這些股份又在公開發行股票(香港2004、上海2007)後大漲。而對於這些合夥人公司,很遺憾,《紐約時報》並沒有真正說明清楚,到底是這些合夥人公司只是溫家用來詐欺的幌子公司、還是它們只是提供給包括溫家人的中國和海外精英一個製造財富的特別通路。

而對於這些合夥人公司,很遺憾地《紐約時報》也並沒有真正說明清楚,到底是這些合夥人公司只是溫家用來詐欺的幌子公司、還是它們只是提供給包括溫家人的中國和海外精英一個製造財富的特別通路。

溫家人在平安保險的約13億美元的股份是由天津泰鴻所控制的,而天津泰鴻則是由中國最有錢的人之一的段偉紅所控制。段偉紅據說是溫家、特別是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的老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段偉紅是否只是溫家的中間人、又或者她就只是一個家族的友人,以精心策劃、道德上有瑕疵但不違法的、責任與機會的網絡中,替溫家賺錢的同時自己也獲利?

從平安保險的交易可以看出特權資訊和通道標誌,但它並沒有顯露出溫家人介入使平安成功的跡象。泰鴻的投資始於2002年,但是溫家寶領導下的國務院免除平安保險等公司所受經營範圍上的限制是在2004年。即使沒有中共高層官員的幫助,預測平安將可以成功且獲利也並不是難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在2002年就已經是有8年對平安保險投資經驗的戰略投資者;在2002年匯豐控股(HSBC)更另外投入了6億美金(而匯豐之後更以10億美金收購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股份)。

平安聘請了麥肯錫諮詢公司作為它的商業運作顧問、經由一家歐洲的人力資源公司聘用它的員工、並在2005年被《歐洲貨幣》(Euromoney)評選為亞洲最佳管理公司之一。它在日後也成為一間頂尖西方商學院的個案研究的一例。】(《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習近平防變向左轉,劉雲山拜祖推紅潮



 《明鏡月刊》牟傳珩專稿



中國新聞網2013年1月17日特別推薦香港中通社16日特稿文章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已兼任中央黨校校長。而在這項任命公佈之前,劉雲山曾專赴中共“紅都”陝西延安調研。這是他進入最高領導層之後首次出京考察,被認為有“政治尋根”之意。這是繼中共七常委集體參觀中共“復興之路”展覽,奉天承運“暴力革命”合法性後,再次引發了新一波意識形態回歸“紅潮”。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重走胡錦濤上任老路,赴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拜祖,並強調毛澤東的“兩個務必”教條。不久前,“習近平新政”重點培養的兩位最年輕的大員,“60後”政治局委員胡春華、孫政才也都雙雙作出了“拜祖”尋根的政治秀。其中,胡春華出任廣東省委書記後。“第一時間”向蓮花山鄧小平雕像敬獻花籃;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上任伊始,即拜開國元帥聶榮臻的陳列館。如今,各地官員都在紛紛傚彷,大有爭先恐後追根紅色道統的回潮之勢。

  “習新政”的“中國夢”揭曉

  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中共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講話指出,道路問題是第一位的問題,道路是黨的生命;定調,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重申,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武斷,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堅稱,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誓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表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此文一出,習近平回歸意識形態道統言論,已經將自己“紅色接班人”的臉譜刻畫得惟妙惟肖。至此,“習新政”的“中國夢”底牌已經揭示得清清楚楚。習近平作為太子黨領袖入主中南海,具有更深的“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情結。因此可以肯定,他比胡錦濤更急於回歸紅色意識形態和對黨自身的優化治理。

  雖然,習近平父輩,甚至他本人都是文革的受害者,情感上也許並不認可毛權威,但從政治權力傳承的淵源上看,他作為太子黨魁,要“咬定權力不放鬆”,是一定要充分挖掘、利用其血統資源“合法性”,為紅色意識形態做莊。為此他當政以來,在多個場合,比胡錦濤更喜歡吹捧毛思想,多次引用毛詩、毛語錄。


  習近平“拒腐防變”是極左?

  官媒新華網2012年11月18日刊文《習近平政治局會議談開局: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文章說,11月17日上午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後首次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稱,“黨和國家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拒腐防變”是中國極左時代防止“和平演變”一直高調宣誓的口號,現在又成為習近平入主中南海後加強意識形態控制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要加強意識形態控制,就必然凸現劉雲山台前的地位。
  緊接著,中國官方媒體自2012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短評《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呼籲加強網絡監管以來,開始大舉發起互聯網管控輿論造勢,不少微博言論被打壓、被刪貼、被封號、被警告等。最近,人大常委會又迅即通過“網絡信息保護”方案,藉口保護“隱私”,給網絡媒體帶上緊箍咒。2013年一開局,《南方週末》元旦社論因倡導“憲政夢”,文未發出即被廣東省委宣傳部閹割,導致南周人奮起反抗。當時媒體傳說新任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要庹震下台;習近平不滿劉雲山“添亂”云云。但隨後庹震即高調在宣傳會議上亮相;劉雲山在全國凸現意識形態沙皇地位。反而是南周人鴉雀無聲,聲源人多被相繼抓扣與看管。有消息稱,中共中宣部已發出通知,定性此事有“境外敵對勢力介入”,接著便在“黨管媒體是鐵打的原則”的強勢下,除禁止媒體人在網上發言支持南周抗爭外,還要求各地媒體、網站都要轉載黨的“太監”媒體《環球時報》批評南方週末的社評。該評論稱,“不管這些人願不願意,有一個常識是:在中國今天的社會政治現實下,不可能存在這些人心中嚮往的那種‘自由媒體’。中國所有媒體的發展只能是同中國大現實相對應的,媒體改革必須是中國整體改革的一部分,媒體決不會成為中國的‘政治特區’。”

  劉雲山得勢

  習近平要加強意識形態控制,就必然凸現劉雲山台前的地位。劉雲山現已全面掌管中共意識形態衙門並出任中央文明委主任,同時分管中共黨建、組織人事和意識形態,不僅主導思想、理論、宣傳各部門,而且主管中央書記處、中央黨校等的中國最高層人才培養及組織樞紐控制等,可謂當今中國除習李之外出鏡率最高和最強勢的人物,遠不是一個國家副主席的虛銜可以企及的。因此稱其為中國意識形態沙皇一點也不過分。如果他與新主習近平頂牛,怎麼可能如此得勢。

  然而,如今仍有一些輿論鼓吹“習新政”氣泡,對凡是有關侵犯人權、控制媒體事件輿論,一律推向習的對立面。其實正如胡錦濤倚重李長春大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氣泡一樣;習近平更是將劉雲山推向前台擂響紅色意識形態“正能量”戰鼓。因此,任何把習、劉對立起來的看法,都與事實本身南轅北轍。看不清這一點,就摸不準當下中國詭秘政治生態問題的癥結所在。

  所謂習近平的“憲法夢”,純係一些人的杜撰。讀讀奧巴馬2013年就職演說,是怎樣羞辱一黨領袖習近平的。習就職講話以來,一向高捧人民,卻神化中共;高談憲法,卻避談憲政;高調反腐,卻不公開財產;高言權力監督卻不權力分立;高聲政改,卻不黨政分開。習近平以“黨性建設”,迴避“憲政建設”;以“轉變黨風”,取代“轉變制度”。特別是今年1月22日,他在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政治紀律”,強求全黨與其保持一致,從根本上否定了黨員的異議權力,絲毫沒有表現出現代化國家領導人的憲政民主執政意識。習近平去年11月29日提及“中國夢”的本質,其實就是將中華民族百年追求的“憲政夢”,偷換成一黨執政條件下的奶酪、麵包加航空母艦。由此可見,一些媚態輿論製造出的所謂“習新政”,其發展動向就是借助於在全國“宣講十八大報告”之際,倚重劉雲山掀起奉天承運中共暴力革命打天下的道統,向全民灌輸只有中共絕對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紅色復興夢”。

  眼下,如此“習新政”正在“咬定權力不放鬆”,要把毛澤東與鄧小平的兩個政治資源統一起來,以紅色意識形態為大旗,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為號角,進行著由紅色老人權力集團,向紅色“接班人”集團權力與利益私相授受的“改革”與佈局。劉雲山正是得勢於由此誕生的“紅色復興夢”而呼風喚雨的。 (《明鏡月刊》37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專訪:黨史很輝煌,黨史很血腥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通過越洋電話,《新史記》記者繼續與現居北京的《紐約時報》簽約攝影師、作家杜斌,圍繞他剛剛編輯出版的《毛澤東的人肉政權》(明鏡出版社)長談——



杜斌:我為《紐約時報》工作,向外交部新聞司申請作爲外媒攝影記者的許可,一直沒有給我。

新史記:爲什麽呢?有多久了?

杜 斌:2011年7月我去申請的,到現在17個月了。《紐約時報》聘請我,但是要得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具體辦理此事的是外交部下面的外交人員服務公 司。拖了很久沒有音訊,我就去找他們,說,你們如果再不理,我就只好把這事發佈到網上去了。後來我又去問過,他們就打電話通知我:外交部新聞司說,你不符 合相關歸口規定。我馬上去了外交人員服務公司,找到他們的經理。我說,外交部新聞司這個意見,你們為什麼不早告訴我?你們有我的手機,也有我辦公室的電話 呀。他們不回答,只是拼命記錄。我說,我要一個書面答覆,說我不符合規定,是根據哪一年制訂、哪一年通過、哪一年實施的法律?是哪個部門制訂的?他們說, 我們要向局裡匯報,再向部裡匯報。我說,從你們辦公室走到外交部辦公室,十分鐘都用不了,你們兩天能給我答覆嗎?那位接待我的姑娘問了一句:給你書面答 覆,你能保密嗎?我說,你們給我的答覆是國家機密嗎?為什麼不可以公佈?要我保密,那請告訴我出於保密部門什麼規定。她不吭聲了。後來再沒下文。

美聯社、路透社聘請的攝影記者中都有中國人,都得有證件。在人民大會堂開會,他們能進,我沒有得到發下來的許可證,就進不去。爲什麽我得不到許可?只有一個解釋:跟我編了、寫了幾本書有關係。

《紐約時報》是我的雇主,當然就很緊張啦。當初《紐約時報》爲我申請許可時,按規定將所有材料都交到外交部有關部門了:我有無犯罪的證明,我也沒有病,什麼問題都沒有,更沒有觸犯中國法律——在境內不許我出書,無法享有出版自由,我就在境外出,在香港總還有出版的權利吧!

新史記:《紐約時報》前一段時間報導溫家寶家族的財富,跟官方的關係變得很僵。

杜斌:《紐約時報》的報導只是最近的事啊,不過這篇報導對中共官方的衝擊很大,真正把他們激怒了。

我們是人,不是牲畜!

新史記:從上一本到這一本,你編的書,選題都很凄慘。好像你的眼睛就一直盯著浩劫、悲劇?

杜 斌:編這些書,天天要面對這麽悲慘的事,心裡很不好受。我那些《紐約時報》的記者同事對翻譯說,你看杜斌,成天樂呵呵的,編出的書卻這麼沉重!翻譯後來轉 告我了。是的,我沒有辦法轉移我的心思。這一類書講的事情,多麼絕望:人無聲無息地就死了,不明不白地就被吃了,吃了他們的那些人,大部分也沒有活到大饑 荒之後,連是否被掩埋,都不知道……多少年被遺忘,沒有得到安慰,沒有得到哀悼。我們活著的人,要是不為他們做點什麼,我感到都是有罪的。我雖然沒有經歷 人吃人的那個年代,但我心裡還是感到非常沉重的內疚。不能忘記他們,因爲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死得那麽慘,忘記他們就是再一次殺害他們;同時,也因為講 出他們的故事,也就是要清算中共犯過的罪行。

 
 杜斌編的《毛澤東的人肉政權》(明鏡出版社)

我相信雖然我的讀者不算很多,但是只要看過這些書,就不會忘記那些在極度饑餓中死去的人。

編這本書,我最想告訴世人、告訴中國的統治者的,只是八個字:我們是人,不是牲畜!這就是我編這本書的意圖所在,也是這一段時間我所編、所寫的所有書的主題所在:我們是人,不是牲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來我的方式就是這樣了。這是我的國家啊,我用這種方式,促進我的國家永遠告別那些可怕的往事,朝好的方向走啊。

黨史很輝煌,黨史很血腥


新史記:這本書出版了,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杜斌:好幾個選題。我打算學著做記錄片,也打算再編書。我準備出一本關於上訪人的書。2007年我出了一本《上訪者》,是採訪了七年的成果的結晶;現在我採訪這些上訪人已經13年了,有了很多新的材料。我想編一本精選本。他們急需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
新史記:他們的情况有什麽改變嗎?

杜斌:慘不忍睹。胡溫十年搞維穩,對他們愈演愈烈,他們的境遇每况愈下。對人的侵犯更嚴重更惡劣了!

我 還編了一本關於天安門事件的書:那年6月3日晚到6月4日晨,在每一個時間節點上,在各個地點發生了什麽?人們在幹什麼?說什麼?看見了什麼?從各種人的 眼睛,看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我編這本書,獻給“六四”死難者,獻給所有參加喊出自己聲音的人,獻給北京的人民,獻給流亡在世界各地不能回國的人,獻給我 們的已經出世和沒有出世的孩子。

中共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打土豪分田地的事也引起我的興趣。中共當時自己不 種地,軍隊要吃飯,糧食從哪來?打仗要花錢,他們沒有工廠,也不做買賣,錢從哪裡來?那不就是搶土豪的嘛。我搜集到不少這類畫,有蘇區的,也有晚一點的。 黨自己說偉大光榮正確,究竟是不是呢?好多東西應該讓現在的讀者知道。中共自己說,黨史很輝煌;但是在我看來,黨史很血腥!(《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博鳌论坛周六开跑 习近平再展外交拳脚

海彦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起连续3天在海南举行,主题是“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包括多国政要在内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代表与会,约200家新闻机构的近千名记者采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天将出席开幕仪式并发表主题演讲。不久前刚结束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外访的习近平,星期五先后会见了前来参加论坛的文莱苏丹和进行国事访问的缅甸总统吴登盛。习近平星期六上午还会晤了哈萨克总统。

习近平定于星期天早上会晤香港特首梁振英及澳门特首崔世安。此外,已经第7次率团参加博鳌论坛的台湾前副总统萧万长星期五下午抵达海南,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前往迎接。萧万长定于8号中午与习近平会晤。萧万长星期五表示,博鳌论坛已经成为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桥梁。

美国之音中文网


战争阴云继续笼罩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危机持续。有关朝鲜正在进行导弹发射准备的疑虑日益增加,而驻平壤的各国使馆对朝鲜方面周六发出的“撤离建议”进行评估。 

朝鲜政府周五(4月5日)表示,4月10日之后将无法保障外国使馆安全,并建议外国使馆人员撤离。保加利亚传出消息称,欧盟成员国驻平壤外交负责人将举行会议,商讨共同立场。
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明确表示,不会立即制定人员撤离计划,部分国家则暗指,朝鲜提出"建议"的目的是进一步引发国际社会对于半岛局势的忧虑。

英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在伦敦表示,朝方的这一步骤只是为了继续渲染平壤政府的一贯说法,即"美国对朝鲜构成威胁"。

韩国政府代表也赞同这一观点,并表示,这是为了将朝鲜半岛局势不稳的责任推给美国的"政治宣传战"的一部分。

 
2010年朝鲜阅兵式上的“舞水端”导弹
 
卡斯特罗:战争将是"残酷杀戮"

在平壤政府周五对各国使馆发出"撤离建议"的同时,朝鲜将两枚中程导弹装上移动发射装置并隐藏在该国东部海岸的地下岩体中。

韩国联合通讯社(Yonhap)引述一名政府高层官员称,"北方显然正在计划在不发出事先预警的情况下发射导弹。"

据称,这两枚导弹是尚未经过测试的"舞水端"型导弹(也称"大浦洞型"),其射程估计在3000公里左右。理论上说,可以通过减轻荷载的方式将射程提高到4000公里,这样打击范围便可以覆盖韩国和日本全境,甚至抵达位于太平洋岛屿关岛的军事基地。

白宫方面在周五表示,如果朝方进行导弹试射,美方"不会感到惊讶",但同时指出这将被视为"挑衅行为"。

在联合国加强制裁及美韩举行联合军演的背景之下,朝鲜最近几周连续发出核战争威胁。尽管如此,朝鲜迄今未能证明自己拥有可以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而许多专家表示朝鲜甚至没有能力在中程导弹上装载核弹头。

 
平壤政府前不久关闭了朝韩边境的开城工业区
 
但国际社会依然担心,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毫无缓和迹象,一旦情况失控可能会出现切实风险。最近对此表达关注的是古巴共产主义精神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 (Fidel Castro),他警告称,目前发生核冲突的危险性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他在古巴共产党出版的报纸上发表头版文章,表示如果朝鲜半岛 爆发战争,"将是一场恐怖的杀戮"。

游客:朝鲜国内局势平静

尽管局势紧张,但据前往朝鲜的游客和导游表示,朝鲜国内局势正常平静。周六还有几个旅游团从平壤搭乘班机飞回北京。一名在朝鲜旅行5天的丹麦游客对法新社表示,高兴能够安全返回,但在朝鲜境内时并未感到太多紧张气氛。

另一名来自香港的15岁少年参加学生旅行团前往朝鲜,他表示母亲告诉他可能会爆发战争,但他在朝鲜见到的是一片和平景象,没有冲突和混乱局面发生。

 
朝鲜核设施的卫星俯视图
 
游客们表示,他们在朝鲜住在仅接待外国人的旅店,在那里可以收看BBC新闻。一名经常往返朝鲜的导游对法新社表示,朝鲜地方导游对她表示并不担心目前局势,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国家很强大,他们的领导人也很强大,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综合报道:石涛

责编:文木

德国之声中文网


曾礼:枪口抬高一寸的报纸审读员


作者 凯文

2013年年初,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一度激起公共舆论的轩然大波,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发言者,以“审读员”的身份,披露了南周决策层的相关内部信息,并立场鲜明地同南周编辑记者站在一起,引起各方瞩目和敬重。三个月之后,当他正式解甲归田,却传来不幸病逝的消息。

这 位“反水”的审读员名为曾礼,曾以“六十不惑”为网名,发表《究竟谁删改了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文章,披露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南方周末的严密管控,此后又发 表《南周审读员为何跟总编辑分道扬镳》,进一步披露了南周总编辑的办报方针。余波荡漾三个月之后,曾礼先生所在的审读小组解散。然而正当他“回家逗孙养 老”的日子开始时,却因消化道静脉大出血,在清明节前夕遽然辞世,享年61岁。

曾礼先生曾任南方日报记者站长、部门主任。2009年退居 二线,聘任南方周末总编辑特别助理,协助总编辑把关。后来报业集团成立审读小组,他到退休年龄又被返聘,任审读员,定向负责南方周末审读把关工作。和某些 激进批评相反,他否认审读员是“扼杀、阉割新闻的刽子手”,而是“从报业集团考虑,主要是防范政治风险,保证安全出报”。

因为工作性质的 缘故,曾礼先生和第一线记者编辑不乏冲突,他在内部论坛上坦承,担任审读员的四年来,他在把关上也有过失,枪毙了一些不该枪毙的稿件,删掉了一些不该删除 掉内容。因为这种冲突,也有编辑记者以奥威尔小说《一九八四》为典故,将这位老人讽刺为“真理部” 化身。但在他猝然去世之后,众多南方报系编辑记者也通过微博和博客,表达他们对这位“宁可不完成政治使命、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的资深媒体人的痛悼和敬 意。

在今年年初《究竟谁删改了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一文中,曾礼先生以知情人身份明确告知:“近两年来,由于上面要求越来越严,我们内部的 把关也越来越严,每期报纸都有撤稿,多的时候撤稿7、8篇,少的也有2、3篇,重大修改有10多篇。”以及针对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上任后变本加厉的局 面:“自从2012年5月份新任粤宣部长到位后,对报纸的管控更加严苛,禁令越来越多,对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的管制和监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特别要 求南方周末每期选题都要上报省宣,批准后才能采写;重要报道和社评,都要报省宣审阅后才能出。”

这种局内人的证词,将当代中国媒体的审查与自我审查机制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后世的记录留下了铁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观察者赞誉曾礼先生是中国现实版《窃听风暴》的主人公。但曾礼先生谦虚地表示,其实他没有那么伟大,只是不违心而已。

在 《南周审读员为何跟总编辑分道扬镳》一文中,曾礼先生进一步解释,他在新年献词事件中明确反对总编辑的态度早有由来。2012年11月8日的南周周会上, 总编辑黄灿声称“这份报纸是共产党的报纸......难道你这是一个自由派的媒体吗?”“我们可能更愿意跟纽约时报并排对比,但别忘了你是在哪办的报 纸!”曾礼先生在内部论坛上针锋相对地反驳“那番讲话,令我大失所望。这不是顶不住上头的压力,而是自己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与人民日报看齐,这是自宫 行为。”

在文章结尾,他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自己作为资深报人和总编辑的区别:“他认为安全第一,我认为品质第一。他执行命令不打折扣,我的枪口略微抬高一寸。他年轻看得更高更远,我年迈只是看眼前。他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我仅坚守媒体的良知底线。”

在 “党管媒体”的逻辑之下,这种表态注定了曾礼先生的“审读员”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早在正式去职之前,他也颇具讽刺意义地成为其他形式媒体审查的牺 牲品。他在新浪微博上的账号“六十不惑”因为在今年一月初积极声援南周同仁而被禁言、销号,此后他转世成为“六十还童”,再被销号,最后注册“六十不惑2 世”,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他自己生命的终点。

临去世前几天,他在微博上发文称,“几十年我都在体制内,一切服从组织,说话办事不敢越雷 池一步,只是到退休返聘后才能说几句真心话。现在全退了,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境。期望以后更自由,梦。”而他最后一条微博,则是回应此前中 国官方长期宣扬的“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他讽刺说“更牛逼的是,用一种思想统一占全球1/5人口的头脑”。

在以“六十不惑”为名的新浪博客中,曾礼先生留下了214篇长短不一的博文,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气概,刻画出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态。然而在他终于获得自由之后,去了没有媒体审查制度的天堂。

在这种“壮心不已”的背后,著名媒体人、原南方周末记者长平在文章中援引内部知情人的话说,"曾老的情绪一直很激动,特别是被解除返聘后,他甘愿回家养老,但精气神不舒畅。'邪不压正'只是传说。"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