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星期四

BBC专访:薄案疑点与中共高层内幕(下)


黄文广《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作者之一黄文广。
震惊中外的薄熙来事件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悬案,案情扑朔迷离,牵涉其内的不仅有许多中共高官甚至最高领导层成员,还有英国人、美国人,在中国国内掀起政治风暴的同时,引发广泛的国际关注。

中国政务评论家、《明镜》新闻出版集团创始人和总编何频与著名华裔作家黄文广合作撰写的英文新书《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以薄熙来案为主线,揭示中国共产党高层权力斗争的内幕。该书已经被美国《外交政策》推荐为今年必看的25本书之一。
《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一书披露了扑朔迷离的薄熙来事件中的一些内情,也解释了事件中的部分谜团,显示中共高层权斗之激烈和复杂,远非外界所想象。BBC中文网记者嵇伟分别专访了两位作者,何频谈权斗内情,黄文广谈薄案疑点以及他去重庆现场的发现。
以下是专访《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作者之一黄文广的下半部分:
嵇伟:你们在《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一书中对十个涉及薄熙来事件的中共高官和富商作特写,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创作模式呢?
黄文广:因为在薄熙来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我跟何频,尤其是何频,他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中国观察家,而且他 写了很多书,我们觉得我们应该退后一步,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去探索薄熙来案件和谷开来谋杀案。我们作了大量的采访,采访了约50多个政府要员、学者、法律人 士和记者等,我们希望通过探索薄熙来案件,使西方人能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制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那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呢?就是 对牵涉到薄熙来事件的大约十到十二个关键人物作特写,对他们的功与过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通过在对每个人的描述中,我们又重新介绍了一些中国的背景知识。 比如我们在对周永康的描述中提到了政法委,提到近年来政法委的急速发展,以及它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危害。又如我们在对胡锦涛功与过的叙述中,谈到了为什 么近年来中国新毛派大量产生。在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贫富不均的状态,腐败泛滥,老百姓对这种状况非常反感,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 群体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探索中国未来应该走什么道路,因此胡锦涛就选择了一些毛泽东时代的做法,这就是导致薄熙来在重庆 唱红打黑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我们在书中对每一个人物都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他们的分析评价,对西方人介绍中国某一个机构和某些政治背景。
嵇伟:你们在书中特别提到西方媒体在薄熙来事件中起了很大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黄文广:因为我们觉得西方媒体在这次的事件中起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就是,在以前中国出了政治丑闻 时,西方人会要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能得到一些基本的信息,才会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但这次的薄熙来事件和以前很不一样,由于中共党内一些人利用西方媒体 不断散发消息,导致像华尔街日报、彭博、纽约时报和在西方的一些中文媒体能对事件及时报道。另一方面,由于海外媒体的及时报道,也促使中国当权者不得不做 出一些改变,不得不公开一些信息,以赢取国际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他们的谅解。另外,你会发现,国际媒体报道了许多薄熙来、谷开来和王立军等的一些内幕消息, 中国政府在刚开始时都说那是谣言,但在审判之后我们发现,许多所谓的谣言都被证实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由于中共党内人士知道了海外媒体的强大和它的 公正性、客观性,就知道中国的老百姓觉得海外媒体更有可信性,而且现在老百姓也很容易就能得到海外的信息,所以党内人士有时候也泄露出一些真真假假的东 西,泄露出一些为了抹黑政治对手的不符合事实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薄熙来案件的前期,海外媒体也充当了宣传工具的作用,比如在法庭还未做出判决 前,就有关于薄熙来腐败、谷开来杀人的报道,已经在媒体上给他们定了罪。但是我注意到,后来随着更多的人向海外媒体提供薄熙来事件的不同信息,而媒体有了 对信息进行核证的条件,报道就越来越客观和公正。
嵇伟:最后一个问题,听说您为撰写这本书亲自到重庆实地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您能谈谈您的实地观察的体会吗?
黄文广:可以。我当时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也要为一个英文媒体写一篇别的东西,有一个机会到中国去采 访,所以就到重庆实地去了一次。因为我觉得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薄熙来、王立军的事,我就特别想看看到底薄熙来的唱红打黑运动,重庆老百姓对他的反映是什 么,重庆到底有没有很大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我到了海伍德被杀的酒店里去作实地考察。我们以前看到中外媒体的报道说,那个酒店是个很破烂的地方,当我到 了那里一看,这个酒店的确像美国的一个汽车旅馆。但我进去后发现,旅馆背后还有十个小别墅型的房子,海伍德的1605房间就在这里。虽然我去的时候以前的 旅馆服务人员已经全部被换掉了,但我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实地感受。此外,我还对一些政府官员、当地群众和其他知情人士进行采访,获得了一些非常感性的知 识,使我们能对整个案件有更清醒更冷静的反思。

BBC专访:薄案疑点与中共高层内幕(上)


黄文广《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作者之一黄文广。
震惊中外的薄熙来事件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悬案,案情扑朔迷离,牵涉其内的不仅有许多中共高官甚至最高领导层成员,还有英国人、美国人,在中国国内掀起政治风暴的同时,引发广泛的国际关注。
中国政务评论家、《明镜》新闻出版集团创始人和总编何频与著名华裔作家黄文广合作撰写的英文新书《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以薄熙来案为主线,揭示中国共产党高层权力斗争的内幕。该书已经被美国《外交政策》推荐为今年必看的25本书之一。
《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一书披露了扑朔迷离的薄熙来事件中的一些内情,也解释了事件中的部分谜团,显示中共高层权斗之激烈和复杂,远非外界所想象。BBC中文网记者嵇伟分别专访了两位作者,何频谈权斗内情,黄文广谈薄案疑点以及他去重庆现场的发现。
以下是专访《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作者之一黄文广的上半部分:薄熙来事件疑点。
嵇伟(BBC中文网记者):黄文广先生您好,你们的书中提到许多关于薄熙来事件中的疑点,主要有哪几点?

黄文广(作者之一):我们在书中对谷开来谋杀海伍德案件提出了12点疑问,因为谷开来和王立军被审判之后,我们采访了许多法律界、政治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专家们,我们对许多国内送过来的资料,包括法院判决书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了至少12点疑问。比如,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疑问是,中国法院做出的结论是,海伍德是因氰化物中毒致死的,但在法庭的最后文件中,法院并没有发现海伍德的死亡有很多氰化物所致的症状。那么他的死到底是什么所致呢?我们后来对此作了仔细研究,还采访了有关人士,发现案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和法庭都没有澄清。比如我们在判决书上看到,谷开来在见海伍德之前带了一瓶威士忌,还带了一些舒缓剂,她把舒缓剂混到了酒里。什么叫舒缓剂呢?这是一种镇静药,英文名字叫Muscle Relaxing,就是帮助肌肉舒缓,或者帮助整个人镇定的药。这种药和威士忌这样的烈酒合成以后,会造成呕吐、心跳减速、休克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死亡。所以在比较了症状后我们能看到,说当时海伍德喝醉酒并到洗手间呕吐,实际上完全不是因为醉酒,而是舒缓剂和烈酒混合导致的。最后谷开来离开酒店前检查了海伍德的血压,发现海伍德已经没有了血压。这完全和舒缓剂与烈酒有关,但法庭却没有澄清这个问题,只是提了一下舒缓剂,却没有进一步澄清。
嵇伟:但这个问题,这个案件,中国当局已经有了定论,法院肯定也是做过详尽调查后才作出的判决,所以在您看来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漏洞呢?
谷开来受审

谷开来因谋杀海伍德受审

黄文广:出现这样的漏洞,得出这样的结论,唯一的依据是对当时从海伍德身上抽出的血液作了化验,发现了氰化物,呕吐物中也有氰化物,但是所有的血样和呕吐物都被带出了物证鉴定中心,也就是说,无法保证这些物证没有受到破坏,在这样的未经过正常手续的情况下对物证得出的结论,我们无法相信。谈到海伍德的死亡案件,它涉及的面之广,情节之复杂,必须花很多时间,不断验证,才能有定论。但中国对这一案件只进行草率的审判,整个程序只花了7个小时,辩护律师没有机会对证人和证据进行质问。这种没有经过完整司法程序的审判结论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曾被美国一个法庭叫去参加评审团,那是一个民事案件,我们整整做了4天的陪审,律师对每个证人进行质问,我们陪审团也不断的进行讨论,最后才做出结论。而中国的一个刑事杀人案,却只花7个小时就解决,所以我们觉得证据不能令人信服。
嵇伟:你们根据写这本《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的调查过程中的发现,认为王立军是杀害海伍德的主犯,为什么中国有关当局在调查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而对王立军轻判呢?您知不知道内幕?

黄文广:王立军只判了15年,大家都很吃惊,因为所有我们的研究和听到、看到的报道都显示,王立军在整个案件中起了非常主要的作用,他从密谋一直到最后参加谋杀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是一个主犯,应该得到和谷开来一样的对待,至少是死缓或者死刑。但为什么只判他15年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跟中共上层达成了一个协议,由于王立军提供了大量证据,使得中共高层能成功的推翻薄熙来,干掉薄熙来,把他送上法庭。所以王立军是立了功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法庭跟王立军站在一起,用了他的口供,把谷开来判处死缓。也是由于王立军的立功,法庭对他就轻判。

一疫未平一疫起 生態危機何時了

內地禽流感迅速擴散,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一場嚴重的生態危機再度降臨神州大地。雖然目前禽流感的源頭尚未查清,但水、土、空氣等污染以及添加劑的濫用,使中國養殖業處於高危狀態,各種病毒通過禽畜傳染人類,早已不是甚麼新聞。

今次禽流感來勢洶洶,不到一個月已在人口稠密的華東地區蔓延,包括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先後發現病症。令人擔心的是,今次禽流感到底來自何方,又源於哪個物種,醫學界至今仍然未有定論,無法對症下藥,使得社會愈發恐慌。

水有源,病有因,中國屢屢遭受沙士、禽流感這樣的生態危機,並不是毫無道理的。追根溯源,不難發現各類添加劑是元兇之一。

以近日漂滿黃浦江的死豬為例,大量豬隻死亡的原因懷疑是砷中毒。砷又名砒霜,是公認的致癌物質。據業界所言,名為「有機砷」的製劑廣泛用於豬飼料添加劑中,可以促進豬性腺發育和毛皮紅亮,有助改進賣相,從而賣個好價錢。但副作用是,有機砷會積聚在豬隻體內,部分分解為無機砷,人吃了這種豬肉,日積月累,患癌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透支環境 代價不菲

事實上,內地養殖業濫用添加劑已然成災,只要長肉就行,怎麼讓禽畜吃得好、長得快才是研究重點,完全不顧百姓健康。於是,在添加劑沒有進行毒理、病理實驗的情況下,便直接推廣使用。也有人將違禁藥品合成同類化合物後改頭換面,像蘇丹紅、孔雀石綠、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都是違反科研倫理的產物。農業部門甚至曾經推廣給牛羊餵尿素和氨化秸稈,以解決飼料不足的問題。禽畜吃了這些添加劑之後,體內病毒更易產生基因變種,繼而傳染人類。

另外,污染問題亦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之一。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完全是以透支環境為代價,各地在重金屬的開採、冶煉、加工過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例如隨着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濃度小,也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被魚和貝類體表吸附,產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

再比如,水污染也極易使禽畜發生病變,進而將疾病傳給人類。河南浚縣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的老觀嘴村,自九八年開始每年均有十多名村民因癌病死亡,當中以胃癌、食道癌及直腸癌等為主。村內的河水嚴重被污染,連魚兒都「跳」水求生。魚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中國特色的生態危機、癌症村等,其實都是國人一手造成的,也是政府失職的結果。中國若要根絕禽流感、沙士,關鍵是從源頭做起,治理環境,嚴管養殖業,否則只會是一疫未平一疫又起。

太陽報


公開挑戰第五代 趙啟正是何居心

中日關係劍拔弩張,隨時擦槍走火,第五代上台後多次強調解放軍要加強備戰,但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卻公然宣稱「中日必有一戰」的言論是荒唐的,並不代表中國大多數人的意見。趙啟正的言論相當於公開挑戰第五代的權威,到底是何居心?

自從日本強推購島鬧劇後,中日關係每況愈下,安倍上台後更是得寸進尺,誓言對華不惜一戰,而日本自衞隊更是制訂了多套奪島軍事計劃,並在軍力上進行相應的部署,甚至揚言對中國飛機採取「警告式射擊」,可以說日本對華的戰爭威脅已從口頭落實到行動上,隨時都可能對華發動一場偷襲。

對日本這種赤裸裸的戰爭威脅,但凡有一點常識之人都能明顯感受到,奇怪的是趙啟正卻視若無睹,置若罔聞,難道他的精神已經被日本俘虜了?到底是甚麼蒙住了他的雙眼,難道他已淪為日本侵華的「帶路黨」,故意發表謬論麻痹國人意志?

眾所周知,習近平上台後一再嚴令解放軍要切實做好備戰,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而總參謀部早前亦發布命令,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今年要強化打仗思想、做好準備。如果中日沒有一戰的可能,解放軍備甚麼戰呢?

要想圓夢 須先除奸

如果說趙啟正只是普通民眾,其一家之言也不過是自暴其短,但他身為高官,曾對中國外交政策做過多次闡述,在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公開與中央政府唱反調,不能不令人懷疑他到底有何居心,是不是想公開挑戰第五代的權威呢?

其實,類似趙啟正這樣顛倒是非者在中國政府中大有人在。外交學院前院長吳建民亦是其中一員,退休後竭力宣揚「韜光養晦要堅持一百年」,從國內講到美國。他的核心觀點就是中國在世界上要當一百年孫子才能有出息。南海諸島被佔,他聲稱「不贊成南海亮劍」,「不要一提核心利益就打打殺殺」;日本在釣魚島衝撞中國漁船、扣押船長,他反勸國人「要理性愛國」;美國航母到黃海軍演,他又「語重心長」地提醒國人,中美關係不能出問題,「一出問題就不得了」等等,總而言之,吳建民之流不怕中國人憤怒,就怕洋大人不高興。

日本朝野在對華問題上同心協力,尤其是安倍政府上下更是團結一致,對比中國決策層內意見紛紜,一些人以援交充當外交,奴性代替血性,早已把國家安危、民族存亡拋之腦後,面對日寇黑洞洞的槍口及赤裸裸的侵華野心,仍高唱和平歌,猶如秦檜再世。第五代要實現中國夢,看來先要除奸。

東方日報

溫家寶紀元的神秘之處


寶黯然謝幕  27億元家產說不清 (

《外參》特約記者段灼華  林彬


閃爍其詞,避而不談

  溫家寶在期間和卸任之際戲劇性現,顯然給法國《觀點》雜誌駐國記者卡洛琳•布埃爾帶來了靈感,促使她寫出了新聞性和戲劇性兼備的長篇報導。該雜誌35日、也就溫家寶做政府報告的當天發表的這篇報導的第一段可謂畫龍點睛,以小見,以點帶面,活潑犀利,將溫家寶的舞臺表現放在中國的政治大背景之中,其文筆的戲劇性不亞于溫家寶的戲劇性表現:

  “對溫家寶來說,星期二上午可說是政治遺囑的時刻。或許,也是這位中國總理最後為自己辯白的一次機會。儘管他貴為官,卻因近幾個月來為政治改革說好話而受到他自己的體制的次批評。然而,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理的這一次政府報告沒有絢麗的抒情,只是就事論事的官樣文章,而且很是言辭閃爍。令觀察家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他對經濟均衡的積極評價,報告的簡短(這裡的簡短只是相對而言,這篇報告緩慢地讀下來用了幾乎整整兩個小時!)以及他對一些關鍵問題避而不談(國防,外交,政治改革,一對夫婦一個孩子)。”

  法國《觀點》雜誌駐中國記者布埃爾在這篇長篇分析報導中指出,與他過去發表的支持政治改革、實行民主和保障人權的言論相比,溫家寶在這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言辭呈現出明顯的倒退:
 
中國微博對溫家寶謝幕式的最後一次報告的批評是尖銳的。

  “溫家寶過去多次不指名地強烈譴責‘特殊利益集團’(就在去年還譴責過)。但這一次利益集團勢力大概非常高興。且不說《紐約時報》去年10月發表報導,透露溫家寶家人在他掌權期間大發橫財,這樣的報導肯定是削弱了這位改革派領導人。”

  布埃爾在她的報導中用戲劇性的活潑語言描繪了中國離任總理溫家寶處其中的困境。

民間的力量成長才有中国梦

北京80位意見領袖議政改共識(26)

《內幕》特約記者文仁整理

維穩政治搞階級鬥爭
  
  宋以敏(何方夫人、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今天是陪何方老師。聽了這個會,我想補充一點資中筠老師講意思。澤東的30年,我們就是革命黨,對內是繼續革命,對外是支援世界革命。那時候,為了支援世界革命不惜全民犧牲,對內階級鬥爭為綱,往往是內外相互利用,這從我們發動了幾次戰爭可以看出,最明顯的是朝鮮戰爭。
 
張千帆

改革開放後變了,有了一個對外開放,但主要是經濟上的開放,意識形態上,特別是政治上,是嚴防死守的。正是因為經濟上建設為綱,需要對外經濟開放而不是其它開放,所以,整個觀念就變了,仗也不打了,不再備戰了,對外也不支援世界革命了。互利共贏變外交總方針。

這有一個很的矛盾,由於對外開放只是限於經濟上,其它方面沒有,其它方面之所以還沒有,是因為在這方面,我們仍然保持著革命黨思維,沒有變成執政黨。維穩性質是什麼?維穩就是維護一黨專政,沒有別的可講。現在的維穩政治要和國內外敵對勢力發生聯繫。

毛主席在時,國內搞階級鬥爭,對外必須是強調外國對中國的敵對和華。今天是否還為這樣?地方上拆子維穩,也是國外勢力和境內勢力進行勾結,這種事情是大量的。因為有了跟境外的敵對勢力的勾結,所以,有了對內維穩的合法性。

  這次釣魚島是中國自己搞起來的,少年沈默可以不管,現在忽然搞起來,搞起來後,當然有很大的成績,終於迫使日本承認釣魚島成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打砸搶的事情,激起了民族情緒,動不動就說,回到毛主席過去的樣子。在這個問題上,還牽涉到資中筠講的軍隊利益集團。一旦外面軍事緊張了,政治自然度集中,社會必須加強控制,內外又合在一起。改革面上在講面臨著極大的機遇期,也只是抓住了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化的機遇期是很大的,黨生怕革命落在自己頭上,這個東西遲早搞不下去,而且,外交上碰到了很大難題,互相矛盾。

  改革共識短期難形成
  
  魏汝久(北京市律師協會憲法委員會秘書長)
  
  我是一個小字輩,我聽了大一天的發言,覺得大家意識形態方面談得比較多,制度建設方面談得比較少,過去幾年就勞動教養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以及獨立候選人的人大代表選舉、預算法修正案的修訂,我們這個委員會召開了一些專項的研討會,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立法建議。也就是說,當大家不知道如何去做,沒有形成共識時,先從最簡單的做起。

  我個人初步的預想是,5-8年內改革共識不可能形成。比如,台灣黨外人士的目標非常集中、非常明確:開放黨禁和報禁,成立一個反對黨。但蘇聯異見人士不同,沒有發展成獨立的政治力量,因為這些人有個人的圈子,每個人有不同的利益,他們也沒有發展成一種政治力量從而登上舞台。葉利欽掌權以後,也沒有重視這些黨外人士。我認為,中國在未來58年可能要重複蘇聯社會的情況,因為朝野沒有對話的機制,而在野人士比如我們,也沒有形成相對明確的共識。這樣的改革共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形成。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執政黨要真正轉變革命政黨的思維,保障民間力量的成長,首先保障民眾的言論自由,比如修改刑法,或者不修舊刑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司法解釋和具體的判例限制這條的運用,充分保障民眾的合法權利。

  還有,“環境法”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比如廣東至少有政策宣示,至少正在做這種努力。中國NGO在社會建設方面,在其各自專業領域裡也可以去做。另外要有好雜誌,現在有兩個做得非常好:一個是《領導者》,一個是《共識網》。在中國沒有一個像樣的智庫的情況下,要保障這樣的智庫的成型發展,重視它們的作用,我想,只有讓民間的力量成長,將來有一種圓桌會議,什麼時候,中國各種利益能夠平衡了,機制就能夠建立起來,我們的夢想就能成真。

  
  魏汝久

  如何做實人大制度
  
  沈文璟(原《領導者》雜誌的主編)
  
   有兩點意見:第一,從年輕人來判斷政治改革,我覺得,一個通盤的政治改革方案是不可能的,因為一百多個家族以及各大部委的既得利益很深厚,如全面翻動,阻力會非常大,我個人覺得,公民教育這一項是否可以考慮?雖然是遠期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培育的,但我覺得很重要,是否可以考慮在小學生的課程裡將政治教育去掉,把它變為公民教育。台灣蔣先生的改革,是在做了長期對中小學的公民教育後達成的,這是一點公民教育。

  第二點,我們不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是否可以做實人大制度?前幾天,朋友開玩笑說,我們國家的情況就像皇帝沒有穿衣服,大家知道他沒有穿衣服,皇帝也知道大家知道他沒有穿衣服,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告訴我們說穿了衣服,也讓我們裝著相信他穿了衣服,於是,每年開兩會,人大代表每年轟轟烈烈的進京。是否可以形成一個定期的研究?然後,形成一個刊物,定期的來看,這些代表都在做什麼,他們提了什麼提案,是否可以請一些專家評估這些提案,最後提出一些公共領域需要的提案,給這些“議員們”作參考,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做實人大制度,就是所謂的最高權力機關。我就講這些,謝謝!

對胡錦濤失望,對習近平還能抱希望?

《內幕》記者柯宇倩報導/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世界其他國家的利益。對於中國新領導班子上台後中國可能有的改變,也是西方關注的議題。三位中國專家2月底在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舉行的研討會上,剖析中國與國際間的關係,以及習近平是否能帶領中國走向改革。
 
 
李成表示,有關習近平可能會推動改革的跡象,或許不是很明確,但可看出端倪。第一,他決定廢除勞教,第二,他開始談論司法改革,雖然“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a bad supper”(事前的希望是美好的,事後的希望是苦惱的),但現在是中國的早餐時刻,是蜜月期,還是會對習近平有很多的期待。
 
如今,李成仍認為中共一黨專政的體制會結束。兩年前,李成指出中共的一黨專制會在十年內瓦解,他表示,很多知識份子都談論過此事,半官方的媒體也在談及這種急切性,包括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王岐山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即使沒有戰爭這樣極端的事件,也可能讓某一個事件改變整個體制的走向,一些意料外的事也可能改變時刻表。
 
如今社交媒體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李成表示,中國領導對社交媒體感到非常緊張,給予嚴格控制,但他們還是無法真正控制言論。
 
李成指出,中共不容許反對聲音的存在,這樣的嚴格管控,有人認為某方面來說會幫助一個司法群體的成形。台灣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司法專家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民進黨有些重要人物是人權律師,但中國轉變的速度可能比其他國家要來得快,因為目前針對政府而來的壓力很大。
 
對於李成指出目前的常委派系是六對一的情況,易明認為不是如此。“(常委班子)是能力的綜合的結果,很難真正區別出誰是胡錦濤陣營、誰是江澤民陣營,只是他們現在在哪,又會往何處去,有很多不確定性。”
 
李成解釋,中國的派系可以拿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來比擬,每個黨內都有不同的聲音,但遇到選舉時,還是會一致口徑對外,中國雖然沒有選舉,但派系情況類似。
 
易明也點出了中國新領導所面臨的挑戰:打擊貪腐、改革經濟、選擇外交政策。
 
在打擊貪腐上,新領導將設法平息社會對貪腐問題的不滿,如果中國領導未能解決這個議題,可能會導致中共乃至整個國家的垮台。
 
相對來說,易明認為反腐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共成為一個廉潔的機器,這才是反腐的最終目標;反腐代表的,不是中共將進行小範圍的改革,雖然會向地方層級收集訊息,讓地方感覺自己參與其中,但地方層級的人並未真正被賦予決策能力。
 
在經濟改革的挑戰上,易明表示,中國領導們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結構性改革,好促使國家從製造型經濟轉型為創新型經濟,減少既得利益的份量,並重新把焦點放在本地消費上。
 
美國不應該太出頭
 
外交方面,易明認為,在選擇外交政策時,是要把更多重點放在本地議題、減少外交事務的份量,還是要採取更強硬的外交政策,新領導面臨“艱難的抉擇”。
 
魯瓦克指出,面對中國的崛起,周邊國家正聯合起來,但易明提醒,即使中國的鄰國與中國的關係不一樣了,這些國家也不希望產生任何會令中國感到威脅的外交關係,因為中國仍具有龐大的經濟實力。
 
在中國崛起、他國群起孤立之的情況下,魯瓦克認為美國要做的,就是避免在國際社群中站在最前頭,美國不應該明顯與中國對抗,不應該聯合其他國家與中國對峙,美國要做的,就是堅定地支持盟國。
 
李成分析,現在的中國和美國,沒有根本意識型態上的差異,與冷戰時期不一樣的是,現在是全球經濟成為一體的時候,中國在其中扮演要角,美國應該停止冷戰時期的思維,思考地緣政治,既要避免冷戰、也要避免熱戰。
 
“美國應該走出去,深入中國民眾,和中國領導培養關係。”李成只出,美國應該在雙邊關係中尋求一個平衡,一方面和中國領導、軍方領導合作,另一方面,傳達美方的善意,但同時也要專注在原有的人權、民主、法治等議題上,這才是社會長期穩定的要素。
 
易明則建議在美中間尋求一個直接的對話管道。“華府跟北京都應該指派一個人,能組織雙邊對話。現在也是兩國尋找一個能讓雙邊都成長的領域的時刻,習近平和奧巴馬都應該向公眾勾畫出一個強勁、正在成長的、生氣蓬勃、正面的美中經濟關係。”
 
易明認為,經濟領域是美中可以至少建立強勁對話的領域。長遠來說,雙邊可能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經濟架構,可能是某種協議,這樣做也可告訴中國,《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並不是想把他們排除在外。
 
三位專家也評析了中美網路竊密議題。美國網路安全公司曼迪安(Mandiant219日發佈了一份報告,發現了一個被稱為“註釋組”(Comment Crew)的中國駭客組織,6年多來進行141次攻擊、竊取萬億兆資料,根據報告的分析,90%的攻擊都指向位在上海的61398部隊司令部的周圍地帶。而這個黑客部隊,就是“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技術偵察部第二局”,簡稱總參三部二局。
 
魯瓦克指出,原本所謂的刺探,是在系統中竊取東西,現在則是留下足以產生嚴重後果的東西,所以這已經不是刺探行為了,而網路這個戰場與傳統的戰場不同,需要結構上的改變,因此一些矽谷人才已經開始前往華府。
 
李成認為,在此議題上,國際間的力量需介入,“美國正面對某些空前的挑戰,美國應該把中國帶入國際框架中,與中國一同合作制訂類似核不擴散的條約。”
 
易明也認為需要國際間一起合作。“當美國說了任何中國不愛聽的話,中國可能覺得逆耳,但若讓更多國家參與其中,則更有機會把中國帶到會議桌上。”
 
易明認為,另一件中美雙方可以做的,就是找一個彼此都面臨挑戰的領域,比如本地網路犯罪領域,至少可以從這樣的議題開始建立基本的合作機制。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研究主任李成(明鏡網記者柯宇倩攝)

溫家寶行將退休遭如此重炮,到底是誰幹的?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不少人認為溫並不會因此倒台。一位網民表示,他雖然驚訝於溫家寶家族財富數字,但是這個報導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在今天的中國權力和金錢的勾結隨處可見;他不認為溫會有事,也相信共產黨應該很早就有在調查此事,“如果這件事會是問題,那它早就是問題了。”
在分析溫家寶家族醜聞事件可能在政治上對溫家寶產生的影響時,《紐約時報》指出,數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在離任之後,作為黨內老領導,他還將在幕後保有強大的政治力量,但這些顯示其親屬曾在他任期內積累巨額財富的材料,幾乎肯定會削弱他在黨內的地位。研究中國政治的專家,美國加州克萊蒙·麥肯納學院的政府學教授裴敏欣認為,“這將影響他手中剩下的政治力量”。

《華爾街日報》Jeremy Page10月28日的報導認為,《紐約時報》的調查新聞讓溫家寶在這多事之秋備感壓力。按照計劃他將卸下黨內職務,並在2012年離開總理的位置,如同其他即將退休的領導人,他一直努力在新的領導階層中安插自己的人馬,以保護私人利益和維持政治影響,然而,這枚重磅炮彈卻可能讓他分身乏術。

《紐約時報》的報導無法毀滅溫家寶

《亞洲時報在線》的彼得·李(Peter Lee)在10月31日的文章中認為,在沒有更進一步的關於溫家資產消息的情況下,《紐約時報》的報導其實對溫家寶並非有毀滅性影響。

《衛報》的文章指出,溫家寶在中國的政治生態中有絕妙的政治生存本能。他1989年就站在前總理趙紫陽身旁,當時趙紫陽正在巡視天安門廣場前的學生示威者被中共指控為“分裂黨”和“支持動亂”,下台後一直被軟禁在家。溫家寶不僅無事,而且能在中共體制內繼續做官,這證明溫家寶有能力繼續在中國最危險的政治團體中拓展生涯。

法國塞爾齊-蓬多瓦茲大學高級教師張倫在接受法廣採訪時也表示了類似觀點,t他認為,溫家寶的政治智慧是相當高的。他說: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gdb.voanews.com/A35A6FE2-0E5D-4E6F-8350-3ABB9B2721D8_w640_r1_s_cx3_cy4_cw84.jpg
法國塞爾齊-蓬多瓦茲大學高級教師張倫

【對溫家寶的評價幾乎是兩極的。一方面許多人非常欣賞他。把他作為一個親民的這樣一個改革的聲音的代言人。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聽到民間的許多嘲諷,說他是“影帝”。說他做的許多的事情都帶有相當的表演性。我個人認為,溫家寶還是有相當的真誠的,還是希望中國能夠進步,希望中國的民眾能夠得到更好地生活和自由。

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有相當的表演成分?這個我也不敢否認。在這樣一個體制當中,能夠走到這樣一個位置,大概在權術的鬥爭中都是一個高手。他的政治表態,是不是有做戲的成分?至少有一點,溫家寶很清楚。他佔有一個很好的位勢,就是說你們不改,那我也是給歷史留證。我發出這種聲音;那你們改了,那我就占了先機,我就繼承了胡趙路線的旗幟。在這一點上,溫家寶的政治智慧是相當高的。

至於他的家人怎麼樣?中國的民眾需要破除這麼一個觀點,即使溫家寶真的是主張改革主張中國進步的人,我們也不敢確定這樣一個人家裡一定就很廉潔,這裡面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中國的民眾一定要從這種道德化看問題的方式當中走出來。這樣,有助於一種民主的法制的文化在中國大地上真正的生根。】

“陰謀論”有很大市場

《紐約時報》這篇報導刊登之後,許多讀者在震驚溫家寶家族擁有如此巨額財產的同時,還有不少人問:在溫家寶行將退休之前,竟被如此重炮打擊,這到底是誰幹的?

目前流傳的主要說法是將《紐約時報》的報導同反對溫家寶和擁護薄熙來的勢力相聯繫,《紐約時報》陰謀論有很大市場。其實《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中也提及:“與溫家寶相識20多年的一位前同事在不具名的條件下表示:“他的敵人正在有意洩露這些消息給他抹黑。”

由於《紐約時報》調查新聞公佈的當天,正好是下台不久的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全國人大終止代表資格,於是親薄派鷹眼盯住了溫家寶家族這一推測佔了上風。

旅美學者馮勝平在10月上旬在紐約長島舉行的 “胡趙精神與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題為《黨國、軍國、民國與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改革》的演講中指出:在中共黨內,薄代表極左,溫代表極右。如果說薄的唱紅打黑是要恢復黨國,溫的普世價值則是在呼籲民國。對正在形成的軍國,它們都是威脅。薄熙來的阿基里斯之踵是王立軍,溫家寶的軟肋是他那些貪得無厭不知收斂的親屬。如果說“倒薄”失去部分人心,以貪腐之罪“治溫”倒可能收回人心,彰顯中央反貪治腐的決心。畢竟,無論中央如何定案,不會有人相信薄熙來垮台是因為腐敗。而溫相貪名在外,早已是海內外認定的中國首富。普世價值調子唱得太高,打薄又得罪了太多的人,沒有“太子黨”背景的溫家寶犯了跟薄熙來一樣出頭鳥的錯誤,很可能成為下一場黨內鬥爭的犧牲品。

而網名為“樵夫”的作者,10月27日的專稿分析則認為,這次《紐約時報》等對溫家寶的貪汙腐敗報道,其實並無新意,只是重復了一些早已在網絡上流傳且已經被證實根本不成立的傳言而已。不過,在這個時候利用《紐約時報》對中國社會政治瞭解的局限來發動對溫家寶的攻擊,並不是偶然的,而是要在關鍵時刻打擊中共內部的改革派。因為溫家寶可以說是繼胡耀邦、趙紫陽後中共的又一位重要的改革推動者,他堅決反對薄熙來的“唱紅打黑”,更一直在力主改革派人物進入下一屆政治局常委。現在中共高層正在為十八大政治局人選進行最後的激烈鬥爭,以“貪汙”為藉口對溫家寶進行攻擊,目的是非常顯然的。

在《紐約時報》發表這篇調查報導之前,博訊網10月23日就披露,有數家海外華文媒體收到有關溫家寶的重磅爆料材料,數家美國英文主流媒體也收到溫家寶家族的詳細材料。這個現象讓人警覺,這是繼6到9月期間對習近平進行媒體抹黑攻擊未遂後,保守派在十八大前發起的對溫家寶的新的一輪立體媒體戰。這一報導的出現,進一步加重了人們對《紐約時報》報導幕後有鬼的想法。(《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江澤民營造一個有威懾力的“氣場”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臧小豐




  政治評論家指出,很多時候,退休元老干政,是被鼓勵激發出來的,因爲退休元老的親信、黨羽、馬仔們,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希望繼續“大樹底下好乘涼”,不願意“樹倒猢猻散”。

  與人們一般想像的“媳婦”不願意嘉惠婆婆大異其趣,《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援引一名來自官方媒體的官員稱,當習近平在2012年12月初承諾,將限制在職領導人享有的特權和過於慷慨的待遇時,他仍保持著對江澤民和其他已退休領導人的恭順,強調說這些限制不適用於他們。

  “這是對原來執政的老同志尊重的表現,”該官員補充道。因有禁止公開黨內討論的規定,這位官員要求不具名。

  自從十八大之後,江澤民一直保持自己的高曝光率。《調查》特刊第四輯《中共元老院》中列舉大量事實證明,江澤民雖然在11月15日寫了那封關於排名改變的信,但此後他運用各種方式頻頻曝光,甚至不惜在中央出台有關規定後“頂風作案”——他知道“對原來執政的老同志尊重的”習近平奈何他不得。

  《調查》特刊叙述: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出台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第七條寫道:“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但僅僅半月之後,2012年12月22日,一本百首詠竹古詩詞精選《綠竹神氣》首發式在首都人民大會堂舉行,江澤民的妹妹江澤慧是該書編者之一,江澤民為該書作序,所寫的《七律·園竹》一詩,及所書寫的兩首鄭板橋詠竹手跡,都收錄該書,首次公開發表。兩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劉奇葆抬轎子,出席了首發式。

  有江澤民作序題詞的尚方寶劍,有關部門著意將這本書的出版搞成一件“國際文化盛事”,首發式邀請了國際竹藤組織及其成員國駐華使節參加,還安排了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致辭。

  僅在2012年12月22日至28日的6天時間裏,江澤民通過現身題詞作賦以及出書,多次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12月28日,在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週年之際,《江澤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0年回顧》出版發行。

  2012年12月30日,人民網和新華網刊出一組江澤民、李鵬和朱鎔基卸任後的照片。讀者驚訝地發現,在其中一張六年多前江澤民出席母校慶典的照片上,胡溫執政期間落馬的前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隨侍在側。


  “煙花三月下揚州”,江澤民“兩會”後現身回老家祭祖。

  此前,江澤民還張羅著為去世數年的前政治局常委黃菊出了本畫冊,並親自作序……

  北京消息人士對《明鏡月刊》說,一如當年鄧小平辭去軍委主席,表示將權力全部交給江澤民了;江澤民給習近平寫信,也是著意表示:我放權了,完全放心、徹底放手讓習近平幹!

  但江澤民在寫信之後的表現,仍然讓新領導人感受到一種具有威懾力的“氣場”——雖然他不對具體問題表態,但是卻時刻提醒在任領導人:我對你們可是非常信任和抱有殷切期望的呀!別忘了:鄧小平在他感到必要的時候,以88歲高齡南巡,沿途發表講話,一舉扭轉了中國航向,而我江某,此時還沒滿87歲呢! (《明鏡月刊》37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當今領導人政改思路和魄力未達到中共十三大的高度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衆所周知的是,趙紫陽的秘書,是鮑彤;鮮爲人知的是,鮑彤的秘書,是吳偉。

2012 年10月上旬,今年剛滿花甲的吳偉,從中國大陸來到美國,參加在紐約長島舉行的“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新史記》記者專訪了吳偉(續)——



吳偉在紐約研討會的發言中具體闡明說:趙紫陽在主持政治體制改革中提出一系列措施,遠遠超出了鄧小平劃定的範圍。他提出: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這就 擯棄了過去多年一貫制的“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鄧小平劃定的政改範圍是:黨政分開,權力下放,機構改革,提高效率,而趙紫陽主持制定的政治體制改革 總體設想中,接過鄧小平“黨政分開”的口號,提出了一系列更新、更帶根本性的措施。

吳偉記得,當時趙紫陽的政改措施中還有很多內容,例如,他主張取消對文化作品的審查制度,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提出了開展社會協商對話,通過協調社會矛盾和社會團體之間的關係,取消黨對司法的直接干預……等等。

吳偉說,後來趙紫陽提出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提出要有政務類和業務類的劃分,“這是關鍵啊,為將來實現公務員中立奠定一個基礎。”——不過吳偉緊接著就澄清說:中國現在實行的所謂“公務員制度”,遠遠不是當時設想的制度了!

吳 偉還說,在中共十三大之後,趙紫陽又提出了幾條,例如,他提出:改造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改造”二字,不是過去所一貫說的“加強”。不過這一條, 後來沒有在高層通過;吳偉介紹,趙紫陽又提出,開展廉政建設,“他看得很清楚,當時由於經濟上的雙軌制,導致腐敗盛行。”

恰恰這些,在“六四”之後,被鄧小平和黨內保守派指責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證據。吳偉說,“這也說明,趙紫陽所推行的這些舉措衝破了鄧小平的範圍,也成為後來鄧小平中止這場改革的原因。”


趙紫陽與鄧小平的改革設想不是一回事。


政改機會得來不易要珍惜

怎 麼看待八十年代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時機選擇問題?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也有人在反思八十年代的政改,有一種觀點認為,八十年代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時機不成熟,所 以最後就失敗了。對這一觀點,吳偉坦率地說:從總體上說,我無法反對,但我也不能籠統地贊成。爲什麽?“因為時機選擇,並不是趙紫陽的選擇,而是鄧小平的 選擇,趙紫陽只是被動地接受了鄧小平的安排,來主持制定方案,並組織操作。”“如果說時機選擇不成熟,那只是趙紫陽的改革在當時行不通;而鄧小平提出了十 六字改革方針,如果趙照這條路去走,是可能成功的,他也可以照樣當他的總書記——但這就不是趙紫陽了!”

一直到“六四”槍聲響起之前,鄧小平一直在觀察,趙紫陽到底想幹什麼?吳偉說,“趙紫陽想幹什麽?他想堅持民主與法治!”趙紫陽在“六四”前夕再次提出:要在民主和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這表明他仍然堅持在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觀點。

吳偉認爲,正是由於趙與鄧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的分歧,在當時的實踐中,一方面體現了鄧小平的想法,一方面表現出實際操作者的想法。這二者的衝突,最後導致了鄧小平動手中止了改革。

鄧小平是黨內各種政治勢力博弈的症結。吳偉分析說,在當時黨內高層的政治生態格局中,鄧小平算是中間勢力:他主張改革的時候,就傾向胡趙;當他發現胡趙超出了他所能容許的範圍,他就出手阻止,站到保守勢力那邊。

吳偉認爲,1989年改革被中止是鄧小平主導的,但是黨內保守勢力從1985年之後持續不斷地反撲,已經醞釀了這個結果。“鄧小平最後表現出的政治態度,與陳雲、李先念、李鵬、姚依林他們,沒有什麼區別,達成了一致:對趙紫陽的政治體制改革,不能容許存在,必須扼殺掉。”

回 顧往昔,吳偉十分感慨。他說,在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的制定中,我們當時有一個指導思想:中國人多少年來盼望要政治轉型、和平過渡,盼到了這次政改,機會多麽 難得!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爭取讓方案得到通過——如果這一次不能通過,一拖下去,時過境遷,夜長夢多,不知道又要拖到多少年以後了!

證諸20多年來的史實,可不就是如此嘛!到現在,領導人的政改思路和魄力,還難以企及中共十三大達到的高度!

吳 偉回憶,當時要著眼於能讓方案通過,每一條、每一句,都必須考慮聯繫實際——必須考慮鄧小平這個“中國最大的實際”。吳偉告訴《新史記》:政改的方案,必 須得到兩方面的理解:要讓鄧小平這個最高權威能夠接受,也要讓中國那些主張社會主義民主、主張保障公民權利的人能接受。難乎哉!

那 個年代,陳子明和王軍濤他們也在積極鼓吹他們的主張。吳偉說,按現在的說法,其實我們都是主張“憲政民主”的。不過我們政改辦的這些人非常清楚:我們與他 們,並不是在觀點上有什麼“根本區別”,而是位置不一樣:我們還在在體制內,所以我們不能與上面搞翻了。“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的政改方案能在中共黨代會通 過——如果通不過,再好的方案也沒有用!”

吳偉說,有這樣一個目標,就要求我們和社會上鼓吹憲政改革的民主派“得有一個界線”。“當時鮑彤反覆地提醒我們,咱們內部,應該‘研討無禁區’,但是對外呢,就得講‘宣傳有紀律’,要讓人抓不住把柄。”(《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韩国证实朝鲜将一枚导弹移至东海岸

在这张摄于2012年4月15日的照片中,军车载着一枚貌似新型导弹的武器参加阅兵游行,驶过金日成广场,庆祝金日成冥诞100年。
在这张摄于2012年4月15日的照片中,军车载着一枚貌似新型导弹的武器参加阅兵游行,驶过金日成广场,庆祝金日成冥诞100年。

韩国证实,朝鲜将一枚导弹移至东海岸。平壤在此之前几小时表示,已经最后批准对美国发动袭击的方案。

韩国国防部长金宽镇星期四说,这枚导弹看来具有“相当的射程”,但不大可能具有袭击美国本土的能力。金宽镇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朝鲜为何采取这一举动,但这枚导弹可能被用做试验或演习。

朝鲜星期四早些时候说,已经批准对美国进行核打击的方案,但有关方面不相信朝鲜有能力将其实施。此外,朝鲜再次威胁说,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说,五角大楼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威胁。他星期三表示,作为预防措施,美国将很快在太平洋上的关岛部署一种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

联合国针对朝鲜核项目而实行的新制裁激怒了朝鲜当局,平壤近来几乎每天都对美国和韩国进行威胁。

美国之音中文网


谁让“歌唱祖国”的林妙可“受辱”?

《人民日报》近日发文,就童星林妙可微博受到网友攻击一事发表评论,称“言论自由须有边界”,网友在反思语言暴力的同时,也认为林妙可“受辱”,是因为很多人把对体制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她的身上. 


4月2日,中国党媒《人民日报》就近日童星林妙可微博被网友"攻击"一事发表评论,称"言论自由须有边界",指责网友对林妙可施以语言 暴力。事件缘起近日林妙可微博发出一张个人抻面照片,随后有网友对该照片进行调侃,林妙可再发微博投诉运营商"对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论就应除根,不准他 在网络生存,不准他(它)污染网络空气。"

林妙可该条微博内容,再点燃网友对"言论自由"的讨论,有网友认为作为未成年人的林妙可,不应该在网络上安家,应该到一个孩子"应该去的地方",比如迪斯 尼乐园等。新浪名博、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对林妙可 "自由论"微博发表评论,指"林妙可评估有害的言论是相当主观的事情;愤怒的人,越堵越愤怒;堵的人,越堵就越霸道。因此,打造健康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容忍 更多言论,而不是主观地去堵"。

李开复的言论犹如助燃剂,再掀新一轮网络讨论。有网友认为李开复言论纵容了网友对一个未成年人的攻击;李再发微博解释,称意图仅是"希望包容言论自由"。 中国知名学者"押沙龙"认为,林妙可"根除有害言论"微博很"傻 ",是因为发言者好像还停留在某种传统言语模式里,但网友对林妙可"侮辱性"语言和李开复表达的"言论自由"没有关系。

林妙可今年14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林妙可以一曲"歌唱祖国"爆红,其后被揭为"李代桃僵"的假唱,导演张艺谋因此遭受很多公众的诟病。其 后林妙可以童星身份拍摄广告片和参加官方晚会演出及参演电视剧等。网友再扒出2012年12月,林妙可为武汉设置"情趣病房"的一家不孕不育医院站台捧 场,及早前在微博上曾发出带有情色暗示的微博截屏。2012年7月1日为林妙可生日,她发微博表示"我爸说我是党的女儿",此番话语也曾引发微博争论。

 
林妙可在2008年奥运会上演唱"歌唱祖国",原唱为另一女孩杨沛宜(左)
 
"把对于体制的不满,发泄到林妙可身上"

中国独立评论人"五岳散人"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林妙可除去明星身份及身后背景,首先是一个孩子,此番事件的网络暴力起源于对政府言论管制的不满, 但不应该加诸到一个未成年人身上。每个孩子都不应该受到网络暴力的攻击:"污辱性的言论不在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李开复这件事我并不赞成他,因为他偷换了 一个概念,虽然他说的内容本身并无错误。

要知道污辱性的语言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并不算言论自由范畴,就象德国,不可能赞扬希特勒是一样的道理。你可以讨厌 林妙可的政治背景,可以讨厌当时她协助作假,但不应该把所有都归罪于她。只是把对于体制的不满,发泄到一个无法反抗的孩子身上。"

网友"Slowzhu"表示:"那些骂林妙可的人挺过分的,毕竟是小孩,可最应该检讨的,还是林妙可的爹妈,那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让她上微博?"

新浪名博"大鹏看天下"在其"大鹏微评"表示"14岁童星林妙可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逼真假唱一炮走红,此后除了拍广告,无甚成绩,近日又通过微博, 挑起'言论自由'纷争。很明显,只是一个营销账号,操作者根本不是这个孩子,呼吁大家冷静,也奉劝林家,勿用引发争议的方式炒作,大家都烦,得不偿失。"

  "网络暴力不应该加诸到一个孩子身上"
 

"林妙可作派与官府作派一脉相承"

网友"哈德门"评论"网友们为何反感林妙可乃至于罔顾其尚是孩童这一事实?是因为虚假,逢迎、造作正是当下官府作派,林妙可与这种作派一脉相承"。

五岳散人也认为社会当反思今日林妙可受辱,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她个人主动或被动接受的带有政治色彩和商业色彩的角色,对于当下中国很多未成年人来说,都是 一种悲剧: "应该说她这种扭曲的成人世界的东西,在其中她也得到了利益和好处,包括知名度、收入,她得到了这些好处,更倾向于这套话语体系,把自己作为这个话语体系 中的一分子。"

作者:吴雨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战舰远航开启其“海上外交”


作者 索菲

中国首次派遣海军舰队远航到地中海,并在地中海上巡弋一个月之久。中国海军通过这一次海上军事力量的炫耀表明,中国已经有能力跻身于世界海上军事大国之列,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够派遣舰队远航,在远距离航程和在外海洋面上停留时间长久等两个方面是海军强有力的标准。今天法国 « 世界报 » 在欧洲与国际栏发表署名吉贝尔的文章指出,中国第一次派出一支完整舰队进入地中海。

中国海军舰队远航至地中海

这支中国小型舰队有两艘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从3月26日抵达地中海,开始周边海岸线国家的访问、交流活动。中国舰队访问的国家包括马耳他、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葡萄牙和土耳其等国,在地中海两岸之间巡航,中国舰队的访问活动包括对公众开放舰艇。访问地中海的中国舰队属于基地设在湛江的南海舰队第13护航大队。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的远航为中国开启了“海上外交”的航道,而且,中国海军已经开始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交流。中国舰队将在4月23日到27日抵达法国土伦港访问,在互换对等交流范围中,法国军舰也驶往中国军港进行访问。

中国海军几年来已经多次驶往远海,进行国际交流,参加国际打击海盗、安全合作演习,并远航为中国商船护航,曾在2007年,中国第一次派遣两艘军舰远航至地中海。这一次派遣远航至地中海的中国舰队旨在参加完亚丁湾国际打击海盗演习之后,作长时间更远航程的访问与停留。中国对这一海域积极关注,中国已经同马耳他在亚丁湾举行过护航演习,从而显示出中国对苏伊士运河至亚丁湾再到印度洋的格外兴趣,就此,世界报指出,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一海上通道是中国需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和石油能源繁忙运输的必经之地。

亚太海域军备竞赛激烈

亚太地区的海上军备竞赛异常激烈,可以与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909年到1914年期间英国和德国海上的竞争相提并论。太平洋海域的紧张局势在中国、日本、印度和美国四家21世纪海军力量大国船舰的竞争航行中展开。中国购买大量先进的雷达,导弹,水陆两用等设备及武器装备海军,以保证在最快的速度下防止中国的经济利益海域受到侵害。中国从2004年就显示出对远洋征服与开发的重视及其发展。中国越来越意识到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利益。

近年来,中国大量斥资建设强大的海军,加快海军现代化更新的步伐。根据2010年的统计,中国海军拥有22万5000官兵,58艘潜水艇,其中6艘是核动力潜艇,并且拥有50艘护卫舰,27艘驱逐舰。

而且作为史无前例,中国将在2014年前往夏威夷第一次参加由美国倡导的两年举行一次的太平洋地区军事演习。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军事演习,2012年的太平洋军事演习邀请了22个国家的25 000海军官兵参演。

中国的日用品收买了加德满都的心

今天的 « 世界报 » 还在调查、解析栏发表特派加德满都记者霍蒲钦的长篇报道,解析中国通过帮助铺建加德满都通往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公路,不断增加中国制造日用品,辅之以投资和贷款,加重尼泊尔对中国的依赖,最终达到控制尼泊尔的目的。

尽管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但尼泊尔却是中国通往南亚的重要门户,在地缘政治上具有战略意义。喜马拉雅山脚下,原先几乎是羊肠小道的连接加德满都与中国边境的唯一通道如今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当地的繁忙与热闹,这条几乎是世界上最为危险的山道却担负着每年多达两亿多美元的中国制造品的运输。中国鼓励尼泊尔,对近八千种(7 787)商品实行优惠关税,但中国出口到尼泊尔的商品远远超过10倍以上,以至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贸易差距越拉越大。

尼泊尔过去曾是印度的同盟国家,但尼泊尔现在则完全听命于中国,不仅对逃往尼泊尔的藏族难民施加监控,而且越来越按照北京的旨意,禁止尼泊尔境内任何藏人的反华活动。

法国前部长撒谎丑闻继续发酵

此外,被司法立案调查的前法国预算部长卡于扎克撒谎事件继续占据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位置:法国右翼报纸 « 费加罗报 »说,卡于扎克丑闻正在演变为政治危机;左翼大报 « 解放报 » 对总统奥朗德从去年年底卡于扎克拥有国外账户的传言开始,到底知多少提出疑问;法国财经报纸« 回声报 » 说,爱丽舍宫陷入卡于扎克风暴的漩涡;法共 « 人道报 » 怒不可遏地说,共和国已经拜金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上海證實又有一人死於H7N9禽流感



上海星期四(4月4日)又有一人因感染H7N9禽流感而死亡,使中國因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致死的人數上升到4人。

據上海衛生和計劃委員會通報,死者是男性, 48歲,江蘇如皋人,從事雞鴨運輸工作。

當局說,與該病人密切接觸的8個人沒有發現臨床異常表現。

目前,中國已有11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中4人死亡。

此外,浙江星期四也有一人被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新華社說,這名64歲男性患者是農民,3月29日發病,31日到醫院就診。星期四,醫院對病人的檢測結果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

省衛生廳專家組診斷該病例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BBC中文網


朝鮮通報美國稱已做好作戰準備

朝鮮軍方星期四(4月4日)正式通告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稱,朝鮮已經為武裝作戰做好最後的準備。

朝鮮中央通訊社引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言人稱,對美國的無情作戰已經得到最終討論和批准。

他威脅說,朝鮮將以「小型化、輕量化和多樣化的朝鮮式的尖端核打擊手段」粉碎美國對朝鮮的敵視政策以及核威脅。

朝鮮人民軍發言人表示,目前已經不是戰爭是否將爆發的問題,而是戰爭是將在今天立刻爆發還是明天爆發的「分秒必爭的階段」。

他同時也對韓國發佈了警告。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星期四早間報道稱,朝鮮正在向東海岸轉移中程導彈。

韓聯社引多名韓國政府消息人士稱,目前還不清楚朝鮮究竟是打算發射這些導彈,還是僅準備藉此向韓國以及美國宣示武力。

此前有消息說,朝鮮通知開城工業園的所有韓國人必須在4月10日前離開朝鮮。

但韓國政府已經對此作出否認,並解釋說朝鮮方面是要求韓國提供星期五起到4月10日的通行計劃。

朝鮮目前關閉了開城工業園,禁止韓國人入內,而目前在園區的韓國人如果希望離開則必須提前提出申請。

朝鮮此前批准222名韓國工人在星期四白天離開開城工業園返回韓國。除去這些人,開城工業園區還有606名韓國人。

BBC中文網

H7N9疫情扩散 引发全球关注

birdflu.jpg  
资料图片:H7N9禽流感在中国爆发引发各界关注。
 

杭州再发现两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一人死亡。疫情严重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病毒源头目前仍未查明。

在上海安徽江苏连续发现七人感染H7N9病毒后,浙江省卫生厅周三通报杭州已确诊2例,其中一例患者于3月27日死亡。截至目前,中国的H7N9禽流感已经导致三人死亡。疫情的严重性引发全球关注。

日本广播协会NHK周三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从中国有关方面得到H7N9病毒的遗传数据,分析了病毒的遗传基因排列。专家发现先出现感染的2名上海男子和1名安徽女子,体内病毒的特定遗传基因均发生了变异,容易使人体细胞受到感染。两地病者的病毒变异后形成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因此估计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已经扩散。

美国全球卫生项目高级研究员传染病学专家劳里•加勒特则发表文章称也许中国的禽流感噩梦才刚刚开始。怀疑现在公布的7人只是患病人数中的冰山一角。而对于中国卫生部初步确定使用达菲进行抗病毒治疗疑似病例,他表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H7N9的疫苗,那么中国是否进行了达菲对H7N9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是什么?

辽宁独立作家姜力钧周三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H7N9很危险,希望官方能够更及时地向海内外公布疫情最新进展情况。

“现在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事,而且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官方传递这种信息,要求卫生部如实地向全国,向全世界公布这个疫情信息。中国政府现在应该有更高度的警惕的心理,因为现在国际社会关注,国内民间组织也在关注这个问题。这个病毒很危险,而且它和2003年SARS病毒基本差不多。”

与姜力钧一样认为H7N9的危害性与SARS不分伯仲的民众并不在少数。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周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个疾病的死亡率很高,但正因为目前和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没有出现相应病症,因此SARS重演的可能性极小。

此前,官方曾多次强调,H7N9尚未出现人传人的迹象。

对此,网民“子非鱼2171”质疑道:“有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不会像SARS?又有谁敢说一定不会出现任何人的传染?”网民“成都白明”则说:在不了解的病毒面前,不要贸然下结论,每次大灾难就是这样开始的。

由于上海一名死亡患者从未离开过家,杭州一名确诊病患也退休在家,并未接触过禽畜。令外界怀疑不能完全排除人传人的可能性。

而网络上近日关于人感染H7N9的传言不断,周二一则以“北京东直门医院感染办”开头的通知被多次转发,称出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院方周三发布声明,对相关信息予以否认。

有网络人士认为,政府公布的信息不够及时公开透明,是网络流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对此,民运人士赵常青周三向本台表示:“信息公开问题,本来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颁布了,但事实上,它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的,有些东西给你遮遮掩掩的。在纯粹的自然灾害的问题上,政府现在倾向于公开,但是如果涉及到有关方面职能部门的责任的话,可能这方面的信息就会受到压制。”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已经研制出针对H7N9的检测试剂,分发给全国各地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并将H7N9病毒加入全国传染病防控网络内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中。但对于H7N9的源头,目前仍未查明。农业部周三表示,病毒很可能由候鸟带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扬帆的采访报道

笑蜀:負責的社會運動倒逼中國轉型

人權聯署只是告訴國民,中國政府早就承認國際人權公約,簽過字。唯有積極、進取、理性、負責的社會運動能倒逼中國轉型。

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一批知識界和中產階級人士發布公開信,呼籲全國人大盡快批准國務院早在十四年前就已經簽署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始作俑者是誰?什麼目的?事態會怎麼發展?這一定是有關部門最關心的問題。我在從香港遊學返回內地前,公開陳述如下。

(一)

始作俑者是我,這我從不隱瞞。所有徵集聯署的電郵,我都是大大剌剌地群發。我知道其中相當比例一定會被截獲,但這有什麼關係?第一,國家機器那麼強大,我怎麼可能跟國家機器躲貓貓?第二,人權聯署合理合法,正大光明,又何須瞞他們?他們明察秋毫本來就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不久前有聯署人轉告,說他們請他喝茶時明白無誤的說,他們知道都是我幹的,我一點不驚訝。

接下來,說說人權聯署的來龍去脈。

發起人權聯署的靈感,最早出自我去年春天的台灣之旅。陪同我的台灣朋友知道,我一路上最感興趣、駐足最多的,是台灣的人權地標,如馬場町公園,如二二八紀念館,如景美監獄、綠島監獄。轉型前後台灣人權狀況的滄海桑田,給了我很大震撼。基本人權是中國最大的緊缺品,基本人權問題是所有中國問題中最致命的問題,我更堅定了這樣的判斷。

從台灣歸來即籌備聯署,決定呼籲全國人大,盡快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首先推動該公約在中國落地。呼籲版在春節之前定稿,核心理念是人權立國,即直接師法台灣而來。本來想在今年兩會前二月二十八日發布,但是二十六日得知,媒體已接禁令,任何涉及人權公約的文字皆不得見報。有關部門顯然已快速反應,國內所有傳播通道都被掐死,再不趕緊發布,以後更沒有發布空間。即於當天倉促?動聯署徵集。

知識界和中產階級反響的熱烈就不用講了。儘管國內沒有任何公開的傳播渠道,唯有電郵可供徵集之用,但截止三月二十八日,仍然發布了八榜聯署名單,一千多個師長和兄弟姐妹以實名加入聯署。既包括高層人士,也包括草根人士;既不乏自由派人士,也包括左派人士。即它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凝聚了廣大的中間人群,堪稱二零零八年以後,知識界和中產階級最大規模的集結。

三月十五日,公民聯署博客開通,人權聯署進入常態運作,我的作用就不重要了。三月二十六日,我向管理公民聯署博客的幾位志願者發出告別函,宣布即日退出聯署的全部組織工作,以後我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聯署人,以此身份重返書齋,繼續煮字為生。

平生最刺激的一次精神出軌到此為止。過而不留,這正是我要的狀態——作為歷史研究者和江湖行走者,政治之各色嘴臉我見太多。所以我一直認為,中國政治並沒有進化到適合我等書生捲入的地步。何況,政治本來非我志業,我最終還要靠文字立世。可參與,但不沉溺其中,是我一向的原則。

(二)

發起人權聯署基於我對基本人權的信仰,更基於我對轉型路徑的思考。

我對轉型路徑的思考,用一個詞集中概括,可稱「倒逼論」。首先我不相信統治者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是可能的。他們的利益太大了,同時他們也太傲慢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別無選擇,他們憑什麼要轉型?人們通常以蔣經國為例來證明統治者轉型的自覺性,但蔣經國是特例,在中國大陸不具備可複製性。因為當時台灣的利益結構並不複雜,一個蔣經國就?用。今天中國大陸利益結構之複雜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就算出一百個蔣經國,也根本不夠用,根本無可奈何。

但同時我也不相信自下而上的傳統革命,尤其不相信為傳統革命提供理論基礎的所謂政權中心論,即認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政權更替了一切迎刃而解,政權不更替百事莫為。稍具歷史常識的都知道,這實際上是經典的列寧主義理論。它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把政權問題的解決,當作所有社會變革的前提而不是社會變革的結果。

政權中心論者的最大荒誕,則是生在公民社會全球化的時代,腦袋卻停留在前公民社會時代即列寧主義時代,所以只有政權的視角而沒有社會的視角,只有權力的視角而沒有權利的視角,看不到社會成長和權利生長的大趨勢,不相信社會的成長和權利的生長是改變的終極力量。沒有了社會成長和權利生長的中間地帶,以及中間地帶潛伏的巨大變量,轉型就被簡化成非黑即白的極端二元衝突,簡化成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

轉型路徑豐富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就這樣被否決。以政權更替為唯一評價標準,所謂轉型就始終不能超越傳統的對敵鬥爭模式,不能超越冷戰思維。實際上是把自己降低到當政者的層面,跟當政者在同一個道德海拔上,在同一片政治叢林中較量。這等於自廢武功,注定山窮水盡無出路。

要柳暗花明又一村,非有新思維不可。新思維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超越狹隘的政權視角和權力視角。不是說政權不重要,但它肯定不是唯一重要。當下的新生力量更多集中在社會,最可期待的是社會。當自上而下的傳統改良和自下而上的傳統革命都已途窮時,居於中間地帶的社會的成長,為轉型提供了新的可能,即中間突破的可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或是當下中國轉型最大的福音?

這即是說,轉型視野本身需要轉型,需要從政權中心論轉到社會中心論。政權更替是轉型進程的自然結果,而非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決定。但社會是我們的主場,社會成長和權利生長的主動權在我們手上,我們完全可以反求諸己,把推動社會成長和權利生長的使命承擔起來。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政權更替會在哪天實現,但我們知道的是,在那天到來之前,我們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社會的成長和權利的生長需要很多的積累和準備。

最需要做的事,在我看來就是社會運動。前面講我主張倒逼,倒逼誰?當然是倒逼體制。那麼拿什麼倒逼?祈求不可能倒逼,絕望憤激自暴自棄不可能倒逼,破罐破摔一錘子買賣不可能倒逼。唯有社會運動能倒逼,唯有積極的、進取的、理性的、負責任的社會運動能倒逼。很難通過直接的政權更替改變中國,但一定能通過社會運動的倒逼改變中國。

這樣的社會運動,毋寧說是馴獸運動。所謂轉型實質上就是一場持久的馴獸之戰。社會有多軟弱,政權就有多野蠻;社會有多強悍,政權就有多規範。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鐵律。如果野獸不被馴服反而持續傷人,馴獸師一定難逃其責,僅僅責怪野獸沒有意義——傷人本來就是野獸的天性。同理,若一個政權一直橫行霸道,社會一定難辭其咎,一定是社會運動的倒逼不?。

這就是我多年以來,一直呼籲公民社會建設的原因。我的公民社會建設的高腳杯,裝的都是社會運動的雞尾酒。最早主張圍觀改變中國,圍觀即屬於初級形態的社會運動。後來主張的組織化維權,則屬於成熟形態的社會運動。但無論是初級形態的圍觀,還是成熟形態的組織化維權,都需要主題,都需要素材。如果說圍觀的素材只是個別事件,只圍繞著個別利益展開;那麼組織化維權則需要一定的超越性,即不再局限於個別事件和個別利益,而要上升到普遍權利和公共利益範疇。即組織化維權所需要的主題和素材,應該界定在基本權利的層面,應圍繞基本權利的展開,應帶動基本權利的生長。最終以權利約束權力,倒逼體制變革。

沿著這樣的思路,我一路走到了今天即走到了人權聯署。即我想像中的人權聯署,主要使命就是為新時期的社會運動即組織化維權提供素材,提示方向。但我不是以政治人的身份,而僅僅以評論人的身份。

因為我一直確信,評論人的天職不是所謂一事一議,而是為自己的時代打下底色,為自己的時代設置議程。即我的所作所為,無非我作為評論人的職業使命使然。我的初衷,無非以專業為支點,為社會運動添磚加瓦。

這就是說,我主張的社會運動,固然不直接以政權為目的,但最終的指向,仍然包括政權在內。即一方面以社會運動來重建社會,一方面以社會運動來逐步地改造政權。即我認為中國需要補社會運動這一課,需要一個社會運動時代。這既因為社會的成長和權利的生長需要一個過程,有待社會運動來拉動;也因為需要給當政者一點餘地或者說一條退路。這實質是一種調和,即雖然從中長期講人民主權是絕對的因而不可讓步,但眼下可暫讓步,至少我個人對你的政權沒興趣。但我有附加條件,就是你必須容忍社會運動,你的政權必須接受社會運動的壓力,必須因應社會運動的壓力而改變,而非拒絕轉型,堅決五不搞。通過雙方讓步,使社會運動逐步去敵意化,逐步脫敏化,中性化,直至最終制度化,亦即引入民主和法治的軌道,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實現社會運動的常態化,使朝野雙方能通過社會運動的平台,先學習對話,學習互動,學習妥協,學習良性博弈。

(三)

但是,你的想法可行麼?全國人大可能批准人權公約麼?這是我經常遇到的一種質疑。我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人權聯署一?動,當局就會馬上批准公約。但問題是,非要一步到位才叫有用?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就叫沒用,就可以什麼都不做?其實,人權聯署本質上就是一個告知的過程,一方面告訴國民,居然有那麼一個人權公約,規定了國際最低人權標準,而且中國政府居然早就簽了字,即承認了那個國際最低人權標準。

這同時也是告知政府,你們給了國際社會和自己的人民一個承諾,承諾就該兌現,欠賬就該償還。如果不能馬上償還,起碼要承認賬的存在,不能裝得沒事一樣。然後,我們需要公開的討論,公開的對話,跟政府一起商量還賬的具體步驟和具體辦法。

這種雙向告知怎麼叫沒用呢?就算當局始終不理會,且不說它如何理虧,如何喪失信用。這種雙向告知至少可以推動國民學習人權公約、普及人權常識吧?至少可以起到人權教育的作用吧?而人權教育不正是中國社會所急需麼?

另一個質疑,是認為就算全國人大批准了,也未必有用,憲法寫得?漂亮吧?但不照樣束之高閣?對此我同樣無法認同。憲法確實沒有兌現,但憲法不兌現的真正原因,有人想過嗎?不兌現無非因為是當局自己願意那麼寫的,主動那麼寫的。一言以蔽之,所有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憲法條款,都不過是當局恩賜的結果,而不是壓力倒逼的結果,不是博弈的結果,不是談判的結果。恩賜的不叫契約,對當局沒有任何約束力,它不兌現確實拿它沒轍。但如果我們有力量迫使當局批准人權公約,人權公約就跟所謂憲法有著本質的不同,即它屬於地地道道的契約,對當局有約束力——我們既然有力量迫使當局批准公約,當然也一定有力量迫使當局兌現公約,而不可能讓它再束之高閣。所以,只要它能在我們的壓力下批准,那麼它就一定有用。

再說了,必須成功了才叫有用,必須有用才認為值得,才願意付諸行動,這種過度的功利主義,恰恰是公民行動的心理天塹。成功是一種概率,而且這概率往往屬於天意,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只能做人該做的事,即謀事。至於是否成事,既然是天意,那就交給天去決定,人不用管太多。

這即是說,中國的社會運動要上台階,還需要價值觀的提升,即需要一種超越,不僅是對狹隘的政權視角的超越,更是對整個功利主義文化的超越。凡事只問是否符合自己的信念,只為捍衛自己的信念,不計成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值得欣慰的是,加入人權聯署的一千多個師長和兄弟姐妹,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已經為一個看起來前景黯淡的事業,開始了自己的奮鬥。這就是希望。是社會運動的希望,更是未來中國的希望。

(作者原名陳敏,中國專欄作家?知名公共知識分子)

亞洲週刊


智慧型眼鏡 大陸百度湊一腳

(中央社台北4日電)據報導,中國大陸最大搜尋網站百度正在開發自己的智慧型眼鏡技術,預計2014年推出。這項技術與谷歌(Google)眼鏡類似。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等媒體報導,百度發言人郭怡廣說,這種眼鏡可用面部特徵識別技術進行搜尋。

郭怡廣說,百度公司尚未決定這種智慧型眼鏡是否進行商業銷售。

百度研發的智慧型眼鏡被稱為「百度眼」(Baidu Eye),如同谷歌的智慧型眼鏡,都在鏡框上安裝了微型LCD顯示幕。

郭怡廣表示,這種新技術運用了很多百度的技術專長,可以識別人臉、書籍與建築物,並透過手勢指令拍照以及傳送照片。

據透露,百度眼的前期樣機已開始測試。眼鏡配備了四個核心功能:超小液晶顯示、語音操控、圖像識別與骨傳導技術。1020404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