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

王立軍曾幾度聯絡英國外交官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揭露王立軍曾尋求英國庇護


明鏡新聞網編譯  文道喻

    當前重慶公安局局長王立軍於2012年2月進入成都的美國領事館時,一場中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就此爆發。在領事館內,淚流滿面又被缺乏睡眠的王立軍向美國外交人員娓娓道來,說明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谷開來毒殺英國商人海伍德的來龍去脈。六個月後,谷開來謀殺罪成立並被判死緩。

    這是眾所周知的故事環節,但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的祕密被挖掘出來。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一本由何頻與黃文廣共同完成的著作《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A Death in the Lucky Holiday Hotel)中提到,王立軍在此之前至少有一次尋求外國政府保護,地點是廣州的英國領事館。

     這本英文專著4月2日在全球英文市場同步發行。

     何頻是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創辦人,總部設於紐約,明鏡時常披露中國領導高層驚人的內幕故事,對政治預測常常精準。黃文廣是位華裔以英文寫作的作家,他在美國出版的英文傳記《紅小兵》受到諸多好評。

    根據《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披露,2011年11月,海伍德屍體被發現僅僅幾天之後,王立軍將自己偽裝成一個“老男人”,“悄悄”來到位處廣州的英國領事館,作者援引一位與重慶政界擁有良好關係,但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商人指出:“王立軍帶著海伍德命案的相關信息,詢問政治庇護的可能性,但館內官員無視其請求並將他逐出”,。《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也補充,王是否有向英國外交人員“透露真實身份”尚不清楚。

    對此,英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發言人回覆:“我們沒有任何紀錄顯示王立軍曾訪問領事館”,不過書本繼續提到,即使在廣州被斷然拒絕,王立軍沒有就此作罷,還再一次嘗試與英國外交官會面。

    2012年2月6日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前,曾數次聯繫英國和德國駐重慶領事館的官員,且英國駐重慶領事館的官員也坦承,王立軍的確安排了一次會議,但最後沒有現身。最後,王先生前往美國領事館滯留,但在他被迫離開之前,歷經約30小時的緊張對峙。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指出,薄熙來獲知王立軍行徑後,下令重慶警方“強行進入美國領事館,把王立軍揪出來”,而且“隨著緊張氣氛不斷升級,美國海軍陸戰隊(US Marine Corps Embassy Security Group)還在館內待命防衛。”

    一位“退休的美國官員”告訴作者們,當時危機重重,就在王立軍尋求庇護時,館外大約有700名警察包圍著領事館,“尷尬又憤怒”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得不親自干預來緩和情況。王立軍隨後被帶回北京並遭到拘留,去年9月,這位備受爭議的公安局長被判15年徒刑,罪名是他涉嫌掩蓋海伍德命案。

    事件爆發後,英國政府對海伍德之死的反應和處理速度一直遭受質疑,巧合的是,海伍德的屍體於2011年11月15日被發現,正好是英國副外相白偉明(Jeremy Browne)來到重慶之日,而隔天他就與薄熙來見面,然而白偉明並沒有當面提及海伍德之死,直到隔年2月,英國官員才敦促中國當局調查這起命案,起初海伍德被認為是由於飲酒過量引起心臟衰竭而身故。

    2012年4月,英國外交大臣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向國會報告,早在2月7日當天,美國外交官就已告知英國外交官王立軍所透露的一切,“我立即指示他們與中國當局進行緊急交涉,確切調查海伍德的真正死因”。

    此外,2012年9月當谷開來與王立軍的審判落幕後,《華爾街日報》披露王立軍曾給予美國外交官一位同事的手機號碼,指稱那人握有谷開來謀殺海伍德的證據,接著這則消息輾轉傳到英國外交官手上,他們試圖聯絡那位先生,但最終無功而返,也未能保護住重要文件。“我們盡一切所能去確保是否有其他信息存在”,英國政府發言人去年如此告訴《華爾街日報》。


神州河山一片污 美麗中國知何處

國家環保部剛公布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顯示,當前化學污染問題嚴重,有三千多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一些在發達國家已被限制使用的有毒化學品,仍在內地大規模生產使用。當局二○一○年檢查四萬多間或致污染的重點企業,逾半企業周邊空氣威脅人體健康,兩成三更污染到水源,導致個別地區出現「癌症村」。

此前,環保部對全國三十萬公頃農地抽樣監測發現,重金屬超標率逾一成二,部分城市逾半耕地受污染。官方前年對全國二百個城市地下水進行監測,其中「較差和極差」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部分城市水質甚至出現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污染指標。

毒土、毒水、毒空氣,神州污染無處不在,中國人受到全方位包圍,淪為現代東亞病夫,不僅有癌症村,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怪病村。老百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惟有以另類方式抗議當局保護環境不力。

寧要金山 不要青山

浙江溫州瑞安市和蒼南縣近日先後有民眾懸賞,邀請當地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儘管賞金已提高至三十萬元,官老爺依然不敢接受挑戰,原因很簡單,當地河流被工業廢水嚴重污染,已成為五顏六色的毒河,誰敢冒險游泳。然而,當局還恬不知恥地為自己評功擺好,溫州環保局花了十四萬元在報紙刊登全版廣告自賣自誇,炫耀去年的所謂「七大環保成就」,聲稱公眾對生態環保工作滿意程度有所提高云云,簡直是侮辱百姓智慧。

過去廣州曾舉辦「體驗珠江治污成效」的年度橫渡珠江活動,政府高官每年都高調參與,卻被揭發當局事前派人撈起水面垃圾,又設置隔油網、攔截帶,甚至用大量自來水稀釋污染,製造江水清澈假象。官老爺以造假掩蓋環保失職,只能自暴其醜。

神州河山烏煙瘴氣,問題根源是當局「寧要金山,不要青山」的畸形發展觀。只要能搞活經濟,交出所謂政績,官員往往為排污企業大開綠燈,至於百姓是生是死,根本不會考慮。更不堪的是,部分環保官員不是監督環境,造福人民,而是通過「環評」大發不義之財,「靠污染吃污染」已成為潛規則。環保部門監管失職,甚至充當破壞生態環境的幫兇,中國污染日益嚴重,何足為奇!

中共十八大首次將「美麗中國」寫入政治報告,承諾進一步推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但事實卻是,神州大地陰霾蓋天,毒水橫流,錦繡河山變成殘山剩水,中華民族猶如集體慢性自殺,所謂美麗中國,不知從何談起。

太陽報


只要領導關心 天上會掉黃金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探訪後的河北阜平成為扶貧「特區」,不到一個月,各方注入三億元扶貧資金,這一數字是阜平過去二十年全部扶貧資金總和的一點五倍。只要領導關心,黃土變黃金,阜平脫貧在望,但其他貧困地區呢?中國脫貧不能依靠人治,必須依靠制度。

在習近平沒有探訪前,阜平駱駝灣村「九山半水半分田」,當地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年輕人「留在村裏種地,活都活不下去」,絕大部分離鄉背井外出打工,村民一日三餐的主食是紅薯與玉米,村裏三年沒有任何扶貧資金與項目,似乎被公僕徹底遺忘。

習近平探訪過後,駱駝灣村貴客盈門,天天有人來,日日有好事,政府甚至組織數十名工作人員清掃道路,粉刷牆壁。該村迅速被納入國家重點扶貧村,不斷有企業來談合作,而且談的都是「大項目」。河北省還成立「阜平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省委副書記趙勇任組長,保定市委書記、阜平縣委書記等親自抓駱駝灣村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

扶貧鬧劇 官員獻媚

阜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無疑是因為總書記到訪過,問題是這樣的扶貧能持久嗎?全國那麼多貧困地區,如果每個貧困村都要領導人關心之後才進行扶貧,習近平怎麼顧得過來呢?值得深思的是,河北官員現今如此積極扶貧,當初又幹甚麼去了呢?作為當地的父母官,他們難道不知道阜平的貧困慘狀嗎?如今急急忙忙出來做騷,與其說是幫助貧困村民脫貧,還不如說是向中共第五代獻媚。

領導講話高於制度,紅頭文件大於法律,這是中國政治的潛規則,也是中國人治社會的特徵。如果習近平不發話「讓村民過上好日子」,阜平的村民恐怕一輩子都會生活在貧困之中,永遠都無法奔向小康。由於習近平的一句話,全縣百姓都改變了命運,這固然是他們的幸運,可惜這種幸運根本不值得誇耀。

在扶貧方面,中國早就有各種各樣的制度與法律,各級政府亦有相關的部門與人員,如果這些部門盡心盡職,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如果地方官員視民如子,中國貧困農民早就脫貧了,怎麼可能現在還有幾千萬人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阜平距離北京不過幾個小時的車程,處於天子腳下,但連這樣的地方都還是貧困地區,西南西北的廣大農村豈不是更悲慘?他們的脫貧又有誰來關心?

阜平這種一聲令下的扶貧,既是喜劇,也是鬧劇,折射出中國政治的百態。怕只怕,官員們做騷結束之後,隨時給當地留下一堆豆腐渣工程。

東方日報


《內幕》(第14期): 習總內部訓話曝光


內容提要:

為未來十年定基調 碾碎自由派憲政夢
習總內部訓話曝光
李克強春節忙組閣
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海關署換人
朱鎔基弟子吳儀侄子爭當財長
巧合?誰這樣安排:
胡錦濤江澤民紅顏換位
政治局落敗者政協分攤位
杜青林令計劃盧展工當副主席
胡習李助手入政協為混級別


《內幕》(印刷版)長期訂閱:

《內幕》(電子版)長期訂閱: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習近平軍中立威想打仗


國密報》編譯 蕭伃君

  中國不只與東亞國於南海海域有所衝突,在東海島嶼爭議上更日本吵得不可開交。近日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火藥味似乎已到了一觸即發的態勢,更值得注意且令人擔憂的是,與這一切同步進行的是中國新領導人的軍事部署和戰爭言論;另外,使情況更加複雜的因素是,中國的崛起和強軍目的似乎混雜著激烈的民族主義情感。中國是否會步上它一直以來試圖否證的“中國崛起威脅論”的道路?

中國發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

  許年來研究中國的西方軍事官員一直希望北京能讓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政策和戰略意圖更加透明化。《融時報》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對這些人發出警告:你們很可能會要到跟你們想像完全不同的東西。中國政府現在對他們的軍事行動表現地更直接且透明,但外界卻沒有什麼人因此而欣喜。簡單地說,中國現在展現的是戰爭的意圖。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1月20日對青島和洛陽的軍隊強調他們必須“做到一切工作向打勝仗聚焦。”這並不是中國軍方唯一一次強調打勝仗。在過去幾個月以來,打仗與戰爭等言論已經取代“和平”為共產黨、軍方領導以及官方媒體論述中的主題。
  中國退休將領發表強硬、鷹派說法並不是新聞。但是過去近10年來,這種強硬的說辭都與官方論調形成對比。2002年上台的前總書記胡錦濤一直以來皆相當小心翼翼地處理中國的戰略、並將其形容為“和平崛起”;即使在2010年一些中國的鄰國抱怨北京在區域海域過於強硬,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仍堅持中國並不是何國家的威脅。

  但是這一切在最近都在改變。即將在3月接任國家主席的中國新任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希望中國建立起與其國際地位相襯的強軍事力量,也不遮掩中國對戰爭毫無畏懼的姿態。

  習近平欲建立軍中權威

  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林和立(Willy Lam)在《中國簡報》上發表文章分析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否將在對外關係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指出,同時為總書記和總司令的習近平在上任後馬上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展現並建立他的權威,而外界也認為解放軍是這位太子黨領導重要的權力基礎。

  就在習近平接任中央軍委主席的兩個禮拜後,他發佈了一連串規定、旨在嚴格管理軍方紀律和貪腐問題。59歲的習近平也在極短時間內主導了在四大總部和七大軍區內的軍方人事變動。更重要的是,這位中央軍委主席比前任軍委們都更強調戰鬥的準備、並表示“能打仗、打勝仗是强軍之要”。

  2012年12月習近平在許多場合中要求總數有240萬人的解放軍必須對黨領導“絕對忠誠”。新華社1月13日報導解放軍總政治部、軍委紀委發佈了《關於在團以上黨委機關開展“學習貫徹黨章、弘揚優良作風”教育活動的意見》和《關於總部機關開展“學習貫徹黨章、弘揚優良作風”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這些指示要求軍隊“通過學習教育,切實掌握思想武器…重點圍繞高舉[黨]旗幟、聽黨指揮,能打仗、打勝仗,從嚴治黨、從嚴治官。”指示也強調官兵必須“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除了要求對中央軍委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忠誠,解放軍也要求實行節儉和簡樸的作風。中國公共知識份子皆相當清楚解放軍軍官的貪腐程度比起共產黨黨員是有過之而無不及。12月軍方通過了《中央軍委加強自作風建設十項規定》禁止解放軍人員,尤其是中高階層的軍官舉辦大型宴會和收送禮品;酒更是被禁止出現在任何軍方場合。當官員進行訪視時通常會出現的紅毯和空談也被禁絕。

  此外,規定也要求“軍委同志代表軍委發表講話和文章、個人發表涉及重大敏感問題的講話和文章,須報軍委批准”。官方《解放軍報》評論:“《十項規定》的印發,對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軍隊作風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2012年12月廣州戰區視察行的主題即是要求軍方要有作戰的準備。

  解放軍人事大搬風

  就在11月8日召開的十八大前夕,中央軍委公佈了四大總部、海軍、空軍、第二砲兵以及七大軍區的高級將領的人事調動。這次主要的大搬風是由胡錦濤主席主導、並映了他希望在退休前提拔他在軍中的心腹的企圖。而習近平上任後也同樣主導了四大總部、海軍、空軍的副級領導,以及七大戰區的副司令員、副政委以及參謀長的指派。

  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第二砲兵,以及濟南、瀋陽、蘭州和廣州戰區的十幾位高級軍官有大幅調動。中國官媒高度關注解放軍最年輕中將、54歲的乙曉光從南京戰區副司令員晉升至總參謀長助理。另外同等重要的是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秦生祥少將的指派,他的新職位是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由於中央軍委辦公廳是全體軍隊實質的神經中樞,此廳的主任通常被視為是中央軍委主席的愛將和心腹。

  除了延續總部單位和現場指揮部之間互相的人事調動傳統,從過去的紀錄來看,習近平似乎較傾向提拔有專業和學術背景的軍官。舉例而言,國防大學副校長西欣少將在12月初被指任為瀋陽戰區副司令員。

  七大戰區的參謀長也有變動。新的參謀長們全是前集團軍軍長。參謀長位置被視為是未來升任戰區司令員以及四大總部內高階位置的跳版。前濟南戰區第26集團軍軍長馬宜明1月初升職轉任濟南戰區參謀長;馬的前任、57歲的濟南戰區原參謀長趙宗岐中將則已在2012年11月轉任濟南戰區司令員。

  儘管習近平明顯地看重擁有現場指揮經驗的老將,但是他也同意讓與傳統軍方背景較不同的新星們晉升。唯一一位不曾擔任集團軍軍長的戰區參謀長是南京戰區的楊暉少將,他有豐富的外國情報蒐集經驗。49歲的楊輝是唯一一位1960年代出生的戰區參謀長,他曾先後在中國駐南斯拉夫、蘇聯、俄羅斯等大使館擔任武官。

  作戰準備

  中國軍方的傳統是對提拔他們的總司令給予忠誠,以這樣的傳統看來,習近平最近對軍方人馬的大調動可以說是在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他在解放軍中已經十分強大的權威。習總司令希望傳達給他的軍官的另一個信息很可能是,儘管令人滿意的表現可以讓他們得以晉升,但更關鍵的是軍官們作戰和贏得戰爭的能力。

  習近平2012年12月廣州戰區視察行的主題即是要求軍方要有作戰的準備。林和立特別指出官媒用“廣州戰區”一詞來形容此戰區。在習近平上任後第一次的區域視察之旅中,這位中央軍委主席強調“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更要官兵們“牢記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
  從江澤民到胡錦濤時代,軍方領導就不斷地呼籲黨高層為軍事戰鬥做準備,但是一直到了習近平領導時代,為戰鬥做準備一事才真正得到高層提倡。習於廣州戰區視察時明確地表示解放軍必須“要堅持用打仗的標準推進軍事鬥爭準備,不斷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
  習近平也強調要“全面提高部隊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林和立稱,習近平是自澤東時代結束以來,第一位對軍隊戰鬥準備有如此生動指示的中央軍委主席:“[我們必須]確保我軍始終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習近平的強硬立場

  習近平的強硬立場更可由1月初解放軍總參謀部頒發的《2013年全軍軍事訓練指示》看出。《指示》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強化打仗思想”,並“做好打仗準備,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這份文件也表示軍隊要“提高打仗能力,解決影響實戰化訓練的重難點問題;堅持打仗標準,按照實戰要求檢驗衡量訓練成效。”

  高層對軍事戰鬥準備的投入也可從廣州戰區新設的沙警備區內、據聞正在加強當中的軍事訓練中看出。廣州戰區的三沙警備區的責任包括了維護中國在南海的南沙以及西沙群島的主權。《解放軍報》1月3日報導三沙的軍隊加強演練、包括訓練“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報導並指三沙軍隊“全方位、多層次落實戰備安全工作,確保一旦有事拉得動、守得住、打得贏。”

三沙警備區的責任包括維護中國在南海的南沙以及西沙群島的主權。

  同等重要的是,習近平接續了胡錦濤幾年以前起始的傳統──對新武器的發展和各個解放軍單位的活動增加資訊透明度。國防部在12月主動提供了硬體設施的發展信息,其中包括了戰鬥機的新世代引擎以及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進展。解放軍的媒體也釋放了有關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高空無人機、甚至是中國船艦與軍機在東海和南海之動向的信息。

  展現軍事力

  林和立認為,如同中國軍事評論家指出的,近期中國軍事力的展現、以及幾近威嚇地對實戰的強調,都是在東海島嶼爭議日漸白熱化的情況下所實行的心理戰的重要部分。如上海政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系教授、軍事專家倪樂雄表示的,解放軍自去年底以來釋放出明顯的鷹派指令是一種針對日本近期(包括出動軍機追擊中國公務飛機和奪島空降演習)的“戰爭叫囂”的“反威懾行為”。
  中國共產黨第五代領導層核心一連串加強解放軍紀律以及戰鬥能力的段相當迅速決,但是這也很可能是一個分嶺,林和立說。接下來北京是否將使用軍事力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以及鞏固其身為崛起強權的全球地位,外界將拭目以待。

  民族主義混雜其中

  展現軍事力或要求軍隊做好打仗準備其實不過分,《金融時報》的席佳琳認為,畢竟一支軍隊的工作正是要具備在必要時刻打仗的能力。習近平試圖提振士氣和警惕的言論在解放軍的貪腐與自滿態度的脈絡下,可能就不那麼具侵略性或危險性。近日中國軍方報紙也警告近來的軍事演練揭露出部隊的重大弱點,像是準備過少儲備物資以及只預設最佳的戰鬥條件。

  然而,新任最高領導人的戰爭語言不只是希望加強軍隊的紀律與效率,它還混雜了一些經常用以煽動民族主義的論調。習近平在12月時說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這樣的民族主義論調有部分是由國內情勢所推動的。習近平現在領導的共產黨正因對國家內部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和解決方案而陷入分裂。民族情感和對外強硬的立場可維護國家整體的一體感。

  竊喜的中國鷹派

  中國的鷹派對此感到相當欣喜。退休海軍軍官楊毅少將在一場會議中表示中國應該使用其現代軍事力威嚇其他小鄰國:“我們應該要告訴他們我們將建造幾艘航母。這會讓其他強權輕鬆一點、也可以摧毀小國對我們挑釁的希望。”

  另一位鷹派評論者任衛東在《人民日報》上要求中國“丟掉那些很容易在壓力和威嚇下演變為投降主義的和平主義和浪漫主義”,並將軍隊壯大、“立足於鬥爭準備,打仗準備”,使他國不敢冒與中國打仗的風險。

  席佳琳認為,近來的海上緊張態勢顯示中國已經開始朝任衛東所說的方向前進。與日本在東海島嶼的僵局上,中國以加強對日本管轄範圍的巡邏──先是船隻、之後是民間飛機、最後是戰鬥機──來回應。

  這樣的嚇阻手法很可能會使中國在爭議海域中得到它希望的結果,但是北京也會在另一方面上有所損失。中國長久以來努力向外界證明“中國威脅論”的錯誤,但是假使中國持續堅持現在它走上的強硬道路,此區域的其它國家不意外地會視中國崛起為一大威脅。


日本戰後因國戰略考量並未被“去日本化”(圖為麥克阿瑟將軍與日本天皇)

  歷史因素

  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駐京記者郗士(Francesco Sisci)在《亞洲時報在線》上撰文表示中國與日本以及中國在此區域的爭執來自於歷史因素。他認為冷戰在此區域並沒有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也從來也沒有被清楚地討論和定義,而這些正好也都是設下現在東海島嶼和南海紛爭場面的主要因素。
  郗士認為雖然關於歷史有許多可討論和詮釋的空間,但有幾項事實是必須要被清楚了解的:

  ──美國是亞太地區唯一的二戰勝利者;
  ──日本是被美國打敗的;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可以宣稱有明確的勝利;
  ──美國為了自己的戰略考量(即將來臨的冷戰),並沒有像它將德國“去德國化”那樣完全地將日本“去日本化”;
  ──美國幫助中國兩次,一次是中國的抗日戰爭、另一次是1970年代對抗對蘇聯。假使沒有中國,美國面對這兩個敵人可能會更辛苦,但是沒有美國,中國很可能會屈辱地屈服兩次;
  ──日本在二戰後對亞洲和中國皆有所幫助,中國的成長也帶動了亞洲的發展。

  郗士指出,問題在於中國並沒有公開承認某些上述的事實。它的崛起是出現在區域內未解決的議題、傷口、傷疤都還清楚存在的時間點上,因此其它國家都對中國崛起感到害怕。中國現在和未來的和平發展建立在對歷史事實的誠實態度上,直面面對一些事實可以減少他國對中國漸長的野心和自傲的誤會。

  彼此對歷史事實加以理解澄清或許並不足以解決東海島嶼的紛爭,但是,郗士認為這至少可以創造一個更良性的互動環境、讓各國得以以更冷靜的態度面對爭議。(《中國密報》第6期)

“我們正在試圖搶救我們的民眾和國家”


胡錦濤藏人自焚事件禍首?(8)

國密報》特約記者方鸣

為自由與尊嚴

  除了宗教原因之外,更的藏人自焚則是為了爭取藏人的尊嚴與自由。第18位自焚者索巴仁波切留下遺書清楚白:自己是為了紀念2009年以來自焚的藏人、為了民族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由、為了人自由、行動自由和言論自由而自焚的,絕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自焚。
  索巴仁波切說:“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為雪域藏人未來的自由,為藏地真正為我們自己的家園,為這樣的曙光,大家要團結一致,為了這個共同目標而奮鬥,這也是所有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的心願,因此無利益的一切行徑必須要放棄,比如那些為了爭奪草山而自相爭鬥等。”

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前的抗議藏人(由自由西藏學聯提供)

  在第26位自焚者才讓吉自焚死亡以後,英國《衛報》去當地採訪的記者寫道:“一月初,才讓吉在與她的一個親戚談到一連串的自焚事件時表示,她很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人可以像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她說。”才讓吉自焚是為了抗議省教育部門將藏文學校的藏文教材更換為漢文教材。
  第33位自焚者說,“在21世紀中,用火點燃珍貴的人生,主要是向全球民眾證實600萬藏人的苦難、無人權及無公平的處境,如有憐憫和慈心,就請關注弱小藏人的處境。”
  第62位自焚者頓珠留下遺言:“自己和老一代人在1958年間,遭受中共政府的迫害和折磨,所以自己和其他年事已高的老人應該選擇自焚。”
  第69位自焚者丹珍措生前對父親說:“阿爸,我們藏人真難啊,連嘉瓦仁波切的法像不能供養了,真的沒有自由啊……”
  而在青海發生的25起自焚事件中,有八起發生在同仁縣。20123月,第30位自焚者加央華旦和第32位自焚者索達傑自焚之後,加上同仁縣將原來藏漢雙語教學改變為以漢語為主的教學,為了保衛藏語,當地數百學生進行抗議。201211月,第68位自焚者多吉楞珠和第69位自焚者丹珍措自焚之後,為了保衛藏語,當地上萬中學生與民眾再次上街抗議,呼喊著“我們需要自由”的口號。
  《時代週刊》報導說:“在過去幾年中,在中國佔多數的民族漢人大規模進入藏區,使情形變得更為緊張。藏人抱怨說,當地最好的工作機會以及當地充裕的自然資源,都讓漢人移民佔住了。警官通常都是漢人,許多官員也是漢人。西藏地區最高職位的共產黨負責人從來沒有讓西藏人擔過。有些學校教授藏語,但想在政府部門任職必須要有流利的漢語,政府的正式文件也都是中文。甘孜地區一座受到漢族旅遊者喜歡的寺廟裡的一位高僧說:‘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我們的藏文化將會滅絕。這就是為何現在情形非常危急、為何我們正在試圖搶救我們的民眾和國家。’”
  中國大陸維權律師肖國珍說她近期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藏人選擇如此慘烈的方式,不惜傷害自己:“我原來看過一些書說,燒死是最痛苦的,因為最後才燒到心臟,是什麼因素才導致如此的一個情況,那麼背後必然有他們視之為更有價值的一些東西,比如自由、尊嚴。 
    藏學專家、哥倫比亞大學現代西藏研究所所長羅伯特•巴內特(RobertBarnett)2012年2月接受國亞洲協會(AsiaSociety)亞歷克斯•奧托萊尼(AlexOrtolani)採訪時說,藏人自焚有關中國最近以來在藏區實行的政策,尤其是1994年宣佈達賴喇嘛為敵人的決定,還有一些是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而出現的新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愛國主義教育”運動、語言的使用以及經濟過快發展等等。最近還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比如對牧民的強制性安置和濫采濫挖等問題。(《中國密報》第五期)

《外參》(第34期):李春城咬出令計劃



內容提要:

退休安全周永康涉案也不追究
李春城咬計劃
胡錦濤難脫干係  溫家實無可奈何
傳小舅子澳門大賭李源潮受累
“新南巡"講話傳遞危險信號
習近平之夢被離奇解讀
倒薄政變中誰起關鍵作用
薄案暗箱作業民粹主義抬頭
"非典"到霧霾交班總遭劫難
公安局長事相貪色弄權
"原罪"不堪負重  富豪入獄多多
社會分裂  民族復興成空話
江胡假退 老人于政難結束
導彈打美國航母尚需時日
中國重商主義在美引爭議

《外參》(第34期) (電子版)
《外參月刊》(電子版)長期訂閱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中日之間的冷戰會持續一段時間?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向來起伏不斷,就在中共十八大換屆前,雙邊還在為釣魚島議題爭執不休,甚至傳出差點擦槍走火的消息。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論壇執行主任顧石盟(Brad Glosserman)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習近平上任後,中日關係也不會一下子改善,換句話說,目前的情勢很難改變,因為雙邊的政府都還沒有站穩腳跟,但中日肯定都認識到,關係惡化對彼此都沒好處。

顧石盟研究領域為東亞與太平洋、日本的地區安全、政治、經濟、環保議題,他也是太平洋論壇青年領袖計畫的主任、《比較關係》期刊的編輯,並曾於日本的國際學生教育研究所教授日本政治學。文章可見於《日本時報》、《南華早報》、《國際先驅論壇報》、亞洲版《華爾街日報》等媒體。

中國政府認為日方軟弱

中國與日本之間此次的釣魚島爭端,起源於前日本東京都知事、現任日本維新會黨魁石原慎太郎發表的購島計畫。石原的言論一出,立刻激起千層浪,中日關係急速緊繃。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執行主任顧石盟分析,為了鞏固日本在釣魚島的擁有權,以及抵禦中國的野心,石原提出購島建議,日本政府也以為能讓北京了解到,東京所做的都是基於防禦性的行動,這是日本政府在釣魚島的爭端上的一個致命前提。

顧石盟指出,野田佳彥認為國有化釣魚島能讓緊張氣氛冷卻下來,這樣做之後,日本就能將這塊領地封鎖起來,雙邊政府都會試圖協商如何讓釣魚島事件回到原本的態勢中,兩邊高漲的情緒也能得到緩和。但實際上,北京並沒有理解日本的用意,或是根本就選擇忽略。

顧石盟對《中國密報》表示,中國內部正在算計,日本政府很軟弱,所以現在是在自己的主張上施壓的好時機,看能不能改變日本的立場,日本也意識到這點,所以日本對於中國的企圖心非常擔憂。

“政治領袖都希望在領土主權的問題上表現得強勢,這就是為什麼雙邊的緊張情緒升高。”顧石盟說。

顧石盟指出,中國覺得這是一個在外交或其他方面獲取好處的機會,中國的強勢讓日本和盟友做出防衛,北京就能把自己定位為受害的一方,同時拉攏其他對日本不滿的國家,分化日本和其盟友以及地區性伙伴。

事實上,日本也把自己逼到死角,由於堅持釣魚島不涉及領土主權議題,日本必須自己處理所有問題。但如果中國持續對處理釣魚島事件感到樂觀,顧石盟對《中國密報》表示,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因為情況反而會越來越糟;中國希望日本屈服,但日本認為一旦屈服了,中國態度將更強硬,因此不會這樣做。

中日之間的冷戰會持續一段時間?

中日上回發生嚴重的衝突,是20109月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與中國漁船發生撞擊後,日方逮捕中國船長詹其雄的時候,當時曾引發一連串的外交和經濟危機。不只中國民間發起示威遊行,中國政府也發出強烈抗議,924日,日本政府釋放詹其雄。

顧石盟表示,此次事件後東京意識到必須與北京建立起新的溝通管道,包括總理在內的高層官員在地區和國際高峰會的場邊會晤,雙邊的政治領導則定期互訪。隨後,中國與日本恢復了安全和戰略對話,當野田佳彥2011年就任內閣總理大臣時,中國還致電祝賀,並讚揚他對中日關係所做的改善。當時,兩國都將2012年的中日關係正常化40週年視為兩國關係進一步加強的契機。

然而,就在中日良好的氣氛下,石原慎太郎決定強化這個衰弱的政府。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日本政府明白這樣做會導致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結果不只中日雙方的投資者和企業都思考了轉移陣地的可行性,多項慶祝活動與會議也都取消。實際上,《東京新聞》也指出,若石原不提出購島計畫,日中關係不會陷入此境地。同時,石原也是為了讓自己重新當選國會議員而鋪路。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論壇執行主任顧石盟(Brad Glosserman)。(世界經濟論壇)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