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美國要支持中國參與全球新秩序

國密報》編譯 文道喻

   中國堅定支持國際舊秩序

俗話說:“牽一髮而動全”,這道理在當前全球化體系中更如此。所以我們可以看見,當朝鮮半島再次爆發導彈危機時,人們將矛頭指向中國,只因中國是朝鮮的唯一盟友;而2013年第一季中國的GDP增長率只有7.7%的消息傳出後,各方媒體無不憂心忡忡,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是否重現,因為無論再怎麼說,中國是近幾年推動世界經濟的原動力;此外,中國鷹派最近的現也頗為搶眼,海與東海的爭端、抵制2012年在東京舉行的世界貨幣基組織(IMF)年會以及艦載機功搭上中國首艘航空母艦等,都不免讓西方人感受到,正在崛起的中國,將會挑戰國建立的自由民主秩序。

中國崛起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如耶魯學的凱爾胡茨勒(Kyle Hutzler)發於《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文章提到,人們討論中國崛起造成的負面效通常包括:一、中國的發展,對於能源索求無度;二、中國模式的國資本主義可能會阻礙民主進程,並對全球貿易體系產生壓力。這些潛在危機儘管真實存在,不過胡茨勒認為,中國的影響力其實是以一種更加微妙、間接和無意識的方式來進行。

   時至今日,中國已很大程度的成功消除西方對其試圖重寫國際秩序的隱憂,哈佛大學教授江憶恩(Alastair Johnston)說,中國採取許措施來表明,自已願意以更合作的態度融入地區和國際系統中。但中國扮演的角色之所以有破壞性,並不在於她想對目前的世界體系提出挑戰書,而是恰好相──堅定地支持以國家主權為基礎的國際舊秩序。隨著時間推演,“新自由秩序”有其重要性以應對新的國際性挑戰,例如全球氣候變遷。但有趣的是,中國每年驚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工業發展的必要之惡,同樣也促使了全球暖化。

   台灣獨立問題一直是中國相當注意的問題,主權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中國對國家主權的看重不難理解,西藏新疆香港乃至台灣問題上都能觀察到政府堅定的立場,但胡茨勒認為,這也意味著中國將反對跨國治理模式的趨勢,如全球暖化這種超越邊界的問題是需要全世界一起努力解決的。諷刺的地方在於,從中國立場看,西方正在走修正主義路線,但從西方角度看,中國對現狀的擁護反而使她走上了新修正主義的道路。

   只要中國維持一黨專政,領導人很難從根本上認同更深層次的全球整合,因為這麼做將威脅到他們至無上的權威。胡茨勒引述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研究中心主易明(Elizabeth Economy)和史國力(Adam Segal)的觀察指出,即使北京想要追求進一步整合,但國內分散的政治和經濟系統,意味著中國“不太可能徹底履行國際義務,地方的既得利益者會為了自身榮華富貴堅定地想保持現狀。”


   西方國家需有更多的靈活性

如果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不參與重要的國際協定,不僅將削弱各國付出的所有努力,更可能導致協議本身根本無法達成。拿《京都議定書》來說,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和中國都不受條約約束,可說是做了最壞的示範,那麼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只圖自己一方利益的“以鄰為壑”政策,爭端及衝突也就越來越不可避免。

然而,要求中國於跨國治理的領域扮演積極角色前,我們也得考慮中國所具有的特殊性,正如《金融時報》副主編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的說法,中國是個“早熟”的超級大國,以氣候變遷的議題為例,如果一開始就讓中國自己承諾減少碳排放量(其國內政策已有所著墨),而不是老在碳排放量問題上指責中國,事情會更有意義。換句話說,西方國家在主導全球協議之時理應更有靈活性,提供中國不一樣的機會。

胡茨勒認為,或許在接下來的幾年或十幾年,中國都不會步入民主化,這是西方必先做好的心理準備。如此一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就可能會對一些脆弱國家的內部產生動盪,且由於中國若不願意充分參與國際議題,也會使自由民主秩序的執行機構備感壓力,此一現實導致許多人紛紛呼籲制定一個“平衡”中國的策略。所謂的平衡亦即牽制,但不見得是明智之舉,畢竟中國的所作所為並無意削弱傳統的西方自由秩序,而且就是在此框架下中國才得以繁榮,隨著中國崛起和舊有世界秩序的不可持續性,中國倒希望不要有太大變化出現。

無論如何,中國崛起肯定會對世界帶來巨大但又非直接的影響力,西方國家恐怕需要好好應付,甚至忍受。胡茨勒說,牽制或圍堵的政策將使中國對全球秩序的價值觀持反抗態度,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引導中國正面地參與國際事務,不要讓他們覺得西方老是在抑制中國崛起,西方人還要向中國人明確地表達為中國繁榮提供幫助的意願,這樣才能締造“雙贏”局面,更加務實地理解彼此系統與文化以便深化交流。

   當同盟國思索著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秩序如何建立時,羅斯福當家的美國政府決定讓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同理,目前歐洲正面臨歐債危機,美國一定要再度承擔起支持中國參與全球新秩序的責任,這並不容易,畢竟正確的政策很少是容易的。(《中國密報》第9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