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拒絕金牌迷思 少點民族主義

楊艾俐

 兩千多年前,希臘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西元前776年)一定不是如此激烈,如此熱鬧,如此生死交關,但一定更符合奧林匹克的初衷,「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

 不到3天,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看盡了「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卻覺得「愁的」較值得思考,尤其面對中國全民對金牌的狂熱,沒有得金牌的選手如喪考妣。

 例如得到銀牌的選手吳景彪在攝影機前三鞠躬,失聲大哭,覺得有愧於祖國,對不起關心他的人。中國舉重選手周俊在女子53公斤級B組比賽中3次試舉失敗,根本不敢面對鏡頭。女子53公斤級冠軍哈薩克斯坦選手奇薩洛,其實是前湖南省舉重隊運動員趙常玲。她在奪冠之後說:「如果在中國,我可能就沒有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了。」

 而他們也不過10幾歲,20歲出頭的年輕人,何忍將13億人的重擔放在他們身上。

 就如當年台灣外交堅持「漢賊不兩立」,使我國外交遭受空前逆境,每個人都把希望寄託在11、12歲的少棒成員隊上,希望他們贏得冠軍,稍息我們的挫折,但大人的決策需要轉嫁給小孩嗎?

 同樣,中國積弱不振,受列強欺凌,是兩百多年歷史的延續,中國人期望這些選手能「洗刷列強侮辱之恥」也是緣木求魚,而且近乎不人道。例如中國選手往往在5、6歲(一般小孩還在父母旁邊撒嬌)就被選入,離鄉背井,每天十幾個小時集訓,就是為了這一天。報載跳水冠軍吳敏霞媽媽得乳腺癌,外公外婆過世,父母都得瞞著她8年,就是希望她能專心練習,不要打擾她。

 這麼多年來,吳敏霞父親吳玨明24小時手機不敢關,深怕錯過了女兒好不容易抽空打來的電話。為了知道女兒近況,吳玨明潛心學電腦,只為看女兒發的微博。吳敏霞父母來到倫敦,連女兒一面都沒有見過,只能靠簡訊溝通。

 奧運之爭也是G2之爭,戰火的延燒。繼2000年雪梨奧運後,中國就與美國爭奪金牌霸主,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終於打敗美國爭得金牌霸主,今年倫敦奧運,中國一面衛冕總金牌,一面又為美國重返亞太,制衡中國而氣惱,帶著民族主義情緒,全國陷入狂熱中,希望一舉打敗「帝國主義」。

 但是美國隊卻總是好整以暇,盡全力衝刺,2008年被中國搶去了金牌得主,國內也沒有苛責。前天美國自由式四人接力賽,大家都看好的美國選手隊(包括菲利普斯)以一臂之差敗給法國選手,美國隊跺腳連連,但是不久後,就高高興興站上了獎台,接受銀牌頒獎。

 中國金牌狂歡的背後,是否能靜下來反思,對運動員是否壓力過大,在綜合國力已經居於世界前列的今天,中國是否只能以奧運金牌炫耀世界。獎牌背後,是否要賦予更多意義,而不是單純輸贏。例如退休國手何去何從,訓練選拔是否能更人性化?少點民族主義,多點人文關懷。

 (作者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