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月刊》崔武年
一
二十多年以前,我曾經在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工作了幾年,“六四”以後青年幹部局撤消,我和我的一些同事調出。後來開十五大、十六大、乃至十七大,我們在茶餘飯間,看到報紙上登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名單,大家都會會心地一笑:很多人都是我們名單裡的。
有人會問了:“什麼名單?”
“第三梯隊”名單。
是的,“第三梯隊”名單。這個名單有一千一、二百人,是在1984年建立的。現在四十大幾五十歲以上的人都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央搞了個“第三梯隊”,而“第三梯隊”作為一個嶄新的政治詞彙在中國曾經一度竄紅,關於“第三梯隊”的議論也是褒褒貶貶、是是非非,不一而足。的確,“第三梯隊”作為中央的一項重要決策,曾經一度成為中央組織部和各級組織部門在一個時期的第一位的中心工作,有相當長的一個時候,理論上的總書記胡耀邦、“實際上說了算”的鄧小平、“二老太爺”陳雲都十分的重視這個工作,甚至達到了“你們要抓緊催,抓緊考察,抓緊向中央報!對這個事,中央很重視,非常重視!選好的名單,一部分也要,一個也要”(當時分管組織工作的政治局委員宋任窮語)的程度!
當然,這些都是發生於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有令人興奮的,也有叫人沮喪的,有農村改革和市場經濟理論的探討,也有清除“精神污染”和反對“自由化”的逆施,有給中國帶來長足發展的決策,也有把中國置於絕地的事件。這個年代的許多遺產都留給了後來。這個“第三梯隊”也是完全生發於這個年代裡的——後來它在組織部的業務術語變成了“省部級後備幹部”——隨著這個年代的結束,這個紅極一時的名詞也就銷聲匿跡了。但是,這個最初冠名以“第三梯隊”的名單卻仍然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長遠的發生著作用。
從1984年到十五大那年是十三年,到十六大那年是十八年,到十七大那年是二十三年——前面我說了,那幾次大會產生的中央領導機構的相當一些人是這個名單裡的;今年就要開十八大了,我看,相當一些民間熱議的“新”的“十八大常委”,仍是二十八年之前建立的那個“第三梯隊”名單裡的“舊人”。
中國的黨政幹部有數千萬人,縣處級領導幹部聽說有一百幾十萬人,地廳級領導幹部應該有十幾萬人,省部級領導幹部大概萬把人,能夠進入中央委員會的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不到四百人,最後,能夠進入中央政治局的是二十五個人,成為政治局常委的是七至九個人——而二十幾年之前選的這一千一、二百人中間就出了這二十五個人和九個人的半數,而且連續數屆都是如此,回過頭去看,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奇跡”了。
是“奇跡”總應該有原因。就工作本身而言,我以為大致上有那麼五條:
其一,選拔時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是標準。
其二,工作中嚴格執行了程序——就是考察制度。
其三,每年都有常規考核,滾動調整,有進有出——就是管理制度。
其四,對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培養措施——這也是一種制度性的“繼續教育”吧。
其五,從中央組織部到省市委組織部都有一個真誠的、認真的、負責任的、把制度真當制度的專職機構進行管理——這個機構在中央是青年幹部局,在省市是青年幹部處。
可能就是這麼簡單的幾條。概括起來說,就是按制度選拔,按制度考察,按制度管理,把制度真當制度的機構負責。我這樣說,很多人會以為是官話,不會相信——這個“第三梯隊”在當年就沸沸揚揚,負面輿論甚多,怎麼可能象你說的這樣呢!
但是,事實上這個名單的產生和管理就是這樣的。
這一千一、二百人就是按照當時的“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標準,經過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考察、篩選,又經過省部級黨委、黨組集體討論上報,再經過中央組織部組織統一的“中央考察組”考察,最後,經過中央組織部部務會議或者部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才最後確定報送中央主要領導人的。
這個名單在當時的平均年齡是43歲多,大專以上文化的佔到了85%以上,所謂“勞動人民家庭出身”的佔83%,“剝削家庭出身”的佔11%,而出身於幹部家庭——亦即“副部以上的高幹子弟”——的佔5%多一點。
附帶說一句,這幾個數字是我本人當年依據這個名單的主體一個一個算出來的,如假包換。
二
有人問了:你現在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當然有些意思。這個“意思”就要從這個“第三梯隊”說起。
二十八年了!中間經過了四任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很短,兩人加起來才佔了五年左右,後來是江澤民十三年,胡錦濤接近十年。
二十八年過去,中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民生活水平也是普遍地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是,社會的不滿情緒卻是有增無減。不言而喻,這些不滿很大一部分反映在所謂“太子黨”、“高幹子弟”的特權上面。我認為這些不滿是正當的,因為它反映了社會現狀,而且是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現狀。但是,公道地說,在這個問題上面,當時的那些年和後來的這二十幾年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幹部政策逐步落實,眾多的老幹部在百經磨難之後重新恢復工作,但是他們面臨的第一位的問題卻是為自己準備接班人的問題。那時,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請他們“推薦優秀的年輕幹部”之類,推薦的名單也印了幾大本,很遺憾,多是秘書、參謀等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有兒子、女婿等親屬——往好裡說,是實在沒有辦法,老幹部們長期被打倒、靠邊站,“不知有漢,何論魏晉?”除了身邊人,確實不瞭解比他們年輕二十歲、三十歲的那一代人在那個“史無前例”期間的“表現”!後來提出了“四化”方針,成立了青年幹部局,提出了建設“第三梯隊”,這個“準備接班人”的問題在當時的那個條件下,才有了結構性的解決。
不排除一些老幹部有“還是自己的孩子最可靠”的思想。但是公平的說,絕大部分的老幹部還是有信仰、守紀律,還是“立黨為公”的。衹要有了方針,有了標準,有了制度,基本上都能有所遵循——比如這個“第三梯隊”名單。前面我說了,在這個名單裡,“副部以上”的“高幹子弟”只佔到5%,遠低於“出身不好”的11%——再進一步說,其中“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子女,我記得衹有兩位,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今天的“候任總書記”習近平!當然,當時的習近平也是經過了我介紹的那些程序,由河北省委正式上報,中央考察組專門考察,中央組織部部長辦公會集體討論才列入名單的——而他的父親習仲勛當時在中央的核心圈子裡也並不太“得勢”。(《明鏡月刊》31期)
《明鏡月刊》第33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649?apKey=fedd22f528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十月
(773)
-
▼
10月 21
(18)
- 明鏡獨家:中共十八大常委及其職務分配
- 南方朔:台灣的「無厘頭」廣告及政治
- 左派反撲 300人聯名上書挺薄熙來
- 天朝立儲和美國大選
- 取消軍演事小 航母威脅事大
- 美日取消軍演 無非權宜之計
- 明鏡獨家:孫政才將接掌重慶,黃奇帆將下台
- 明鏡預報:有關中共十八大獨家報導即將發佈
- 下任中宣部部長:王滬寧PK劉奇葆
- 趙樂際是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人選
- “以官为贵”国难兴
- 一名藏人男子在甘肃自焚身亡
- 海南再爆反煤電廠 6千民鬥3千警
- 習近平推動政改 薄熙來案成跳板
- 中共新領導人20多年前都在我們名單裡
- 王維國派兒子赴京向林立果密報毛澤東談話內容
- 2012年10月20日《明鏡郵報》
- 2012年10月20日《歷史日報》
-
▼
10月 21
(18)
-
▼
十月
(77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周三(5日)宣佈,今年將有912萬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的915萬人略有下降。 而中國教育在線日前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這也是中國全國高考人數連續第五年出現下降。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中國全國高考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050萬人,之後幾年曾出現...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