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理事會在經過激烈辯論後,周三(5月15日)批准中國為正式觀察員國。
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召開的北極理事會第8次部長級會議上,八個理事國宣佈批准中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加入為觀察員。
此前,八個理事國周二晚(5月14日)進行了激烈辯論,中國是申請加入名單上最有爭議的名字,但是它的候選身份獲得所有北歐國家的支持,而俄羅斯與加拿大在辯論中曾表示不同程度的反對。
雖然最後中國等獲得批准成為正式觀察員,它們將受到一份新制定的「觀察員規則」限制,這份規則包括了俄國和加拿大的一些要求。
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意大利等都申請成為正式觀察員。這個身份將讓它們可以參加所有的會議,但是不能參加部長級會議,沒有決定權。
資源和環境
隨著北極冰塊繼續融化,它成為更快捷的歐亞之間的航行通道,加之其包括石油在內的豐富資源蘊藏,北極被視為一個越來越具有戰略地位的地區。
在北極的石油開採已經證明非常困難,但是這個地區被認為含有世界上未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的五分之一,在格陵蘭,北瑞典和芬蘭等地區它還有大範圍的各種礦藏。
北極理事會是在1996年發起,負責保護北極地區的環境,促進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福利方面的持續發展。
目前在北極實際控制領土最多的俄羅斯和加拿大都對進一步開放理事會表達擔憂,它們稱,這個機構已經有六個歐洲國家,還有不同的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作為觀察員。
瑞典將把北極理事會的輪值主席頭銜在未來兩年交給加拿大。這個機構曾經長期被人忽視,但是現在各國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5月12日宣佈的一個新北極戰略中,主張各國需要保護其脆弱的環境,讓它免受衝突的侵擾。
BBC中文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