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李炜光:用民主程序减少公共决策失误
2008年四季度开始实施的抢救性质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经济背上了今后若干年都难以消化的财政包袱。短期巨额投资的背后,必然是草率工程、豆腐渣工程、低效率和巨额浪费,项目的科学性、安全性难以保证,未来国人将生活在这一轮投资带来的光明或阴影之下。果然,在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耗费和大气环境的代价之后,其调控效果却并不像有些部门所称的那样精彩,仅过去了不到三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便再次出现后继乏力的迹象,决策者又面临着反通胀和保增长的两难选择。
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减速,加上社会对短期巨额投资的反思,变得越来越严肃,使得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无法复制当年的四万亿计划,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还想如当初那样“兴奋”起来也做不到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方向不得不做出调整。看来,要使调整和改革“断点续传”,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难事一件,或将困扰我们很多年。
过快过量的投资换增长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损失,也使得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自我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无法正常进行,不得不停滞下来,而民间的收入和消费则必然受到挤压,内向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也就无从谈起,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于是“维稳”成本又大大增加,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越来越频繁,间隔越来越短,幅度越来越大,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一再出现,就已经向我们亮出来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中国经济结构再不调整转换,前景堪忧。
政府的巨额投资也给反腐败带来影响,毕竟花别人的钱不如花自己的钱那么经心,如民谚说的:“崽卖爷田不心疼”。2009年我去日本讲学时,曾听到一位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中国多年来存在的年终突击花钱问题“已经解决”,“今后不会再出现”,实际情况却是,突击花钱年年有,“天价采购”、“公费旅游开会”、“收取和发放购物卡”的问题频频曝光,触动着只负责纳税而无问责权利的人们的脆弱神经。上海的蒋洪教授曾经在微博发起“对本届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工作的评价”,“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97.5%,其中“很不满意”的高达91.3%.这不是民意是什么?
缺乏民主过程的经济决策很容易出错,并且纠错能力较差,由此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2004年,中央政府曾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谓之“花钱买机制”。其后,随着中行、建行、工行陆续上市,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审批制度逐渐完善,成立了审贷委员会,明确贷款风险和责任。有的国有银行50万以上的项目贷款必须经由总行审批。但是,这些花巨资买来的机制在4万亿投资洪流冲击下,完全不堪一击,刚刚建立起来的较为严密甚至繁琐的审贷制度的银行管理系统,迅速被冲垮,这个钱等于白花了。据说,某省官员由于某国有商业银行拒绝为其发放风险过大的配套贷款,恼羞成怒,竟扬言要把该银行的所有业务逐出该省。闹割据的军阀也不过如此。
日复一日的巨额投资,使得全国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已经累积起10.7万亿的负债,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债务必须在两三年内集中偿还,同时还有大约同等规模的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债务,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最大风险点。此外,一些耗费巨大、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如高速铁路,也具有准政府负债的特征,一旦现金流发生问题,也有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如今,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政府债务像定时炸弹一样被分散在各地,正在频频发出预警,何时发生爆炸只有天晓得。近年来政府还以保值为名动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在经济前景颇不明朗的情况下,其收益率亦难以保障,这就不是负债的问题,而是数亿国人的养老保险金的命运问题了。
改变以上情况的有效办法是,巨额的和关键性的财政支出项目安排,应当加入一个“公共选择”的程序于其中,让更多的普通人和民意代表参与进来,才有可能少犯错误,以较低的成本和代价换取质量较高的增长和发展。财政支出、项目投资从来就不应该是政府自家的事情,公民也是利益相关的一方,有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的权利,理应参与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这倒不是说政府决策“不行”,而是说缺了民主程序和民众参与的决策绝对不行。在决策过程中引入民主参与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了这个环节,制度、政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就会加大,即使执政者能够做到自上而下地进行制度或政策的更新,也是僵化的和脱离民意基础的。
作者:李炜光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来源: 南方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三月
(1978)
-
▼
3月 11
(34)
- 中國應有大國的自覺和自信
- 兩岸經貿大步走 互補互強
- 當「兩會」成為改革對象
- 台北書展文學與電影“聯姻”
- 汪洋為何要「一起上訪去」
- 藉特首利益衝突檢討 讓廉署執法非政治化
- 「中國奢侈病 公家帶頭」 政委痛批:1人辦公面積竟66坪
- 李武忠:瘦肉精暴露「官學共生」問題
- 籲人大暫緩表決 各界力阻秘密拘捕惡法
- 從中聯辦治港到國安治港
- 保皇派雙重標準 立法會誠信蕩然
- 香港商界「撤資論」令中央心酸
- 史論古今 以人為主
- 煲呔貪曾自大私授議席
- 官場碩鼠大如斗 委員代表嘆奈何
- 把林彪說到這種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也難以接受
- 走世界,看中国——朱嘉明与刘苏里谈话录(下)
- 走世界,看中国——朱嘉明与刘苏里谈话录(上)
- 学者紧急呼吁暂缓表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 人大教授微博“出大事了”四字引来数千转发和评论
- 苏丹总统宣称中国取消一笔农业贷款
- 李炜光:用民主程序减少公共决策失误
- 中国老百姓到底能养得起多少官
- 德媒看中国刑诉法:“为专横留有不小的余地”
- 一美军士兵枪杀阿富汗平民 原因不明
- 探陈光诚网友被捕,志愿者赴临沂宣传
- 何頻:中共若真全面左轉,政治變革必將大大加速
- 重要但难缠——德国精英眼里的中国
- 丁金坤:崔永元为什么对法律失望了
- 林彪致信周宇馳劉沛豐:今後可讓老虎多單獨行動
- 2012年3月10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10日)
- 2012年3月10日《歷史日報》
- 《明鏡月刊》(總第26期) :薄熙來黃奇帆攻守同盟
-
▼
3月 11
(34)
-
▼
三月
(1978)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作者 法广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在国务院第5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所以今年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且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根据中国政府网和中国新闻网、香港中通社等官方媒体报导,温家宝指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行...
-
看山 早在去年,重庆市即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将直接选举上推到乡镇一级,所有乡镇都直选领导人。结果,中央批准只能选择 40% 的乡镇进行直选。现在,薄熙来下课了,不知道这 40% 的乡镇还会不会直选? 由此可见,薄熙来本人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而且其实际行动走在...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