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中美對話釋出兩岸經貿利多

周忠菲

大陸五一小長假後,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落下帷幕。為時兩天的對話,經過被譽為「百般紅紫鬥芳菲」般的折沖樽俎,成績斐然,雙方就應對全球與地區挑戰、推進貿易自由化等眾多領域進行了探討。在穩定全球經濟和促進地區安全兩個方向,取得了重大進展。

 TPP釋出利多訊息

 這些進展中,有一個惠及東亞經濟合作與兩岸經貿的亮點,那就是中美同意就美國推出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夥伴關係」(TPP)問題,保持資訊溝通。此重大信號的釋出,意味著下階段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大環境,將更加寬鬆。

 猛一聽,這好像有點牽強,因為很少有人把中美經貿關係和兩岸經貿關係聯繫起來討論。其實,只要思考兩岸經貿關係的全球性和地區性,就不難明白,中美經貿關係不僅從市場角度影響兩岸經貿,而且中美在地區戰略層面的合作,也與兩岸經貿關係息息相關。解讀這次中美戰略對話中的TPP議題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有如下利多信號:

 其一,中美承諾就TPP交換資訊,意味著雙方將就各自所關注的地區利益進行對話,表達了作為發達經濟體代表的美國與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的中國,希望就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維持地區局勢穩定,進行共同努力的意願。在寬鬆貨幣政策下,面對美元貶值,歐元動蕩和能源價格上漲,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在TPP問題上,顯得撲朔迷離,中美之間也若即若離。從這樣的背景觀察,對話所釋放的信號,與「大停滯」的悲觀預期,形成了反差。

 其二,為兩岸經貿關係的機制化,提供互利合作的外部環境。相當一段時間以來,TPP成為兩岸難以置身事外的重大外部因素。大陸與台灣之間,憑空多了一層隔膜。在TPP問題上,一方面,大陸未進行具體表態,台灣卻主動細化並提出日程,宣布十年內準備加入。

 優化兩岸經貿往來

 這些現象反映出兩岸在地區合作中的立場,存在衝突的隱憂。現在,中美同意透過TPP進行交流,除了減少美國對兩岸經貿關係機制化的顧忌之外。更重要的是,中美就國際和地區層次聯手,意味兩岸經貿關係的優化與深化,有了更好的外部環境。兩岸在東亞地區合作中的路徑選擇,也有了更多的確定性。

 其三,兩岸經貿關係將從更廣泛的全球和地區布局出發,在多邊、雙邊和產業三個層次,發揮作用。兩岸經貿關係的組成,一是以資源轉讓為核心所產生的經濟利益,二是通過發展兩岸與周邊地區和多邊世界的關係所產生的安全利益。中美在TPP問題上進行溝通,折射出作為兩岸產品最終市場和主要技術進口來源地的美國經濟的增長,必然對兩岸投資與貿易結構的調整,帶來正面影響,也折射出大陸內需市場起動,對未來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成效,具有重大影響。

 總之,中美加強戰略對話與經濟合作,對兩岸經貿關係大環境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多。說是惠及,也不為過。兩岸經貿關係在國際經濟體系的運作當中,其能力也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兩岸在地區生產鏈,資本流動,貨幣清算機制,匯率穩定等方面,可以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