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視察”還是“考察”——李克強訪港,有人設機關?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岳大鵬


在美國副總統拜登展開中國之行的頭一天,即8月16日,中國未來第二號領導人李克強啟程前往香港,開始了他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以來的首次香港之行。不過,李克強還未動身,他的為期三天的訪問便遭到香港傳媒的質疑。

最初的質疑是新華社引起的。這個中共官方喉舌早些時候曾報導李克強的訪問為“視察”,有香港媒體對於此次新華社改用“視察”,是文字上犯錯導致政治上的歧義,還是刻意為之表示懷疑。
香港有媒體指出,李克強不主管香港事務,對下屆特首人選沒有決定權,明年新特首的任命狀仍會由現任總理溫家寶簽署、頒發,但後年特首晉京述職,就可能會向李克強和習近平報告。

李克強訪港會送香港什麼大禮,備受各界關注。其實,中央所送的大禮隱含政策方向與中港兩地合作方式,因此,真正要關注的是,下一屆中共領導人的治港思路,是蕭規曹隨,還是另起爐灶,觀察點不只在李克強的言行,還在官方媒體的報導、評論。

在李克強訪港一週前,新華社在報導其訪港行程時,稱李訪港出席論壇和港大校慶,“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市民對李克強訪港被稱為“視察”,或者沒特別感覺,但在中國官方報導中,這是極為破格之說,因為中央領導人到各省巡視,近20年來都不用居高臨下的“視察”,而用帶有實地調查意味的“考察”。

有報導認為,香港特首雖然要經總理任命,但香港畢竟實行的是一國兩制,就算是中央領導人也不應對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下達指令,何來視察之說?

翻查新華社近四年的報導,李克強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副總理後,香港成了他第一個“視察”的“轄地”。再翻查新華社過往對中央領導人訪港的報導,無論是胡錦濤、溫家寶,還是曾慶紅、習近平,都用考察、訪問,而不用視察。

除了“視察”遭到質疑外,李克強抵達香港後自稱“帶去中央新政策”,又遭到一些立法會議員的質疑。
8月16日上午,李克強乘專機抵達香港,開始了為期三天的高調訪問,也開始了他的引起質疑、爭議甚至抗議不斷的香港之旅。

李克強走下飛機與前來迎接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握手並接過鮮花後,便徑直走到記者采訪區,宣佈他這次帶來了中央政府給香港的優惠政策。

李克強說:“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涉及香港的有關內容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國家的需要。這次我帶來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和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李克強表示會在8月17日出席國家是“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時作出詳細解釋。這位被許多香港人視為極可能接任下一任中國總理的現任副總理還表示,他在訪港期間會與社會各界和民眾多接觸。

李克強說:“在港期間我還將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校慶活動,並與社會各界人士和市民進行接觸交談,希望儘可能地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加深對香港的瞭解。”

中國全國人大和政協今年3月審議通過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首次將香港和澳門作為專門的篇章納入國家的五年規劃,有關規劃預計會對香港的經濟、社會和民生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香港立法會中一些民選代表曾表示,有關香港部分的“十二五”規劃在提交北京兩會審議之前沒有經香港立法會充分討論,不能體現廣大港人的意志。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他不指望李克強能給香港人民帶來政治和民生方面的利好政策。
李卓人說:“政治上我們當然希望有好的消息,但我看來,中共現在在國內是這麼收緊的話,我們也對它在香港在政治上有利好消息沒有信心。‘十二五’規劃也衹是說保持香港的金融地位,但沒有照顧我們一般老百姓、市民在就業方面、民生方面的問題。”

此外,一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表示會向李克強遞交立場書,要求儘快實現香港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並敦促北京當局釋放異議人士。一些民運團體聲稱會選擇機會在李克強訪港期間舉行示威抗議活動。

  


























李克強高調抵達香港


官媒高調煽情,港媒恰到好處

“嫵媚維港,百舸爭流;獅子山下,紅花競艷。山水之間,香港會展中心仿若一隻大鵬振翅欲飛。”--這是新華社題為《香港加油 祖國加油--李克強副總理香江演講側記》一文的“動情”描述。
8月17日上午,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新華社的報導接著描寫道:在千名與會人士期待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中,李克強登上主席台。會展中心內冠蓋雲集,座無虛席。人們聆聽著李克強題為《協力求發展,合作促繁榮》的主題演講。
“面向未來,國家‘十二五’時期發展將給香港帶來新的機遇。”李克強說:“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新華社稱:這兩個“需要”,李克強16日抵港伊始就提了出來,得到港島輿論的廣泛認同。在演講中,他又提出了兩個“長期”的重要觀點。李克強說,促進國家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衹要內地和香港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這兩個長期的目標,為增進內地和香港民眾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台下的聽眾中,許多人頷首認同。
隨後,李克強闡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新政策措施的主要內容。

“李克強副總理闡述的政策措施,每項都是急港人之所急、想港人之所想,說到了我們的心窩裡,極有力地振奮了港人!”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楊志強在聽完演講後,激動地對新華社記者說。

新華社的側寫接著寫道:香港與祖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回歸14年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層級的國家領導人已15次蒞臨香江,每次都帶給香港支持與信心,為香港加油、打氣。“東方之珠”無論遭逢順境逆境,始終保持繁榮穩定,風采依然。

“在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香港一定會續寫新的華章,創造新的輝煌!”新華社的側寫繼續煽情地寫道:“演講結束了,但李克強這句鏗鏘有力的話,仍回響在場內,與經久不息的掌聲相互激蕩。”
演講結束後,針對與會人士關於香港有何優勢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與內地服務業怎樣結合優勢共同提陞競爭力的提問,李克強微笑作答:
--“國家需要和香港優勢的結合,必然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也有利於國家的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一句話,我充滿信心!”
--“在發展服務業方面,香港有優勢,內地有需求。兩地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我對此充滿信心!”
“信心!信心!國家的繁榮昌盛,是香港進一步發展永遠的信心來源”,新華社如此的高調評論,已多年不見,不免讓人起了一身雞皮雞皮疙瘩,何況最後還加上一句,“正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與新華社的報導相比,香港《明報》對李克強訪港的報導則顯得不冷不熱,恰到好處,並從演講動作、肢體語言,來判斷這位中共未來第二號領導人。
“我對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充滿信心!”李克強發表演講時,多次用“右手前推”動作來加強語氣,《明報》稱,這不禁令人想起溫家寶在講話中也常做這個動作。由於李是接任下屆總理的最熱門人選,因此,他在公開場合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拿來與溫總比較。

在港人眼中相對低調的李克強,在演講時並不刻板。在全長約23分鐘的演講裡(不包括答問環節),他很少低頭看稿,而是更多的面對台下聽眾,並以侃侃而談的方式,給人更多親切感。
《明報》發現,李克強也很喜歡用肢體動作來加強語氣,譬如,他講到內地的發展潛力時,不時攤開雙手,以顯示寬廣的意思;講到香港前景、中央政府的支持時,則是張開手掌,右手前推。這個動作,相信曾在電視上看過溫總講話的人也一定會有印象。(《明鏡月刊》第20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