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兩岸10年 零和邁入雙贏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上海28日電)從冰點至熱絡,自烽火到和平;兩岸10年來的交流漸由量變帶動質變。究其根本,關鍵在於心態改變,雙方皆由本位主義逐漸邁入互釋善意。

中華民國2000年總統大選前夕,大陸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提出警告稱,對台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誰要是搞台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朱鎔基疾言厲色、又是握拳又是直指鏡頭的畫面,不少台灣民眾至今記憶猶新。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於16大(中共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2002年召開)初上任,時逢民主進步黨主政,大陸高舉反台獨旗幟,北京當局更是在2005年制定「反分裂國家法」,首次明確指稱中國大陸可使用非和平方式達到國家統一。兩岸關係降至冰點,雙方對於相關議題的操作,堪稱一場零和遊戲。

2005年4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展開「破冰之旅」訪問北京,與胡錦濤會談;在兩岸和平發展歷程上,被視為重要的歷史性突破。

總統馬英九於2008年當選,兩岸政策主張維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台海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況,秉持對等、尊嚴、互惠原則,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交流。

兩岸制度化協商時代隨之來臨,兩岸兩會(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至今舉行8次會談,簽署18項協議,內容涵蓋經貿、司法、交通、觀光、醫藥衛生等項目,被喻為「18條雙向交流高速公路」。

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訪陸之旅結束後,兩岸同聲珍惜「九二共識」交流基礎、並同意照顧「五陸(陸商、陸媒、陸生、陸客、陸配)」和「五台(台商、台媒、台生、台客、台配)」。

此外,雙方同意兩岸兩會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可望於年底簽署。

兩岸關係10多年來的實質轉變,除了「帳面上」的人員往來、協議簽署,以及兩岸關係的進展與中華民國擴大國際空間漸達相輔相成,更重要的是兩岸當局心態變化,雙方由「本位主義」光譜端逐漸朝「設身處地」為對方想的方向移動,由零和氛圍邁向追求雙贏。

展望下一個10年,正如馬總統連任成功後在就職演說中所述,兩岸要開拓新合作領域,繼續鞏固和平、擴大繁榮、深化互信。而兩岸民間團體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若有更多機會交流與對話,勢必為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環境。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