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十八大前贺国强两访央企谈反腐倡廉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神华集团公司考察。

     大公网评论员 方乐迪

     10月17日、19日,贺国强先后考察了央企神华集团和中粮集团。期间,贺均有谈及反腐倡廉、国有企业党风建设等内容。在贺国强5年中纪委书记的任期内,如此密集地考察央企实属罕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于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按照《公司法》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大型能源企业。而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粮集团则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位列世界500强。两家企业同为副部级央企,且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的企业。

    在17日神华集团的考察中,贺国强强调,要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为国有企业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在考察中粮集团时,贺国强亦谈到,“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建设和廉洁从业工作,加强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为国有企业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在贺国强造访两央企后的10月22日,监察部网站刊登总结十七大以来央企反腐倡廉建设的文章,总结5年来央企反腐倡廉建设的相关成就。

    在这篇题为《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综述》的文章指出,“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为中央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由10家增加到目前的43家”。

    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在中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在规模背后,亦隐藏着一些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关乎国计民生领域拥有较高地位,因此也创造了权力寻租的可能,这样极易产生滋生腐败的温床。同时,中央企业具有经济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其纪检监察工作既不同于一般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及反商业贿赂,也不能完全沿用党政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传统模式。

    因此在近五年里,央企业进一步健全了自身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建立由纪委牵头,监事会、监察、巡视、审计、法律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工作协调性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借此提高监督的效力。

    在贺国强主政内地纪检系统的五年时间内,在央企反腐上建树颇多。近五年,一批央企高管因贪腐等问题被查处落马。如中国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康日新、中移动原副总经理张春江等。

    在显著成果中也应看到现行监督制度的隐忧。如康日新之与核电系统,张春江之于中国移动,在一个高管查处的背后隐藏着“窝案”和集体腐败。

    曾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在总结国企腐败特点时,认为当下国企腐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失职渎职案件呈上升趋势。二是违纪违法手段多样。三是贪污贿赂案件数额巨大。四是商业贿赂案件仍时有发生。”

    造成上述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亦与“国企改革”的历史有着一定关系。上世纪80年代的“放权让利”,开启了国企改革的序幕。国企“一把手”从手中无权到手中有权,经历一个迅速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负责人权力膨胀,因此“一言堂”式管理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水到渠成了。

    正如反腐学者、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所言,国企“一把手”权力过大、重大决策独断专行、缺乏有效制度监督是导致国企腐败的重要原因。因而,除去完善国企纪检监察和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外,更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有更多建设。

    有分析人士称,在经济转型期和换届大幕拉开前的关键时期,纪委书记贺国强造访重要领域的央企,其意在督促“共和国长子”们在稳定经济形势上发挥更大作用。


大公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