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

問題不再是中國能否現代化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2013年僅過幾個月,中國已發生一連串吸引全球目光的事件,包括《南方周末》新年賀詞、北京空污指數爆表、解放軍駭客、“兩會”召開,在未來的世界舞台上,中國仍將是要角。中國有了哪些變化?世界該如何看中國?加州大學艾爾文(Irvine)分校歷史系教授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從歷史的角度剖析中國的演變、探索中國的未來。
 
問題不再是:中國能否現代化
 
華志堅研究中國多年,他亦參與撰寫了《中國角色:快速變遷中的個人生活檔案》(Chinese Characters-The Profiles of Fast-Changing Lives in a Fast-Changing Land)、並著有《中國的美麗新世界——以及全球化時代的其他故事》(China's Brave New World: And Other Tales for Global Time)、《全球化的上海(18502010)》(Global Shanghai 1850-2010)等書。
 
華志堅對《中國密報》指出,過去30年,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他在書中探討的其中一個改變是,如今對中國的疑問,已不再是“能不能”的問題。
 
30年前,大家擔心的是,中國能否有相應的技術、科技,打造現代化的都市?中國是否能成為一個已開發國家?”華志堅表示,過去,大家認為中國一旦現代化了,就會民主化。
 
但現在大家對於中國能否快速現代化沒有疑問了,中國最現代化的都市,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都市,如今對中國的疑問是:現代化的代價,不論是對世界或中國人來說,是什麼?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是否真的提升了?從前要擔心的是食物夠不夠吃,現在要擔心的是食物是否被下毒?
 
另一個要擔心的,華志堅對《中國密報》指出,是中國發展如此快速,卻沒有民主化,這樣的現代化會帶領中國走向何處?“魏京生也為中國的現代化努力,但他說,中國不能在沒有第五個現代化的情況下現代化,也就是人權和民主,因此在魏京生看來,他想要中國民主化,因為接著可以現代化。”
 
華志堅說,於是現在看到的,是中國在沒有民主化的情況下,某方面跟西方一樣,城市非常現代化,甚至超越西方,但另一方面又發生越來越多的抗議事件。
 
魏京生認為,中國首先必須實行民主,把中國的社會制度現代化;民主並不完全像列寧編造的那樣,僅僅是社會發達的結果。它不僅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達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在這個發達階段以及更加發達的階段中得以存在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社會將停滯不前,經濟的增長也將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
 
從書店看中國的轉變
 
經濟發展仍令中國的樣貌有了極大的改變。中國變遷快速,華志堅不禁想像如果毛澤東復活了,見到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表情。21世紀初期,華志堅在南京的一間獨立書店看到愛爾蘭作家喬伊斯(James Joyce)的照片,毛澤東不會希望看到他的照片,因為在毛澤東掌權下,所有的寫作都必須遵從社會現實主義,但喬伊斯的作品卻遠非現實主義,這使得他在毛澤東時代被忽視。
 
2002年,華志堅在中國還可見到獨立咖啡店,他認為,對毛澤東來說人們喝起咖啡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另一個奇怪的部分就是書店中的哲學區。在上海的書店,華志堅見到了講述自由主義歷史的書籍,在毛澤東時代,書店中的理論區只有馬克斯主義的書。
 
1987年時,華志堅還認為上海是個非常無趣的地方,第一大的百貨公司並沒有太多東西可賣,但到了香港,卻有天壤之別。現在的上海,摩天大樓林立,百貨公司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書店擺放許多書籍,與以往的樣貌大不同,在在顯示了中國飛快的發展。
 
最近到上海的旅程中,華志堅在書店見到了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此為最能代表反共產國家的書之一,卻出現在上海的書店內。“這本書通常被共產國家視為攻擊共產體制,無法公開販售、無法公開討論,但最近不只上海的書店出現這本書,還有書店以1984來命名。”
 
 
 
 
 華志堅(左)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辦的座談會上討論中國的變遷,右為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歐倫斯。(《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攝)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