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大部制改革:又一次驚天動地大忽悠

《內幕》特約記者 葉橋
   

“塊移動”權力挪窩忽悠

   西方“大部制”國其核心“小政府”,而國政府機構改革搞了30年、好幾輪,“小政府”呼籲了少年,可至今還是“小部制”、“大政府”。從以往機構改革過程來看,所謂“大部制”大多隻是面文章,即政府職能重新歸堆,組“大部”,實質不過是權力挪窩,某些職能不過是在不同部門之間的“塊移動”,管理內容和方式並沒有改變,其意義很小。

   有評論指出,大部制改革不是組合出名字更長的部門那麼簡單,它實際撬動的是政府職能從管治型向服務型轉變這樣一盤大棋。然而真正影響這種轉變的關鍵機制,進展要慢得多。例如,西方“大部制”的人員管理都是僱傭制而非命制,所以,那些“僱員”都得好好幹活,得老老實實地給納稅人老闆當“僕人”,服好務。而中國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官員級別分明,不論是下級還是納稅人,對“官員”都沒有決定權和制約力。“小部”都不好好服務,“大部”就能好好幹活了嗎?

   此外,即使實行“大部制”,但卻沒有上、下兩方面的權力制約,而使“大部”既有決策權又有執行權,相當於用沒有約束的大巴掌去管更大一片地方,那很可能比“小部”更可怕。過去幾個部門分立,雖然辦事效率低下,但部門之間為了私利,可能互相制約,現在把這些部門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超級部門,原來部門之間的分權就沒有了,權力更加集中。

   因此,中國式大部制,多半是橘北枳,多半屬於大忽悠。

   對於政府機構改來改去,騙來騙去,忽悠來忽悠去,民間順口溜予以辛辣諷刺:“七姑八姨,裙帶繫栓。親朋故舊,血肉相連。領導親信,不能怠慢。張有人,李四有錢。看看名單,都不簡單。裁員裁員,裁誰都難。”

   
   網上漫畫:大部制。
   

   六次機構改革,哪次不是驚天動地?

   中共建政60多年來,政府機構改革一直是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六次機構改革,每一次都搞得驚天動地,讓北京那些吃“皇糧”的大小官吏人心惶惶。

   回顧歷史,中國國務院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進行了六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

   第一次改革是在1982年,是中共建政以來規模較大、目的性較強的一次建設完善行政體制的努力。改革目標是提政府工作效率,實行幹部年輕化。這次改革歷時三年之久,國務院部門數100遽速減至61,人員編制也由5.1萬人減至3萬人。

   第二次改革發生在1988年,國務院在調整和減少工業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方面取得了進展。撤消了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核工業部等四個部門。部委由原有的45個減為41個,直屬機構從22個減為19個,非常設機構從75個減到44個。機構改革後的國務院人員編制比原來減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改革是在1993年,這次改革實行了中紀委機關和監察部合署辦公,進一步理順了紀檢檢查與行政監察的關系。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加上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共59個,比原有的86個減少27個,人員減少20%。

   第四次改革是在1998年,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有的40個減少到29個。

   2003年啟動的第四次改革,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其重大的進步,在於抓住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轉變了政府職能。特別提出了“決策、執行、監督”三權相協調的要求。分別建立了國資委、銀監會,組建了商務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國務院29個組成部門調整為28個。

   第六次機構改革於2008年啟動,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和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建設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國防科工委等撤銷。重新組建的部門有住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較之前減少一個。

   縱觀六次機構調整,可以劃分四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的精簡機構;上世紀90年代的為市場經濟奠定基礎;2003年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基本定位;2008年和2013年這次的“大部制”改革。

   1982年的改革更像一道分嶺。此前改革的目的是為計劃經濟服務,之後的數次改革目標,都是逐步與市場經濟接軌。直到2008年的第六次機構改革,為最大限度地避免職能交叉,終於邁出了“大部制”的改革方向。(《內幕》第1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