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7日星期三

中国核燃料后处理引争议

china-nuclear-taishan
广东台山核电站二号机组正在进行核岛穹顶吊装。

有中国专家提出,中国应该对核反应堆使用过的乏燃料进行后处理,提取其中有用的放射性金属原料,以解决资源不足问题。但有美国学者认为,核废料再处理的成本极高且,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他们建议中国不要采用。不过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对核燃料进行后处理,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进行考量。

所谓核反应堆的乏燃料是指在核电发电过程中,已经被反应堆照射过的核燃料,其中仍存有少量放射性金属,仍有放射性,可以提取再用。但处理起来相当费时费钱。有消息说,目前中国正计划和法国阿海珐公司合作,引入对乏燃料的后处理技术,以提取放射性金属再次使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拉玛纳和希波尔最近发表文章,建议中国不要轻易尝试这种成本高昂的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海外的中外对话网站上星期发表了该文的中译版本。作者认为,这一工艺会产生具有很强放射性裂变产物的酸性溶液,也会产生其他低放射性的废料,并会被排放到附近水系中。而且其工艺成本极为昂贵。例如,同样由法国阿海珐设计的日本核废料再处理设施耗资达两百亿美元,在2008年因技术故障被迫关闭。日本原子能委员会估计,如果按照运行四十年的方案,日本核电成本会比采取直接深埋的方式处理核废料高出一千亿美元。

旅居德国的核物理专家费良勇博士表示,乏燃料的后处理技术复杂,确实有污染环境和成本昂贵问题。

“铀235用过之后,同时放出很多放射性同位素,有些会在空气中,有些会在水中放出来,可能会造成污染。”

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核能专家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中国之所以计划采用法国乏燃料后处理工艺,并非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是增加核武器原材料的战略考量。

“这个问题很复杂,如果排序的话,军事第一,政治第二,经济和技术排在第三第四。因为后处理能提取钚,而钚是核武器最重要的材料。”

他解释说,核能的乏燃料经后处理之后,能提取其中的放射性金属,而这些金属都是现代核武器中最重要的原材料。

费良勇博士介绍说,一般生产核子武器的放射性金属需要经过一个叫“生产堆”反应过程才能富集,其经济和环境成本也非常之高,而如果以乏燃料后处理提取有关的金属,则有一举两得效果。

“它是一举两得。因为直接用生产堆提取钚,成本也是很高的,而用核反应堆乏燃料提取的话,相对成本就低一些,也可以降低它的放射性。”

费博士认为,一般核废料处理采用深埋的办法,使具有放射性的金属废料深度填埋在荒芜人烟的偏远地点,其放射性污染对人的危害可以降至很低。而经过后处理之后的废料和废液,其实也可以采用深埋的方法。

在中国的那位核能专家,曾在日本进行过研究。他表示,日本国土狭小,缺乏适合处理后处理废料的地点,而中国已有现成的处理场所。

“日本国土狭窄,它做这个东西很难。中国国土大,承受能力比日本大得多。现在后处理场在甘肃的沙漠上,距离人住的最近的有三百多公里,整个面积大概都有日本那么大。所以即使出了一点问题,最起码大家也不知道。”

不过,美国两位专家在文章中表示,由于成本过于高昂,欧洲、美国和日本都放弃了相关的计划。中国如果采用这一方法,可能会落得骑虎难下的地步,因此放弃乏燃料后处理计划才是明智之举。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