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大部制改革輿論不買賬,官媒不在乎

《內幕》特約記者 葉橋

   此次部制改革到底能有少收穫,恐怕還要等幾年才能看到,但從眼下看,政府機構改革方剛出台,就收穫了鋪天蓋地不滿和負面評論,可見其轟動效應有多大。只要到各大網站轉轉,凡有大關部制改革的標題,幾乎都有網友發評論,甚至許多媒體也在字裏行間表達出對大部制的不買帳。

“機構改革的作用也並非沒有,至少政績看上去更漂亮”,“不限權的行政改革都是‘偽改革’”,這樣標題比比皆是。

 “我們不是不歡迎改革,而是看多了原地轉圈產生了免疫力。政府職能轉換,真下了決心的話,請走兩步看看。”

 
如此改革,不改也罷。


 “公務員的人數是越改越多?如是這樣的改有意思嗎?應該訂出減員的指標,逐年減少。徹底改變一張報紙、一杯茶的狀態。減去多餘的人與部門。”

 “貓改名叫‘咪咪’;狗改名叫‘汪汪’;雞改名叫‘咯咯’。如此改革,不改也罷,還浪費精力物力財力!”這樣的評論和諷刺在網上也隨處可見。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輿論彈,共官方媒體早就預料到了。因此,《環球時報》就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籠前兩週,給外界打了預防針,發表了一篇極具挑戰性的社評,聲稱“機構改革不必強求輿論的滿堂彩”,一張滿不在乎的面孔躍然紙上。


 該社評一起筆便稱: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輿論界如今有更強大的“猜想力”。按照一些人的期待,國務院機構調整的幅度越大越像改革,“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熟先行”的機構改革原則未必能讓他們興奮起來。中國今後的改革越來越難引起輿論的轟動,多數情況下,實際推出的改革會讓輿論感覺“不過癮”。

 該文接著寫道:這些年除了發生“革命”和動蕩的國,在正常發展狀態下,中國的機構改革是世界主要經濟體裡最頻繁的。我們很少聽說其他大國新設了或者裁撤了一個部,或者對關鍵部門做結構性調整。中國機構改革的活躍既有中國行政體制本存在缺陷的原因,也是因為中國發展快,中國執政者和全社會對行政體制的與時俱進有著大體共識。

 作了數段鋪墊後,該社評才切入主題:中國的具體改革不可追求輿論上的“滿堂彩”,不能以很短時期內輿論滿意度的低評價一項具體改革的成敗。輿論的開放和自由度與它的理性程度並非總是成正比,民主社會裡輿論成為國家具體決策的陷阱時有發生,中國政治應當有能力做到更游刃有餘,既與基層社會的種種即時性願望保持密切聯係,又做到國家層面的統籌兼顧和穩健。

 該社評的最後又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地寫道:中國社會意見的表達渠道正逐漸健全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決策順乎民意,按民意去畫一些延長線都是順理成章的。但民意與輿論的關系又是複雜的,與中國網上輿論的對應性尤其不穩定。此外短期民意與長遠民意也有區別,政府總是要在尊重輿論和承擔責之間把握平穩。

 讀完這篇社評,一位網友反駁說:聽說過中國有民意,但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共官方的決策順乎過民意;官方喉舌從來不在乎輿論一樣,因為在他們看來民意和網上輿論都是複雜的不穩定的,是完全不能相信的。

 “這樣的官媒走狗,比貪官汙吏更可恨!”一位網友的詛咒,自然贏得衆多網友的支持,那麽,這算不算是民意呢?(《內幕》第1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