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雲能寫出震懾人心的故事,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勤奮外,也來自她對人的深刻觀察和理解。其實在赴美讀書前,李翊雲還只是個喜愛閱讀的女孩,從來沒有接觸過寫作。
與一些活潑外向、口才便給的作家不同,李翊雲是個語調柔和,甚至有些害羞的作家,但在溫柔的外表下,李翊雲有著堅毅的個性,對自己喜愛的事物不會輕言放棄。在接受《明鏡》電話採訪時,不時會聽見李翊雲靦腆的笑聲,她說,自己從小學理科,原本沒想過要以寫作維生,如果不是喜歡上寫作,現在可能走上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1972年出生的李翊雲,成長在北京的四合院中,父親是研究核子的物理學家,母親是教師,在李翊雲童年時,文革已到了尾聲。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後,想進北京大學的人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自小喜愛閱讀的李翊雲將狄更斯、哈代、勞倫斯等人的英文小說帶進軍隊中,許多個熄燈後的夜晚,李翊雲會帶著書偷偷跑到隊上的倉庫裡,沈浸到小說的世界。
“但那時候父母不太鼓勵我讀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也不喜歡我寫作,他們希望我做科學家。”李翊雲對《明鏡》說。
一年後,李翊雲進入北京大學生物系修讀免疫學,1996年取得學士學位。進入愛荷華大學的李翊雲學的也是免疫學。
但對寫作的熱愛,讓李翊雲決定放棄修讀免疫學博士,這決定不只令導師感到惋惜,也遭到父母的反對,但李翊雲沒有回頭。
全文將刊於《明鏡》月刊。

李翊雲。(Ye Rin Mok攝,李翊雲提供《明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