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 陈雪丹
一个九十高龄的老人,一个患了大肠癌,才开过刀,奄奄一息,病入膏肓,即将入土的病人,一个靠伪装骗取信任,靠阴谋和权术骗得台湾党政权柄的政治骗子,一个分裂国家,亲日媚外的皇军走狗,一个贪污盗窃大量公款而拒不认罪,妄想逃脱罪责的贪污嫌犯,在台湾大选前数日的关键时刻,却跳出来为某一位候选人撑腰打气,以便苟延他那穷途末路的台独事业,包庇他那贪赃枉法的罪恶勾当,这是非常无耻的,人神共愤的行径。
在台湾的七份主流报纸上,他刊登了亲笔信件。在这封信上,他厚颜无耻地,指名道姓地吹捧一个女性候选人蔡英文,说她具有“女性领导人特有的亲民力”。
在滔滔百万台湾知识精英中,李登辉何以独独选中蔡英文为特别突出的“人才”呢?
翻阅旧报,我们知道,当李登辉以岩里正男的日本名字挎着皇军军刀,在太阳旗下耀武扬威于日本本土的时候,这位乳名叫做“吉米牙”学名叫作蔡英文的女生尚未出生。其父则正被日本皇军选中为“人才”,在日本本岛的修配厂里受到栽培,为轰炸中国的飞机效力。而当吉米牙长大成为“国际法博士”,从英伦回到台湾以后,蔡英文就很自然地被曾是皇军军官的李登辉,以特别“人才”,纳入他的幕府,为他的“两国论”寻找法理依据。当时,其父蔡洁生曾想沾女儿成为“人才”之光,享受成为李家“座上宾”之荣而未得。日后,却又延揽蔡英文为陆委会主委,正式成为台独的活跃人物和核心成员。而蔡英文成为大位候选人之后,也急不可待地到日本访问,以品尝锦衣荣归的光彩 。因此,可以说,蔡英文之受到李登辉的吹捧,李登辉之所以吹捧蔡英文,是建立在被日本侵华势力当作“人才”来加以培养的基础之上的。“本是同根生,相契何其深”!
过去是如此,现在共同为亲日媚日的反华事业服务那就是很自然的结合,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其根源跨越中日两国之间,经历两个世纪、七、八十年之久。其“亲民力的女性人才”渊源可谓久矣,广矣,深矣,远矣,人们岂可轻忽!
李登辉在这次信函中说:“民主才能赢得世人尊敬。”俨然以民主先生自居。然而,看看他在台湾十二年当政中的所作所为,恰恰证明,他是破坏台湾民主政治的罪魁祸首。在那十二年中,他五次修改“宪法”,使得“中华民国宪法”,由原来的“内阁制”,转型为“半总统制”,再转型为“超级总统制”,最后,竟规定,总统享有无限权力,而没有任何监督和制衡,退化为自1946年在南京制宪以来,废止了的家长式领导模式。其专制独裁程度,甚至超越了蒋介石,因为,当年老蒋也不敢为扩大自己权力而修宪,只能外加一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而李登辉却满不在乎地直接修改宪法,而且一修再修,直至五修,仍难填欲壑。这样的人,如今却唸唸有词,指天划地,指责某人应该下台,某人可以做到(民主),岂不是对民主政治的糟蹋和亵渎吗?
李登辉还抱怨说,中小企业,工人农民谁来照顾?意思是反对郭台铭、吴荣发等大企业家表态挺马。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在台湾从北到南的机场、饭店、商店、旅馆、景点,以及穿流不息的旅游大巴,所载的旅客,所带来的商机和市面的繁荣,不是给台湾中小企业带来了多年不见的景气吗?那大量滞销的农产品销往大陆,不是给台湾农民带来利益吗?蔡英文乱谈桃子的价格,不是给桃园的农民带来滞销吗?李登辉的挑拨,只暴露了他的粗浅的见识和险恶的用心。
奉劝即将走进鬼门关的李登辉,还是停止你那荒谬绝伦,语无伦次的鬼话吧,朗朗乾坤是容不得你这样的鬼蜮的胡言乱语的。 01-12-2012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2
(71)
- 鄭竹園: 住房問題,重慶模式提實在方案
- 沒有悲情牌,沒有族群牌的台灣大選
- 台灣大選 九把刀助選勝過李登輝
- 堅持蔣經國路線 就應以全民為念
- 綠搶攻藍票倉北台灣 馬估贏50萬票 蔡估贏20萬票
- 選將向馬英九靠攏 搶當正藍防棄保
- 台商最後一刻真的會支持馬英九?
- 包道格:馬英九連任 美國會鬆口氣
- 馬英九蔡英文勝選都靠宋楚瑜
- 北京阻大陸客赴台灣觀選舉?
- 台灣大選是一個結局 兩岸與台灣內部是兩種結果
- 香港人看台灣民主百般滋味在心頭
- 李登辉的”鬼话”
- 77萬首投族成關鍵票 大陸新娘:誰予尊嚴就投誰
- 仍然在民進黨的傳統思維下 兩岸對話基礎在不獨
- 2012全球選舉年所面臨的經濟挑戰
- 自由貿易是兩岸經濟共同利益
- 期待台灣再塑民主典範
- 台灣大選投票前夕,和平理性看兩岸政見
- 官商勾結出怪胎 天價薪水何足奇
- 國人在外遭欺凌 忍辱偷生有誰憐
- 中国可能成为伊朗制裁中最大获益方
- 美国讲师申请教职多次遭拒起诉院方
- 台湾选战倒计时 两岸关系论战继续
- 大陆客观光台湾民主
- 美国中国准备面对台湾总统选举结果
- 中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如坐“过山车”
- 美国会出现第一个摩门教总统吗?
- 建议设微博监管会分级管理 政协委员赵保乐遭炮轰
- 浙闽川三地六百访民两会上访 数十人遭公安抓捕及软禁
- 各地举行地方两会 异见人士访民受压
- 李金平发表公开信讲述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经过
- 余杰去国走,韩寒斥“环球”
- 2012年中国社会动荡将真正开始
- 汪洋创新建议:省政协开会不念稿子不戴贵宾证
- 人大代表方明称百姓受溺爱会变刁民遭拍砖
- 美国国防部长誓言追究美军‘辱尸’责任
- 明鏡現場:馬英九台北市拜票,民眾“暴動”爭握手
- 明鏡現場:航空公司加開班機因應返台人潮
- 明鏡現場:男子稱要對蔡英文不利,維安單位逮捕
- “幸福廣東”PK“紅色重慶”
- 中资贸易影响台湾大选,能否对美故技重施?
- 美智库吁美加强南中国海军事部署
- 中国不是前苏联
- 美國緊逼 華裔揮別美利堅
- 美国非同寻常地介入台湾选举
- 中印瘋蓋摩天樓 經濟凶兆?
- 鄧南巡廿周年的歷史輪迴
- 中國經濟可能在2012年崩潰
- 台湾总统大选,向选民发出最后呼吁
- 问答白石隆:东亚会有灭顶之灾吗?
- 軍委連續下發關於軍隊參加“文革”和奪權規定
- “余杰们”为什么逃离中国
- 北京和台北间的软实力较量
- 大陆台湾人:手上的生意和心中的抉择
- 盖特纳游说中日 效果喜忧参半
- 國共內戰,中共很多戰役方案在蘇聯境內策劃
- 赫魯曉夫秘密報告改變了中國的道路
- 周總理“四條電話指示”完全是多此一舉
- “林彪、江青集團”的說法,違反事實和法治
- 人民网上市融资,北京保护阿萨德
- 胡佳因声援高智晟被问讯和抄家
- 伊朗核专家遇刺:一场隐蔽的战争?
- 中国知识分子的空间
- 王也扬:走向新冷战
- “临时工”——郭德纲史上最响的“包袱”
- 从哈维尔出发:告别恐惧
- 是摸石头上瘾,还是捕鱼捞蟹正酣?
- 肖雪慧:红十字会的问题与改革的诚意
- 伊朗货币兑美元汇率一周下跌20%
- 2012年1月11日《歷史日報》
-
▼
1月 12
(71)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