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中国政府“四面皆敌”是必然的
2月4日《共识网》刊出深圳大学的一次“高端学术论坛”文字稿,主题是《中国为什么“四周皆敌”》。主讲人为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澳洲莫纳什大学的黄有光教授、深圳社科院的魏甫华研究员。
丁教授作主题报告里首先提及,“中国‘四面皆敌’”,这个话题是解放军少将罗援“2011年11月29号上午8点的时候刚出来的”,“至少代表中国军方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的对于中国目前所处的军事的看法”;“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外交界,不是说中国外交界的整体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例如苏浩教授;“然后就是中国的媒体界”,“中国的《环球时报》说,那些在南海问题上跟中国有争端的这些国家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意思就是说你再这么干的话,你们在心理上、精神上要做好准备,隆隆的炮声就要响起来了。”丁认为“是国际上和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的周边关系的一种看法,不是所有的”,他本人似乎不完全认同这个主题,比如说日本右翼也持类似意见。但觉得讨论一下为什么还是必要的;黄教授则干脆认同这个问题是“伪命题”,但也以“韬光养晦”为核心,谈了些“争取继续和平高速发展几十年,将来能够平起平坐,并且超越”之类。
魏甫华首先说:“我是没有这个能力来评论丁老师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话题的”,然后从“中国崛起的安全困境的分析”方面切入。他认为“在同一个国际体系里,一个霸权国家总是不会允许另外一个霸权国家跟他分享这一个权利,这是大国发展的经验。”似乎觉得“中国‘四面皆敌’”是一种“认知陷阱”,“把潜在的敌人或者假想的敌人当成的现实的敌人,从而丧失了在国际范围内搞统战的机会,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但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世界观是不是也全球化了,我看并不见得,现在网上民族主义情绪很强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包括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多时候还在一个比较封闭的思维和世界观里。”窃以为这个认识是合理的,考虑到当今中国的话语环境,甚至可以视作隐去对象的现状抨击。
对于南海危机,恰如魏先生所指出的:“二战以后,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根据战胜国对国际势力的重新划分,中国在海洋边界权属就划了这么一条线,即所谓九段线。因为中国是战胜国,这条线是没有跟任何的周边国家进行商量测绘的,而且东南亚这些周边国家以前很多是英属或者法属殖民地国家,还不是独立国家。”这是历史的真实。日本投降以前从无中国政府管辖南沙群岛的事实存在,充其量不过有些渔民到过此岛,但他国渔民到过的案例也不少。倒是20世纪以来法国、日本确实管辖此地数十年。1946年民国政府派出舰队到南海,以各军舰名命名了几个岛礁,并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上驻军。及至中共获取大陆,逃亡台湾的国民政府无力经营便撤离该岛,直至1956年重新占领并一直经营下来。
说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说不通的,即使如魏先生所言“主权的获取一个是主权宣示,其次是有效控制”也不通。对于领土,“有效控制”无疑可行,但“控制”能否“有效”则另当别论;“主权宣示”则需获得契约承认才能有效,否则如果印度“宣示”拥有印度洋主权、墨西哥“宣示”拥有墨西哥湾主权、孟加拉“宣示”拥有孟加拉湾主权,等等,都说是“自古以来”,世界将会乱套。而且,按照现时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的“大陆架原则”,南沙诸岛亦不在我们这边的大陆架上。蒋介石划定的“九段线”直逼他国屋檐下,既无契约承认又无“有效控制”,事实上已经成为我们的历史包袱。
明智的做法是宣示而后实际控制。然而中国因两党内斗丧失的领土远比大清国“丧权辱国”割的地更多!无论从中国领土主权角度审视,还是从中国社会进步角度审视,自孙中山开始的“党争”史皆乏善可陈。我相信不出百年,后世必会有公正定论,因为他们既无利益缠绕,又不似我辈这样被灌输的谎言熏陶过久。
任何时候,中国争取领土主权都是合理的,但南沙这里显然错失了最佳时机,正如魏先生所言:“南海问题实际上是从南越从1974年开始占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开始的,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大幅度南进,从南沙群岛开始着手占领南沙岛礁,后来西沙中国占领了。问题是从1975年到现在持续了近四十年了,但迄今为止中国外交部没有对越南、马来西亚尤其是越南侵占中国的岛礁和南沙群岛领土问题提出过一次抗议?也没有采取任何的反制行动,这是历史的。”到现在,南沙诸岛事实上已经被越占26座、马来西亚占7座、菲律宾占10座、大陆占8座、台湾占2座,各国“有效控制”基本完毕已数十年,这才想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于法于理于实都站不住脚,想不树敌都难。
“中国‘四面皆敌’”只是一个表象,其内在或曰实质是中国政府“四面皆敌”,如果我们把政府视作当今权力的话。里根总统曾经说过大意如下的话:我们是国家拥有政府,他们则是政府拥有国家。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无论中西,古老的国家概念都属于“王土”,民族国家之概念只是在十六世纪以后才从荷兰、英国、瑞士等国确立起来的,“王土”逐步转变为公民共同体。所谓“中国特色”其实也即抵制这个转变,大清国覆灭之后,只有北洋时期短暂地使中国沾了点民族国家的边。孙中山一直欲以党权取代皇权建立“党国”,在苏俄的大力扶持以及日寇入侵的帮助之下,先蒋后毛,终于驱逐了民族国家这个共同体,“王土”化作“党土”,毛谓之“马克思加秦始皇”,专制程度登临史无前例之地步,中国其实不过仍是权力的囊中之物,是中国属于权力而非权力属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2010年12月在美国宣称: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其次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是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可见,至今最高层仍然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为命根子的。
不去说大清国屡屡宣战,打不过就割地赔款,无需同子民商量。之后那些野心家,为了谋取统治权更是主动奉送领土主权,孙中山就不止一次要以领土主权换取对他的扶持,东北、福建、广州湾都成他的交易筹码。秦晖教授认为他未能得逞似乎不妥,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就是老孙起头,国共两党共同接力卖掉的!老毛更出格,还在1920年就在致蔡和森的信里明言:“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都是不应该带有爱国的色彩的。”成功将中国收入囊中之后,不去说那些沿外蒙、苏俄边境的零碎地块,长白山天池及鸭绿江口岛屿,赠与北朝鲜、坎巨提地区赠与巴基斯坦、北部湾中南海最大岛屿鹦鹉洲赠与越南、江心坡让给缅甸,藏南九万余平方公里肥美之地,美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刚驶入孟加拉湾,老毛就连夜开紧急会议半夜通知印度大使说单方面撤军,打了胜仗却主动放弃领土令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国家乃权力兜里的钱包,花一点买平安在位还是值得的,只不过有许多连选票都没资格自己拿的国民自作多情,或者说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糊里糊涂跑去充当权力的啦啦队,演绎“爱国秀”。
反之,既然国家事实上被权力挟持,中国也就成了权力彰显其意识形态的资本,到现在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国家只是装既得利益的筐。尽管这个国家到处张贴“人民”标签,可“人民”只能享有权力恩准的有限权利,无需说其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高悬,本身就违宪,言者有罪,刑由权力定,说明谁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四面皆敌”其实是权力自己造成的。当年斯大林恩准老毛做亚洲革命的领袖,老毛激动得屁颠屁颠,以为他的“圣贤”梦就要实现,迫不及待派刘少奇在49年11月苏记“亚、澳工会会议”上鼓动亚洲各国搞武装斗争,走“毛泽东的道路”,并立即开始扶持胡志明。嗣后,替苏俄卖命投身朝鲜战争,公开同联合国作战。当苏联废弃了斯大林那一套,转向“缓和路线”之时,毛在莫斯科发难,大念战争夺权经,不惜全世界“死掉一半人”,当即就遭世界共产党领袖们嗤之以鼻。毛以其乡巴佬特有的思维模式想事,归因于“手中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回国就搞大跃进,并开始撇开苏联自任老大。只是大跃进惨败,不是全世界“死掉一半人”,而是中国死掉几千万,若非如此,毛早就跟苏联彻底翻脸了,不会拖到1963年。毛自己承认:“事实上同苏联闹翻是1958年,他们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此语前半属实,后半瞎掰。事实上“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恰是斯大林时期,毛主动要求被控制的,恰是赫鲁晓夫开始化解这种控制,比如撤退旅顺驻军。
为了他自己充当世界革命导师,毛不顾中国人民死活,开始大规模援助世界革命,东南亚除文莱、新加坡之外所有国家共产党都在中共支持和援助下大搞武装斗争,颠覆本国合法政府;就连鞭长莫及的非洲、拉丁美洲,毛也力不从心要去搅合一把。闹到九大开幕前,毛自己也不得不哀叹:“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故,与其说是“中国‘四面皆敌’”,不如说“中国四面树敌”,当年的摩登说法就是“输出革命”。毛以中国国力为其资本,胡作非为只求实现他“圣贤百代帝王”之黄粱美梦。就连文革,至少其主要动机之一,就是以“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里程碑”,成就其圣贤梦。
邓公掌权以后提倡“韬光养晦”,举凡读过初中者皆应明白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隐藏锋芒,以待时机。《三国演义》就用来描述刘备在曹操面前装乖,待羽翼丰满然后东山再起拼夺天下的。这个外交总方针用熊光楷上将的话说是“给中国外交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他归咎于“英文翻译失当”。于是乎为了涂抹,官媒便不惜涂改成语成“不过分炫耀自己明显高于别人”之意了。殊不知那个要“用暴力推翻一切现存的社会制度”的主义还写在我们的宪法里,我们的军队不是国家的军队,而是党卫军,仍枕戈待旦要“解放”全人类,所谓“中国威胁”并非空穴来风。至少,现在中国如同高速路上逆行之车,尽管略显谦卑只敢走在路肩上,一旦车子足够大时,驶上行车道横冲直闯只是时间问题,“四面皆敌”是必然的,除非别人都傻了。
美国人如今的苦恼是弄不清中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其实中国人更弄不清主子脑袋里想些啥,只有拥护的份,没有说“不”的权利。美国则不同,不但大选时各项施政方针要亮出来供选民讨论、质疑,就算是被选民认可当上总统,其政策还得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否则不得颁令。国际社会从来就是看你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当初中国一边高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竭尽全力支援、操纵各国共党以暴力手段颠覆其合法政府,说一套做一套早就臭名昭著。至今中共从未否定以往做法,更没有承诺不谋求颠覆国际社会秩序,反倒是不时放任文武高官喊杀喊打。譬如早几年那位朱成虎少将公开放话不惜打核战,放弃西安以东也值得。且不论如今核战还有没有“西安以东”可言,这类喧嚣是否经过中国人民尤其是“西安以东”十亿多人民批准,似乎都不重要,一个文职少将就有资格蔑视民命,而且惹出轩然大波亦无须承担责任,可想而知这个权力傲慢到了何种地步!想当初,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口无遮拦立即卷铺盖回家,人们有理由怀疑朱少将所言是最高层的幕后意图。
据介绍,邓公为搭上全球化这班车,接受了李光耀“中国不要向周边国家输出革命了”这个建议,尽管为救杀人如麻的波尔布特出水火出兵入侵越南,但也叫停了对东盟各国以及其他毛主义党的支持与援助,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这才有跻身世界市场使改革开放获得长足进展。但恪守既得利益本心未泯,意识形态痼疾仍在,中国政府本能地要与那些“流氓政权”沆瀣一气。瞧瞧“我们的朋友”便不难明白,但凡某国搞专制独裁,愿意与世界潮流软磨硬抗中国必会去套近乎。被央视“挺死”的萨达姆、卡扎菲自不待言;封闭甚于中世纪的北朝鲜全靠中国养着;伊朗的核设施与军火有相当部分来自中国;苏丹总统被国际法院通缉,可以来中国“正式访问”;不远万里跑去同癌症患者查韦斯搞联合军演;跟在俄罗斯屁股后面否决安理会关于叙利亚的决议,等等。
孟夫子教导说“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此处之“国”只能当统治权来理解,“四面皆敌”也可算是统治的需要。要巩固专制乃至独裁,必须抵制民主、法制、人权之类劳什子,而美国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太强大,它又在满世界推行普世价值观,反美就成统治者的本能反应。恰如当初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要解放黑奴,南方的奴隶主不惜一战,即使分裂也在所不惜。今日中国的统治者,不过扮演当年美国南方奴隶主的角色罢了。至于上述学者所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它的崛起势必对当今世界的霸权国美国形成巨大挑战。”“在同一个国际体系里,一个霸权国家总是不会允许另外一个霸权国家跟他分享这一个权利,这是大国发展的经验。”纯属旧时代教育所给予的烙印,只需想想,周边那么多小国譬如新加坡,怎么非但感觉不到“霸权”威胁,反而欢迎它呢?就连跟美国打了十余年仗的越南亦如此,这种“霸权论”恐怕太弱智了。
中国正在“崛起”,奉行的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国际社会主流必然要担心某一天不受制约的权力头脑发热,心血一来潮就“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宗旨如此,伊朗奉行的霍梅尼主义宗旨也同样如此,殊途同归皆准备着要颠覆国际社会现行秩序,“四面皆敌”是必然的,犯不着大惊小怪。(2012-2-10)
作者:老文,原载: 共识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二月
(1673)
-
▼
2月 15
(67)
- 美国会调查王立军案处理方式 王在领馆细节首次披露
- 六成美民﹕中國友好但非盟友
- 沉淪 互揭瘡疤已成選戰主軸
- 習近平以歌喻政 中美「路在腳下」
- 王立軍妻女失蹤 弟尋兄下落
- 「把中國當成地球主人」 官媒報道惹不滿
- 香港特首誠信不保如何選下去
- 過去的尼克遜,現在的中國
- 習近平訪美,誰不高興?
- 誰在背後收拾薄熙來?
- 增城學烏坎反貪官示威
- 隨行經貿團 擬簽二千一百億合約
- 華盛頓步步試探 習近平柔中有剛
- 陳達:帶領青少年認識中國
- 福建歸真堂藥業上市計劃陸港惹爭議
- 奧巴馬要為習近平創造條件
- 中國財富外流經濟將崩盤?
- 习近平访美的短期与长期价值
- 余杰:习近平要走回头路吗?
- 要物色政治上好、筆桿子得力的人辦報
- 习近平会晤奥巴马,强调深化两国关系
- 龙应台履新:政治可以很高尚
- 奥习会:气氛友好,言辞坚定
- 美官透露,王立军向美提供高层权斗情况极珍贵
- 国家计生委原主任李斌任安徽省省长
- 金正恩提拔军队将领 授20余人将帅称号
- 韩媒称中国本月将遣返30余名朝鲜“脱北者”
- 太平洋何时成了中美两国的内湖?――习近平讲话的问题
- 毛澤東專幹“坑害兄弟部隊的事”
- 反地方主義是毛澤東在中央蘇區“反AB團”再版
- 伊朗向核反应堆装载首批国产核燃料棒
- 广东省长:行政改革最大阻力系既得利益格局
- 李开盛:尘埃未定说重庆
- 中国政府“四面皆敌”是必然的
- 媒体称俄已后悔投否决票,中国立场或将改变
- 2012年2月14日《明鏡郵報》
- 2012年2月14日《歷史日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2月14日)
- 中美博弈尋求新國際秩序
- 阿爺,這次跟你來真的!
- 台湾准副总统吴敦义报名参加博鳌论坛
- 北京拟加大「解决欧盟债务问题力度」及多项合作
- 在华美商仍然不满中国投资环境
- 藏人自焚的原因
- 薄熙来的追随者黄奇帆何去何从?
- 美议员吁中国释放良心犯
-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 海外异议人士白宫前抗议
- 王立军事件风波不止 薄熙来主持会议再延期发稿
- 習訪美坦承:陸人權有進步空間
- 習對經貿回應 美渴望的牛肉
- 美副總統拜登:美中有歧見 還是得合作
- 廣東政協常委打記者 事後道歉
- 獄中寫數萬字 揭官場黑幕
- 姜維平解禁的想像
- 專家解讀:習奧會晤 著眼未來
- 習近平: 中美合作要登高望遠
- 王立軍妻弟四處打探消息
- 陳光誠母親女兒情況惹憂慮
- 胡錦濤人馬掌權 薄熙來困獸鬥
- 期待習近平訪美的個人色彩
- 政治嚮導 四伴領導人會華府元首 董建華陪習近平訪美
- 香港人擔心台灣 不要變成第二個香港
- 薄熙來 高唱改革自救
- 習近平:中美肩負更重要共同責任
- 薄熙來動向 《重慶日報》續頭版報道
- 奧巴馬晤習近平 就經貿人權施壓
- 「情人節外交」中美危險情人關係
-
▼
2月 15
(67)
-
▼
二月
(167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 王立軍的餘生將在監獄中淒慘度過。薄熙來可能被判無期或者死緩。谷開來會被判處死刑,儘管她已經開始就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來檢舉周永康。她沒有任何機會保命。 王立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是以上全部案件的參與者。他參與實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