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公开否定大饥荒死亡人数遭各界声讨
4月29日,新浪微博上名为“林治波”的用户发文称,“有人为了糟蹋毛主席,竟然夸张污蔑1960-1962年饿死几千万人,有人为此走访了当年饥荒最重的河南安徽很多村庄,情况根本不是有人污蔑的那样,乡亲们只是听过饿死了人,而自己并没有亲眼看见饿死人,能够直接证实的饿死者为数极少。”
林治波在微博上实名认证为“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据网络检索,林治波1963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曾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从事战争史研究。2000年调入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评论工作。
针对林治波的言论,大量网民通过转发和评论方式进行指责,并伴随情绪激烈的攻击。林治波很快关闭微博上的留言评论功能,并不甘示弱地展开对骂,一方面对网友进行人身攻击,称“现在的中国,洋奴遍地”,“认美为爹的孙子乌泱乌泱的”,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称“如果真是那样整家整家地死亡,那得死几个亿啊?”
4月30日,在舆论压力下,林治波在微博中援引《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数据称,““由于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一千万……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最严重的后果和教训。’我认可这个说法,昨天的微博不准确,特此更正,并对当年死于饥荒的父老乡亲致以深切悼念和缅怀。”
但是上述言论只涉及到1960年,且林治波并没有明确为自己的言论表示道歉。截止当日晚间,他已经将此前引起争议的微博和后续骂战言论悉数删除。
富有意味的是,论战最酣的4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本报记者林治波”名义发表主旋律文章《甘肃 进位争先正当时》,为他所在的甘肃省评功摆好。对此,林治波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朱维民教授讽刺称,这是“为了奖赏他敢于大声说谎”,在“为他压惊”。
林治波因其争议言论而受到网民的人肉搜索。有了解内情的人爆料称,林身为公务员,其妻子开的是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旗下的“卡宴”,并经营饭店盈利。对此林治波声明称,“卡宴”豪车是其妻子自己买的,开饭店也是靠劳动吃饭,无可指责。但这一声明事后也被删除。
还有网友发现,2003年,当时尚在人民日报评论部的林治波与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合著《评对日"新思维"》,由日本侨报社发行日文版,对他的同事、当时倡导“对日新思维”的马立诚进行攻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合作者金熙德随后因被指控向日韩机构泄露机密而被逮捕,并判处有期徒刑14年。
面对林治波的言论,许多网友提及自身经历过的大饥荒情景。经济学家茅于轼、马光远、历史学者章立凡、法学者曹思源等人纷纷出面澄清视听,茅于轼在题为《如何看待我国的大饥荒》文章中称,中国三年饥荒是因为取消了国际国内的粮食自由交易,又不允许饥民出门讨饭,最后只有饿死一条路。
林治波言论带来的副产品是,公共舆论空间中出现了一波中共党史热。三年困难期间的死亡人数和历史责任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与此相关的杨继绳、曹树基等人的研究著作也一再被人提及。专栏作家、媒体人肉唐僧称,林治波引发了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多少人的大讨论,真是功德无量。
由于大陆舆论界对肃反、反右、大饥荒、文革等众多历史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清算,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极左思潮仍有深厚土壤。林治波发表争议言论后,甚至修正观点后,仍有个别公众人物对其表示声援。有鉴于此,有舆论呼吁应借鉴战后德国对纳粹言论的惩罚措施,防止出现类似公开否认人道主义灾难的行为。
凯文,RFI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01
(59)
- 李侃如:美中對話應與陳光誠案分開
- 美議員批歐巴馬 忽視大陸人權
- 法內施恩? 陳光誠可能得流亡
- 陳光誠案 大陸官方媒體全啞了
- 美表態不選邊 借南海煽風點火
- 路透:谷開來曾穿軍裝發「密令」
- 潘小濤﹕陳光誠出走 對誰的打擊最大?
- 談人權 歐巴馬閃開「陳光誠」 刻意不提姓名 陳「已接受流亡」
- 殺英商後 谷開來瘋癲穿軍裝闖公安會議
- 徐斯儉:陳光誠事件 凸顯中共體制的荒謬
- 逃家的悲哀 逃國的無奈
- 連串醜聞勢推進政治改革
- 紅色政治團隊由此而生
- 當墨鏡哥成為代言人 且看溫周如何過招
- 公安司法惹滔天民憤 新一波中美外交博弈
- 競相避難美國 國人用腳投票
- 汪洋薄熙來鬥法,都是破釜沈舟之舉
- 中國共產黨提拔幹部的一個標準
- 《新史記》專訪:其實中國人和美國人沒有兩樣
- 陈光诚遭迫害,到底谁之罪?
- 陈光诚热点急升温 成美政界火药桶
- 英媒:陈光诚去留,面对艰难抉择
- 克林顿国务卿:美对中菲南海对峙不设立场
- 希拉里·克林顿访华 陈光诚话题引发关注
- 谷雁翔:薄熙來不具備東山再起的條件
- 天則經濟研究所網站被關閉整頓
- 陳光誠案 大陸官媒全啞了
- 川城管毆傷母女 千人堵路抗議
- 中紀委初步決定開除焦利黨籍
- 焦利的“後台”李長春
- 谷开来身着少将军服出席重庆警方高官会议
- 刘源涉嫌密谋陷得很深——薄熙来和红二代的行动策划
- 胡平:为什么不少重庆人为薄熙来叫冤?
- 胡佳:公安承认陈光诚出逃不犯法
- 陈光诚令中美战略对话陷入尴尬境地
- 陈光诚的血泪与温家宝的花圈
- 吴国光:温家宝可以从速视察沂南
- 从巨无霸汉堡看各国的工资收入
- 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公开否定大饥荒死亡人数遭各界声讨
- “你告訴他們,蕭克同志看過了。”嘿,管用!
- 2012年4月30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4月30日)
- 2012年4月30日《歷史日報》
- 英媒:海伍德要抽成 遭谷殺害
- 傅希秋理解美低調 強調保陳
- 陈光诚事件对中国当局与美国的考验
- 奥巴马:不对陈光诚案置评
-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创13个月新高
- 一手减少债务一手促进经济
- 从大陆网民挺薄看中国政坛和社情乱象
- 美日警告朝鲜必须停止挑衅行为
- “美国不会介入菲中南海争议”
- 茉莉:陈光诚事件说明中国的公民运动正在兴起
- 山东有村民助陈光诚逃亡被捕
- 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证实陈光诚已在美国大使馆
- 《金融时报》:陈光诚逃离事件让中美新一轮战略和经济对话蒙上阴影
- 傅希秋:美中双方会尽快对陈光诚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 英媒:陳光誠事件敏感美陸低調
- 希拉蕊:與中對話包括人權
-
▼
5月 01
(59)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周三(5日)宣佈,今年將有912萬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的915萬人略有下降。 而中國教育在線日前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這也是中國全國高考人數連續第五年出現下降。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中國全國高考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050萬人,之後幾年曾出現...
-
德國之聲 台湾总统马英九5月20日将举行连任就职典礼,但因一连串施政失当争议,不仅民调满意度跌落谷底,反对党更号召10万人上街抗议。马英九周六亲自举行记者会,正面响应民怨,表达对施政造成不安的歉意,也希望争取更多民众的认同与支持。 马英九正面响应民怨 四年前马英九总...
-
中日暗戰首爾 南韓左右逢源 雅賄大行其道 反腐棋差一着 認識許良英 呼喚民主與人權 接替陳德銘,高虎城商務部扶正在望 流亡政府:自焚是藏人對北京壓製的絕望反應 《內幕》(第14期): 習總內部訓話曝光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徵2013年暑期實習生 中國百餘公民國會請願 ...
-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一年轻藏人星期三以自焚抗议当局的政策,当场身亡,成为第一百零一位境内自焚藏人。此外,星期三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自焚的藏人于当晚不治过世,自焚者被证实是于上月从四川藏区流亡到尼泊尔。 图片:2月13号在尼泊尔自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