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二○○○年贏了選舉,但輸了路線,陳水扁不斷在「正名制憲」上翻騰,終證明台獨路線不可行。但民進黨○八年下台後未能與時俱進,調整路線,以致今年初仍輸掉大選。痛定思痛及分析形勢後,於新主席蘇貞昌領軍下,民進黨終於通過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
民共交流日趨熱絡
民進黨原設有中國事務部,○七年游錫堃任黨主席時廢除,原因是人事精簡,將中國事務部併入國際事務部,其實這正是台獨思維的反射。現民進黨終於正視現實,在兩岸關係發展中,尋求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定位。蘇貞昌表示,世界在變,中國在變,民進黨不能以不變應萬變,須在堅守既有價值與立場的同時,調整對中國的戰略;民進黨須有專責單位處理中國事務,設置中國事務部也是民進黨回應人民檢驗與期待的第一步。
從國際大戰略來看,中國的崛起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泛太平洋國家都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外交,台灣不能自外於此,要尋找自己的定位,顧及區域的穩定。而在兩岸的層面來看,民進黨若完全不跟大陸來往,在兩岸的互動中缺席,大陸將無法完全掌握台灣內部不同政黨、不同族群的聲音和立場,尤其在馬英九政府民望低迷之際,民進黨必須提出更符合台灣人民利益與期待的主張;今後將不再只是國共對話,民共對話的機制漸漸浮上枱面。
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提出「台灣共識」之說,國民黨譏諷其不可能,現民進黨跨出這一步,要「以對話增進彼此了解,以和平確保民主發展,以民主決定台灣未來」。這樣的主張,將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也就是「台灣共識」的一部分。
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但把大陸稱為「中國」,自然引起討論,被批評未能面對現實,應改稱「兩岸事務部」。然而,現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路線尚未展開大辯論,名稱如何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能否在兩岸政策上有所突破,讓民進黨得以轉型,而不是迴避兩岸政策,以為設立機構就可交代過關。
應中國社科院台研所之邀請,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將率團赴大陸參加交流,這雖非民進黨黨團的活動,但個別人士前赴大陸,也是互動的開始,北京機構邀請民進黨公職人員訪問大陸,亦是願與綠營人士接觸的動作。未來四年,共產黨與民進黨的交流將日趨熱絡,此亦為兩岸情勢的另一重大轉折。
江素惠
太陽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七月
(1565)
-
▼
7月 27
(52)
- 老倫敦藉奧運翻新 北京奧運建設虛有其表
- 中國外交為何沒有陽剛之氣
- 台灣要再起 必須洗心革面
- 美國屠殺案反映暴力文化
- 25日起至今河北暴雨33人死
- 宋楚瑜夫人陳萬水病逝 國台辦致電弔唁
- 倫敦奧運開幕式 中國網友對比京奧
- 解放軍和武警統一思想迎十八大
- 張德江: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 郭金龍率京官祭亡魂 到訪無遇難者小鎮 認管理出問題
- 台北札記:只知破壞 民進黨難重執政
- 薄妻谷開來案8月上旬開審
- 七中全會將「敲定」薄案 未涉腐敗 專家料或從輕發落
- 中國模式手冊等左毒產物 觸發各方質疑國教科洗腦
- 北京水災頭七 不准民間悼念
- 中國大使 陪金正恩玩遊樂園
- 陳曉宜:旺中媒體集團淪喪至此
- 不可能獲刑十年以下 谷開來案最快下月初開審
- 但願這次不是個例
- 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
- 力爭釣魚島戰略主動
- 當金龍碰上水龍 結果「亂晒大龍」
- 谷開來難逃嚴懲 薄熙來黨紀處分
- 明鏡書刊進入舊金山機場 中文出版業首創
- 政法委因權力博弈而升格,如今尾大不掉
- 何頻:中國的執政者不會永遠獨惡其身
-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谷的迷案
- 李必丰疑助廖亦武外逃遭报复起诉
- 越南展出清代地图称对南海拥有主权
- 伦敦奥运开幕式门票仍未售完
- 韩国要求中国澄清是否对韩一公民使用过酷刑
- 围绕奥运会连续发生旗帜风波
- 陝甘寧邊區轟動一時的“劫持張國燾出走”
- 王德邦:中国“平权运动”初探
- 2012年7月26日《明鏡郵報》
- 2012年7月26日《歷史日報》
- 北京“7.21”水灾:又一次公民意识觉醒运动
- 南周 “你的名字你的故事”遭“和谐”
- 中国需要私人消费大跃进
- 起诉谷开来 影响薄熙来 各方议论多
- 谷开来被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 水灾死难者成“敏感话题” 《南周》深度报道被撤换
- 韦唐仕博士谈台湾政治对大陆关系新动向
- 逾半港市民支持擱置國民教育
- 中國運動員用藥曾是當局政策
- 台灣重修跑道 鞏固南海疆域
- 陳競新:香港國民教育要超越政黨化
- 韓媒:金正恩照片凸顯中國影響力
- 英媒:北京為薄熙來案達成共識
- 薄谷開來涉毒殺海伍德 起訴
- 兩岸互信不足 後續談判更棘手
- 首都受災 北京網友抵制捐款
-
▼
7月 27
(52)
-
▼
七月
(1565)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內幕》編譯 文道喻 骨子裡流著保守血液 很少人知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思想傾向,在仕途一路晉升的過程中,習老是把自己緊緊包裝起來,使外界難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學所揭示,一國之君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不讓臣下推測,而統...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地方政府竞争曾经被视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力量,但福兮祸所依,这一独特机制很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来源。”国际对冲基金经理、广晟财富投资管理中心投资总监刘海影在《谁来约束地方政府?--重庆模式的经济批判》一文中如是开头。“重庆模式是财政软约束下的以土地、金融杠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