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大陸換屆前 經濟警訊頻傳

近來各項數據顯示大陸經濟「硬著陸」風險揮之不去,正值中共權力換屆的敏感時刻,北京已將「穩經濟」列為施政首要目標,各項振興經濟措施陸續啟動,儘管北京極力避免重蹈砸人民幣4兆元振興經濟的覆轍,但大陸正上演「地方版」兆元刺激經濟計畫,迄今已有13省市宣布逾人民幣10兆的相關計畫,充分反映經濟危機正蔓延大陸各地,北京將如何應對此一情勢,備受關切。

大陸經濟情勢嚴峻超乎各方預期,最新數據顯示大陸經濟正逐漸走到「危險」的臨界點:第一,大陸出口動能持續減緩,7月出口增長率僅1%,在歐債危機持續及美國經濟放緩下,出口前景益趨黯淡;第二,大陸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上周官方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50,創9個月新低,不久前滙豐公布製造業PMI更大幅下跌,顯示製造業景氣仍持續惡化;第三,大陸銀行新增貸款持續萎縮,7月創下近兩年新低,顯示投資及貸款需求持續降溫;第四,大陸外人直接投資(FDI)從去年11月起開始下滑,且跌幅愈來愈大,7月降幅近9%,顯示外商對大陸經濟亦趨悲觀;第五,大陸資本外流速度擴大,第2季資本帳赤字高達714億美元,國際資本大舉流出更增大陸金融及經濟變數。

大陸經濟進入「危險區」,也反映在長期結構性問題上。近年大陸經濟能維持強勁成長,主要是賴超高投資率創造出的短期假象。大陸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近五成,是一般正常國家的2至3倍,近3年因人民幣4兆元振興經濟措施的挹注,全國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仍達二至三成,成為經濟成長最大動能,但是,不斷擴大投資也導致產能急速擴充,估計大陸生產製造出的產品約僅半數供應國內需求,其他皆須賴出口加以去化,從而在出口及內需同步趨緩下,各行各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重,企業利潤不斷惡化,已成大陸經濟最大隱憂。

多年來,大陸各省市汲汲於投資與建設,不斷墊高經濟成長的「業績」,因而被大陸及香港媒體譏諷為「投資飢渴症」。前年,中國人民銀行為抑制各地金融及投資泡沫,開始收緊銀根,逾人民幣10兆的「地方債」問題陸續浮現,地方政府浮濫投資現象因而稍見收斂。但最近大陸各地經濟情勢日趨嚴峻,國務院下達振興經濟動員令,各省市在「穩經濟」壓力下,自6月起相繼推出規模逾人民幣兆元的刺激經濟計畫,如廣東、浙江、天津、重慶各有人民幣1兆至1.5兆元的建設及投資計畫,貴州更將斥資人民幣3兆元打造「國家公園省」的龐大計畫。由南到北,由東至西,各省市新一波「投資飢渴症」正迅速蔓延。

但審視各地方推出的投資及建設計畫,多數仍是在擴充基建及擴大產能,其中還有不少是產能嚴重過剩的投資項目,顯示地方政府仍在飲鴆止渴。再者,各省市推出計畫規模遠超出其財政收入,在目前債台高築情況下,不是打空包彈,就是須擴大向金融機構貸款或出售土地等政府資產,但兩者後遺症皆大。

北京握有地方財政及金融的生殺大權,故仍將有掌控大局的能力。在對投資泡沫顧慮增加情況下,北京放任各地方啟動大規模財政支出計畫的可能性極低;現階段貨幣政策仍將是主軸,預料第3季經濟若再無起色,且國際油價及糧食價格趨穩後,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力度和規模都將加大,最可能的時間則是在中共「十八大」前後,這也是北京可依恃的最佳選擇。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