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屋頂中國」的概念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兩者都是一部分的中國。
欲建立這樣的思想及法制,在兩岸皆有相當的困難度。在台灣言,由於北京迄未能正視「中華民國」,甚至一度稱「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滅亡」,因此多數台灣人對「中國」及「中國人」相當疏離,且對「中國」充滿疑懼。何況,綠營的台獨主張連「一中各表」都不接受,則距「兩岸同屬大屋頂中國」更是遙不可及。在北京言,原本主張「統一才是一個中國」,則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一部分的中國」,自有扞格。
然而,「大屋頂中國」正是對治兩岸此類極端心態的方策。對台灣言,在「大屋頂中國」的思想及法制下,中華民國若能以「民主中國」立足,應可逐漸修補及療癒台灣民眾在「中國」與「中國人」的失落與疏離;而中華民國若能立足於「大屋頂中國」之中,台獨的訴求亦失支撐。
對北京言,則其實「軍事統一」已絕無可能,畢竟,誰還能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殺?「民主統一」尤是路途崎嶇,不免夜長夢多。因而,以舊思維主張「統一」,其實就是延長「分裂」。若是建立「大屋頂中國」的思想與法制,即可體現「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及「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一針見血的看法是,我們要問:兩岸的解決方案,究竟是為了成全「中國」及提升「中國」?或只是為了「消滅中華民國」而已?在「大屋頂中國」下,維持「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是否為「成全中國」及「提升中國」的更佳方案?
如前兩篇社論所述,「大屋頂中國」的思想其實始終存在於兩岸之間,甚至也可能存在於北京涉台系統的思忖之中。例如,四年多來兩岸簽署了十八項重要協議,究其實際,其實皆是在「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互承認」的默契之下完成的;亦可謂「大屋頂中國」已是兩岸運作的概念。而且,北京近年來屢稱的「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或「一中框架」,其中十之七八所言即為「大屋頂中國」概念,否則即不知「一中」係何所指?
所以,並非「大屋頂中國」的思想不存在,或「大屋頂中國」無法運作,而是始終被掩蓋在弱肉強食的思維之下,難以伸張;只要想通了,「一個中國原則」立即可成為「大屋頂中國」原則,亦即成為「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一卓越發明,它使兩岸從針鋒相對轉向和平發展;但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只是「求同存異」,不能「求同化異」。更上層樓的階梯即是「超越差異」的「大屋頂中國」,因為「一中各表」仍有排他性及切割力,「大屋頂中國」則具包容性及整合力。
「一中各表」,對台灣而言,必須堅守「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但此說畢竟不實際,且此一政治防線可能終究守不住;而北京亦知「一中各表」的排他性與切割力,因此一再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一中框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或「兩岸同屬一國」,但始終不能為「一中」定義,因為北京亦知若稱「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可行方案,卻又不知如何始能建立「一個中國」的包容性與整合力。其實,答案即在「超越差異」的「大屋頂中國」;這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亦為兩岸共同的最佳「停損點」與「停利點」。
於是,由「一中各表」轉入「大屋頂中國」,可能即是兩岸關係接下來可以思考的路徑圖。「一中各表」是:「雙方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定義各自表述。」(引自胡錦濤與小布希二○○八年三月熱線電話英文版)「大屋頂中國」則是:「在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之中,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兩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至此,「一個中國」已無定義不同,而是「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此處稱「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是欲降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對立與阻隔,而以「民主中國」與「社會主義中國」來強調價值的多元化與競合。意在成全「中國」,提升「中國」。
由「一中各表」至「大屋頂中國」的移動,首先應是「心態的移動」,希望「大屋頂中國」此一思想,能先在全球華人「庶民中國」的胸臆心懷中激盪,建立「大屋頂中國」的心態;接著,進一步努力在法理層面,嘗試進行「法制的移動」,透過建置類似「中華邦聯」的架構,或在《和平協議》及《軍事互信機制》中設定「大屋頂條款」,以體現成績。若未來尚有「統一」的懸想,仍可藉「大屋頂中國」為平台。
鄧小平說:「統一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但是,若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如何「統一」?鄧若在今日,必知倘若真為「成全中國」、「提升中國」,則「大屋頂中國」的方案自優於直接「統一」;亦唯如此,始不致相互吞噬,塗炭生靈。
何況,「大屋頂中國」非但已是兩岸正在運作的現狀,且已然存在於許多兩岸人心之中;難道任何政黨還有可能像一九四九年那樣,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殺,非得誰把誰吃掉? (系列刊完)
台灣 聯合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十月
(773)
-
▼
10月 12
(39)
- 纽约时报:莫言踏入中国政治雷区
- 專制社會所削減的是個體
- "莫言的文学不是妥协"
- 人權組織讚揚莫言冀劉曉波獲釋言論
- 中国劳教制度改革成焦点
- 德国中国近代史家谈如何看待十八大前的党内斗争
- 台湾国防部长: 不和中国进行军备竞赛
- 蔡英文指謝長廷登陸 助綠與大陸交往
- 莫言與劉曉波都出自同一塊泥土
- 18大後中央政治局常委分析
- 中國日本釣島博弈 台灣不可取巧
- 莫言對人性的剖析與國際女孩日的問題
- 潘小濤﹕ 莫言獲獎也令北京尷尬?
- 諾貝爾和平獎為歐盟打強心針 免歐債致解體
- 英美評論讚好﹕莫言在體制內批判體制
- 「美國免簽」背後的兩岸協調因素
- 明鏡獨家:薄熙來何時開審?「不能活著出監獄」
- 從常委中被“除名” 楊雄將接上海市長
- 美女縣長是非多 下流官場奇迹多
- 女星爲了上春晚而給央視台長下跪
- 欧盟获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
- 周恩來在廬山首次把彭德懷和“裡通外國”聯繫起來
- 谷開來到底聚斂了多少財産?
- 莫言得诺奖 中国厚此薄彼
- 记者无疆界曝光刘晓波妻子刘霞的视频
- 魏京生批评瑞典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
- 中共党员宗庆后成中国首富
- 各界对马英九国庆讲话两岸部分之反应
- 曹长青:拒绝中共间谍进入美国网络
- 童清峰:國際民間反思東亞島爭
- 林沛理:海難新聞的香港中心主義
- 北京書店莫言熱 銷售一空
- 政治體制改革 勢在必行
- 莫言解了中國的諾貝爾獎情結
- 大屋頂中國是兩岸最大公約數
- 拜登與瑞安在電視辯論中針鋒相對
- 華人獲諾獎 北京反應大不同
- 2012年10月11日《明鏡郵報》
- 2012年10月11日《歷史日報》
-
▼
10月 12
(39)
-
▼
十月
(773)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