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

邱立本:中國政治改革三種模式

緬甸、新加坡、南非三種模式都對中國政改有重大啟示,但也需「創造性轉化」,讓全球驚艷。

政治改革是關鍵詞。沒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就功虧一簣,維穩也越維越不穩,中國也就不能真正崛起。這是中國民間和政府之間越來越強的共識;也是民間精英停不了的焦慮感。如果中國還是按照目前這樣的路子走下去,很可能就會走到死胡同中,前無政治去路,後有經濟追兵。

經濟追兵就是避免高速經濟失速,可以持續發展,並且要落實公平的分配,避免「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政治改革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處著手?這就像電腦的操作一樣,要有正確的路徑(Path),才不會陷入線路的迷宮中,茫然不知身在何處。

緬甸最近的政治改革,就成為中國的重要參考。它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由高層發動,向下推動,也立刻和民間的公民社會力量連接,匯聚成一股改革的洪流,衝破長期以來專制的枷鎖,開創全新氣象。

緬甸的改革動力,源於一種信心,也源於對民間社會的信任,當局對猜忌多年的昂山素姬,也安然「一笑泯恩仇」,共同為國家的建設而打拼。而這個長期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默默地、平和地走上民主化之路,也肯定對中國帶來心理上的衝擊——緬甸可以,為何中國不可以?

另一個衝擊是新加坡模式。它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在印尼、大馬等國的包圍中,卻可以脫穎而出,勵精圖治,並在法治方面成為全球華人社會的楷模。它同時又是一黨獨大,和中國在政治上有某種「可比性」,但新加坡的高官重視反腐倡廉,不是空談口號,而是落在實處,讓法治的陽光照到高官的錢包,展現透明度,對貪污零容忍。事實上,近年中國派遣官員到新加坡學習,已經越來越多,對於新加坡行政管理的效率與法治,也了然於胸。對中國決策者來說,是點滴在心頭——新加坡可以,為何中國不可以?

但最後的一個重要的他山之石,則是南非模式。這個曾經被黑白種族紛爭所牽繞的國家,終於衝出歷史的重圍,就是靠「既往不咎」,不要被歷史的恩怨情仇所困擾,而是將仇恨切割,不再冤冤相報。這也促使那些既得利益者和當權派拋棄恐懼,全心全力參與改革,而不是聞改革而驚惶,害怕陷入報復的血海中。

這也需要歷史的度量和智慧,全國往前看,走出過去的陰影,走出惡性循環。當年南非就是這樣才徹底揮別歷史的仇恨,才使國家快速發展——南非可以,為何中國不可以?

這三個模式對中國都有巨大的參考價值,但卻難以直接拷貝,而是要「創造性轉化」(Creative transformation),以和平的、制度的、但也堅決的方式,建立權力制衡的機制,推動高效的行政力量,創造中國政治的優勢。

中國需要開創自己具有操作性的政治機制,既維持高速的經濟增長,又有清廉的政府,也找回長期缺席的社會公正,拒絕權貴資本主義的誘惑,讓民心暢順,讓全球中國人感到驕傲,發現一個讓全球驚艷的「中國模式」。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