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党校学者提醒习近平群众路线不能代替民主机制

资料图片:习近平。摄于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在北京人大会堂与外国专家会谈时。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中共党校刊物学习时报9日刊登一篇文章,内容强调“调查研究并非制度化的民主机制本身,群众路线也无法实现对民主功能的有效替代”。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月底主持为期3天的政治局会议,新华网指会议乃“按照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在中央政治局开展的精神”而召开的。有分析认为,党校学者的文章,明显是要提醒习近平的“群众路线”,不能有效取代民主机制。

由党史专家李海清撰写的文章指出,群众路线是中共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共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但他同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形势下,对于群众路线的理解也必须与时具进,不断深化。”他又说:“中国社会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对于我们重新理解群众路线尤为重要”。

文章特别强调群众的定义是“人民”或是“公民”,两者有着意义上的分别。文章指出:“公民身份与群众意义上的人民身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所差异。两者都包含民众当家作主的意思。但人民作为一个范畴更具政治性、抽象性与集体性,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称为人民,而只是人民中的一分子。公民则是一个宪法和法律范畴,其具有具体而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正是由于人民概念的抽象性,才必须用公民这一概念来使之具体化,使人民的当家作主能够通过公民身份得以实现,获得实际意义与效能。”

李海清在文章中说:“就此而言,今天我们要更好地理解与贯彻群众路线,就必须实现理解基点上的创造性转换,即从宏观的人民身份转向具体的公民身份。”

李海在结论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但是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必须与时具进,在理解的基点上必须实现从人民向公民、领导向大众、作风向制度的创造性转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注重制度建设,从体制上解决“四风”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华早报引述北京评论员陈子明表示,这篇文章反映了知识分子界对新领导层推动政治改革的决心,深表怀疑。报道又引述另一名评论员章立凡表示,文章直接挑战了习近平领导班子所发起的群众路线运动,也可能反映了党内另一派人的意见。

章立帆说,这很像回到毛泽东年代搞的运动,“但在今天现代社会,这种手法已经不管用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