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星期五

要革命?要改革?還是要改良?


中國研究院第二次研討會發言紀要(3)


《調查》記者 高伐林 錄音整理




   習近平接掌中共大權半年多,他極力鼓吹的“中國夢”漸漸露出端倪。正當他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莊園會”的第二天,2013年6月9日,中國研究院在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舉行第二次研討會。來自中國、美國的十餘位學者,再次將習近平及其政策走向,當成“會診”的對象。
 


陳小平:好,請罗法盛先生發言。
罗法盛:改良主義的口號,很少被人提起。我認為,馮勝平的理論觀點,核心是新改良主義。

什麼是改良?
打個比方,舊房子全部拆了,地基也挖掉,重建一棟新房子,這是革命;革命的代價,是要在拆房子的時候,遇到抵抗拆遷的人,可能有人會以抵抗。也可能會死人。

房子的結構不動,地基不動,內外牆重新打掉,換上新的,這是改革;改革,把房子的內外牆都拆了,會製造一批原來住在房子裡的,沒有房子住的人;必須解決好這些人的出路,才能把房子騰出來。

既不拆房子——馮勝平稱掀桌子——又不換內外牆,而是修理房子老化的重要部件,比如屋頂,窗戶,讓房子能夠繼續住人,尤其是壞了的重要部分,比如屋頂漏水,地基滲水,地下室潮濕,大樓開始長霉菌,影響整棟大樓的壽命。這時,要趕緊修補或換個新的屋頂——這就是改良。

革命,拆房子,目前不可能;鼓吹暴力革命的人,敢不敢身先士卒,自己去參與?

改革,拆牆壁,目前,沒有好的藍圖和建築隊;一改革,就出更大的問題。比如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和目前的社保改革,都是越改越糟的例子。

改良,修房子,把房子修得更適合房子裡所有的人居住。改良是從問題入手,從社會矛盾入手,從社會共識入手。國家要避免矛盾不斷積累,最後總爆發,出現動亂,只有改良一途。
從改良主義,我們可以進一步推進到“新改良主義”。什麼是“新改良主義”?新改良主義是從上層、中層到基層的系統的工作;是每天的常態的立法工作;是從人性惡的判斷為出發點的工作。

改良是所有層次的系統的工作。




 
羅法盛(高伐林摄)

目前,談論中國政治的人,都把目光房子頂層的設計上。政治改良,是多層次的。頂層的改良,是必要的,但僅有頂層改良是不夠的;

不要把視線光
住上層,中層、基層政治,也需要不斷的改良。我曾經提出“破屋頂理論”。中國目前的腐爛,是頂層、中層和底層的共同腐爛。中層腐爛和底層腐爛,是一個基礎的腐爛,是國家大患。

改良是常態的每天的工作。

美國就是一個法律上政治上不斷的改良的國家。中國的政治結構中,缺少“房屋檢驗師”這樣的角色。美國有這麼一批人,一年到頭,專門做這件事。在城市裡,有市議會、市議員;在州裡,有州眾議院和參議員;在聯邦,有聯邦眾議院和參議員——這些人都是“房屋檢驗師”。

沒有隨時隨地的立法者的“檢驗師”,檢查維修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一個國家勢必問題重重、危機四起。

改良是從人性惡的基本判斷入手的工作。

很多人信奉結構功能主義的觀點,認為只要結構好,就能自發發生功能效益。這是機械的觀點。在社會政治領域,在結構與功能之間,橫著一群人——歪嘴和尚,會把經念歪了。所以,重點不是光改造結構,而是要設計出同時能夠制約所有人的制度。

原因很簡單,人都是自利的;自利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普通人會鑽法律的空子,逃脫法律的約束(就像紐約法拉盛的烤羊肉串車);舊的法律需要不斷完善;

第二層,聰明人會發明出現有的法律沒有辦法管束的產品,從而規避法律;

第三層,更聰明的人,利用影響力,左右政治,達到小集團的目的。

立法者要不斷制訂出新法來對付這三種人——第三種人最難對付。

剛才談到城市垃圾問題,這個問題美國也有,像紐約去年大雪之後,一個星期加油站沒有汽油。中國現在發展了,許多計劃要比美國還大,最近就提出來要搞十個城市群,規模超過美國。要是按照這個邏輯走,城市管理、行政能力沒有跟上去,遲早有一天就有崩盤的可能,出的問題肯定比美國還要大。他們沒有這個機制、這個結構,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這樣的結構、這樣的機制,出現問題能夠立即提出解決的上、中、下對策,減少怨氣。

鄭國巍:這些年來搞維穩,各地都出現了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但這股民間力量,共產黨的反對派,在極端的情況下,是有可能被推出來的。出現複雜對峙的情況,總要有人出來主事,說公道話,現在沒有這樣的人。20多年來,將這些人搞得乾乾淨淨。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但是這種資源被當局清除乾淨了。(馮:微博上還有。)

但是能不能找到過渡的——雖然官方不是完全信任,民眾也能接受,自己也願意出來幹的人?現在是讓你幹,老百姓就認為你是奴才,根本不尊重你;而民眾中有人願意出來的,當局又視之為心腹大患。所以,改革改不動,革命革不成。(《調查》第11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