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中国不再被视作气候罪人”
观察家不再将中国视作气候罪人,而是全球气候保护的推动力量,认为没有中国气候保护就不会获得多少成功。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上全球领先,是德国在全球绿色技术市场不可轻视的竞争对手。
《世界报》(12月7日)写道:"在气候问题上,中国是全世界的先锋,向大气排碳最多,能源消耗最高,这个13亿人口居住的国家每年经济增长10%,其能源需求几乎是欧洲的2倍。
"然而中国也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上领先。代表绿色和平组织在德班观察世界气候峰会的马丁?凯泽(Martin Kaiser)断定:'全球气候保护若没有中国就不会取得多少成功。'"
《明镜周刊》(12月6日)认为,"观察家们现在就不再将中国看作尽人皆知的气候罪人和阻挠者了,而是看作气候保护运动的推动力量。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DIE)所长兼德国政府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咨询委员会副主席德克·梅斯纳(Dirk Messner)说,'目前在国际上作为气候保护动力的有两个国家,就是德国和中国。'……"
报道说,梅斯纳认为导致中国转变立场的原因是,"中国政府让本国学者分析气候风险,确认中国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此政府改变战略,转向以绿色增长为方向。
"中国的能源转折耗费不菲,在世界20强的'绿色' 投资中,中国现在已经占到大约1/3。所有新的风力发电装置将近一半是安装在中国。在太阳能方面,中国人已经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45%,尽管在本国才刚刚开始大规模建造太阳能电站。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新能源投资方面,中国在2014年将以相当于每年370亿欧元的投资成为世界最多。"
该刊也不无忧虑地指出,"通过这种大量投资,中国人已经超过气候示范国德国,并且在绿色技术市场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竞争者。……"
北京采取务实的路线
报道引述专家意见认为,中国目前要尝试所有的可能,从可再生能源到继续采煤和使用燃煤电站。
"退出核能、关闭火力发电站在中国不是一个话题。在大量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政府将在未来几年建造70座核电站,几乎每周都有一个新燃煤电站并网。
"因为,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必须保持巨大的经济增长,解决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能源饥渴。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专家艾登豪夫( Edenhofer)说,'不可忘记的是,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增长的诺言,它不会以放弃增长或能源安全为代价保护气候的。'
该刊还写道:"'中国政府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本国的长期风险和成本,但是也仔细关注向可再生能源转换所带来的长期费用和风险。' 中国人通过这个务实的路线,可能比德国的气候保护者更接近国际共识,因为,退出核能以及快速切换到可再生能源在国际上其实被怀疑地关注。
"此外,中国可以比德国更快地推动一些气候保护技术,比如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术(CCS)在中国已经加紧试验,而德国的试验项目势必会因民众的抵制而失败。……"
摘译:林泉
责编:苗子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標籤:
中國大陸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10
(22)
- 俄罗斯人大规模抗议普京要求民主
- 经胡锦涛批准 前国土资源部长田凤山被自由
- 海外帳戶調5萬以下 免申報
- 王炳章的眼泪
- 俄罗斯数十城市万人集会要普京下台
- 中國情報刺探能力至少和美國齊平
- 年關到 中國社會矛盾爆煲
- 閔安琪:脫穎而出並保持成績很艱難
- 中國外交政策,毛澤東不許別人染指
- 蒙古正在生死鬥爭,中國是否在一邊偷笑?
- 德國給我的公民獎屬於草泥馬,獎金喂馬
- 程維高回憶:“六四”後河南一二把手受政治陷害
- 2011年:世界人权“不平凡的一年”
- 2011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三女杰
- 维权律师倪玉兰获“郁金香”人权奖
- 孔子奖颁给“莫斯科独裁者”与“高加索屠夫”
- “世界已经淡忘了刘晓波”?
- “中国不再被视作气候罪人”
- 著名女歌手湯燦被中紀委調查
- 阿拉伯之春北移变俄罗斯之冬?
- 中国核武报告遭质疑,美教授现身说法
- 野田訪華被「往聖誕節調整」
-
▼
12月 10
(22)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內幕》編譯 文道喻 骨子裡流著保守血液 很少人知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思想傾向,在仕途一路晉升的過程中,習老是把自己緊緊包裝起來,使外界難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學所揭示,一國之君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不讓臣下推測,而統...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