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星期日

解讀中國大陸產業利潤率的變化

  • 旺報
  • 【劉小玄】

大陸近期發布了2011年1-10月份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狀況。工業效益是反映整體經濟的晴雨錶,從總體來看,經濟發展的態勢還不錯,各行業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即使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增長幅度也還比較大。總體效益增長的原因還在於上期市場需求的拉動,然而政府出臺的一些政策,例如對房地產的限購和對貨幣的嚴控政策,其產生的效應還未完全表現出來,存在著一定的滯後期。房價的回落也是在下半年才開始出現鬆動,由住房需求下降和貨幣政策導致的效應也許會在今年後兩個月或者明年才會有所體現。
私營企業 利潤分散
從不同的所有制板塊來看,私營企業的效益增長最快,增長幅度為44%,股份制和集體企業的增長率為30%,外資和國有企業則分別增長11%和16%。股份制企業不僅增長幅度大,其在總量利潤的份額也最大,占到57.4%,因此它們是構成大陸經濟效益的主要增長來源。集體企業似乎處在逐漸萎縮狀態,其在利潤總量中的份額僅為1.6%,外資企業近年來增長勢頭也似乎在減弱。
在國有企業的總利潤中,根據2010年的結構來看,有四個產業是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利潤以上的,即煤炭開採、石油開採、交通運輸設備和電力。這四大產業在國企的總利潤中佔有份額達到60%,因而表明,它們是國有工業利潤的主要貢獻來源。這幾個產業的特點是,它們處於產業鏈的上游,是資源型的產業或產品供應的最上端,例如煤炭、石油和電力;或是與國家訂單密切相關的產業,例如交通運輸設備,這幾年的高鐵建設的供應,可能主要來源於此產業。
在私營企業的利潤總額1兆1749億元中,根據2010年的結構,千億元利潤以上的也是四個產業,即建材、機械、化工和農副食品加工。它們在總的私企利潤中佔有31.13%的份額。這幾個產業都是處於較低端的產業層次,是直接面對市場無數個消費需求者的主要供應者,或者是產業鏈中數量龐大的中間生產者,因而私營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是靠這類產業的支撐,主要是直接服務於大量的民間草根需求。
在這些企業數量很大的產業中,每個企業都面臨著無數的競爭者和無數的客戶。除了以上三分之一的利潤份額外,其餘的利潤都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其他各個競爭性產業。因此,與國有利潤的高度集中的特點不同,私營企業的這些利潤分布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均勻性。
開發創新 才有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在統計局發布的消息中,有三個行業的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電力行業的利潤下降表明,電力行業已經並將要進一步地制約經濟增長。這種狀況從今年普遍出現的「電荒」現象就可以看到。電荒的原因不在於生產能力不足,而在於電煤價格的倒掛,即發電投入用的煤價高,而產出的電產品的價格低,因此,企業不願多發電,生產得越多,則虧損越大。而煤價上升較快的原因在於供給跟不上需求,這可能與煤炭資源的生產供給體制相關。
石油加工業的利潤下降幅度尤其大,達到89%。仔細檢查一下這個行業,可以看到,其利潤變化幅度一直非常大,例如2008年全行業虧損,利潤總額為-1000多億元,而2009年則為931億元。這可能是由於該行業的利潤受價格波動的影響太大,往往很難反映真實的績效狀況。
通訊設備和電腦及電子設備產業的利潤下降的原因可能在於,由於該行業主要面對國際市場的強有力的競爭,其產品市場的傳統需求大致飽和,企業缺乏足夠的創新能力來開發新的市場需求,來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因而在這樣的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不創新就沒有利潤增長,依靠傳統的模仿跟進則只能得到較低的回報。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