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從歐債危機看兩岸統合的契機

旺報 【本報訊】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不但頓挫全球經濟發展,歐洲政局亦陷入混亂紛擾,希臘總理倉皇求去、義大利萬年總理下台、西班牙大選變天,一連串政黨搬風並未阻止危機蔓延,歐洲情勢風雨飄搖,呈現分崩離析的態勢。上周歐盟峰會尋求對策,德法兩國聯手力推在歐盟區成立財政聯盟,除英國外,歐盟區各國均同意加入。雖然輿論普遍認為此一方案「遠水救不了近火」,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效果,市場信心也未恢復,全球股市持續盤跌。但成立「財政聯盟」的決定展現了歐洲國家追求進一步統合的決心,不因一時經濟受挫而遲疑,反而為奠定更穩固的統合基礎再向前跨躍一步。

 事實上,歐洲債信危機本身就彰顯出區域整合與統合的艱困。歐元區共用單一貨幣,但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歐盟在不斷擴增成員的過程中,始終存在雙速發展的問題。本來經濟的整合,應該建立於經濟、貨幣與財政制度的統合上,上世紀末,時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的義大利前總理普洛迪就已主張單一貨幣機制,需要統一的財政聯盟為基礎。歐元區於1999年進行整合時,也曾經要求會員國必須在《馬斯垂克條約》與「穩定成長協定」約束下,達成一致的財政金融標準,例如通貨膨脹率不超過最低三國的1.5%、赤字不逾該國GDP之3%,政府負債比不超過GDP之60%等,必須符合這些條件方合申請加入。

 但歐元區急於擴大影響力,並未嚴格管理會員國的財政品質,會員國違反「穩定成長協定」規定屢見不鮮。以希臘為例,政府舉債過高,公共支出浮濫,早已跡象顯露,歐盟卻未認真處理,前年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介入紓困,但以希臘政府必須撙節財政支出為條件,因而必須縮減福利,執行嚴苛的預算,引發希臘人民不滿,抗爭不斷。近日因應危機,有學者專家提出應該落實「雙軌歐元制」,以解決歐盟「一個貨幣,兩個世界」的現實。處於財政安全區的德國、法國、荷蘭等,經濟發展相對穩定,處於地雷區的歐豬五國,紛紛爆發債信危機、需要歐盟紓困英實施雙軌歐元。

 由於歐元區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財政紀律落差過大,「地雷區」成員發生危機後,不但拖累歐盟整體的經濟,更需要仰賴「安全區」伸出援手。因此,此次峰會達成的「財政聯盟」方案,可謂對症下藥。簡言之,透過財政聯盟的建立,未來「歐元區歐洲」將有「共同的經濟政策、共同的預算準則及共同的財政政策」,將是歐盟邁向財政一體化的一大步。雖然由於英國堅持反對,歐盟無法著手修改基本的《里斯本條約》,但歐盟其他成員國將於2012年簽署一項新協議,將統一的財政法規納入成員國法律,以便實施更加嚴格的財政紀律和監管以及更完善的自動制裁機制。

 透過「財政聯盟」的建立,除了可以改善「地雷區」國家的公共財政,穩定金融情勢外,制裁機制的建立更可以強化市場對歐洲統合的信心。由歐債危機看出,區域統合過程中,強勢經濟體可以主導區域發展。當希臘媒體登出希特勒的照片,諷刺德國強勢主導歐債危機時,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圖片報》卻發表文章,指出德國充當「歐洲領導者」的時機已經成熟。德國執政聯盟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也信心滿滿指出,歐洲在應對歐債危機過程中正在「說德語」。

 追根究柢,歐元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德國,是歐元區救助計畫的最大出資方,對於從根本解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態度也最為強硬。由於德國相信法律的約束力,並認為只有歐元區各國統一標準、嚴守財政紀律才能克服歐元區治理的結構性缺陷。因此,歐盟峰會沒有提出央行救市或發行歐元共同債券等方案,反而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財政紀律條約為主,並不讓人意外。

 歐盟是區域統合的先鋒,歐債危機可做為兩岸統合的借鏡。兩岸雖然擁有大致相同的血緣、語言與中華文化背景,但價值觀與政治社會體制卻大不相同,達成統合並不容易。不過,從人類百年變遷角度而言,和平是大趨勢,區域和平就會帶來區域整合的契機。歐債危機應變過程至少指出一個大方向:區域統合是人類追求的方向,希臘在如此嚴苛條件之下,仍然不願離開歐元區;德法等經濟優勢國願意肩負弱勢國家的財政責任,由此可見一斑。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