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艾未未的免費率千人赴德國“童話”


  《明鏡月刊》魯湘/藝術之外的境遇讓艾未未很興奮:“我只對新的經驗和新的可能性感興趣。所謂新的就是過去的經驗不可再用。我不在乎別人說這是不是一項藝術,或者說我是不是藝術家。我只知道什麼是我感興趣的。”




  
2011年2月21日晚,798藝術區“品”畫廊“2010藝術權力榜”頒獎儀式入口處,艾未未現場率眾抗議。


2009年2月,一個消息從藝術圈傳出:藝術家艾未未將免費帶領1001個人到德國參加當年的卡塞爾文獻展,並將這個活動命名為《童話》。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正式貼出招募啟事。消息登出後,三天裡就有超過3000個人報名,原定截至一個月的報名時間在一個星期左右就停止了。此後,每個參與者都得到了一個黑白相間的旅行箱,裡面裝著電腦包、毛巾被、帶草本植物清香的枕頭和上面標著“1001=1”的毛巾。

據稱,艾未未的畫廊擁有者UrsMeile,通過兩家瑞士基金會申請到了310萬歐元。這筆錢將大部分花在這1001個人的交通費和住宿費上。所有的人將分五批坐飛機飛往德國。至於住處,主辦方表示,將提供一幢二層廠式樓房用於參與者在卡塞爾期間的住宿,樓上樓下各為長60米×寬20米×高4米的開放式空間,男女分層居住。

個人床位規格為長2米×寬0.8米,床上用具完備。但參與者也可申請住在朋友家。

艾未未還專門聲明,對參加者不限身份和職業,任何18歲到60歲的人都可參加。這樣的觀念藝術在中國尚屬罕見,用3000萬人民幣送1001個身份各異的人出國被視為瘋狂之舉,一時間引起輿論的洶湧大潮,質疑能成行者不在少數。

但隨著卡塞爾文獻展開幕,艾未未還真的譲這個“童話”成真了!

包括農民、失業人員、高校學生、搖滾歌手、白領、道士在內的1001人,分五批浩浩蕩蕩齊赴德國卡塞爾,成了文獻中的一景。其中第一組201人,6月12日出發,在卡塞爾呆9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些參與者表示,自己被允許脫離主辦方組織的活動,“自己去玩”。

這批人的簽證工作也很順利,因為得到了卡塞爾文獻展主席的支持,德國使館在簽證上給予了很大的便利。很多參與者開始半信半疑,又是第一次出國,申請材料都不齊全,但簽證還是很順利。

不過,也有遭到拒簽的。

在北京居住的詩人蘇非舒就是第一個遭到拒簽的。5月11日,《童話》組織方告知他這一消息,而使館方面也沒有說明拒簽的理由。

很多參加者並不清楚作品“童話”的具體計劃。媒體從業者陳怡說,自己就是本著去玩的想法才報名的,不過她說,報名本身就體現了“童話”性:“主辦方說衹有相信童話的人才能擁有童話。報名時,很多人可能就稍微猶豫了一下,就錯過了這次機會,我想最後參加活動都是挺單純,相信童話的人……這次活動應該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碰撞,選出的人也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國人。我自己參加更多是為了玩。”

參與者任艷麗(大四學生)在學校BBS藝術版看到消息。這麼大規模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影響,能產生規模效應,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外國人的好奇心,好像“看”與“被看”的關係。免費去當然好,不過藝術家以後還可以從肖像等方面得到一些後續收益。“我主要是想去卡塞爾看看藝術大師,”她說。

德國媒體稱:“這個作品本身想表明什麼不清楚,但可想而知,它會給人一個印象:中國人如果真的全往歐洲湧來,那怎麼辦?”據悉,卡塞爾文獻展從6月16日到9月23日舉行,艾未未的活動則從6月12日開始持續到7月14日。

談及創作意圖,艾未未說,我想通過把中國的社會現狀帶到卡塞爾去,讓西方人看到一個中國當代的社會樣本。1001這個數字衹是比較好記。《童話》不是行為藝術,而更像是一次“藝術的社會實踐”。

為這個陣容龐大的活動,艾未未很忙碌:“在北京有我的兩位助手,與第一批人同機飛到法蘭克福,在法蘭克福有我另外的幾位助手,將把他們送上開往卡塞爾的大巴,一路接力。”這個活動報名者眾多,艾未未傾向於挑選“平常狀況下根本出不了國的,或者說出國對他意義特別大的”,包括大學生、無業者、農民、工人、獨立藝術家、鄉村牧師等等,有兩位侗族農婦甚至沒有名字。這使得艾未未的組織工作相當繁複困難: “我們自己的工作人員有40名,還有40個當地的志願者,甚至連廚房師傅都帶過去了。”

卡塞爾文獻展預計有65萬人參觀,當地的旅館已經全部爆滿,艾未未找了大眾汽車的一間3層廠房,改裝成集體宿舍,男女各一層,安排了幾百套床鋪、被褥等一應生活用品,作為《童話》參與者們的住宿地。“我們在這裡要給他們安燈、鋪床、做好飯菜,安排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雖然是以“看展覽”為由頭,艾未未並不要求這1001人一定要看展覽。“他們可以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看展覽,也可以完全不看展覽。他們可以像任何一個人一樣,旅遊、喝啤酒、蒸桑拿,做任何喜歡做的事情。”至於卡塞爾文獻展,艾未未認為這100人裡,有很多人“完全有可能看不懂展覽”,“因為當代藝術的語境非常狹窄,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當然,裡面也有非常好的作品,更廣泛地和今天的生活有關。但我希望讓他們自己去鑒別。我們會提供一定的輔助,但不會干擾到他們自己身臨其境的感受。”

《童話》是卡塞爾文獻展上最大的一個藝術活動,引起歐洲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每天的宣傳鋪天蓋地的,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家的媒體。”艾未未說:“我們已經把90%的媒體都辭掉了,剩下每天我還要接受三家媒體的采訪,都是國家級的報紙、電視臺。不僅是文化媒體關注這件事,政治、經濟、社會類的媒體也很感興趣。我想因為這不是一個傳統的繪畫、雕塑作品,與中西方社會,特別是中國關係密切,這是當下西方人很關心的話題。同時它是由活生生的人組成的。這些人是些什麼人,是怎麼來的,來了怎麼生活,將會遇到什麼……有簡單的問題,也有尖銳、深刻的問題,都是媒體感興趣的。”

不僅如此,《童話》也被德國各階層的民眾所關注,上至德國總統,下至普通市民。“16日我要和德國總統一起進午餐;德國的農民協會希望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們的農場基地;當地的歌手希望我們去參加他們的演唱;每天都有德國普通的人對我說‘我們很喜歡你們的活動,很歡迎中國人來,希望你成功’。”

這些藝術之外的境遇讓艾未未很興奮:“我個人只對新的經驗和新的可能性感興趣。所謂新的就是過去的經驗不可再用。這一次活動所遇到和解決的問題就是這樣,已經不是藝術範疇的問題。我不在乎別人說這是不是一項藝術,或者說我是不是藝術家。我只知道什麼是我感興趣的。”這些社會各界的反應超過了艾未未做這個活動時的設想。他說:“做大作品時,我只用最簡單的方式設計。但我認為作品有自己的生命力,它會自然地生長。它現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就是它生命力的表現。”

不管外界怎麼註解,艾未未一直堅持,他做這個活動的目的很簡單:“我要證明的衹是‘可能’。這裡面有很多人,不要說出國經驗,連出省的經驗也沒有,沒有任何語言的輔助,可以用‘天真’和‘無知’來形容他們。他們要出國的可能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小的,但在《童話》裡實現了。我認為做這個活動,讓晦澀的當代藝術和這樣的人群相碰撞,將產生出很特殊的結果,這些結果在每個參與者的經歷和認知裡。”艾未未表示,他最關心的是這次德國之旅對這1001個人的影響:“他們每個人都充滿了興奮、幻想和焦慮。這一次經歷,在他們人生中有什麼影響,是我最想知道的。”

他也坦言,完成這個超大型的活動,困難超乎他最初的想象:“這件事情的困難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但仍然很小。它的困難和這麼多人的願望、熱情、幫助相比,微不足道。每一個參與者都克服重重困難,辦簽證、拿護照,北京、上海地跑。所有人都用很大的熱情做這件事,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
(《明鏡月刊》第1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