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艾未未的免費率千人赴德國“童話”
《明鏡月刊》魯湘/藝術之外的境遇讓艾未未很興奮:“我只對新的經驗和新的可能性感興趣。所謂新的就是過去的經驗不可再用。我不在乎別人說這是不是一項藝術,或者說我是不是藝術家。我只知道什麼是我感興趣的。”
2011年2月21日晚,798藝術區“品”畫廊“2010藝術權力榜”頒獎儀式入口處,艾未未現場率眾抗議。
2009年2月,一個消息從藝術圈傳出:藝術家艾未未將免費帶領1001個人到德國參加當年的卡塞爾文獻展,並將這個活動命名為《童話》。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正式貼出招募啟事。消息登出後,三天裡就有超過3000個人報名,原定截至一個月的報名時間在一個星期左右就停止了。此後,每個參與者都得到了一個黑白相間的旅行箱,裡面裝著電腦包、毛巾被、帶草本植物清香的枕頭和上面標著“1001=1”的毛巾。
據稱,艾未未的畫廊擁有者UrsMeile,通過兩家瑞士基金會申請到了310萬歐元。這筆錢將大部分花在這1001個人的交通費和住宿費上。所有的人將分五批坐飛機飛往德國。至於住處,主辦方表示,將提供一幢二層廠式樓房用於參與者在卡塞爾期間的住宿,樓上樓下各為長60米×寬20米×高4米的開放式空間,男女分層居住。
個人床位規格為長2米×寬0.8米,床上用具完備。但參與者也可申請住在朋友家。
艾未未還專門聲明,對參加者不限身份和職業,任何18歲到60歲的人都可參加。這樣的觀念藝術在中國尚屬罕見,用3000萬人民幣送1001個身份各異的人出國被視為瘋狂之舉,一時間引起輿論的洶湧大潮,質疑能成行者不在少數。
但隨著卡塞爾文獻展開幕,艾未未還真的譲這個“童話”成真了!
包括農民、失業人員、高校學生、搖滾歌手、白領、道士在內的1001人,分五批浩浩蕩蕩齊赴德國卡塞爾,成了文獻中的一景。其中第一組201人,6月12日出發,在卡塞爾呆9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些參與者表示,自己被允許脫離主辦方組織的活動,“自己去玩”。
這批人的簽證工作也很順利,因為得到了卡塞爾文獻展主席的支持,德國使館在簽證上給予了很大的便利。很多參與者開始半信半疑,又是第一次出國,申請材料都不齊全,但簽證還是很順利。
不過,也有遭到拒簽的。
在北京居住的詩人蘇非舒就是第一個遭到拒簽的。5月11日,《童話》組織方告知他這一消息,而使館方面也沒有說明拒簽的理由。
很多參加者並不清楚作品“童話”的具體計劃。媒體從業者陳怡說,自己就是本著去玩的想法才報名的,不過她說,報名本身就體現了“童話”性:“主辦方說衹有相信童話的人才能擁有童話。報名時,很多人可能就稍微猶豫了一下,就錯過了這次機會,我想最後參加活動都是挺單純,相信童話的人……這次活動應該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碰撞,選出的人也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國人。我自己參加更多是為了玩。”
參與者任艷麗(大四學生)在學校BBS藝術版看到消息。這麼大規模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影響,能產生規模效應,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外國人的好奇心,好像“看”與“被看”的關係。免費去當然好,不過藝術家以後還可以從肖像等方面得到一些後續收益。“我主要是想去卡塞爾看看藝術大師,”她說。
德國媒體稱:“這個作品本身想表明什麼不清楚,但可想而知,它會給人一個印象:中國人如果真的全往歐洲湧來,那怎麼辦?”據悉,卡塞爾文獻展從6月16日到9月23日舉行,艾未未的活動則從6月12日開始持續到7月14日。
談及創作意圖,艾未未說,我想通過把中國的社會現狀帶到卡塞爾去,讓西方人看到一個中國當代的社會樣本。1001這個數字衹是比較好記。《童話》不是行為藝術,而更像是一次“藝術的社會實踐”。
為這個陣容龐大的活動,艾未未很忙碌:“在北京有我的兩位助手,與第一批人同機飛到法蘭克福,在法蘭克福有我另外的幾位助手,將把他們送上開往卡塞爾的大巴,一路接力。”這個活動報名者眾多,艾未未傾向於挑選“平常狀況下根本出不了國的,或者說出國對他意義特別大的”,包括大學生、無業者、農民、工人、獨立藝術家、鄉村牧師等等,有兩位侗族農婦甚至沒有名字。這使得艾未未的組織工作相當繁複困難: “我們自己的工作人員有40名,還有40個當地的志願者,甚至連廚房師傅都帶過去了。”
卡塞爾文獻展預計有65萬人參觀,當地的旅館已經全部爆滿,艾未未找了大眾汽車的一間3層廠房,改裝成集體宿舍,男女各一層,安排了幾百套床鋪、被褥等一應生活用品,作為《童話》參與者們的住宿地。“我們在這裡要給他們安燈、鋪床、做好飯菜,安排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雖然是以“看展覽”為由頭,艾未未並不要求這1001人一定要看展覽。“他們可以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看展覽,也可以完全不看展覽。他們可以像任何一個人一樣,旅遊、喝啤酒、蒸桑拿,做任何喜歡做的事情。”至於卡塞爾文獻展,艾未未認為這100人裡,有很多人“完全有可能看不懂展覽”,“因為當代藝術的語境非常狹窄,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當然,裡面也有非常好的作品,更廣泛地和今天的生活有關。但我希望讓他們自己去鑒別。我們會提供一定的輔助,但不會干擾到他們自己身臨其境的感受。”
《童話》是卡塞爾文獻展上最大的一個藝術活動,引起歐洲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每天的宣傳鋪天蓋地的,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家的媒體。”艾未未說:“我們已經把90%的媒體都辭掉了,剩下每天我還要接受三家媒體的采訪,都是國家級的報紙、電視臺。不僅是文化媒體關注這件事,政治、經濟、社會類的媒體也很感興趣。我想因為這不是一個傳統的繪畫、雕塑作品,與中西方社會,特別是中國關係密切,這是當下西方人很關心的話題。同時它是由活生生的人組成的。這些人是些什麼人,是怎麼來的,來了怎麼生活,將會遇到什麼……有簡單的問題,也有尖銳、深刻的問題,都是媒體感興趣的。”
不僅如此,《童話》也被德國各階層的民眾所關注,上至德國總統,下至普通市民。“16日我要和德國總統一起進午餐;德國的農民協會希望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們的農場基地;當地的歌手希望我們去參加他們的演唱;每天都有德國普通的人對我說‘我們很喜歡你們的活動,很歡迎中國人來,希望你成功’。”
這些藝術之外的境遇讓艾未未很興奮:“我個人只對新的經驗和新的可能性感興趣。所謂新的就是過去的經驗不可再用。這一次活動所遇到和解決的問題就是這樣,已經不是藝術範疇的問題。我不在乎別人說這是不是一項藝術,或者說我是不是藝術家。我只知道什麼是我感興趣的。”這些社會各界的反應超過了艾未未做這個活動時的設想。他說:“做大作品時,我只用最簡單的方式設計。但我認為作品有自己的生命力,它會自然地生長。它現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就是它生命力的表現。”
不管外界怎麼註解,艾未未一直堅持,他做這個活動的目的很簡單:“我要證明的衹是‘可能’。這裡面有很多人,不要說出國經驗,連出省的經驗也沒有,沒有任何語言的輔助,可以用‘天真’和‘無知’來形容他們。他們要出國的可能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小的,但在《童話》裡實現了。我認為做這個活動,讓晦澀的當代藝術和這樣的人群相碰撞,將產生出很特殊的結果,這些結果在每個參與者的經歷和認知裡。”艾未未表示,他最關心的是這次德國之旅對這1001個人的影響:“他們每個人都充滿了興奮、幻想和焦慮。這一次經歷,在他們人生中有什麼影響,是我最想知道的。”
他也坦言,完成這個超大型的活動,困難超乎他最初的想象:“這件事情的困難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但仍然很小。它的困難和這麼多人的願望、熱情、幫助相比,微不足道。每一個參與者都克服重重困難,辦簽證、拿護照,北京、上海地跑。所有人都用很大的熱情做這件事,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明鏡月刊》第15期)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18
(58)
- 恶搞 大独裁者 金正日 김정일
- 金正日の大爆笑
- 金正日17日在列车中去世,葬礼28日举行
- 金正恩将成第三代领导人 发型时髦
-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7日去世
- 烏坎村民周三突圍「死就死」
- 中國外交部長助理:外交難評軟硬 智慧比拳頭重要
- 存粮有限广东乌坎村警民继续对峙
- 关注乌坎事件 唐荆陵律师被传唤
- 乌坎村民吁中央政府介入 否则继续抗争
- 大陸奪台:像個光鮮亮麗的新娘抱懷裡
- 譴責國民黨 蔡英文向馬英九下戰書
- 全球經濟下滑 中共形勢不妙
- 烏坎村的今天與香港的明天
- 未來十年中美經貿紛爭更多更尖銳
- 從歐債危機看兩岸統合的契機
- “愛國賊”評民主 太監式的性想像
- 政績、政策、操守 選總統的三把篩子
- 汪洋扮的是習近平、李克強馬前卒
- 陸豐烏坎村抗爭風波恐變六四翻版
- 宇昌案打蔡英文弄巧反拙 馬英九選情已岌岌可危!
- 蔡英文被揭“自肥”衝擊選情
- 全球經濟走勢“關鍵字”:歐債危機
- 林彪家人授權獨家使用林彪元帥最新相册
- 廣東烏坎村維權運動正演變成農村民主起義
-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推遲訪華幕後
- 大陸與台灣軍力懸殊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 世無反貪英雄 遂使宵小成名
- 官商黑老大和美女--這四伙人竊走中國
- 沒有喪權協定 何來黃海喋血
- 记者@TomLasseter 发出的乌坎现场录像:村民集会
- 20名广州网民上街声援乌坎被打压
- 乌坎村民游行捐款自救 外界再度抗议声援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得了胰脏癌,响起热烈掌声
- 外參獨家披露 辛子陵被軟禁無限期延長
- 广东明年限粤语广播再掀“撑粤语”风波
- 乌坎村民游行捐款自救 外界再度抗议声援
- 中国网友哀叹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病逝
- 傳湯燦「床上名單」包括許宗衡
- 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在絕命追車中逃脫中國警察
- 北京对社交网站强加新的规定
- 自焚事件考验中国
- 乌坎村民选代表期盼推广全国公平选举
- 乌坎村内部的气氛十分奇特
- 中国有必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吗?
- 面对民众抗议压力 俄领导人发出让步信号
- 艾未未的免費率千人赴德國“童話”
- 葉劍英講話:要向全國、全世界宣傳毛、林的健康
- 陈季冰:中国无解的校车之殇
- 中国商业逐步走向法治
- 郑重:鼓吹妓女爱国主义是谁的悲剧?
- 《时代》周刊盘点今年倒台领导者
- 中国严防“茉莉花”在中国“遍地开花”
- 维权律师高智晟被关,美促中方立刻放人
-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去世,享年75岁
- 中国僵尸网袭击,美国积极准备回应
- 中共完全失控,這是歷來首次
- 無事找事 廣東頒布規定限制使用方言
-
▼
12月 18
(58)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5月2日,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先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祝贺他与家人团聚;之后,中国律师李劲松也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确认陈获得了自由与安全的“ 明确保证”。 ...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龙年里,有着雄心壮志的准妈妈们有什么愿望?自然是生个龙宝宝了。 今天是龙年第一天,而龙年被认为是中国农历纪年中最吉利的年份。一些中国人和美籍华人由于希望今年迎来一个龙宝宝,纷纷开始接受生育治疗,增加生一个龙宝宝的几率。 34 岁的洛杉矶律师Evie Jeang和40岁的丈夫V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