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要“不戰而主東亞”、“阻美奪台”
雖然解放軍威嚇美國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戰爭仍是中國大陸想避開的情況。林中斌對《明鏡》表示,北京對美國的大戰略仍是以合作為主,矛盾雖然不會消失,但矛盾不能超過合作,中國大陸對美國的策略是“不戰而主東亞”,亦即不用戰爭的方式主宰東亞地區。
在處理台灣問題上,中國大陸同樣不希望開戰。《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也指出,只要北京認為統一仍有希望,而且戰爭的損失大於可獲取的利益,北京就不會動武。林中斌表示,北京對台灣的軍事策略有兩部分,總體叫做“阻美奪台”:赫阻美國、奪取台灣。“阻美”又分三個手段,亦即先前解釋的,配備核子彈頭的洲際飛彈與、潛水艇上頭的巡弋飛彈,以及地面上部屬的彈道飛彈,“阻美”策略後來被美國稱為area denial(區域阻絕)或access denial(介入阻絕)。
至於“奪台”,林中斌對《明鏡》解釋,北京並非要封鎖台灣,因為封鎖對中國大陸不利,況日持久,又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最近解放軍不大講封鎖了,只有台灣還在講。”林中斌說,中國大陸要奪取台灣,會利用“點穴戰”,以“癱瘓式”的方式,快速奪取台灣。“奪台不是毀台,所以中國大陸會讓台灣‘像一個光鮮亮麗的新娘抱在懷裡’,不讓台灣受傷害。”
林中斌進一步解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最高優先原則是“不戰統台”,亦即不用戰爭方式統一台灣,要達到“不戰”,就必須使用“超軍事”的手段,包括經濟、文化、政治、心理、媒體、法律、宗教等。“這一套中國大陸現在用得不錯,因此沒有必要退到軍事的選項上。”至於軍事手段,是支撐中國大陸“超軍事”手段的一個要素,必須備而不用,不斷加強軍事,才能讓“超軍事”手段使用起來更能收效。
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曾以“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說話温和,手持大棒)”說明其任內的外交政策,隨後發展成“胡蘿蔔加大棒”原則,林中斌對《明鏡》指出,這也是中國大陸的對台策略,big stick 是軍事, speak softly是超軍事,兩者互補。
林中斌提醒,在探討軍力問題與北京對台威脅時,應該往大處看,不應只著重細節部分,“台灣前幾年就是這樣,一天到晚說中國大陸要打過來,沒想到對方用軟的,台灣一點防衛都沒有,反而讓中國大陸長驅直入了。”

中國海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