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

明鏡獨家:著名華裔作家哈金被中共拒發簽證

明鏡新聞網記者 周商夏



美國多次獲獎的著名華裔作家哈金,在其最新長篇小說《南京安魂曲》中,不僅描寫真實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更追索史實之下的人性,中文版在中國大陸出版後,贏得無數好評。他在回答《新史記》記者柯宇倩的長篇專訪中,卻透露“我母親最近病了,但我沒法回國,他們不給我簽證”。




日前,取材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嚴歌苓編劇、張藝謀導演)引起很大的爭論。巧合的是,哈金的第六部長篇小說《南京安魂曲》的中文簡體字版和英文版,於2011年10月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同時推出,中文繁體字版也在11月於台灣推出。

不論是《等待》中橫跨的“文化大革命”,或是《戰廢品》裡縱貫的抗美援朝戰爭,哈金都深刻描繪出大事件底下人們的情感衝突與轉變。在最新的作品中,他同樣選擇了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1937年12月,日軍攻入南京城,開啟了屠殺中國戰俘、百姓的血腥史頁。當時堅持留守南京的西方人中,有一位名叫明妮·魏特林(Minnie Vautrin)的美國傳教士,將金陵女子學院改建成國際安全區,收留了上萬名來不及逃難的中國婦孺。

“中國人的印象裡,這件事的經歷者好像就只有日本施暴者和中國受害者,但實際上西方人介入得很深,比如當時在安全區有20多萬中國人,日本人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不准中國人開車,只許西方人開車,所以就是幾個西方人在四處給中國人運糧、運煤……”“最後在法庭上審判戰犯,也全靠外國人蒐集的資料、拍的照片、影片、文字記載,如醫療日記、個人日誌,才能定案,中國方面對南京大屠殺沒留下什麼證據。”哈金表示,他“希望從這名美國傳教士的角度,將中國的事件變成國際的經驗”。

《南京安魂曲》並未多著墨於日軍屠殺的場面,而是以冷靜的氛圍描寫人物的情感層面,以及書中人物事後的遭遇。雖然魏特林拯救了無數中國人,但也因為目睹太多暴行、背負無力救助更多人的愧疚,加上遭到妒忌、誤解和誹謗,患上嚴重憂鬱症,返回美國後最終自殺。

哈金對《新史記》記者說,“前六週的大屠殺很激烈、暴力,之後表面生活平靜,但受害者的內傷其實很重,他們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我主要想描寫戰爭對人心理、精神造成的創傷。”

哈金告訴《新史記》記者,自己早年在大陸就聽說過南京大屠殺,但具體情況並不清楚,出國後,見到美國華人不斷在紀念這件事、悼念受害者,才開始關注南京大屠殺。1997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引起全球極大的重視,哈金讀後更覺得這是個重要事件,決定寫一本將背景建立在南京大屠殺基礎上的小說,但直到2008年才動筆。三年埋頭苦幹,總共修改40多遍,這部小說才終於誕生。

這是哈金繼他的長篇代表作、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等待》2002年進軍大陸後,又一部“登陸”的小說,出版以來,已經贏得包括著名作家余華、閻連科等在內的無數好評,榮獲《亞洲週刊》2011年度十大小說第一名,並被列入《深圳晚報》2011年度十大好書,新浪中國11月好書榜,鳳凰集團2011年度十大暢銷書,《中華讀書報》2011年年度好書。

不過,令人驚詫的是,哈金的作品可以“登陸”,他本人卻不被允許“登陸”——他的母親年高病重,思念兒子,他兩次前往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申請回國探親簽證,卻被拒絕,令他十分無奈。

專訪哈金的詳細內容,請看甫出版的《新史記》第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