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王軍濤:巨大爭議反而幫助薄熙來集結“死黨”


《大事件》特約記者 葉發德

大事件:王軍濤先生,最近你接受德國之聲的採訪《薄熙來的政治生命剛剛開始》,引起讀者關注。記者說,你的觀點“語出驚人”。因為你為民主運動長期奮鬥的經歷背景,人們對你挺薄熙來的姿態感到很好奇。

薄的政治生命不會因中共免職告終

王軍濤:你說的公眾印象不準確。在回答德國之聲的專訪中,我並沒有支持薄熙來,我只是討論薄熙來的政治前景。因為自王立軍出事起,就不斷有人談論薄熙來政治生命就此完結。而我的基本判斷是:在中國目前的政治局勢中,薄熙來的政治生命不會因為中共對他的處理而終結,這種處理,終結的是他在體制內的“核心夢”,但他因此獲得更大的領袖前景:從體制內的意見領袖成為中國朝野的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一旦中國出現變局,他會成為政壇上一個領袖。
我做出這一判斷是以另一個判斷為前提的:在現代社會,專制執政者可以暫時封殺一個有活力的政治人物的活動空間,但無法徹底消滅他的影響和政治生命。事實上,現在中國共產黨並沒有這個能力決定一個人的口碑和政治命運。最近30年,由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成就和好壞的社會評價環境有巨大變化;在極度泛濫的犬儒主義思潮影響下,有活力的青年人向往個人經濟收入和權勢,而看不起那些為了公眾利益和美好價值的犧牲行為。但這種現象是暫時的,隨著價值缺失和腐敗帶來的個人安全和社會衝突等問題日益嚴重,人們會重新恢復更加平衡的社會評價系統。這是人類歷史上反覆被證明的。不僅薄熙來、而且那些與中共專制暴政鬥爭中付出代價的民運人士、維權人士和底層抗爭群體事件中的領軍人物,都將被尊敬。當社會感到緊迫需要時,那些為民請命、敢於突破既定束縛挑戰權勢者的人,將會得到最大的社會關注和欣賞;而金錢和權勢不僅會退居次要的標準,而且在革命等極端情形發生時,甚至會成為社會攻擊的對象。當然,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多元的社會,其中各種價值準則可以並存並相互平衡;但在社會轉型期,社會評價標準會走極端,向著社會最需要的價值傾斜。
大事件:那麼王先生看好薄熙來的政治前景?你認為他肯定會成功嗎?
王軍濤:薄熙來現在僅僅是有成功的前景,但薄熙來能否東山再起,還有其他兩個條件。我都在上次接受專訪中提到了:
第一,他自己不甘心被封殺的命運,要不斷採取新的方式表達不屈的意志,繼續維護他信奉和擁護他的人所認同的政見,並且不斷釋放出他因此繼續被打壓和迫害的信息。對他最好的情形是還有一些社會衝突事件發生——我認為,薄熙來不缺乏這樣的行動意志和能力;
第二,中國近期政局要能破局。所謂“破局”,是執政者核心已經不能控制局勢,恢復局勢穩定和產生新的執政者及路線要通過各種力量之間的博弈決定;所謂“近期”,就是在他還有政治行動能力的時候,最好是因他去職而引發破局的時期。
有人認為,薄熙來本身不乾淨,會影響到他的機會。這種意見可能沒注意到,政治衝突激烈的轉型期時,人們選擇領袖與正常時期選擇領袖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在正常時期,有巨大爭議的問題是政治取勝的票房毒藥,此時需要的是多數人的支持;但在轉型期,巨大爭議可能是興奮劑或春藥,會幫助他集結“死黨”。

薄熙來


“備受爭議”本身反而成為其廣告詞

人類政治史證明,在轉型期真正推動轉型的是少數堅決的行動者製造出事件,多數人在這些事件中被轉變想法,加入到支持著隊伍中。誰能把某個陣營中最堅決的行動者集結起來,誰就有最大的可能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博弈到來時,成為一方陣營的領軍人物。政治學上講轉型期領袖的功能,就是提出一個前瞻性的發展視野,並動員和集結自己陣營的死硬派進入行動。而有巨大爭議、被對方指標人物抹黑,是成為政治象徵併集結“死黨”的最有效的捷徑。
關於薄熙來的“不乾淨”,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與文革、左派理念相聯繫,是這些思想的代表和實踐者。這樣的非議肯定會強化薄熙來的政治領袖的地位。
第二種是政治品質,例如好鬥、不守規矩、不容異己、陰險毒辣等。這些品質都是貶義詞,但在現實中,他的支持者會找到褒義詞形容這些品質,然後會被擁護他的人理解為是強勢領導的心理特徵,恰恰是他們期盼的魅力型領袖的魅力所在,是帶領他們成功的必備領袖素質。
第三種不乾淨,是有殺傷力的,但殺傷力有限。這就是當局為了搞臭薄熙來,會公佈他的一些醜陋行為。例如言行不一、親屬腐化等。這些品質確實對健康社會中的公眾人物有一些殺傷力,但在薄熙來的支持者中的殺傷力有限——就像毛澤東的個人品質問題對毛澤東的支持者影響不大一樣。原因有兩點。一是他的支持者不相信。他們會認為這是為了整人而編造的謠言。他們會說,在薄熙來不能自我辯解的情況下,所有說法都不可信;二是他的支持者不在乎這些問題。他們對薄熙來的需要是政治功能性的,是對某種“公共產品”的需要;那些生產者的個人問題,不是他們關心的。至少目前薄熙來的親信鐵杆都是這樣的態度。如果考慮到大陸目前道德混亂、官員腐敗嚴重的現狀,薄熙來的個人道德問題並不顯得突出。
我在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中提到過一個例子:前蘇聯的葉利欽。1976年的鄧小平是另一個例子。“備受爭議”本身反而成為他們的廣告詞,他們的敵人甚至成為他們成就的“托兒”。
大事件:還有些不同意見提到,如果軍隊不支持薄熙來,薄熙來還會成功嗎?
王軍濤:我所講的薄熙來政治前景,不是政變方式,而是政治風潮引發政治破局。此時,不需要軍隊真心支持去做什麼,而是他們出於同情心不做什麼。在政治風潮發生時,如果軍隊聽從政治領導的指示,為了維護秩序鎮壓民眾,那麼政治風潮就會失敗。那些在第三波民主化中通過和平開放轉型成功的國家,當統治者能命令軍隊開槍時,他們也都失敗了。最近軍隊高層到處公開表態要隨時準備投入行動,執行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命令。但是,從現代社會轉型經驗看,除非軍隊是“親軍”,否則在大規模民變發生時,軍隊都不原意介入,更不願意幫助不得人心的獨裁者鎮壓民眾。這一點是前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崩潰的重要政治條件。
而且,據我所知,不少軍中“太子黨”是支持薄熙來的。原因有兩點:第一,薄熙來“唱紅打黑”有幾個不同解釋的版本。他對“太子黨”說,“唱紅”是為了保住共產黨的江山;他們父輩拼死打下的這座江山現在處於危機之中。他們要救黨救國救民保父輩江山。第二,軍人喜歡有秩序,而且相信維持秩序需要鐵腕強勢人物維護正義。他們感到,薄熙來是這樣的人物。(《大事件》第9期)

2 条评论:

匿名 说...

呵呵

匿名 说...

而且,爆的料越骯脏,爆料效果离爆料者的意愿越遥远。相信骯脏爆料的人,只是低能和有政治偏见的少数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