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美媒:中国经济灾难5大迹象
法广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美国市场观察载文,担心中国经济下滑拖累全球经济进而使美国再次进入衰退。文章说,美国正面临4大“财政悬崖”,即布什总统时代的减税、削减国防预算、削减社会福利项目和就奥巴马医疗健保法案继续进行的博弈。而中国则有5大经济灾难迹象。
文章说,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5个月前曾警告,中国正在扩大的危机可能侵蚀75万亿规模的全球经济。文章说,我们要问:“哪个国家将首先冲击全球经济?中国还是美国?”作者认为是中国。
文章引述特莱佛?莫斯最近在外交政策上发表《中国经济灾难5大迹象》,指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衰退。莫斯说,“统计数字显示这个国家被传颂的增长引擎已经滑出齿轮。企业借贷减少、制造业产出遭重挫、利率意外降低、进口持平,GDP增长预测降低。”中国总理温家宝定2012年增长目标为7.5%,如果确实如此,“这将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年增长率。”
莫斯指出的5大灾难迹象是,第一地方政府债务累累:中国中央政府给了地方政府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使它们度过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但这些钱仅仅延迟了痛苦,莫斯说,“现在它们被要求还债,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更加紧缩开支。”这听上去是不是跟欧元区很像?文章说,温州政府正准备拍卖1300辆汽车。类似的拍卖正在全国各地进行。卖完了车不知还要卖什么?
第二大迹象是经济危机触发的抗议浪潮:有专家警告“经济放缓会引发抗议浪潮。”不过作者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现代增长率一直令人印象深刻,足以保持大多数人感到快乐。”但是作者警告“当GDP增长低于8%,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会变得紧张,尤其是在数千万农民工的工作机会受到威胁的时候。”
第三大迹象是“超富”人士现正“出口”资产。文章说,虽然美国的亿万富翁只相信“更多而不知足”并千方百计要把美国政府搞成像共产党中央那样,而中国的“超富”却相信“只要生意难做,有钱人就奔机场。”许多富有的中国人对国内市场丧失信心,开始投资可变资产,如外币。中国的亿万富翁不信任他们的政府,他们“到海外投资高档资产,”掀起了一波富有中国人去做外国居民的浪潮。为什么?如莫斯所说“对冲国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莫斯说,中国有钱人与有权人常常是同一家庭的成员,如果中国陷入衰退,会有更多富人决定外逃。
第四大迹象:环境危机。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16亿。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佛格尔预测,中国经济很快超越美国,达到123万亿的规模。2040年将占全球经济的40%,而那时美国仅占14%。但是这种增长将给中国中央政府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如,中国已经开始进口以满足增长的能源需求。但是“中国的港口堆满了本应在发电厂燃烧的煤。”为什么?因为制造业产出减少了。
去年,政府在储备应急煤炭,现在需求下降了,“捉襟见肘的居民、企业和工厂削减他们的电力消耗,以减少开支。”去年以来中国国内煤炭价格已经跌了10%。“这一下跌会进一步打击全球经济,”减少出口的需求。莫斯说,“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一个中国人关掉了空调,结果世界经济却着了凉。”
第五大迹象:需求触发的通货膨胀。当中国人生活标准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高歌猛进,奢侈品需求增加,中国价格的涟漪会给竞争世界带来巨大压力。
莫斯说“中国消费大量肉类,无情的需求导致猪肉和牛肉价格上升,”通胀成为中国当政者关切的“首要事务”。市场也试着自我调整:价格上升,需求降低,当出现供给过度时,迫使北京“采取步骤购买猪肉以稳定价格。”但是之后,“鸡蛋的价格却已经大涨。”
文章说,中国“不稳定的经济”近年来已经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加上官员腐败、食品安全丑闻、通货膨胀、债务、能源和环境问题,人们很自然会问:中国5大灾难是否会达到临界点,在任何一刻点燃并迅速出口,加深其对美国四大财政危机的影响,从而使美国经济陷入另一次衰退和熊市?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七月
(1565)
-
▼
7月 20
(43)
- 解放军高层人事大调整 不少新任将领出自将门
- “中国投资比西方救济更重要”
- 传朝鲜总参谋长被解职内部爆发流血冲突
- 金正恩欲推动经济改革?
- 修补裂痕 东盟发表南中国海问题六点原则
- 法院驳回发课要求律师表上诉 艾未未代表遭拒再被限出庭
- 中國經略南海 東盟拒被菲律賓綁架
- 金正恩假藉改革美名穩固政權?
- 民粹操作易放難收 中共謹慎為上
- 華人少年撿命 網誌記錄槍案發生生死一瞬
- 藍綠雙方放陳水扁出獄的政治棋局
- 國民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反對真普選
- 為穩住局面 十八大後才考慮換梁振英
- 核武現代化抗美國 朱成虎一針見血
- 2012年香港書展集錦
- 派系爭持激烈?北戴河會議推遲
- “若不出事, 十八大後重慶模式將全國推展”
- 博訊:向胡交心,劉源進軍委
- 柬公布视频德维莱尔“自愿去中国”
- 落馬的副省長黃勝還有兩個官兄弟
- 王铮: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美参议员批评中国否决联合国叙利亚决议
- 中国为何否决安理会制裁叙利亚提案?
- 美媒:中国经济灾难5大迹象
- 德国可能对中国光伏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 辛子陵:中國的黨國體制有哪四個特點?
- 解職爆衝突 北朝鲜李英浩傳重傷
- 前保姆爆 鄧文迪是潑婦
- 2012年7月19日《明鏡郵報》
- 2012年7月19日《歷史日報》
- 艾未未推翻追税案不果 决定再上诉
- 香港回归15年 半数青年竟宁由英国管治
- 俄中叙利亚决议投反对票遭欧美强烈批评
- 中国投资比西方救济更重要
- 傅申奇:“九头鸟”胡鞍钢荒唐之极
- “洗脑”教育渗入宗教学校 香港发起全民游行抗击
- 十八大前夕 各地加强维稳
- 韓媒:解職李英浩遭遇流血抵抗
- 國際新聞組織關注中國媒體「整肅」
- 柬埔寨警方公開多維爾訪問錄影
- 艾未未逃漏稅案上訴遭駁回
- 學者:中國正進入第4次革命
- 日本面對美中戰略競逐的抉擇
-
▼
7月 20
(43)
-
▼
七月
(1565)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入夜後民眾愈聚愈多,警方阻止民眾靠近現場,並要求散去。(網上圖片) 四川瀘州市一名魚販昨日駕駛運魚貨車涉嫌在禁區停車,與前往處理的3名交警口角,目擊者稱魚販遭人拖下車毆打至死,警方更一度阻止家屬接近屍體。事件引起公憤,民眾堵塞道路要求交出兇手,還死者公道,至晚間聚集人數...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2012年2月2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傳奇般逃離地方政權非法軟禁的魔爪,所揭露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群眾專政」的種種暴行,令人覺得彷彿回到文革歲月,正好印證了中央領導人所言:「如果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文革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稍有良知的人都曉得,陳光誠是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士,對於擁有軍隊、警察、法...
-
【兩岸組記者報道】薄熙來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職務近一個月,昨傳出爆炸性進展。官方通訊社及央視昨晚公布,薄熙來因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由中紀委立案調查。 另公安機關對英籍商人海伍德去年在重慶死亡案高度重視,成立小組調查後認定為謀殺,薄妻谷開來...
-
明鏡特約記者 徐康 《明鏡月刊》長篇文章披露: 徐明落在別人手中,張建坤下落不明,是“周永康抓了寶寶親屬”這一傳言的源頭。 剛剛在記者會上大談政改、大批文革遺風,借“倒薄”事件收穫無數支持的溫家寶,也頓時陷入被動之中。但溫歷來旗高一招,往往於逆境之中更顯...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孫兵 8月底,國內微博上突然熱傳原廣東省省委常委,前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跳樓,並指其跳樓原因是被“雙規”,其落馬和廣州舉辦亞運會的相關項目有關。十八大前夕的敏感時間點上,張廣寧“一跳激起千層浪”——各種更有細節的“作證”和“補充”、上錯床...
-
(星島日報報道)「說我有做總理之心,這完全是不實的。」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法庭最後陳述曝光,他否認想取代李克強擔任總理,想做「中國的普京」,還自稱王立軍事件之後仍致函中央,希望繼續在重慶服務一屆。獨立學者李偉東對本報表示,薄的「最後演出」強調對黨忠心耿耿,並且打親情牌、悲情...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蔣紹峰 當初,孫政才能當上農業部長,就有評論稱,是溫家寶一手提攜的。1984年,孫政才大學畢業,同年考入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師從著名玉米栽培家陳國平。孫政才獲得碩士學位後,又獲得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專業畢業農學博士,並擔任過農...
-
《新史記》高伐林 《資治通鑒》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全部通讀一遍都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毛澤東晚年對人講,他讀過“一十七遍”! 這真令人驚訝。 毛 澤東是吹牛誇口,忽悠身邊的女護士嗎?他真每次從頭到尾一頁不落地讀的嗎?是不是略讀、跳讀、選讀……?根據毛澤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