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

中國的崛起不遵循西方的血腥征服模式

《新史記》編譯 蕭憲聰


對 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歷代傳言的“盛世”可說是耳熟能詳。7世紀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且對外用兵經略四方,使唐朝國威遠播, 太宗被西北諸國尊為“天可汗”,成為當時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史稱“貞觀之治”;稍微近代一點的例子則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從康熙平定三藩之亂起,中 國經濟繁榮、國力興盛,直至乾隆中期平定新疆,大清版圖空前擴張,也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長達110多年。

這些輝煌 的成就,不只是教科書上學習的知識、中國人民族自豪的來源,也是鼓舞中國人迎來新的盛世的參照系和推動力。在歷經鴉片戰爭以來的低潮之後,21世紀的中國 正在崛起,勢必挑戰目前第一強權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預測,2016年中國實際購買力將超過美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指出,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額(GDP)將超越美國。當代中國,似乎正在追隨前人腳步,開創屬於自己這一代的盛世。然而,中國 的崛起也令人擔心:一黨專制、不透明的政治制度及內部愈演愈烈的社會問題,是否會把中國推向一個窮兵黷武的大國,造成國際動蕩?中國究竟會成為怎樣的強權 呢?

以“朝貢”取代“征服”

許多人認為,中國崛起的方式與20世紀初的美國相同,但因中國不是民主國家,所以可能會為世界帶來緊張,負面影響勝過正面。英國廣播公司(BBC)選擇從民族性和文化來分析,指出這一說法並不公允。

首先,中國和美國或西方國家不同,它“從未殖民統治過任何海外地區”。15世紀初,明朝國力強盛,擁有龐大資源和先進船隻,遠洋能力遠遠勝過歐洲國家,它本可殖民東南亞,攫取更多利益,可是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並沒有這麼做。

英 國廣播公司認為,這不意味著中國無視他們的鄰居,相反地,由於強盛的國力和高超的技術與經濟發展,中國自古來就在東南亞國家間扮演領導角色,但這樣的關係 並非建立在殖民者—被殖民者上,而是一種獨特的“朝貢體系”。中國從不企圖統治或佔有這些國家,各國藉由獻上豐富貢品,換取各種形式的保護,開啟商業貿 易,中國皇帝將進貢禮物視為自身優越的象徵。這顯然有異於西方國家的“征服”模式。

http://melakajp.com/image/his/hs-24.jpg
各國向中國朝貢盛況。

朝貢系統幾乎涵蓋整個東亞區域——當今世界的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此,從日本和韓國延伸到中南半島,以及印尼的部分地區。英國廣播公司認為,朝貢體系持久且穩定,至少持續了近2000年,直到20世紀初期才畫下句點。

這 就是西方世界與中國的顯著不同。歐洲和後來的美國,習慣於將國家力量投射在世界各地,以軍事行動與武力征服,實現殖民統治。就在距今不遠的19世紀、20 世紀時期,全球有很大一部分疆域被歐洲所控制,歐洲人身為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強迫被殖民者接受他們的文化、語言、教育和宗教。

“向內看”而非“向外看”

與 之相反,中國人寧願留在國內。他們相信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文明的最高殿堂。那又何必走入其他野蠻國家呢?英國廣播公司以鄭和下西 洋為例,鄭和的艦隊在1405年到1433年間曾多次遠航,足跡遍及南海,甚至橫跨印度洋抵達東非,他們僅對這些蠻荒之地展示了中國的榮耀,並未表現征服 野心——離開中國定居在東南亞,被視為是離開文明之舉。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中國人傾向留在本國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該 國本身擁有的廣袤疆域和多元種族文化,使得統治者在管理上面臨極大的挑戰,他們的當務之急是如何維持社會秩序穩定,以確保權力延續。即使到了今天,這一點 仍是中共施政的優先考慮。因此,中國領導人多數時候必須“向內看”,而非“向外看”。

歷史證明,歐洲民族一向具有侵 略性,光是歐洲大陸,就歷經了大大小小難以計數的戰爭,更遑論殖民擴張時期所引爆的血腥衝突和兩次世界大戰,他們偏好以武力的方式向世界炫耀國家實力。美 國的祖先來自歐洲拓荒者,也繼承了這些特點。不過,英國廣播公司認為,中國並非如此,這與他們悠遠的文化不符。在上位者關心自己權力的維持勝過尋求支配他 國,當習近平2012年11月接掌中國最高權柄之後,最大挑戰將來自國內艱困的改革和社會動盪,而非國外。

中國成為 全球強權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但中國的影響力一如傳統,覆蓋經濟和文化層面,它不像美國,美國每年在軍事發展上耗費驚人的成本,以卓越的戰鬥力來使自己變得 強大。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將是巨大無比,超過美國。即使目前中國還稱不上是“已開發國家”,整體發展水平也比不上歐美,但它已是世界 各地許多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伴隨著經濟力量而來的就是政治實力,如果中國願意,它有能力讓他國照著自己的意願行事。

文化對中國也很重要。英國廣播公司認為,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文明,唐宋之間,中國在水利工程、農業、建築、藥學、數學和製圖等領域都有耀眼的研究成果,也推動了世界的進步。中國人非常自豪這些歷史成就,有些人甚至認為,他們是最偉大的文明。

中 國人有自己的歷史優越感,但不表示他們會急躁地想快速崛起。英國廣播公司舉例,當1972年中國前總理周恩來被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問及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時,他說:“下結論為時尚早”。因此,中國看待時間的概念與西方人完全不同,美國人會覺得一個世紀很長,但中 國擁有長遠數千年的歷史,一個世紀對他們而言是很短的。(《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