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紐約時報》猛爆料,緣於溫家寶樹敵太多?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未普的分析認為,溫家寶為政治改革發聲,在敵視普世價值的中共高層和寧左勿右的政治氛圍中,是有極大風險的。在過去的幾年中,溫家寶一直是九常委中的絕對少數派。他經常被官方媒體不點名批判,他的關於政改的講話經常被遮蔽,就說明他樹敵很多。這一次《紐約時報》的猛烈爆料,明顯是溫家寶的政敵所為。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學系教授高敬文10月27日對《每日電訊報》說,十八大前的時機點異常敏感,許多人會把這些指控視為是以薄熙來為首的左派正在與北京方面具改革思想的政治家進行鬥爭。“看起來像是薄熙來的盟友們對改革者扔泥巴”。“他們(左派)竭盡所能地在損壞改革派的形象,我不是說《紐約時報》被操縱,但他們應該心裡有數,之所以可以得到一些重要資訊,不正因為資訊提供者別有用心嗎?”

張倫在接受法廣採訪時也認為,這個消息出台的背景同目前中國的政治現狀密切相連。關於溫家寶家人聚斂財富的報道這些年一直不斷。但此刻出來這樣一個消息,尤其在《紐約時報》這樣一個具有國際公信力的媒體上進行報道,背景肯定不簡單。關於溫家寶,我們如果不去做過多的有關他的政治動機的猜度的話,這兩年他至少不斷呼籲政治改革,並在這方面做出了不少動作。這是否觸及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溫家寶這樣一個異調的聲音是否符合未來的主政者的利益,這也需要畫一個問號。

《法蘭克福匯報》10月31日政治版上一篇評論指出,“廣為散佈的一種說法是,‘左派’有意要在十八大召開之前給溫家寶以一擊。根據這一說法,左派利用了《紐約時報》。此次曝料是黨內保守勢力對有改革傾向的總理和對改革本身的一次大規模攻擊。

中國政治分析家高新10月29日在接受法廣採訪時說:

【我直觀上感覺這個幕後爆料人和薄氏案件有關係的可能性比較大。這一事件單單發生在對薄熙來案件處理的當口上。如果僅僅是中共黨內路線鬥爭,拋開薄熙來不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這個時候,趕在18大溫家寶退休之前來打溫家寶沒有意義。他反正也要退了。
朱鎔基家族不也是子女們都在做生意嗎?《紐約時報》為什麼沒有專門就朱鎔基的子女們做生意,就胡錦濤的兒子是什麼公司的主管等等做報道?中共高層官員有幾個人的子女沒混跡商海?對李鵬的女兒為什麼不做文章呢?李鵬的女兒在香港珠光寶氣,這是公開的,如果就是一個國企主管的普通收入,完全可以質疑一下你渾身的裝扮從哪來?《紐約時報》為什麼不用這種辦法調查李鵬?因為李鵬是死老虎,沒有新聞價值了。

很顯然,就是溫家寶在這個關鍵時刻給自己樹了敵人。別人不敢出面或是別人不願意出面,溫家寶出面了。我不能斷言溫家寶是清白的,或溫家寶家族是清白的,或溫家寶本人在腐敗問題上是經得起考驗的,但在這個時機打溫家寶,只能說明溫家寶在政治上樹敵,才導致有今天這樣被動的局面。特別是他直接利用向全世界發話的場合,否定整個“文革”復辟勢力——共產黨政權沒有第二個人這樣做過,包括胡錦濤。中共黨內的薄派勢力也好,毛派勢力也好,左派勢力也好,肯定都對他恨之入骨。

互聯網時代,薄熙來背後的支持者可以不是共產黨傳統認為的“反動組織”:有綱領有口號有成員有組織名單——不需要。他們利用現代網絡,輕而易舉地聚合在一起,甚至互相不見面,互相不知道姓名,就把他們需要倒溫的材料聚集到一起。然後他們利用互聯網,利用現代通信手段,與《紐約時報》或者其他境外記者聯繫。】

但是新書《薄熙來家族沉浮錄》(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ouse of Bo)的作者、《悉尼先驅晨報》記者約翰·加諾特(John Garnaut)的看法則不太一樣。2012年10月30日,他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分析說,《紐約時報》爆料溫家寶與薄熙來將進入刑事訴訟的消息只是時間上的巧合。《紐約時報》這樣的媒體一般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做報道,不會太多考慮中國國內的政治因素。

至於溫家寶這個有改革聲望,被許多擁護薄熙來的左派人士看作敵對勢力代表的人成為美國主流媒體揭黑幕的目標,約翰·加諾特解釋說,首先溫家寶家人參與商業活動在中國廣為人知,已經不是秘密;其次他們的商業活動主要涉及的都是諸如能源和房地產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資料公開,更容易調查。他說,溫家寶成為報道對像並非因為他或其家人比中共高層其他人更貪婪,而是他的地位更顯赫。

一些陰謀論者指《紐約時報》揭露溫家寶家人的商務活動,是美國在中共領導層交替前的敏感期對中國內政實行干預。但約翰·加諾特說,作為一名西方記者,他對上述政府和媒體高度協調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說至少從他本人的經歷來說,他沒有看到過這種事。或許個別記者可能因為同政府保持密切關係,其報道會因此有偏向,但很難想像整個報紙機構能夠這麼做。


各方都認爲,溫家寶在中共高層有很多敵人。

約翰·加諾特認為盡管溫家寶在中共高層有很多敵人是事實,但他不相信《紐約時報》的調查報道是其政敵爆料的結果。如果真是那樣,那就首開了中國高層政界人士給外國媒體爆料攻擊自己同僚的導致不穩的危險先例,那樣一來,每個人都會用同樣方式攻擊對手。

盡管如此,約翰·加諾特說外國媒體今年的一些報道,比以往更能觸及中國的核心問題,諸如年初外國媒體報道英國商人海伍德之死,後來彭博社報道習近平家人的財富,以及這次《紐約時報》的報道。他認為這些報道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對改變中國的政治不透明以及責任不清都有積極意義,因為中國境內媒體不可能做這樣的報道。

在中國人圈子中,作家余傑是少數不認同陰謀論者。他在接受明鏡新聞網採訪時指出,認為《紐約時報》的報導是配合反改革派的聲音對溫家寶的攻擊,這樣的思維方式,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謂報導是對溫家寶的抹黑、別有用心,思路一模一樣。

不過,回頭看所謂海外華文媒體收到有關溫家寶的重磅爆料材料,數家美國的英文主流媒體也收到溫家寶家族的詳細材料這則新聞,似乎象個烏龍。在《紐約時報》報導出籠後,並沒有哪家媒體宣稱獲得過這些爆料,也沒有哪家媒體披露過那怕是一頁這麼爆料。

《紐約時報》的報導發表後,美國之音在其《焦點對話:紐約時報驚曝溫家寶家族財富,耐人尋味?》中聲稱,來自美國之音北京分社的消息說,北京英文媒體和外文媒體機構都收到一份非常厚的報告,裡面有溫家寶家人的經濟投資情況,甚至包括一些審計機構的認證、斂財的具體細節。但在媒體詢問美國之音北京分社是否收到攻擊溫家寶的材料時,美國之音駐京記者回應說,北京分社沒有收到關於溫家寶家人財富的郵件和郵包。(《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3 条评论:

匿名 说...

查查温家宝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他为什么是少数了。

匿名 说...

温家宝享受的是総理的待遇。作的是班長的事。
遵受的自利自益的原則。貪汚的是天文数字。
利用的民心。騙去的是銭財。他承諾一切、回避一切結果。泪是他対一切的解説。好的結果是他的努力、悪果是制度、是環境造成的。此為温家宝理論。可大家知道温家宝是制度和環境的制定者。
他有倒薄的力量、可為何就没有為民解憂的気?
総理的失職便是犯大罪。中国人非要等到国家滅亡時才覚悟????

匿名 说...

日文版的没必要了。因為、日本対中国的了解勝過了一般中国記者或評論家対中国的了解。日本対薄案的内幕早就有所了解。也不象英美要介入中国政治。日本対温家宝式的人物是十分反感的。日本是不能容認政治影帝的国家。温家宝若在日本、他唯一的出路是自殺謝罪:不作為乃犯罪。失職更是犯罪。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