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世界看中國不能只用二分法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2013年僅過幾個月,中國已發生一連串吸引全球目光的事件,包括《南方周末》新年賀詞、北京空污指數爆表、解放軍駭客、“兩會”召開,在未來的世界舞台上,中國仍將是要角。中國有了哪些變化?世界該如何看中國?加州大學艾爾文(Irvine)分校歷史系教授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從歷史的角度剖析中國的演變、探索中國的未來。

議題相同,代表人物不同

1980年代中,作為博爾布萊特(Fulbright-Hays)研究員的華志堅,在上海待了一年,自此之後,他經常前往中國,也親自見證了中國快速的變化。

在華志堅2010年所著的《21世紀的中國:眾人須知》(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一書中,便探討了中國的變遷與現況。但中國轉變飛快,出現了許多值得在書中探討的新事物,令華志堅決定增修此書,2013年6月新版的《21世紀的中國》即將推出。

華志堅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新版的《21世紀的中國》是問與答系列的一部份,在此系列中,作者會針對大眾對某個國家的的常見疑問,或媒體經常報導的議題做出回答,新版的書中,在歷史學家坎寧安(Maura Elizabeth Cunningham)的協助下,華志堅新增了過去幾年中國發生的重要事件。

第一版的書並未提到習近平、艾未未、莫言,如今這些人物在第二版中都能見到。也有不少議題,在第一版的書中已經談論過,但第二版以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同樣的問題。

例如對於一些人物,也不只以“異議人士”(dissident)、“忠誠人士”(loyalist)這樣的標籤來區分。華志堅對《中國密報》說,許多西方人在看待中國知識份子時,會認為他們若非完全支持中國政府、受中國政府控制,就是總反對政府,也就是所謂的異議人士,寫的東西都無法在中國出版,而且最後總會流亡海外,或被關進牢裡。

但實際上,華志堅表示,很多人物其實介於兩者之間。第一本書裡,華志堅舉了電影導演張藝謀做例子,張藝謀拍攝了一些批評中國社會問題的電影,但仍然在體制中良好地經營著電影事業。

第二版時,華志堅提了藝術家艾未未。艾未未曾創作許多維權相關的藝術作品,因此普遍被歸納在異議人士中,但華志堅認為他並非站在反對政府的立場,其他人如莫言、韓寒,其實都只在支持政府和異議人士的中間,無法用單純的標籤來界定。

“莫言在國家體制內工作,他只會做出非常小心的批評,因此他雖然不屬於異議人士,但也不能說是中共的發言人。”華志堅說。

華志堅對《中國密報》指出,作家余華定期寫一些被審查、只能在海外發表、僅透過地下的方式回到中國的文章,但他仍然是中國作家協會的一員,因此其實有很多人在灰色地帶,只是外人並未重視這點。

在撰寫《21世紀的中國》一書的2008年,中國舉辦了北京奧運、發生雪災、汶川大地震、西藏騷亂、長江三角洲環保抗議、北京民族主義情緒爆發等,四年後,當華志堅為此書撰寫新版本時,西藏、環保、民族主義議題仍在,此外,胡錦濤把棒子交給了習近平,沒有人確定新領導與舊領導會有什麼不一樣。因此新版書籍既延續了一些先前的議題,也做了許多增添。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