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習奧會的歷史性成就

習奧會能在聯手對抗氣候變遷及北韓核武問題上達成共識,已屬不易。至於網絡安全、中日釣島爭端、台灣問題、人權問題,以及兩國關係更清楚的定位等,則因尚未成熟,只能各自表述。

前幾年,美國評論家扎卡利.卡拉貝爾(Zachary Karabell)寫了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超融合:中美經濟合體如何決定世界繁榮》。

他在該書中以當年英德關係為鑑,認為當年大英帝國對崛起中的德國步步防範,結果造成兩次大戰,雖然英國打敗德國,但大英帝國也從此一蹶不振。他認為對於崛起中的中國,美國不能像當年的英國對待德國一樣,只是敵對和圍堵,而應雙方合作,相互補強,共促世界繁榮。

卡拉貝爾在書中指出,二十一世紀乃是經濟挑戰和環境挑戰大過軍事挑戰的新時代,因此美國和中國應彼此重新定位,在共同關心的事務上擴大合作面,縮小對立面,當中美強化合作與對話,始可避免當年英德悲劇的上演。卡拉貝爾的觀念,對近年的美國政治精英極有啟發。

中國正在全球崛起,由於中國崛起是以經濟為主的和平崛起,是一種全方位的崛起,美國已不可能全方位圍堵。因此,如何定義未來的中美關係,使中美關係對全球能有正面的意義,已成了美國領導群的重大焦慮。

而且盱衡未來,到本世紀中葉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必超過美國,在人類工業革命後的歷史裏,以美國為主的西方世界必須接受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經濟體的事實。這也就是說西方必須接受與十八世紀英皇喬治三世以來西方主導世界完全不同的情況,這對西方是極大的認知挑戰。這種挑戰就落到了美國頭上,美國必須承認中國的地位,並與中國合作但又競爭。既合作又競爭,這乃是相當難處理的情勢,而這種情勢已迎面而來。

美國雖然為如何定義中美關係而焦慮,但中國也不輕鬆。中國正在和平崛起,它也需要一個有助於永續發展的環境,如果中美敵對,中國穩定發展的環境就會失去,所以中國重要外交官員最近都在「新型大國關係」上做文章。中國重要官員討論新型大國關係,其實是顯示了中國方面的焦慮。中國現在已是全球第二強國,它希望能和美國平起平坐,希望能在世界上扮演角色,但它也很憂慮美國的敵視。如何發展出良好的中美關係,不只對美國是個焦慮,對中國同樣是種焦慮。

而在國際行為上,有焦慮其實是個好現象。兩個國家相處,如果任何一方吃定了對方,它就會獨行其是,不理會對方的反應,這個國家當然不會焦慮,不會焦慮等於是獨斷獨行。而今天的美國和中國,誰也沒有獨斷獨行的能力。因而兩國都有焦慮,焦慮其實是中美真正對話的開始。兩國只有透過焦慮的對話,才可能摸索出非敵對性的競爭關係,既競爭又合作,在對話中讓未來的兩邊越拉越近。這種關係絕對不容易,它在感性上非常的不自在,它的背景音樂就是充滿了緊張的噪音,只有透過坦誠的對話和局部性的合作,當互信多了,共識才可能形成,由合作的量變大,雙方的關係才會有質的改變。

中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文化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經驗也不同,合作對話難度當然也最大。但中美對話再難也必須有個開始。習近平訪美,習奧兩人兩次會晤,一場晚宴和一起散步,共處時間超過了八小時,如此密集又親近的互動,在近代大國外交史上,殊屬僅見。這次習近平訪美,的確為中美跨太平洋合作開始寫下了新的篇章。

由於中美雙方都深知習奧會的歷史重要性,因而在習近平的行程安排上真是煞費苦心,務使習奧兩人有充份的時間來溝通歧見。習奧會談選在加州莊園,即是在強調習奧會的重要,形式上有了這樣的安排,顯示了中美雙方對開好這次峰會都有高度的盼望,這是中美劃時代對話走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由於會址選定極為妥當,遂給了習奧極多知無不言的機會。這是兩國第一次坦誠的高層對話,當然不可能有太立竿見影的效果。能夠友善對話,找到可以合作的專項立即合作;暫時還有苦衷,無法立刻承諾的,就自行表述,俟諸以後可以合作時再論。

這次習奧會能在中美聯手對抗氣候變遷及北韓核武問題上達成共識。即已非常不易。至於網絡安全、中日釣島爭端、台灣問題、中國大陸人權問題、美國經濟政策,以及兩國關係更清楚的定位等,則因尚未成熟,只能各自表述,以為存證。兩個大國要建立平等互信的新關係至為不易,只要能求同存異,就可以一步步走得下去,因此第一步最重要,習奧會就是這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未來的中美關係,中國說是「新型大國關係」,美國則說是「新合作模式」,但名詞雖然不同,內涵則是「非敵對性的競爭合作關係」,這需要持續的對話發展,習奧會終於走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