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漁船到遠海去捕魚,引發和鄰國的衝突。
該報記者在台灣南部的東港報道說,當地的漁市繁忙,但漁民們卻處在亞洲多國有關領海和海洋資源爭議的前線。
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台灣去解決這些爭議非常棘手,因為其鄰國沒有一個正式承認在台北的政府。
小琉球港漁業協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表示,在有重疊主權要求的海域捕魚越來越危險。
不斷上升的民族主義情緒加劇了這種危險,漁民間的一個小衝突可能升級為一場重大的外交危機。
影響經濟
5月份菲律賓巡邏人員射殺台灣漁民導致雙方的外交對立,雙方都堅持說這艘漁船在自己的海域裏捕魚。
而民調支持率下滑的台灣政府做出迅速的反應,在這一海域舉行軍事演習,並召回其駐馬尼拉代表。
台灣政府說,它並不鼓勵漁民到這些有爭議海域捕魚,但是就像該地區的所有國家一樣,它也堅持自己對有爭議的海域的主權。
附近東海日本控制下的尖閣群島(中國稱釣魚島)的爭端導致日貨在中國和台灣受到抵制,製造商損失慘重。
漁業競爭
東港的一位蔡姓船長說,相互重疊的主權劃界讓漁民搞不清楚應該到哪裏去捕魚。以前,東港的漁民到靠近菲律賓邊境的地方去捕魚幾乎沒有問題,而現在情況變了。他認為,菲律賓認識到台灣漁民所捕的海魚的價值。
而對台灣來說,漁業是其重要的產業,特別對東港鎮這樣的地方經濟更為關鍵。
台灣漁民到有爭議海域去捕魚,部分原因是,他們認為在亞洲的邊境線劃出和管理之前很久,那裏就是台灣的傳統漁場。
另外,隨著全球漁業資源減少,對魚的需求大增。裝備更加精良的日本和美國漁船也參與捕魚的競爭,迫使漁民們把船越開越遠,其中一些不可避免就會進入鄰國的漁場。
(編譯:立行 責編:東倫)
BBC中文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