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岸國共高層互動熱絡,也廣受關注。3月22日,胡錦濤與吳伯雄才在北京會談;4月1日,李克強與吳敦義又在海南博鰲會面。吳伯雄在會談中提出了「一國兩區」主張;吳敦義則在會面中談到16字箴言「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
二吳後面有馬。吳伯雄說他此行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吳敦義則是從西裝內兜取出一張紙,鄭重其事地念起了那16字箴言。顯然,二吳今次大陸行,事前必與馬英九溝通過,甚至可能是馬英九耳提面命,請託專門帶話。
年初台灣領導人選舉,馬英九獲得連任,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也獲得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馬英九說,他現在已無爭取連任的壓力,但有爭取歷史評價的壓力,同時國民黨有長期執政的壓力。
民進黨則在近期檢討敗選,開始反思其大陸政策。代理黨主席、高雄市長陳菊數次稱對岸為「中國大陸」,一反該黨往稱。
「一國兩區」比「一中各表」更明確
在台灣發展須維護好兩岸關係的大背景下,國民黨在大陸政策上要對民進黨繼續保持戰略優勢,需要一種新的論述和作為。於是「一國兩區」的主張被提了出來。雖然這個主張並非新鮮概念,但由馬英九透過吳伯雄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提出則是首次,展現其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立場,也撇清了有關「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疑慮,同時也有以地區概念帶出「主權和領土重合,治權互不否認」的意涵。在此基礎上擱置爭議,兩岸互動將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只有求同,存異才有意義。因此,「一國兩區」比「一中各表」(後者有可能表成「兩中」)更明確、也更進一步,馬英九及國民黨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有了「一國兩區」在前,甚至雙方有「兩岸同屬一中,非國與國關係」的共識,出自《禮記‧禮運》的「講信修睦」4字,就不致引發歧義。博鰲「李吳會」中吳敦義那16字箴言,應是未來馬英九在兩岸互動中的方向:以增進民生擴大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促進良性互動,累積互信,推進兩岸關係,甚至商議兩岸和平架構。
馬英九欲追求歷史評價,對於政治人物往往囿於流水民意的台灣,相信是一大長遠利多。儘管其本人沒有明言所追求的歷史評價內容為何,但兩岸關係問題應是其中最重要部分。年初勝選後的馬英九,即在兩岸互動上展現了更積極的姿態,大幅放寬陸資入台,多次出席兩岸出版、共編中華語文庫上線及觀光節等活動,對兩岸交流提出許多期許。
當前,兩岸互釋善意,良性互動,處於60多年來最為和平穩定的時期。對於馬英九來說,要順利推進其兩岸理念,除了積極與大陸方面互動外,也應在其內部有所作為,如原有法規的檢討、某些官員消極僵化思維的促動等,以免出現平潭綜合實驗區是「一國兩制」試驗的笑話,造成誤判和不必要的爭執。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四月
(1856)
-
▼
4月 02
(68)
- 學者﹕藏流亡政府總理曾認祖國
- 歐陽五﹕從「一國兩區」、「李吳會」看馬英九追求歷史評價
- 社會大泷在觀望 梁班子應早亮相
- 羅范爆料:擴防貪例遇阻 前廉署處長:時任司長曾蔭權討論慢
- 江春男:中共的新西藏政策
- 緬甸會成為另一個泰國?
- 薄一波中南海發飆親歷記(續)
- 軍方向胡錦濤宣誓效忠
- 西環靠得住 豬乸會上樹
- 李吳博鰲會 用意別樣多
- 貪腐醜聞連環爆 廉政價值剩多少
- 美國關注香港選舉
- 謠言始於反智者 扼殺言論自由無補於事
- 高官貪腐爆不停 核心價值如山崩
- 張德江因何換了杜青林女婿關海祥?
- 張德江的這一選擇足可令其後悔終生
- 公安局長自殺保住一批官員
- 胡錦濤卸總書記後將續掌軍權
- 中共在网络上自建一个孤岛
- 中国诸侯干违法乱纪事多去了,绝不止薄熙来一人
- 中国天价墓地-人生后花园遇“死不起”之尴尬
- 富士康现象-在华外资企业的缩影
- 梁田庚任西藏組織部長
- 美國加州一所大學發生槍擊 有5人被打死
- 王立軍巡警制或保留
- 谷雁翔:重慶和廣東模式之爭還將持續
- 賴昌星歸國給“陰謀家”極好的機會
- 北京权力斗争剑拔弩张
- 吴敬琏: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 刘晓波、高行健、北岛作品在俄出版
- 艾未未打官司:税案在权不在钱,行政司法一锅粥
- 西藏流亡政府总理洛桑桑盖访问日本
- 中国当局拒绝公开多氯联苯调查结果
- 熊光清:网络社团的兴起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 萧延中:试论毛泽东“革命牺牲”的政治学
- 张博树:《七问达赖喇嘛》一文的危险倾向
- 王榮文:台灣出版商面臨3挑戰
- 李克强的博鳌方案
- 日本部署和指挥迎击朝鲜导弹系统曝光
- 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准备发射火箭
- 朝鲜下周召开劳动党特别大会,金正恩将当总书记
- 和薄熙来私交颇深的徐明被控,官商联盟有风险
- 毛澤東批示:我勸林彪應該好好想一想,表個態嘛
- 薄熙来的人马销声匿迹:要争论,不要失踪!
- 鄧小平祈望通過“三項指示”文章重新赢得毛信任
- 邱会作回忆:八大二次会议上我也挨了一棒
- 薄熙来另立司令部,重庆黑幕才刚揭开一角
- 2012年4月1日《明鏡郵報》
- 2012年4月1日《歷史日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4月1日)
- 專家:大陸經濟不能單靠出口
- 吳李會 學者:台傳達經濟為先
- 吳敦義:李克強以誠相待沒敷衍
- 姚明、红二代解读收入、欲望与幸福感
- 昂山素季政党称获得"一面倒"胜利
- 信息封锁严密 北京政变谣言四起
- 新华社:传播谣言也是制造谣言
- 法媒记者拜访青海自焚藏人家属
- 大连实德集团文件证实徐明自3月14日后“失去联系”
- 魏瑞明分析大选后台湾的走向
- 林錫星:緬甸民主之路夜長夢多
- 翁山蘇姬與中國對立?陸媒:對中國大陸「誤讀」
- 博鰲「吳李會」的政經意涵
- 中聯辦介入選舉 港人上街抗議
- 陸客自由行第2波 6市4/28啟動
- 李克強:兩岸合作上新台階
- 「廿年等待 只為這一人」 素姬首晉國會 緬甸民主新章
- 南方朔:台灣也發生了釘子戶風暴!
-
▼
4月 02
(68)
-
▼
四月
(185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內幕》編譯 文道喻 骨子裡流著保守血液 很少人知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思想傾向,在仕途一路晉升的過程中,習老是把自己緊緊包裝起來,使外界難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學所揭示,一國之君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不讓臣下推測,而統...
-
明鏡記者柯宇倩/一位熟知重慶民間與官場情況的人士向《明鏡》透露,重慶模式,表面上是“唱紅打黑”,實際上,是江澤民勢力的一步棋;如果王立軍和薄熙來不出事,十八大後,重慶模式準備向全國鋪展開來。江澤民在2011年的一場大病,也是之後出現薄王事件的根本原因。 薄熙來已離開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